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強制醫療的的法律援助

強制醫療的的法律援助

發布時間: 2022-02-16 20:26:17

① 強制醫療的費用由誰承擔

刑法》第18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新《刑事訴訟法》也對強制醫療程序進行規定,但具體強制醫療費用誰出,還沒有相關規定。強制醫療費用應由國家承擔。

一、強制醫療程序:

一、案件范圍和條件

(一)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

(二)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

(三)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

上述三個條件同時具備,可以予以強制醫療。

二、決定機關和申請

(一)決定機關

對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的,由人民法院決定。

(二)申請

1、公安機關發現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寫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

2、對於公安機關移送的或者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發現的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

3、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

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前,公安機關可以採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

三、審理組織及程序

(一)人民法院受理強制醫療的申請後,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二)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三)人民法院經審理,對於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

(四)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強制醫療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五)強制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診斷評估。對於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及時提出解除意見,報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

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有權申請解除強制醫療。

② 強制醫療關系的法律屬性是什麼



在新刑訴法具體規定強制醫療程序之前,我國強制醫療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醫療保護性住院,又稱「醫療看護制度」,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根據精神科執業醫師的建議,決定將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療;二是保安性強制住院,即根據刑法第18條關於「政府必要時對不負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的規定,實踐中由公安機關決定對肇事肇禍的精神病人實施的強制醫療;三是救助性強制醫療,即民政機關實施的對流浪精神病人和無家可歸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傳統實踐操作中,這三種舊方式均不需要經過司法審查,且後兩種方式完全由行政機關主導,導致司法實踐中「被精神病」現象的不斷發生,同時也使眾多應當強制醫療的精神病人無法及時得到治療。
強制醫療作為為了社會的共同利益而對法定的特定人群限制社會活動范圍並予以醫學治療的一項強制措施,不僅僅涉及醫學問題,也是一個直接關繫到公民權利義務乃至人身自由的法律問題,故該制度必須受到嚴格的法律規范和監管,遵循法治社會司法最終裁決的原則,由司法機關來居中決策。《刑事訴訟法》第285條第1款明確將強制醫療決定權授權人民法院行使,強制醫療制度正式由行政化走向了司法化,由中立的第三方法院做出決定,保障了其公正性和程序正當性。
涉案精神病人馮某是35歲男子,因涉嫌犯敲詐勒索罪被海淀警方刑事拘留,後經鑒定被評定為無刑事責任能力人,被警方送北京市安康醫院採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因馮某涉嫌在精神病發病期間實施敲詐勒索行為,海淀公安分局向海淀區檢察院移送強制醫療意見書認定:馮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以打電話發簡訊的方式,對被害人林某進行威脅,敲詐勒索35萬元,後被抓獲。經鑒定,馮某診斷偏執性精神障礙,無刑事責任能力。2013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刑事訴訟法》第五編特別程序第四章規定了對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適用強制醫療的相關條件,即要求曾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同時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才可予以強制醫療。本案中,涉案精神病人馮某雖使用發簡訊的方式,對被害人及其家屬進行人身威脅,但他並未實際實施暴力行為,更未造成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客觀結果,因此本案不符合刑訴法第二百八十四條規定強制醫療的相關條件。最終,海淀檢察院依法決定不提出強制醫療申請。
以上內容是華律網小編為大家總結的「強制醫療關系是指什麼」,強制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診斷評估。對於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及時提出解除意見,報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

③ 必須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包括哪些

公民能夠得到法律援助的范圍如下: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第十二條
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第十三條
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④ 法律上的強制醫療是什麼

強制醫療,即非自願的強制治療。是指國家為避免公共健康危機,通過對患者疾病的治專療,以治癒疾病、屬防止疾病傳播、維護公眾健康利益,具有強制性、非自願性、公益性的特點,主要包括性病、吸毒、精神病、傳染性公共疾病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四條規定: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可以予以強制醫療。強制醫療的決定機關為人民法院,執行機關為公安機關。具體而言,人民法院負責強制醫療決定書的作出,公安機關負責強制執行。

⑤ 刑訴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規定是怎樣的

《刑事訴訟法》中對法律援助的規定如下:

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三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律援助機構沒有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由值班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建議、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法律幫助。

第二百七十八條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二百九十三.條人民法院缺席審判案件,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可以代為委託辯護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三百零四條 人民法院受理強制醫療的申請後,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5)強制醫療的的法律援助擴展閱讀

案例:

妻子上班途中遇車禍身亡,河南永城市民陳召(化名)打完第一場官司,就決定放棄。

耗時2個多月,交了5000元律師費,這場官司僅確認了勞動關系。接下來,申請勞動仲裁、工傷賠償,3個孩子還要讀書……陳召耗不起時間,更掏不起訴訟費。

「我們也有錯。」陳召說起案件,一臉誠懇。妻子小琴因身份證丟失,借用表妹的證件簽訂勞動合同,沒想到工傷賠償成了難題。

妻子在企業上班幾年,就這么白幹了?陳召想不通。永城市司法局免費為他指派律師。3年時間、7場訴訟,他沒花一分錢,拿到勝訴判決書。讓陳召受益的,是河南省從1997年推行的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困難群眾涉案,可免費獲得法律服務

陳召起初並不符合援助條件,2014年,河南進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門檻,援助對象由困難群眾擴展至低收入群眾。標准一降,法律援助范圍擴至河南40%的人口。

受理案件後,永城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維亮分析案情:案件難在工傷保險關系不好確定,賠償主體不知是用人單位還是工傷保險單位。維權路,不平坦。法院判決敗訴,仲裁機構不受理,保險中心不支付,案件轉眼過了2年多。

2017年初,李維亮轉變思路,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並多次與法官溝通案件實情。最終,法院認定小琴務工的事實,要求工傷保險中心支付陳召50餘萬元賠償款。像陳召一樣,近5年河南有81.8萬名困難群眾受益法律援助,涉及47.2萬件案子。

河南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巡視員周濟生介紹,從推出法律援助,不斷完善便民措施,再到推行律師值班制度,保障司法人權,河南法律援助逐步完善至提供全覆蓋、普惠式的常態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成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

⑥ 強制醫療費用誰支付,強制醫療是由公安機關隨意送進精神病醫院嗎,精神病醫院的送治沒有具體限制和規定嗎

強制送往醫院的條件是在精神病患者沒有直屬親人監管或者監護人的情況下以至危害到社會次序了,新聞里你也看到了,有部分精神病患者摔小孩或者砍人什麼的,至於強制治療的費用或者到底治療多長時間能不能治好,這個我想當地政府應該首先會聯系精神病患者的直屬監護人,如果沒聯繫上或者沒有,最後政府應該會讓監管這事的部門自行管理吧。

⑦ 強制醫療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嗎

是否符合法律援助的條件要看申請人是否屬於低收入困難或者其他法律規定的需要指派律師的情形,具體可以到當地司法局下設的法律援助中心去詢問。

⑧ 檢察機關辦理有關精神病人案件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申請有時間規定嗎

第二百八十四條 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可以予以強制醫療。
【本條主旨】
本條是關於強制醫療的適用范圍的規定。
【本條釋義】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在刑事訴訟法中增加了本條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強制醫療的適用必須同時符合以下幾個條件:一是行為人必須實施了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這里的「暴力行為」是指以人身、財產等為侵害目標,採取暴力手段,對被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損害,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健康及公共安全的行為如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是指危害廣大群眾生命健康和公私財產的安全,足以使多人死傷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人身安全」有廣義狹義之說,廣義的人身安全一般包括人的生命、健康、自由、住宅、人格、名譽等安全,狹義的人身安全,一般僅指人的生命、健康安全。這里所說的「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一般是指殺人、傷害、強奸、綁架等嚴重侵害公民生命、健康安全的行為。
二是行為人必須屬於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這里的「法定程序鑒定」,是根據刑事訴訟法和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規定,對精神病人的鑒定應當由符合條件鑒定機構和鑒定人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鑒定。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意見,並且簽名。「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根據刑法第十八條的規定,是指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屬於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對於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或者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不屬於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
三是行為人必須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對於實施了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經過法定程序鑒定確認屬於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必須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才能對其進行強制醫療。行為人雖然實施了暴力行為,但不再具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如已經嚴重殘疾等,喪失了繼續危害社會的能力,則不需要再對其進行強制醫療。但在這種情況下,也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而不能放任不管。
行為人必須同時符合以上三個條件,才可以予以強制醫療。

第二百八十五條 根據本章規定對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的,由人民法院決定。
公安機關發現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寫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的或者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發現的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
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前,公安機關可以採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
【本條主旨】
本條是關於強制醫療的決定權、申請程序及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的規定。
【本條釋義】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在刑事訴訟法中增加了本條規定。
本條共分三款。第一款是關於強制醫療決定權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對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的,由人民法院決定。人民法院在決定對精神病人強制醫療時,首先應當判斷行為人是否符合本法第二百八十四條規定的條件,即行為人是否實施了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為,是否屬於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是否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如果行為人具備上述三個條件,人民法院應當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這里的「決定」是人民法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對某些程序性問題或者依法由人民法院依職權對某些問題進行處理的一種形式。人民法院的決定在作出後,一般都是立即生效,不能上訴或抗訴,但法律對有些決定也作了特別規定,如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對證人不出庭的拘留處罰決定、違反法庭秩序的罰款、拘留處罰決定和強制醫療決定等,有關人員可以申請復議。
第二款是關於強制醫療的申請程序的規定。本款規定了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公安機關發現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寫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偵查階段如果發現犯罪嫌疑人可能是精神病人,應當按照有關法律規定進行鑒定,如果鑒定結果確認犯罪嫌疑人是精神病人,且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的,應當撤銷刑事案件,寫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然後移送人民檢察院。「強制醫療意見書」,是指公安機關發現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而移送人民檢察院處理的法律文書,應當寫明需要強制醫療的精神病人的基本情況、案件認定的犯罪事實、鑒定情況、處理的意見和理由以及所依據的法律條款等。
二是對於公安機關移送的或者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發現的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這里包括兩種情形:一種是公安機關在移送案件時提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的,人民檢察院經過審查,對於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另一種是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發現公安機關移送的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可能是精神病人,經過審查,發現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也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
三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人民法院在審理刑事案件時,如果發現被告人可能是精神病人,需要鑒定的,可以依據本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百九十一條的規定,對被告人進行精神病鑒定。如果經過法定程序鑒定,確認被告人是精神病人,且屬於依法不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判決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對該判決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上訴,人民檢察院也可以抗訴。在審理過程中,人民法院如果認為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依照本章的規定直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而不需要將該案再退回人民檢察院,由人民檢察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
第三款是關於採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前,公安機關可以採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這樣規定,一方面考慮到對精神病人的鑒定需要很長時間,且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本身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不採取措施予以控制,放任其在社會上,可能會給社會和他人造成更大的危害,也可能危及其自身安全;另一方面考慮到對精神病人採取的措施應當以治療和改善其精神狀況為目的,不適合採用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避免給精神病人帶來更大的精神傷害和痛苦。因此,本款規定了一種特殊的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採用這種措施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行為人必須是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行為人必須實施了暴力行為,且應當是精神病人,當然既可以是經鑒定確認的,也可以是正在進行鑒定之中的。二是必須在人民法院作出強制醫療決定前採取這種保護性約束措施。如果人民法院已經作出強制醫療決定,就不能再採取這種保護性約束措施,而應當將其送交強制醫療機構執行;如果人民法院作出不予強制醫療的決定,也不能採取這種保護性約束措施,而應當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採取強制措施或立即釋放。三是由公安機關執行。這里規定的「保護性約束措施」,並不是一種處罰措施,而是為了保障精神病人和社會公眾安全而採取的一種帶有保護性的約束措施,既要對行為人實施控制,又要對其進行保護,在必要的時候還應當進行一定的治療。「臨時的」,是指非正式的、較短時間的。

第二百八十六條 人民法院受理強制醫療的申請後,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本條主旨】
本條是關於強制醫療審理程序的規定。
【本條釋義】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在刑事訴訟法中增加了本條規定。
本條共分兩款。第一款是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的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通常有兩種組織形式:一種是獨任制,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於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另一種是合議制,除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的案件以外,其他案件都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判,主要有基層人民法院審理的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第一審案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第二審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的案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等。這次修改刑事訴訟法又增加了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的兩類案件:一類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沒收違法所得案件;另一類是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強制醫療案件。
第二款是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有關訴訟代理人參與訴訟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法定代理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訴訟代理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是指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為參加訴訟的人和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為參加訴訟的人。由於本章規定的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屬於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他們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自己無法委託訴訟代理人,其法定代理人應當有權代為委託。「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第二百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經審理,對於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
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強制醫療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本條主旨】
本條是關於強制醫療決定期限及對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規定。
【本條釋義】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在刑事訴訟法中增加了本條規定。
本條共分兩款。第一款是關於強制醫療決定期限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人民法院經審理,對於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這里包括兩種情形:一種是人民法院受理人民檢察院提出的強制醫療申請。人民檢察院在提出強制醫療申請時,應當提供被申請人實施暴力行為的證據,以及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鑒定意見等證據材料,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人民檢察院提供的證據材料進行審查,在受理人民檢察院申請一個月以內作出是否予以強制醫療的決定。對於被申請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對於不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作出不予強制醫療的決定。另一種是人民法院在審理刑事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也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如果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需要對被告人進行精神病鑒定的,可以依法對被告人進行精神病鑒定,對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第二款是關於對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強制醫療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根據本款規定,有權申請復議的人員包括:一是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這里所說的「被強制醫療的人」,是指根據本章的規定,人民法院決定對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予以強制醫療的人。「法定代理人」,是指被強制醫療的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近親屬」,是指被強制醫療的人的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二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這里所說的「被害人」,是指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被強制醫療的人實施的暴力行為直接侵害的人。「法定代理人」,是指被害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近親屬」,是指被害人的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如果認為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未患精神病或者雖患精神病但不符合強制醫療條件,對強制醫療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強制醫療決定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這里所說的「復議」,是指對司法機關做出的具體決定不服向上級機關提起的重新審查的程序。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於申請復議的,應當及時進行審查並作出處理決定。

第二百八十八條 強制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診斷評估。對於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及時提出解除意見,報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
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有權申請解除強制醫療。
【本條主旨】
本條是關於強制醫療機構應當定期診斷評估及有關解除強制醫療的
規定。
【本條釋義】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在刑事訴訟法中增加了本條規定。
本條共分兩款。第一款是關於強制醫療機構應當定期診斷評估及解除強制醫療的規定。本款規定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強制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診斷評估。強制醫療機構在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必要治療的同時,還應當根據被強制醫療的人病情,定期組織專業醫師對其進行檢查評估,確認其精神狀況。二是對於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及時提出解除意見,報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強制醫療機構在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診斷評估時,如果發現被強制醫療的人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提出解除強制醫療的意見,報請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解除對其的強制醫療。這里所說的「不具有人身危險性」,是指被強制醫療的人已經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不會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的人身安全。人民法院收到強制醫療機構提出解除強制醫療的意見後,應當及時予以處理,作出批准或不予批準的決定。
第二款是關於申請解除強制醫療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有權申請解除強制醫療。也就是說被強制醫療的人認為自己不應當被強制醫療,或者經過強制醫療的治療已經痊癒,符合解除強制醫療的條件,有權向強制醫療機構提出申請,要求強制醫療機構作出診斷評估,提出解除意見,報請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也有權直接向作出強制醫療決定的人民法院提出解除強制醫療的申請。被強制醫療的人的近親屬如果認為被強制醫療的人不應當被強制醫療或者已經治癒,也有權申請解除強制醫療。

第二百八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對強制醫療的決定和執行實行監督。
【本條主旨】
本條是關於對強制醫療實行監督的規定。
【本條釋義】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在刑事訴訟法中增加了本條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強制醫療的決定和執行實行監督。人民檢察院對強制醫療的監督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強制醫療的決定實行監督。在強制醫療的決定程序中,既包括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也包括人民法院的審理活動。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在偵查階段的監督,是其法律監督職能的重要體現,是通過審查公安機關提出的強制醫療意見及日常偵查工作來實現監督的,包括偵查機關在收集精神病人實施暴力行為的證據材料,對精神病人進行鑒定的程序,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採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等是否合法等。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在審理階段的監督,主要通過審查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對強制醫療的決定是否正確、合法等來實現的。
二是對強制醫療的執行實行監督。在強制醫療的執行程序中,既包括強制醫療機構的執行活動,也包括人民法院解除批准活動。人民檢察院對強制醫療機構的執行活動進行監督,主要有審查強制醫療機構是否對被強制醫療的人實施必要的治療,是否按照要求定期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診斷評估,是否按照要求提出解除強制醫療的申請,是否保障被強制醫療的人合法權利等。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批准解除強制醫療的監督,主要體現在人民法院解除強制醫療的批准程序和批准決定是否合法,是否存在徇私舞弊行為等。
人民檢察院對強制醫療的決定和執行實行監督,如果發現公安機關、人民法院、強制醫療機構有違法行為,可以提出糾正意見,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有關機關應當接受人民檢察院的監督,及時糾正自己的違法行為。同時,人民檢察院的監督活動,也必須依照本法以及有關法律的規定進行,不得違背或者超越法律的規定,濫用法律監督職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強制醫療的正確適用和執行。

⑨ 強制醫療案件辯護詞範文

指定強制醫療案件的辯護詞如果沒有違法內容的一般是合法的,根據法律規定,對於強制醫療案件的被申請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考慮為其指定辯護人。強制醫療,是指非自願性強制治療,是指國家為避免公共健康危機,通過強制對患者疾病的治療,達到治癒疾病、防止疾病傳播、維護公眾健康利益的目的。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三百零四條
人民法院受理強制醫療的申請後,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第三百零五條
人民法院經審理,對於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