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設立法律行為
『壹』 設立中公司的法律性質
對於設立中公司法律性質的界定,關繫到對責任承擔模式的不同構建,是其前提問題,只有做出明確的界定,才能順利地推進後續的研究。
關於設立中公司的法律性質,即其能否在法律上作為一個獨立的民事主體並享有特定的權利並且承擔特定的義務,公司法理論至今沒有一個統一而明確的認識。學者在理論認識上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
1、合夥說。此說認為,公司設立發起人在公司成立前為合夥人,發起人所形成的團體為合夥,「若公司未經核准登記,即不能認為其有獨立人格」,而由發起人對該團體的債務負無限連帶責任。
2、無權利能力之社團說。此說為傳統大陸法理論,也是我國台灣學者的代表觀點,並為大陸大多數學者所接受。此說以同一體說為基礎.公司作為營利的社團法人,享有獨立人格,而設立中公司為將成立之公司的前身和基礎,則其應具有社團屬性,但尚未取得法人資格,不具有權利能力,所以屬於無權利能力的社團。
3、非法人團體說。這是英美法國家一些學者的觀點,認為設立中公司是一種非法人團體,是為了某種合法目的而聯合為一體的,非按法人的立法規則設立的人之集合體,可以享有一定的權利和承擔義務,其財產受法律保護。我國學者江平、孔祥俊等亦持以上觀點。
4、具有自身特性的非法人團體說。此說認為,設立中公司是一種具有自身特性的非法人團體。在設立公司的活動中具有相對獨立性,具有有限的法律人格。該學說以民事能力理論為基礎,認為設立中公司作為公司的雛形,在接受了股東出資之後已經有相應的財產承擔責任;建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之後,已經具有了行為能力和意思能力,能夠以團體的意思去從事一定行為。但從法律形式上看,由於其未履行登記,未獲法律人格。
設立中公司是非法人組織。我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三條第一款規定「公司經登記機關依法核准登記,領取,方取得企業法人資格。」故在登記完成之前,它尚未取得獨立的法人資格,僅僅是非法人組織。
至於設立中公司的民事權利問題,需要明確法律是否賦予團體以民事權利能力,並不僅僅是基於一般的法理精神和原則,而是要充分考慮其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責任能力。設立中公司的團體性特徵使得其具備了一定程度的意思能力,從而奠定了其行為能力的主觀基礎;從客觀方面來看,設立中的公司因發起人的出資或認繳股份而形成了一定的財產基礎,故設立中的公司兼具一定的意思能力和責任能力,法律賦予其權利能力在邏輯上是成立的。這也是前述第一種和第二種學說不符合學理之處。
第三種和第四種學說都承認設立中公司的某種法律地位,兩者區別在於是否認為設立中公司的構成要件有不同於一般非法人組織構成要件的特殊性。統觀之,具有自身特性的非法人團體說更能把握設立中公司的性質,而且符合公司法立法發展的潮流。
從各國判例學說的發展趨勢不難發現,各國從交易的穩定性和法律的經濟性出發,已越來越傾向於承認設立中的公司具有與設立行為相關的有限的權利能力。對於「與設立行為有關」,可界定為僅僅以完成設立行為並最終獲得法律人格為必要,而超出此范圍的行為,則不屬於與設立有關的行為.為維護交易安全,各國立法對設立中公司的意思能力、行為能力和責任能力均有嚴格的限制。
我國《公司法》雖然未對設立中公司的具體行為能力做出較為詳細的規定,但根據我國現行法規定,設立中公司為進行籌備活動可以到銀行開立賬戶、刻制公章、刊登廣告、簽訂合同.與此相對應,在這過程當中發生合同上糾紛或者侵權糾紛時,可將設立中公司的訴訟地位與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的「其他組織」對應起來,使得該理論與法律實踐能夠較好的銜接。如果把設立中公司視為無權利能力之團體,則設立中公司的行為完全被肢解成發起人的個人行為,這不僅是對設立中公司行為的錯誤認知,而且將導致對該問題的分析陷入支離破碎的境地,並且在司法實踐上也極易造成混亂和麻煩。
『貳』 公司設立與成立的區別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章第一節的相關規定,公司設立是指公司設立人依照法定的條件和程序,為組建公司並取得法人資格而必須採取和完成的法律行為。公司設立不同於公司的設立登記,後者僅是公司設立行為的最後階段;公司設立也不同於公司成立,後者不是一種法律行為,而是設立人取得公司法人資格的一種事實狀態或設立人設立公司行為的法律後果。所以,公司設立的實質是一種法律行為,屬於法律行為中的多方法律行為,但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的設立行為屬於單方法律行為。
公司成立是公司根據法定程序要件和實體要件得以組成,並取得法人資格,可以開始營業的狀態。公司的成立是完成公司的組建行為與有關主管機關審查認可行為的和諧統一。僅有公司組建行為的完成,即便其行為完全符合有關程序要件和實體要件,不經登記機關的認可或政府的許可(有些特殊業務必須經政府許可),並予以公告,公司不能視為成立,它不能取得法人資格,更不能進行營業活動,否則,要承擔有關法律責任。對公司的成立進行規范,目的在於防止不合格的經濟主體混跡社會經濟生活,威脅交易安全,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應答時間:2020-1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叄』 公司設立與公司成立的區別是哪些
公司設立與公司成立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公司設立是一種法律行為,公司成立是一種公司滿足成立條件而存在的合法狀態。
2、性質不同
公司的設立,系為組織公司之發起人之設立行為,有法律行為,亦有非法律行為;有民事法律行為,亦有受動的行政法律行為。而公司的成立則不是一種行為,而是指公司已取得法人資格的一種狀態,是對公司合法身份存在的一種表現形式。
3、二者與公司登記的關系不同
所謂公司登記,是指公司登記機關對公司法人團體資格確認的一種法律宣告,是一種公示和監督法律行為。公司登記在本質上仍屬公司設立行為,是公司設立這一系列行為的最後一個階段,而公司成立則是公司設立和公司登記的法律後果。
4、效力不同
公司在成立後,才能取得公司法人人格和公司名稱的排它使用權等,而公司設立則無上述人格和權利。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六條,設立公司,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分別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不得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應當在公司登記前依法辦理批准手續。
公眾可以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查詢公司登記事項,公司登記機關應當提供查詢服務。
『肆』 公司的設立屬於法律行為嗎
法律分析:公司設立是公司成立的前提條件。而公司設立的實質是一種法律行為,屬於法律行為中的多方法律行為,但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的設立行為屬於單方法律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六條 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分別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不得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應當在公司登記前依法辦理批准手續。公眾可以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查詢公司登記事項,公司登記機關應當提供查詢服務。
『伍』 公司設立的法律特徵〔〕單選
1、公司設立是前公司行為 所謂前公司行為,亦稱公司前行為,是指公司在成立之前的一系列法律行為和非法律行為的總稱。公司作為一個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實體,並不是偶然出現的,而有一個較長且復雜的設立過程。這個過程,從經濟角度觀察,是設立人在具備基本條件的基礎上,組織人力、物力、財力從而形成一定生產經營能力的過程;從法律角度觀察,是設立人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向國家有關機關提出申請獲得批准和(或)登記發照取得公司生產經營資格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設立人所為一系列行為是為組建公司並使其具備法人資格而為,其行為當時公司法人並非成立,若已成立,則為公司運營行為。前公司行為是公司運營行為的准備行為,對成立後正常運營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這決定了它在公司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故作為一部健全而完善的公司法,不僅應調整公司行為,而且應調整公司前行為。可以這樣認為,公司運營行為是公司法所規范的一般狀態,公司前行為是公司法所規范的非常狀態,它與債權人、認股人之間所產生的關系,在法律適用上,應適用不同於常態的特殊規則。
2、公司設立是一種具有民事和行政雙重性質的法律行為
公司設立是一種具有行政性質的法律行為,主要是指公司登記、股份發行之批准、特種行業經營之批准等一類的行政法律行為。在該法律行為當事人中,審查批准機關和(或)登記發照機關為能動之行政主體,申請公司登記之設立者為受動之行政主體。此種法律行為充分體現了國家強制性,它是現代國家對公司設立進行監督和管理,對社會經濟秩序進行調控的重要手段。
公司設立同時是一種具有民事性質的法律行為,學者們普遍認為它是公司設立的核心部分或主要內容,通常指制定章程、確定股東及出資、招股認股、召開創立會、聘任董、監事等。對於這種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前已述及,此處不再贅述。
3、公司設立既有程序法上行為,又有實體法上行為
公司設立是取得公司資格而完成法律要件的一切行為。這些行為涉及發起人、債權人,涉及工商局等行政機關,還涉及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服務機構。它們有些受實體法調整,有些受程序法調整,有些受實體法和程序法共同調整,從而引起一系列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常見的法律關系有:債權關系,即在特定當事人之間產生的一方有權請求他方為一定行為而他方有義務履行一定行為的權利義務關系,如為公司經營而待履行的借貸、買賣、租賃合同關系;物權關系,即當事人之間產生物權的設立、變動和終止的法律關系,如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投資關系,即因投資而發生的各種經濟關系,如招股、認股關系;勞動關系,指雙方當事人約定一方向他方提供職業上的有償的勞務的法律關系,如未來公司職工的僱用;行政管理關系,即當事人之間發生的具有隸屬性質的命令與服從的法律關系,如法人登記、不動產登記等。
4、公司設立既以個人為本位,又以社會為本位
個人本位,是指以保護個人利益為中心的一種思想;社會本位,是指以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為中心的一種法律思想。公司設立打破了公法與私法之間的傳統界限,實現了個人本位和社會本位的調和。也就是說,公司設立既要注意設立過程中各方當事人的利益,又要注意社會利益,如當地社區利益、環境利益、中小競爭者利益等。
『陸』 公司設立的條件是什麼
公司設立是指公司設立人依照法定的條件和程序,為組建公司並取得法人資格而必須採取和完成的法律行為。所以,公司設立的實質是一種法律行為,屬於法律行為中的多方法律行為,但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的設立行為屬於單方法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