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土地的法律咨詢
1. 法律咨詢關於土地
當然能了。只要是你的戶口在戶主的戶口簿上,就能分到土地。你母親是在你外公的村落的戶吧,如果是這樣,就不大好辦了,你可以和你們村的支書和你們小隊的隊長好好聊聊,不行時,再送點禮,應該是可以的。有時候你不能完全依賴法律,還要看人情。
2. 關於土地糾紛的法律咨詢
1999年以前土地徵收採用的是協議徵收,簽訂征地協議後報有權批準的政府批專准。99年以後採取公告征屬收。因此,有兩個問題,一是92年的協議是否獲得批准。鄉政府是沒有批准權的,顯然是不能確認的。二是10多年沒有開發,土地狀態如何,沒有交代清楚。現在要用這塊土地應辦理審批手續。
3. 土地法律咨詢
村委會原來分地的那人死了,現在的村官還沒有死,他們是村委的合法代表人,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四條 「承包合同生效後,發包方不得因承辦人或者負責人的變動而變更或者解除,也不得因集體經濟組織的分立或者合並而變更或者解除」的規定,現任村官有責任給你解決上屆遺留下來的問題,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6條的規定,在承包期內,村委把你家了承包地收回並發包給其它農戶耕種是違法的,是侵犯你家合法承包經營權的,也是違返《合同法》規定的,《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五條還規定: 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單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不得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 所以,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53條、第54條的規定,你仍然要與現任村委會協商,要求返回你的原承包地,並賠償因此給你家造成的全部損失。
解決辦法:
首先你與村委會協商解決,協商不成 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 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願,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承包期內,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發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時,承包方對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有權獲得相應的補償。(如:修造防洪排灌堤坎、溝渠水池,還有因增設耕地面積的投入等 )。
第五十三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四條 發包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返還原物、恢復原狀、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產經營自主權;
(二)違反本法規定收回、調整承包地;
(三)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四)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而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五)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
(六)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
(七)剝奪、侵害婦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八)其他侵害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行為。
4. 關於土地問題法律咨詢:
這個問題需要到國土部門申領新的土地證。50年前的一般無效的,只作為參考。《土地管理法》明確土地歸集體所有,個人只有土地使用權。解放前有土地買賣,現在不允許,到底該發給誰土地使用權,要由村委會,鄉政府,國土局依據實際情況進行確定,並需要報縣政府批準的。
5. 法律咨詢:有關土地權的,如下。
描述的土地屬於夫妻共同共有財產,雖然登記的是父親的名字,但是也有母親的一份,可以去房地局申請異議登記,這樣,你父親就暫時賣不了土地。
6. 有關土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關於土地使用法律法規有哪些?
關於土地使用法律法規主要是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第43條又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
2006年8月《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指出:「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並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禁止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農民集體所有農用地進行非農業建設,擅自擴大建設用地規模。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必須符合規劃並嚴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設用地范圍內。未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批准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佔地建設的,屬非法批地行為;單位和個人擅自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佔地建設的,屬非法佔地行為,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二、對集體土地使用權有哪些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三、集體土地使用權特徵如下:
(1)主體的特定性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投資設立的企業,鄉(鎮)、村公益性組織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取得集體土地使用權。
(2)用途、取得與權利內容的相關性
集體土地使用權按用途劃分為農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非農經營用地使用權和非農公益用地使用權。關於權利的分類,集體土地使用權與國有土地使用權有所不同。後者主要以權利的取得方式進行分類,在分類中土地用途並不起決定性作用;但前者從現行制度來看主要以土地用途做分類基礎,不同用途的土地,其使用權採用不同方式取得,進而具有不同的權利內容。
(3)權利交易的受限制性
國家為保護耕地及壟斷建設用地一級市場,限制非農業性集體土地使用權交易。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我國的土地資源雖然是國有,但是為了防止資源浪費,只要民事主體滿足條件,並且提出獲得土地使用的請求,就可以按照土地使用法律的規定的流程,獲得土地的使用權,並且之後需要到制定的機構繳納稅額,若是在獲得土地後逃稅,是會受到處罰的。
7. 法律咨詢-土地方面~~~~~~~~~~~~~~~~~~~~~~~~~~~
你當初應該和村裡簽訂有土地承包協議,你92年搬走後,你的土地是轉包給別人了嗎?國家征地修路時,你的土地承包協議是否還有有效其內?如果這兩個問題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麼補償款就應有你的。
8. 農村土地法律咨詢
有效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與公證與否無關,合同公證,公證的是雙方符合版簽訂合同的條件、簽訂合同權的意願真實、簽字屬實等。
你與本地人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應符合農村土地承包法:
你與本地人簽的土地承包合同應該是轉包合同,只要符合土地法32條、33條、34條條件是有效的。承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是允許的,只不過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相同條件下有優先權而已。
附:
第三十二條
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三十三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平等協商、自願、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
(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
(四)受讓方須有農業經營能力;
(五)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第三十四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
有問題可免費咨詢律師
400-000-9164
9. 關於土地的法律咨詢
首先,應當明確,你租賃村裡的土地進行非農建設本身是違法的。
其次,在未經規劃和建設許可的情況下,建造廠房和商鋪的行為也是違法的,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依法予以處罰有事實和法律依據,違法行為人應承擔相應的處罰後果。本案中,違法行為人包括出租土地的村委、村民和承租土地進行開發的承租人,罰款無疑應由他們共同承擔。
再次,路燈、道路建設費用由村裡籌集,當然也可向受益人募集,在知情和同意的情況下,受益人有出資義務。
供參考。
10. 關於土地問題的法律咨詢
依據《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 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 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在耕地栽種樹木很容易給地鄰造成侵害,如果你家栽種的樹木妨礙地鄰莊稼的生長,地鄰可以要求你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