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關於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下列說法

關於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下列說法

發布時間: 2022-02-20 07:11:01

1.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包括哪些內容

一、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主要內容如下:

1、將「適應社會發展」作為本區域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

2、放寬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准,降低法律援助門檻,使法律援助覆蓋人群逐步拓展至低收入群體,惠及更多困難群眾」。

3、擴大法律援助事項范圍:規定農村「五保」對象、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的人員、無固定生活來源的重度殘疾人、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員、領取設區的市、縣(市)總工會發放的特困證的職工、依靠撫恤金生活的人員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人員,申請法律援助的,對事項范圍不再作具體限制。

4、方便申請人開具經濟狀況證明。結合工作實際,明確村(居)民委員會、工作單位也可以為申請出具經濟狀況證明。

5、建立律師值班制度。對加強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方面重點提出了要「建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設立法律援助律師值班工作室」。

6、開展法律援助律師參與申訴案件代理試點。

7、完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意義:

建立和實施法律援助制度,是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客觀要求,是健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實際步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法律措施,其意義主要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1、法律援助制度體現了國家對法律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的切實保障,有利於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

2、法律援助制度為訴訟當事人提供平等的司法保障,有利於實現司法公正。

3、法律援助制度有利於健全和完善律師法律制度。

4、法律援助制度有利於健全和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保障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



2. 值班律師到底是不是法律援助律師

那裡值班的律師?
如果是社區的律師,只是提供法律服務的窗口,不屬於法律援助律師
申請法律援助,需要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那裡指派的律師不收費

3. 刑事訴訟法中對於法律援助的規定有哪些

刑訴法中的法律援助的規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有以下情形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1、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2、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3、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4. 關於法律援助的問題

中國適用法律援助制度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類:

1、對以下6種需要代理的民事、版行政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權委託代理人的,當事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它包括: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法律援助條例》並且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還可以對此6項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2、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未成年人,以及可能被判處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由人民法院依法指定辯護,無須審查其經濟困難狀況。即,在此類刑事案件中,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不受經濟條件限制。

3、對於「經濟困難」的認定並沒有制定全國統一標准。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綜合以上,如果您所在的省級政府沒有補充規定,那麼您這種情況是不能申請法律援助的。

5. 法律援助制度是什麼

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援助制度,也稱法律救助,是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普遍採用的一種司法救濟制度,其具體含義是: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濟困難及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通常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會權利的社會弱者,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它作為實現社會正義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國家行為,在一國的司法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96年3月17日通過的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34條規定:"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這是在我國立法史上,首次將"法律援助"明確寫入法律,是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96年5月15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對法律援助的有關內容作了專章規定。《律師法》第六章規定:"公民在贍養,工傷,刑事訴訟,請求國家賠償和請求依法發給撫恤金等方面需要獲得律師幫助,但是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獲得法律援助。律師必須按照國家規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盡職盡責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這些規定明確了公民獲得法律援助的范圍和律師必須依法承擔的法律援助義務,並為今後制定法律援助的專門立法奠定了法律基礎。

目前,中國的法律援助機構已基本形成了四級組織的架構:

1、 在國家一級,建立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統一對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實施指導和協調。

1997年5月26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主要負責對法律援助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制定全國性的法律援助規章制度,中長期發展計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協調全國法律援助工作事宜,開展與國外法律援助團體及人士的交流活動等等工作。

同日,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成立。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的主要職責是募集、管理和使用法律援助基金,宣傳國家的法律援助制度,促進司法公正。其基金來源主要包括國內社團、企業、商社及個人的捐贈和贊助;基金存入金融機構收取的利息;購買債券和企業股票等有價證券的收益等。

2、 在省級地方,建立XX省(自治區)法律援助中心,對所轄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實施指導和協調。

3、 在地、市(含副省級)地方,建立XX地區(市)法律援助中心,行使對法律援助工作的管理和組織實施的雙重職能。

4、 在具備條件的縣、區級地方,建立XX縣(區)法律援助中心,具體組織實施本地的法律援助工作。不具備建立法律援助機構條件的地方,由縣(區)司法局具體組織實施法律援助工作。

申請法律援助的公民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申請人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中國法律援助的三個專業實施主體是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工作者。律師主要提供訴訟法律援助(包括刑事辯護、刑事代理和民事訴訟代理等)和非訴訟法律援助;公證員主要提供公證事項的法律援助;基層法律工作者主要提供法律咨詢、代書、普通非訴訟事項的幫助等簡易法律援助。

中國法律援助有三個基本的資金來源:政府出資,社會捐贈及行業奉獻(主要指義務辦案)。

中國的法律援助制度尚處於建立階段。作為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其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必將為實現依法治國方略,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權和促進社會穩定發揮重要的作用。

6. 憲法中對於律師制度的規定

現行憲法中,並沒有關於律師制度的法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內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容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修正)

http://www.gqb.gov.cn/node2/node3/node5/node9/userobject7ai1273.html

7. 法律援助制度的哪一表述是錯誤的

申請法律援助需要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二是經濟版確實困難(家庭權人均月收入低於當地民政部門制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線標准)。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如果是訴訟案件,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級法律援助機構提出;如果是非訴訟法律事務,可以向長期居住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到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請前,要准備好一系列材料,如身份證、經濟狀況證明、案例簡介及相關證據等。

8. 值班律師制度是什麼

2018年《刑事訴訟法》修改增設了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

《刑事訴訟法》第36條規定,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

法律援助機構沒有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由值班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建議、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法律幫助。

法院、檢察院、看守所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約見值班律師,並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約見值班律師提供便利。

(一)性質

1、值班律師制度是對我國辯護制度的重要補充。

2、值班律師活動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更好地進行自行辯護,是對委託辯護與法律援助辯護的重要補位,性質上屬於為被追訴者提供的必要的最低限度的法律幫助。

3、值班律師制度是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適用范圍

1、值班律師提供法律幫助的前提:犯罪嫌疑人、被告沒委託辯護人,法律援助機構沒有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2、值班律師制度的適用范圍並不限於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而應該覆蓋所有案件的所有訴訟階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辯護人的情形。

(三)地位

值班律師在具體案件中的身份不是辯護人,而是法律幫助者,不提供出庭辯護的服務,不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

(四)職責

1、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

2、程序選擇建議

3、申請變更強制措施

4、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

5、在犯罪嫌疑人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時在場

在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值班律師應當對涉嫌的犯罪事實、罪名及適用的法律規定,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等從寬處罰的建議,認罪認罰後案件審理適用的程序以及其他相關事項向人民檢察院提出意見,並在犯罪嫌疑人簽署具結書時在場

6、引導和幫助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申請法律援助,轉交申請材料

7、對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情形代理申訴、控告

8、查閱案卷:自檢察院對案件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材料,了解案情

《關於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第12條和《高檢規則》第296條第2款規定,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值班律師可以查閱案卷材料、了解案情。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應當為值班律師查閱案卷材料提供便利。

(五)派駐地點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法院、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

(六)保障

1、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有獲得值班律師法律幫助的權利。

2、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提出法律幫助請求的,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值班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七)義務

1、值班律師不得誤導當事人訴訟行為,嚴禁收受財物,嚴禁利用值班便利招攬案源、介紹律師有償服務及其他違反值班律師工作紀律的行為。

2、值班律師應當依法保守工作中知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當事人隱私,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或者其他人准備或者正在實施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嚴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實和信息除外。

9. 刑訴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規定是怎樣的

《刑事訴訟法》中對法律援助的規定如下:

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三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律援助機構沒有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由值班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建議、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法律幫助。

第二百七十八條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二百九十三.條人民法院缺席審判案件,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可以代為委託辯護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三百零四條 人民法院受理強制醫療的申請後,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9)關於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下列說法擴展閱讀

案例:

妻子上班途中遇車禍身亡,河南永城市民陳召(化名)打完第一場官司,就決定放棄。

耗時2個多月,交了5000元律師費,這場官司僅確認了勞動關系。接下來,申請勞動仲裁、工傷賠償,3個孩子還要讀書……陳召耗不起時間,更掏不起訴訟費。

「我們也有錯。」陳召說起案件,一臉誠懇。妻子小琴因身份證丟失,借用表妹的證件簽訂勞動合同,沒想到工傷賠償成了難題。

妻子在企業上班幾年,就這么白幹了?陳召想不通。永城市司法局免費為他指派律師。3年時間、7場訴訟,他沒花一分錢,拿到勝訴判決書。讓陳召受益的,是河南省從1997年推行的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困難群眾涉案,可免費獲得法律服務。

陳召起初並不符合援助條件,2014年,河南進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門檻,援助對象由困難群眾擴展至低收入群眾。標准一降,法律援助范圍擴至河南40%的人口。

受理案件後,永城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維亮分析案情:案件難在工傷保險關系不好確定,賠償主體不知是用人單位還是工傷保險單位。維權路,不平坦。法院判決敗訴,仲裁機構不受理,保險中心不支付,案件轉眼過了2年多。

2017年初,李維亮轉變思路,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並多次與法官溝通案件實情。最終,法院認定小琴務工的事實,要求工傷保險中心支付陳召50餘萬元賠償款。像陳召一樣,近5年河南有81.8萬名困難群眾受益法律援助,涉及47.2萬件案子。

河南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巡視員周濟生介紹,從推出法律援助,不斷完善便民措施,再到推行律師值班制度,保障司法人權,河南法律援助逐步完善至提供全覆蓋、普惠式的常態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成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