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律師什麼時候介入最好
❶ 刑事案件律師什麼時候介入最好
法律分析:在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刑事案件律師就可以介入該案。根據《刑訴法》相關規定,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四條 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
❷ 刑事案件律師什麼時候介入最好
在刑事訴訟中,律師可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任何一個階段介入,但犯罪嫌疑人被採取刑事拘留措施後律師越早介入越好。犯罪嫌疑人被採取刑事拘留措施後律師越早介入,就能越快會見當事人,了解當事人涉嫌的罪名及案件的基本情況,也就能夠越快為當事人提供專業的法律幫助。
❸ 律師可以在什麼時候介入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律師什麼時候介入
我國新的《刑事訴訟法》已經頒布實施。按照該法的有關規定,在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被訊問或者被採取強制措施後就可以聘請律師為他提供法律幫助。可見律師介入刑事案件的時間比較過去已經大大的提前了。為了使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真正能夠得到切實的保護,本人認為在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被訊問或者被採取強制措施後就應該為其聘請律師。
原因如下:
第一,犯罪嫌疑人被抓以後,他完全處於被動的地位。可以說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應。面對審訊人員嚴厲的目光,他便會不知所措,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早已忘記。對於一個從來沒有進過監獄的人來說,監獄是非常恐怖的,再加上別人的訛傳,監獄就變得更加的可怕。莫說不懂法律的人將會無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就算是懂得法律的人此時也會完全忘記。同時由於他所處的特殊的環境特殊的地位,即使他頭腦還是清醒的,他也很難真正做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更何況在目前的情況下,辦案人員未必都能夠真正的依法辦案,刑訊逼供的現象還仍然存在,如果他遇到這樣的情況,他的合法權益將會更加難以保護。但他對此卻無能為力。
第二,多數犯罪嫌疑人是在家屬不在場的情況下被抓的,直到辦案人員發來通知書時,家屬們還蒙在鼓裡。甚至於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親人會犯罪。至於案件的真實情況就更是一無所知了。此時家屬們最想了解的就是他們的親人到底犯了什麼罪,到底有多輕或者有多重,到底什麼時間才能讓他恢復人身自由等等。但他們只能是道聽途說,就算有些家屬急急忙忙花錢找門路,能夠很快得到一些案情,但也只能是傳來之說。別人怎麼說他們就只能怎麼聽。心裡根本就沒有底。等到自己的親人最後被判刑了,才真正了解到全部的案情。過去曾經受到您的恩惠的門路們此時卻有了種種的解釋,您面對這些根本不想聽的解釋也只能是一聽了之。即便您發現雞飛蛋打,一切都已過去。如果您能夠及時的聘請律師,律師依據法律的規定,可以在第一時間會見犯罪嫌疑人,向其徹底了解案情,讓犯罪嫌疑人自己親口說出案件的原委。律師作下全面的紀錄並由犯罪嫌疑人自己親筆簽字確認。這樣得到的案情才是最真實的,沒有任何水分。當您真正了解了案情以後您就可以定下一個具體的計劃,從而開始為您的親人能夠早日恢復自由而奔忙。
第三,按照法律的規定,律師可以在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被訊問或者被採取強制措施後會見犯罪嫌疑人時,可以為他進行法
律
咨
詢。由於犯罪嫌疑人的特殊身份,特殊地位,加上對法律知識的缺乏,犯罪嫌疑人往往由於不懂得法律,不敢大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當犯罪嫌疑人被抓後,家屬就應當立即為他聘請律師,有了律師的及時咨詢,犯罪嫌疑人就會心中有底。
第四,按照規定,律師在會見犯罪嫌疑人時可以代為提出申訴、控告。犯罪嫌疑人被抓以後,審訊人員為了迅速破獲案件,在審訊過程中未必都會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損害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甚至嚴重侵犯犯罪嫌疑人人身權利的現象時有發生。犯罪嫌疑人對此則無能為力,也不知道該怎麼做。如果您為他聘請了律師,律師對此種行為就可以代替犯罪嫌疑人進行申訴、控告。隨時監督辦案人員的審訊過程,從而真正保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第五,按照規定,律師可以為犯罪嫌人申請取保侯審。犯罪嫌疑人被抓以後無論是他自己還是他的家屬最盼望的就是犯罪嫌疑人能夠早日恢復人身自由。恢復人身自由的途徑之一就是取保侯審。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後就可以走出看守所,就可以與家人團聚。當然並非所有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可以被取保。律師可以在會見犯罪嫌疑人後認真對案件進行分析,凡是依法可能被取保的律師就會及時的提出申請,這樣犯罪嫌疑人就有可能很快的恢復有限制的人身自由。
綜上所述,聘請律師的最佳時間是在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被訊問或者被採取強制措施後。律師及時的介入可以從各方面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及時的保護,如果您還是認為等到了法院審判的時候再聘請律師,那麼對於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的保護無疑是極為不利的。同時由於律師提前介入,律師從開始便對案件進行跟蹤,及時發現有利於犯罪嫌疑人的證據,有充足的時間研究法律的規定,從而能夠在開庭審判時有足夠的准備。如果到了審判時再聘請
律師,律師難免因為時間緊迫,從而可能會影響律師的作用。
延伸閱讀:
什麼人可以委託刑事辯護律師
刑事辯護律師怎麼收費的
刑事案件怎樣請律師做辯護人
❹ 律師從哪個階段介入刑事案件最佳
在刑事訴訟中,律師依法可以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申訴4個階段接受委託,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辯護和申訴。那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底在哪個階段委託律師,效果最佳呢?在一般人看來,應該是在審判階段,通過律師法庭上的滔滔雄辯,能夠使被告人得到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結果。其實,這是一種偏見和誤解。 從專業人士口中可以得知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的最佳時機,應該是在偵查環節,特別是在犯罪嫌疑人被第一次訊問或者被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越早發揮的作用越好。萬物始於初,犯罪嫌疑人只有在偵查階段,就聘請委託律師,才能獲得及時有效法律幫助,依法行使法律賦予的各項權利,並為律師後期辯護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一、刑事訴訟自身特點決定 刑事訴訟不同於其他訴訟,有嚴格訴訟階段和不同辦案機關區分。案件從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到審判終結,分別由公檢法三機關相互分工、相互配合、相互監督。非常類似工廠產品製造過程,從設計、選材、加工、檢驗都有嚴格分工,並由不同部門嚴格工序,相互協作、相互制約。 按照公、檢、法三機關職責分工,立案偵查階段主要是偵查機關發現犯罪,搜集證據,確定犯罪嫌疑人的過程,也就是犯罪事實和證據主要加工——形成階段;審查起訴階段是對偵查階段形成的犯罪事實和證據,加以審查把關,在偵查工作既定的事實基礎上,代表國家行使公訴權,依法提起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意見過程,也就是對偵查工作加以審查復查——復核階段;審判階段是對公、檢機關已經偵查終結的事實和證據,按照法定程序予以最終確認和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過程——確認階段。從刑事訴訟職責分工整個過程,我們不難看出,其重點環節就是在立案偵查環節。 另一方面,在此階段,發生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權利的現象十分嚴重,如訊問犯罪嫌疑人、搜查、收集證據等,偵查行為往往伴隨著強制力和採取強制措施,這一過程極容易造成偵查權的濫用,發生刑訊逼供等事件,正是偵查階段容易發生侵犯人權這一現象,決定了偵查階段維護犯罪嫌疑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性,也說明偵查階段是整個訴訟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因此偵查階段律師的作用也就特別的重要。 二、偵查階段是刑事證據取得和形成的關鍵階段 訴訟是打官司,就是打證據,一切訴訟都是圍繞證據進行的。法庭審理確認的事實,是經過證據所證明的事實,即法律事實。客觀事實,只有轉化成法律事實,法官才能依法作出結論。一切指控的事實都必須有相關的證據所支撐,並且相關的證據須形成鎖鏈,才能得到法庭的確認。偵查階段是偵查機關發現、收集、提取固定證據的關鍵階段,刑事證據材料取得和形成主要來自於這個階段。 三、偵查階段是犯罪嫌疑人心理最需要幫助階段 根據專家辦理刑事案件的經驗,犯罪嫌疑人在被採取拘留、逮捕強制措施的這段期間,受緊張、恐懼等情緒的影響,常常精力不能集中、思想恍惚、心緒煩躁,心理變化極大,意識范圍不正常。而這一期間卻正是偵查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開足馬力,施展各種手段進行訊問的時期,幾乎所有據以對犯罪嫌疑人定罪的關鍵口供均形成於這一時期。犯罪嫌疑人往往因頭腦不清醒,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識,無法識別誘供、騙供,不能集中精力仔細查閱和補正訊問筆錄,常常稀里糊塗就簽字畫押。結果一旦清醒過來,意識范圍恢復正常,再想糾正卻成了翻供。實踐中這樣的「翻供」絕大多數不僅是徒勞的,還被認為態度惡劣。該時期犯罪嫌疑人最需要法律幫助和精神撫慰,保持從容鎮定,實事求是配合偵查。 四、偵查階段是非法證據形成的主要階段 由於長期受超職權主義的影響,人權保障的觀念還僅僅反映在有限的法律條文上,偵查機關還習慣於懲罰犯罪的觀念,雖然法律規定上已經有了從「犯罪分子」到「犯罪嫌疑人」的本質變化,但在大多數偵查人員的觀念中,兩者還是劃等號的。而且,偵查環節,出於懲罰犯罪指導思想,辦案人員,往往只注重對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證據搜集,忽視或者故意迴避無罪、罪輕等對其有利的證據提取,這就難怪冤假錯案會屢屢發生了。而導致冤假錯案的非法證據的形成正是在偵查階段。 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經查證確實屬於採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的司法解釋補充了法律規定的不足,使我國的刑事訴訟中有了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但是,由於體制和立法自身的缺陷,該規定還不具有可操作性。 主要有以下原因:羈押場所與偵查機關(檢察機關除外)同屬公安機關內部機構;在封閉性、秘密性極強的偵查階段,沒有監督制約偵查機關的機制,偵查機關的偵查活動只有自律性約束;法律對非法證據的規定不具體;無審查非法證據的法定程序。 由於沒有可供操作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偵查階段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的證據就可以順利的進入庭審。因此,可以說偵查階段是制約與反制約 「較量」的重要階段。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律師有限的介入會大大地觸動習慣於超職權主義的偵查機關的神經!律師同仁們完全沒有理由灰心喪氣,沒有理由坐等法律的完善,應該理智地加以思考,找到偵查階段律師工作的「要點」。其實就是律師及時介入,及時會見,從而約束、制約和監督偵查機關刑訊逼供非法獲取口供。 五、偵查階段充分利用律師的會見權 按照法律規定,偵查階段,只有律師才可以接受聘請,依法享有會見權利。其他單位、團體和親友等非律師身份者,不享有該項權利。按照新律師法規定,律師在偵查階段會見犯罪嫌疑人,不被干擾,不被監ting,也就是可以單獨會見,不應該有偵查人員在場。 犯罪嫌疑人一旦被偵查機關採取強制措施,與外界隔離後,作為家屬親友,往往十分著急,四處託人打探消息,了解涉嫌犯罪行為,想方設法讓其早點出來。有的人往往在這個時候,有病亂求醫,被所謂的可以把其「撈」出來的中間人騙取不菲的錢財,在精神遭受打擊的同時,雪上加霜,財物也受到損失。其實,這個時候,按照法律規定,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迅速及時聘請律師,利用律師的會見權,迅速見到犯罪嫌疑人,為其及時有效的提供法律幫助。 1、提供法律幫助。這無疑是律師的最主要作用,律師以其專業的法律知識和豐富的辦案經驗,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例如為當事人申請取保候審、協助當事人或申請司法機關調取有利於犯罪嫌疑人的證據、提出犯罪嫌疑人無罪、罪輕的證據和意見,等等。通過律師的介入,可以有效地督促和監督司法機關嚴格執法,避免錯案的發生,最大限度地保護犯罪嫌人的合法權利,這些都是一個非專業人士所不能做到的。 2、給犯罪嫌疑人提供心理上的幫助。犯罪嫌疑人一旦被羈押,就會被切斷與外界的聯系,這時候,犯罪嫌疑人處於一個孤立無援的狀態,內心極度的恐慌和焦慮。辯護律師的介入和會見後,可以讓犯罪嫌疑人心理上感覺有人在幫助他,再通過律師的勸解,可以給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一個最好的心理安慰,幫助他度過這個焦慮期。 3、給犯罪嫌疑人和家屬之間轉達一定的信息。犯罪嫌疑人可以通過辯護律師向家屬交待一些事項,當然這必須確保與案件沒有關系。 偵查階段在刑事訴訟活動中處於前期階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時的犯罪嫌疑人往往已被偵查機關採取強制措施,人身失去自由,其各種訴訟、人身權利尤其需要律師的前期介入加以維護。如果我們把犯罪嫌疑人作為一個病人來看待的話,那麼律師類似於醫生,醫生不能將每一個病人都治好,同樣律師也不能將每一個犯罪嫌疑人都變成無罪。醫生的作用就是及時盡早的最大限度地解除病人的痛苦,同樣律師的作用就是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盡可能給犯罪嫌疑人提供幫助。
❺ 律師談刑事案件律師什麼時候介入好
刑事案件律師越早介入越好。如果在檢察院提起公訴才介入,律師能幫到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就很少了。
❻ 律師最早什麼時候可以介入刑事案件
律師最早在偵查階段介入刑事案件。即,公安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即可以委託律師介入。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四十一條 公安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並告知其如果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告知的情形應當記錄在案。
❼ 律師什麼時候介入刑事案件最好
刑事訴訟法規定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被訊問或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委託律師。
❽ 律師什麼時候介入刑事案件比較好
律師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介入刑事案件比較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