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務為經濟發展
法行政系統教育培訓規劃: 幹部教育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重要途徑,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保證。司法部黨組歷來高度重視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制定並組織實施了《2006-2010年司法行政系統幹部教育培訓規劃》,廣大司法行政幹警和法律服務工作者的政治業務素質和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明顯提升,有力促進了司法行政事業發展。新的形勢對司法行政工作和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制定好司法行政系統教育培訓規劃,進一步加強司法行政機關公務員和監獄勞教人民警察的教育培訓,切實履行對法律服務工作者教育培訓的指導監督職責,對於建設一支高素質司法行政隊伍,推動司法行政工作改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根據《2010-2020年幹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2011-2015年行政機關公務員培訓綱要》和《全國司法行政工作「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綱要》,結合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司法行政系統教育培訓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中央關於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和加強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要求,全面落實大規模培訓幹部、大幅度提高幹部素質的戰略任務,緊緊圍繞服務「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著眼於提高隊伍的政治業務素質和履職能力,以完善制度體系為重點,以提高培訓質量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基礎建設為保障,不斷提高幹部教育培訓科學化水平,扎實推進大規模培訓幹部工作,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的高素質司法行政隊伍,為司法行政工作改革發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證、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二、主要任務 (一)思想政治教育。扎實開展理論教育,在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教育的同時,重點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科學發展觀教育,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堅持不懈地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扎實開展黨性教育,重點進行黨的知識、黨的歷史、黨的優良傳統教育,進行黨風廉政教育。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司法行政幹部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定不移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 (二)政策法規培訓。加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培訓,扎實開展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十二五」規劃的培訓,開展黨和國家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的培訓,引導廣大幹部准確把握「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扎實開展憲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國家基本法律的培訓,使全體幹部牢固樹立憲法和法律觀念,自覺學法、守法、用法。扎實開展通用法律知識、專門法律知識和新頒布法律法規專題培訓,深入開展律師法、公證法、監獄法、人民調解法等司法行政工作法律法規以及與司法行政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培訓,使廣大幹部不斷提高掌握運用法律政策的能力,依法履行崗位職責。 (三)業務能力培訓。著眼於提高公正廉潔執法能力和水平,有針對性地開展崗位必備業務知識和能力的培訓,加強與司法行政業務工作密切相關的新理論、新知識、新規則、新技能的培訓,切實提高新形勢下依法辦事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危機管理能力、新興媒體運用能力和科學管理、公共服務、組織協調等本領。加強社會管理能力的培訓,組織幹部學習和掌握社會管理知識、相關理論和科學分析社會形勢的方法,提高社會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強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教育培訓,引導和幫助廣大幹部特別是基層幹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自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增進對群眾的思想感情,學習和掌握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正確方法和手段,提高群眾工作的本領。根據監獄勞教人民警察的工作特點和履行崗位職責的需要,分類開展專業化培訓和技能訓練,鼓勵幹警參加法律、管理、教育、心理、信息工程、醫學等核心專業的學歷學位教育和在職培訓,進一步完善監獄勞教人民警察隊伍的知識結構、專業結構。切實加強監獄勞教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環境適應能力、心理調適能力。有計劃地組織開展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司法行政幹部的雙語培訓。 (四)文化素養培訓。根據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的要求,加強現代經濟、管理等知識的培訓,加強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培訓,加強文學、藝術、歷史、哲學等人文知識的培訓,廣泛開展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的培訓,提高廣大司法行政幹部的科學素養和文化素養。 (五)職業道德培訓。以忠於國家、服務人民、恪盡職守、公正廉潔為主要內容,以政治信念堅定、精神追求高尚、職業操守良好、人民群眾滿意為目標,大力開展職業道德培訓,提升幹部的道德素養和精神境界。重點加強監獄勞教人民警察職業道德准則和職業行為規范的教育培訓,增強其職業認同感和職業榮譽感。 (六)指導監督和組織開展法律服務工作者的教育培訓。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切實履行職責,進一步加強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工作者、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司法鑒定人等法律服務工作者教育培訓工作的整體規劃、監督檢查和制度規范,扎實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重點抓好黨員律師、律師事務所負責人、合夥人和骨幹律師的教育培訓,依託司法行政系統現有教育資源建立律師培訓基地,探索選派優秀律師黨員到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參加培訓。各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認真組織實施法律服務工作者教育培訓規劃,重點開展業務能力、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等教育培訓。 三、工作措施 (一)科學設置培訓內容。認真研究司法行政機關公務員、監獄勞教人民警察、法律服務工作者不同層次、不同崗位人員的素質能力模型,制定分類培訓大綱,明確各類培訓的目標、內容、方式、要求和考核標准等,不斷提高教育培訓科學化水平。要遵循幹部成長規律,著眼於提升幹部素質和能力,建立以培訓需求為導向的培訓內容更新機制,加強培訓需求調研,推進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和崗位技能、文化素養、職業道德、黨性修養等培訓內容模塊化建設,不斷完善理論教育、知識教育、黨性教育體系。 (二)積極創新培訓方式。改進培訓班次設置方式,推廣專題研究、短期培訓、小班教學,突出按幹部類別、分專題開展培訓。大力倡導研究式、互動式、案例式、體驗式、模擬式等教學方法和拓展訓練、學員論壇、觀摩講評等培訓形式,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建立健全執法培訓、崗位練兵長效機制,將崗位練兵納入日常教育培訓機制,每年重點選取1至2個主題進行培訓演練,提高實戰能力。探索輪訓輪值、戰訓合一的培訓模式,建立監獄、勞教(戒毒)所與培訓機構的聯動機制,使參訓幹警成為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備勤力量。探索跨地區、跨部門、跨學校的合作培訓模式,推廣異地培訓、分段式培訓,鼓勵和支持不同地區監獄、勞教(戒毒)所、司法局(所)互派幹警掛職培訓。根據司法行政工作發展和隊伍建設需要,積極穩妥地選派幹部到境外著名大學和其他培訓機構參加學習培訓。司法部每年組織200名司法行政系統領導幹部和業務骨幹參加境外培訓。要針對重點地區、重點領域幹部的特殊培訓需求,主動送教上門。引導幹部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鼓勵幹部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學歷學位教育和其他學習培訓。 (三)深化師資管理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司法行政實際的師資准入和退出機制,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優勝劣汰、有進有出。更加註重發掘司法行政系統內部人才資源,選聘理論素養較高、實踐經驗豐富的領導幹部、專家人才、業務骨幹、基層優秀幹部和社會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師,形成結構合理、專兼職比例適當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司法部和省(區、市)司法廳(局)定期組織開展優秀培訓師資評選,到2012年,分別建立全國和省級司法行政幹部教育培訓師資庫,實現優秀師資資源共享。積極推行領導幹部上講台制度,主要領導幹部每年到培訓班授課不少於2次。強化師資隊伍培養,實施培訓者培訓工程,有計劃地組織優秀教師特別是中青年骨幹教師學習進修、掛職鍛煉。深化幹部教育培訓機構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師資考核評價體系和職稱評定、崗位聘任辦法,探索建立監獄勞教人民警察訓練教官制。 (四)加快課程教材體系建設。在學好用好第三批全國幹部學習培訓教材的同時,加快司法行政業務培訓課程和教材體系建設,實施精品課程、精品教材工程。司法部編審出版司法行政業務培訓教材,形成具有專業性、時代性和實用性的特色教材體系。大力開發案例式教材,組織編寫監獄、勞教(戒毒)、人民調解、社區矯正、法律援助等案例匯編。以司法行政工作發展為導向,加強培訓課程的研究與開發,逐步形成基本覆蓋司法行政各項職能和工作的專業化、系統化、科學化的培訓課程體系。司法部和省(區、市)司法廳(局)要加強宏觀指導和審核把關,定期開展優秀教材和教案評比,提高教材質量。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和培訓機構可以結合本地實際,編寫各類業務培訓教材和教案。 (五)優化整合培訓機構。大力加強司法行政系統教育培訓機構建設,充分發揮其在司法行政系統教育培訓工作中的主陣地作用,有效利用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高等院校、社會培訓機構等優質培訓資源,形成分工明確、布局合理、優勢互補、競爭有序的幹部教育培訓機構網路。省(區、市)司法廳(局)要綜合考慮培訓任務總量、專業化程度和市場可替代性,按照少而精、突出司法行政專業特色的原則,推進教育培訓機構優化整合,調整系統所屬院校的職能定位和辦學重點,提升其職業化、專業化水平。要依託系統教育培訓機構建立省級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加大經費投入,改善基礎設施和辦學條件,使其適應新形勢下教育培訓工作的需要。司法部適時開展省級教育培訓基地考核評估工作,遴選全國司法行政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各地可以根據實際,開辟各類實踐教育基地,為加強幹部能力培養和黨性鍛煉提供直觀、生動的課堂。有條件的監獄、勞教(戒毒)所要建立教導大隊或警察訓練中心,建設專門的訓練場所,配備現代化的培訓設施,保障警察日常訓練的開展。鼓勵司法行政幹部教育培訓機構與黨校、行政學院、高等院校開展聯合辦學,鼓勵司法行政幹部教育培訓機構之間加強合作,促進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 (六)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著眼於司法行政工作發展和隊伍建設需要,將教育培訓信息化建設納入司法行政系統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科學謀劃,有序推進。適應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新形勢,大力開展網路培訓、遠程教育和在線學習,提高培訓的覆蓋面和資源利用率。加強電子課件、教學視頻等網路課件開發,豐富網路培訓資源。加強教育培訓管理信息化建設,逐步建立部、省兩級教育培訓信息管理系統。整合現有網路培訓資源,建設基本覆蓋縣(市、區)司法局、監獄、勞教(戒毒)所等司法行政基層單位的開放、兼容、共享的幹部教育培訓網路。 (七)提高教育培訓管理水平。建立統一規劃、分級管理、歸口負責、分類實施的教育培訓管理體制。司法部和省(區、市)司法廳(局)政治部要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管理,切實履行好整體規劃、宏觀指導、協調服務、督促檢查、制度規范職能。建立健全培訓計劃申報備案管理制度,加強對培訓計劃的統籌協調,監獄局、勞教(戒毒)局和行業協會的年度培訓計劃及其執行情況須報本級司法行政機關政工部門備案。要從機構、編制、人員等方面,充實教育培訓管理力量特別是基層單位培訓管理力量,確保教育培訓工作有專門機構、專門人員負責。要將幹部教育培訓經費單獨立項, 列入年度財政預算並爭取逐步提高,保證幹部教育培訓工作需要。推進全系統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協調發展,做好西部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司法行政幹部教育培訓對口支援工作,有計劃地加大對本系統少數民族領導幹部的培訓力度,司法部每年舉辦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領導幹部培訓班。加強培訓管理工作者隊伍建設,司法部定期舉辦司法行政系統培訓管理工作者骨幹培訓班,各地要將培訓管理工作者輪訓一遍。 (八)健全培訓制度體系。加強幹部教育培訓制度建設,完善司法行政幹部教育培訓權益保障、競爭擇優、考核評估和監督約束等方面的規章制度,提高教育培訓制度化水平。建立組織調訓為主、自主選學為輔的幹部參訓機制,規范組織調訓,推行自主選學。完善體現培訓需求的計劃生成機制,以培訓需求為依據設計培訓項目,提出教學計劃。建立健全乾部學習培訓考核評價制度,實施幹部教育培訓登記管理,將幹部學習培訓情況和考核結果如實記入幹部信息庫,並將重要培訓情況納入幹部人事檔案。完善幹部學習培訓激勵約束制度,將幹部的學習培訓情況作為幹部年度考核、任職考察的重要內容和任職、晉升的重要依據之一,將開展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情況作為幹部所在單位領導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幹部教育培訓質量評估制度,定期開展教學質量評估工作,將評估結果作為培訓機構承擔培訓任務、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依據。到2012年,在司法行政系統普遍推行教學質量評估制度。 四、組織領導 (一)落實領導責任。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高度重視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把幹部教育培訓作為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做到思想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主要負責同志要加強調查研究,及時掌握情況,解決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領導幹部要帶頭參加學習培訓,多學一些、學深一點,做學習的楷模。司法行政機關政工部門要在黨委(黨組)領導下履行好牽頭抓總職能,業務部門、行業協會、教育培訓機構和幹部所在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認真落實幹部教育培訓任務,形成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健全司法行政幹部教育培訓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溝通協調。 (二)強化工作指導。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根據本規劃,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司法行政系統教育培訓規劃。要加強對幹部教育培訓戰略性、前瞻性問題的研究,努力認識和把握幹部教育培訓規律,並用以指導工作。要大力推進幹部教育培訓改革,尊重基層首創精神,鼓勵基層大膽探索,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在改革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和成功做法。要注重分類指導,對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不同特點幹部的教育培訓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要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大力宣傳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新發展新成效,營造良好氛圍。要加強信息溝通,交流培訓工作經驗,推動各地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均衡發展。 (三)加強督促檢查。司法部將對本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跟蹤了解和督促檢查,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具體意見和措施。2016年,司法部和各省(區、市)司法廳(局)要組織開展規劃實施情況總結評估。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及時對本地區司法行政系統教育培訓工作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確保規劃各項任務扎實推進,取得實效。 希望對你有用和幫到你。
⑵ 辨析法律服務於經濟
正確
經濟與法律有著最要本的關系:1、經濟決定法律。法律是由特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法律的制定、法律的內容、法律的性質、法律的重要特徵以及法律的發展和變化,一般都取決於經濟基礎。一個階級在經濟上占據支配地位,那麼必然要在政治上取得統治權,掌握國家機器。統治階級制定的法律必然反映它那占支配地位的經濟的要求,所以,經濟是法的源泉和誕生地。2、法律服務經濟。法律被制定之後,它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服務於自己的經濟基礎。法律以其特有的屬性和功能為經濟基礎服務
⑶ 如何理解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是一個歷久彌新的重要理論命題。在深化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的今天,重估「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的價值,對「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進行再認識,對於進一步繁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都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法治是建立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基石。倘若沒有法治作為保障,那麼從根本上講產權是不安全的,企業不可能真正獨立自主,市場不可能形成競爭環境並高效率運轉,經濟的發展也不會具有可持續性。市場經濟必須依靠法律來解決市場經濟活動的秩序問題。只有具備合理而完備的法律,才能發揮市場經濟有效配置資源的功能。
所謂「法治經濟」,就是建立在法治基礎上的市場經濟,倡導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問題,通過立法、執法和司法以及法律服務調整經濟關系,規范經濟行為,指導經濟運行,維護經濟秩序,服務經濟發展,促使市場經濟在法治的軌道上健康有序地發展。法治經濟的顯著特徵就是發達的市場經濟與現代法治的有機融合,就是成熟的市場機制與良好的宏觀調控機制都通過法律的整合作用而銜接契合。現代市場經濟要以法律為紐帶,以市場為中心,把國家(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的活動及行為緊密廣泛地與市場經濟的各個環節連接在一起,以充分獲求和實現經濟活動的效益。
總體上講,「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理念,要求我們在改革開放的新階段,更加需要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市場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突出問題。具體而言: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理念,要求充分重視和發揮立法作用,進一步完善和豐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客觀地講,「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口號對立法活動影響最大最顯著,正是在「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口號的驅動下,中國市場經濟立法進入了快車道,經濟立法呈現跨越式發展,經濟立法的數量和規模急速上升。需要指出的是,在重溫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的今天,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大力倡導和強調小平同志一貫倡導的「成熟一個制定一個」的穩健立法觀。這種強調「實踐、試驗和反思」的立法思路,是與我國漸進式改革模式完全一致的,符合立法工作的基本規律。
從根本上講,也是與人類逐步演進的理性認識能力相適應的。遺憾的是,自「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口號大為宣揚後,法學界乃至立法界都出現一股立法「過熱」心態,不少學者提出法律移植,主張超前立法等非理性的觀點。作為一種「地方性知識」的法律,作為漸進改革的模式, 「成熟一個制定一個」的穩健立法觀更為切實可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的新形勢下,以完善法律體系為目的的立法工作,更要大力倡導「成熟一個制定一個」的穩健立法觀。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理念,要求充分重視和發揮司法作用,倡導「能動司法」,維護司法公正,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為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司法機關提出和踐行了「能動司法」的理念。「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為司法系統孕育、提出和實踐「能動司法」理念營造了氛圍、創造了條件。實際上,「能動司法」理念在服務市場經濟發展方面體現得更為鮮明。「能動司法」理念促使法院將審判工作同經濟建設緊密結合,服務經濟發展的大局。例如,司法機關嚴厲打擊各種經濟犯罪活動,維護好市場經濟秩序;加大招商引資保護力度,切實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依法處理好事關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大城建項目等事關規劃全局的糾紛,運用司法的智慧創造性地配合經濟建設大局,為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理念,要求充分重視和發揮法律服務作用,大力發展法律服務業,為繁榮市場經濟提高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以律師、公證、法律顧問、法律援助等為主體的法律服務業,可以防範法律風險,優化法治環境,解決法律糾紛,為企業開展「法律體檢」。法律服務業要轉變觀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例如,開展律師幫扶中小企業發展的專項行動,發動律師積極參與企業的資本運營、資源管理,使法律服務直接進入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做到建議於決策之前,服務於運行之中,全方位、多渠道地為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提供法律服務。變事後處理為事前防範,鼓勵積極開展「法律體檢」活動,法律顧問主動參與到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當中,主動介入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用法律的武器把企業經濟活動中可能遭遇的風險化解在萌芽之中。如今,在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下,法律服務業更要在優化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方面積極作為,大顯身手,大有作為。
可以說,「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是經濟建設的法治指南針。在紀念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20周年的今天,我們更要全面、深刻、准確、透徹地認識和把握「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的理念,重估其價值,充分發揮法治在繁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⑷ 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和特殊案件當事人免費提供法律服務
依據教材知識,法律援助是為經濟困難的或者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完全免費的法律幫助的一種制度.所以A項入選;B、C、D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正確答案選A.故選A.
⑸ 我們要加快發展什麼等法律服務的
要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公共法律服務制度現在日趨完善,覆蓋全國的公共法律服務網路初步建成。公共法律服務能力逐步提升,為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也服務於全面依法治國,包括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十四五」時期對公共法律服務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體系建設、能力建設,未來五年,重點圍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公共法律服務需求,促進均等化。
二是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法律服務需求,促進多元化。
三是滿足人民群眾多領域多樣化法律服務需求,促進專業化。
《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辦法》
第二條公共法律服務是由政府統籌提供,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所必需的法律服務,是公共服務及法律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辦法所稱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是指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會公眾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務事項以及政府履職所需法律服務事項,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備條件的法律服務組織、機構等社會力量承擔,並由政府根據合同約定向其支付費用的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方式。
第三條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立足需求,突出公益。根據人民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需求設計實施項目,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公共法律服務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引導公共法律服務承接主體按照公益導向原則組織實施公共法律服務項目。
(二)政府主導,公開擇優。強化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的組織領導、政策支持和監督管理等責任,通過公開透明、競爭擇優方式,選擇公共法律服務承接主體。
(三)注重實效,鼓勵創新。加強對公共法律服務承接主體的績效評估,鼓勵創新探索,構建多元參與、形式多樣的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格局。
⑹ 臨海市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對經濟社會發展有何積極意義
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保障
⑺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到企業做法務違法嗎
摘要 第二條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是符合本辦法規定的執業條件,經核准執業登記,領取《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在基層法律服務所中執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
⑻ 如何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法律服務
一、轉變司法理念,創新工作方法
一是認真分析縣域經濟和民營經濟的發展態勢,認清人民法院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增強使命感、責任感,不斷探索新的有效應對措施。二是辯正能動司法與嚴格執法的關系,創新工作方法。對一些涉及面廣、成因復雜、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案件,在不違背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堅持突破常規,特事特辦,避免機械執法,就案辦案,防止個別糾紛轉化為群體性糾紛,防止民事糾紛轉化為治安或刑事案件,防止非對抗性矛盾轉化為對抗性矛盾。
二、延伸審判職能,擴大服務空間
一是加強法制宣傳。為推進縣域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結合土地徵用、土地承包等案件的審判,編寫適合老百姓生產生活的法制宣傳資料。組織法官深入街道社區宣傳,進一步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趣味性、導向性。向居民開展有針對性的、現實生動的法制宣傳教育,從源頭減少犯罪,減少糾紛。二是建立企業定點法律幫扶機制。將煤業、電業、鋁業等重點企業列為定點單位,有計劃地進行走訪和調研,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和亟待解決的法律問題,主動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三是建立聯席溝通機制。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將縣域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面臨以及可能面臨的法律政策問題逐一梳理,邀請相關專家、職能部門共同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意見。四是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關注土地拆遷、征地及建築市場中出現的法律問題,防範群體性事件造成風險。對於有矛盾苗頭以及有示範效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的事件,及時向政法委與政府部門報送預警信息,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控制、早處置。對於服務經濟、辦理相關案件中發現的一些問題,積極採取司法建議的方式向相關部門提出,促使問題解決。
三、充分發揮職能,服務經濟發展
一是本著哪一類犯罪突出,就打擊哪一類犯罪的原則,嚴厲打擊盜竊、破壞生產經營、有預謀侵害民營企業財產刑事犯罪。通過公開審理、舉行宣判大會等形式擴大辦案效果。加大追繳贓款、退賠的力度,最大限度地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二是本著哪一類矛盾糾紛突出,就集中力量,集中時間、集中地點優先化解的原則,妥善處理涉及民營經濟的案件,維護生產經營秩序。依法保障進城務工人員、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三是妥善審理借貸合同糾紛案件,暢通中小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充分保護金融債權,維護金融監管秩序,是緩解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營造寬松的中小民營企業融資環境的重要手段。健全金融糾紛案件審判、執行工作機制,加大金融糾紛案件審判和執行力度,防範逃廢銀行債務行為,維護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降低金融機構支持中小民營企業的信貸風險,增強金融機構對中小民營企業信貸支持的信心,促進和保障國家信貸政策的順利實施。妥善審理非金融借貸糾紛案件,正確認定非金融借貸合同效力,保護合法的民間借貸和企業融資行為,維護債權人合法權益,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妥善審理中小民營企業因民間融資引發的借貸糾紛案件,嚴格審查出借人所持借條、借據等借款憑據是否包含高額利息,對超過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四倍的利息不予保護,對已經支付的高額利息沖抵本金,減輕中小民營企業利息負擔。及時發現、甄別各種以合法形式掩蓋的非法集資、高利貸等違法金融活動,打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維護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四是充分發揮行政執行職能作用,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依法支持行政機關服務經濟發展的整治行為。加大征地、拆遷等行政案件的審理力度,重點處理好土地審批、環境保護、勞動爭議、城鄉建設和社會治安管理過程中出現的行政爭議,促使行政機關正確履行法定職責。創新行政訴訟結案方式,大力推行協調和解。依法受理和執行非訴行政案件,幫助街道和社區組織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加強執行力度,認真研究執行工作策略,積極探索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慎重使用強制執行措施。加強同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不斷完善化解「執行難」的綜合聯動機制。建立執行案件信息管理體系,推進執行救助專項資金的建立。
四、完善工作機制,確保糾紛化解
一是健全立、審、執「綠色通道」機制。對需要及時處理的涉企糾紛、涉民生案件,適用快立、快審、快執的「綠色通道」,及時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二是建立重大案件報告制度。對於涉及縣域經濟秩序、民營企業發展的特別重大案件,實行逐級報告制度。三是強化司法在多元糾紛解決機制中的能動作用,大力推行訴前調解,讓更多的矛盾糾紛分流進入訴前調解,通過平和方式解決。幫助仲裁機構提高仲裁質量和效率,更好地發揮仲裁的積極作用。加強與行政調解的協同,根據糾紛性質、類別的不同,實行法院與行政管理部門的綜合聯動,歸口調處。如針對交通事故民事賠償糾紛大幅增多建立專門的交通事故合議庭等。
五、加強組織協調,提升服務能力
一是堅持黨對能動司法的領導,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協同配合。二是在服務保障中提高司法能力。建設堅定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科學發展觀的領導班子,以提高領導水平和審判能力為核心,不斷增強領導班子的創新力、凝聚力和戰鬥力。認真學習優秀法官蔣青春先進事跡,不斷強化職業道德教育。完善內部監督管理制約機制,確保審執部門工作人員依法行使職權,促進司法廉潔。立足全員、突出重點,開展多途徑、多形式、多層次的正規化培訓和崗位練兵,注重經濟和社會管理知識和能力的培訓,組織幹警學習經濟熱點問題、國家經濟政策,熟悉掌握縣域經濟特點和民營經濟總體情況。不斷提高訴訟調解、適用法律和文書製作能力。加強人民陪審隊伍建設,彌補法官員額的不足。三是加強調查研究和宣傳。密切關注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深入開展前瞻性調查研究。加強法律適用疑難問題的調查研究,從保項目、保增長、保穩定的角度出發,及時總結審判經驗,提出相應的司法對策,當好參謀助手。
⑼ 如何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加強新農村普法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
「十一五」規劃勾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宏偉藍圖。農村普法教育是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如何圍繞「新農村建設」這個主題,切實加強宣傳教育的持久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增強廣大農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維護農村基層穩定,尤顯重要。中宣部、司法部「五五」普法工作規劃已把農民確定為「五五」普法工作的重點對象。各級各部門就如何加強農民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都出台了一系列方針措施。我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農業人口所佔人口比例大,因此,筆者認為必須堅定不移地把普法工作的重心放在農村,為打造全縣平安和諧新農村注入生機和活力。
一要進一步鞏固農村普法陣地,確保持久性。農村普法工作任重道遠,非一朝一夕之功,貴在常抓不懈,持之以恆。為此,要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以鞏固農村普法陣地為突破口,不斷推動普法教育在農村的深入持久開展。首先是要完善農村普法網路。層層成立組織領導機構,加強組織領導。鞏固鄉鎮(區)法制分校、村(居)委會法制夜校、村組法律學習室、十戶法制宣傳員四級普法網路。加強人員隊伍建設,每個網路安排專人負責,並落實工作經費。加強工作的檢查與監督,使普法工作真正做到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要加強鄉鎮司法所建設,充分發揮鄉鎮司法所在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中的「橋頭堡」、「排頭兵」作用。把農村普法納入各級綜治、文明建設的考核內容,使農村普法工作滲透到農村工作的每一環節,每一個層面。其次是要調整 充實農村普法隊伍。組建法律志願者隊伍。充分利用現有的人才資源,組建具有一定法律知識、熱心公益事業的離退休幹部、法律工作者、法學院學生為主體的法制宣傳志願者隊伍。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機關法律服務的整體優勢,協調聯系農村,支持志願者擔任村法制夜校教師,開展經常性的「送法下鄉」活動,為農民提供法制宣傳教育、法律咨詢、調解民間糾紛等各類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務。以鄉鎮幹部為骨幹組成普法講師團,按照分片包乾的原則,結合農民生產生活實際,進村入戶講授法律知識。明確村「兩委」成員、人民調解員為法制宣傳骨幹,牽頭組織農民學法。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生產生活中帶頭學法、用法、守法。第三是要加強普法設施建設。在人口較集中、經濟較活躍的農村墟場等中心區域設立普法宣傳欄,堅持定期更新普法內容,面向農民宣傳與農業、農村密切相關的應知應會的法律基本知識。每個村均應開辟至少一個以上的法制宣傳專欄,讓農民隨時學習和掌握政策、法律知識。要加強村組法律學習室的建設,充實法律書籍,為農民學法提供方便。同時,普法職能部門應抓住各個時期的一些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選取典型案例,編印普法宣傳資料或收集整理一些法制節目的音像資料,及時發到農村進行普法宣傳。
二要抓住農村普法重點,突出針對性。圍繞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突出普法重點,有的放矢地開展普法教育,增強農村普法的針對性。首先是要抓住農村普法的重點對象。「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黨員和幹部」。就農村而言,法制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應是村民中的黨員和村、組幹部,他們的法律意識,依法辦事能力和水平直接影響農民學法用法的積極性和農村法制氛圍。因此,應針對重點對象,組織切實有效的法制宣傳教育。其次是要明確農村普法的重點內容。大力加強與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土地承包、產品交易、勞動者權益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結合農村中心工作和農民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普法活動,宣傳普及相關法律法規,使農民受到深刻的法制教育。要從農民的需要出發,從農民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將用法律教育群眾與服務群眾結合起來,將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和解決農民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工作做到農民的心坎上,力求取得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普法效果,進一步激發農民參與農村法制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第三是要圍繞維護農村穩定開展普法。農村穩則全局穩,要針對影響農村穩定的苗頭,在不同時段,選擇不同的相關法律法規對農民進行普法教育,依法排查和調處農村矛盾糾紛。結合嚴打、禁賭、禁毒等工作,大力開展「嚴打」法制宣傳,禁毒、禁賭法制宣傳,反邪教法制宣傳等活動,教育和引導農民樹立權利、義務相一致的觀念,依法規范言行,依法解決農村的熱點問題,幫助農民依法化解紛爭,依法處理事務,依法維護權益,預防違法犯罪,促進和維護農村穩定。第四是要圍繞民主法治建設開展普法。以創建「民主法治示範村」活動為載體,以貫徹實施《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主線,認真落實「四民主,兩公開」制度,切實保障村民的民主權利,讓村民切身體會到學法、知法、用法、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實現由「要我學法」到「我要學法」的轉變。
三要創新農村普法方式,增強實效性。農村普法工作要適應農民生產生活的特點,盡量避開農忙季節,努力做到生產、普法兩不誤。首先是要進一步發揮傳統方式方法的作用。把電影普法、文藝普法、法律咨詢、普法一條街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方式綜合在一起。通過以案說法、圖片解法、旁聽審判、現身說法等生動活潑的形式,把抽象的法律條文變成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牆頭詩」、「快板書」、「順口溜」,使農民群眾聽得懂、學得進、記得住、用得上。其次是要充分發揮現代傳媒在農村法制宣傳中的作用。利用網路、電視、手機簡訊等現代化傳媒手段,充分發揮其覆蓋面廣、傳播快、生動形象、影響大的優勢開展農村普法,增加宣傳的科技含量,擴大宣傳效果。第三是要認真組織開展好主題法制宣傳教育系列活動。抓住「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月」、「青少年法制宣傳周」、「12•4法制宣傳日」等一系列主題開展普法活動。同時利用專業法、部門法頒布實施紀念日的有利時機,聯合稅務、安監、交通、國土等職能部門開展專業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為農村普法營造濃厚的氛圍。第四是要結合人民調解法律服務職能的發揮,搞好農村普法。在防調農村民間糾紛時,結合農村實際,深入透徹地宣講有關法律法規,達到「調處一起,教育一片 」的最佳效果。要為農村當事人提供優質法律服務,把法律服務與法制宣傳有機結合起來,擴大覆蓋面。
⑽ 法律服務所的一般職責是什麼
法律服務所,是法律工作者為其他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法律服務的組織。法律服務是指法人或自然人為實現自己的正當權益,提高經濟效益;排除不法侵害,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聘請律師以其法律知識和技能提供服務的專業活動。
【法律依據】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第二條
基層法律服務所是在鄉鎮和街道設立的法律服務組織,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執業機構。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第三條
基層法律服務所按照司法部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執業要求,面向基層的政府機關、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合夥組織以及公民提供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法治建設。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第四條
基層法律服務所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其合法權益。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第五條
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法治作為從業的基本要求。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第六條
司法行政機關依據本辦法對基層法律服務所進行管理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