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四川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標准

四川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標准

發布時間: 2022-03-11 23:07:38

Ⅰ 四川省工傷保險條例的實施細則以及賠償標準的內容是什麼

您好,小編為您整理了關於四川省工傷保險條例的實施細則以及賠償標准得內容。
一、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四川省行政區域內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三條?用人單位應當在登記或者注冊所在地依法為職工參加工傷保險。未在登記或者注冊所在地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可由用人單位在生產經營地為其參加工傷保險。
第四條?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遵守有關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執行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預防工傷事故發生,避免和減少職業病危害。 工程建設領域的用人單位應當將依法參加工傷保險作為保證工程施工安全的具體措施。 不能按照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的工程建設項目,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以建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
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工傷預防工作,發展工傷康復事業,建立工傷預防、補償和康復相結合的工傷保險工作體系。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稱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事務。 省、市(州)勞動能力鑒定機構負責職工勞動能力鑒定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發展改革、公安、民政、財政、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水利、應急管理、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醫療保障、稅務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工傷保險相關工作。
第六條?市(州)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會同財政、衛生健康、住房城鄉建設和應急管理等部門,根據轄區內工傷事故傷害、職業病高發的行業、企業、工種、崗位等情況,統籌確定工傷預防的重點領域,開展工傷預防的宣傳、培訓,建立工傷隱患排查機制和預警機制。
第七條?工會組織依法維護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工作實行監督。
第八條?工傷保險基金依法由國家和省規定的資金構成,實行省級統籌。 工傷保險基金用於國家和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勞動能力鑒定,工傷預防的宣傳、培訓等費用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用於工傷保險的其他費用。工傷保險管理、工傷認定、業務經辦的必要工作經費,由同級財政予以保障。 省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財政、稅務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經省人民政府授權,依據國家相關規定,做好確定、調整、發布我省工傷保險待遇標准、費率等工作。
第九條?經辦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內部財務、審計制度,每年至少應當向社會公布一次工傷保險基金收支情況。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依法對工傷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情況進行監督。
第十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和工會等組織建立工傷保險工作協調機制,建設信息共享平台,協調解決相關重大事項。
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工傷保險制度宣傳和普及工作,提高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工傷保險法制宣傳教育、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工作。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知悉信息、參與及監督工傷保險制度執行的權利,有權對涉及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等違法行為進行舉報。
第二章?工傷認定
第十二條?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以下稱受傷職工)已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受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向參保地同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在省本級參加工傷保險的,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市(州)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向用人單位生產經營地的縣(市、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第十三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人事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機構出具的醫療診斷證明(含職工受傷害時的初診診斷證明)或者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四)申請人能夠提供的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第十四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後,應當在十五日內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材料完整的,書面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材料不完整的,應當書面告知補正要求。申請人按照補正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在十五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
第十五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的,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初次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三十日內,按本條例規定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書面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初次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初次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之日止,發生符合國家和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延誤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時限內:
(一)超出工傷認定管轄權范圍的;
(二)超過規定申請時限的;
(三)已經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申請人基於同一事實和理由,就同一次傷害情形再次提出申請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勞動人事關系、事故傷害情況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配合,據實提供情況及相關材料。 當事人對勞動關系存在爭議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十九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對受理的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 第二十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的時限中止,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一)受傷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就勞動關系是否成立正在進行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或者訴訟的; (二)對受傷職工是否構成醉酒或者吸毒、自殘或者自殺和故意犯罪等正在進行認定,尚未作出生效法律文書或者結論性意見的;
(三) 人民法院對宣告職工死亡的判決尚未作出或者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
(四)確需進行工傷因果關系、技術性鑒定,尚未作出鑒定結論的;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情形消除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有關部門作出的結論五個工作日內恢復工傷認定程序,並書面告知申請人。 第二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 (一) 職工在連續工作過程中和工作場所內,因工間就餐、休息、如廁等必要的生活、生理活動時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 職工由用人單位指派前往依法宣布為疫區的地方工作而感染該傳染病的;
(三) 在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預防、救治等工作中感染該傳染病的;
(四)職工參加用人單位組織或者受用人單位指派參加其他單位組織的活動受到事故傷害的,但參加與工作無關的活動除外。 第二十二條?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職工因工作原因駐外地工作,有固定的住所、有明確的作息時間,工傷認定時按照在駐在地當地正常工作的情形處理。 職工被派遣出境工作的,其工傷保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將承包業務轉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從事承包業務時發生工傷的,由該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個人掛靠單位對外經營,其聘用的人員發生工傷的,由被掛靠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第二十四條?職工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用人單位同時就業的,各用人單位應當分別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職工受到傷害時工作的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第二十五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進行工傷認定時,應當保守有關單位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並為提供情況和相關材料的人員保密。 第三章?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六條?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工傷認定地的市(州)勞動能力鑒定機構申請勞動能力初次鑒定、復查鑒定。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的勞動能力鑒定由單位所在地的市(州)勞動能力鑒定機構辦理。 對初次鑒定或者復查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省勞動能力鑒定機構申請再次鑒定。省勞動能力鑒定機構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二、賠償標准
1、醫療費(憑發票有設備基金報銷、單位支付)
2、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 35元/天x天(住院天數)(社保基金)
3、外地就醫的交通費:元(社保基 金)
4、康復性治療費:元 (社保基金)
5、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輪椅費用:元(社保基金)
6、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福利:元/月x月=元(單位按月支付)
7、護理費:元/天x天=元(單位) [按60元/天-80元/天]
8、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依據傷殘等級,見上表計算方式,以本人的實際月工資標准計算)

Ⅱ 2022年兩會中哪些提案你很贊同

2022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將在北京召開。全國的人大代表都會齊聚北京,對國家的政治、經濟、法治等各個方面提出自己的改革建議。為全國人民更好的生活、和國家的長遠發展建設出謀劃策。這些提案有些非常關注人民的日常生活,可以說如果真的實施對我們每個人都有極大的影響。下面列舉幾個我十分贊同的提案。

三、關於拐賣婦女、兒童實行買賣同罪的建議

上海市婦聯兼職副主席黃綺將在今年兩會期間發出提議,收買與拐賣同罪,最高可判死刑,對涉及其他違法行為的應當數罪並罰。

每次看到一幕幕母子相隔十幾年再重逢、被拐女子受盡凌辱,被公安人員解救的的畫面,作為一名旁觀者也是眼眶濕潤。建立健全一個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大打擊力度勢在必行。這件事表面上和大多數人沒有關系,但是誰也保不定就成了這個偶然事實的受害者。不能冷眼旁觀,積極發聲,關注和推進事件的進展也是我們普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Ⅲ 建築面積的相關標准

定義: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水平平面面積的總和。也就是建築物外牆勒腳以上各層水平投影面積的總和。
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公告第269號
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發布國家標准《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的公告
現批准《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為國家標准,編號為GB/T50353-2013,自2014年7月1日起實施。原《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GB/T50353-2005同時廢止。
本規范由我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發行。
住房城鄉建設部
2013年12月19日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2012年工程建設標准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12]5號)的要求,規范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經驗,並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修訂了本規范。
本規范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3.計算建築面積的規定。
本規范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增加了建築物架空層的面積計算規定,取消了深基礎架空層;2.取消了有永久性頂蓋的面積計算規定,增加了無圍護結構有圍護設施的面積計算規定;3.修訂了落地櫥窗、門斗、挑廊、走廊、檐廊的面積計算規定;4.增加了凸(飄)窗的建築面積計算要求;5.修訂了圍護結構不垂直於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築物的面積計算規定;6.刪除了原室外樓梯強調的有永久性頂蓋的面積計算要求;7.修訂了陽台的面積計算規定;8.修訂了外保溫層的面積計算規定;9.修訂了設備層、管道層的面積計算規定;10.增加了門廊的面積計算規定;11.增加了有頂蓋的採光井的面積計算規定。
本規范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寄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郵編:100835)。
本規范主編單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
本規范參編單位:北京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處
遼寧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總站
黑龍江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總站
浙江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總站
四川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總站
陝西省建設工程造價總站
本規范主要起草人員:李艷海 王海宏 胡曉麗 陳國立 徐成高 吳宏偉
王玉波 胡建明 程萬里 杜滻陽 白潔如 劉大同
趙 彬 澤仁江措
3目次
1總 則
2術 語
3計算建築面積的規定
本規范用詞說明
附:條文說明
1總 則
1.0.1 為規范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建設全過程的建築面積計算,統一計算方法,制定本規范。
1.0.2 本規范適用於新建、擴建、改建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建設全過程的建築面積計算。
1.0.3 建築工程的建築面積計算,除應符合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2術 語
2.0.1 建築面積 construction area
建築物(包括牆體)所形成的樓地面面積。
2.0.2 自然層 floor
按樓地面結構分層的樓層。
2.0.3 結構層高 structure story height
樓面或地面結構層上表面至上部結構層上表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2.0.4 圍護結構 building enclosure
圍合建築空間的牆體、門、窗。
2.0.5 建築空間 space
以建築界面限定的、供人們生活和活動的場所。
2.0.6 結構凈高 structure net height
樓面或地面結構層上表面至上部結構層下表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2.0.7 圍護設施 enclosure facilities
為保障安全而設置的欄桿、欄板等圍擋。
2.0.8 地下室 basement
室內地平面低於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室內凈高的1/2的房間。
2.0.9 半地下室 semi-basement
室內地平面低於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室內凈高的1/3,且不超過1/2的房間。
2.0.10 架空層 stilt floor
僅有結構支撐而無外圍護結構的開敞空間層。
2.0.11 走廊 corridor
建築物中的水平交通空間。
2.0.12 架空走廊 elevated corridor
專門設置在建築物的二層或二層以上,作為不同建築物之間水平交通的空間。
2.0.13 結構層 structure layer
整體結構體系中承重的樓板層。
2.0.14 落地櫥窗 french window
突出外牆面且根基落地的櫥窗。
2.0.15 凸窗(飄窗) bay window
凸出建築物外牆面的窗戶。
2.0.16 檐廊 eaves gallery
建築物挑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間。
2.0.17 挑廊 overhanging corridor
挑出建築物外牆的水平交通空間。
2.0.18 門斗 air lock
建築物入口處兩道門之間的空間。
2.0.19 雨篷 canopy
建築出入口上方為遮擋雨水而設置的部件。
2.0.20 門廊 porch
建築物入口前有頂棚的半圍合空間。
2.0.21 樓梯 stairs
由連續行走的梯級、休息平台和維護安全的欄桿(或欄板)、扶手以及相應的支托結構組成的作為樓層之間垂直交通使用的建築部件。
2.0.22 陽台 balcony
附設於建築物外牆,設有欄桿或欄板,可供人活動的室外空間。
2.0.23 主體結構 major structure
接受、承擔和傳遞建設工程所有上部荷載,維持上部結構整體性、穩定性和安全性的有機聯系的構造。
2.0.24 變形縫 deformation joint
防止建築物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引起開裂甚至破壞而預留的構造縫。
2.0.25 騎樓 overhang
建築底層沿街面後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間的建築物。
2.0.26 過街樓 overhead building
跨越道路上空並與兩邊建築相連接的建築物。
2.0.27 建築物通道 passage
為穿過建築物而設置的空間。
2.0.28 露台 terrace
設置在屋面、首層地面或雨篷上的供人室外活動的有圍護設施的平台。
2.0.29 勒腳 plinth
在房屋外牆接近地面部位設置的飾面保護構造。
2.0.30 台階 step
聯系室內外地坪或同樓層不同標高而設置的階梯形踏步。


3計算建築面積的規定
3.0.1 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應按自然層外牆結構外圍水平面積之和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2 建築物內設有局部樓層時,對於局部樓層的二層及以上樓層,有圍護結構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且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3 對於形成建築空間的坡屋頂,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應計算建築面積。
3.0.4 對於場館看台下的建築空間,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應計算建築面積。室內單獨設置的有圍護設施的懸挑看台,應按看台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有頂蓋無圍護結構的場館看台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面積。
3.0.5 地下室、半地下室應按其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6 出入口外牆外側坡道有頂蓋的部位,應按其外牆結構外圍水平面積的1/2計算面積。
3.0.7 建築物架空層及坡地建築物吊腳架空層,應按其頂板水平投影計算建築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8 建築物的門廳、大廳應按一層計算建築面積,門廳、大廳內設置的走廊應按走廊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9 對於建築物間的架空走廊,有頂蓋和圍護設施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全面積;無圍護結構、有圍護設施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1/2面積。
3.0.10 對於立體書庫、立體倉庫、立體車庫,有圍護結構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無圍護結構、有圍護設施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無結構層的應按一層計算,有結構層的應按其結構層面積分別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11 有圍護結構的舞台燈光控制室,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12 附屬在建築物外牆的落地櫥窗,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13 窗檯與室內樓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凸(飄)窗,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1/2面積。
3.0.14 有圍護設施的室外走廊(挑廊),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1/2面積;有圍護設施(或柱)的檐廊,應按其圍護設施(或柱)外圍水平面積計算1/2面積。
3.0.15 門斗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且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16 門廊應按其頂板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築面積;有柱雨篷應按其結構板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築面積;無柱雨篷的結構外邊線至外牆結構外邊線的寬度在2.10m及以上的,應按雨篷結構板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築面積。
3.0.17 設在建築物頂部的、有圍護結構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等,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18 圍護結構不垂直於水平面的樓層,應按其底板面的外牆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應計算建築面積。
3.0.19 建築物的室內樓梯、電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風排氣豎井、煙道,應並入建築物的自然層計算建築面積。有頂蓋的採光井應按一層計算面積,且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凈高在2.1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20 室外樓梯應並入所依附建築物自然層,並應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築面積。
3.0.21 在主體結構內的陽台,應按其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全面積;在主體結構外的陽台,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1/2面積。
3.0.22 有頂蓋無圍護結構的車棚、貨棚、站台、加油站、收費站等,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築面積。
3.0.23 以幕牆作為圍護結構的建築物,應按幕牆外邊線計算建築面積。
3.0.24 建築物的外牆外保溫層,應按其保溫材料的水平截面積計算,並計入自然層建築面積。
3.0.25 與室內相通的變形縫,應按其自然層合並在建築物建築面積內計算。對於高低聯跨的建築物,當高低跨內部連通時,其變形縫應計算在低跨面積內。
3.0.26 對於建築物內的設備層、管道層、避難層等有結構層的樓層,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27 下列項目不應計算建築面積:
1 與建築物內不相連通的建築部件;
2 騎樓、過街樓底層的開放公共空間和建築物通道;
3 舞台及後台懸掛幕布和布景的天橋、挑台等;
4 露台、露天游泳池、花架、屋頂的水箱及裝飾性結構構件;
5 建築物內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裝箱和罐體的平台;
6 勒腳、附牆柱、垛、台階、牆面抹灰、裝飾面、鑲貼塊料面層、裝飾性幕牆,主體結構外的空調室外機擱板(箱)、構件、配件,挑出寬度在2.10m以下的無柱雨篷和頂蓋高度達到或超過兩個樓層的無柱雨篷;
7 窗檯與室內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結構凈高在2.10m以下的凸(飄)窗,窗檯與室內地面高差在0.45m及以上的凸(飄)窗;
7 室外爬梯、室外專用消防鋼樓梯;
8 無圍護結構的觀光電梯;
9 建築物以外的地下人防通道,獨立的煙囪、煙道、地溝、油(水)罐、氣櫃、水塔、貯油(水)池、貯倉、棧橋等構築物。
本規范用詞說明
1 為便於在執行本規范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
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
正面詞採用「必須」,反面詞採用「嚴禁」。
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
正面詞採用「應」,反面詞採用「不應」或「不得」。
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
正面詞採用「宜」,反面詞採用「不宜」。
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採用「可」。
2 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准執行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定」或「應按……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
GB/T 50353-2013
條文說明
修訂說明
《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GB/50353-2013),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3年××月××日以第××號公告批准發布。
本規范是在《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GB/50353-2005)的基礎上修訂而成,上一版的主編單位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主要起草人員是胡曉麗、王彭林、徐金泉、王海宏、李艷海、白潔如、徐佩清、李學范、朱連。
為便於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學校等單位有關人員在使用本規范時能正確理解和執行條文規定,《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編制組按順序,編制了包括條文規定的目的、依據以及執行中需注意的有關事項等內容的條文說明。本條文說明不具備與規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僅供使用者在理解和把握規范條文規定時參考。
目次
1總 則
2術 語
3計算建築面積的規定
1總 則
1.0.1我國的《建築面積計算規則》最初是在20世紀70年代制訂的,之後根據需要進行了多次修訂。1982年國家經委基本建設辦公室(82)經基設字58號印發了《建築面積計算規則》,對20世紀70年代制訂的《建築面積計算規則》進行了修訂。1995年建設部發布《全國統一建築工程預算工程量計算規則》(土建工程GJDGZ-101-95),其中含「建築面積計算規則」,是對1982年的《建築面積計算規則》進行的修訂。2005年建設部以國家標准發布了《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GB/T50353-2005)。
此次修訂是在總結《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GB/T50353-2005)實施情況的基礎上進行的,鑒於建築發展中出現的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新的施工方法,為了解決建築技術的發展產生的面積計算問題,本著不重算,不漏算的原則,對建築面積的計算范圍和計算方法進行了修改統一和完善。
1.0.2本條規定了本規范的適用范圍。條文中所稱建設全過程是指從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至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的過程。
2術 語
2.0.1建築面積包括附屬於建築物的室外陽台、雨篷、檐廊、室外走廊、室外樓梯等。
2.0.5具備可出入、可利用條件(設計中可能標明了使用用途,也可能沒有標明使用用途或使用用途不明確)的圍合空間,均屬於建築空間。
2.0.13特指整體結構體系中承重的樓層,包括板、梁等構件。結構層承受整個樓層的全部荷載,並對樓層的隔聲、防火等起主要作用。
2.0.14落地櫥窗是指在商業建築臨街面設置的下檻落地、可落在室外地坪也可落在室內首層地板,用來展覽各種樣品的玻璃窗。
2.0.15凸窗(飄窗)既作為窗,就有別於樓(地)板的延伸,也就是不能把樓(地)板延伸出去的窗稱為凸窗(飄窗)。凸窗(飄窗)的窗檯應只是牆面的一部分且距(樓)地面應有一定的高度。
2.0.16檐廊是附屬於建築物底層外牆有屋檐作為頂蓋,其下部一般有柱或欄桿、欄板等的水平交通空間。
2.0.19雨篷是指建築物出入口上方、凸出牆面、為遮擋雨水而單獨設立的建築部件。雨篷劃分為有柱雨篷(包括獨立柱雨篷、多柱雨篷、柱牆混合支撐雨篷、牆支撐雨篷)和無柱雨篷(懸挑雨篷)。如凸出建築物,且不單獨設立頂蓋,利用上層結構板(如樓板、陽台底板)進行遮擋,則不視為雨篷,不計算建築面積。對於無柱雨篷,如頂蓋高度達到或超過兩個樓層時,也不視為雨篷,不計算建築面積。
2.0.20門廊是在建築物出入口,無門、三面或二面有牆,上部有板(或借用上部樓板)圍護的部位。
2.0.24變形縫是指在建築物因溫差、不均勻沉降以及地震而可能引起結構破壞變形的敏感部位或其它必要的部位,預先設縫將建築物斷開,令斷開後建築物的各部分成為獨立的單元,或者是劃分為簡單、規則的段,並令各段之間的縫達到一定的寬度,以能夠適應變形的需要。根據外界破壞因素的不同,變形縫一般分為伸縮縫、沉降縫、抗震縫三種。
2.0.25騎樓是指沿街二層以上用承重柱支撐騎跨在公共人行空間之上,其底層沿街面後退的建築物。
2.0.26過街樓是指當有道路在建築群穿過時為保證建築物之間的功能聯系,設置跨越道路上空使兩邊建築相連接的建築物。
2.0.28露台應滿足四個條件:一是位置,設置在屋面、地面或雨篷頂,二是可出入,三是有圍護設施,四是無蓋,這四個條件須同時滿足。如果設置在首層並有圍護設施的平台,且其上層為同體量陽台,則該平台應視為陽台,按陽台的規則計算建築面積。
2.0.30台階是指建築物出入口不同標高地面或同樓層不同標高處設置的供人行走的階梯式連接構件。室外台階還包括與建築物出入口連接處的平台。
3計算建築面積的規定
3.0.1建築面積計算,在主體結構內形成的建築空間,滿足計算面積結構層高要求的均應按本條規定計算建築面積。主體結構外的室外陽台、雨篷、檐廊、室外走廊、室外樓梯等按相應條款計算建築面積。當外牆結構本身在一個層高范圍內不等厚時,以樓地面結構標高處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3.0.2建築物內的局部樓層見圖1。
圖1 建築物內的局部樓層
1——圍護設施;2——圍護結構;3——局部樓層
3.0.4場館看台下的建築空間因其上部結構多為斜板,所以採用凈高的尺寸劃定建築面積的計算范圍和對應規則。室內單獨設置的有圍護設施的懸挑看台,因其看台上部設有頂蓋且可供人使用,所以按看台板的結構底板水平投影計算建築面積。 「有頂蓋無圍護結構的場館看台」所稱的「場館」為專業術語,指各種「場」類建築,如:體育場、足球場、網球場、帶看台的風雨操場等。
3.0.5地下室作為設備、管道層按本規范第3.0.26條執行;地下室的各種豎向井道按本規范第3.0.19條執行;地下室的圍護結構不垂直於水平面的按本規范第3.0.18條規定執行。
3.0.6出入口坡道分有頂蓋出入口坡道和無頂蓋出入口坡道,出入口坡道頂蓋的挑出長度,為頂蓋結構外邊線至外牆結構外邊線的長度;頂蓋以設計圖紙為准,對後增加及建設單位自行增加的頂蓋等,不計算建築面積。頂蓋不分材料種類(如鋼筋混凝土頂蓋、彩鋼板頂蓋、陽光板頂蓋等)。地下室出入口見圖2。
圖2 地下室出入口
1——計算1/2投影面積部位;2——主體建築;3——出入口頂蓋;4——封閉出入口側牆;5——出入口坡道
3.0.7本條既適用於建築物吊腳架空層、深基礎架空層建築面積的計算,也適用於部分住宅、學校教學樓等工程在底層架空或在二樓或以上某個甚至多個樓層架空,作為公共活動、停車、綠化等空間的建築面積的計算。架空層中有圍護結構的建築空間按相關規定計算。建築物吊腳架空層見圖3。
圖3 建築物吊腳架空層
1——柱;2——牆;3——吊腳架空層;4——計算建築面積部位
3.0.9無圍護結構的架空走廊見圖4。有圍護結構的架空走廊見圖5。
圖4 無圍護結構的架空走廊
1——欄桿;2——架空走廊
圖5 有圍護結構的架空走廊
1——架空走廊
3.0.10本條主要規定了圖書館中的立體書庫、倉儲中心的立體倉庫、大型停車場的立體車庫等建築的建築面積計算規定。起局部分隔、存儲等作用的書架層、貨架層或可升降的立體鋼結構停車層均不屬於結構層,故該部分分層不計算建築面積。
3.0.14檐廊見圖6。
圖6 檐廊
1——檐廊;2——室內;3——不計算建築面積部位;4——計算1/2建築面積部位
3.0.15門斗見圖7。
圖7 門斗
1——室內;2——門斗
3.0.16雨篷分為有柱雨篷和無柱雨篷。有柱雨篷,沒有出挑寬度的限制,也不受跨越層數的限制,均計算建築面積。無柱雨篷,其結構板不能跨層,並受出挑寬度的限制,設計出挑寬度大於或等於2.10m時才計算建築面積。出挑寬度,系指雨篷結構外邊線至外牆結構外邊線的寬度,弧形或異形時,取最大寬度。
3.0.18本規范的2005版條文中僅對圍護結構向外傾斜的情況進行了規定,本次修訂後條文對於向內、向外傾斜均適用。在劃分高度上,本條使用的是「結構凈高」,與其他正常平樓層按層高劃分不同,但與斜屋面的劃分原則相一致。由於很多建築設計追求新、奇、特,造型越來越復雜,很多時候根本無法明確區分什麼是圍護結構、什麼是屋頂,因此對於斜圍護結構與斜屋頂採用相同的計算規則,即只要外殼傾斜,就按結構凈高劃段,分別計算建築面積。斜圍護結構見圖8。
圖8 斜圍護結構
1——計算1/2建築面積部位;2——不計算建築面積部位
3.0.19建築物的樓梯間層數按建築物的層數計算。有頂蓋的採光井包括建築物中的採光井和地下室採光井。地下室採光井見圖9。
圖9 地下室採光井
1——採光井;2——室內;3——地下室
3.0.20室外樓梯作為連接該建築物層與層之間交通不可缺少的基本部件,無論從其功能、還是工程計價的要求來說,均需計算建築面積。層數為室外樓梯所依附的樓層數,即梯段部分投影到建築物范圍的層數。利用室外樓梯下部的建築空間不得重復計算建築面積;利用地勢砌築的為室外踏步,不計算建築面積。
3.0.21建築物的陽台,不論其形式如何,均以建築物主體結構為界分別計算建築面積。
3.0.23幕牆以其在建築物中所起的作用和功能來區分,直接作為外牆起圍護作用的幕牆,按其外邊線計算建築面積;設置在建築物牆體外起裝飾作用的幕牆,不計算建築面積。
3.0.24為貫徹國家節能要求,鼓勵建築外牆採取保溫措施,本規范將保溫材料的厚度計入建築面積,但計算方法較2005年規范有一定變化。建築物外牆外側有保溫隔熱層的,保溫隔熱層以保溫材料的凈厚度乘以外牆結構外邊線長度按建築物的自然層計算建築面積,其外牆外邊線長度不扣除門窗和建築物外已計算建築面積構件(如陽台、室外走廊、門斗、落地櫥窗等部件)所佔長度。當建築物外已計算建築面積的構件(如陽台、室外走廊、門斗、落地櫥窗等部件)有保溫隔熱層時,其保溫隔熱層也不再計算建築面積。外牆是斜面者按樓面樓板處的外牆外邊線長度乘以保溫材料的凈厚度計算。外牆外保溫以沿高度方向滿鋪為准,某層外牆外保溫鋪設高度未達到全部高度時(不包括陽台、室外走廊、門斗、落地櫥窗、雨篷、飄窗等),不計算建築面積。保溫隔熱層的建築面積是以保溫隔熱材料的厚度來計算的,不包含抹灰層、防潮層、保護層(牆)的厚度。建築外牆外保溫見圖10。
圖10 建築外牆外保溫
1——牆體;2——粘結膠漿;3——保溫材料;4——標准網;5——加強網;
6——抹面膠漿;7——計算建築面積部位
3.0.25本規范所指的與室內相通的變形縫,是指暴露在建築物內,在建築物內可以看得見的變形縫。
3.0.26設備層、管道層雖然其具體功能與普通樓層不同,但在結構上及施工消耗上並無本質區別,且本規范定義自然層為「按樓地面結構分層的樓層」,因此設備、管道樓層歸為自然層,其計算規則與普通樓層相同。在吊頂空間內設置管道的,則吊頂空間部分不能被視為設備層、管道層。
3.0.27不計算建築面積項目:
1指的是依附於建築物外牆外不與戶室開門連通,起裝飾作用的敞開式挑台(廊)、平台,以及不與陽台相通的空調室外機擱板(箱)等設備平台部件;
2騎樓見圖11,過街樓見圖12;
圖11 騎樓
1——騎樓;2——人行道;3——街道
圖12 過街樓
1——過街樓;2——建築物通道
3指的是影劇院的舞台及為舞台服務的可供上人維修、懸掛幕布、布置燈光及布景等搭設的天橋和挑台等構件設施;
5建築物內不構成結構層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包括:工業廠房、攪拌站和料倉等建築中的設備操作控制平台、上料平台等),其主要作用為室內構築物或設備服務的獨立上人設施,因此不計算建築面積。
6附牆柱是指非結構性裝飾柱;
7室外鋼樓梯需要區分具體用途,如專用於消防樓梯,則不計算建築面積,如果是建築物唯一通道,兼用於消防,則需要按本規范的第3.0.20條計算建築面積。

Ⅳ 請問誰有成都市十一五和四川省十一五規劃的全文么

二○○六年五月十二日成都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

為全面推動我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貫徹落實「科教興市」戰略,深入推進高科技成都建設,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特製定本規劃綱要。

一、我市知識產權發展面臨的形勢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知識產權為主要手段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知識產權制度在提高區域核心競爭力,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形成和保持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顯。當今世界,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國務院已決定製定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在促進自主創新中的作用,以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能力。

「十五」期間,我市知識產權工作得到快速發展,2002年成為國家專利試點城市,2004年底成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2005年4月被確定為全國首批3個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創建市之一。2005年,全市專利申請量為7241件,比2000年增長了2.69倍;授權量為3079件,比2000年增長了2.05倍;申請量和授權量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名列前茅。全市現有注冊商標42000餘件,其中中國馳名商標13件,省著名商標233件,市著名商標153件;全市共有文字、美術等作品著作權自願登記870餘件,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800餘件。但面對目前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形勢和要求,我市知識產權工作還存在明顯不足:一是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較弱,企事業單位掌握和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的能力和水平較低;二是企事業單位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發明專利和涉外專利比例低,專利技術轉化實施比例低;三是知識產權保護能力還不能滿足形勢發展的要求,行政執法能力和隊伍建設需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和維權組織發展滯後;四是知識產權網路信息服務和社會中介服務功能不完善,不能滿足我市知識產權事業快速發展的需要;五是對成都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產品等從知識產權角度發掘和利用不夠。

二、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為契機,加強知識產權綜合能力建設,推進高科技成都建設,提升成都對外開放形象,促進經濟、科技與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
主要目標: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將知識產權工作全面融入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大幅度提高全市知識產權的創造、管理、實施和保護綜合水平,到2010年,將成都建設成為創新活力強勁,轉化渠道順暢,知識產權保護有力,領先中西部、全國一流的知識產權強市。

——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市和區(市)縣知識產權管理機構100%建立健全。

——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10年,年專利申請量達到1.2萬件,授權量達到6000件,其中發明專利比例達30%以上,涉外專利申請量大幅增長;全市商標注冊量年均增長10%以上,到2010年突破6萬件,其中省、市著名商標數量達500件以上,中國馳名商標明顯增多;以計算機軟體為主的各類文學、藝術、科學作品著作權自願登記數量大幅增長;在技術標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深入推進知識產權試點和示範工作,扶持和培育100家知識產權試點和示範單位。

——制定和完善知識產權地方法規和政策措施。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案件年結案率達90%。

——全市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發展到30家,建立2-3家知識產權專業化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專業服務從業人員達到300人以上;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政府服務和專業服務信息平台,推進企業(行業)知識產權動態分析預警系統建設。

——建立「成都市知識產權人才信息庫」和「成都市知識產權專家服務團」,形成超過1000人的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人才隊伍,擁有一支50人左右從事知識產權理論研究以及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的高級專家隊伍。

三、工作任務和措施

通過實施「知識產權服務能力提升計劃」、「知識產權創造能力提升計劃」、「知識產權運用能力提升計劃」、「知識產權保護能力提升計劃」和「知識產權宣傳培訓計劃」,促進我市知識產權發展水平的整體提升。

(一)實施「知識產權服務能力提升計劃」,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工作機制。

1.建立健全政府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完善市政府知識產權辦公會議制度,加強全市知識產權工作的統籌協調;加強市級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機構建設,探索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職能整合;縣級知識產權管理機構100%建立健全,明確工作機構和職能,落實專職人員和工作經費。

2.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服務體系。推動知識產權代理、評估、咨詢、檢索、交易、訴訟等各類中介服務機構向專業化、功能化、國際化發展。鼓勵專業機構、行業組織提供分門別類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整合資源,建立和完善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政府服務信息平台、知識產權轉化交易平台和知識產權社會服務專業數據平台。全市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發展到30家,從業人員達到300人以上。

3.建立健全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管理工作體系。深化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試點、示範,以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主要對象,分類指導,建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落實專職工作人員和工作經費,完善知識產權內部管理制度,明確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商業秘密等相關知識產權的產權管理、利益分配、信息利用等制度。

(二)實施「知識產權創造能力提升計劃」,大幅提高自主知識產權產出的數量和質量。

1.建立以知識產權為導向的創新評價機制。在技術創新中貫徹「以市場為導向,以知識產權為判據」的方針,政府科技(產業)計劃項目的管理,應嚴格執行國家、省、市科研計劃的知識產權管理要求,將知識產權貫穿於計劃管理全過程,在重大項目立項、驗收以及高新技術企業(項目)認定等工作中,增加知識產權評價指標,明確項目管理和實施過程中知識產權審查的作業流程。企業新產品研發要明確知識產權的產出目標。

2.建立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形成的激勵機制。以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為目標,建立專項資金,用於激勵自主知識產權的創造。加大對專利、馳名(著名)商標、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技術標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等的資金扶持和獎勵力度。鼓勵企業建立知識產權獎勵制度。鼓勵企業積極申請國內外專利,優化專利結構,重點向技術含量高的發明專利、涉外專利傾斜,使全市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年均增長15%以上;全市商標注冊量年均增長10%以上,形成一批知名品牌;鼓勵作品著作權登記,推動計算機軟體、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創作和傳播;支持企業、院所參與國際、國家、行業技術標準的制定(修訂);積極鼓勵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申請和認證。

3.實現重點領域知識產權的突破。發揮政府導向作用,加快建設公共技術平台,加強前瞻性、共性和關鍵性技術的研究和攻關。鼓勵企業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爭取在電子信息、機械、醫葯化工、新材料等領域實現關鍵技術創新及知識產權的重點突破,形成產業知識產權群,產業競爭力明顯增強。

(三)實施「知識產權運用能力提升計劃」,大力促進知識產權的轉化運用。

1.明確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政策導向。相關部門在技術創新、產業發展、技術成果實施等項目立項時,應明確知識產權導向,專項資金的使用重點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傾斜,促進專利技術轉化實施。鼓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培育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和品牌。以文學藝術、廣播影視、計算機軟體、網路游戲、創意設計等為重點,努力拓展版權領域,充分挖掘民間工藝的版權資源,逐步形成一批能有效運用版權資源的企業。

2.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知識產權市場轉化機制。依託成都聯合產權交易所、成都西部商標服務交易中心等中介服務機構以及發明協會、企業家協會等協會組織,探索建立順暢的知識產權交易機制,促進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無形資產的市場轉化。完善無形資產評估制度,研究和探索以專利為主的知識產權作價入股、質押、信託、拍賣等轉化機制。發揮政府引導型科技風險投資機構的作用,積極引導銀行、社會風險等資本進入知識產權領域。鼓勵企業充分運用知識產權轉讓、許可、聯盟等方式,充分挖掘和實現知識產權價值。

3.著力推進企業知識產權的綜合運用。制定企事業單位綜合運用知識產權的鼓勵政策,增強知識產權的財產權利意識。深化知識產權試點和示範,扶持和培育100家知識產權試點和示範單位,發揮優勢企業的示範和骨幹作用,形成知識產權產出的集群效應。鼓勵企業制定、實施結合自身特點的知識產權(專利)戰略,加大產品技術研發及知識產權投入,將知識產權納入企業產品技術開發、生產製造、市場拓展、資產管理等各個環節,積極培育核心知識產權,增加知識產權儲備,提高知識產權綜合運用水平。

(四)實施「知識產權保護能力提升計劃」,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1.完善知識產權地方政策法規。研究制定《成都市專利保護與促進條例》等地方法規或規章,修改和完善在科技、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政策措施,明確知識產權政策導向。完善《成都市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白皮書)年度定期發布制度,提高國際、國內對成都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的認知度和影響力。

2.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司法審判和行政執法能力建設。全面提高知識產權審判人員、行政執法人員以及訴訟代理人員素質,嚴格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行為,強化執法手段,加大對專利、商標、版權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效率和水平。行政執法案件年結案率超過90%。

3.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部門協作機制。適時成立「成都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大專利、商標、版權、公安、文化、質監等管理部門的行政執法協作力度,密切與法院、檢察院和成都海關的信息溝通,逐步建立跨地區、跨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以商標權、著作權和專利權為重點內容,採取有力措施,遏制和打擊各類侵權行為。探索建立行政執法、行業自律、企業維權相結合的行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在全市推行商標使用許可公示制。

4.加強重點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圍繞生產、科研、商品流通、技術貿易、大型展會、作品創作與傳播、歷史文化資源、城市重要標志等重點領域和重要環節,加強服務和執法檢查。以電子信息、醫葯、機械、食品等主導產業為重點,推動企業制定和實施知識產權(專利)戰略,建立以專利為主的知識產權動態分析數據系統,靈活運用聯合研發、並購、引進等策略,創造和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提高企業科研、生產、進出口貿易等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警性。

5.加強商業秘密保護。企業要制定並實施商業秘密特別是技術秘密保護制度,對不適宜採用專利等手段進行公開保護的高新技術領域和傳統優勢產業領域的核心技術要採取較為嚴密的保護措施,防止商業秘密泄露造成巨大損失。

6.加強開放型經濟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在進出口貿易、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中,做好相關產品或技術國內外的知識產權狀況分析,處理好出口與引進,引進與創新的關系;加強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建立對外貿易領域知識產權預警機制;積極應對涉外知識產權糾紛,提高涉外知識產權糾紛的處理能力和協調能力。

(五)實施「知識產權宣傳培訓計劃」,加強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

1.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輿論環境。動員全社會關注和積極支持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堅持經常性宣傳和集中宣傳相結合,組織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知識產權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開展知識產權專題宣傳;利用城市公共資源以及設立品牌一條街、品牌立體公園等形式,開展對成都品牌的宣傳,樹立品牌意識。

2.營造有利於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教育環境。將知識產權教育培訓納入各級科技、知識產權、經濟、人事、教育等部門工作計劃,推動知識產權教育和人才培養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建立各類「知識產權人才信息庫」和「成都市知識產權專家服務團」,堅持知識產權普及與專門培訓相結合,重點對企業經營管理者和黨政領導幹部開展知識產權專門培訓;把知識產權法制宣傳教育列入全民普法教育內容;推動知識產權進學校,在市屬高校、職業技術學校等開設知識產權課程;在領導幹部培訓、公務員培訓、科技人員再教育等方面增加知識產權內容。

3.積極推進知識產權的交流與合作。積極與國內外知識產權機構以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國際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合作交流。積極爭取舉辦國際性、全國性的知識產權會議或講座。堅持國內人才培養與國外引進人才相結合,加快培養一支高層次的知識產權人才隊伍。
在實施中,本綱要可以根據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以及成都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作相應調整。

Ⅳ 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關於60歲老人補助國傢具體政策

遂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於印發遂寧市老齡事業發展「十一五」

規劃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級各部門:

《遂寧市老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七年八月十九日

遂寧市老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

(2006—2010年)

為推進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中發〔2000〕13號)、《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老齡工作的意見》(川委發〔2001〕19號)、《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的通知》(川辦發〔2007〕37號)精神和《遂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結合全市老齡事業實際,特製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大力發展老齡產業,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不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質量,維護社會穩定,促進老齡事業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科學發展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把老齡事業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投入機制,妥善解決當前老齡問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堅持以滿足老年人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為出發點,完善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重點關注「五保」老人、「三無」老人、「低保」老人、殘疾老人、高齡老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體,確保他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堅持以家庭養老為主要形式,加快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照料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不斷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和水平;堅持改革創新,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老齡事業發展,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為老年人創造良好的養老環境;堅持統籌規劃,充分考慮我市不同地區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差異,統籌兼顧,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分類指導,穩步推進城市老齡工作,切實加強農村老齡工作,推動城鄉老齡事業協調發展。

三、目標任務

(一)總體目標

「十一五」期間逐步建立廣泛覆蓋並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與其他保障制度相銜接的老年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健全與人口老齡化相適應的老齡工作體系和居家養老與社會養老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營造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為實現「六個老有」的老齡工作目標創造有利的社會環境。

(二)具體目標

1.十一五期間,市城區建立一所功能齊全服務一流的大型托老中心,各區、縣分別建立1所集中大型「五位一體」的社會福利中心(含示範性老年公寓),逐步滿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2.2007年全市改(擴)建、興建敬老院20所,新增床位1539張。2010年全市90%以上的鄉鎮建立中心敬老院,集中供養新增床位8890張。

3.貫徹《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將符合條件的「五保」老人全部納入供養,並適時調整五保供養標准,2007年「五保」老人供養標准達到每人100元/月,集中供養率達到20%,所有「五保」老人由政府資助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10年「五保」老人供養標准達到150元/月,集中供養率達到50%。

4.「十一五」期間,船山區、安居區、蓬溪縣、大英縣在街道或鄉鎮建立5所老年學校,射洪縣建立10所老年學校;船山區、安居區、大英縣建立1所老年大學。

5.2007年全市將符合低保條件的老人全部納入低保,今後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逐年提高,到2010年城市低保老人保障標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月人均補差達到100元;農村低保老人保障標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月人均補差達到50元。

6.積極開展創建敬老模範區縣活動,船山區、射洪縣要按照創建敬老模範區縣的標准,確保2008年全面達標成為省級敬老模範縣;射洪縣力爭創建為全國敬老模範縣。

(三)主要任務

1.健全養老保障制度。繼續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增加各級財政對養老保險基金的投入,逐步做實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提高統籌層次,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建立健全參保繳費激勵約束機制。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將非公有制企業職工、城鎮個體工商者和靈活就業人員等納入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確保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完善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積極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2.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完善社區為老服務功能。進一步加強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加快社區化管理步伐,積極為退休人員提供登記建檔、資格認證、待遇發放、醫療保障和黨員管理等各項服務,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率達到95%。積極支持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進一步落實老年優撫對象的各項政策,做好軍隊離退休幹部(士官)的接收安置工作,落實好他們的政治、生活待遇。

3.積極做好農村養老保障工作。在農村,繼續發揮土地養老保障作用,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積極探索建立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穩步推進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完善運行機制。著力推進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研究解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老年人的養老保障問題,鼓勵低齡健康老人提高自養能力。繼續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不斷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進一步加大各級地方財政支持力度,提高參加合作醫療老年農民的補助標准,做好貧困老年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或大病救治的補助工作,為無支付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幫助。加強以鄉鎮衛生院為重點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衛生服務體系。採取措施,提供普遍和平等的初級保健服務。健康教育普及率達到55%。

4.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障制度和醫療衛生服務。擴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健全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強醫療服務管理,合理布局定點醫療機構,完善離休幹部醫葯費保障機制和財政支持機制,確保離休幹部醫療待遇。形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補充醫療保險和公務員醫療補助為輔的多層次醫療保險體系。大力推進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試點,加大各級財政的支持力度,做好城市貧困老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助工作,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蓋城鎮所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完善城市醫療救助制度,積極開展商業醫療保險。醫療機構普遍實行對60歲以上老年人掛號、就醫、取葯、住院等服務優先。建立完善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基礎的老年醫療保健服務體系,90%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普遍開展以老年人為重點人群的醫療保健工作,增加服務項目,改進服務措施,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提供預防、醫療、護理和康復等多種服務。利用學校教育、崗位培訓、繼續教育等形式加強社區全科醫生和老年護理、康復隊伍建設。加強疾病預防、健康保健知識教育,使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普及率達到85%。

5.切實落實好百歲老人和長壽老人的生活補貼制度。各區縣在實行百歲老人每人每月不低於100元長壽補貼金的基礎上,逐步建立給9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長壽生活補貼的制度。各區縣要結合實際在社區和鄉村設立「愛心慈善超市」、「互助組」等不同的救助形式,逐步形成以貧困老年人為主要保障對象,形式多樣、覆蓋城鄉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

6.加大《老年法》貫徹實施力度。要加強《老年法》的宣傳教育工作,推動《老年法》的宣傳進社區、農村、學校,大力開展創建「敬老模範縣(市、區)」活動和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敬老愛老助老的優良社會道德風尚,抨擊虐待、侵害老年人權益的行為,弘揚尊老、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各區縣要繼續做好簽訂《家庭贍養協議書》和《家庭敬老保證書》的組織指導、跟蹤落實工作。

7.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老年法律服務網路。「十一五」期間,各級人民政府要安排適當的資金用於老年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組織建設,鼓勵社會各界關心、支持老年法律援助工作。完善縣以上老年人法律援助網路並逐步向鄉鎮、社區延伸,保障老年人獲得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司法部門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案件要做到及時受理、及時立案、及時審理、及時執行,對比較突出的要建立及時回訪制度。對交納訴訟費用有困難的老年人酌情減免,對嚴重侵害老年人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的不法行為要及時採取措施予以制止,妥善處理,構成犯罪的要依法懲處。

8.建設好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文化、衛生、社區服務等公共設施(場所)。在公園、展覽館、博物館及文化館、圖書館(室)等文化娛樂場所增加面向老年人的服務項目並免費或優惠向老年人開放。加強殯葬設施建設,制定享受低保的貧困老年人去世實行喪葬殯儀服務費用減免政策。

9.加強老年文體設施建設。各級人民政府要把老年文化和體育納入全民文化和體育健身的發展規劃,制定相關政策法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投資老年文化和體育事業。各區縣要加強老年文化體育工作,要充分利用現有文化體育公共資源建立健全社區、鄉鎮老年文化體育組織。「十一五」期間要新建和擴建一批以老年人為主要對象的社區老年活動場所和設施,鼓勵、幫助鄉鎮、街道建立老年活動室,有條件的村(社區)可建老年活動站。在市和縣(區)力爭建設1個功能比較完善的老幹部活動中心(館、室)。到2010年建成布局比較合理、設施基本完備,方便老年人參與的文化體育設施。

10.不斷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內容。組織開展經常性的基層老年文體活動,鼓勵和倡導基層文化創新發展。加快遂寧市老年藝術團的籌建工作,有計劃地組織老年文藝匯演、老年才藝展演和老年體育健身運動會。廣播電台、電視台要辦好老年文化節目。文化部門要創作優秀的老年題材作品。加強農村老年文化建設,積極組織送文化下鄉活動,豐富農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11.大力發展老年教育事業,不斷完善老年教育網路。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老年教育的投入,同時動員社會力量因地制宜辦好老年大學(學校)。整合資源,利用各地老幹部活動中心,開展老年教育。充分發揮離退休幹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通過舉辦講座、學習班、培訓班、形勢報告會,就近就地開展老年人思想教育。重視對老年農民的培訓,把老年教育與老年人脫貧致富、維護權益、破除迷信和移風易俗結合起來,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2.積極鼓勵老年人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引導老年人,特別是老年專業技術人員和以老幹部、老專家為主的「五老」,從事關心教育下一代、科技開發、信息服務以及維護社會治安、參與社區建設等社會公益活動。鼓勵農村健康老年人從事種植、養殖和加工業等經濟活動。積極倡導和支持老年人廣泛開展自助互助活動,努力探索實現老有所為的新形式。逐步推進老幹部工作進社區,實現利用社區設施為老幹部服務,老幹部利用自身優勢為社區服務。重視老年人才開發,把老年人才的開發和利用納入人才資源開發的總體規劃中,為老年知識分子和具有專業技能的老年人才參與經濟社會發展搭建平台。各類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要根據需要積極為老年人提供多種形式的老年人才交流活動,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要創造條件,為老年人參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13.動員社會力量,發展為老服務業。發揮政府的指導和監督作用,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6號),制定引導老齡產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大力扶植尚在起步階段的老齡產業,鼓勵、引導和規范個體私營等非公有資本參與老齡產業的發展。支持社會力量投資興辦不同檔次的養老服務機構開展以社區為基礎的養老服務,逐步形成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緊急救援、心理咨詢、文化學習、體育健身、娛樂休閑等綜合性服務網路,為居家養老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

四、保證措施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各級人民政府要充分認識老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加強對老齡工作的領導,推進老齡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各級老齡工作委員會要充分發揮各級老齡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的作用,按照成員單位承擔的老齡工作職能,切實做到有機構、有人員、有場地、有經費多為老年人辦實事辦好事。

(二)加強基層老年人協會建設。老齡辦要充分發揮綜合協調、督促檢查和參謀助手作用,進一步加強基層老年群眾組織建設,每兩年輪訓一次基層老年協會負責人,明確基層老年協會的地位作用,充分發揮老年群眾組織在基層民主自治、社區建設和老齡工作中的作用。

(三)不斷加大老齡事業發展投入力度。各級政府要根據老齡事業發展的需要,逐步增加對老年服務設施、老年宣傳文化教育、老齡工作隊伍建設、老年活動等方面的投入。各級財政部門要預算老齡事業經費,同時還要在國家發行的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福利金用於老年人社會福利服務事業並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比例。同時,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投入老齡事業發展,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老齡事業投入機制。對於符合老齡事業發展方向,專為老年人服務,又有市場前景的老齡產業,銀行信貸要給予優惠和支持。

(四)緊密聯系實際,深入調查研究。各有關部門要圍繞老齡社會和老齡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摸准情況,提出合理化建議,為政府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老齡事業發展制定政策提供真實可靠的決策依據。

(五)建立督查、評估機制。各區縣和市級有關部門要按《規劃》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和部門職責,制定實施方案。對《規劃》的實施情況要定期進行自查、督查和評估,市、縣(區)老齡辦會同有關部門每年至少對《規劃》落實情況進行一次檢查,2010年對《規劃》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評估。

附件:市老齡工作委員會及其成員單位職責

Ⅵ 誰有《關於健全統一司法鑒定管理體制的實施意見》的全文

推進細化和統一自治區司法鑒定準入條件、統一登記管理和公告、統一執業規則、統一鑒定標准、統一監管措施,促進自治區司法鑒定行業健康發展。

明確各相關單位的責任和分工,推進司法鑒定管理與使用相銜接,建立健全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各相關單位積極配合的司法鑒定管理工作運行機制。

統一司法鑒定執業規則和司法鑒定標准;健全鑒定人負責制,規定鑒定人對鑒定意見終身負責制,制定司法鑒定違法違規責任追究辦法,建立干涉鑒定活動記錄、報告和責任追究制;落實鑒定人出庭制度;建立科學的司法鑒定淘汰退出機制。

健全各單位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的工作機制;加強政府支持力度,整合資源建設高資質高水平鑒定機構和實驗室,重點加強科技和隊伍建設。

(6)四川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標准擴展閱讀:

司法鑒定製度可以解決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幫助司法機關查明案件事實的司法保障制度。健全統一司法鑒定管理體制,要適應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完善工作機制,嚴格執業責任,強化監督管理,加強司法鑒定與辦案工作的銜接,不斷提高司法鑒定質量和公信力,保障訴訟活動順利進行,促進司法公正。

個「小眾」的司法鑒定行業改革方案,以中央深改組來審議和推進。表明健全統一司法鑒定管理體制已上升為國家最高層的意志。統一的管理體制改革勢在必行。司法鑒定相關工作推進力度、措施落實力度將會加大。

熱點內容
中國合同法以成文法形式出現 發布:2025-01-24 16:21:33 瀏覽:132
我國立法上關於補強證據的規定 發布:2025-01-24 16:15:30 瀏覽:440
論述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 發布:2025-01-24 16:00:55 瀏覽:749
交通法規39條 發布:2025-01-24 15:54:57 瀏覽:536
勞動合同法對中小型企業的影響 發布:2025-01-24 15:48:18 瀏覽:928
勞動法自動離職給工資嗎 發布:2025-01-24 15:32:51 瀏覽:911
合租道德 發布:2025-01-24 14:49:53 瀏覽:234
重慶產檢勞動法 發布:2025-01-24 14:48:23 瀏覽:252
清華大學法學排名 發布:2025-01-24 14:31:53 瀏覽:730
合同法解釋最新版是幾 發布:2025-01-24 14:29:24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