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兵律師
㈠ 《編花籃》是哪的民歌
河南
http://news.shang.com/henan/3000001/2006/12/22/2006-12-22_507925_3000001.shtml
隨便找個人問一下,知道哪首「河南民歌」?答案都是《編花籃》,很少有人說出第二首「河南民歌」。《編花籃》作為「河南民歌」被傳唱了近半個世紀。但是,河南省檢察院退休幹部、今年76歲的郭復善認為,這首歌是他譜曲的,是「原創歌曲」,不是「民歌」。歌詞原本是「摘棉花」,而不是什麼「摘牡丹」。《編花籃》到底是誰的?又是怎麼被「改頭換面」的?
【20年維權之路】 《編花籃》是我「編」的,怎麼還說是民歌?
12月19日上午,鄭州晴冷,記者來到人民路郭復善老先生的家。郭老師今年76歲,戴著一副老花鏡,看上去精神不錯。郭老師家裡還有一位客人——天基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建兵。王律師說,他是聽說郭老師要「維權」,主動上門「服務」的。
在郭老師書房,一個小書櫃上擺滿了與《編花籃》相關的音像製品,記者隨便翻了翻,多把《編花籃》注為「河南民歌」。
郭老師拿出兩張光碟給記者和王律師看,分別是中國唱片總公司2004年出版的《民族歌壇名人》和2005年出版的《民間小調》,兩張光碟都收錄有《編花籃》,均注為「河南民歌」。
正是這兩張光碟的出版,再次引起了郭復善老人「維權」的想法。
「1986年,我發現中國唱片公司北京分公司出版的磁帶中把《編花籃》當做『河南民歌』。」郭老師說,他給對方致信要求「恢復詞曲原貌」。對方在回信中稱,「不知道歌曲是你們創作的,以後再版時再恢復」,並寄來30元稿費。「沒想到20年過去了,《編花籃》還是署名『河南民歌』」。
今年3月,作為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郭復善給協會寄去了從市面上購買的侵權作品,委託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追究中國唱片總公司的侵權責任。據郭復善介紹,從3月份到10月份,雖經協會與唱片總公司協商,但結果是最多支付一些費用,署名不會變。
【回憶創作經過】 小時候常去棉田 摘棉花激發創作靈感
郭復善老師回憶了《編花籃》創作經過。新中國成立前郭老師就參加了八路軍,主要搞文藝創作,豫劇《朝陽溝》的作者楊蘭春是當時文藝隊的隊長。
新中國成立後,郭老師先到省歌舞劇院擔任指揮,後轉到省文聯任曲藝編輯。郭老師回憶說,「1958年,我在當時的一份報紙上看到了省文聯幹事鍾庭潤的歌謠——《編花籃》。這激起了我的創作靈感,就為歌詞譜了曲。」
「我老家就是老洛陽縣城的,父親是棉花技術員,侍弄棉花很有一套。我常跟著父親到地里摘棉花。」所以,當郭復善看到《編花籃》的歌詞時,僅僅用了2個多小時就譜寫了這首詞的曲子。詞曲出來後,一個勤勞歡樂的農村少女形象也就面世了。郭復善說,這首歌本來就是歌頌勞動人民的:一個棉產區的少女自己種棉花,自己編花籃,棉花熟了以後自己採摘;摘了棉花以後送到北京送給毛主席。
「作為一個棉產區的人,我對棉花有很多遐想。」「為啥棉花像牡丹?棉花白啊!」「為啥三朵兩朵就能摘一籃?棉花豐收啊!」
【不滿歌詞被改】
摘牡丹有違道德洛陽人民不會同意
1959年,北京《歌曲》半月刊第3期首發了《編花籃》,詞作者鍾庭潤,曲作者署名「筱軒」。「筱軒就是我。」郭老師說,因為我字軒,就取了個筆名「筱軒」。
郭老師送記者一本《編花籃——郭復善作品選》,裡面收錄了郭老師作曲的38首歌曲,多署名「筱軒」。1960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首播《編花籃》。「編,編,編花籃,編個花籃上南山,南山開滿紅牡丹……」
1986年,郭復善偶然在鄭州市二七廣場聽到《編花籃》,才發現曲子沒有變,但歌詞卻被「篡改」了,而且還被冠名為「民歌」,既沒有詞作者,也沒有曲作者。
「為啥要摘牡丹?牡丹是觀賞用的,摘牡丹花,那是有違道德的,也不符合當時的實際。」當郭復善把這首改編過的詞告訴鍾庭潤時,這位詞作者也是一臉的不解:「我的詩歌怎麼成了民歌了?我歌頌勞動人民,歌頌人民領袖,怎麼變成了姑娘摘牡丹了?」
郭老師的妻子史子珍也是搞文藝工作的。她帶大家唱的《編花籃》是原版的,就是「摘棉花」,而不是摘牡丹。「摘牡丹洛陽人民都不會同意的。」
郭復善表示,他將通過訴訟一方面要求恢復《編花籃》歌詞原貌,另一方面討回署名權。
郭復善作曲的《編花籃》
編,編,編花籃,
編個花籃上南山。
南山有塊棉花田,
朵朵開得像牡丹。
金牡丹來銀牡丹,
銀牡丹呀哪嗬咿呀嗨。
采,采,采新棉,
三朵兩朵采一籃,
俺把那籃兒送北京,
毛主席見了誇獎俺。
誇俺的籃兒編得巧,
誇俺的棉花開得艷。
誰見了誰喜歡呀啊。
現在流傳的《編花籃》
編個花籃上南山
南山開滿紅牡丹,
朵朵花兒開得艷,
銀個丹丹嘿銀牡丹,
祖國春色沒個邊。
摘,摘,摘牡丹,
三朵兩朵摘一籃
花兒開得多嬌艷,
姑娘見了好喜歡,
五彩繽紛嘿齊爭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