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律師郭光
❶ 抗震救災先進事跡書評
13個晝夜的高原堅守——記四川網通維護中心
干線光纜維護主管嚴繼周
四川汶川5.12地震發生後,四川網通全體員工夜以繼日奮戰在抗災搶險的第一線,憑借著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確保全國各單位、各部門抗震救災指揮部和百姓群眾的通信暢通。四川省維護中心干線光纜維護主管嚴繼周同志就是其中普通的一員,他千里馳援災區,堅守阿壩高原,搶護恢復通信,譜寫了抗震救災新篇章。
危難之際 舍小家顧大家
5月12日地震發生後,職業敏感度使嚴繼周意識到,強烈的地震一定會造成桿路損壞、長途傳輸光纜中斷,不僅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而且會嚴重影響到群眾的通信。早一分鍾恢復通信,災區人民就多一分希望。
嚴繼周來不及打電話關心家人的情況,就緊急趕到海特機房了解和檢查網路設備的受損情況。看到機房設備未出現大的損壞,他又冒著餘震不斷的危險,趕赴另一個核心樞紐營門口機房查看受損情況。
隨後,按照公司搶險救災指揮部的安排,嚴繼周和相關部門人員趕赴汶川,並沿線檢查都江堰到汶川的光纜受損情況,回到公司海特指揮部已是第二天凌晨2:00多。此時他才想起還一直未與家人聯系,也不知道家人的安危。但情況緊急,他繼續連夜緊急安排人員做好全省干線光纜受損情況的統計工作,立即制定通信搶險方案。
翻越夾金山 挺進汶川
5月16日清晨,嚴繼周被任命為阿壩搶險隊隊長, 負責打通汶川到馬爾康的光纜。擔負著此重任,他立即帶著2部車10個人,從成都前往馬爾康。一路餘震不斷,他們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前行,途徑小金縣,翻越了夾金山,一步一步到達馬爾康和米亞羅交叉的卓客基鎮。
此時已是深夜11點。嚴繼周當機立斷,對搶險工作進行了安排:從米亞羅同時向馬爾康和汶川兩邊方向測試光纜,將人員分成3個組,一組為先遣組,負責勘測查看情況;一組為搶修組,負責光纜的接續搶通;一組為後勤保障組,負責供給和信息溝通協調。
5月18日一大早,汶川的道路上彌漫著灰塵和煙霧,隨處可見因山體滑坡而被擊打得面目全非的車輛,行駛的車輛隨時可能被飛石擊中、泥石流掩埋。
但不時砸向車頂的飛石並沒有嚇退嚴繼周一行隊員的腳步。在接到米亞羅到汶川出局17KM有斷點的通知後,嚴繼周立即安排搶險隊前往搶修,經過隊員的努力,當天搶險隊向前推進6KM,接續了好幾處斷點,並迅速向汶川挺進,力爭盡快利用北方公司應急通信車開通基站恢復汶川通信。
分工協作 搶險汶川
5月19日,嚴繼周協同阿壩分公司和沈陽機動局的同事們,通過布放電源線、2M線、接地線等工作,利用衛星車,於當天晚上9:30分開通了紅軍橋基站,並為當地群眾提供免費打電話報平安服務。
5月20日,嚴繼周返回馬爾康後,按照率先搶通松潘、茂縣、汶川的方案,嚴繼周作為搶通馬爾康的組長,負責光纜搶修方案的制訂和組織實施。在他的指揮協調下,陸續開通了松潘、川主寺大靈通機站,恢復了樟扎建設銀行大客戶專線和九黃機場ONU的通信,開通了茂縣、松潘和汶川到馬爾康的本地電路。
5月23日晚上8:00,集團統一調集的第三批搶險隊員和搶險物資到達馬爾康。嚴繼周迅速組織人員分工,分配通信設備。由於多日來連續作戰,加之晝夜溫差較大,他出現了高原反應,喘粗氣和胸悶等症狀,但他仍然咬緊牙關,直到5月24日凌晨4:00,將貨物卸載並分配完才休息。隨後,在他的帶領與協調下,通過全體隊員的艱辛協作,順利調通了成都到馬爾康的15個2M電路,恢復松潘、川主寺、茂縣、汶川雁門SCDMA基站、恢復了大客戶馬爾康證券、人民銀行和黨校的專線電路,按時並成功全面恢復了阿壩州的所有業務,奪取通信搶險的全面勝利。
5月28日,雖然滿身疲憊,但卻滿懷喜悅的嚴繼周回到了成都。至此,他已經在災區第一線連續戰鬥了13天!
遼寧網通赴川救援隊隊長郭光出色完成通信搶修紀實
打通都江堰市到汶川縣的通信,他冒著山體滑坡、亂石飛滾的危險,前往探路,又帶著隊伍搶通光纜;恢復災區通信,他率先登危樓探路,說:「要砸先砸我一個。」關愛災區人民,他把一個旅遊團被困信息以最快速度報告給抗震救災指揮部,使200多名遊客脫險;向災區人民獻上愛心,他和隊員們一樣,以地當床、以天作被,把僅有的口糧讓給災民吃……
郭光,今年43歲,現任遼寧網通維護中心經理,在傳輸戰線奮鬥了23年,來到災區,郭光的眼睛濕潤了。「要盡我的一切力量幫助災民!」這個信念支撐著郭光勇往直前,戰勝山體滑坡、飛石。
步行探路 修復汶川線路
5月15日中午,郭光帶著救援隊按照抗震救災指揮部和集團公司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來到地震重災區都江堰市,要搶通都江堰市到震中汶川縣的光纜。此時,汶川縣已同外界失去聯系,黨中央、國務院和當地政府急盼汶川的地震信息。而從都江堰到汶川,要經過此次特大地震的重災區映秀鎮。這里的公路兩旁,都是陡峭的大山,受地震和大雨的摧殘,山體隨時滑坡,亂石飛滾,極易造成人員傷亡。面對險情,郭光決定把危險留給自己,親自去探路。他乘一輛搶險車,找了一位當地向導,奔向通往汶川的公路。他細心地觀察光纜線路。在距離映秀鎮8公里左右時,由於山體滑坡,已經沒有了路,郭光就靠步行。道路環境險惡,光纜路由一側是山崖,地震後疏鬆的岩石不時從石壁上飛落下來,揚起陣陣塵土。不遠處山體滑坡的響聲驚天動地。郭光沒有停下腳步。經過2個多小時的生死較量,郭光探明了光纜被山體滑坡砸斷處。他返回駐地,馬上帶領救援隊員,帶上發電機、熔接機等設備,驅車七八公里,步行3公里,到了山體滑坡點,搶通了部分光纜線路。
爬危樓七十座架設基站光纜 郭光沖在最前
地震重災區安縣的新城區花荄鎮,有6個SCDMA基站,其中4個基站之間的光纜線路被坍塌的樓房砸壞,要重新布放3段4公里長的光纜,需從多幢危樓頂上通過。危樓多半塌了一個角,牆體裂痕很深很長,室內牆皮脫落,樓梯扭曲,說話聲稍大,就會有牆皮、磚塊或水泥掉下來。在危樓面前,郭光讓隊員們原地待命,自己登上危樓,察看樓形、看有沒有馬上倒塌的危險。經過兩個小時的實地調查,郭光畫出了一張架設新光纜的路由草圖。而新路由要穿越6幢危樓頂。其中有三幢危樓最危險,風大時,樓體都在晃。郭光把隊員們分成3個小組,他說:「這三幢最危險的樓我上。」他還叮囑大家,登危樓時,走步要輕,不要大聲說話,兩個人之間要保持一層樓的距離。郭光還科學指揮架光纜:一人在樓下負責用繩子綁送光纜,另兩個人在樓上拽纜和固定光纜。在郭光的帶領和組織下,隊員們頂著烈日登危樓架光纜,利用一天時間完成了架纜任務,恢復了花荄鎮本地環網通信,災民們紛紛使用SCDMA手機打電話同外界聯系,稱贊網通救援隊不怕危險、技術過硬、搶修速度快,是最強的通信公司。
在抗震救災保通信的日子裡,郭光帶領隊員爬危樓有七十幢,幾乎每天都在同死神賽跑。5月16日,是郭光同他的隊員們最難忘的一天。這天,他帶領隊員們在安縣搶通線路。安昌老城區有許多從北川來的災民,因通信擁塞,災民們很難同外界溝通信息。看著災民們焦灼、企盼的眼神,郭光心急如焚。為了盡快搶通SCDMA基站,讓災民盡快同外界通信,郭光組織隊員們在危樓上緊張作業。這時,郭光帶著5名隊員來到一幢四層樓的危樓下,這幢樓是接通光纜的必經之處。而此樓是受災最重的危樓,牆體裂縫寬大,已無人敢從此樓體前走過。樓下的路邊有三個光纜頭要接上。否則,整個SCDMA基站不能貫通。郭光說:「為了災民早日用上SCDMA,不能再等了。要用最短的時間接上光纜頭。」郭光帶著隊員迅速趕到樓下,接通了光纜線路。當他們裝好了儀器,把搶險車開出離此樓二三十米遠時,此樓「轟」地一聲坍塌下來。在後怕中,郭光心中有了一絲的快慰:安昌SCDMA恢復了通話。災民們樂了,郭光也樂了。他心裡裝的是災區的父老鄉親。
專業技術過硬高效實施通信搶險
郭光肯於鑽研,精通光纜接續、測試、組網,熟悉傳輸設備和動力設備專業。這些本領使郭光在四川抗震救災恢復通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幫助四川網通制定搶修方案、設計新路由,採用新技術、新方法,採用因地制宜的方式使通信搶險快速完成。在梓潼縣,為了給中醫院周邊地區提供通信,需要建設臨時活動機房。按照原設計,需要布放一條700多米的光纜到活動機房,而且光纜必須經過一處危樓。郭光勘察了周邊情況後,建議將活動機房安裝在馬路人孔井附近。郭光還為活動機房安裝電源開關,布設供電線路。設備開通後,縣中醫院周邊的通信立刻恢復了正常。而且縮短了搶修歷時,節省700多米光纜,避開了危樓。在安縣老城區搶修通信中,救援隊通過測試發現斷點在距SCDMA基站5.6公里處,到現場觀察後發現,此處房屋成片坍塌,砸壞光纜500多米,急需臨時布放光纜。為了保證臨時光纜布放路由安全可靠,避免餘震發生再次傷及光纜,郭光因地制宜,將臨時光纜綁掛在附近的大樹上。在郭光的帶動下,兩組隊員克服困難,在安縣老城區和新城區共布放光纜10餘公里、接頭5個,到20時20分恢復了當地800多個固話用戶和寬頻用戶的通信。
情系災區 竭盡所能幫助受災群眾
看著災民排長隊打電話、給手機充電和尋找親人等熱切需求,郭光下令:「災民盼著通信,我們必須無償地把SCDMA和固話提供給災民使用。」
搶險接光纜時,需要用小型油機發電。郭光就安排隊員多帶些電源插板,供災民給手機等充電用。
在遼寧網通的救援隊伍中,有一支由35名員工和12輛裝備了世界先進通信設備的應急通信車隊組成的搶險隊。郭光也常囑咐他們,要多給災民提供免費通信服務。5月20日,這支應急通信車隊在汶川縣,通過車載KU頻段衛星地面站,將車載1000線程式控制交換機異地接入網通北京公網,開通了固定電話。截至22日18時30分,現場免費為在汶川縣的解放軍、武警救援部隊、醫療救護隊、衛生防疫隊、學校和受災群眾等裝機24部,提供免費的固定電話服務。1500多名災民和救授人員使用了這些固話同外界溝通信息。同時,應急通信車隊還利用油機車在災民聚集地給災民手機和電熱水器通電,為學校700多名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提供了6個照明燈泡,及時通電,供學生學習使用。據不完全統計,在郭光的組織下,遼寧網通救援隊先後為上萬災民和救援人員提供免費固話、SCDMA通話和充電服務。
郭光情系災民。5月16日,在驅車搶修通信途中,一名當地中年女同志擋在了車前。郭光迅速下車了解情況。這名女同志講四川方言,郭光聽不懂,就用筆同她交流。原來,該女同志的父母於5月9日隨當地一個200多人的「夕陽旅遊團」到綿陽市北川縣小寨子旅遊,應該於5月13日返回,可是地震後杳無音訊。該女同志請求奔赴綿陽搶險的郭光,把該旅遊團的信息盡快報告給當地抗震救災指揮部。郭光馬上答應,並請女同志放心,要以最快速度傳達到。郭光讓司機加快車速趕往綿陽。路上,當地的一位同志說:「這樣的事和人太多了,很難管。」郭光說:「在災害面前,雖然我們是企業,但也要以災民利益為重,幫助災區辦好事。」在郭光的督促下,搶險車很快到了綿陽。郭光第一件事兒就是趕到綿陽抗震救災指揮部,報告了「夕陽旅遊團」失蹤的信息。隨後,抗震救災指揮部組織了查找,很快找到了被困的旅遊團。當郭光聽到來自抗震救災指揮部的信息,200多名旅遊團員無一人掉隊、受傷,安全回到了成都,心中非常高興。這些天里,他一直掛念著「夕陽旅行團」。
5月17日,救援隊來到地震重災區桑棗鎮搶險。此時,整個鎮子房屋95%倒塌,沒有電、沒有水。郭光立刻把自己那份午飯麵包、餅干送給了一個十來歲的男孩。他的行為也帶動了其他隊員去效仿,當地災民被感動得哭泣起來。
看著滿目瘡痍的城市、山河和經歷痛苦的災民,郭光深感自己肩上責任重大。他與隊員們一起,戰勝生活上的困難,夜以繼日投入抗震救災保通信的戰斗
遼寧網通救援隊在綿陽市等災區,郭光同20多名隊員一起住在連接起來的大帳篷里。因雨水大,帳篷里十分潮濕。每個人的身下只有一個薄薄的棕墊和涼席。因被子只有十床,而且沒有褥子,常常是兩個人蓋一個被子。隊員們睡下不到半個小時,草地上的潮氣就滲透上來。早晨醒來,隊員的腰上都是水珠,被子上是一層露珠。下大雨時,雨水從帳蓬外潲進來,大家的被子、腿會被澆濕。還有數不盡的蚊蟲叮、跳蚤咬,渾身是包。面對潮濕,郭光就讓管後勤的同志多買些辣椒給大家吃。郭光在帳篷里同大家一起「受罪」。他總是笑著說:「這點苦算什麼,與災區人民比起來微不足道。」
吃飯,郭光和隊員一樣,早晨吃點粥和饅頭、鹹菜,中午和晚上,全部是方便麵,餅干,沒有蔬菜和水果。有時為了盡快搶通線路,連午飯都省掉了。這里的溫差大。在江油市搶險,白天的溫度最高達到三十六、七度。要戴著安全帽施工,郭光同隊員們一同架光纜,渾身濕透了。他和隊員們堅持著,挺住了。
郭光帶領遼寧網通應急技術救援隊的13名勇士,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有時奮戰到後半夜。在短短13天的時間里,他們共測試、維修、布放光纜達40多公里,接通光纜接頭32個,恢復SCDMA基站54個、SCDMA基站供電系統2套,SCDMA基站光纜引接11處,為大客戶提供20部固定電話和寬頻數據業務,建立開通電路33條,搶通了綿陽市、都江堰市、江油市、安縣、汶川縣、平武縣、梓潼縣、馬爾康縣等「三市五縣」通信。為數萬名災民和許許多多救援人員同外界聯系提供了通信服務,有力地確保了抗震救災通信指揮的暢通,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搶通通信中,彰顯了遼寧網通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良好企業形象。
❷ 找記者曝光要錢嗎
曝光違法事件,是記者應盡的義務和職責所在,找記者曝光是不收費的,凡是收錢做新聞報道的,一定是假記者或者非法出版物,一定要小心謹防上當受騙。
根據《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
新聞機構須履行對所屬新聞采編人員資格條件審核及新聞記者證申領、發放、使用和管理責任,對新聞記者的采訪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對有違法行為的新聞記者應及時調查處理。
新聞機構不得聘用存在搞虛假報道、有償新聞、利用新聞報道謀取不正當利益、違法使用新聞記者證等不良從業記錄的人員。
(2)北京律師郭光擴展閱讀:
曝光時遇到收錢的記者或者媒體的解決辦法:
被采訪人以及社會公眾有權對新聞記者的新聞采訪活動予以監督,可以通過「全國新聞記者證管理及核驗網路系統」等途徑核驗新聞記者證、核實記者身份,並對新聞記者的違法行為予以舉報。
新聞記者涉嫌違法被有關部門立案調查的,新聞出版總署可以視其涉嫌違法的情形,通過「全國新聞記者證管理及核驗網路系統」中止其新聞記者證使用,並根據不同情形依法處理。
如果遇到伸手要錢的媒體,可以直接向主管部門舉報,電話號碼12390。用好這個號碼,是對自身權益的保護,也是對公眾秩序的維護。
人民網—假記者真敲詐
❸ 滿世界求如何告別人網路盜竊文學作品!!!!
可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第七條 當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權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權登記證書、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明、取得權利的合同等,可以作為證據。
和 第四十八條 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