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在法律援助案件中的作用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版案件的人給權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在政府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實現「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保障人權等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戰略意義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法律援助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第二,法律援助是依法治國得以實現的有力保證。第三,法律援助有助於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第四,法律援助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第五,法律援助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內在要求
⑵ 法律援助工作者與律師在刑事案件中的權利一樣嗎
權力是一樣的,法律援助工作者其實是公職律師,也是律師的一種
⑶ 法律援助律師和自已請的律師有什麼不一樣嗎
說到律師這個行業,我想起了去年挺火的一檔綜藝節目。透過節目,我了解到原來律師除了需要具備豐富的法律知識系統外,更需要時刻保持對律師行業的敬畏之心,認真負責對待每一個案件。近年來,法律援助律師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那麼,法律援助律師和自己請的律師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⑷ 法律援助案件是什麼
法律援助案件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或者非政府設立的合法律所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農村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案件。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⑸ 律師為什麼負有法律援助的義務
更為重要的是,探求律師法律援助的基礎和根據提供了律師為社會正義而努力的信心之源。 首先的問題是政府為什麼負有法律援助的責任?從理論上回答這一問題可能有多種理由,例如可以從政府的性質、功能和職責等各個角度予以解說。對此,本文不作詳盡的分析。考慮到《條例》是一項行政法規,從增加的是政府的責任而不是權力角度看,政府是因為有一項有效的法律的存在而負有法律援助的責任。盡管這一理由顯得不是那麼豐滿,卻是現代社會依法行政原則的體現。當然,如果繼續追問政府為什麼要依法行政,則涉及到一個很大的政治哲學問題。 我們的興趣在於,律師負有法律援助的義務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嗎?因為《律師法》和《條例》有規定,所以律師有法律援助的義務?從《條例》的主旨看(《條例》第1條的規定),法律援助是國家對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或不能完全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公民或者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給予減、免收費的法律幫助,以維護其法律賦予的權益得以實現的一項司法救濟制度。問題在於,是誰在為當事人實際上減免法律服務費用?進一步的追問是,律師為什麼要減免法律服務費用?是因為國家的法律有規定嗎? 事實上,在法律宣布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之前,律師一直在從事法律援助工作;事實上,長期以來,即使貪婪的律師法律服務市場總是受到來自社會各方面的質疑、指責和不滿,對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當事人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律師也沒有中斷過提供免費的法律幫助;事實上,法律援助的十年實踐中,律師是主要的實施主體。我們實在沒有理由說,因為政府給予律師必要的辦案補貼,因為政府集中管理和分配法律援助案件,就宣稱為當事人提供了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對律師而言,應當是一項職業倫理,它源於律師在法律實踐中對司法正義的自覺追求。律師的職業倫理或職業道德,首先不能單純的理解為律師作為普通人表現出來的對弱者的同情、憐憫或不忍,例如,盧梭的觀點。[3]它毋寧說是韋伯、塗爾干意義上的職業倫理。職業倫理,是對一種被稱為天職的概念的表達。天職起初具有宗教的色彩,意味著一個人應當做的事。在政治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有職業,職業既是對人的一種身份定位,也是對具有某種職業的人的社會責任的界定。「個人道德活動所能採取的最高形式,應是對其履行世俗事務的義務進行評價。正是這一點必然使日常的世俗活動具有了宗教意義,並在此基礎上首次提出了職業的思想」。[4]雖然中國人不說天職,在傳統上也不大說職業倫理,但中國人一直在講分,例如說「做分內的事」。分內的概念首先隱含了規范特別是道德規范。不過,分的概念在中國傳統社會更主要是一種身份關系,而不是職業關系,因此,在強化人的身份倫理,而不是職業倫理方面,中國文化和中國經驗有其不可否認的作用。但是,分的概念所蘊涵的內在規范卻可以與天職相通,做好分內的事就是在履行天職。 職業倫理是不同職業群體的道德規范,從不同的角度體現了各自的道德特殊主義。塗爾干說:「有多少種不同的天職,就有多少種道德形式,從理論上說,每個人都只能履行一種天職,於是,這些不同的道德形式便完全適合於個人所組成的不同群體」。[5]而所有形式的道德都在不同的領域關懷、關心和維系含有普遍道德因素的公共品質,否則,特殊的道德就是有缺陷的。[6]律師職業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帶有比之其他社會職業更為濃厚的公共性質。這種性質主要源於對作為公共產品的法律的適用和維護。即使從純粹功利的角度考慮問題,律師也需要在維護法律的尊嚴的名義下才能獲得賴以生存的報酬。在法律服務市場上,律師與當事人的交往的確像是一個典型的交易:你給我錢,我給你正義。在這場交易中,法律和正義似乎成了律師手中囤積的私品,隨時用來出售給前來購買的當事人。然而,這種表面上可以觀察到的現象,即使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狀態,也不能得出法律和正義可以被交易的結論。律師制度的合理性不能從律師是否與當事人存在交易以及交易的程度方面來考察。在任何一個存在律師制度的社會中,律師分享了與法官、檢查官以及任何解釋和適用法律的人或機構的權力是問題的關鍵,而且重要的是,律師在科層體制之外獲取了這種權力,這意味著律師一方面在適用和解釋法律,另一方面卻免除了科層之累而獲得更大的獨立性。權力分享者和共同使用者可以達成一種有目的的共謀,但也可以造成不同權力主體之間的對抗和制約。律師在與其他權力主體的對抗中獲得力量和尊重,形成了律師獲取職業榮譽的基礎。在某種程度上,職業榮譽在考察律師職業倫理的作用時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此外,我們還需要把律師個體獲取利益的本能與律師職業團體追求正義的努力區分開來。在現實的力量面前,對律師個體而言,對利益和正義的關系的平衡藝術總是難以駕馭的。韋伯曾經正確區分了以政治為業的兩種形式,一是「為」政治而生存,一是「靠」政治而生存。力求將政治作為固定收入來源者,是將政治作為職業,「靠」它吃飯,沒有如此打算的人,則是「為」政治而活者。不過,韋伯認為,這種對照並不意味著它們是相互排斥的。「人們通常是兩者兼而有之,至少他有這樣的想法,在實踐中他也肯定會兩者兼而有之。『為』政治而生存的人,從內心裡將政治作為他的生命。他或者是因為他所行使的權力而得到享受,或者是因為他意識到服務於一項『事業』而使生命具有意義,從而滋生出一中內心的平衡和自我感覺。從這種內心的意義上,所有為事業而生存的忠誠之士,也依靠這一事業而生存」。[7]如果套用韋伯對政治職業的兩分法,那麼,律師職業也可以分為「為」法律而生存和「靠」法律而生存兩種情況。我們堅信,在律師執業的長時段內,所有為法律而生存的律師,也依靠法律而生存。這一結論與其說是價值判斷,不如說是事實判斷,對後者而言,最為緊迫的任務是需要弄清楚哪一種狀態被現實所張揚,而與此同時哪一種狀態被現實所遮蔽,以致出現了兩者關系不協調、不均衡或失范的局面。 米爾恩指出:「一項要求服從法律的法律將是沒有意義的。它必須以它竭力創設的那種東西的存在為先決條件,這種東西就是服從法律的一般義務。這種義務必須、也有必要是道德的。假如沒有這種義務,那麼服從法律就僅僅是謹慎一類的問題,而不是必須做正當事情的問題。------假如沒有服從法律的道德義務,那就不會有什麼堪稱法律義務的東西」。[8]因此,如果沒有這種律師的職業倫理和道德義務作為基礎,就很難解釋為什麼法律規定律師有幫助窮人的義務?在一個貧富差距不斷增大的市場經濟社會,法律為什麼不規定富人有幫助窮人的法律義務?為什麼選擇了律師?是因為律師懂得法律?是否有必要用強制性的法律規范令律師為窮人無償地貢獻他們的法律才智?
⑹ 律師在刑事案件中可以起什麼作用
幫助當事人辯護,維護自己的權利,或者法律直通車提醒可以令有罪的減輕刑罰,最輕的判緩刑等等。
⑺ 律師在刑事案件中起的作用是什麼
讓您能夠有一個最基本的了解。律師參與刑事案件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偵察階段、審查起訴階段、法院審判階段。律師在這三個階段中的工作內容、重點、方式方法、以及所起的作用不盡相同。下面就分別簡單談談。一、在偵查期間請律師的作用偵查階段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及進行偵查的其他法定機關對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律師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或其親屬,或犯罪嫌疑人委託的其他人的聘請,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詢,犯罪嫌疑人受到刑訊逼供、超期羈押的,有權代理申訴、控告。犯罪嫌疑人被羈押的,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1、律師接受委託後,與偵查機關取得聯系,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及時提出會見犯罪嫌疑人的具體要求。2、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時可以向其了解有關案件的情況。3、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時為其提供法律咨詢,包括以下內容:(1)有關強制措施的條件、期限、適用程序的法律規定;(2)有關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及審判人員迴避的法律規定;(3)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有及時回答的義務及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拒絕回答的權利;(4)犯罪嫌疑人有要求自行書寫供述的權利,對偵查人員製作的訊問筆錄有核對、補充、改正、附加說明的權利以及在承認筆錄沒有錯誤後應當簽名或蓋章的義務;(5)犯罪嫌疑人享有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向他告知的權利及可以申請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的權利;(6)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辯護權;(7)犯罪嫌疑人享有的申訴權和控告權;(8)刑法關於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罪名的有關規定;(9)刑法關於自首、立功及其他有關規定;(10)有關刑事案件偵查管轄的法律規定;4、為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律師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及會見犯罪嫌疑人後,如果認為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1)犯罪嫌疑人所涉案情符合《刑事訴訟法》第51條的規定;(2)犯罪嫌疑人患有嚴重疾病;(3)犯罪嫌疑人正在懷孕或者哺乳自己的嬰兒;(4)偵查機關對犯罪嫌疑人採取的拘留逮捕措施已超過法定期限;5、代理申訴和控告律師根據向偵查機關了解的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向犯罪嫌疑人了解的案件情況,認為確有根據的,可接受犯罪嫌疑人的委託,代理其向有關機關提出申訴,要求予以糾正。二、在審查起訴階段擔任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刑事案件由偵查機關向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後,律師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本人或其親友的委託擔任辯護人。1、律師有權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訴訟文書和技術性鑒定材料。2、辯護律師有權會見犯罪嫌疑人,有權與犯罪嫌疑人通信。3、律師有權調查和收集案件有關材料。4、律師擔任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有權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39條的規定,向人民檢察院提出關於本案的辯護、代理意見。5、犯罪嫌疑人在審查起訴階段被超期羈押的,辯護律師有權要求對犯罪嫌疑人依法釋放或改變強制措施,實行取保候審。犯罪嫌疑人人身受到侵害或人格受到侮辱的,辯護律師有權代理犯罪嫌疑人提出控告。6、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被不起訴人不服要求申訴的,辯護律師可以在被不起訴人收到決定書後,向人民檢察院代為申訴。7、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被害人不服的,代理律師可以在被害人收到決定書後七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代為申訴。申訴被駁回後,可以代理其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不經申訴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三、擔任公訴案件一審辯護人人民檢察院將案件起訴至人民法院後,律師可以接受被告人或其親友的委託,擔任被告人的辯護人。1、律師接受委託後,審查該案是否屬於受案法院管轄。發現法院管轄不當,有權以書面方式向法院提出,請求退案或移送。2、律師有權到人民法院查閱、摘抄、復制案件材料。律師查閱案件材料時,如發現缺少檢察機關依法必須移送的材料時,有權申請人民法院通知檢察機關補充移送。3、律師有權會見被告人,聽取被告人的陳述和辯解,核實案情和證據材料;了解被告人是否被超期羈押及合法權益是否受到傷害。向被告人介紹法庭審理程序,告知被告人在庭審中的訴訟權利、義務及應注意的事項。4、在審判階段,律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依法調查、收集與案件有關的證據材料。5、律師依法出庭,參加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6、一審判決後,律師有權獲得判決書。在上訴期間,律師可會見被告人,聽取其對判決書內容及是否上訴的意見,並給予法律幫助。請律師需要准備哪些材料?
⑻ 刑事案的法律援助律師起作用嗎
可以非常肯定的說,刑事案件中,律師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聘請專業的刑辯律師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幫助是非常有必要的。偵查階段,律師可以通過會見犯罪嫌疑人,緩解犯罪嫌疑人的焦灼情緒,給予心理安慰;為犯罪嫌疑人講解其所涉嫌的罪名及相關法律知識,讓犯罪嫌疑人知道自己是否構成犯罪或可能面臨的後果;最大限度的避免刑訊逼供的發生;還可以根據案情幫助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
偵查階段,律師可以通過會見犯罪嫌疑人,緩解犯罪嫌疑人的焦灼情緒,給予心理安慰;為犯罪嫌疑人講解其所涉嫌的罪名及相關法律知識,讓犯罪嫌疑人知道自己是否構成犯罪或可能面臨的後果;最大限度的避免刑訊逼供的發生;還可以根據案情幫助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
審查起訴階,可以從檢察院審查機關更深入地了解相關案情,包括查閱或復制涉案的全部案卷材料等,並向檢察機關提出犯罪嫌疑人無罪、罪輕和此罪與彼罪的辯護意見。
審判階段,律師可以會見被告人,了解並收集罪輕或者無罪的證據線索;可以會見主審法官,調閱、復制指控被告人有罪的案卷材料;認真研究案情,充分進行法庭辯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