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律師徐玉發

律師徐玉發

發布時間: 2022-02-25 19:04:27

⑴ 巴里奧斯事件怎麼樣

巴里奧斯,這個被球迷稱為「8024」的巴拉圭前鋒一度認為自己可以像德羅巴一樣,在中國待得不高興,就能一走了之。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中超歷史上第一個被「追捕」的外援———從今年6月到8月長達50天的時間里,恆大跨越萬水千山在和他隔空角力———雖不相見,卻刀光劍影你來我往:恆大不斷撒出無形的網,巴里奧斯不斷拋出各種言論反擊。此一案,當作為中超大牌外援轉會可借鑒的範本。
不告而別,多熟悉的橋段
今年5月18日,中超聯賽第10輪,廣州恆大主場迎戰遼寧宏運,巴里奧斯梅開二度後受傷下場,最終廣州恆大4比1大勝對手。大勝原在球迷的意料之中,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成了巴里奧斯在恆大的最後一戰。6月的中超間歇期後,巴里奧斯未按照恆大規定時間歸隊,直至6月22日中超重新開賽,「黑豹」仍蹤影難覓。
這像極了中超以往不斷重復的橋段———高薪請來外援,外援無法融進球隊、開始鬧情緒、一去不復返。放在過去的中超,故事可能就在一場罵罵咧咧中收尾了,但這次卻有了峰迴路轉的正戲。
巴里奧斯單方面違約離隊後,早已斷絕重返廣州的念頭。習慣了不斷改換門庭的巴里奧斯,在經紀人的教唆下,以為能夠輕易做到瞞天過海,私自與新東家簽署了新的合同。孰料,廣州恆大在通知最後期限之後,來了一次全球大追擊。
6月28日,恆大聘請歐洲最大的律師團隊,正式就巴里奧斯無故缺席6月9日後球隊全部訓練和比賽、擅自發表不當言論甚至虛假言論並接觸其他俱樂部尋求轉會向國際足聯(FIFA )申訴,申訴材料逾百頁,申請巴里奧斯賠償違約金2500萬歐元並處以其6個月的全球禁賽。
外援出逃劇,有了新的劇情。
負氣出逃,他只是在效仿
不妨再來看看「熱戀」時:巴里奧斯加盟恆大獲宣布時,正值孔卡鬧出微博門、里皮被傳接替李章洙等一系列事件發生。時任恆大主帥的李章洙對這樁類似於危機公關的引援並不看好:「不主張引進,他人品太差。」
頂著850萬歐元的當時中超轉會費紀錄,拿著600多萬歐元的巨額年薪,巴里奧斯頓時被恆大貼上了無數標簽,一時間風光無限……
而實際上抵達兩個月之後,巴里奧斯就已經在自己的官網流露出想回歐洲的情緒。直到半年後,他終於下定決心再不回頭。
德羅巴被當作效仿對象。這名由上海申花引入的高薪外援,在此之前就上演了一去不歸的戲碼,且沒有被追究任何責任。但不同之處在於,德羅巴向國際足聯出示的自己被欠薪的證據,為他的順利離開提供了通關文牒。
外援成功「叛逃」在中超屢試不爽。中超俱樂部在職業化進程中無處不在的非職業化陋習,讓那些外援抓到了把柄,從而順利謀得自由身。
全球追擊,「黑豹」終於低頭
這一次,對於恆大能夠勝訴,多數球迷也並不看好。
7月2日,FIFA正式受理「恆大訴巴里奧斯案」。7月26日,FIFA正式啟動訴訟程序,並要求巴里奧斯於8月10日前提交相關證據材料。
而正是在這段時間里,巴里奧斯開始了虛虛實實的轉會傳聞之路。墨西哥藍十字、土耳其特拉布宗體育、智利豪門科洛科洛,從南美到歐洲,數十傢俱樂部紛紛與之發生緋聞。
之後,巴里奧斯更是在其官網上公開聲稱與恆大所簽的合同涉嫌偷稅漏稅,恆大俱樂部也做出了及時有力的回應。在多次與巴里奧斯的溝通中,恆大都備份了通話記錄、郵件收發記錄和傳真記錄等雙方溝通的證據。針對巴里奧斯「欠薪」的炮轟,恆大馬上著手列印了銀行流水,這也是他們能在決定上訴的一天之內就備齊超過100頁申訴材料的原因。
在這個過程中,恆大對FIFA的規則可謂早已吃透。3周「容忍期」剛過的6月26日,恆大立即委託歐洲專業律師團隊向FIFA提交了申訴狀。無論FIFA如何拖延,也要在30日內對俱樂部給出回復。果然,在7月26日國際足聯通知巴里奧斯應訴後,巴里奧斯就主動聯系恆大,最終迅速促成了轉會。
除了錢,恆大還贏回了什麼?
700萬歐元轉會費,恆大這筆交易被公認並不虧本。而最近,一些中超俱樂部和體育法學研究者,都在梳理這個案件帶來的啟示。更多的看法是:恆大在證據充足的情況下有望對巴里奧斯「痛打落水狗」,帶來一場中超俱樂部在外援爭議史上久違的勝利,但是執行後續的問題可能會讓俱樂部和球員雙方「兩敗俱傷」,而轉會是最佳的雙贏解決。
對於恆大此番的勝利,廣東足球名宿劉孝五認為,恆大在「巴里奧斯事件」的處理上,為中國所有足球俱樂部提供了一個學習的範本,「當然,這個範本不可多得,不過我更希望恆大的這個範本是中超俱樂部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也許到那個時候,中國足球就真正挺直腰桿了。」

曾擔任過張海律師的徐玉發也認為這是中國足球職業化進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其實現在的很多中超俱樂部都有很強的法律意識,但是這種意識更多地只是停留在腦子里或口頭上,總是在事不關己時講得頭頭是道,一旦自己牽扯進了糾紛之中,就開始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解決問題。當然,拿起法律武器並不僅僅只需要勇氣,還要有謀略。在這次事件中,恆大能夠第一時間聯系歐洲頂級律師團隊去接這個案子,其實就是一次謀略之舉,這個舉措也為此次事件的圓滿處理埋下了伏筆。」
然而,讓中國足球俱樂部與外援平起平坐又談何容易?這不僅需要中國足協的規定與國際規則保持良好的動態銜接,需要所有職業俱樂部在處理球員合同和轉會問題上更加謹慎、專業,同時也需要中超各俱樂部打造出一套專業、嚴謹的合同簽訂和轉會運作模式,中國足球才能避免頻繁充當國際轉會市場上的「冤大頭」。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許可

⑵ 張海事件是什麼

2002年2月,浙江國投受託以3.38億元收購健力寶75%股權,張海成為健力寶新掌門人,是年28歲。

2002年12月30日:健力寶集團與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協議受讓「深圳足球俱樂部」,健力寶投入1個億。

2004年8月25日:佛山市三水區政府宣布:張海不再擔任健力寶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接替其總裁職務的是祝維沙,董事長由魏小軍擔任。

2004年9月,張海被健力寶集團舉報涉嫌侵吞挪用7億元資金,健力寶俱樂部處於完全癱瘓狀態,董事會決定出售。。

2004年11月14日,北京匯中天恆與北方亨泰從張海、祝維沙和葉紅漢手中購買了除三水公投國有股外健力寶集團91.1%的股份,張海、祝維沙等人均退出董事會。

2004年12月16日:股權轉讓協議正式簽字,張海、祝維沙等33人由於其代表的公司已不再持有健力寶股份,均退出董事會,健力寶集團公司發布「關於陳松亭先生等人員免職的通知」,財務總監、資金中心總經理、采購中心采購總監、首席律師、董事會辦公室主任等29個中高級管理人員被免職。

2004年12月27日,深圳健力寶俱樂部在深圳召開新聞發布會,匯中天恆和北方亨泰投資有限公司正式接管深圳健力寶俱樂部。俱樂部宣布5點聲明,指出健力寶俱樂部與張海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不允許張海以俱樂部名義進行欺騙活動。健力寶俱樂部律師楊允忠在發布會上講到「張海本人現在已經被刑事邊控和經濟犯罪立案」,這也是第一次有人在公開場合直接透露張海「涉案」,且透露者為身份特殊的律師。

2005年2月24日:佛山市公安局與三水區公安分局正式派人趕赴廣州健力寶大廈,目的就是取證正在調查中的「健力寶大案」,指的就是去年9月,張海、張金富等人被健力寶集團舉報巨額挪用或侵佔健力寶高達7億元的資金。

2005年3月24日:晚8時被廣東省公安廳和佛山市公安局經濟偵查大隊聯合拘查,罪名是涉嫌挪用7億元資金,同時被拘查的還有原健力寶投資管理部總經理曹庭武、原健力寶投資管理部投資總監郭建函。

2005年4月30日:張海被檢察機關正式批准逮捕。

2005年9月29日:匯中天恆和北方亨泰將其擁有的健力寶集團國內股份,全部轉讓給了前任俱樂部董事長葉紅漢所擁有的兩家廣州公司,即廣州冠群電子科技公司和廣州亦揚貿易有限公司,兩公司聯合從匯中天恆和北方亨泰手中收購了健力寶58.3%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匯中天恆退而成為健力寶第二大股東。

2005年12月26日:張海在獄中民告官,被告人分別為佛山市工商局、佛山市三水區工商局。訴訟請求中,張海以程序違法為由,要求法院撤銷上述兩被告於2005年5月19日對其所擁有的三水健康產業公司、三水正天科技公司的股權進行的變更登記行為,後來對佛山市工商局撤述。

2005年12月28日:佛山市禪城區法院對張海案件正式立案。

2006年7月18日:張海狀告佛山市三水區工商局「對健力寶股權變更登記違法」一案在佛山市三水區法院開庭。但令人意外的是,開庭不久,法官就因訴訟各方對原告張海的訴訟請求認識不一而被迫宣布休庭。

2006年8月25日:張海訴三水工商局案再開庭,整個庭審歷時近5個小時,法官表示,由於案情復雜,合議庭經休庭合議後,將對此案擇日宣判。

2006年11月2日:在經歷了一年零七個月的羈押、偵查與審查起訴後,張海涉嫌職務侵佔與挪用資金一案當天上午在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根據佛山市檢察院的指控,張海在任職健力寶集團董事長、總裁期間,涉嫌利用職務便利,侵佔公司財產人民幣1.2億余元,涉嫌挪用健力寶資金9400餘萬元,健力寶集團對此指控未持異議。

2006年12月11日:三水區法院對張海告三水工商局一案作出一審判決書,三水區工商局勝訴。

2007年1月5日:張海向佛山中院申請取保候審,張海的辯護律師之一徐玉發表示,如申請成功,張海將可能免罪。

2007年1月18日:張海被控職務侵佔、挪用資金案在佛山市中院二次開庭。庭審中,控辯雙方僅就張海是否挪用健力寶828萬元的事實展開辯論,並未提及此前檢方指控的職務侵佔1.2億元以及其他挪用資金罪名。

2007年2月12日:佛山市中院將張海涉嫌職務侵佔和挪用資金一案進行宣判,判決張海涉嫌職務侵佔和挪用資金罪名成立,被判入獄15年。

⑶ 佛山市律師協會的專門委員會

(一)維護律師合法權益工作委員會
主任委員:
陳紫芸 廣東天爵律師事務所
副主任委員:
苟晟 廣東迅衡律師事務所
王世理 廣東京兆律師事務所
秘 書:
王世理 廣東京兆律師事務所
委 員:
陳志輝 廣東循理律師事務所
黃世希 廣東滄江律師事務所
杜聖操 廣東浩淼律師事務所
劉江 廣東金舵律師事務所
(二)律師紀律與調解委員會
主任委員:
黃祖佳 佛山市公職律師所
副主任委員:
黃進廣 廣東金信方正律師事務所
李強 佛山市公職律師事務所
秘 書:
李強 佛山市公職律師事務所
委 員:
吳晁偉 廣東德邦律師事務所
唐達 廣東中信致誠律師事務所
何洪 廣東通法正承律師事務所
李周明 廣東南天明律師事務所
曾慶鵬 廣東道正律師事務所
申桂樹 廣東廣立信律師事務所
(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作委員會
主任委員:
植錦泉 廣東盈建律師事務所
副主任委員:
崔建珍 廣東金騰律師事務所
林俊賢 廣東循理律師事務所
秘 書:
林俊賢 廣東循理律師事務所
委 員:
徐東劍 廣東國龍律師事務所
葉劍軍 廣東通法正承律師事務所
趙燕 廣東豪盛律師事務所
戴國梁 廣東南天明律師事務所
黃衍雄 廣東匯聯律師事務所
(四)女律師工作委員會
主任委員:
徐慧 順德區公職律師事務所
副主任委員:
蔣月仙 廣東循理律師事務所
李麗玲 廣東道邦律師事務所
秘 書:
蔣月仙 廣東循理律師事務所
委 員:
資芑 廣東泛邦律師事務所
關燕萍 廣東金信方正律師事務所
陳巧玲 廣東萬士達律師事務所
崔春 廣東源浩律師事務所
(五)宣傳及文體工作委員會
主任委員:
塗建軍 廣東豪盛律師事務所
副主任委員:
溫少榮 廣東源浩律師事務所
謝燦榮 廣東禪正律師事務所
秘 書:
藺存寶 廣東豪盛律師事務所
委 員:
林迎星 廣東泰陽律師事務所
紀建斌 廣東南天明律師事務所
李來斌 廣東潤正律師事務所
徐玉發 廣東源浩律師事務所
廖敬東 廣東清法律師事務所
劉平 廣東信征所律師事務所
李鵬曄 廣東聚英華律師事務所
(六)財務工作委員會
主任委員:
鄧敏姿 廣東南天明律師事務所
副主任委員:
劉偉 廣東經緯法律師事務所
張曉峰 廣東海迪森律師事務所
秘 書:
張曉峰 廣東海迪森律師事務所
委 員:
李高峰 廣東中天鼎盛律師事務所
黎偉賢 廣東宏駿律師事務所
熊井春 廣東禪都律師事務所
周德衛 廣東信步律師事務所
陳映青 廣東南天明律師事務所
(七)公益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工作委員會
主任委員:
余紅 佛山市法律援助處
副主任委員:
楊志堅 佛山市公職律師事務所
謝斌 佛山市法律援助處
秘 書:
謝斌 佛山市法律援助處
委 員:
趙紅梅 廣東海迪森律師事務所
湯奇斌 廣東天爵律師事務所
陳琦 三水區公職律師事務所
金三寶 廣東古今來律師事務所
孫春林 廣東創譽律師事務所
黃毅傑 廣東金信方正律師事務所
陳海 廣東源浩律師事務所
徐隆思 廣東龍浩律師事務所
(八)繼續教育、規章制度及青年律師工作委員會
主任委員:
陳志輝 廣東循理律師事務所
副主任委員:
成尉冰 廣東堅信律師事務所
陳顯敏 廣東古今來律師事務所
秘 書:
成尉冰 廣東堅信律師事務所
委 員:
譚秀紅 廣東星宇律師事務所
容浩 廣東中信致誠律師事務所
王欣 廣東中信致誠律師事務所
馬麗娟 廣東海迪森律師事務所
洗健 廣東豪盛律師事務所
曾穎 廣東華法律師事務所
衷幼賓 廣東古今來律師事務所
(九)實習律師管理考核工作委員會
主任委員
周榮熾(佛山市律師協會 會長)
委員
李 強(佛山市司法局律師公證管理科 科長)
鍾 堅(佛山市律師協會 副會長)
吳 青(佛山市律師協會 副會長)
曹建宇(佛山市律師協會 副會長)
陳明華(佛山市律師協會 副會長)
黃祖佳(佛山市律師協會律師紀律與調解工作委員會 主任)
吳興印(佛山市律師協會金融、證券、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 主任)
楊小菁(佛山市律師協會房地產法律專業委員會 主任)
湯燕南(佛山市律師協會公司法律專業委員會 主任)
何萬龍(佛山市律師協會民事與行政法律專業委員會 主任)
趙國平(佛山市律師協會刑事法律專業委員會 主任)
陳建南(佛山市律師協會知識產權法律專業委員會 主任)
胡玉明(佛山市律師協會 秘書長)
陳丹霞(佛山市律師協會 副秘書長)

⑷ 警察方隊合唱《祖國不會忘記》(激情廣場_常州篇) 領唱是誰

黃鷺,江蘇南京人,出身於軍人家庭,父親是個老軍人,其雙胞胎的哥哥姐姐的名字反映了這個家庭的軍人血緣---一個起名叫抗美,一個起名叫援越,兩人都當過兵。

因為姐姐當兵時趕上對越自衛反擊戰,上了前線,所以黃鷺18歲要參軍的時候,父母並不支持,但她還是按照自己的意願當了兵。後調至浙江金華,和她專業拉二胡,在部隊是搞文藝的姐姐在一起。在濟南、南京等師級演出隊擔任歌唱演員。三年服役期滿,復員回到了江蘇。之後邊跟著一個江蘇省歌舞劇院的老師學聲樂,同時參加一些演出和比賽之類的活動,也受到了當地一些專業單位的關注。

1992年,黃鷺參加了江蘇省新春新人大賽,那時候廣州軍區正好過去招人,《我愛你中國》的詞作者瞿琮以廣州軍區顧問的身份到了大賽的現場,在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的黃鷺吸引了瞿琮的目光,後者在賽後找到了黃鷺,問她願意不願意去廣州軍區。已經接到江蘇省歌舞劇院和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邀請的黃鷺,考慮到廣州在流行音樂領域的特殊地位,毅然前往。

因為在廣州初登舞台就在一台大型晚會上獨唱《大潮上的紅星》,被出席的一位首長欽點,二次入伍,此後專業從事歌唱事業的黃鷺多次參加歌唱大賽,並在1996年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上拿到了二等獎。代表作是《微笑》和《瀟灑女兵》。

2月12日,曾經掌控深圳健力寶俱樂部的「資本大鱷」張海剛剛被宣布,一審判決有期徒刑15年。13日,和張海相戀10年的黃鷺約見記者。這個從來沒有在媒體上現身的神秘女子告訴記者,她要和張海結婚。原因很簡單,「我要和張海結婚,我要以合法身份站出來為他說話」。

青年歌手成張海戀人

黃鷺,1996年第7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專業組通俗唱法二等獎獲得者。黃鷺18歲參軍,是解放軍某師演出隊的文藝兵,父親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1989年,黃鷺隨演出隊去河南開封演出,張海是河南開封人,兩人就在這次演出後的聯歡會上認識。1992年,黃鷺二次入伍到廣州軍區。1997年初,在參加一次聯歡性質的晚會時,年長5歲的黃鷺和張海重逢,張海主動到後台找到黃鷺,一句「你是不是在某某師待過,你還記得不記得我」讓兩人漸漸走近,成為戀人。

黃鷺向記者描述了她和張海的10年戀愛史,在相戀之初,張海在她出專輯時,幫她寫了不少歌詞;黃鷺在去往西藏拍攝MV時,張海隻身一人,在茫茫的草原里,「神話般」地找到了駐扎在拉姆錯湖邊的她;兩人相戀10年,雖然因為張海「沒有時間」而沒有結婚,但兩人的感情早已得到了雙方家長的認同。黃鷺告訴記者,2002年,張海入主健力寶集團後,「出於一種保護我的目的吧,沒有讓我參與其中。」

「以妻子身份辯護」

就在張海因健力寶集團的問題「出事」之後,黃鷺也受到了公安機關的調查。在張海案一審判決的第2天,黃鷺決定,和張海結婚,「以合法的身份站出來為他說話。」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和張海結婚,黃鷺的理由非常堅決,「因為張海出事以後就沒有人幫他說過話。我和他認識快20年了,相戀也10年了。現在我決心站出來,我沒有合法身份,我就要和他結婚,如果我以妻子的身份站出來,總會在一邊倒的聲音中有不同的聲音了。」

結婚與否對案件影響不大

張海辯護律師徐玉發昨日到看守所與張海會面,詢問其對於本周申請結婚的看法,張海只表示看看再說,沒有明確態度。

昨日下午,記者從佛山市民政局獲悉,黃鷺曾找到該局,咨詢與張海結婚一事。該局工作人員表示,自從2003年來,婚姻登記處不再登門辦理登記手續,要想登記結婚,目前必須兩人同時親自到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才能辦理。

徐玉發表示,黃鷺與張海結婚,並希望在二審開庭時為張海辯護,實際上對案件影響並不大。即使兩人沒有結婚,張海也完全可以聘請黃鷺作公民代理為自己辯護,結婚之後,黃鷺作為家屬,需要在委託律師時簽字,但現在律師已經確定。

⑸ 自駕游保險怎麼買

自駕游在外,駕車人對路況的熟悉程度遠低於日常駕車,事故發生率較高;而旅遊途中路段擁擠,也可能增加車輛刮蹭的概率。此外,若是碰上惡劣天氣,野外自駕游還有滑坡、雷擊等風險。針對以上可能存在的風險,市民在出行前最好配備好相關的保險,讓旅途無後顧之憂。

險期不用長 險種勿重復

據了解,自駕游的人身保險主要是意外身故、殘疾保險和意外醫療保險。在選擇保險前,要先查看一下自己以往購買的保險,有的商業保險項目較多,可能已包含了出行、旅遊的相關保險。若已購買相關項目的保險,則無須重復購買。

自駕游一般屬於短期旅遊,因此可購買相應的短期旅遊保險產品。中意人壽佛山中心支公司保險專家胡雁雲建議,保險期最好等於或大於出行期。一般情況下,保險期是從一天的零時開始,只要確保在整個假期內都得到保障即可,多出的時間不用過長。

增加劃痕險 留意保障范圍

自駕游最大的特點是能與愛車一同穿梭游歷,因此配備相關的保險保護好愛車自然必不可少。平安車險相關負責人表示,車主在車輛日常使用時一般已配備了保險,自駕游也在車輛保險的范圍。但考慮到自駕游一般沒有固定的停車場所,車輛多停靠在野外或路邊,容易遭到損壞,最好增加一個車身劃痕險。

購買旅遊車險時,最主要是留意有無包含保障車上人和物品安全,有的車險已把車上人(包括司機和乘客)納入保障范圍,但這屬於車險部分,也就是說,人在車上發生意外時才能獲得賠償。而自駕游並非整個旅程都是在車上度過,因此額外的人身保險也應配備。許多保險公司有針對旅遊設置的險種,如平安保險的國內旅行意外險,就包含意外身故及殘疾、意外醫療、緊急救援、行李和證件損失等項目。

根據旅遊風險定保額

保額方面,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建議,應根據自駕游活動中將參與的活動而定,如果只是踏青、賞花、野餐等風險較低的活動,投保金額可控制在較低水平;而如果有攀岩、探險、潛水等高風險的活動,則需要有所側重地加大保額。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保險公司的人身意外保險是不包括攀岩、探險、潛水等高風險項目的,市民在購買前應認真看清楚保障范圍,不要以為購買了意外保險就會保障所有的意外事件。此外,有的旅遊保險項目比較全面,會包含多種保險,有的項目用不著就沒必要投保。如很多旅遊保險都會包含乘坐輪船、飛機等項目,自駕游就沒必要配備這些。

購買保險可通過直接到門店投保也可在網上填寫保單,「網路投保雖然手續方便,但不能及時解答疑問,因此建議選擇當面簽單更能保障自身利益。」胡雁雲表示,市民當面簽單可更加直接地了解保障范圍,也可由保險營銷員根據客戶的需求設計或調整保險計劃。

律師提醒

自駕游前先簽合同約定責任

對於自駕游中可能產生的法律糾紛,源浩律師事務所律師徐玉發表示,一般是在途中發生的交通事故糾紛、免費搭乘產生的糾紛、吃住玩產生的糾紛、路線糾紛、人為事故糾紛、意外事故糾紛、車輛等物品被盜糾紛等。

對此,徐玉發提醒市民,在自駕游前最好簽署《自駕游旅行合同》,明確約定行程、遊玩景點,以及所交團費都包括哪些費用,約定過橋費、過路費、加油費,以及住宿場地、吃住等級、景點停車費由誰承擔、保險險種費用誰承擔、免費搭乘所產生責任誰承擔等。

在購買相關保險時,要根據自身情況適當購買不同險種,如旅遊意外傷害險、旅遊人身意外傷害險、旅遊救助保險、旅遊求援保險、住宿旅客人身保險等。

⑹ 關於醉駕入罪問題,請法律達人幫忙,謝謝!!高分!!

呼萬喚始出來

蹣跚前行一年半之久的「醉駕入罪」近日終於修成正果。2011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中獲得高票通過,並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該修正案二十二條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並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我國現行刑法中規定有交通肇事罪,但必須是行為人造成嚴重過失才給予刑事處罰。此次關於「危險駕駛」的定罪,改變了「肇事後再處罰」的方式,不管是否造成後果,只要有危險駕駛行為都予以刑事處罰。

有利於打擊醉駕

醉酒駕車和在城區飆車早已成為公眾深惡痛絕的兩大「殺手」。而因醉駕、飆車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案例近年來更是不斷沖擊著公眾的神經,2008年的孫偉銘案、2009年的黎景全案,以及杭州的「70碼」事件等,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對這些危險駕駛行為如何處罰,從立法層面進行解決成為了司法界和公眾心目中最好的方法。

事實上,「醉駕入罪」一直頂著很大的壓力。在審議階段,有關「醉駕入罪打擊面太大,對公務員不公」的說法不時耳聞,理由就是公務員一旦被認定為醉駕罪,就面臨著開除公職的處分。也有人以我國現行刑法中已經規定有交通肇事罪而對再次醉駕入罪提出質疑。對此,《廣州日報》發表評論指出,我國現行刑法中雖然規定有交通肇事罪,但前提是行為人造成嚴重過失才給予刑事處罰。因此,在實踐中處罰此類危險駕駛行為時,很多時候不得不「借用」危害公共安全罪。比如最高法2009年底制訂的《關於醉酒駕車犯罪法律適用問題的意見》就指明,對醉酒駕車造成重大傷亡的,依法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立法層面的缺失,使得法律很難在醉駕上起到更好的警示和預防犯罪作用,不得不停留於「發生一起處罰一起」的個案上。這次關於「危險駕駛」的定罪,改變了「肇事後再處罰」的方式,不管是否造成後果,只要有危險駕駛行為都予以處罰,凸顯了法律對生命的尊重,更有利於打擊醉駕、減少醉駕。

而縱觀世界各國,針對存在醉駕、飆車的社會問題,通行做法都是通過立法防患於未然。如在美國,一旦查出屬於「醉駕」,就會被拘留關押,重的可以判1年監禁;在新加坡,酒後駕駛,累犯者甚至會面臨最長10年的監禁……

多數車主支持「醉駕入罪」

據《成都商報》報道,在對50位成都市民進行的調查中,共有41位市民明確表示支持刑法修改的新規定,希望以更嚴厲的手段打擊醉酒駕駛;6名市民明確反對,認為動用刑事處罰手段過於嚴厲,對偶然犯錯的人不公平;還有3位表示可以理解、但不看好。而至於執行效果,大多數人持保留意見。

朱先生是大學研究員,有8年駕齡,無飲酒習慣,他認為懲治醉駕必須拿出真正有威懾的處罰手段,不能放任,必須嚴打;劉先生是公務員,駕齡6年,他也認為,「醉酒駕駛不禁,無論司機和行人都沒有安全感。」也有部分市民對此表示反對,任先生是建築設計師,駕齡8年,無飲酒習慣,他認為只增加一個罪名起不到效果,醉駕如果變成刑事處罰,就要經過法庭審理判決,這個執法成本就高了;教師李小姐則認為,把醉酒駕駛的人當作罪犯有些過了,若沒有造成任何後果,法院就判他刑,對其以後的生活不利。

而記者針對佛山部分車主的隨機采訪發現,除受訪的個別公務員認為量刑過重和直接影響前程外,針對「醉駕入刑」的支持率高達九成。一大型門戶網站調查也顯示,「醉駕入刑」的支持率高達 88.3%,反對僅佔8.2%。

不少車主坦言,自己的體檢報告並不是很理想,並不適宜喝酒,「入罪」能作為今後喝酒很好的擋箭牌。「再怎樣盛行的酒文化,總不能強迫別人犯罪。」不少「不貪杯」的車主,對此歡呼雀躍。

期待出台更多細則

佛山資深律師徐玉發在解讀新規時表示,對比此前,醉駕僅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處15日以下拘留和暫扣3~6個月駕駛證罰款500~2000元的處罰,刑法修正案使醉駕違法成本明顯提高。不過,徐玉發表示,刑法修正案對於飆車的處罰仍然存在眾多爭議,什麼情況屬於「追逐競駛」,怎樣的情況屬於「惡劣」等,仍期待更多細則,例如通過時速、私人空間違不違規等進行量化,否則,飆車被判拘役將很難界定。

四川大學刑法學教授魏東則表示,醉駕一旦入罪,涉及到執行的問題,執行又涉及判斷的問題,判斷的標准如何界定?這涉及到很多的具體問題,在實踐中操作性不強,很多的程序需要完善。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胡東飛也指出,在實踐中,醉酒駕駛的人太多了,加上證據不好固定,其實是沒辦法處理的。對於醉駕入刑可能對駕駛者起到威懾作用、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的觀點,這只是一廂情願。另外,醉駕一旦產生危害結果,到底是適用交通肇事還是醉酒駕駛罪?這會給司法處理帶來很大的麻煩。此外,如果一個人長期醉酒駕駛,是否構成累犯,這也是一個問題。

眼下,醉酒駕車、飆車、惡意欠薪等行為發生幾率越來越大,其社會危害性也呈現出逐漸擴大之勢。在這種背景下,將其正式入罪,既是時代之需,也是法律保護民生的應有之義。

全國人大常委會25日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將醉酒駕車、飆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等嚴重危害群眾利益行為定為犯罪,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並處罰金。同時民間呼籲已久的「惡意欠薪」也入罪。

此次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歷經三次審議,其中不乏爭議,最終表決通過取消了13項經濟性非暴力犯罪死刑罪名,並且新增了拒不支付勞動者報酬、醉酒駕車、飆車等犯罪。這一方面體現了寬嚴相濟的法律原則,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法律的人道化和時代化特性。

毋庸置疑,我國刑法在實際執行中存在著「死刑偏重、生刑偏輕」的問題,因而此次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13項死刑罪名,也符合逐步減少死刑的大趨勢。但減少死刑不等於降低法律的威嚴和門檻,法律的生命力就在於能根據社會的發展需要和現實情況,隨時作出調整。眼下,醉酒駕車、飆車、惡意欠薪等行為發生幾率越來越大,其社會危害性也呈現出逐漸擴大之勢。法律對此坐視不管,實際上就是一種間接的縱容。在這種背景下,將醉駕、飆車等危險駕駛行為,拒付報酬、惡意拖欠工資等正式入罪,既是時代之需,也是法律保護民生的應有之義。

醉酒駕車和在城區飆車,早已成為公眾深惡痛絕的兩大「馬路殺手」。因醉駕、飆車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案例近年來屢有發生,2008年的孫偉銘案、2009年的黎景全案,以及杭州的「70碼」事件等,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對這些危險駕駛行為如何處罰,司法界和公眾一直呼籲必須從立法層面進行解決。縱觀世界各國,也都普遍存在醉駕、飆車的社會問題,通行做法都是通過立法防患於未然。如在美國,一旦查出屬於「醉駕」,就會被拘留關押,重的可以判1年監禁;在新加坡,酒後駕駛,累犯者甚至會面臨最長10年的監禁……

我國現行刑法中雖然規定有交通肇事罪,但前提是行為人造成嚴重過失才給予刑事處罰。如此在處罰這類危險駕駛行為時,很多時候不得不「借用」危害公共安全罪。比如最高法2009年底制訂的《關於醉酒駕車犯罪法律適用問題的意見》就指明,對醉酒駕車造成重大傷亡的,依法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但立法層面的缺失,使得法律很難在醉駕上起到更好的警示和預防犯罪作用,不得不停留於「發生一起處罰一起」的個案上。這次關於「危險駕駛」的定罪,改變了「肇事後再處罰」的方式,不管是否造成後果,只要有危險駕駛行為都予以處罰,從而凸顯了法律對生命的尊重,也更有利於打擊醉駕、減少醉駕。

事實上,「醉駕入罪」也是頂著相當大的壓力而獲得通過的。在審議階段,有關「醉駕入罪打擊面太大,對公務員不公」的說法不時耳聞,理由就是公務員一旦被認定為醉駕罪,就面臨著開除公職的處分。且不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務員沒有享受法外施恩的特權,以開除公職不公平為借口,質疑「醉駕入罪」,某種意義上是在阻撓法律與時俱進,這種法律邏輯才最可怕。以此觀之,「醉駕入罪」體現的不止是法律的進步。

任何時代的法律都不能與現實脫節,及時根據社會新情況,適時調整法律,是法制時代的文明體現。期待接下來的司法解釋能為新增設的危險駕駛罪、惡意欠薪罪提供更好的操作細則。

⑺ 破壞共享單車二維碼會被拘留嗎

共享單車屬於公司私有產品,破壞他人私有財產是違法行為。

⑻ 欺詐 案例

被騙者
特徵:都有一份成功的事業,多是職業女性,也有人是公務員,都受過良好教育,多數有大學學歷。

心願:喪偶或離異後想要一個家。

利用徵婚手段,先後與8名女性交往,共騙錢財將近400萬元,僅從其中一名何姓女士那裡就騙得268萬余元,廣東徐聞人葉日海日前被佛山中院一審判處無期徒刑(本報昨日報道)。記者昨日獲悉,兩名受害女士得知葉日海被判刑的消息後,特地向佛山市檢察院發出感謝信。承辦此案的徐檢察官和謝檢察官昨日接受了本報獨家專訪,希望澄清對受害女士的誤解。對有媒體報道的富婆遭騙人財兩空的說法,兩位檢察官認為不符合真實情況,容易導致社會對這些受害女性產生誤解。「這些受害人都很善良溫柔,只是在喪偶或離異後想再尋找一份感情,追求一種家庭幸福,並不是富婆,更不是因為空虛無聊而去徵婚」。

被騙者

多是職業女性還有公務員

檢察官認為,葉日海正是利用了這些女士的善良心理才詐騙成功,而並非這些女士貪慕虛榮、空虛無聊、愚蠢無知。雖然這些女士也有警惕性不高的過失,但都是正常的缺點。被騙女性中沒有一名全職家庭主婦,都有一份成功的事業,大多是職業女性,也有的是公務員,她們都受過良好教育,多數都有大學學歷。

接手案件時,檢察官的第一感覺也是不可思議,對葉日海多年能夠成功詐騙巨額財產的原因十分不解。隨著調查的深入,檢察官發現其中重要原因恰在於被害人過於善良和有同情心。很多被害人都反映,葉日海對人從來都是體貼有加,關懷備至,什麼手段都做得出來。葉日海向一名被害女士要錢時,為了增強說服力,甚至當場跪下哭訴。葉日海還虛構了前妻跟老外跑了捲走其1000萬元、自己親手拉扯一兒一女長大、自己掙錢就是要供女兒去羅馬學習繪畫等等謊言,塑造自己成功而有愛心、負責任的形象。檢察官其後調查,證實這些說法都是謊言,「他就是徐聞一個農民,我都懷疑他知不知道羅馬在哪。」葉日海在廣州經營的萬信隆公司實際就是一個皮包公司,在廣州租了一套公寓謊稱為個人房產,又說自己是將門之後,和香港明星萬梓良有親戚關系等等,後經證實純屬子虛烏有。

案件焦點

民間借貸還是詐騙?

本案中被告人葉日海辯稱並未詐騙,而只是與幾名女子談戀愛時借款,屬於民間借貸。民間借貸和詐騙之間界限如何劃定?正常民間借貸如何避免被疑涉嫌詐騙?記者就此咨詢了法律人士。廣東源浩律師所律師徐玉發認為,民間借貸與詐騙的區分關鍵,是看借貸者是否虛構事實借款而又不還,如果借款理由成立,並用於正當用途,一般不能定義為詐騙,從葉日海案可以看出,其沒有離婚就去徵婚,並利用感情借款,就可以認定存在詐騙的主觀故意。

佛山市檢察院徐檢察官表示,葉日海借款理由幾乎都是公司經營困難,資金周轉不靈,但在接受審訊時,他對公司營銷渠道以及相關經銷商可以說一無所知,其公司實際是作為詐騙工具的皮包公司。葉日海還稱借款用於給被害人入乾股分紅利,被害人卻都否認這一情況,加上葉隱瞞真實年齡和婚姻狀況,所以才可認定其虛構事實,存在詐騙的主觀故意。

民事責任

婚介所應否承擔責任?

由於本案贓款贓物大都沒有追回,經法院認定的8名被害人,只能共同分到葉日海的一輛小轎車,被害人如何才能真正彌補損失,能否向婚介所追討?記者采訪中發現,除一名被害人外,其他都是通過廣州真情緣婚姻介紹所結識葉日海。記者通過廣州114電信查號台查找該婚介所電話,但客服人員稱該婚介所電話保密。開展對外業務的婚介所為何要對電話保密?客服人員同樣以保密理由未予說明。其後記者通過電信號碼百事通查到該婚介所電話,該婚介所人員接電話後顯得非常警惕,一再詢問記者身份,記者僅詢問了徵婚所需提供資料的問題尚未表明身份,對方就突然掛斷電話。

廣東源浩律師所律師徐玉發認為,如果婚介所知道葉日海詐騙問題,被害人有權向婚介所追討損失,但其中困難在於如何舉證證明婚介所知情。從常理看,葉日海在該所登記徵婚,聯系了諸多女性,婚介所應該留意到徵婚結果,並察覺其中存在的詐騙嫌疑。婚介所應該將這種情況告知其後與葉日海聯系發展的女子,如果追究婚介所民事責任,前幾位受害者舉證困難,後幾位相對有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5ecc30100caj9.html~type=v5_one&label=rela_prevarticle
某人的博客上,介紹的婚姻詐騙案例。

⑼ 迴避與棄權票區別

簡單說,迴避就是當事人與事件有利害關系或與相關人有親屬關系,為了避嫌,不參與表決或投票。
棄權就是放棄表明立場的權利,既不贊同,也不反對。其實這也是一種立場:中立。
棄權人是事件的參與者,迴避人不是參與者。
以上是外行人的個人觀點,供參考。

⑽ 醉駕是否構成犯罪。你對醉駕入刑的看法

呼萬喚始出來

蹣跚前行一年半之久的「醉駕入罪」近日終於修成正果。2011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中獲得高票通過,並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該修正案二十二條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並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我國現行刑法中規定有交通肇事罪,但必須是行為人造成嚴重過失才給予刑事處罰。此次關於「危險駕駛」的定罪,改變了「肇事後再處罰」的方式,不管是否造成後果,只要有危險駕駛行為都予以刑事處罰。

有利於打擊醉駕

醉酒駕車和在城區飆車早已成為公眾深惡痛絕的兩大「殺手」。而因醉駕、飆車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案例近年來更是不斷沖擊著公眾的神經,2008年的孫偉銘案、2009年的黎景全案,以及杭州的「70碼」事件等,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對這些危險駕駛行為如何處罰,從立法層面進行解決成為了司法界和公眾心目中最好的方法。

事實上,「醉駕入罪」一直頂著很大的壓力。在審議階段,有關「醉駕入罪打擊面太大,對公務員不公」的說法不時耳聞,理由就是公務員一旦被認定為醉駕罪,就面臨著開除公職的處分。也有人以我國現行刑法中已經規定有交通肇事罪而對再次醉駕入罪提出質疑。對此,《廣州日報》發表評論指出,我國現行刑法中雖然規定有交通肇事罪,但前提是行為人造成嚴重過失才給予刑事處罰。因此,在實踐中處罰此類危險駕駛行為時,很多時候不得不「借用」危害公共安全罪。比如最高法2009年底制訂的《關於醉酒駕車犯罪法律適用問題的意見》就指明,對醉酒駕車造成重大傷亡的,依法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立法層面的缺失,使得法律很難在醉駕上起到更好的警示和預防犯罪作用,不得不停留於「發生一起處罰一起」的個案上。這次關於「危險駕駛」的定罪,改變了「肇事後再處罰」的方式,不管是否造成後果,只要有危險駕駛行為都予以處罰,凸顯了法律對生命的尊重,更有利於打擊醉駕、減少醉駕。

而縱觀世界各國,針對存在醉駕、飆車的社會問題,通行做法都是通過立法防患於未然。如在美國,一旦查出屬於「醉駕」,就會被拘留關押,重的可以判1年監禁;在新加坡,酒後駕駛,累犯者甚至會面臨最長10年的監禁……

多數車主支持「醉駕入罪」

據《成都商報》報道,在對50位成都市民進行的調查中,共有41位市民明確表示支持刑法修改的新規定,希望以更嚴厲的手段打擊醉酒駕駛;6名市民明確反對,認為動用刑事處罰手段過於嚴厲,對偶然犯錯的人不公平;還有3位表示可以理解、但不看好。而至於執行效果,大多數人持保留意見。

朱先生是大學研究員,有8年駕齡,無飲酒習慣,他認為懲治醉駕必須拿出真正有威懾的處罰手段,不能放任,必須嚴打;劉先生是公務員,駕齡6年,他也認為,「醉酒駕駛不禁,無論司機和行人都沒有安全感。」也有部分市民對此表示反對,任先生是建築設計師,駕齡8年,無飲酒習慣,他認為只增加一個罪名起不到效果,醉駕如果變成刑事處罰,就要經過法庭審理判決,這個執法成本就高了;教師李小姐則認為,把醉酒駕駛的人當作罪犯有些過了,若沒有造成任何後果,法院就判他刑,對其以後的生活不利。

而記者針對佛山部分車主的隨機采訪發現,除受訪的個別公務員認為量刑過重和直接影響前程外,針對「醉駕入刑」的支持率高達九成。一大型門戶網站調查也顯示,「醉駕入刑」的支持率高達 88.3%,反對僅佔8.2%。

不少車主坦言,自己的體檢報告並不是很理想,並不適宜喝酒,「入罪」能作為今後喝酒很好的擋箭牌。「再怎樣盛行的酒文化,總不能強迫別人犯罪。」不少「不貪杯」的車主,對此歡呼雀躍。

期待出台更多細則

佛山資深律師徐玉發在解讀新規時表示,對比此前,醉駕僅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處15日以下拘留和暫扣3~6個月駕駛證罰款500~2000元的處罰,刑法修正案使醉駕違法成本明顯提高。不過,徐玉發表示,刑法修正案對於飆車的處罰仍然存在眾多爭議,什麼情況屬於「追逐競駛」,怎樣的情況屬於「惡劣」等,仍期待更多細則,例如通過時速、私人空間違不違規等進行量化,否則,飆車被判拘役將很難界定。

四川大學刑法學教授魏東則表示,醉駕一旦入罪,涉及到執行的問題,執行又涉及判斷的問題,判斷的標准如何界定?這涉及到很多的具體問題,在實踐中操作性不強,很多的程序需要完善。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胡東飛也指出,在實踐中,醉酒駕駛的人太多了,加上證據不好固定,其實是沒辦法處理的。對於醉駕入刑可能對駕駛者起到威懾作用、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的觀點,這只是一廂情願。另外,醉駕一旦產生危害結果,到底是適用交通肇事還是醉酒駕駛罪?這會給司法處理帶來很大的麻煩。此外,如果一個人長期醉酒駕駛,是否構成累犯,這也是一個問題。

眼下,醉酒駕車、飆車、惡意欠薪等行為發生幾率越來越大,其社會危害性也呈現出逐漸擴大之勢。在這種背景下,將其正式入罪,既是時代之需,也是法律保護民生的應有之義。

全國人大常委會25日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將醉酒駕車、飆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等嚴重危害群眾利益行為定為犯罪,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並處罰金。同時民間呼籲已久的「惡意欠薪」也入罪。

此次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歷經三次審議,其中不乏爭議,最終表決通過取消了13項經濟性非暴力犯罪死刑罪名,並且新增了拒不支付勞動者報酬、醉酒駕車、飆車等犯罪。這一方面體現了寬嚴相濟的法律原則,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法律的人道化和時代化特性。

毋庸置疑,我國刑法在實際執行中存在著「死刑偏重、生刑偏輕」的問題,因而此次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13項死刑罪名,也符合逐步減少死刑的大趨勢。但減少死刑不等於降低法律的威嚴和門檻,法律的生命力就在於能根據社會的發展需要和現實情況,隨時作出調整。眼下,醉酒駕車、飆車、惡意欠薪等行為發生幾率越來越大,其社會危害性也呈現出逐漸擴大之勢。法律對此坐視不管,實際上就是一種間接的縱容。在這種背景下,將醉駕、飆車等危險駕駛行為,拒付報酬、惡意拖欠工資等正式入罪,既是時代之需,也是法律保護民生的應有之義。

醉酒駕車和在城區飆車,早已成為公眾深惡痛絕的兩大「馬路殺手」。因醉駕、飆車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案例近年來屢有發生,2008年的孫偉銘案、2009年的黎景全案,以及杭州的「70碼」事件等,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對這些危險駕駛行為如何處罰,司法界和公眾一直呼籲必須從立法層面進行解決。縱觀世界各國,也都普遍存在醉駕、飆車的社會問題,通行做法都是通過立法防患於未然。如在美國,一旦查出屬於「醉駕」,就會被拘留關押,重的可以判1年監禁;在新加坡,酒後駕駛,累犯者甚至會面臨最長10年的監禁……

我國現行刑法中雖然規定有交通肇事罪,但前提是行為人造成嚴重過失才給予刑事處罰。如此在處罰這類危險駕駛行為時,很多時候不得不「借用」危害公共安全罪。比如最高法2009年底制訂的《關於醉酒駕車犯罪法律適用問題的意見》就指明,對醉酒駕車造成重大傷亡的,依法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但立法層面的缺失,使得法律很難在醉駕上起到更好的警示和預防犯罪作用,不得不停留於「發生一起處罰一起」的個案上。這次關於「危險駕駛」的定罪,改變了「肇事後再處罰」的方式,不管是否造成後果,只要有危險駕駛行為都予以處罰,從而凸顯了法律對生命的尊重,也更有利於打擊醉駕、減少醉駕。

事實上,「醉駕入罪」也是頂著相當大的壓力而獲得通過的。在審議階段,有關「醉駕入罪打擊面太大,對公務員不公」的說法不時耳聞,理由就是公務員一旦被認定為醉駕罪,就面臨著開除公職的處分。且不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務員沒有享受法外施恩的特權,以開除公職不公平為借口,質疑「醉駕入罪」,某種意義上是在阻撓法律與時俱進,這種法律邏輯才最可怕。以此觀之,「醉駕入罪」體現的不止是法律的進步。

任何時代的法律都不能與現實脫節,及時根據社會新情況,適時調整法律,是法制時代的文明體現。期待接下來的司法解釋能為新增設的危險駕駛罪、惡意欠薪罪提供更好的操作細則。

熱點內容
司法警校畢業能幹什麼 發布:2025-02-01 21:32:51 瀏覽:877
勞動法倒班工時規定 發布:2025-02-01 21:25:18 瀏覽:480
誰刺傷法官 發布:2025-02-01 20:37:01 瀏覽:93
法院扣除審限 發布:2025-02-01 20:23:47 瀏覽:274
法治新講堂 發布:2025-02-01 19:26:37 瀏覽:156
法官法第十六條解釋 發布:2025-02-01 19:02:15 瀏覽:926
立法文案 發布:2025-02-01 18:50:31 瀏覽:232
依法治國何時提出來的 發布:2025-02-01 18:50:22 瀏覽:880
警旗司法警察 發布:2025-02-01 18:33:14 瀏覽:350
後廚人員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8:24:07 瀏覽: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