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法律服務
❶ 人民日報:限行,首先是一個法律問題.合法嗎
不讓汽車、行人走火車道也是限行,合法嗎?記住一點,全國人民是在黨中央的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從領導、聽從安排是人民群眾的本分
❷ 政府法律顧問 應該什麼樣 人民日報
日前,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舉辦的律師服務法治政府建設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律師就如何深化律師服務法治政府建設、怎樣做政府的法治好幫手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據了解,截至目前,約有23500名律師受聘擔任各級政府部門的法律顧問,佔全國律師總數的1/10以上。據不完全統計,過去3年,全國律師為各級政府提供咨詢51萬余次,出具法律意見書近9萬份,參與重大項目研究1.6萬多次,參與重點事件研究1.7萬次,參與涉法涉訴信訪處置9.5萬次。
提供法律服務,促進領導幹部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辦事
「這件事必須要做!」縣長拍著桌子說。「這件事絕對不能做!」黑龍江利和律師事務所律師夏炎焱也拍起桌子回應道。律師如此「大膽」,縣長和副縣長們都愣住了。
這是幾年前發生在黑龍江省雞東縣政府常務會議上的一幕。當時,一家外企主動上門稱可對當地國企投資800萬美元,但需要縣政府出具一份涉外不可撤銷融資擔保函。
對此,縣里決定召開常務會議通過。可是,列席的縣政府法律顧問夏炎焱堅決反對。夏炎焱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騙局,因為我國法律不允許政府出具此類擔保函。後來,事實證明夏炎焱的判斷是正確的。
和夏炎焱一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律師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為政府的科學決策、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意見。並且,從早期的為政府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協助政府審查法律文書,拓展到協助處置突發事件、為政府決策部署和項目建設提供法律意見,再延伸至基層法律服務、法制宣傳教育,律師服務已經逐步覆蓋政府工作的各個方面。
在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發生的第一時間,北京市律師協會積極組織律師就災害涉及的法律問題、已經或可能引發的法律糾紛進行分析,並提出了促進依法行政、解決糾紛的建議和對策,形成了《關於「7·21」特大自然災害相關法律問題及建議的報告》,為市委、市政府的災害善後工作提供了有益參考。
在寧夏,「十二五」期間35萬生態移民工程建設到哪裡,律師服務就跟進到哪裡,法律服務始終保持與移民工程的對接,實現了對91個移民鄉鎮的全覆蓋。據統計,律師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法律意見476條,為廣大移民群眾提供法律咨詢12690件,促進了移民工程依法、有序開展,在政府與群眾之間搭起了一座「連心橋」。
近年來,湖北省武漢市進入市政交通建設的高速發展期,不少施工項目涉及對已有道路的佔道,尤其是一些項目一再延期退場、撤障,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市政交通建設原本是好事,可別因為逾期佔道而引發群眾不滿,變成了壞事。」湖北瑞通天元律師事務所律師柳平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既然有機會參與公共事務管理,那就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促進領導幹部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辦事。」柳平告訴記者,他積極向政府獻策,建議依法對市內項目佔道時間進行嚴格審批、檢查,對非不可抗力逾期者應予必要的追究和處罰,該意見最終被市政府採納。
(人民網)
❸ 要人治,不要法治.《人民日報》一篇社論,全國執行,何必要什麼法律
所謂法律是國家來制定或認可的,自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即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它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為手段。法治和法律要逐漸變得適當寬容以利於社會和諧。法律一般限於憲法。法屬於上層建築范疇,決定於經濟基礎,並為經濟基礎服務。法律的目的在於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是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一項重要工具。所以,法律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它隨著階級、階級斗爭的產生、和發展,法律將隨著社會階級、階級斗爭的消滅而自行消亡。
從上可以看出:法律既是大眾的信仰,同時也是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工具。
法律與政治很微妙,個人建議你不必糾結於此。
❹ 上海12348法律咨詢熱線是24小時的嗎
法律咨詢提供24小時服務。
「12348上海法網」是上海市司法局著力打造的內集線上(智能網路)容、線中(熱線電話12348)、線下(實體窗口)「三位一體」的公共法律服務網路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線上服務平台的統稱。有四大板塊:法律咨詢板塊、法治地圖板塊、普法學法板塊、法律服務板塊。
2017年,上海12348法律援助咨詢熱線升級改造為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的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已開通法律咨詢、行政審批辦理及司法考試咨詢、公證咨詢、獄務公開、戒毒所務公開共五項服務,其中,法律咨詢提供24小時服務。
(4)人民日報法律服務擴展閱讀
12348上海法網,是一個以網路服務為主、電話熱線為輔、實體窗口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上海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以及全市16個區縣的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已經全部建成;全市所有街鎮的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村居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也已實現全覆蓋。到2020年,上海市將總體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❺ 人民日報對社區矯正意見稿的觀點,明白什麼意思了吧
編制屬於縣(市、區)司法局 政法專項編制的公務員 在鄉鎮上搞普法、人民調解、監督法律服務所、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等 待遇要看不同的地方,有些地方司法所人員轉了警的,有的沒有。當然轉了警的地方會享受警銜津貼,這樣會比鄉鎮公務員待遇好。反之,就差不多。因此,待 遇要看你所考的地方有沒有轉為警察。難考不難考還不是要看各個地方
❻ 人民日報:政府不守法,如何讓公眾守法
網搜信息,確實有評論過。地方政府有必要深刻反思,在自己身上找毛病,不要辜負法律賦予的重任,不要辜負中央依法治國戰略。古語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總是依靠中央強制。地方政府應該有自覺性。
❼ 《人民日報》簡介
人民日報(People's Daily)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
報紙於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縣里庄創刊。時由《晉察冀日報》和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合並而成,為華北中央局機關報,同時擔負黨中央機關報職能。
毛澤東同志親筆為人民日報題寫報名。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決定人民日報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並沿用1948年6月15日的期號。1992年,人民日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報紙之一。
人民日報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作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為展現蓬勃發展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舞台,人民日報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政策主張,記錄中國社會的變化,報道中國正在發生的變革。
(7)人民日報法律服務擴展閱讀:
社會影響
《人民日報》是一張權威、嚴肅的綜合性日報,憑借其采編力量對新聞事件作出反應,報道國內外重大事件。《人民日報》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放在首位,堅持高品位、高格調,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創新,對弘揚祖國歷史和民族文化作出了貢獻。
宗旨
堅持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心同德、同向同步,忠實履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和使命,始終不渝地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始終不渝地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始終不渝地貫徹政治家辦報要求,努力當好新聞戰線的排頭兵,當好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排頭兵,當好改進文風的排頭兵,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發揮「中流砥柱」「定海神針」重要作用。
❽ 復印早期的人民日報,會涉及到法律嗎或者版權糾紛什麼的
不以營利為目的,一般不會違法。
❾ 人民日報公告事宜有法律效應嗎
1、有的!
2、如遺失聲明,法院的公告等,時效過了,就產生法律效力!
❿ 上海12348法律咨詢熱線是24小時的嗎
是的。
在「復安徽司法」微制博、微信和人民日報客戶端繼續助力農民工法律援助的基礎上,今年還新增了「12348安徽省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台」和「安徽法網」兩個渠道,全方位開辟網上申請、撥打熱線電話、手機掃一掃等多種維權渠道,方便農民工及時獲得全天候的法律服務。
活動期間,12348安徽省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台安排律師值班,確保熱線7×24小時暢通。
(10)人民日報法律服務擴展閱讀
「123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工作職責,主要解答法律咨詢,普及法律常識;實施內部聯動,搞好上門服務;溝通外部信息,做好受案分流;
加強區域合作,搞好職能部門間協調聯動;做到快速反應,防止糾紛激化;遵循有關規定,提供法律援助;掌握社情民意,當好黨政參謀;接受社會監督,提高法律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等。
「16000148」法律服務電話更名為「12348」法律咨詢電話,啟用全國統一服務號碼「12348」,並歸並至法律援助中心,「12348」法律咨詢專線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時,又拓展了法律援助的新功能,此舉標志著「12348」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