律師被誤解
A. 律師被投訴了會怎麼樣
要看具體情況,可能會被處罰。
1、律師受司法行政部門監督和指導,可以向司法行政部門投訴律師的不法行為;
2、律師協會也有受理對律師的投訴或者舉報案件的職責
3、法律依據:
1)《律師法》(2012修正)第四條司法行政部門依照本法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
2)《律師法》(2012修正)第四十六條律師協會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維護律師的合法權益;
(二)總結、交流律師工作經驗;
(三)制定行業規范和懲戒規則;
(四)組織律師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教育,對律師的執業活動進行考核;
(五)組織管理申請律師執業人員的實習活動,對實習人員進行考核;
(六)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實施獎勵和懲戒;
(七)受理對律師的投訴或者舉報,調解律師執業活動中發生的糾紛,受理律師的申訴;
(八)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律師協會章程規定的其他職責。
律師協會制定的行業規范和懲戒規則,不得與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相抵觸。
B.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律師是涉黑的
有這種認識是因為大部分人不真正了解律師的工作情況是誤解
C. 律師是不是詭辯論者
詭辯,指為明顯的謬誤或與公認的合理觀念相對立的謬見提供論據的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論斷。詭辯所使用的論證手法稱作詭辯術。詭辯論思想方法的實質是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
而律師為委託人提供的服務非多
其中可按訴訟業務和非訴訟分類
從實際比例來說非訴訟分類要佔大多數
而訴訟類業務來說
又分協調解決和訴訟解決
而協調解決又佔大多數
訴訟解決主要分民事、行政和刑事訴訟
行政訴訟主要解決的是具體行政行為的非法性
這個顯然不可能依靠什麼詭辯解決的
民事訴訟主張獲得法院的支持需要依靠法律、司法解釋和有關規定的適用;證據的排列等等
刑事訴訟的罪輕和無罪既需考慮實體問題更需要從程序思考
坦率的說所謂的詭辯無論是在中國這樣的大陸法系還是如美國的歐美法系國家
除文學作品
是沒有意義的
D. 打官司請律師,如何防止被律師給忽悠了
生活中我們總是能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有些事難免會遇到鬧到法庭打官司,這時請律師是必要的事,但是網路爆料有部分律師收費高忽悠人的情況,讓人比較後怕,雖然坑人的律師是少數,大多律師會負責任的分析當事人提供的線索和證據,然後盡力辦案,盡可能幫助當事人贏得訴訟。大家也不用太擔心被忽悠的問題。
想贏得一場官司,需要滿足很多因素才可以。有個別律師和當事人吹噓認識法官、有特殊關系,或者自己能力超群,能夠100%打贏官司。遇到這樣的律師,結束談話,趕緊撤離,謹防上當受騙。
總結:初步咨詢時,不要透露個人隱私建議使用化名。去律師事務所咨詢時要不要說真實的情況?不要急於向律師尋求答案,當場給答案的律師不夠專業嚴謹,給律師1-2天的時間。(大律師除外)讓律師解答時,附上具體的法律條文。咨詢前要把所有問題集結下,一次性咨詢完。免費咨詢時,不要苛求律師的資歷和給出的解決方案。免費咨詢獲得的解決方案只能作為參考。如果發現代理律師有以上違規操作,並且你掌握了足夠有效的證據,可以向司法部門投訴律師。
其實現在很多律師是比較負責的,只是以前有部分律師利用行業的不透明給一些群眾帶來了損失,導致大家對律師有誤解!
E. 貴州一名被誤解的律師:誰為戴文勇律師伸張正義
這個事情也最好是找其他相關的同行來給他進行辯護,因為他們彼此之間都有共同的語言
F. 現在很多人都對律師收費有誤解,為什麼認為律師收費不合理
相信我們都會遇到這樣的一種情況,就是很多人他們對於律師收費有一定的誤解。因為他們覺得律師應該免費給他們去進行一些法律幫助,那麼對於這個問題來說,我們會感覺到十分的不可行的。因為畢竟對於律師來說,他們也是一個職業,他們想要去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賺取更多的錢財是非常的毋庸置疑的。畢竟對於他們自身來說,他也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學習這樣的一些相關的專業知識。
所以對於他們自身來說,如果他們是一個非常出名的律師,那麼他們自己的時間就是千金難求的。這個時候他們能夠為我們提供一些幫助的話,我們也會感覺到十分的感激,並不能因為這樣的一些收費標准,所以感覺是十分的不靠譜的。因為畢竟對於這樣一個收費標准來說,也是根據這樣的一個律師,他們自己的專業知識,包括他們在業內的一些名氣來進行判定的。
G. 特別委託的律師和對方簽下調解協議。因存在重大誤解,違背我最當初的意願。有什麼辦法追回損失或撤銷
如有足夠證據證明你的意思與調解方案不符合,可以起訴變更或者撤銷。
H. 律師應該為有罪之人辯護嗎
任何人未經審判不得確定有罪。國家建立刑事訴訟制度,自然是要偵查和處罰犯罪的人,但同樣重要的是,要防止錯誤地處罰乃至處決無辜者,因此,現代刑事訴訟基於保障人權的考量,普遍確立了「無罪推定」原則,即「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依法證實有罪之前,應有權被視為無罪」(《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第14條第2頁)。關於此原則,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2規定作出了明確規定,即「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能確定有罪。」這也是為什麼在法院有罪判決生效前稱呼「罪犯」是不對的原因,正確的稱呼應當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
鑒於「無罪推定」原則,為最有效地保護無辜者的權利,將被追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當做可能的無辜者,盡可能給予他們以無辜者的待遇,即他們雖然被偵查或被起訴,但他們同樣可以與普通人一樣有權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盡可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是,由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公安機關抓獲後失去人身自由,又對法律所知甚少,他們不能夠也不知道如何最大程度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麼,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面對專業強大的國家檢察公訴機關時,如何保護這些未被證實有罪之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特別是申辯無罪的權利,就成為刑事辯護律師的當然職責,實際上這也是律師制度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維護被指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並非僅僅是對社會一小部分人群的保護,應視為對整個社會中所有成員的權利保障。由於司法活動同樣具有人類其他認識活動所具有的局限性,其錯誤是屢見不鮮的。「請不要以為您是一位行為端正的好父親、好丈夫、好公民,就一輩子不會和法官打交道。實際上,即使是最誠實、最受敬重的人,也有可能成為司法部門的受害人。」「公正的審判是不容易的事情。許多外界因素會欺騙那些最認真、最謹慎的法官。不確實的資料,可疑的證據,假證人,以及得出錯誤結論的鑒定等,都可能導致對無辜者判刑。」因此,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就是為整個社會成員提供安全保障,一旦涉入刑事訴訟,每個人都可以要求行使這些「合法權益」以保護自己。這就是辯護律師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的重大社會意義。
「兩刀相割,利鈍乃知;兩論相辯,是非乃現」。人民法院進行審判,其目的是發現事實真相,實現公正。「獲得真相的最好辦法是讓各方尋找有助於證實真相的各種事實,兩個帶有偏見的尋找者從田地的兩端開始尋找,比一個公正無私的尋找者從田地中間開始尋找更不可能漏掉什麼東西。」只有在控辯雙方的全力對抗中,才能發現真實(包括案件事實和偵查活動是否違法的事實),才能實現公正(包括對受害人的公正和對被告人的公正)。
辯護律師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並非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吶喊申冤,並非因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確實沒有實施被指控的犯罪,而是(無論其是否有罪)通過合法的方式,如提出迴避申請、對公訴方的證據進行質證、提出案件事實存在減輕、免除刑事責任的情形等等,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堅守主張刑事訴訟程序上的權利,要求法院通過「正當程序」作出公正的判決。
辯護律師成功的辯護將使無辜者脫離冤獄,但也可能會使有罪的人被無罪釋放。但這是我們為人類認識的局限性所付出的代價,是我們不去把無罪的人判為有罪的代價,是我們維護生命、自由和人權付出的代價。
I. 對方律師擬草的協議書對方以構成重大誤解撤銷可以嗎
摘要 首先,必須對合同主要內容發生了重大誤解。如果僅僅對合同的非主要條款發生誤解,並且不影響合同的目的及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則不構成重大誤解。其次,誤解人因為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即誤解人的誤解與其意思表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再次,誤解是由誤解人自己的過錯造成的,這也是誤解和欺詐、脅迫及乘人之危的主要區別。即誤解人的錯誤認識不是源於對方當事人的行為,而是由於自己的不謹慎。最後,誤解是誤解人的非故意行為。在此不允許當事人以重大誤解為借口,將屬於故意的行為撤銷,比如夠買假貨而卻以重大誤解要求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