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刑事訴訟法法律援助的規定

刑事訴訟法法律援助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2-24 15:38:08

Ⅰ 新刑事訴訟法中未成年人還屬於法律援助的對象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八條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專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屬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二百七十九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據情況可以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長經歷、犯罪原因、監護教育等情況進行調查。

第二百八十條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嚴格限制適用逮捕措施。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決定逮捕,應當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1)刑事訴訟法法律援助的規定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一條對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訊問和審判的時候,應當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無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場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親屬,所在學校、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代表到場,並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到場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

Ⅱ 辦理法律援助審批程序規定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規定:人民法院指定的辯護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前10日將指定的辯護通知書、起訴書或者判決書復印件送交當地法律援助機構;對於人民法院指定的辯護案件,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開庭前3日回復確定的承辦人名單,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

Ⅲ 法律援助對象的條件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版》規定:
一、具備權以下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
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公民經濟困難標准由各地參照當地政府部門的規定執行)。
二、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三、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Ⅳ 根據《刑事訴訟法》之規定,哪些情形應該提供法律援助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7、因醫療事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離婚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9、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10、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1、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2、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提供法律援助。

13、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Ⅳ 刑訴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規定是怎樣的

《刑事訴訟法》中對法律援助的規定如下:

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三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律援助機構沒有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由值班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建議、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法律幫助。

第二百七十八條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二百九十三.條人民法院缺席審判案件,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可以代為委託辯護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三百零四條 人民法院受理強制醫療的申請後,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5)刑事訴訟法法律援助的規定擴展閱讀

案例:

妻子上班途中遇車禍身亡,河南永城市民陳召(化名)打完第一場官司,就決定放棄。

耗時2個多月,交了5000元律師費,這場官司僅確認了勞動關系。接下來,申請勞動仲裁、工傷賠償,3個孩子還要讀書……陳召耗不起時間,更掏不起訴訟費。

「我們也有錯。」陳召說起案件,一臉誠懇。妻子小琴因身份證丟失,借用表妹的證件簽訂勞動合同,沒想到工傷賠償成了難題。

妻子在企業上班幾年,就這么白幹了?陳召想不通。永城市司法局免費為他指派律師。3年時間、7場訴訟,他沒花一分錢,拿到勝訴判決書。讓陳召受益的,是河南省從1997年推行的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困難群眾涉案,可免費獲得法律服務。

陳召起初並不符合援助條件,2014年,河南進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門檻,援助對象由困難群眾擴展至低收入群眾。標准一降,法律援助范圍擴至河南40%的人口。

受理案件後,永城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維亮分析案情:案件難在工傷保險關系不好確定,賠償主體不知是用人單位還是工傷保險單位。維權路,不平坦。法院判決敗訴,仲裁機構不受理,保險中心不支付,案件轉眼過了2年多。

2017年初,李維亮轉變思路,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並多次與法官溝通案件實情。最終,法院認定小琴務工的事實,要求工傷保險中心支付陳召50餘萬元賠償款。像陳召一樣,近5年河南有81.8萬名困難群眾受益法律援助,涉及47.2萬件案子。

河南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巡視員周濟生介紹,從推出法律援助,不斷完善便民措施,再到推行律師值班制度,保障司法人權,河南法律援助逐步完善至提供全覆蓋、普惠式的常態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成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

Ⅵ 關於司法部刑事法律援助的規定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於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聯合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廳(局),解放軍軍事法院:
為順利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有關法律援助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就有關刑事審判中的法律援助程序、各級人民法院同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的工作銜接等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由該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統一接受並組織實施;尚未設立法律援助機構的地方,由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接受並組織實施。
法律援助機構或者司法行政機關接到指定辯護通知書和起訴書副本後,對刑事被告人是盲、聾、啞、未成年人、可以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於三日內指派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提供辯護。
對刑事被告人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准,人民法院認為需要指定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刑事案件,法律援助機構或者司法行政機關應於收到指定辯護的通知書三日內,指派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提供辯護。
對人民法院根據案情認為確需律師辯護、符合下列條件的刑事被告人,法律援助機構或者司法行政機關應於接受人民法院指定辯護三日內,指派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提供辯護:
(一)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查明的;
(二)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屬經多次勸說仍不願為其承擔辯護律師費用的;
(三)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已委託辯護人,而該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四)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五)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案件證據材料有問題,有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
人民法院對需要指定辯護的案件,應在開庭十日以前,將指定辯護律師通知書和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送交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或者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同時,附送被告人符合法定或者本通知規定的法律援助條件的情況說明或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
接受承辦法律援助事務的辯護律師徵得刑事被告人同意後,即可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履行辯護職責。

人民法院應當積極支持律師行使辯護職能所開展的法律援助工作,為其提供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材料及同在押的被告人會見和通信等方面的便利條件。

Ⅶ 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哪些情形應該提供法律援助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7、因醫療事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離婚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9、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10、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1、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2、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提供法律援助。

13、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Ⅷ 法律援助對象的條件有哪些

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2、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3、公訴案件的自訴人以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注意公民因經濟困難需要法律援助的,要提供經濟困難的證明。

Ⅸ 法律援助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一、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范圍:

(一)刑事訴訟辯護、代理;

(二)請求給回付贍答養費、撫育費、扶養費;

(三)請求給付社會保險金、最低生活保障金、撫恤金、救濟金、勞動報酬;

(四)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農村「五保戶」、患有嚴重疾病的人請求侵權賠償;

(五)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六)見義勇為者請求獎勵與保護;因見義勇為或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近親屬請求賠償或經濟補償的;

(七)進城務工人員追索勞動報酬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請求賠償的;

(八)請求國家賠償;

(九)其他確需法律援助的法律事務。

熱點內容
勞動法出勤獎勵 發布:2025-02-02 00:32:06 瀏覽:575
旅遊加法治 發布:2025-02-02 00:18:51 瀏覽:720
女律師外傳 發布:2025-02-02 00:18:43 瀏覽:789
本裁定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2 00:15:53 瀏覽:662
勞動法30條6款 發布:2025-02-02 00:09:19 瀏覽:255
無責任底薪法律 發布:2025-02-01 23:03:36 瀏覽:232
小利幫忙有沒有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1 22:32:26 瀏覽:266
煤礦化驗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22:30:10 瀏覽:743
社會與法普法姐妹上集 發布:2025-02-01 22:01:03 瀏覽:234
司法警校畢業能幹什麼 發布:2025-02-01 21:32:51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