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市法律援助
① 如何做好「大扶貧」這篇文章
如何做好「大扶貧」這篇文章?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貴州舉全省之力,將扶貧開發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5年,我省貧困人口共減少656萬人。2016年,我省計劃減少貧困人口100萬人,全省有8個貧困縣、120個貧困鄉鎮將摘除貧困「帽子」,2000個貧困村將退出。
在今年的省「兩會」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並結合各地、各部門的實際,暢所欲言,建言獻策,本期「兩會特別報道」聚焦脫貧攻堅工作,關注我省脫貧攻堅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現行措施以及委員建議。
做好「三大集中連片特困區」扶貧開發
提案人:付野秋委員
關鍵詞:集中連片特困區
現 狀:一方面,我省貧困面大,貧困程度省。貧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山區、革命老區、地方病多發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95%左右集中分布在三大集中連片特困區的66個縣(區、市),貧困問題與沙漠化問題、民族地區發問題相互交織;另一方面,貧困人口素質偏低,農村公共服務滯後。貧困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低,綜合素質不高,導致致富手段不多,發展後勁不足。此外,扶貧資金不足,投入與需求矛盾大。中央補助我省扶貧資金份額不足,加上我省財力薄弱,投入有限,缺口較大,延緩了扶貧開發進程。
對策及建議:一方面,加大扶貧開發投入,加快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發展。積極爭取中央扶貧資金,建議設立「貴州省連片特困地區發展基金」,對納入特困地區的縣、市,國家財政每年給予1億元以上的專項資金,專門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和產業開發。同時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扶貧開發。另一方面,推進精準扶貧,提高扶貧開發成效。一是在貧困人口管理上更加精準,精準掌握貧困和非貧困戶的現狀,實施貧困人口動態管理,做到「真扶貧、扶真貧」。二是在扶貧措施上更加精準,摸清貧困底數,解決扶貧開發工作中底數不清、目標不準、效果不佳的問題。三是幫扶指向上更加精準。對貧困村、貧困戶、低保貧困戶等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的扶貧對象,進行針對性扶貧。此外、著力培育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增強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造血功能。大力發展各具特色的扶貧產業帶特色產業群,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扶貧產業,加快形成種類豐富、特色鮮明、功能配套、服務規范的多元化鄉村旅遊扶貧產業體現。大力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加快推進農村勞動力培訓,增強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
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參與脫貧攻堅
提案人:王進江委員
關鍵詞:民營企業與脫貧攻堅
現 狀:近年來,民營經濟取得了突破性發展,2014年貴州省民營經濟比重提高到46%。以遵義市為例,2014年遵義市扶持發展微型企業1939戶,民營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2.5%,17戶民營企業進入「2015年貴州民營企業100強」,在「八個一千」助推「以縣為單位助推同步小康創建」等活動中,遵義市共組織569戶非公企業結對幫扶411個同步小康村建設,實行一企幫一村,多企幫一村,一企幫多村對口助村幫扶,捐贈「同心」基金5798萬元。按照省委、省政府領導在貴州民營企業「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動員大會上的要求,發揮民營企業在社會扶貧中的主力軍作用,綜合運用產業扶貧、商貿扶貧、就業扶貧、智力扶貧、捐贈扶貧等多種方式,把民營企業資本、技術、人才等優勢與貧困地區生態、土地、勞動力、特色資源等有機結合,積極幫助貧困群眾創業就業、增收致富。
對策及建議:一是根據我省十三五規劃產業扶持政策,結合貴州實際和特色制定民營企業參與脫貧攻堅重點產業目錄,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重點引導民營企業發展少數民族特色產品開發、農產品深加工、電子商務、鄉村旅遊開發,注重引導民營企業重點發展示範性、帶動性強,鏈接農戶與市場的產業。二是省市兩級政府每年拿出專項資金,用作民營企業參與脫貧攻堅發展基金,在小微企業扶持的基礎上,對返鄉農民工、農村能人創辦脫貧攻堅重點產業小微企業的給予資金支持幫助。三是落實對吸納貧困人口就業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社會保險補貼、置業培訓補貼、信貸支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設立扶貧公益基金和開展扶貧公益信託,引導企業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吸納就業等政策措施,發揮財政資金帶動社會力量參與包干扶貧的作用。三是建立扶持和規范農民合作社企業化措施。借鑒六盤水市的「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發展模式,將扶貧戶資源轉化為股金,引導農民合作社向企業轉型,實現農民合作社企業化、規范化、市場化運作,盤活各種資源要素,使貧困戶就地脫貧。
「大扶貧」戰略行動中需加強農村社會治理
提案人:殷勤委員
關鍵詞:大扶貧與農村社會治理
現 狀:一是鄉村一級社會服務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大多數村幹部缺乏市場經濟的相關知識,搶抓機遇的意識不強,缺乏艱苦創業的精神,找不到本地的優勢資源和區位優勢,有的不按市場規律辦事,盲目跟風。二是基本公共服務薄弱,教育資源相對不足。特別是學前教育更為稀缺,部分居住地離學校路程相對較遠,師資力量有待加強。在醫療方面,醫衛人員數量少,素質亟待加強,「小病拖大,大病拖炸」的情況時有發生。三是基層法律服務力量薄弱。鄉村司法所「一人所」情況普遍,農民法制觀念、法律意識淡薄,農村治安案件、違法犯罪案件時有發生,征地拆遷補償糾紛和私搭亂建、破壞生態現象不同程度出現,「臟、亂、差」現象嚴重。四是農村自治水平有待提高。由於有一定文化素質的村民離家外出打工,導致村支兩委選優配強班子困難,農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意識不高。
對策及建議:一要加強村委會建設,健全多元主體參與農村建設渠道。進一步加強對村幹部的培養選拔任用力,不斷提高他們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和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完善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農村居民、支持農村發展機制,鼓勵駐村機構、團體、部隊、企事業單位支持參與新農村建設。健全農村「三留守」人員關愛服務體系,重點發展學前教育和養老服務。二要提升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水平。進一步推動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向農村延伸,積極探索建立公共服務事項全程委託代理機制,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向均等化發展。一是加快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發展,鼓勵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資源向周邊農村居民開放。二是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加大對鄉鎮、村衛生室和計劃生育服務機構設施改善,設備更新、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支持。三要深入推進農村法制建設,完善農村治理機制。進一步加強農村司法所等法治機構建設,指導農村開展多項法治工作,加強農村法律援助工作,推進覆蓋農村居民的公共法律體系建設。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基層幹部群眾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正確引導農民依法反映訴求,解決矛盾糾紛。認真貫徹實施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加強對村民委員會和村務監督機構建設,完善農村社區建設重大問題的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機制。
把刺梨產業發展作為推動精準脫貧的一條路徑
提案人:車滌非委員
關鍵詞:刺梨產業與精準脫貧
現 狀:我省野生刺梨分布廣,尤其是近來年刺梨種植面積快速增長,成為全國刺梨栽培大省。同時,認知程度高。自古以來,貴州少數民族就有食用刺梨鮮果或將其製作為葯用的歷史。刺梨鮮果、刺梨葉、刺梨根作為貴州民族葯列入《貴州省中葯材、民族葯材質量標准》,其葯物屬性被國家認定。而且,開發價值高。研究證實,刺梨鮮果的維生素C的含量是獼猴桃的10倍,沙田柚的18倍,甜橙的50倍,梨子、蘋果的500倍。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日益增強,刺梨產品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高端產品,具有開發價值。
對策及建議:一方面,加強重視,系統規劃。建議在我省推進刺梨產業發展工作方案的基礎上,把刺梨產業提升到全省發展的高度加以重視,把產業布局擴大到全省范圍,種植目標調高到200萬畝以上。另一方面,國家項目扶持資金適度向刺梨產業聚集和傾斜。在扶貧開發中,在項目和資金安排上適度集中向刺梨產業傾斜,加快把刺梨產業建設成為我省打造現代高效農業,實現精準扶貧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產業。同時,集中培育引進一批帶動面、品牌影響力強的刺梨加工龍頭企業。在現有刺梨產品加工企業中遴選一批有主打產品、有一定品牌影響力、有一定規模種植基地、已初步建立「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企業,從項目安排、土地使用、融資、人才引進培養、政策傾斜等方面重點扶持,以龍頭企業帶動,加快形成農工商貿一體化的刺梨產業發展鏈條。
② 請問貴陽消協投訴電話是多少如題 謝謝了
常用電話 更新時間:2007-07-04 【字型大小:大中小】 常用電話查詢 匪警110 火警119 交通肇事 122 查號114 急救120 查時117 貴醫急救 96999 氣象查詢(天氣預報) 121 省醫急救 96996 火車問詢 0851-8181222 移動手機查詢 10086 省有線電視維修 96789 聯通手機查詢 10010 省有線電視 96789 固話小靈通 10000 市有線維修 0851-6772222 電話障礙 10000 供水熱線 0851-5281111 鐵通查詢 10050 供水維修 0851-5964589 網通查詢 10060 貴陽市供電局 0851-95598 貴陽市法律援助 0851-6865148 電力客戶服務中心 0851-95598 省法律援助 0851-5841580 煤氣報警 0851-5810096 省珍貴動物救助 0851-3928231 煤氣維修(雲岩) 0851-6514930 貴陽市野生動植物管理站 0851-5962004 煤氣維修(南明) 0851-5812222 煤氣公司客戶服務中心 0851-5820888、5825112 舉報投訴電話 市消協投訴:0851-5281315 省消協投訴:0851-6830315 工地噪音投訴:0851-5812348 工商舉報:12315 貴陽市勞動監察:0851-582286 環保局:0851-5968321、0851-5980017 客車站投訴:0851-6505963 環保舉報:0851-5981245 公交投訴:0851-5986000 環保舉報中心: 12369 計程車投訴:0851-5280719 旅遊投訴:0851-5864091 鄉鎮企業局:0851-7989359 旅遊局: 0851-6515376、0851-6515242 工商局:0851-5283823 省旅遊質監所:0851-6818436 人口計生局:0851-7987091 發改委:0851-7989565 經貿委:0851-7989038 財政局:0851-5806977、5806650 質監局:0851-5988127 民政局: 0851-8658082、8658107、8658097 地稅局:0851-5805182 物價局:12358 國土局: 6850594、6800858、6860236 物價舉報:12358 文化局: 7989971、7989960、5871149、12318 招商局:86-0851-96769 市信訪局 貴陽市群眾來信綠色通道咨詢電話:7989489、3995078 衛生局 24小時值班電話:7987320 教育局:0851-7989401 行風作風:7987219、7987262 貴陽火車站站長值班室投訴:8271040 公安局 出入境:6765230 城管局 綜合執法:5812348 車管:5982839 市容環衛:6823167 戶政:6768853 市政管理:5824377 交通局 道路運輸:5970151 社會客運:5280719 汽車維修:5950008 河道管理:6821340 公路路政:5660773 節約用水:5612663 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監察支隊:5822386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監察室:6851070 就業中心:5807252 稽核監管:6851071 社保中心:5877330 建設局 5820535、813947 醫保中心:5807492 建管處:5826833 交通電話 火車站問詢電話:0851-8181222 客車站(問詢):0851-6505805 民航(航班問詢):0851-5498909 民航(貨運問詢):0851-5498788 出租汽車(派車熱線):0851-9696699 民航送票電話:0851-5977777 民航機場取票電話:0851-5498888 民航問詢電話:0851-5823000 希望航空訂票電話:0851-5777777 暢達航空訂票電話:0851-5577777 啟明航空訂票電話:0851-6777777 仙樂航空訂票電話:0851-5288888 今日航空條票電話:0851-6866666 騰達航空訂票電話:0851-5777777 貴州省各地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 貴州省消費者協會:0851-6830315 黔東南州消費者協會:0855-8252315 貴陽市消費者協會:0851-5281315 銅仁地區消費者協會:0856-5200315 遵義市消費者協會:0852-8254315 畢節地區消費者協會:0857-8288315 安順市消費者協會:0853-3330315 六盤水市消費者協會:0858-8697315 黔南州消費者協會:0854-8242315 黔西南州消費者協會:0859-3240315
③ 在六盤水我怎樣免費咨詢律師辦離婚證
我給你列舉幾家,您可以和他們聯系:
濟元律師事務所
地址:六盤水市鍾山區
新黔景回律師事務所
地址:答六盤水市鍾山區
六盤水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明湖路與涼都大道交匯處
六盤水市中心法律事務所接待處
地址:六盤水市鍾山區人民法院 附近
老鷹山鎮法律服務所
地址:六盤水市鍾山區
勤維律師事務所
地址:鍾山大道四段聯通大廈
勤維律師事務所(六盤水市信訪局北)
地址:鍾山大道 附近
鳳凰法律事務所
地址:人民中路110號 附近
永達律師事務所
地址:紅果經濟開發區
六枝特區城鎮法律服務所業務接待站
地址:團結路 附近
④ 民政部關於表彰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的決定的組織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一、全國性社會組織
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質量協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中國醫葯商業協會
中國女企業家協會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
中國皮革協會
中國服裝協會
中國農學會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中國力學學會
中國化學會
中國標准化協會
中國流行色協會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中國計算機學會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
中國老教授協會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
中國林業教育學會
中國綠色食品協會
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
中國畜牧業協會
中國漁業協會
中國種子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
中國民族研究團體聯合會
中國外國文學學會
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
中國民俗攝影協會
中國合唱協會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
中國衛生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
中國保健協會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
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
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
中國電子商會
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
中國互聯網協會
中國跆拳道協會
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
中華慈善總會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
南都公益基金會
中國建築業協會
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
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
中國交通建設監理協會
中國港口協會
中國國防科技工業企業管理協會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
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中國楹聯學會
全國公安文學藝術聯合會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
中國科學技術院所聯誼會
中國美國人民友好協會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
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
中國工程咨詢協會
中國認證認可協會
中華詩詞學會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中國航天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中國水利工程協會
中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協會
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
中國棉花協會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
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
中國中葯協會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
中國基督教協會
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
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
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
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
中國統計學會
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中國華僑經濟文化基金會
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
中國檢察官協會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中國稅務學會
中國國際商會
中國葯學會
中國證券業協會
中國女法官協會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
中國扶貧基金會
中國報關協會
中國海關學會
中國繼續工程教育協會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中國銀行業協會
愛之橋服務社
中和亞健康服務中心
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
二、地方社會組織
北京市
北京市志願者聯合會
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
北京市登山運動協會
北京民辦教育協會
北京玩具協會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
北京文理研修學院
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北京市海淀區戶外廣告行業協會
北京市順義區三農研究會
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研究會
北京百年農工子弟職業學校
北京市朝陽區醫學會
天津市
天津市華夏未來文化藝術基金會
天津市建材業協會
天津市銀行業協會
天津市慈善協會
天津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天津市電力行業協會
天津市鶴童老人護理職業培訓學校
天津市天正司法鑒定中心
天津華興醫院
天津市建築材料服務中心
河北省
河北省老年事業促進會
河北省體育總會
河北省老教授協會
河北省醫學會
河北省華亞中醫葯研究所
河北省冶金協會
高碑店市農民技術協會
邢台市英華學校
石家莊市商業聯合會
衡水市英才學校
邯鄲市萊克學校
滄州市製冷學會
唐山市慈善總會
秦皇島市碣石葡萄產業協會
承德市消費者協會
張家口市愛心家園公益促進會
廊坊市互聯網協會
山西省
山西省信用與擔保協會
山西省保險行業協會
山西省銀行業協會
山西省建築業協會
山西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山西省焦化行業協會
山西省水利學會
山西省城市金融學會
山西中科節能減排技術研發中心
山西省太原市慈善總會
山西省大同市城區晨祥苑金蘋果雙語學校
山西省長治市老區建設促進會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銀行業協會
內蒙古沙產業、草產業協會
內蒙古農牧民科技服務協會
內蒙古福建商會
內蒙古自治區扶貧基金會
內蒙古社會扶貧工作促進會
內蒙古阿拉善盟生態文明建設和黃河文化經濟促進會
內蒙古巴彥淖爾經理人協會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預拌混凝土散裝水泥協會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爾多斯學研究會
內蒙古包頭市溫州商會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保險行業協會
遼寧省
遼寧省傢具協會
遼寧省慈善總會
遼寧省裝飾協會
遼寧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沈陽汽車流通協會
沈陽市食品協會
沈陽市德濟醫院
鞍山市慈善總會
撫順市保險行業協會
本溪市老衛生工作者協會
丹東市保險行業協會
錦州市電力行業職業培訓學校
遼陽市建設行業協會
鐵嶺市保險行業協會
朝陽市房地產業協會
沈陽市地板行業協會
大連市銀行業協會
大連市區域經濟開發研究會
大連市律師協會
吉林省
吉林省銀行業協會
吉林省醫學會
吉林省中醫葯學會
吉林省作家企業家聯誼會
吉林省廣東商會
延邊大學教育基金會
吉林大學教育基金會
吉林省金鋮計算機學校
長春一諾眼科醫院
長春市育文實驗學校
吉林市出租汽車暨汽車租賃協會
延邊養豬協會
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金屬材料流通協會
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哈爾學工業大學華德應用技術學院
哈爾濱市傢具行業協會
齊齊哈爾市溫州商會
佳木斯市綠色食品協會
大慶市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協會
黑河市大豆協會
雞西市道路交通安全協會
綏化市龍威健身俱樂部
七台河市木製品產業協會
雙鴨山市企業發展戰略研究會
伊春市金融學會
鶴崗市稅務學會
上海市
上海市宇航學會
上海市工業經濟聯合會
上海市市政公路工程行業協會
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
上海人才服務行業協會
上海市靜安區社會組織聯合會
上海數字娛樂中心
上海慈善物資管理中心
上海楊思醫院
上海市自強社會服務總社
上海樂群社工服務社
上海市老年基金會
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
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
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
上海浦東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
江蘇省
江蘇省中醫葯學會
江蘇省交通政工和教育研究會
江蘇省印刷行業協會
江蘇省保險行業協會
江蘇省律師協會
江蘇省慈善總會
江蘇遠東慈善基金會
江蘇省發展體育基金會
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
江海職業技術學院
金肯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市地板協會
鎮江市慈善總會
揚州市機動車駕駛員協會
南通市裝飾裝修行業協會
興化市脫水蔬菜行業協會
蘇州保險行業協會
徐州市彭城培智學校
無錫市慈善總會
淮安市天明教育集團
南京鳳凰母語教育科學研究所
南京市浦口區侯沖社區民間組織服務中心
連雲港市贛榆縣泥鰍養殖行業協會
鹽城市交通運輸協會
宿遷市沭陽縣花木協會
浙江省
浙江省慈善總會
浙江省皮革行業協會
浙江省自行車行業協會
浙江省核學會
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
浙江省醫學會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
浙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浙江省扶貧基金會
杭州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行業協會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醫院
樂清市電氣行業協會
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
龍游縣求實職業學校
舟山市網吧行業協會
嘉興市緊固件進出口企業協會
紹興市假日培訓學校
麗水市畲族醫葯研究會
金華溫州商會
安吉縣上墅私立高級中學
台州市黃岩區青年企業家協會
寧波市北侖文化行業協會
寧波市水產行業協會
寧波市海曙三市養怡院
安徽省
安徽省建築業協會
安徽省種子協會
安徽省兒童少年基金會
合肥市苗木花卉協會
蚌埠市國際國內公共關系協會
安徽省電機工程學會
安徽省企業聯合會
淮北市禽業協會
馬鞍山市建築裝飾協會
安徽省保險行業協會
安徽省糧食行業協會
無為縣優質棉產業協會
六安市社會組織聯合會
安徽省城鄉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
安徽省體育總會
蕪湖市慈善總會
福建省
福建省保險學會
福建省護理學會
福建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福建省通信行業協會
福建省建築業協會
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
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
福州市慈善總會
南平市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
泉州市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
龍岩市李新炎慈善基金會
漳州市農葯行業協會
三明市無償獻血志願者協會
寧德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
廈門市醫學會
廈門愛樂樂團
江西省
江西省廣告協會
江西省煙草學會
江西省職工保險互助會
江西省爆破器材行業協會
江西省銀行業協會
江西省保險行業協會
江西省福建總商會
江西省會展協會
江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江西省內部審計師協會
南昌市房地產業協會
吉安市保險行業協會
景德鎮市外來投資企業家協會
山東省
山東省醫學會
山東省拍賣行業協會
山東省傢具協會
山東省慈善總會
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
山東海天軟體工程專修學院
山東協和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山東省公安民警優撫基金會
濟南市道路運輸協會
濟南杏林醫學成人中等專業學校
淄博昌國醫院
棗庄紡織服裝協會
東營新世紀人才開發中心
煙台市食品工業協會
濰坊華洋水運學校
濟寧市慈善總會
東平藝術中學
威海市建設咨詢服務業協會
莒縣食用菌協會
萊蕪市保險行業協會
臨沂市工藝美術學會
德州市德城區海天游泳俱樂部
聊城信息工程職業中專學校
濱州市建築業協會
菏澤市曹州武術學校
山東省個體私營企業協會
山東省勝利油田地學開拓基金會
青島市物流協會
青島市中醫葯學會
青島市黃海職業技術學院
青島市福壽樂老年公寓
青島市市南區八大湖和諧社區促進會
河南省
河南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會
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
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
河南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省東方體育競技俱樂部
河南省慈善總會
河南省醫學會
河南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協會
河南省工程建設協會
河南省花卉協會
鄭州晚晴山莊老年公寓
洛陽市英才培訓中心
平頂山市志願者協會
新鄉市銀行業協會
焦作市慈善總會
安陽市慈善總會
三門峽市農業信息網路協會
周口市商會
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
湖北省
湖北省慈善總會
湖北省道路運輸協會
湖北省建設工程造價咨詢協會
湖北省軟體行業協會
湖北省美容美發協會
湖北省禮品行業協會
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
湖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湖北省見義勇為基金會
武漢企業家協會
武漢市社區志願者協會
武漢市江岸區揚子社區便民服務中心
仙桃市仙源學校
荊州市創業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黃石市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協會
荊門市質量協會
十堰香格里拉雙語藝術幼兒園
湖南省
長沙市溫州商會
湘潭市室內裝飾行業協會
益陽市保險行業協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衡陽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
湖南省汽車用品行業商會
湖南省浙江商會
湖南省醫學會
湖南省海外聯誼會
湖南省建築業協會
湖南省茶葉協會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長沙市教育基金會
湖南省公路學會
湖南省旅遊學會
石門縣茶葉產業協會
岳陽市環境科學學會
廣東省
廣東省行政管理學會
廣東省慈善總會
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
廣東軟體行業協會
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廣東省商業聯合會
廣東省企業聯合會
廣東外商投資企業協會
廣東省醫學會
廣東省土地估價師協會
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
廣東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廣州市傢具協會
汕頭市進出口商會
中山市中港英文學校
東莞名傢具俱樂部
汕尾市城區職業技術學校
惠東縣馬鈴薯產業協會
揭西縣棉湖鎮樂心互助協會
廣東高科技產業協會
廣東省美容美發化妝品行業協會
深圳市鍾錶行業協會
深圳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
深圳市商業聯合會
深圳璽寶樓青瓷博物館
深圳書城培訓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李寧基金會
廣西保險行業協會
廣西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
廣西建築業聯合會
廣西慈善總會
廣西福建商會
廣西注冊會計師協會
廣西煙草學會
欽州市礦業協會
南寧市西鄉塘區金陵鎮金陵香蕉協會
南寧市興寧區望州南社區能幫就幫互助協會
桂林市平樂縣橋亭鄉顯堆村月柿經濟協會
桂平黎明醫院
玉林市電子工業學校
北海國發高級中學
海南省
海南省企業家協會
海南省醫葯保健品行業協會
海南省道路運輸協會
海南省文昌市西瓜專業技術協會
海口經濟學院
海南省海口市寰島小學
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會
重慶市
重慶市慈善總會
重慶市商業聯合會
重慶市房地產開發協會
重慶市煤炭行業協會
重慶市醫學會
西南大學重慶育才學院
重慶市西南機動車駕駛員培訓中心
重慶時代建設工程造價信息咨詢服務中心
重慶市紅十字基金會
重慶市萬州區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
重慶市永川區五間鎮西瓜協會
四川省
四川省浙江商會
四川省房地產業協會
四川省保險行業協會
四川省咨詢業協會
四川省醫葯行業協會
四川省電力行業協會
四川省律師協會
四川省醫學會
四川省注冊會計師協會
四川省銀行業協會
四川省扶貧基金會
四川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四川省建川博物館
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
四川海洋特種技術研究所
成都餐飲同業公會
成都市武侯區青少年犯罪預防研究中心
米易縣草場鄉枇杷專業技術協會
達州市道路運輸協會
德陽市鋼材爐料貿易協會
三台縣文武學校
興文縣山地烏骨雞養殖協會
雅安市紅十字醫院
貴州省
貴州省保險行業協會
貴州省電力行業協會
貴州省四川商會
貴州省起點戶外運動俱樂部
貴州省遵義縣漁業協會
貴州省凱里市鴨塘鎮皎淳雲家禽畜養殖協會
貴州省黔南州道路交通安全協會
貴州省畢節地區苗學會
貴州省安順市建築裝飾協會
貴州省六盤水市房地產業協會
雲南省
雲南省慈善總會
雲南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行業協會
雲南省煙草學會
雲南省貴州商會
雲南省俊發教育扶貧基金會
雲南思力生態替代技術中心
雲南省勝利腎臟病醫院
昆明市五華區江岸社區文化服務中心
雲南昭通黑頸鶴保護志願者協會
雲南大姚百草嶺蜂產業協會
會澤縣大橋鄉馬鈴薯經銷協會
通海縣蔬菜協會
麗江市納西人正龍汽車越野俱樂部
西藏自治區
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
西藏自治區銀行業協會
西藏援藏工作者協會
西藏自治區烹飪餐飲飯店業協會
西藏自治區美容美發保健化妝品協會
陝西省
陝西省宋慶齡基金會
陝西省建設監理協會
西安培華學院
陝西省榆林市企業聯合會
陝西省漢中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
陝西省安康市慈善協會
西安市醫院管理協會
延安市慈善協會
寶雞市建材磚瓦技術協會
銅川市神州書畫研究會
商洛市農副產品協會
陝西省渭南市慈善協會
陝西省咸陽市牆體屋面材料工業協會
甘肅省
甘肅省蘭州市出租汽車行業協會
甘肅省酒泉市糧食行業協會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成人中等專業技術學校
甘肅省收藏協會
甘肅省臨夏州磚雕藝術協會
甘肅省慶陽市個體勞動者協會
甘肅省嘉峪關市音樂舞蹈家協會
甘肅省白銀市東坪電灌用水者協會
甘肅省金昌市賢達職業培訓學校
甘肅省天水市新天壇醫院
甘肅省定西市英才高級中學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慈善協會
青海省
青海省建築業協會
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
青海興旺愛心救助會
青海省注冊稅務師協會
青海師范大學思源中學
西寧市第一私立高級中學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養蜂業協會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福建企業家協會
寧夏職業經理人協會
寧夏能源協會
寧夏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
銀川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
石嘴山市機動車駕駛員協會
吳忠市金積鎮蘆溝閘奶牛養殖協會
中寧縣富民有機枸杞專業協會
固原市商貿商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築業協會
新疆慈善總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浙江企業聯合會(商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注冊稅務師協會
新疆溫泉縣察干屯格鄉甜菜協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保險業協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油學會
新疆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石河子市中醫醫院
新疆絲路書畫院
新疆泰能職業技能培訓學校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協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出口商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二十七團養鵝協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四十八團果農協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石河子市25小區社區服務站
⑤ 請問,農民工在貴州六盤水務工老闆欠工資找誰收
找當地的勞動部門仲裁,要求法律援助,
⑥ 訴訟費的方法誰應啊
訴訟費用交納標准一覽表 (根據2006年12月19日第481號國務院令公布的《訴訟費用交納辦法》整理) (整理者:貴州省六盤水市鍾山區人民法院 路克林) 一、案 件 受 理 費 (一)財產訴訟案件及有爭議金額或價額的知識產權民事訴訟案件 標的金額或價額 收費比例 速算公式 不超過1萬元的 固定收費 每件50元 超過1萬元到10萬元的 2.5% 標的額×收費比例-200 超過10萬元到20萬元的 2% 標的額×收費比例+300 超過20萬元到50萬元的 1.5% 標的額×收費比例+1300 超過50萬元到100萬元的 1% 標的額×收費比例+3800 超過100萬元到200萬元的 0.9% 標的額×收費比例+4800 超過200萬元到500萬元的 0.8% 標的額×收費比例+6800 超過500萬元到1000萬元的 0.7% 標的額×收費比例+11800 超過1000萬元到2000萬元的 0.6% 標的額×收費比例+21800 超過2000萬元的 0.5% 標的額×收費比例+41800 破產財產在11164萬元以下的 參照上列 按上列公式計算後÷2 破產財產超過11164萬元的 固定收費 每件30萬元○2 (二)非財產案件 標的金額或價額 收費比例 速算公式 離婚案件每件收費50—300元 分割財產在20萬元以下的 不另收費 分割財產超過20萬元的 0.5% 標的額×收費比例-1000 侵害姓名、名稱、肖像、名譽、榮譽等人格權的案件每件100-500元 損害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 不另收費 損害賠償金額超過5萬元到10萬元的 1% 標的額×收費比例-500 損害賠償金額超過10萬元的 0.5% 標的額×收費比例 其他非財產案件 固定收費 每件50—100元 (三)其 他 案 件 沒有爭議金額或價額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3 固定收費 每件500--1000元 勞動爭議案件 固定收費 每件10元 行政案件 商標、專利、海事 固定收費 每件100元 其 他 固定收費 每件50元 管轄權異議不成立的○3 固定收費 每件50--100元 二、申 請 費 (一)申請執行裁判、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調解書(執行後交納)○3 ○3含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裁判及仲裁裁決。 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提起訴訟後適用集團訴訟判決、裁定的按左列規定交納申請費,不再交納案件受理費。 沒有執行金額或價額的 固定收費 每件50--500元 金額或價額不超過1萬元的 固定收費 每件50元 超過1萬元到50萬元的 1.5% 標的額×收費比例-100 超過50萬元到500萬元的 1% 標的額×收費比例+2400 超過500萬元到1000萬元的 0.5% 標的額×收費比例+27400 金額超過1000萬元的 0.1% 標的額×收費比例+67400 (二)申請保全措施費(按實際保全的財產數額計算) 不涉及財產數額的 固定收費 每件30元 財產數額不超過1000元的 固定收費 每件30元 財產數額超過1000元到10萬元的 1% 標的額×收費比例+20 財產數額超過10萬元到89.6萬元的 0.5% 標的額×收費比例+520 財產數額超過89.6萬元的 固定收費 每件5000元 (三)依法申請支付令的,比照財產案件受理費的1/3交納。 (四)海事案件申請費 申請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的 固定收費 每件1000--10000元 申請海事強制令的 固定收費 每件1000--5000元 申請船舶優先權催告的 固定收費 每件1000--5000元 申請海事債權登記的 固定收費 每件1000元 申請共同海損理算的 固定收費 每件1000元 (五)其他申請費 依法申請公示催告的 固定收費 每件100元 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或認定仲裁協議效力的 固定收費 每件400元 三、其他訴訟費用 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理算人員出庭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誤工補貼 按國家規定標准 人民法院代為收取 待實際發生後交納 卷宗材料和法律文書復制費 實際成本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交納 因鑒定、公告、勘驗、翻譯、評估、拍賣、變賣、倉儲、保管、運輸、船舶監管等發生的依法應由當事人負擔的費用 人民法院按誰主張、誰舉證原則決定 由當事人直接支付給有關機構或單位,人民法院不得代收代付 對不通曉當地民族語言、文字的當事人提供翻譯的 不收取費用 備註:○1依民訴特別程序審理和裁定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駁回上訴以及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管轄權異議裁定不服的上訴案件和行政賠償案件,不交納案件受理費。當事人有新證據足以推翻原裁判再審或對一審裁判不上訴而申請再審的按照不服原判決部分的再審請求數額計算交納。其他再審案件不交費。調解結案、准予撤訴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減半交納。涉財產上訴案件按照不服判決部分的請求數額計算交納。合並審理的反訴和第三人之訴減半交納。二審發回重審的案件應退還二審案件受理費。終結訴訟的案件不予退費。 第四十四條 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可以依照本辦法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費用的司法救助。 訴訟費用的免交只適用於自然人。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予免交訴訟費用: (一)殘疾人無固定生活來源的; (二)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特困定期救濟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無其他收入的; (四)因見義勇為或者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五)確實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六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予減交訴訟費用: (一)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二)屬於國家規定的優撫、安置對象的; (三)社會福利機構和救助管理站; (四)確實需要減交的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准予減交訴訟費用的,減交比例不得低於30%。 第四十七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予緩交訴訟費用: (一)追索社會保險金、經濟補償金的; (二)海上事故、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三)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四)確實需要緩交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八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應當在起訴或者上訴時提交書面申請、足以證明其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因生活困難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費用申請免交、減交訴訟費用的,還應當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民政、勞動保障等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明。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司法救助申請不予批準的,應當向當事人書面說明理由。 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申請緩交訴訟費用經審查符合本辦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決定立案之前作出准予緩交的決定。 第五十條 人民法院對一方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對方當事人敗訴的,訴訟費用由對方當事人負擔;對方當事人勝訴的,可以視申請司法救助的當事人的經濟狀況決定其減交、免交訴訟費用。
⑦ 貴州廣播電視台的廣播頻率
全省80多個縣(市),3500多個村寨、1000多個鄉鎮廣播站,省內上百家軍工企業和駐省中央企業、地方企業,全年定時傳播本台節目。播音時150多萬部收音機、收錄機和200多萬只有線喇叭同時啟動,宣傳氣勢恢宏。89年上星後,覆蓋遍及半個地球,經常有各國聽眾來信、來電反饋信息。 貴州電視台成立於1968年。經過近幾年改革,節目質量提高,經營業績突出。貴州綜合頻道在西部十二省區市的收視佔有率名列前茅。自2006年起,貴州電視台廣告收入逐年遞增一個億,2008年實現廣告創收5個億。2008年貴州綜合頻道全國覆蓋人口激增一億,在2007年6.09億的基礎上實現突破性增長,7.06億的全國覆蓋人口,位列全國省級衛視排名第8位。
2008年,依託不斷擴大的全國覆蓋規模,優秀的電視劇資源,各具特色的晚間自辦欄目以及科學合理的編排策略,貴州衛視晚間黃金時段收視表現突出,傳播價值實現跨越式增長。
全國測量儀網,貴州衛視2008年1-8月晚間黃金時段收視千人排名位列省級衛視第10位。在反映全國10億農村與城市觀眾收視形態,有效衡量全國大眾消費品市場廣告傳播價值的24個省網組合,貴州綜合頻道2008年1-8月晚間黃金時段收視千人排名位列省級衛視第9位,居西部地區省級衛視前列。6-8月,貴州綜合頻道在24省網收視排名升至省級衛視第8位。在反映中國最具消費力的中心城市電視觀眾收視形態面向全國核心消費力的35中心城市網,貴州綜合頻道2008年1-8月晚間黃金時段排名省級衛視第15位。8月奧運期間,貴州衛視收視明顯上升,晚間黃金時段排名升至所有省級衛視第12位。
貴州衛視09年全新改版,構建晚間欄目帶,進行觀眾卡位,以優質欄目形成收視習慣,有效保證觀眾流持續穩定。
電視劇劇場強化編排技巧,首播、獨播、二輪劇重新編播組合,多集聯播,劇場聯動,利用晚間黃金時段在編排當中出新出彩,更強調劇場特色,並且把劇場品牌化。
劇場特色明顯,類型化和錯位編排相結合,整體和細節拾遺補缺。明確劇場品牌的市場定位後,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收視人群的不同喜好,從而引導觀眾在不同的劇場找到自己喜愛的電視劇。
通過電視劇系列編排有效提升各類電視劇的收視率,形成規模效應;製造全年播出亮點,提升劇場人氣;滿足受眾特別需要。通過適時有效的編排不斷提高劇場影響力,培養觀眾的忠誠度,從而進一步提升劇場的品牌認知度和美譽度。
延續2008年大劇首播年的成功運作,2009年貴州衛視繼續推進「劇品牌」模式打造劇場價值,搶占收視先機。貴州電視台對首播劇嚴把質量關,以收視率為基準點進行購買;掌控產業鏈,直接參與電視劇的生產;強化編排,保持劇場穩定的收視率,培養觀眾的認知度和忠誠度,創建劇場的品牌。 用平民的視覺透視世間百態
以客觀的報道追蹤新聞熱點
一個貴州本土最大的電視平台
一塊商家必爭的廣告傳播沃土
一個24小時打開的直播窗口
貴州廣播電視台公共頻道——百姓的頻道!
貴州電視台公共頻道作為貴州省內王牌地面頻道,更了解本省經濟發展概況及結構,根據市場需求,對於重點經濟城市,精耕細作覆蓋工作,2008年,貴州電視台新聞頻道已實現全省88縣市覆蓋,深入影響近4000萬百姓生活。
對於頻道定位、節目編排、節目形態等,頻道節目設置均以當地消費者收視習慣、偏好程度為基準。圍繞省內最受歡迎的收視冠軍《百姓關注》節目為核心,打造24小時新聞直播平台,第一時間了解百姓咨詢,第一時間傳遞百姓心聲。
貴州公共頻道晚間18:00-24:00時段排名貴陽市網所有可視頻道第二位,牢牢把控貴陽地面電視媒介話語權。
2004年, 中國電視改版年!中國電視改革創新大潮風起雲涌。2005年3月21日,作為中國電視改革創新排頭兵的貴州電視台,本著「創新提升實力、知識改變命運」的發展方針,順應潮流,創新機制,對貴州電視台一、二、三、四頻道進行全新改版,大眾生活頻道頻道本著「傳播電影文化,豐富大眾生活,服務企業品牌」的宗旨,為廣大觀眾提供優秀電影文化,為企業產品宣傳提供優良傳播平台。節目從早上6:00開播至次日凌3:00結束,全天播出達21小時。經過重新規劃和整體形象的全新包裝,推出「五大影院」和「三大電影資訊」欄目,為廣大觀眾締造一個全天候的「空中家庭影院」。全新改版後,大眾電影頻道一直致力於塑造「貴州第一電影頻道」品牌形象,精心挑選不同題材、不同品味的影片,編排電影主題,為廣大觀眾奉上一席精美的電影文化大餐,引領觀眾走向全新視聽空間。 覆蓋優勢——全省九大地州市,1000多萬人口。節目優勢——「眾人皆電視,唯獨我電影」的專業電影頻道。放送經典優秀電影,傳播前沿時尚電影娛樂資訊。國內外票房新作、經典劇作、港台精品、歐美強檔、最新院線、異域風情,深深吸引著廣大觀眾的眼球,使大眾電影頻道成為觀眾和廣告客戶的最佳首選!受眾優勢——核心受眾12—55年齡的主流消費群體,這意味著大眾電影頻道聚集了最廣泛的主力受眾群體。因其具有較強的購買力,是市場消費的中堅力量。編排優勢——以「觀眾為中心」,針對不同觀眾群體,進行獨特的分眾化編排,有針對性地鎖定目標收視群體,為觀眾呈現精彩不斷的節目,為廣告主創造無限的投放空間。廣告投放價值——強大的覆蓋率、「眾人皆電視,唯獨我電影」專業頻道、強大購買力的核心受眾、以觀眾為中心的節目編排,大眾電影頻道正在努力塑造「貴州第一電影頻道」品牌形象,構建黔中大地強勢地面媒體,為企業品牌推廣和產品宣傳提供優良的傳播平台。激情澎湃,青春的夢想在飛揚。大眾電影頻道這支年輕的團隊,在貴州電視台的領導和關懷下,在風雲突變的電視傳媒改革大潮中,揚帆前進……
貴州廣播電視台大眾生活頻道以黃金時段三檔劇場:《歡「劇」6點》《大片准八點》《天地劇場》分別播出電視劇、電影、欄目劇,匯集各種精彩內容,符合地州市觀眾收視口味,在延續頻道優勢的同時,極大的拓展了頻道傳播影響力。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以此致力於省內客戶銷售力的有效提升!
通達全省的傳播覆蓋面
長期穩定的收視率表現
良好的品牌傳播性價比
頻道契合行業:醫療行業、酒類、汽車類、房地產類、食品餐飲類 貴州電視台第體育旅遊是貴州電視台旗下省級區域優質傳媒平台,擁有一大批有著良好收視人群的電視節目,其中不乏貴州、乃至全國首創、獨創的節目。頻道覆蓋貴州九大地州市,高舉平民大旗,緊緊圍繞在以「生活、娛樂」為核心,以「傳播本土、傳播品質、展現大眾、再現生活」為基本方針,堅持用平民的視角,帶給百姓娛樂生活,成為一個貼近群眾、不斷創新、擁有高收視率的特色地域頻道! 貴州電視台第5頻道有著專業的采編團隊,為貴州地區觀眾365天+24 小時不間斷提供海量內容;節目的包裝製作,由資深的音頻、視頻技術人員操刀,使用最先進的采編製作設備,製作流程嚴謹,源源不斷地生產出新穎娛樂、符合大眾口味的電視大餐;創意無限的研發策劃團隊+專家型的營銷組織,將客戶品牌推向市場,致力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傳播平台。
貴州電視台體育旅遊頻道是貴州電視台旗下的優質省級區域的傳媒平台,截止到2008年6月,貴州電視台第5頻道覆蓋貴陽市、遵義市、安順市、銅仁地區、六盤水市、黔東南州、黔西南州、黔南州,共計80個區縣。 貴州電視台第5頻道晚間時段推出法制節目帶的黃金組合,以法制的視角關照民生,以民生的眼光看待法制,為觀眾提供豐富的社會、法治資訊,提供更加貼近民生的法律援助服務;夜間推出的懸疑電視劇場,為您講述世間百態,體驗懸疑激情。
貴州體育旅遊頻道致力於倡導正確的法理道德觀念和健康積極的社會價值觀 ◆ 倡導一種生活態度:倡導文明、健康、法制、情理、積極的生活方式; ◆ 營造一個普法平台:營造傳遞法律常識、展現人生情理的平台;
◆ 激發一種社會共鳴:讓觀眾認識法制、了解法制、遵守法制、懂情理道德,
勇於承擔責任構建和諧社會,收獲美麗人生。
在這里,我們能為你解析生活中遇見的法制問題!
在這里,我們能讓你讀懂生活中的社會民生!
在這里,我們能讓你看見人生百相,感受人間真情!
2008年貴州電視台體育旅遊頻道全新改版,進行順應收視市場、廣告投放市場的戰略調整,頻道編排更加符合觀眾收視習慣,頻道節目更具針對性、廣告投放直擊目標人群,頻道包裝全新亮相,傾力推出自主品牌,以差異化競爭戰略樹立頻道形象,打造實用性、服務性更強的專業頻道。 創辦於2004年5月1日,是中國首家圍棋專業數字付費電視頻道。它依託貴州電視台強大的媒體影響力,整合的媒體資源有貴州衛視、《圍棋報》、《貴州廣播電視報》以及上海華體網、貴州電視台網站等資源,形成了強有力的立體報道的傳播優勢,在國內獨樹一幟。2007年元月,在超過四十家數字電視頻道參與的「2006年數字電視高峰論壇」中,天元圍棋頻道憑借自身綜合實力,獲得「數字電視先鋒頻道」稱號。 天元圍棋頻道是全國唯一一家擁有大型直播能力的圍棋專業電視頻道,月平均直播多達12場次,全年直播達150場次,年直播時長8250分鍾。頻道開播以來多次成功實現跨國直播,2006年第八屆阿含.桐山杯中日冠軍對抗賽,跨越中日兩國的直播,得到了中國棋院領導和廣大棋迷的高度評價。在第十一屆三星保險杯決賽等重要賽事中,天元圍棋頻道實現了從上午9:30至下午17:30的全天候大容量直播,在圍棋界、電視界得到了廣泛好評。
⑧ 我是一位癌症病人,在平安保險買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險,保險公司拒賠,我能否要求法律援助
你好久買的保險,當初有沒有隱瞞。如果一切都是和合同書上一樣,公司沒有賠的話,就可以哈。
⑨ 六盤水盤縣法律援助
如何申請法律援助,你可以認真看看《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2009年修正本)》的有關條文。=======================================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2009年修正本)(2002年1月7日貴州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 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根據2004年5月28日貴州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的《貴州省部分地方性法規條款修改案》修正 根據2009年3月26日貴州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修正案》第二次修正)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維護司法公正,規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平等享有法律保護的權利,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指導和協調法律服務機構及其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以下統稱為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者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免費的法律幫助,以保障其合法權益得以實現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本條例所稱受援人是指獲得法律援助的當事人。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機構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日常工作。第四條 社會團體、大專院校及其他有關組織開展的法律援助,應當接受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機構的指導和監督。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機構可以接受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捐贈。法律援助經費由法律援助機構管理,專款專用,並且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第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務,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第七條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對不通曉通用語言文字的受援人,法律援助機構根據需要可以為其提供翻譯。第八條 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及其他有關單位、個人應當支持、配合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的工作。第九條 對於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 對象、范圍和形式第十條 公民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有事實證明需要法律幫助,但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經濟困難的標准按照當地人民政府公布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執行。第十一條 除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第二章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外,符合前條規定的當事人還可以就下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一)因工傷和交通、醫療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受到人身損害的;(二)因合法勞動權益受到損害的;(三)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行為受到損害的;(四)因征地、拆遷使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五)因假劣種子、農葯、化肥以及環境污染使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六)需要申請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項。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下列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為其提供法律援助:(一)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二)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人民法院的指定,可以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第十三條 外國籍、無國籍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者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申請或者根據人民法院的指定,可以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第十四條 法律援助的形式:(一)解答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二)刑事案件的辯護及其代理;(三)民事、行政訴訟代理;(四)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五)辦理公證證明;(六)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第三章 管轄第十五條 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由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受理、審查、指派和監督。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案件,由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級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受理。非指定辯護的刑事訴訟案件和其他訴訟案件的法律援助,由申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或者申請人住所地、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向住所地或者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如果案件或者事件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更為適宜的,可以由案件或者事件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第十七條 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都有權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申請人可以向其中一個法律援助機構申請。申請人就同一法律援助事項向兩個法律援助機構申請的,由先接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法律援助機構之間因為受理發生爭議時,由共同的上級法律援助機構指定。第十八條 上級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可以指定下級法律援助機構辦理,下級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也可以請求上級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在必要時可以聯合辦理同一法律援助事項。法律援助機構根據需要,可以委託異地法律援助機構代為調查取證、送達法律文書;接受委託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及時辦理。第四章 程序第十九條 申請法律援助,申請人應當填寫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統一製作的《法律援助申請表》。第二十條 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如實提交下列材料:(一)身份證、戶籍證明、暫住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明;(二)申請人所在村(居)民委員會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工作單位出具的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三)與申請法律援助有關的案件材料;(四)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法律援助機構認為申請人提供的證明及其材料不完備或者有疑問的,應當通知申請人作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並且可以向有關單位、個人進行調查。第二十一條 申請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由其監護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監護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應當出示其資格證明。第二十二條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審批法律援助申請的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迴避:(一)是法律援助事項的申請人或者申請人的近親屬;(二)與申請的法律援助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第二十三條 法律援助機構接待申請人時,應當製作筆錄。第二十四條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收到人民法院指定辯護通知書3日內,指派法律服務機構或者法律援助人員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第二十五條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受理當事人申請之日起15日內對其申請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指派法律援助人員,並且書面通知受援人;對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並且書面通知申請人。法律援助機構根據案件或者事件的具體情況,可以適當延長對申請進行審查的時間,但是延長時間最多不得超過10日。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5日內,向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申請重新審議。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重新審議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審議決定,並且書面通知申請人和法律援助機構。第二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有下列緊急情況時可以及時決定予以法律援助:(一)可能激化矛盾,在公眾中造成不良影響的;(二)當事人面臨生命或者重大財產危險的;(三)其他緊急情況的。第二十七條 法律援助機構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人員所在單位與受援人應當簽訂法律援助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第二十八條 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應當為申請法律援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對認為應當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移送有管轄權的法律援助機構審批同意後,實施法律援助。第二十九條 人民法院對指定辯護的案件,應當按照規定將指定通知書和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或者一審判決書副本送交有權受理的同級法律援助機構,並且附送被告人符合法定的法律援助條件的情況說明或者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第三十條 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應當向司法機關、仲裁機構和有關行政、事業及其他單位提交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印製的公函和文書。第三十一條 行政、事業單位及其他單位向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法律援助人員提供法律援助事項的相關資料,應當免收費用。第三十二條 法律援助事項辦結後,法律援助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將卷宗交由指派法律援助事項的法律援助機構驗收存檔。第三十三條 受援人除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援助外,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仲裁機構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費、仲裁費、仲裁案件受理費。第五章 權利和義務第三十四條 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在實施法律援助過程中,發現受援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可以終止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已經完成的,法律援助機構有權向受援人收取辦案費和服務費。第三十五條 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法律援助人員在履行法律援助職責時,受到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干預或者打擊的,有權向相關部門提出控告。第三十六條 法律援助人員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第三十七條 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項,必須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監督,不得拖延、無故中止援助或者擅自委託他人辦理。法律援助人員不得收取受援人及其親屬的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第三十八條 法律援助人員辦結法律援助事務後,可以獲得適當補貼。第三十九條 受援人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者法律援助協議使法律援助義務難以履行的,經法律援助機構同意,法律援助人員可以終止提供法律援助。第四十條 受援人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機構更換法律援助人員。第四十一條 受援人有義務如實陳述事實與情況,提供有關證據材料,協助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工作。第四十二條 受援人在受援期間因經濟情況改善,不再符合受援條件或者因受援獲得較大收益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法律援助機構支付法律服務費等相關費用。第六章 法律責任第四十三條 法律援助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第四十四條 法律援助人員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或者因過錯給受援人造成重大損失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理。第四十五條 法律援助人員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責令其返還受援人及其親屬的錢、物,並給予警告;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給予停止執業3個月以上1年以下的處罰。第四十六條 受援人以欺騙方式獲得法律援助的,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雙倍支付已獲得法律服務的全部費用;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