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遠法律援助
㈠ 富錦市有法律援助嗎
富錦市在祖國的東部,隸屬於佳木斯市,東北與同江市撫遠縣接壤,東南與饒河縣寶清縣接壤,西南與集賢縣友誼農場,西北與樺川縣綏濱縣接壤,富錦市是中國的主要糧食產區
㈡ 年羹堯是納蘭性德女婿,還有哪些歷史名人是親戚
我們對歷史人物的理解人事往往是獨立的,很難將他們整合成一張關系網,縷清他們的社會親緣關系,所以,有一些明明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沒想到竟然是親戚。
一、年羹堯是納蘭性德的女婿
這個很震驚吧。一個是風流才子,一個是沙場將軍,一個英年早逝,一個削官奪爵,可誰能想到他們二人竟是岳父與女婿的關系。
納蘭性德,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父親是納蘭明珠,母親是阿濟格(多爾袞的同母哥哥)第五女,他的曾祖父是女真葉赫部首領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爾哈赤為妃,生皇子皇太極高貴。所以納蘭性德出身,加上自己飽讀詩書,文武兼修,所以堪稱大清第一公子哥。但是天不假年,30歲就去世了。
獨孤信一生共有八子七女。四女嫁唐世祖李炳,被追封為元貞皇後,子李淵。七女嫁隋文帝楊堅,為文獻皇後,子隋煬帝楊廣。
㈢ 社會調查 改革開放30年佳木斯的變化
輝煌的三十年 巨變的佳木斯
改革開放30年來,佳木斯市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變。2007年,佳木斯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41.4億元,比1978年的7.5億元增長了44.5倍,年均增長8.8%;地方財政收入實現8.9億元,比1978年的1.04億元增長了8.6倍,年均增長7.7%;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81億元,是1978年的58倍。
30年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改革開放的30年對於佳木斯來說,是歷史進程中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30年的改革發展歷程,佳木斯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勤勞智慧的佳木斯人民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也記錄了佳木斯251萬人民艱苦創業的奮斗歷程。
一、農村改革率先起步,農村生產力和科技水平顯著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佳木斯的改革與全國一樣發端於農村改革。30年來,佳木斯市農村改革不僅逐步穩定和完善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積極發展多種經營,深化農村商品流通體制改革;還在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搞活土地流轉機制、縣域經濟綜合改革、小城鎮改革與發展、農村剩餘勞動力有效轉移與返鄉創業、農業產業化、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和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等許多方面做了積極探索,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
改革開放以來,市委、市政府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強農惠農改革政策,穩步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及綜合改革,2004年佳木斯市在全國第一批取消農業稅,並且實行「一免兩補」政策。五年來向全市農民發放糧食直補資金、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補助資金22.5億元。免徵農業稅佳木斯市每年減輕農民負擔2.4億元。
糧食產量連創新高。改革開放30年,以家庭承包經營為主,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特別是2004年以來,國家實行免徵農業稅政策後,農民生產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被再一次充分調動起來,出現多年沒有過的土地承包熱、生產投入熱、科技推廣熱、購買農機具熱。糧食畝平均單產由1978年的272斤增加到2007年的439斤,年可提供商品糧29億公斤以上。畜牧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到2007年末,全市生豬飼養量達到415萬頭,奶牛存欄4.8萬頭,是1978年的395倍。肉牛、肉羊、家禽飼養量明顯增加,牧業產值實現38.1億元(現價),較1978年增長71.2倍,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5%增加到40%。林業建設發生了巨大變化。改革開放30年來,全市造林保存面積達14.88萬公頃,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積為29.0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15.6%,是我省東部地區的重點林區之一。我市榮獲了「CCTV2006年度中國最佳生態魅力城市」榮譽稱號。農業科學技術普遍應用,農業產業化程度加快,除此,新農村建設、農村合作醫療試點、農村義務教育、農村五保戶供養等項工作都有了長足發展。
二、工業經濟從困境和曲折中走出,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正向工業強市邁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黨的工作重心向經濟建設轉移,佳木斯市工業經濟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工業建設速度顯著加快。2003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積極搶抓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歷史機遇,全力實施「工業立市、工業富市、工業強市」的發展戰略,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國企改革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核心,以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為目標,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步伐。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培育發展支柱產業,做大做強骨幹企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等,促進了我市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工業經濟成為助推我市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加快大項目開發,裝備製造、農副產品加工、能源化工等支柱產業增勢強勁,煤機、電機、迪爾佳聯等骨幹企業做大做強的優勢初步顯現,成為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力量;引進民營資本,加快招商改制,佳紡、糖廠、佳鵬亞麻、聯合收割機廠等一批國企煥發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沃爾德電纜、驥馳拖拉機等民營企業成為新的增長點;通過加快財源項目建設,樺南、富錦、湯原等縣(市)區初現了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態勢。特別是近幾年來,通過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快體制機制創新,積極吸引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參與國企改革和企業技術改造,工業發展活力日益增強,呈現出逐年加速發展的良好態勢。2007年,全市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23億元,是1978年的15.4倍;實現利稅9.5億元,是1978年的7.3倍。
三、加快城市建設改造,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鄉環境明顯改善
改革開放30年,佳木斯城市建設面貌日新月異。20世紀的最後10年是佳木斯市城市建設大發展的10年。投資3.1億元,建設三環路等13條主次幹道總長34公里,面積69.3萬平方米,改造區街巷道35條,面積5.4萬平方米,擴建了沿江公園,完成站前廣場改造,修建了一批園林小品和雕塑景觀,加快了城市綠化步伐,各公園、游覽區游藝設施不斷增加。到2000年,全市市區主次、區幹道由51條增加到71條,長度由142公里增加到201公里;廣場面積由3.9公頃增至7.8公頃;市內公共交通線路由8條增至16條,車輛服務人口由4400人/台,達到2500人/台;居民住房人均面積由2.8平方米增至8平方米;城市自來水人口由19萬人發展到56萬人,普及率由53%達到100%,室內供水率達到90%;集中供熱面積達到850萬平方米,普及率64%;燃氣發展到40萬人,普及率71%;排水管網密度由每平方公里1.57公里增至2.8公里;城市綠化人均綠地由1.25平方米增加到8平方米。
進入新世紀,市委、市政府就如何科學規劃好佳木斯,最大效率地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進行了高起點、高標準定位,進一步繪制了以建設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的區域中心和內陸口岸城市為目標,集約發展現代農業和工業,打造具有三江地域人文特色的北方現代化城市的發展藍圖。進行了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總體規劃期到2020年。以建設「北方水城」「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不斷加快城市開發建設步伐。實施了「藍天、碧水、綠化、凈化」等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相繼啟動內河整治工程和沿江十里景觀帶建設。幾年來,連續被省政府評為「全省棚戶區改造先進城市」。
從1978年到2007年,全市共投資30多億元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並落成了博物館、長安地下人防工程、新火車站等大型公用項目;建成了新行政中心大廈、公共衛生大廈等數十棟具有現代化氣息的高層建築;建成了松花江公路大橋、長安、西林、安慶和光復等立交橋,初步形成了立體交通格局。
四、堅持以人為本,加快社會事業建設,人民群眾需求不斷得到滿足
改革開放30年來,在歷屆市委、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圍繞滿足群眾需求,促進社會和諧,社會事業取得明顯變化。
教育事業發展卓有成效。形成了符合現代教育規律、前瞻未來發展方向、與國家社會接軌的教育體制和運行機制。先後接收了22所市企辦學校和區屬初中,整合城區14所學校資源,清理取消6所改制學校,改造農村258所D級危房,完成23所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學校和628所遠程教育項目學校建設,初步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均衡發展。對22所中職中專學校實行集中辦學,組建了佳木斯職業教育集團,建立了技師學院和職業學院,走出一條職業教育集團化運作、集約化經營、集中化辦學的新路。佳木斯大學合校以來,形成了學科綜合性、人才復合性、服務區域性的辦學特色,成為黑龍江省屬高校中規模較大、綜合實力較強,融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於一體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公共衛生體系基本完善。全市現有醫療衛生機構740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2243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覆蓋,農民參合率達到95%。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較快。到2006年底,共鋪設城區光纜320公里,有線電視網路由550MHZ升級為750MHZ,由1985年建立初期的傳輸6套模擬電視節目增加到傳輸36套模擬電視節目和56套數字電視節目。文體活動成果喜人。大型現代評劇《鐵樹開花》等多個作品榮獲全國多個獎項。群眾文化活動蓬勃發展。佳市業余作者創作的小品《節日愉快》獲全國第七屆群星獎表演金獎、劇目創作金獎、導演金獎,並參加了1998年中央電視台春節小品晚會。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解決文化設施陳舊落後老化問題,建成一批標志性文化工程。學校體育、職工體育、農村體育、老年人體育、少數民族體育等群眾性體育活動蓬勃開展。
信息通訊產業發展較快。政務網、農業三級信息網路初步建成,企業信息化建設得到加強。
勞動保障制度初步確立。2007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8.3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6.5萬人次,城鎮職工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下,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醫療、養老、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人數分別增加。
科技綜合實力明顯提升。累計實施國家級、省級火炬計劃項目30項。到2007年,全市民營科技企業達到495家,高新技術企業51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48家,獲得科技進步獎科技成果達到80項。
五、努力發揮區位優勢,不斷加強口岸通道和市場建設,積極發展經貿往來,對外開放成效顯著
改革開放30年來,佳木斯市緊緊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和口岸群體優勢,全面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大力整合資源,加快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升級步伐,對外開放形成了立體式、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1986年以來,佳木斯及所屬各縣(市)相繼開放了5個國家級一類口岸(佳木斯、樺川、富錦、同江、撫遠),成為全國擁有開放港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先後與日本韭崎市、澳大利亞肖爾海文市、俄羅斯阿穆爾共青城、比羅比詹和南薩哈林斯克締結了友好城市;與日本酒田市等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特別是加強了與俄羅斯遠東城市的交流合作,在俄遠東地區的哈巴、共青城等地設立了辦事處,開展經常性經貿活動。大通道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開通了同江至俄下列浮箱固冰通道,佳木斯至俄比羅比詹國際汽車直達客貨運輸線路也正式通車運營,開通了佳木斯至北京、上海、廣州等航線。同江鐵路大橋、前撫鐵路等大通道項目進展順利,建成後將對我市的對外開放產生深遠影響。全市外經貿主體不斷壯大,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發展到435家,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152戶。
積極繁榮城鄉市場,各類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市場分布更加合理,市場體系更趨完善。先後改造建設了農機、糧食、裝飾、建材、傢具、鋼材、木材、農葯、種子和品牌汽車等輻射省東部地區的區域性大市場,形成了新瑪特、百貨大樓、華聯商廈為骨乾的商業中心,大潤發、蘇寧、國美電器等一批國內商業強勢企業落戶我市。全市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由1978年的76383萬元增加到2007年的120.4億元。
六、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秩序良好
到2007年,市財政實現了4項歷史性突破,即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17.6億元,首次突破17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1億元,首次突破8億元;全市一般預算支出完成53.3億元,首次突破50億元;向上爭取資金突破40億元。市本級財政總收入10.9億元,比1978年的1.3億元翻了8番。從2005年開始,通過加強財源建設、狠抓財政收入征管,確保應收盡收,實現了財政收入持續增長,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經濟建設。
審計監督職能作用發揮較好。1985年以來,累計審計3860個單位,查處違紀資金15.5億元,上繳財政3740萬元,有1個項目被國家審計署評為優秀審計項目。
我市金融機構得到迅速發展。目前已形成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轄區內有工、農、中、建、農業發展銀行、郵儲銀行及農村信用社7類存款性金融機構,服務功能不斷完善,金融業務量迅速增長,對地方經濟支持作用進一步增強。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市經濟建設取得了突出成果,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生活水平明顯改善,消費水平顯著提高,由溫飽、小康逐步向富裕邁進。人民生活從以「吃穿」為重點轉向以「住行和休閑娛樂」為重點的多層次消費,文教娛樂、醫療保健、交通通信等發展型、享受型消費支出比重上升。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2年的418元提高到2007年的921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165元提高到2007年的4111元。
七、精神文明建設扎實推進,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不斷取得實效
1983年,市委在全市開展了以「五講四美三熱愛」為主題的文明創建活動,並在全國介紹經驗。之後,佳木斯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文明小區」創建活動,有力地推動了全市文明城建設。進入90年代,全市精神文明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系列廣場文化活動、「愛我家鄉、興我佳城、爭先創優、建功立業」活動、「五心」教育活動等等,形成了濃厚的創建氛圍。黨的十六大以來,佳木斯市委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以「改、樹、塑」活動和「三大創建」為載體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進一步樹立了佳木斯文明形象。深入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思想道德建設取得新進展。以創建「三江文化名城」為目標,藝術劇院、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城市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和完善,群眾文化活動日益豐富,市民文明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不斷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城市知名度不斷提高,獲得「中國最佳生態環境魅力城市」殊榮。不斷鞏固雙擁工作成果,從1987年開始佳木斯已連續取得「全國雙擁模範城」的六連冠。
充分發揮人大、政協和各人民團體作用。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積極推進政協履行職能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三化」建設。高度重視愛國統一戰線工作。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全面推行政務、村務、廠務公開,基層民主進一步擴大。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加快推進依法治市進程,各級政府和執法人員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
堅持在發展的基礎上謀穩定,在穩定的前提下推進改革、謀求發展。公安司法工作全面加強。推進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了新型指揮警務模式,實現110、122、119「三台合一」。深入開展法律援助活動。近五年,共承辦各類法律援助案件4510件,案件辦結率達95%,市法律援助中心先後被評為全國老年維權示範崗、先進集體、全省青少年維權示範崗。全面推進依法治理工作,婦女兒童權益得到有效保護。高度重視信訪工作,社會矛盾調處機制不斷完善。全市10個縣(市)區91個鄉鎮建立了社會調處中心,維護了社會穩定。
八、黨的建設不斷加強,執政能力不斷提高,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30年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圍繞發展,服務大局,大力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黨員幹部人才隊伍和基層黨組織建設,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推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從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入手,首先在全市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中深入開展「真理標准大討論」,促進了思想的大解放。自1983年末開始,全市各級黨組織自上而下地分三批進行了整黨。從2000年12月開始先後分四批,在全市開展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各級黨委總攬全局、領導發展的能力得到提升。2005年,高標准高質量地開展了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建立健全廣大黨員幹部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長效機制,黨的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得到加強,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在全市著手構建融入、效能的基層建設新機制,基層黨建增添了新的活力。還重點實施了縣(市、區)委重大問題票決制、縣處級領導班子重大問題決策定期報告制等5項制度。在保證黨員隊伍純潔性的基礎上,黨員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全市現有黨員149089人,在各條戰線發揮著先鋒模範作用。
㈣ 哈爾濱的最低工資標準是多少
黑龍江最低工資標准(2010年7月1日)
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屬單位:(黑政發〔2010〕66號)
經省政府第四十三次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從2010年7月1日起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准。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後的月最低工資標准大慶市區為880元/月;哈爾濱市區(呼蘭區、阿城區除外)為840元/月;哈爾濱市呼蘭區、阿城區為720元/月;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黑河、雞西、鶴崗、雙鴨山、七台河市區和綏芬河市為700元/月;綏化市區為670元/月;大興安嶺地區、伊春市伊春區、其他縣級市和雞東縣為620元/月;其他各縣、伊春市其他區為600元/月。
二、調整後的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准大慶市區為7.5元/小時;哈爾濱市區(呼蘭區、阿城區除外)為6.5元/小時;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黑河、雞西、鶴崗、雙鴨山、七台河、綏化市區、綏芬河市和哈爾濱市呼蘭區、阿城區為6元/小時;大興安嶺地區、伊春市伊春區、其他縣級市和雞東縣為5.8元/小時;其他各縣、伊春市其他區為5.5元/小時。
三、全省各級機關、事業和企業等各類用人單位的現行工資低於上述標準的,要按時進行調整,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對就業困難群體從事公益性崗位工作的,因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所增加的資金可繼續從就業資金中列支,確保公益性崗位工資水平不低於新的最低工資標准。
四、要加強政策宣傳和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宣傳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意義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要求。各級政府要依法加強對最低工資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用人單位違反最低工資規定的行為,要及時糾正並依法處理。
二○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2011年,哈爾濱將在八個方面著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確保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12%以上。在促進農民增收上,重點通過農業結構調整增加務農收入,拉動農民收入增長3%以上;通過實施「百萬農民進城鎮」和「百萬農民工培訓」工程增加務工收入,使農民人均勞務收入達到2400元;在促進職工增收上,重點是提高最低工資標准,在去年將標准由650元提高到840元的基礎上,再提高15%。在促進低收入困難群眾增收上,城鄉低保標准提高12%以上,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每人每月平均調高140元以上。
哈爾濱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2007年修訂)
(2007年7月5日哈爾濱市人民政府第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2007年7月11日哈爾濱市人民政府令第161號公布 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規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根據國務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和省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持本市市區非農業戶口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
第三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簡稱城市低保)制度,堅持政府保障與社會幫扶相結合、鼓勵勞動自救、屬地管理、社會化發放、接受社會監督的原則。
第四條 本辦法由市民政部門組織實施。
區民政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城市低保的管理和審批工作。
區人民政府所屬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城市低保的管理和審查工作。
社區居民委員會和勞動保障工作站(以下統稱居委會)負責民政部門委託的城市低保日常管理服務工作。
財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統計、物價、審計、衛生、教育、工業經濟綜合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許可權,做好城市低保的有關工作。
第五條 城市低保標准,由市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部門,定期按照維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費用、水電燃煤(燃氣)費用、未成年人義務教育費用和物價指數變化等因素提出意見,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執行。
第六條 城市低保資金由市、區財政按照比例承擔,分別列入同級財政預算,納入財政社會保障補助資金專戶,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當年結余的城市低保資金結轉下年繼續使用。
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為城市低保提供捐贈、資助,所提供的捐贈、資助全部納入城市低保資金。
第七條 持有非農業戶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月收入低於城市低保標準的,可以申請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前款所稱家庭成員,是指同一戶口並依法形成贍養、撫養或者扶養關系的人員。
未成年人、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人與撫養或者扶養義務人未共同生活的,視為共同生活。
家庭成員中的高等院校學生(研究生、留學生除外)、監外服刑人員計入家庭人口。
失蹤、潛逃、獄中服刑人員不計入家庭人口。
第八條 共同生活家庭成員的下列貨幣收入和實物收入計入家庭收入:
(一)工作單位支付的固定性或者臨時性工資和各類獎金、補貼等收入;
(二)出租、變賣家庭財產所得,各種儲蓄、債券或者其他有價證券的孳息,以及其他偶然所得;
(三)法定贍養、撫養或者扶養人應當給付的贍養、撫養或者扶養費;
(四)繼承的遺產、接受的贈與、遺屬補助費、社會救濟金、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改制並軌和破產等企業補償金等收入;
(五)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以及經商、辦廠等扣除必要成本後的收入;
(六)通過各種勞務性付出所獲得的收入;
(七)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它應當計入的收入。
第九條 下列各類項目不計入家庭收入:
(一)優撫對象享受的撫恤金、補助金、護理費、保健金以及義務兵家屬優待金等;
(二)離休人員和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的護理費;
(三)因公傷亡的職工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享受的津貼、護理費、撫恤金、喪葬費;
(四)獨生子女費和在校學生臨時困難補助金;
(五)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以及各項社會保險統籌費;
(六)社會組織及與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人員沒有贍養、撫養或者扶養關系的個人給予的1000元以下臨時性救助金;
(七)政府頒發的特殊津貼和一次性獎勵金,省級以上勞動模範退休後享受的榮譽津貼;
(八)城市低保人員再就業後,前3個月所得收入;
(九)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其他不應計入的項目。
第十條 無本市市區非農業戶口的人員與持有本市市區非農業戶口人員組成家庭,其月收入本人留存城市低保標准金額後剩餘部分計入家庭其他成員月收入。
第十一條 申請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家庭的月收入,按照其申請前6個月(含申請當月)收入的月平均值計算;不能按月計算收入的家庭,其月收入按年總收入的月平均值計算。
第十二條 人均月收入低於城市低保標準的家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一)在就業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的下崗、失業、無業人員,2次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職業介紹機構或者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社區勞動保障工作機構等單位介紹就業崗位的;
(二)因違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未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的;
(三)家庭成員吸毒、賭博、酗酒且不悔改的;
(四)家庭成員在中小學自費擇校就讀或者在高額收費幼兒園入托的;
(五)家庭成員在高額收費的高等院校或者系、專業就學的;
(六)人均住房使用面積超出本市上年度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積標准1倍以上的(家庭人口不足3人的按照3人計算);
(七)2年內購置或者中高檔裝修住房的(因拆遷購置經濟適用住房的除外);
(八)擁有汽車、摩托車、空調、高檔寵物等非必需生活消費品的;
(九)1年內新購置彩電、冰箱、音響等單項價值1000元以上的家用電器及高檔傢具的;
(十)家庭日常生活消費水平明顯高於本市城市低保標準的;
(十一)有投資股票等行為的。
第十三條 居民申請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應當以家庭為單位,向戶籍所在地居委會提交書面申請,填寫《哈爾濱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請表》,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申請人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的,對其申請1年內不再予以受理。
第十四條 居委會對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申請應當予以登記,並自收到申請和相關證明材料之日起12日內,按照下列規定進行調查和初審:
(一)組織3名以上(含3名)城市低保工作人員入戶調查;
(二)居委會城市低保評議小組對申請人是否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條件進行集體評議;
(三)經評議認為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條件的,將其家庭成員就業、收入等情況和評議結果,在社區公告欄內或者便於群眾監督的醒目位置張榜公示5日;認為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條件的,將有關調查材料和評議結果上報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
(四)對經過公示的,將有關調查材料、評議結果和公示情況上報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
申請人居住地與戶籍地不一致的,居委會可以適當延長初審時限,但最長不超過10日。申請人居住地居委會有義務配合戶籍地居委會調查了解情況並出具證明材料。
第十五條 居委會應當建立由群眾代表組成的群眾監督組織,完善城市低保工作的監督機制,定期公開城市低保對象的名單以及所領取城市低保金數額,接受群眾監督。
第十六條 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居委會上報的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書面申請、有關調查材料、評議結果和公示情況等之日起10日內,按照下列規定進行核查和評審:
(一)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城市低保評審小組組織2名以上(含2名)工作人員進行入戶核查;
(二)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城市低保評審小組根據核查情況進行集體評審;
(三)經評審認為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條件的,將評審結果在便於群眾監督的醒目位置張榜公示5日;認為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條件的,將有關核查材料和評審結果上報所屬區民政部門;
(四)對經過公示的,將有關核查材料、評審結果和公示情況上報所屬區民政部門。
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可以直接受理尚未成立居委會的新建小區居民提出的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申請。
第十七條 區民政部門應當自收到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上報的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書面申請、有關核查材料、評審結果和公示情況等之日起8日內,按照下列規定進行審批:
(一)組織人員進行審核和入戶抽查;
(二)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條件的家庭,發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以下簡稱《低保證》)和領取城市低保金的存摺;
(三)對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條件的家庭,將不予保障的通知書委託居委會送達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十八條 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員在市區內遷移戶籍,應當自戶籍遷移完畢之日起30日內,按照下列規定辦理《低保證》變更手續:
(一)由本人(或者其家庭成員,下同)將《低保證》交回戶籍遷出地所屬民政部門,戶籍遷出地所屬民政部門將其城市低保檔案復印件交其本人並出具證明;
(二)由本人將城市低保檔案復印件和證明交戶籍遷入地所屬居委會;
(三)戶籍遷入地所屬居委會在3日內進行調查核實,情況屬實的,上報所屬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核實後,由所屬區民政部門在30日內辦理變更手續,發給《低保證》。
在本區內遷移戶籍的,由本人持《低保證》和居民戶口簿到所屬區民政部門辦理變更手續。
辦理《低保證》手續變更期間,城市低保金照常發放。
逾期不辦理變更手續的,暫停其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員戶籍遷出本市區的,應當及時將《低保證》交回所屬區民政部門,由所屬區民政部門辦理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注銷手續。
第十九條 對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家庭按照下列規定進行分類管理,並批准其享受相應的城市低保待遇:
(一)A類家庭為家庭成員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人、撫養人或者扶養人的家庭,按照城市低保標准全額享受;
(二)B類家庭為無勞動力(因護理家庭中的卧床病人而長期無法就業的有勞動能力人員視為無勞動力,下同)且無收入的家庭,按照城市低保標准全額享受;
(三)C類家庭為無勞動力,且收入僅有遺屬補助費、贍養費、撫養費或者扶養費的家庭,按照城市低保標准差額享受;
(四)D類家庭為無勞動力,且收入有除遺屬補助費、贍養費、撫養費或者扶養費以外其它收入的家庭,按照城市低保標准差額享受;
(五)E類家庭為有勞動力的家庭,按照城市低保標准差額享受。
第二十條 對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特殊人群,應當加發一定數額的城市低保金,具體數額由市民政部門會同市財政等部門進行定期測算,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執行。
第二十一條 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員,按照有關規定享受下列社會救助:
(一)義務教育階段在公辦學校就學的,可以減免繳納雜費。
(二)在城市低保人員醫療救助定點醫院就醫的,享受基本醫療救助或者大病醫療救助。
(三)符合有關規定條件的,可以申請廉租住房。
(四)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由有關機構提供法律援助。
市有關單位對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員,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在就業、從事個體經營、供暖、供水、供電、供氣、拆遷等方面,給予扶持和照顧。
第二十二條 城市低保金實行社會化發放,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人員持存摺到指定銀行領取城市低保金。
第二十三條 居委會、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應當對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家庭按季度復查和隨時抽查,區民政部門應當按季度抽查,對收入發生變化的家庭,按照規定程序及時辦理提高、降低或者終止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手續,並張榜公布。
第二十四條 勞動和社會保障、民政等部門應當對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員的就業安置、有關人員享受城市低保等情況及時進行相互溝通。
工業經濟綜合等管理部門應當將在職職工連續6個月以上(含6個月)領不到或者未足額領到工資或者基本生活費的停產、半停產、長期虧損的企業名錄,及時提供給同級民政部門,做好涉及城市低保的信息共享工作。
第二十五條 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配合民政部門、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以及居委會,對享受或者申請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員進行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情況,不得虛報、瞞報以及出具虛假證明。
第二十六條 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人員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主動向戶籍地居委會報告家庭收入變化等情況,接受復查和抽查。居住地與戶籍地不一致的,每月報告1次家庭收入等情況。
(二)在就業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的,主動就業或者接受勞動保障工作機構介紹的工作,每3個月通過戶籍地居委會向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提供有關單位出具的就業狀況證明,報告就業情況。
(三)在就業年齡內有勞動能力但尚未就業的,每月參加戶籍地居委會、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組織的8-12小時公益性勞動,不得由其他人員代替。
未主動報告家庭收入變化等情況的,暫停其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無正當理由3次拒絕參加公益性勞動的,取消其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對拒絕參加公益性勞動的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員,不得收取任何費用以資代勞。
第二十七條 從事城市低保管理工作的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條件的家庭拒不簽署同意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意見的,或者對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條件的家庭故意簽署同意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意見的;
(二)貪污、挪用、扣壓、剋扣、拖欠城市低保款物的;
(三)未按規定審批程序辦理城市低保的;
(四)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收受賄賂,影響城市低保工作正常進行,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
(五)出具虛假證明材料的;
(六)向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員收取以資代勞費用的。
第二十八條 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區民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騙取或者冒領的城市低保款物;情節惡劣的,處以騙取或者冒領城市低保款物總值金額的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
(一)採取虛報、隱瞞家庭實際收入或者開具虛假證明等手段,騙取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
(二)在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期間家庭收入情況好轉,不按規定告知管理審批機關或者委託管理組織,繼續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
第二十九條 干擾、破壞城市低保工作秩序,威脅、辱罵、毆打城市低保管理工作人員的,由公安部門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條 城市居民對民政部門作出的不批准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或者減發、停發城市低保款物的決定,或者給予的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仍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第三十一條 申請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家庭成員的各類收入的計算標准、應當提供有關證明材料等規定,由市民政部門另行制定。
第三十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縣(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哈爾濱市人民政府1999年12月23日發布的《哈爾濱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2001年4月26日發布的《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哈爾濱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的決定》同時廢止。
㈤ 急需社區團員活動計劃、方案
為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探索創新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和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動員組織全市廣大共青團員發揮表率作用,帶頭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團市委決定,在全市農村和社區中廣泛開展團員服務區活動,現將實施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省十一次團代會和市委工作會議精神,創新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發揮團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從小事做起,向大處努力,為全面建設我市小康社會開好局、起好步。
二、團員服務區的工作內容
團員服務區活動,就是以團員為主體,以服務為手段,通過一名團員與農村或社區的幾名青年結對拉手的形式,劃分活動范圍,固定服務對象,力所能及地為青年做一些實事。堅持團員自覺、青年自願、貼近實際;簡便易行、靈活設置、因人而宜;團員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團員在農村服務區的工作內容為八個一:
理論學習講一講。以兩周為一個周期,由團員帶領廣大農村青年學習加入WTO之後與農業相關的政策、法規及國際慣例。近期以學習宣傳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重點,讓廣大農村青年的思想素質在學習中得以提高。
致富經驗傳一傳。各基層團支部,要結合實際情況,聘請本地區「科技星火帶頭人」等創業致富能手,通過座談會、講座、培訓班等有效形式,大力傳播致富經驗。
科學養殖帶一帶。發揮團員的示範帶動作用,帶領農村青年在選用良種、防疫滅病、作物栽培、特色養殖等方面依靠科技進步,發揮科技優勢,加強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究,加速先進適用技術的轉化與應用,切實把農業發展轉移到提高勞動者素質、運用先進科技的軌道上來,大力提高我市農業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科技項目跑一跑。團員要依託組織優勢,與涉農涉科部門保持密切聯系,並經常到所在地農業龍頭企業對接科技項目,把好的項目及時推廣到農民之中。
貧困青年幫一幫。首先要尊重貧困青年,幫助他們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其次要真心實意地為他們服務,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產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失學兒童助一助。團員要與失學兒童結成長期「一助一」對子,為他們做些義務家教、購買學慣用品等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團組織的溫暖。
計劃生育抓一抓。利用農閑時間,有計劃地開展《婚姻法》、《計劃生育條例》普法教育。
封建迷信管一管。經常宣傳科普知識,破除封建迷信在農村滋生蔓延的土壤。對本村屯帶有封建迷信性質的活動要及時予以制止,必要時可藉助法律武器。
團員在社區服務區的工作內容有八個一:政策法規講一講,環境衛生搞一搞,治安巡邏走一走,致富信息傳一傳,失業青年幫一幫,社區文化抓一抓,社情民意報一報,文明禮貌帶一帶。也可以結合實際,減少或增加工作內容,或僅開展某一單項工作,探索開展以下社區服務:
(1)社區青年文化服務。要在社區中普遍建立由團組織牽頭的青少年讀書亭、讀書俱樂部、閱報欄、宣傳廚窗,動員組織社區居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開展讀書活動,營造社區學科學、學知識、學文化的氛圍;充分利用樓群、樓道空間,推廣樓群、樓道文化;開辟「社區青春文化廣場」,依託社區文化聯誼會等組織,參與、舉辦「文化廣場」,因地制宜開展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宣傳科普知識,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社區維權服務。聯合有關部門在社區內廣泛開展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活動,組織動員社區內與青少年事務有關的基層單位,自覺履行法律和政策賦予的職能,承擔起服務和維護青少年權益的責任。利用多種形式廣泛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嚴厲打擊侵犯青少年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強化對網吧等文化娛樂場所的監督管理,凈化社區青少年成長環境,揭露、批評侵害青少年權益的現象,並特別關注特殊青少年群體,開展面向青少年的心理、生理、法律咨詢等項服務。
(3)社區青年志願服務。建立社區青年志願者服務站,社區志願者服務隊和青年志願者責任區,推廣社區青年志願服務卡聯系制度,根據社區志願者的專長特點、社區群眾的需求以及社區可利用資源等,建立健全服務機制和網路,以社區優撫對象和特困居民為重點,廣泛開展社區便民服務。
(4)社區青少年教育服務。圍繞青少年學習、成長、就業等多方面需求,建立社區技能、技術培訓學校或站點,組織待業青年、下崗青年開展技能學習,拓展就業渠道和領域;在外來務工青年較集中的社區,著力深化外來務工青年培訓計劃,並大力開展外來務工青年文化活動,為廣大外來務工青年的生產、生活、成長、成才給予多方面服務。
(5)社區「青年文明號」優質服務。把「青年文明號」制度引入社區,使優質服務深入社區、深入家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優質、便捷的服務。
(6)大中專、中學生社區援助服務。積極與社區內的大中專院校和中學聯合,開展街校共建青年文明社區活動。動員組織大中專學生到社區擔任居委會主任助理、青年少先隊輔導員,充分發揮他們的人才優勢和智力優勢。通過共建活動,組織大中專學生廣泛開展家庭教育、醫療衛生、法律援助、家電維修、心理咨詢,組織中學生開展社區環境整治、志願服務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區服務活動,為社區建設貢獻力量。
(7)社區少先隊服務。在社區建立雛鷹假日小隊,開展雛鷹爭章、少先隊員手拉手等活動,將中小學生的課外活動引向社區。通過各種科普行動、興趣小組、藝術學習、拓展鍛煉,培養他們廣泛的興趣愛好和積極向上、團結進取的合作精神,把社區建設成為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的社會實踐基地。同時,組織他們力所能及地參與社區服務、植綠護綠。
(8)社區保安服務。動員組織社區青年積極參與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立社區青年治安聯防隊,廣泛開展安全宣傳、安置幫教、治安巡邏等活動,倡導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為維護社區安全、社會穩定作貢獻。
三、團員服務區的設置
農村團員服務區的設置方式為:
1、按居住地點,就近就便,把團員和其左鄰右舍的青年劃為一個服務區。
2、按親緣關系,把居住在一個自然屯有親屬關系的團員和青年劃為一個服務區。
3、按專業生產,把從事相同生產項目的團員和青年劃分為一個服務區。
4、結合實際,因地制劃分服務區。
社區團員服務區的設置為:
l、以住宅樓為主,就近就便,把團員與鄰居青年劃為一個服務區。
2、以駐區單位為主,把居住在一起的同單位的團員和青年劃為一個服務區。
3、從事相同職業的團員和青年劃為一個服務區。
4、按團員和被服務青年的意願,自由組建服務區。
四、團員服務區的組織實施
為確保團員服務區活動在全市各級團組織中廣泛實施,各團委要提高認識,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按照「邊運行,邊完善」的原則,以超常規的方式抓好團員服務區活動的落實。
1、各縣(市)、區團委要高度重視,結合實際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做到每月有活動方案,每季度有活動總結,每年有活動規劃,各團委要把詳細實施方案於4月24日前上報團市委宣傳部。
2、鄉村兩級團組織和社區、街道團組織要做到八有:一有團員服務區的劃分總表;二有團員服務區活動制度;三有團員服務區活動情況反饋卡;四有活動紀實簿;五有明顯標志;六有團員責權利表和被服務青年名單;七有新世紀書屋;八有致青年的—封信。
3、要抓好試點工作,以點帶面逐步推廣。各縣(市)、區團委要在農村和社區分別確定5個以上試點單位,在6月份前完成服務區的劃分、標志性建設和活動開展。要培養典型,發揮典型的示範作用,帶動團員服務區的廣泛開展。
4、要把團員服務區活動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同農村和社區團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團員服務區活動推進農村和社區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質。通過活動推進團的基層組織建設,用基層組織建設保障團員服務區活動的順利開展。
五、活動目標
力爭年底前,各縣(市)及郊區在農村建成2000個團員服務區,在城市社區探索建立50個以上的服務區試點。
六、推進步驟
1、4—5月,團市委有關部門組成5個推進小組:第一組:東風區、郊區、湯原縣,責任部門組織、權益部;第二組:向陽區、撫遠縣,責任部門青工部;第三組:永紅區、同江市,責任部門學校部;第四組:富錦市、樺川縣,責任部門青農部;第五組:前進區、樺南縣,責任部門宣傳部。
2、6—9月份,各小組深入各地進行蹲點推進,指導基層開展工作。
3、11月份,結合年終考核,團市委組成考核小組,深入各縣(市)區檢查工作開展情況,把各地先進典型向團省委推薦。
4、年底,在全委會上進行表彰評優。
七、活動領導小組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