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司設立瑕疵法律後果

公司設立瑕疵法律後果

發布時間: 2022-02-27 03:59:12

❶ 公司設立瑕疵司法解釋如何規定

(1)主觀瑕疵。是指發起人或股東個人的設立行為中存在的瑕疵,主要是指公司的發起人或股東本身的原因或其意思表示有缺陷。例如,發起人或股東沒有行為能力或屬於限制行為能力人;發起人或股東的意思表示不真實;發起人或股東明知其行為將侵害債權人利益而作出的設立意思表示等。

(2)客觀瑕疵。是指設立行為本身的瑕疵,主要表現為設立行為違反法定條件和程序,或者其他強制性法律規定。例如,設立目的違法或違背公序良俗;發起人或股東不足法定人數;章程必須記載事項欠缺或記載違法;發起人未認足、繳足出資;公司組織機構不符合法律要求等。

❷ 有些企業有出資瑕疵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出資瑕疵的責任有:
1、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應當依法全面履行出資義務;
2、公司債權人可以請求出資瑕疵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十三條第一、二款
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❸ 公司設立瑕疵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1、公司設立成功的情形。從發起人設立公司到公司正式成立,需要經過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內的公司雛形,稱為設立中公司。設立中公司的最終目的在於設立一個有獨立主體資格的法人,它與設立後的公司密不可分。發起人,是指為了設立公司通過發起協議組成的團體其許可權范圍是與公司設立有關的行為,在此許可權范圍內發起人可以以設立中公司的名義進行對外活動,如簽訂合同等等。不同情況下合同權利與義務由誰承擔首先要弄清楚設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問題。
設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首先從設立中公司與發起人的關系來看。發起人作為一個整體,發起設立中公司的機關,對外代表設立中的公司進行領導部門活動,履行設立義務。當公司合法成立時,發起人作為一個整體便不存在。由於設立中的公司與成立後的公司其實際是同一的,所以,發起人因設立行為所生的權利義務自然歸屬於將來成立的公司。當然,發起人所為的設立行為必須經過創立大會審議並確認其正當性。如果發現發起人有不當行為,應由發起人自己承擔責任。如果公司雖然合法成立,但公司創立大會拒絕承擔設立行為所產生的部分權利義務,發起人對公司擁有訴權,可以由法院裁定公司拒絕隨設立行為所產生的部分權利義務是否正當。
但是,發起在公司成立前所為的與設立無關的行為效果應怎樣認定呢?根據前文分析,發起在設立過程中成立公司所為的行為的後果原則上由成立後的公司承擔,而其以擬設立的公司的名義從事的與設立公司無關的行為的後果原則上則應由發起自己承擔,它是超越許可權的行為。但是,發起人應承擔的是合同無效的法律責任還是合同有效基礎上的合同義務?設立中的公司沒有從事經營行為的許可權,其經營行為為主體不合格的法律行為。但是,相對方可能是善意的,並不得知該情形,從保護第三人利益和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角度出發,如果對該發起的行為,第三人無異議,且該行為也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就無須確定其無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果將該行為確認為無效合同沒有履行的將不再履行,已經改選的,當事人應互相返還履行標的,當事人只承擔締約過失責任。這樣,發起人或公司就會以發起人所從事的行為與設立公司無關為由不履行合同找借口,不承擔違約責任,這顯然是對交易安全不利的。當然,當事人在無故意和重大過失的情況下,也可以主張撤銷該行為。
2、公司設立失敗的情形。如果設立失敗,同樣的合同義務和違約責任又應該怎樣承擔呢?設立失敗是指公司沒有能夠完成設立行為的情形。可能是因為投資環境發生變化,發起人在申請公司注冊登記之前決定停止公司設立活動;也可能是因為發起人未能就出資方式、組織人員選任等內容達成一致,於是終止合作不再繼續公司設立活動等。但最為普遍的原因是公司設立在條件上不符合法律規定或在程序上有瑕疵,公司登記機關以合法理由不予登記,拒絕核發營業執照,因而使得公司設立行為沒有能夠全部完成。這時,發起人之間的生態系統本質上是合夥關系。如果公司未能合法成立,沒有新的獨立的法人人格承擔設立中產生的權利義務,發起人對因設立行為所產生的義務對第三人負連帶責任,因發起行為所產生的、並非專屬於成立後公司的權利,也分別或共同對第三人主張權利。
總之,對於公司發起人所代表公司締結的契約,公司在成立之後是否應當就此契約對第三人承擔義務和責任,應當根據既要保護公司發起人設立公司的積極性又應當保護所設立的公司利益不受損害的原則來決定。防止發起人藉助公司設立之機,從事欺詐行為,追求個人利益,並因此而損害公司利益;也不要使公司發起人因承擔過重責任,創設公司的積極性受到阻滯。只要公司發起人在發起和設立公司過程中善意而為,對公司承擔了受託人所承擔的義務,沒有追求不當利益,發起人以擬設立公司名義與第三人締結的契約就可以由成立後公司對第三人承擔責任,發起人無須就此契約對第三人承擔責任。

❹ 什麼是出資瑕疵,瑕疵出資的法律後果是什麼

瑕疵在語義上進行解釋便是缺點,從法律層面進行解釋,瑕疵指的便是在標的物形狀、質量、效用等方面存在缺陷,未能符合法定約定或者通用的相應指標。股東出資瑕疵內涵研究方面,眾多學者對此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有學者認為,股東出資瑕疵屬於股東繳付現物存在品質和權利上的瑕疵,其中包含了法律和自然瑕疵,如所交付的標的物未能符合相應的章程或者國家規定標准,不具有相應的功能和功效,影響著公司對標的物的無法正常使用,即認定是股東出資瑕疵。有學者指出,在法律層面對股東出資設定明確規則狀況之下,如相應股東在出資時,未能符合相應的規定,可認定是股東用於出資的財產是出資瑕疵。通過對部分學者出資瑕疵概念的查閱和匯總得知,股東出資瑕疵主要是指股東履行出資義務時,未能符合國家相應法律規定和公司的章程,其中包含了出資義務不履行,不適當履行。不履行主要指的是未進行出資,履行不適當主要指的是出現出資延遲、出資金額不足、抽選出資的方式等。
公司法對股東民事責任做出了相應的規定,但是由於部分規定的制度內容比較籠統,在實際當中可行性不強。當前股東出資瑕疵民事責任制度內容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1)出資瑕疵股東在公司法當中的民事的責任追究,僅限於補足相應的出資差額即可,可見股東存在出資瑕疵問題所承擔的民事責任比較小。即便是股東補充與補償相應的出資差額和相應的出資利息,也遠遠彌補不了公司的經營與發展所造成的損失。這樣的股東出資瑕疵的責任承擔方式和處罰方式,未能有效地制止股東出資瑕疵問題的再次出現。
(2)現行的股東出資瑕疵民事責任中,未能加強對債權人的保護。鑒於公司法對股東責任未能進行詳細的劃分,使得對公司內部和公司外部的區分界限比較模糊,這樣便缺乏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盡管公司其他的一些股東或者成員知道股東出資瑕疵的行為,可能由於各種原因,而不願意行使其他的法律手段來追究相應股東的民事責任,這樣便使得公司法的制定和實施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債權人對其出資瑕疵並不知情,也沒有更多途徑保障其權利,這樣便是的債權人的利益未能得到有效的保護。
(3)新公司法對於解決股東出資瑕疵方面的問題,相關出資瑕疵內容比較籠統,未能明確確定訴訟主體制度方面的相關內容,對於訴訟主體規定內容的缺失,必然導致訴訟程序出現障礙。這樣的狀況充分反映出公司法本身存在一些制度缺陷,不單影響當事人利用法律途徑來保障自身利益,同時也加大了法院使用新公司法的內容來維護當事人利益的難度。
(4)當前學術界眾多學者對於股東出資瑕疵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是關於出資瑕疵預防制度建設的建議未能達成共識,在公司法當中也未能對這一方面內容進行明確的規定,這樣便使得股權出資瑕疵在防範措施方面存在缺失,導致股東出資瑕疵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決,自然會影響到公司其他利益主體的權益。
解決對策
為了保障現代企業能夠在安全和穩定的狀態下進行運營,針對股東出資瑕疵民事責任制度方面的問題,首要的工作便是要建立股東實體權益保障制度。通過這一制度,能夠有效地對相應股東出資瑕疵的責任進行追究,在實際操作當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法律應明確股東出資瑕疵追繳出資權利的主體,權利主體應及時、合法、並正確的行使該項權利。通過構建相應的追繳出資管理制度內容,藉助合法的途徑來保護相應利益主體的權益。其次,法律要制定追繳出資法律程序,通過設置可操作性較強的追繳程序,股東出資瑕疵行為出現之後,其他的股東公司和相應的債權人能夠按照相應的法律程序來保護自身的權益。最後,法律應當明確出資瑕疵的責任人,公司可委託或藉助驗資機構來對具體的出資瑕疵行為人進行核實並驗證。若由於驗資機構的原因未能核實並驗證該出資的,則相應的驗資機構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更有利於保障其他股東權益。
當前我國公司法根據股東出資瑕疵,對於其他股東和債權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制定了三種法律責任,第一,違約責任;第二,差額補繳責任;第三,資本充實責任。與之對應的相應責任承擔方式有以下三種,第一,繼續履行;第二,採取補救措施;第三,賠償損失費;通過分析得知相應的責任類型和承擔方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難以補償,由於股東出資瑕疵所造成的利益方經濟損失。因此,本人認為應當注重對股東瑕疵出資責任立法方面的完善。在實際的操作當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應當不斷的完善貨幣出資不實方面股東的責任立法內容,同時要詳細的列出貨幣出資瑕疵的類型。其次,要不斷的完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瑕疵出資,民事責任相關立法內容,並在相應立法當中,加大對該類民事責任的承擔范圍和懲處力度。最後,應當完善股東出資追繳權利,相應內容的立法不斷的維護。其他股東的合法權益。
(3)完善股東瑕疵出資責任立法
按照公司法規定內容,公司在成立時需要對所有股東的出資額採用書面的形式進行規定。但實際操作當中,未能對一些非貨幣出資形式的協議進行規定,這樣便使得公司的資產存在不透明狀況,為了改善股東出資義務履行的監督機制,不僅要對貨幣出資方面的內容進行規定,同時也要注重對一些非貨幣出資形式進行規定,並將相應內容列入到公司的章程當中。在完成這一協議規定內容之後,還要對股東出資義務履行的狀況實施有效的監督,通過制定股東出資信息的公示制度,讓公司的貨幣和非貨幣出資狀況能夠得到公司全員的監督。這樣不僅能夠保障公司自身的利益,同時也能夠保障其他主體的權益,對於降低公司的交易風險意義重大。
(4)構建股東出資瑕疵預防機制
公司法雖有對股東出資瑕疵所承擔的相應民事責任進行規定,但是存在諸多不足,且多數是在事後進行懲罰。如果法律能在事前進行有效的控制,便可以降低股東出資瑕疵出現的頻率。因此,針對該情況,本人認為應當構建股東出資瑕疵的預防機制,通過不斷的完善當前社會信用體系,對企業的法人以及企業的信用進行嚴格的監督與管理,藉助社會信用體系的一些限制機制,例如,構成股東出資瑕疵行為之後,相應的行為人不能乘坐高鐵或者飛機,在銀行貸款方面設定貸款限額,這樣能夠更好的約束股東能夠正常出資,避免股東出資瑕疵現象頻發。

❺ 公司瑕疵設立有什麼狀況

法律分析:公司設立瑕疵一般表現為:

1、股東。(1)、股東人數不符合限制;(2)、股東缺少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3)、出資形式瑕疵。

2、章程。(1)、未對股東權利進行明確約定;(2)、章程內容違法。

3、資金。(1)、股東出資不足;(2)、出資價值不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十四條 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

第二十五條 有限責任公司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 公司名稱和住所;

(二) 公司經營范圍;

(三) 公司注冊資本;

(四) 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

(五) 股東的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時間;

(六) 公司的機構及其產生辦法、職權、議事規則;

(七) 公司法定代表人;

(八) 股東會會議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

股東應當在公司章程上簽名、蓋章。

第二十六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七條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❻ 公司設立瑕疵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危害嗎

公司設立瑕疵是指公司設立時,發現設立過程中,存在不符合公司法規定的實體要件或者程序要件,從而使公司法人人格存在不穩定狀態的法律現象。例如,設立人出資不足,或或出資人越權處分等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條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第九十三條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後,發起人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繳足出資的,應當補繳;其他發起人承擔連帶責任。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發起人補足其差額;其他發起人承擔連帶責任。

❼ 公司設立時存在瑕疵公司成立會無效嗎

法律分析:如果設立公司時存在的瑕疵是可以補正的,那麼補正後公司成立有效,如果瑕疵無法經過補正則公司設立行為無效。根據法律規定所謂的公司成立無效是指已獲准登記的公司由於其設立時不可補正的瑕疵,在事實上不具備法人資格而被有權機關依法認定其自始不成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十八條 公司並不因為設立時不具備最低注冊資本而無效,只要有限責任公司獲得了法人人格,則即使公司在設立時不具備所要求的最低注冊資本,公司仍然有效設立,公司債權人、股東或其他人員不得以公司在設立時不具備最低注冊資本為由而主張公司設立無效。但他們可以提起訴訟,要求公司股東根據第28條來承擔資本的補充責任。

❽ 公司設立瑕疵處理

公司的設立瑕疵是指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但是公司設立的實質要件有瑕疵。具體表現為公司設立時缺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條件之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三條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股東符合法定人數;
(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三)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五)有公司住所。

熱點內容
微信轉賬憑證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1 17:45:25 瀏覽:717
2017年婚姻法債務問題 發布:2025-02-01 17:23:04 瀏覽:918
殘疾人法律援助存在問題 發布:2025-02-01 17:16:28 瀏覽:595
考律師證看什麼書 發布:2025-02-01 17:05:24 瀏覽:635
新婚姻法以父母名義買房 發布:2025-02-01 17:03:45 瀏覽:669
民法精講課 發布:2025-02-01 16:42:51 瀏覽:659
司法服務專線 發布:2025-02-01 16:42:12 瀏覽:987
聘用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1 14:23:18 瀏覽:609
江蘇勞動法立法權 發布:2025-02-01 12:09:09 瀏覽:684
新婚姻法24條廢除了嗎 發布:2025-02-01 12:01:25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