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法律顧問
❶ 個人能否獲取國土資源和規劃局的航拍圖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7
❷ 在土地局和規劃局合並後,是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好,還是土地規劃信息中心好
當然是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好,但是也要當心,越是權力部門,因腐敗而被查處的可能性越大。
❸ 國土局法律顧問專項服務范圍有哪些
國土資源局法律顧問工作制度
第一條為規范和加強我局法律顧問工作,促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法律顧問工作堅持以事前防範法律風險和事中法律控制為主,事後法律補救為輔的原則,加強重大決策和重要工作的合法性審查,維護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和社會公共利益。
第三條政策法規科負責法律顧問的聘任、日常聯絡、組織、協調等工作,加強法律顧問工作的考核和評價。
第四條法律顧問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遵守憲法和法律,擁護黨的領導,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和道德修養;(二)從事行政法學等領域的研究和法律服務工作,具有法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律師執業三年以上;(三)熟悉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和其它行政法律法規,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四)熟悉市情、社情、民情和行政部門工作規則;(五)熱心服務於社會公共事務,有相當時間和精力履行職責。
第五條法律顧問履行下列職責:
(一)為國土資源局的重大決策提供法律咨詢意見;(二)參與重要規范性文件的研究、論證和合法性審查工作,提供法律咨詢意見、建議;(三)參與起草、審查、修改以國土資源局名義簽訂的合同、協議及其他有關法律文書;(四)參與國土資源局重大案件合議、疑難案件的研究討論,提供法律咨詢意見、建議;(五)協助國土資源局處理行政復議、聽證和重大涉法事件,起草有關法律文書或出具法律意見書;(六)受市國土資源局委託,代理民事、行政訴訟和仲裁案件;(七)對涉及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社會敏感事件提出法律意見和建議;(八)辦理國土資源局交辦或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
第六條國土資源局法律顧問享有以下權利:
(一)獨立發表法律意見,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干涉;(二)根據工作需要,查閱國土資源局有關文件和資料;(三)按照工作安排,參加國土資源局重大案件合議和有關業務工作討論會議;(四)對市國土資源管理各項工作可以提出法律意見和建議。
第七條法律顧問承擔下列義務:
(一)保守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不應公開的信息;(二)按時參加國土資源局組織的法律顧問活動,不得無故缺席;(三)不得接受他人委託,辦理與國土資源局有利害沖突的法律事務;(四)不得超越委託許可權,不得擅自轉委託他人代理,不得以國土資源局法律顧問名義從事與委託事項無關的活動;(五)不得利用工作便利,為本人或他人牟取不正當利益;(六)不得從事其他任何有損國土資源局利益或形象的活動。
第八條國土資源局交辦或委託的法律事務,由政策法規科統一負責,確定專人加強與法律顧問聯系。
第九條各科室、各部門及下屬單位需要法律顧問參加的活動或會議,應當提前3天通知政策法規科,並提供有關討論的文件資料。需要法律顧問提出書面法律咨詢意見的,應當同時告知。
第十條法律顧問應當自接到資料或參加會議後,5日內出具書面法律意見書。法律意見書應當合法、及時、客觀、公正,並由本人署名,法律事務所簽章。對於所咨詢的事項或問題,應提出明確的意見或結論,並闡明理由。
第十一條法律顧問應當建立法律顧問工作日誌,對國土資源局交辦或委託的法律事務及其辦理過程、處理意見和建議、辦理結果等情況予以詳細記錄,並及時報送國土資源局備案。
第十二條法律顧問認為自己與所承辦的法律事務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履行職責的,應當主動提出迴避。是否迴避,由政策法規科報請局領導研究決定。
第十三條法律顧問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政策法規科報局領導同意後予以解聘:
(一)因違反法律法規或職業紀律,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或被取消專業資格、專業職稱的;
(二)泄露國家秘密或政府工作秘密,造成損失或不良影響的;
(三)一年內累計兩次不履行或不按時履行職責的;(四)利用工作便利為本人或他人牟取不正當利益的;(五)因其他重大事由需要解聘的。
第十四條國土資源局法律顧問每年聘任一次,期滿可以續聘。國土資源局按照聘任合同向法律顧問支付費用。法律顧問應當於每年年初向國土資源局書面報告上年度工作情況。
第十五條本制度自2015年12月1日起施行。
❹ 非法批地,區長局長被開除——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政府及區國土資源局非法批地案是怎樣
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政府及該區國土資源局在未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審批手續的情況下,擅自以「土地預約協議」和「征地通知單」的方式,批准徵收集體土地3928.11畝,其中耕地2345.47畝,導致1453.85畝土地被非法佔用,其中耕地1408.75畝;已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但尚未開工建設的土地2474.26畝,其中耕地936.72畝。
經查,青島市市長助理王雁在擔任嶗山區區委書記、區長期間,簽署有關批准文件4份,涉及土地1063.55畝,其中耕地617.86畝;嶗山區教育體育局局長於志軍在擔任嶗山區國土資源局局長期間,簽署有關批准文件24份,涉及土地1633.24畝,其中耕地621.19畝。嶗山區政府、區國土資源局的其他個別領導也非法批准了部分建設項目用地。
嶗山區政府及該區國土資源局非法批地,違反了《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王雁、於志軍負有直接責任。依據《土地管理法》、《關於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行政處分暫行辦法》(原監察部、國土資源部令第9號)、《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國土資源部報經國務院同意,作出以下處理決定:由山東省政府責成青島市政府撤銷嶗山區政府及該區國土資源局的非法批地文件。已建和在建的項目,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依法辦理用地手續;閑置的土地一律依法收回。因王雁、於志軍收受賄賂而造成流失的土地資產,由嶗山區政府依法追繳。
青島市紀委監察局決定:給予青島市市長助理王雁(嶗山區原區委書記兼區長)、嶗山區教育體育局局長於志軍(嶗山區國土資源局原局長)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鑒於兩人涉嫌嚴重受賄已被批捕,合並非法批地追究法律責任。對其他有關責任人員,由市紀委監察局調查處理。
【分析】本案是一起性質十分惡劣的非法批地案件。
對非法批地行為的處理,土地管理法律法規作了明確的規定,涉及兩個方面:一是確認批地行為的無效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條規定,無權批准徵收、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其批准文件無效,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應當收回。二是追究違法行為人的責任,包括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對非法批准徵收、使用土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關使用土地的當事人拒不歸還土地的,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依據《關於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行政處分暫行辦法》(原監察部、國土資源部令第9號)規定,非法批准徵用、佔用基本農田以外的其他耕地2公頃(30畝)以上的,給予開除處分。本案中兩名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的處理是正確的;兩名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涉嫌嚴重受賄,存在徇私舞弊情節,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土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第五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違反土地管理法規,濫用職權,非法批准徵用、佔用其他土地100畝以上的屬「致使國家或者集體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應予刑事追究。
❺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是不是國土局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不是國土局。
國土局全稱是國土資源局,是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的,為國務院組成部門。承擔規范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的責任。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是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為正局級,掛市海洋局、市林業局牌子。 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關於自然資源和規劃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自然資源和規劃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5)青島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法律顧問擴展閱讀:
國土資源局具體承擔優化配置國土資源的責任。負責規范國土資源權屬管理。承擔全國耕地保護的責任,確保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承擔及時准確提供全國土地利用各種數據的責任。承擔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責任。承擔規范國土資源市場秩序的責任。
負責礦產資源開發的管理。負責管理地質勘查行業和礦產資源儲量。承擔地質環境保護的責任。承擔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的責任。依法徵收資源收益,規范、監督資金使用,擬訂土地、礦產資源參與經濟調控的政策措施推進國土資源科技進步。
❻ 城市規劃歸哪個政府部門管建委,國土資源,規劃局,還有發改委,這么多部門是怎麼分工的
現在規劃部門職能統一劃轉到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具體到地方就是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目前機構改革,國土和規劃合並成了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城市規劃也成城市空間規劃。
❼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什麼部門權利最大
自然資源局就是之前的國土局負責用地面積開發性質審批的,規劃局就是負責建築設計方案或者效果圖等流程審批,從本質上來說這兩個都是對土地的利用進行管控的,由於部門調整許多地方國土和規劃開始融合了改名自然資源。
❽ 國土資源局和規劃局不作為怎麼辦
1、首先要依據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確定國土、規劃兩部門是否確實存在不作為;2、依法確定兩機關有不作為的行為後,首先向同級或上級紀檢監察機關效能監督部門進行反映;3、不作為造成損失巨大可能構成犯罪的,可向檢察機關反瀆職部門舉報。
❾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法律顧問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