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任務
Ⅰ 請問[轉載]如何擔任政府法律顧問(二)
明天將赴保定出席講壇。後天下午赴京出席第八次全國律師代表大會。在這次大會上本人將就此問題提出相關議案。政府不是律師的對手,而是律師的服務對象。
從市場角度來看,政府法律顧問不是高端市場,但是他要求高端的服務,要求高端人士提供高端的服務。對於這種情況律師也不要抱怨,這是我們的體製造成的。真正把政府法律顧問當做專業來做的律師少,大部分是既代理私權力,也代理公權力。既做保皇黨也做造反派,這樣其實更好,因為律師從定位來看是中介機構,維護正義的前提是委託書,誰委託你,你就為誰服務。既不是公民的專職代理人,也不是政府的「公職律師」。有些律師糾結於自己是保皇黨還是造反派,其實沒有必要。律師行業本身決定你的身份,律師是理性的群體,無論幫助誰維護合法權益都是在維護正義,即便維護罪犯的合法權益也是正義的,所以律師代理不能情緒化,應該是理性的代言人,尤其是當前,政府信任危機,這種情況下,一些律師有偏見,似乎有「保皇派」之嫌,這是錯誤認識。越是這時候,越應該幫助政府依法行政,這樣一來,受益最大的恰恰是公民。看似在幫助公權,實則是約束公權,受益的是公民。如此律師起到的作用更大。
從辯證認識來看,既代理公民,也擔任政府法律顧問,這種角色的轉換,換位思考,更有利於兼聽則明。在為政府做法律顧問的時候可以從政策層面來保護公民的利益,反而更好。在現行條件下,如果律師專職做政府法律顧問,是不可能的,收入也養活不了你。所以說兩者兼做,反而更好——專門做則成了御用律師,聽到老百姓的聲音會少。長期在機關,形成思維定勢,反而不好。除了公職律師,社會律師做法律顧問不適合走專業道路,社會律師做顧問彌補了公職律師的不足。
就奉獻意識這一層來說,年輕律師不易做政府法律顧問,除了業務經驗不足之外,沒有基本的經濟積累,生存問題還沒有解決。所謂奉獻意識,主要還是指那些業務經驗豐富,業務能力精湛,有一定經濟積累的律師,這了這些基礎,再把多年來在代理公民案件中積累的一些問題,經過提煉,向執政者進言獻策。所謂「屋漏在上,知漏在下」,通過做法律顧問,更好地反饋問題,把問題通過政策層面,貫穿到具體措施中,得以解決,以回報社會。而且奉獻社會也是律師應盡的義務,是很好的參政議政的方式。
任何東西都是雙向的,所謂捨得,不舍就沒有得。我的體會是,確實是在奉獻,但是只要不急功近利,還是有回報的,只不過回報不是太直接。像我這個層面的律師,因為不缺案源,所以也不計較這些東西,對此無感覺。現在在談論這個話題的時候,仔細想想,回報還是有的,而且這些回報體現在幾個方面。有直接的經濟回報,比如政府有了案子或者是在他管轄范圍內有了案子,會介紹給你,因為他信任你;再就是給你榮譽,但是也不能小瞧這些榮譽,有了這些榮譽後,在辦案中,一是會為你吸引案源,二是在辦案過程中會比別的律師順利很多。同時,有些企業也願意找這樣的律師做法律顧問,認為你有點官方背景,可以幫助他們協調很多事情。所以這樣想起來,舍與得還是很平衡的,而且就我個人而言,反而很願意去做一些奉獻,就像願意做一個法律服務的志願者一樣,有這種沖動,覺得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
政府官員在讓律師提供法律服務的時候,是急功近利的。往往是在處理危機事件的時候,急於看見效果。對此,律師不要苛求政府官員,因為官員在任的時間都很短,但凡出點事兒,不管是否因為工作失誤,官員都很容易成為犧牲品。因此在有危機時,政府對律師還是畢恭畢敬的,但是律師也不要抱怨自己為什麼老當「消防隊員」,因為這是體制決定的,遇到這種情況,律師不要反打政府一棒,要以此為切入點,進入政府主要領導人的視線,讓他認可你,了解你,從你身上解讀中國律師。同時也不要有畏難情緒。這正是考驗律師的法律業務素質和法律智慧的時候。這就要看你如何應對政府的行政思維,我們不能用行政思維代替法律思維,同時也不能鄙視行政思維,抵觸行政思維,因為這種行業習慣也好,官僚作風也好,是和體制聯系在一起的,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我們不能助長他,但必須了解他。要淡然處之。因為最終我們的法律思維只能通過行政思維的方式貫徹進去,才能起到作用。
再一個,律師的個人修養也很重要。有一些顧問律師,在官員面前,過分的獻媚,這是沒有必要的,一定要做到不卑不亢,這是律師行業的尊嚴,但尊嚴不是要擺架子,而是要風雅於內,氣度於外。政府主要官員恰恰會因為個別律師的奴顏媚骨辭掉你,因為政府找你,是因為需要你,沒有一個人願意找一個不如他的人來幫助他。一定要找一個在知識上勝過他,在氣度上也不必他差的人幫他。經常會有當事人說,這個律師還沒有我能說呢,他還會請你嗎?在這個時候律師就要講浩然正氣,如果想通過獻媚來保住自己顧問的地位,就會南轅北轍。這就要注意自身的修養。好的修養並非一時半會兒的功夫,如果平時不注意,而在官員面前刻意的去裝,是裝不出來的。在跟官員接觸時,要讓他感覺到你是社會精英,只不過是沒有從事他的工作,要走仕途的話,不比他差。否則,可能是你的觀點他接受了,尊重你的知識,而不尊重你這個人,這就做不了顧問,即使做,也會做的很痛苦。由此看出來,律師很難大富大貴,只是體面人生。要符合當事人心目中的律師角色。而且律師很難跟官員成為很知心的朋友,很難深交。官員比較現實,不同於無權無勢的江湖中人。因此同官員要做到禮尚往來,以禮相待。
當前,處於基層的律師,大多出身於學生、工人甚至農民,很少是從機關下海的,對政府機關了解甚少,盲目敬畏者有之,盲目鄙視者有之,這都是偏見。這也是不應該的。
Ⅱ 律師如何擔任政府常年法律顧問
這個不吃力的,因為政府本身就可以利用公權力。
Ⅲ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要遵循哪些原則
為了維護法來律顧問關系雙源方的利益,促進和保障法律顧問工作的發展,顧問律師在其法律顧問服務當中,應當堅持以下工作原則。
一、誠實信用
所謂誠實信用,是指為人要真誠,不虛偽,處事要守信,不欺詐。在人類社會活動當中,誠實信用可以說是立人之本,齊家之道、交友之基、為政之法、經營之魂,法律顧問工作無疑亦應當遵循此項原則。
二、合法原則
依法辦事是法律秩序得以維持的事實要件,法律顧問工作無疑亦應當堅持此項原則。誠然,按照誠實信用原則之要求,法律顧問應當最大限度地維護聘方的利益,但並非意味著法律顧問工作可以無視法律的尊嚴。
三、預防為主
以服務內容是否與糾紛解決有關,法律顧問的工作內容大體上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糾紛解決事務,即在聘方發生糾紛時,由顧問律師幫助聘方解決糾紛,如參與聘方以自助、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等方式解決糾紛的活動;另一類事務是預防糾紛的發生,即對聘方在建章立制、行為決策、項目談判、文書製作、法務管理以及法制宣教等法務事項提供法律服務,以最大限度地防範糾紛的發生。
Ⅳ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工作范圍有哪些
不同法律顧問,不同費用,工作范圍不一樣。你可以看律師給你的法律顧問合同,上面有些,法律顧問有必要請。
Ⅳ 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需要哪些專業特長
需要對行政法規和行政訴訟法特別熟悉,且有一定的辦案經驗的執業律師。
Ⅵ 律師事務所擔任政府法律顧問主要涉及哪些工作
一是行政行為,即對於政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規范。二是對於政府回部門發布答的行政規定、文件、通報是否合法、合規進行審查。三是協助政府處理各類突發事件,並提出合法、合理的處理方案。四是代理政府部門處理行政糾紛或訴訟。
Ⅶ 如何與政府法律顧問律師溝通協調工作
行政機關聘請常年法律顧問,以下幾個方面是考察、選擇律所的建議:
1、選擇律所合內作容,是長期的戰略合作,應該不是短期行為。考察是雙方的,也只有充分的了解,也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合作。
2、選擇律所合作,關注的應是律所是否具備執業律師的團隊協作、合作的執業理念。畢竟,聘請方所要解決的法律問題或事務,是方方面面的,行政、民事、合同、房地產等等,協商、談判、訴訟、復議等等,都需要專業的律師提供意見,俗話說,術有專功,律師也一樣。因此,單依一、二個律師作為法律顧問,顯然,很難保證為聘請方提供及時的、專業的、高效的法律服務。
3、選擇律所合作,應考察律所是否與政府有過法律合作的經驗。顯然,作為政府法律顧問,所解決的法律問題不再是單純的法律問題,而是需要依靠律師豐富的執業經驗、法律知識、社會經驗、溝通協調能力等等,為重大決策提供可行性參考意見,對決策方案進行論證、對法律風險進行評估、對決策成本進行考量,從而,實現民主決策,最大限度防範不當決策帶來的法律風險。這一點,顯然是最重要的。
Ⅷ 法援律師能否擔任企業或行政單位法律顧問並收取報酬
義務教育的免費性是指,義務教育的重要特徵,所謂的免費性是指國家對接受回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答免除其全部的或者是大部分的,Joe學費用,所謂的公益性,就是明確規定不收學費雜費,公益性和免費性是聯系在一起的,根據義務教育法第二條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這說明我國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等
Ⅸ 政府法律顧問職責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就政府的重大決策提供法律方面的意見,或者應政府要求,對決策進行法律論證;(二)對政府起草或者擬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從法律方面提出修改和補充建議;(三)參與處理涉及政府的尚未形成訴訟的民事糾紛、經濟糾紛、行政糾紛和其他重大糾紛;(四)代理政府參加訴訟,維護政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和維護政府機關的合法權益;(五)協助政府審查重大的經濟合同、經濟項目以及重要的法律文書;(六)協助政府進行法制宣傳及普法教育;(七)向政府提供國家有關法律信息,就政府行政管理中的法律問題提出建議;(八)參與處理突發事件,協助接待上訪及法律、政策咨詢;(九)辦理政府委託辦理的其他法律事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二十九條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應當按照約定為委託人就有關法律問題提供意見,草擬、審查法律文書,代理參加訴訟、調解或者仲裁活動,辦理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Ⅹ 律師如何做好政府法律顧問
1.為政府重大決策提供法律依據,進行合法性審查。律師在為政府提供法律顧問版服務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權揮自身對法律知識的掌握和實際運用的優勢,為政府重大決策提供合法性、可行性分析和論證,確保政府行為合法。
2.幫助政府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律師作為政府的法律顧問,可以在政府工作人員開展行政執法工作前介入,並通過制定流程性文件規范行政執法程序,同時為行政執法行為提供充分法律法規依據。
3.協助政府處理民商事訴訟、行政訴訟法律事項。政府作為民事法律行為的主體,在日常工作中會涉及采購、債權債務處理等事項;在行政管理方面,政府作出的行政行為可能會涉及到相對人的實體權利,引發行政訴訟。法律顧問參與上述訴訟工作,能夠確保政府作出的法律行為合法,降低政府的法律風險。
4.參與信訪工作,助力化解社會矛盾。律師作為具有專業法律知識的第三方,參與政府信訪工作,更容易與信訪人溝通並取得信任,通過宣講法律、國家政策,尋求多種解決問題途徑等方式,容易化解雙方矛盾,促進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