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法律服務工作會議紀要
⑴ 會議紀要在法律上是什麼定義
會議紀要是用於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的公文。會議紀要不同於會議記錄。會議紀要對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都適用。
會議紀要與會議記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區別十分明顯。從應用寫作和文字處理的角度來探析,二者截然不同。會議紀要是一種法定的公務文書,其撰寫與製作屬於應用寫作和公文處理的范疇,必須遵循應用寫作的一般規律,嚴格按照公文制發處理程序辦事。而會議記錄則只是辦公部門的一項業務工作,屬於管理服務的范疇,它只需忠實地記載會議實況,保證記錄的原始性、完整性和准確性,其記錄活動同嚴格意義上的公文寫作完全是兩碼事。二者在載體樣式、稱謂用語、適用對象、分類方法、內容重點以及處理方式等諸多方面都有明顯區別。(
⑵ 「會議紀要」怎麼成為法律依據
不可能成為法律依據的,會議紀要是政府文件,法律是人大或常委會發布的,兩個完全不搭界
⑶ 公文寫作格式,糾正一下下面公文的錯誤: ××市教育局關於轉發教育部《教育工作座談會紀要》的通知
書名號是應該要的,轉發的文件名必須用書名號括起來!關於這個病例,你問的是寫作格式,不是排版格式(故不談居左居右字體等方面)。我認為,
1、 落款日期前未標注附件;
2、內容冗長且用詞不妥,既然是會議紀要,直接簡潔地說,請認真組織學習,並切實貫徹落實,或五個字,請遵照執行。沒有你討論提意見的必要;
3、落款日期應大寫,二00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注意不是兩個0,是兩個圈圈;
還有一個地方值得考究,僅僅是個人意見:書名號中的內容指代不明,含義過於廣泛,一般是「市人口和計劃生育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紀要」、「『希望工程』工作推進會會議紀要」等,應該指代清楚一些。
以上是我的工作經驗,希望大家指正。以下是原文,可做參考:
江蘇省水利廳文件
關於轉發《2008年淮河流域省際邊界水事協調聯絡小組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
徐州、連雲港、淮安、鹽城、揚州、泰州、宿遷市水利(務)局:
根據《淮河流域省際邊界水事協調工作規約》,淮河水利委員會於2008年9月28日至29日在山東召開了淮河流域省際邊界水事協調聯絡小組工作會議,現將會議紀要轉發給你們。請有關各地按照會議紀要和《淮河流域省際邊界水事協調工作規約》要求,繼續發揚顧全大局、團結治水精神,督促有關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認真做好邊界地區的水利工作,確保我省淮河流域省際、市際邊界地區水事安全與穩定。
附件:《2008年淮河流域省際邊界水事協調聯絡小組工作會議紀要》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十三日
主題詞:水利 會議紀要 轉發 通知
江蘇省水利廳辦公室 2008年11月13日印發
附件:
2008 年淮河流域省際邊界水事協調聯絡小組工作會議紀要
為預防和調處淮河流域省際邊界水事糾紛,檢查一年來《淮河流域省際邊界水事協調工作規約》 (以下簡稱《規約》)及《2007 年淮河流域省際邊界水事協調聯絡小組工作會議
⑷ 市教委會議紀要具有法律效應嗎
你好,這東西是正式的公文,但一般沒有法律效力
⑸ 會議紀要具有法律效力嗎
會議紀要不具有法律效力。會議紀要是根據會議記錄和會議文件以及其他有關材料加工整理而成,反映會議基本情況和精神的紀實性公文,主要具有綜合性、指導性、備考性等特點。
會議紀要的特點如下:
1、紀實性。會議紀要必須是會議宗旨、基本精神和所議定事項的概要紀實,不能隨意增減和更改內容,任何不真實的材料都不得寫進會議紀要;
2、概括性。會議紀要必須精其髓,概其要,以極為簡潔精煉的文字高度概括會議的內容和結論。既要反映與會者的一致意見,又可兼顧個別同志有價值的看法。有的會議紀要,還要有一定的分析說理;
3、條理性。會議紀要要對會議精神和議定事項分類別、分層次予以歸納、概括,使之眉目清晰、條理清楚。
【法律依據】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九條 第九條 行政機關的公文種類主要有:
(一)命令(令)
適用於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
(二)決定
適用於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及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
(三) 公告
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
(四)通告
適用於公布社會各有關方面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
(五)通知
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
(六)通報
適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者情況。
(七)議案
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
(八)報告
適用於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
(九)請示
適用於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
(十)批復
適用於答復下級機關的請示事項。
(十一)意見
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
(十二)函
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
(十三)會議紀要
適用於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
⑹ 請代某市教委寫一公文。將教育部《教育工作座談會會議紀要》下發給下級單位,速度跪求,高懸賞。
第二次物管合同談判會議紀要時間:2010年1元31日14:30地點:半山雍景苑會所參會人員:半山雍景苑業主委員會:業委會等九人(名單見公示欄)康景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公司管理層等五人(名單見公示欄)會議主題:半山雍景苑《物業服務合同》商談會議記錄:業委會 會議紀要:半山雍景苑業主委員會(以下簡稱業委會)與康景物業服務公司(以下簡稱康景)就簽訂《物業服務合同》進行了第二次商談,主要圍繞業委會提交給康景的物業服務合同草案中的條款進行。業委會主要就該合同草案中的以下條款進行了進一步的表態:物業管理費從2.3/平方米降低至1.96/平方米;希望明確公共產權及公共產權部分所產生的公共收益部分由業委會授權康景管理,收益部分按照7:3比例分配,管理中心外包合同由業委會委託授權方可簽訂及相關的監管手段;物業服務合同簽訂時間為一年;公攤費用明示;。康景方面的回應如下:物業管理費不降,維持現價格2.3/平方米不變,但會做持續提升物業服務質量的努力;公共產權就是小區內產權以外的部分,其產生的收益為公共收益(但小區地下車庫中物業所設置設施所覆蓋的部分除外、人防工程涉及部分待進一步商榷);公共收益的使用應該雙方協商使用,可設立獨立賬冊管理這部分收益,但經營權歸康景,業委會不是經營方,至於收益分配是否按照業委會要求7:3比例分配需要回去詢公司法務部研究後答復;外包合同方面,康景的做法是由公司統一招標,再由各樓盤小區管理處簽訂外包合同,同意外包合同文本提交給業委會備案;在下周三即2010年2月3日有半山管理處提供公共收益項目明細、2009年半山公共收益清單、公攤費明細及計算方法和依據、外包合同文本;物業服務合同按照行業慣例為2年。此外,雙方還就戶外電梯使用、愛琴海整改、保安人員培訓和工作整頓等進一步提升物業管理質量等問題進行了有建設性的探討。 2010年1月31日 檢舉 回答人的補充 2010-03-24 09:26 「會議紀要」可以用於記載會議的議定事項,有與「協議」「合同」相同的確定有關各方在實現特定目標過程中的責任、權利、利益、義務,備忘待查的作用,但它們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協議」「合同」奉行對等的原則,即文中有關當事各方在實現同一目標過程中的責、權、利的規定必須對等,不允許出現其中某方面只享受權利、利益而沒有承擔相應責任,履行相應義務的內容,否則,將被視為無效的「霸王合同」。在「會議紀要」中卻沒有這樣的規則,作為一種處理內部事務的「備忘錄」,它允許出現這種不對等。
⑺ 政府辦發會議紀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會議紀要無非是地方黨委、政府與下屬各局、委共同協商地方政策的會議記錄,無法上升到法律、法規、規章的高度,不是規范性文件,沒有法律效應。
⑻ 局級機關的會議紀要有法律效力嗎
局級機關的會議紀要,如果要求保密的話,肯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