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司法所法律服務新舉措
見證,一般指律師見證。律師見證,不同於其他的人員見證,專指律師事務所的執業律師作為見證人,以律師事務所的名義進行的見證,因此具有很強的證明力。所以,只有律師事務所接受當事人的委託或申請,指派具有律師資格或法律職業資格,並有律師執業證書的律師,以律師事務所和見證律師的名義,就有關的法律行為或法律事實的真實性謹慎審查證明而作出的見證,才具有律師見證的法律效力。否則,其他任何機構所作的見證,都不具有律師見證的法律效力。
② 司法所基層法律服務存在哪些問題問題
存在著的問題多多,但最主要的是:其裡面的 」法律事務工作者「 撐握的法律知識太不全面了!希望他們能 」在其位謀其事「 」電量「 不足的自覺去 「充充電」!
③ 司法所要是代理訴訟,承擔法律服務的話,應該准備些什麼文件呢
司法所沒有代理訴訟職能。司法所的職能 一、協助基層政府開展依法治理工作和行政執法檢查監督工作協助鎮政府街道。 二、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參與重大疑難民間糾紛調解工作指導村委會。 三、指導管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根據司法部的有關規定 四、協助基層政府、辦事處處理民間糾紛 代表基層政府。 五、組織開展普法宣傳和法制教育工作 承擔本鎮普法工作的規劃。 六、組織開展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在本地綜治部門領導下。 七、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在當地綜治部門領導下,通過法制宣傳。 八、積極穩妥推進社會矯正工作會同公安機關搞好對社會服刑人員的監督考察。 九、完成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和鎮黨委、政府或街道黨工委。司法所工作職責 為切實加強全省司法所業務規范化建設,全面履行工作職能,更好地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服務,根據司法部的有關規定和省司法廳《關於創建規范化司法所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制定司法所工作職責。 一、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 (一)指導村(居)委會和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城鄉集貿市場、城鄉結合部、糾紛多發的毗鄰地區建立健全調解委員會和調解網路; (二)指導轄區內各類調解組織切實加強隊伍建設、思想建設、業務建設和制度建設,推進規范化建設; (三)對調解人員開展多種形式的業務培訓,提高調解隊伍的法律素質和調解水平; (四)指導轄區內各類調解組織開展民間糾紛排查和專項治理活動,參與重大疑難和易激化民間糾紛的調解,做好預防矛盾糾紛、防止糾紛激化工作; (五)主動向本地黨政領導、政法部門反映社情民意和民間糾紛情況,爭取領導重視和支持,解決實際問題。 二、負責實施社區矯正工作 (一)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非監禁刑罰執行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二)依照有關規定,對社區矯正對象實施管理,會同公安機關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監督、考察; (三)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實施獎懲; (四)組織相關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和社區矯正工作志願者,對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多形式的教育,幫助社區矯正對象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五)組織有勞動能力的社區矯正對象參加公益勞動;(六)完成上級司法行政機關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指導管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一)根據司法部和省司法廳有關規定,負責規劃、指導、監督本鄉鎮(街道)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鞏固健全基層法律服務機構; (二)指導基層法律服務所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和內部管理與運行機制。積極爭取基層政府支持,不斷改善辦公用房以及裝備設施; (三)指導法律服務所充分認真履行法律服務職能,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法律服務,拓展業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 (四)加強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隊伍的思想建設、業務建設和執業監督檢查,保障其依法執業,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四、組織開展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教人員的過渡性安置和幫教工作 (一)在本地綜治部門的領導下,承擔本鄉鎮(街道)安置幫教工作的規劃、組織、實施和有關協調工作; (二)指導轄區內村(居)民組織和企事業單位建立健全刑釋解教人員過渡性安置幫教工作網路、工作制度和工作運行機制; (三)全面掌握本轄區刑釋解教人員情況,建立幫教責任制,落實接茬幫教措施; (四)積極協調爭取多方支持和有關部門扶持性政策與經費保障支持,及時解決安置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廣辟安置就業渠道,有條件的應利用社會企業發展過渡性安置基地或創辦安置實體; (五)加強工作調研、指導和檢查督促,不斷提高安置率和幫教質量。 五、組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一)根據全國和地方人大常委會普法決議、工作綱要和本地普法工作部署,承擔本鄉鎮(街道)普法工作的規劃、組織和實施工作; (二)組織建立基層法制宣傳網路,負責培訓法制宣傳員隊伍; (三)結合本地實際,切實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對重點普法對象的法制教育; (四)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牆(板)報、講台、夜校等宣傳形式,大力開展法律講座,知識競賽、咨詢解答、文藝表演、巡迴演講等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法制宣傳和教育活動; (五)定期對普法工作進行考核驗收,及時總結交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經驗,不斷提高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質量和實效。 六、協助基層政府開展依法治理工作和行政執法檢查、監督工作 (一)協助本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制定依法治理工作規劃,積極推進各層次依法治理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主動為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的政務決策、建章立制和行政執法提供法律咨詢和建議; (三)指導轄區內村(居)委會依法自治,依法制定和實施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建立健全村民選舉、民主議事、村務公開等制度,逐步實現村務管理的民主化、規范化、法制化; (四)協助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建立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行政執法檢查、監督機制; (五)加強對鄉村基層幹部法律培訓,不斷提高其依法行政意識和依法行政水平。 七、代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開展民間糾紛處理工作 (一)代表基層政府及時受理調處群眾要求政府解決的糾紛或調解委員會解決不了的疑難糾紛; (二)主動協助相關部門,努力解決糾紛所涉及的實際問題; (三)及時向基層政府請示匯報對重大疑難糾紛特別是群體性糾紛的調處情況,對隨時可能激化的糾紛採取必要的措施有效控制事態的擴大和惡化; (四)監督當事人自覺執行,已做出處理決定的糾紛,對事後反悔拒不執行又不起訴的,可以採取法律許可的措施督促執行,或動員幫助當事人訴諸司法程序解決。 八、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一)在本地綜治部門領導下,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優勢,通過法制宣傳努力提高廣大群眾遵紀守法和依法維權的自覺性; (二)積極參與對本地區治安隱患和不安定因素的排查、治理和防範工作,協助參與對外來流動人口的管理工作,協助開展創建"安全文明小區"、"治安模範村"和評選"遵紀守法光榮戶"等群眾性活動; (三)按照綜治部門的部署,積極配合、參與本地"嚴打"斗爭和各種專項打擊統一行動。 九、完成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交辦的其他工作
④ 採取哪些措施,提高人民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滿意度
群眾是黨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衡量司法行政工作好壞的唯一標准,是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去年全市司法行政機關滿意度測評中,對我縣司法行政工作的不滿意率為7.71%,為全市最高。與全市最低的水城縣4.40%相比高出3.31%。一下子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滿意度低的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筆者進行了系列調查,總結分析了問題存在的原因和症結,提出幾點建議和對策。
影響我縣司法行政工作滿意度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去年,全縣司法行政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認真履行職能職責,各項工作成效是顯著的,但民意調查測評結果卻很不理想,經過深入客觀調查分析,影響我縣司法行政工作滿意度的主要問題有:
一、宣傳不到位,群眾對司法行政知曉率、認知度不高,致使群眾評價偏頗。一是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宣傳較多,但對縣鄉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職責系統、全覆蓋地宣傳卻沒有,導致群眾對公檢法司的職能職責混為一談,加上平時的業務往來也使群眾誤認為司法局就是所有司法系統的總合,還有群眾認為司法局就是管公、檢、法的,或者把司法行政機關和公檢法機關等同起來,有的群眾還到司法局來投訴公檢法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把對公檢法的不滿意算在了司法局的名下。二是缺乏專門的宣傳手段和機制。沒有獨立的門戶網站、沒有專門的刊物及其他載體,更沒有專門的宣傳機構、人員和相關制度,致使群眾知曉率、認知度都較低,更導致群眾評價隨意性高。三是宣傳不到位致使群眾認知脫節。司法行政的法律援助、律師公證、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法制宣傳和法律服務等機構都具有服務性職能,常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但是群眾卻不知曉,對這些部門服務職能的認知度,不能統一到對司法行政的良好評價上來,是間接導致司法行政民意調查不理想的原因。四是司法行政許多為民服務的好做法好成效以及典型事例、先進人物沒有得到較好的宣傳,沒有引起廣大群眾的關注和好評。
二、司法行政職能作用發揮不太好,為民服務的好事實事做得不夠好。一是在普法為基礎和依法治理為目標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只注重普法卻偏廢了依法治理。在協調整合社會力量資源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還未全面到位,致使普治整體水平還不高,因而有政協委員建議加強此項工作。普法創新方式方法不多,形式模式老套,基本處於傳統普法的狀況,普法針對性、實用性、新穎性差,致使群眾難於接受吸收,效果不太好。在依法治理工作中,僅限於單一的行業治理或單位治理,綜合治理、基層治理、專項治理還不很到位,效果也不很理想。群眾在普法依法治理中感受到的好處實惠還不多,也不深刻。二是在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中,雖然採取了一系列新做法,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多糾紛得到了就地化解。但由於調解員的綜合素質能力不強和工作積極性不高以及調解員補助難到位等問題,導致出現化解矛盾糾紛不及時、調解偶有不公正、文書檔案不齊備、協議履行率不很高等問題,也是群眾不滿意的一大重要因素。三是部分當事人中還未能得到法律援助,特別是在指定辯護中,由於補助少,被指派的律師例行義務性出庭辯護,工作積極性不高,深入實際調查取證做不到位致使辯護效果不佳等等,也讓一些群眾不滿意。四是在辦理公證服務中,由於公證體制機制原因、公證員奇缺、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差異、辦公條件不好等因素,導致群眾辦證不能及時獲證,辦證中沒有休息場地,辦事環境不好等,都導致了群眾不滿意。五是在法律服務中,部分律師或法律服務工作者只注重經濟利益而忽視社會效益,誠信建設還不是特別到位,服務群眾的思想、作風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個別人員誇大其詞、私自受案,甚至還有一些冒充律師的黑律師更是作虛假承諾,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律師聲譽,也是他們對司法行政機關不滿意的一個因素。六是在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中,由於服刑人員很多都受好逸惡勞思想的影響,不肯吃苦,還想掙大錢,結果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釋解後,仍然挑挑揀揀,長時間不能就業。刑釋解教人員由於其特殊經歷,社會對他們存有偏見,致其就業困難、生活舉步維艱。也致使一些人員不滿意。
三、諸多客觀因素長期制約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的更好開展,也是導致群眾不滿意的又一重要因素。一是人員編制少且事務繁多。37個司法所中一人編制所還有19個,一人所的現狀嚴重影響著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開展。依照《人民調解法》和社區矯正工作的要求,調解糾紛、案件調查、走訪矯正對象必須兩人以上才能開展工作,否則,就是違法行為。現在我縣各司法所普遍只有兩名甚至一名同志,一旦出去工作,司法所就得關門,群眾來辦事就得吃閉門羹。群眾找不到人,辦不成事,滿意度自然不高。二是不能專人專職。由於司法行政管理體制多年沉澱的原因,大部分鄉鎮黨委政府把司法所當作內設機構,把司法所人員當作鄉鎮人員使用,從事很多與司法工作無關的事務如行政包村、計劃生育、禁燒防火、合作醫療收款等,不能專職做好司法行政工作,司法所業務成了附帶和捎帶。三是工作經費不足,工作保障難以到位。由於缺乏車輛編制和經費,致使22個司法所沒有車輛,出現了處置糾紛趕赴現場不及時的問題,也嚴重製約著司法所各項工作的開展,也直接導致群眾對司法行政工作不滿意。四是司法行政機關待遇差,難以激發幹部職工工作積極性。法庭、派出所、財政所都已是副科級機構,但司法所還是股級,在工作協調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司法所當前承擔著監管四種罪犯的職能職責,但卻沒有轉警,沒有賦予其相應職權,履行職能職責存在許多困難;縣級司法行政機關人員經常到一線處置群體性問題和化解糾紛,但卻沒有崗位津貼,嚴重挫傷幹部職工工作積極性。
四、幹部隊伍服務能力、水平、質量整體還不夠高。主要體現在:一是部分幹部職工綜合素質不夠高。思想政治、科學文化、法律素養、宣傳能力、科技信息化技術應用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水平不高,也致使工作中慢作為的現象出現或者少數不作為、個別亂作為的現象。二是不善於缺乏「面對面」做群眾工作,不善於接近群眾,不會講群眾語言,不會用群眾的方法思考問題,不會把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與群眾的需求、與當地實際相結合,更好、更有效地為群眾服務。三是不會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雖然法律援助、法律服務、公證、安置幫教、法制宣傳等都是事關群眾利益和好處的事。但由於不講究做事的方式方法,作風不細致、態度不和藹、工作不扎實,好事辦不好,實事辦不實。沒有盡最大可能地應用司法行政資源更多地幫助辦好群眾關心的,亟待解決的困難事。沒有把群眾要求解決的瑣事、雜事和群眾關注的「小事」辦好辦實。四是沒有做到心裡裝著大眾,遇事想著群眾。司法行政每項職能職責都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但還沒有把「心裡一定要裝著群眾,做什麼事、開展什麼工作,都要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處處關心群眾的疾苦,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做群眾的知心人和貼心人。」的理念溶入血液里,變成每個幹部的實際行動。
五、社會管理創新不夠,群眾感受到的實惠還不多。主要是在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法律援助、公證事項辦理、律師和法律服務工作者的管理、指導人民調解、司法鑒定等工作中的創新舉措還不很多,群眾感受到的實惠還不很多;在促進和維護公平正義方面發揮的作用還不夠強大和明顯,在促進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方面還做得不是特別到位;在實施民生改善和保障工程還沒有做到通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實現最大化、無縫隙、全覆蓋、無盲點地服務好群眾。
提高人民群眾對司法行工作滿意度的建議和對策
一、深入實際加強調查研究,切實准確了解掌握群眾之所需、之所盼,增強群眾滿意度工作針對性、時效性
經過調查研究,新形勢下,群眾對於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很多,但總體來說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需要穩定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希望解決好治安突出問題,生命財產得到保障,工作、生產、生活更加安全。二是公正執法方面。希望司法行政幹部嚴格執法、秉公辦事,切實增強法律保障力度和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三是社會管理服務方面。希望司法行政機關辦事更快捷、更方面、更高效,對社會管理更加人性化,對社會服務更熱情、更到位、更文明,社會更加安定有序。具體來說主要反映在:一是對普法的希望是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方法和途徑宣傳,將法律規定融入法制文藝節目演出或通俗易懂、易記、易掌握的形式宣傳,積極從傳統普法模式向創新性現代化普法形式轉變;二是期望人民調解更多地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盡可能讓矛盾糾紛不出村、不出鄉鎮;期望在社區矯正監管改造和安置幫教工作中,在嚴格管理的同時融入人性化因素,多幫助被監管對象解決生產生活難題;期望在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工作中,切實幫助當事人調查取證,切實從事實認定、法律適用、法律程序上維護其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公平正義。三是群眾期望幹部職工的思想理念更加先進、作風更加優良、履職能力更強、工作質量更好和效率更高,隨時能夠獲得更好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務。
二、全方位加大宣傳力度,切實提高群眾對司法行政工作知曉率、認知度。一是組建宣傳機構,引進高素質寫作人才,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宣傳隊伍。二是抓緊建設獨立的門戶網站、在電視、報刊、廣播等媒體上開辟專題宣傳欄目,辦好簡報信息、工作動態、刊物等載體。三是加強全系統人員宣傳工作能力的培訓提升,把全系統人員都培養成宣傳能手。四是大力宣傳司法行政為民服務的好做法好成效以及典型事例、先進人物,大力宣傳本系統求真務實、便民利民、創先爭優、幹事創業的做法、經驗和成效,更多地引起廣大群眾的關注和好評。
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新形象。一是把握主旨,提高認識,把人民群眾對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作為根本價值取向。首先是准確把握群眾滿意在司法行政工作領域的深刻內涵和具體表現。群眾滿意度就是群眾對司法行政機關工作和社會形象整體的評價,是對司法行政的信任、理解、支持、配合,是對司法行政的崇尚、尊重。其次是深入理解群眾滿意這一目標的現實意義。司法行政工作是否落到實處、幹部職工作風是否轉變、是否保持良好精神狀態,最重要的是讓群眾來評、看工作結果、看工作成效。再次是充分認識不顧群眾是否滿意,脫離群眾思想的嚴重危害以及在司法行政實踐中貫徹群眾路線的重大意義。必須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服務,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為群眾謀利益,決不能用來謀取個人或小團體的私利,不能只考慮自身工作的方便而漠視群眾的方便和利益。最大限度地提高群眾滿意度。二是立足本職,多辦實事,讓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和熱情服務,讓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得到公平公正及時有效地解決。首先要把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作為檢驗和衡量工作的根本標准,認真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切實增強罪犯監管改造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有效性。積極參與「打黑除惡」、「兩搶一盜」等專項斗爭,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社會治安突出問題,鞏固和擴大嚴打整治斗爭成果,確保社會治安持續穩定,確保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高。其次要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把執法活動作為維護公平正義的具體實踐,不斷完善和創新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從我們承辦的每一起案件、處理的每一起糾紛、解答的每一次咨詢、化解的每一個矛盾中,感受到社會的公平正義。再次要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把方便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司法行政機關發揮職能作用、強化社會管理的主要方向,把觀念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作為司法行政機關社會管理改革的重點,積極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最大限度地增進群眾信任感、幸福感。最後要圍繞黨委中心工作,妥善解決群眾實際問題。針對當前新農村建設工作,通過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律服務,幫助群眾提高法律素質,增強群眾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利益的能力。結合平安建設工作,利用司法行政資源優勢幫助群眾抓好平安鄉村、平安社區等基層創建活動,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三是拓寬渠道,貼近群眾,使群眾更多地了解和更廣泛地參與司法行政工作 ,讓群眾感受到更多實惠。首先是要進一步深化政務公開,讓群眾更多地了解司法行政工作職責。通過設置政務公開欄、網站、宣傳櫥窗等方式深化政務公開,讓群眾更多的了解司法行政職責,增強參與、支持、配合司法行政機關工作的自覺性。其次是要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徵求意見表、與群眾談心等方式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深入鄉鎮村組,主動貼近群眾,廣泛徵求意見,並對征詢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分類整理,針對工作的薄弱環節及時完善制度,擴大工作成果。再次是要依託服務等「窗口」部門的工作,樹立良好機關形象,讓更多的群眾了解、支持和參與司法行政工作。從小處著手,貼近群眾,方便群眾來訪咨詢。如在辦公樓大廳設置科室公告牌,辦事流程圖等方便群眾來訪、預約等,避免群眾重復來訪,節約辦事成本。最後在咨詢解答中,盡可能地告知群眾權利義務,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可以利用告知書、明白卡、宣傳冊等,明確告知當事人享有的權利以及救濟途徑。在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一視同仁,實現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目標。
四、全面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更多地滿足廣大群眾的渴求。一是強化監管和幫教,扎實做好社區矯正和刑釋解教工作。刑釋解教人員是一個特殊、敏感群體,這個群體的問題解決不好,將直接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這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實施整體聯動;要有新舉措,創造新載體,要根據當前釋解人員的特點,在不斷拓寬就業途徑,教育其適應形勢,轉變就業觀念,努力提高就業安置水平的基礎上,盡可能根據釋解人員的就業技能和水平進行安置。加強教育培訓,加強對釋解人員的就業觀念教育和就業技能培訓,引導他們摒棄好逸惡勞思想,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努力學得一技之長,靠誠實勞動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以人為本,積極為釋解人員辦實事。能夠實現再就業的幫助安置就業,符合低保條件的解決低保問題,不符合低保的,予以臨時救濟。二是全面加強普法方式方法創新,切實增強宣傳效果。加快從傳統普法向現代普法的轉變,積極開展靶式普法、訂單式普法、聯合普法、文化普法、樓宇電視和政務微博等新媒體普法,加大法治縣鄉創建力度,管在關鍵點、避免形式化,切實有效開展。三是加大人民調解法貫徹執行力度,強化網路建設,全面提升調解員隊伍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和水平。積極爭取政府解決調解員補貼,爭取設立專職調解員,大力加強矛盾糾紛預防和排查化解,確保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四是積極探索和拓展法律援助措施,積極推進「點援制」,深入總結人民滿意法律援助新模式。加強法律援助義務值班解答法律咨詢正常化管理,積極將疑難糾紛調解和刑事和解納入法律援助試點,總結經驗推廣實施,真正實現應援盡援。五是全面堅強律師、公證員、法律服務工作者的管理,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教育引導他們統籌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切實履行應盡義務和職責,真正維護好實現好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公平正義。六是全面加強協調溝通力度,爭取人財物支持,大力加強基層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樹立司法行政新形象。積極爭取人員編制和車輛編制,解決好司法所人員和交通工具問題。積極爭取相關政策支持,努力解決好乾部隊伍待遇問題,切實提高幹部工作積極性。全力打造辦事大廳,努力為群眾辦事提供良好的環境,最大限度地讓群眾滿意。
五、全面加強幹部隊伍能力建設,為大幅提升群眾滿意度提供堅強保證。一是要全面提升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教育引導幹部要時時處處用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這面鏡子對照自己,始終堅持親民、愛民、為民。經常地自覺從幹部隊伍自身找原因,群眾觀念是否淡漠了,是否缺乏做群眾工作的方法、經驗,是否是喪失了與群眾打成一片的優良作風,化解矛盾、處理問題是否堅持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幹部是否是浮在上面、沉不到一線,與群眾打交道少了、心理距離遠了,是否做到感情上與群眾「心連心」,工作中與群眾「面對面」,為群眾辦事「實打實」,向群眾宣傳「情牽情」,真正把群眾工作做實、做好,實現人民群眾滿意。三是要扎扎實實辦好事、辦實事。首先要教育幹部要經常捫心自問,將心比心,多做換位思考,把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來對待,把群眾的事情作為自己的事情來辦理。自己在這個崗位上為群眾到底做了什麼,還有什麼沒有做到,可不可以做得更好。其次要深入群眾、貼近群眾、服務群眾,當好群眾的貼心人。每個幹部職工必須在實踐中鍛煉和提升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善於接近群眾,會講群眾語言,會用群眾的方法思考問題,會把法律法規、黨的方針政策與群眾的需求、與當地實際相結合,更好、更有效地為群眾服務。再次是要認認真真為群眾更多地解決具體問題、更多地辦實事,把群眾工作落到實處。群眾利益無小事,不但要做好維護穩定和促進發展經濟這件大事,也要把群眾要求解決的瑣事、雜事和群眾關注的「小事」辦好辦實。最後是要善用群眾語言和群眾樂於接受的形式與之進行溝通,注重面對面的溝通、心與心的交流。無論是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還是宣講法律法規,幫助群眾學法、懂法、守法,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學會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都要把解決群眾思想困惑和現實問題結合起來,把話說到點子上,努力解開思想疙瘩,在宣傳中建立感情,在宣傳中形成互信,在宣傳中贏得民心。三是要全面提升維護公平正義的能力。首先要強化幹部職工核心價值觀和社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首要價值追求;其次加強法律法規以及各項方針政策的學習培訓,熟練掌握程序性、實體性和時效性規定,自覺從實體、程序和時效上維護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感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再次是加大對不維護公平正義的人和事的處理力度,全面促進公平正義得到最廣泛的維護。四是全面提升幹部職工在新媒體時代引導能力。要最廣泛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司法行政重大決策部署、司法行政在維護穩定、社會管理、服務群眾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貢獻以及司法行政戰線英雄模範人物的感人事跡,最大限度地增加輿論的「正能量」。堅決杜絕「大丑惡」事件發生。五是全面提升幹部隊伍科技信息化應用能力。落實「誰擁有先進科技手段,占據信息優勢,誰就掌握主動,贏得未來」的理念,牢固樹立向科技要效率、人力和向信息化要戰鬥力的理念,大力推進司法行政工作信息化建設,加強幹部隊伍科技信息化能力的培訓提高。六是全面提升幹部隊伍拒腐防變能力。要深刻認識拒腐防變的重要性、緊迫性,毫不動搖地堅持從嚴治警的方針,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努力促進幹警清正、隊伍清廉、司法清明。抓住用制度管人管事這個根本,圍繞容易滋生腐敗問題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點崗位,健全制度規定,強化廉政風險防控,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問題的發生。學會在法治軌道上用權,保持清廉本色,堅守精神高地。(轉)
⑤ 請教大家關於司法所和基層法律服務所
法律服務所?沒有聽說過這樣的機構
司法所是司法部門下設的基層站點
法律服務所?是否為提供法律援助的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為民間組織
⑥ 法律援助是基層司法行政服務窗口,司法局在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上有哪些舉措
基層司法局應採取多項舉措,完善質量管理措施,努力提高受援人對法律援助工作的滿意度,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質量。
一是注重窗口建設,推進法律援助便民服務常態化。設立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窗口,公開公示服務承諾,設立「12348法律援助熱線」,安排專職律師和有法律資格幹警值班,負責接待來訪,解答法律咨詢,為殘疾人、老年人、行動不便者提供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服務。
二是注重法律宣傳,擴大法律援助的社會影響力和群眾知曉率。結合「12.4全國憲法日」、「3.8婦女維權周」、「全國助殘日等重要節日,開展便民法律援助咨詢活動,通過開展法律援助「進社區」等活動,走進田間地頭、建築工地分發宣傳資料,開展現場咨詢活動,讓廣大職工群眾知曉法律援助。
三是注重案件質量,不斷完善質量管理機制。規范法律援助受理、審批、指派、承辦、結案、監督等各個環節的工作程序和服務標准,深入各法援工作站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檢查,定期開展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評比活動,及時回訪受援人,聽取受援人對案件承辦情況的意見反饋,及時跟進整改,努力辦好每一起法律援助案件,為弱勢群體提供優質、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務。
四是注重擴大援助范圍,努力實現法律援助應援盡援。進一步放寬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准,將經濟困難標准調整為低收入標准,降低法律援助准入門檻,減少審批環節,逐步擴大刑事法律援助范圍,做好申訴代理工作,將聘不起律師的申訴人納入法律援助范圍,積極做到應援盡援;認真開展公益法律服務工作,在法律援助中心設立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安排「1+1」公益金項目法律援助律師在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值班,為農民工及其親屬及時提供優質的法律援助維權服務。
五是注重工作站點建設,大力拓寬服務渠道。加強與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看守所、勞動監察大隊、武裝部等部門的聯動協作,大力加強規范法援工作站(點)建設,規范工作站(點)的服務標准,形成工作合力,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暢通法律援助渠道。
⑦ 司法所如何開展法律援助
1:在本鄉鎮開展來法制宣傳自教育,讓村民了解援助工作等
2:每村有調解員參加的聯絡員(司法所建村協理員)開展宣傳協調等
3:司法所委派法律服務工作者開展援助等
4:聘請懂法律志願者參與等法律援助
5:符合條件的援助戶按要求提出書面申請
6:及時和司法局援助中心領導溝通匯報
⑧ 如何在司法所和法律服務所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
一、要充分認識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重要意義
廉政風險,存在於每個權力崗位之中,有權力就有廉政風險。凡是行使權力的人,都有可能濫用公共權力、謀取私利,進而產生腐敗。為了搞好預防工作,結合工作實際,從依法、依規、規范職權,查找廉政風險,評定風險等級,優化權力結構,規范行政裁量權,推進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加強防控,實施預警處置,堅持動態管理。從思想道德、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制度、機制、外部環境等加以防控,做好超前防範工作。對於潛在的廉政風險,要有針對性地制定防範措施,在權力運行的各個環節,對廉政風險實施控制,從而最大限度降低腐敗風險。使我們的幹部職工少犯錯誤或者不犯錯誤,更好地學習和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二、明確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主要方法和主要任務
按照文件要求,應按四個階段的工作方法有序推進。
第一階段為准備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方法和主要任務:
一是制定方案。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實施辦法的要求,結合自身實際,認真研究制定推進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方案不僅僅是第一階段的工作部署,而且,應該是四個階段工作的統籌規劃和安排,需要具體明確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工作目標,工作內容,方法步驟,組織領導,考核等,都要有詳盡的安排和規定,要明確單位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必須親自抓,親自落實。方案一經審核通過,就要堅決執行。
二是深入動員。各地區、各部門要召開全體幹部職工大會,進行宣傳動員,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任務,全面部署。不斷提高幹部職工思想認識和風險認識,增強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全體幹部職工有一種責任感、緊迫感。
第二階段為具體組織實施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方法和任務:
一是排查廉政風險(前期預防措施)。主有四項任務:
1、清理規范職權。圍繞崗位清權確權,針對職權優化管理,規范業務權力運行。這是一項細致的工作。我們每個部門單位都有「三定」工作方案,單位、科室、崗位都有明確的職權和職責,每個人都有具體工作任務。對此,要進行一次全面清理。通過全面認真的清理,從而達到三個效果。一是能夠全面反映出本部門單位的各項權力和權力清單(編制「職權目錄」,明確職權名稱、內容、行使主體和法律依據等)。二是對照權力清單,將每項權力再分解到各科室和個工作崗位,明確責任主體。三是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只有搞清楚我們有多少權力,有多少職責,運行的程序是什麼,才能為我們更好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查找廉政風險點。在清權、確權、明確職責的基礎上,查找廉政風險點。廉政風險點又分為崗位廉政風險點(填寫個人廉政風險點及防控措施一攬表【備注說明:每個人都填寫此表,本人簽字、科長簽字,各科先匯總後,由分管領導簽字,再由廉政風險防控領導小組匯總後,經集體研究確定】)和部門單位廉政風險點(填寫單位廉政風險點及防控措施一攬表【備注說明:屬於集體研究方面的事情,如三重一大等,經集體研究,主要負責人簽字】)。
所謂崗位廉政風險點,通俗地講,就是我們所有行使權力的崗位,在工作中可能出問題的某個環節、某個點。主要從三個方面查找。一是在行使權力方面,重點查找由於權力過度集中、運行程序不規范和自由裁量權幅度過大等,可能造成權力濫用的風險;二是在制度機制方面,重點查找由於規章制度不健全、監督制約機制不完善,可能導致權力失控的風險;三是在思想道德方面,重點查找由於理想信念不堅定、工作作風不扎實、職業道德不牢固,可能誘發的行為失范的風險。總之,通過「自己找、領導提、相互查、集體定」等方式,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排查,一個崗位,一個崗位的研判。
根據職責和分工不同,一個崗位可能只存在一個廉政風險點,也可能存在多個廉政風險點,也可能沒有。因此,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確保廉政風險點,找准、查實。崗位廉政風險點經集體審定後,接受監督,並根據收集反饋意見進行完善。
所謂單位廉政風險點,就是以行使行政審批權、行政處罰權、財物分配權、資源配置權、司法裁量權、項目管理權、選人用人權等權力行使過程中,單位存在的廉政風險。排查要針對部門單位行使每一項職權(或職權中的一個環節),不針對具體崗位(個人)。比如,某單位擁有財產分配權的單位,就可以把一定額度標准以上的資金分配權列為單位廉政風險點。
3、評定崗位廉政風險等級。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崗位風險等級,審定崗位風險等級,公示崗位風險等級。對崗位廉政風險進行定級,有利於部門單位更好地建立健全防控責任體系、有針對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廉政風險等級的評定,是以查找廉政風險點為基礎,依據排查結果,客觀分析風險程度高低、風險危害大小、風險控制效果,從而確定崗位廉政風險等級,即「高」風險(涉及重大決策事項、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具有決策、行政執法、行政許可、部門管理等決策、審批、自由裁量、事務管理決策權的領導崗位);「中」風險(涉及組織人事、財務審批、物資采購和管理、資金審核管理及與本單位的主要職責和人財物權相互關聯等,具有一定的行政執法、行政許可、部門事物管理、執行權的領導崗位和具體承辦崗位);「低」風險(涉及日常工作中具有一定綜合協調職能的領導與非領導崗位以及與本單位的主要職責和人財物權有一定關系的領導崗位和工作崗位)。三個級別,經領導班子集體審定。
4、建立廉政風險防控台帳。目的是方便完善資料、對照檢查、動態管理。
一是制訂防控措施(中期防控機制)
第一是建立完善防控體系。部門單位是廉政風險防控工作責任主體。單位「一把手」是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應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構建分層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防控監管責任體系。部門單位「一把手」負責高級廉政風險崗位的防控;其他班子成員負責分工范圍內的崗位廉政風險防控。
第二是制定完善廉政風險防控制度。部門單位要突出廉政風險點和定級,對重大項目的審批等,要完善制度,增強制度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具體地講:
(1)針對風險點完善防控制度。廉政風險點直觀地暴露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薄弱環節。風險點存在於權力運行的哪個節點,制度建設就要跟進權力運行的哪個部位。權力行使方面,屬於權力過於集中的,應積極探索分權和控權的有效辦法;屬於運行程序不規范的,應立足實際進行流程再造;屬於自由裁量幅度過大的,應進一步細化量化自由裁量標准;制度機制方面,要按照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突出操作層面,建立健全防控制度。思想道德方面,要不斷完善廉政教育制度,豐富內涵,創新載體,通過專題黨課、示範教育、警示教育、崗位廉政教育等形式,針對黨員幹部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開展廉政教育,增強教育對象的風險防控意識。
(2)針對風險等級完善防控制度。突出高等級廉政風險崗位,把高等級廉政風險防控制度建設擺在十分重要位置。部門單位要深入分析高等級廉政風險崗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逐條制定防控措施,合理分配權力,用制度保證權力公開透明運行。
(3)針對重大項目要完善防控制度。重大項目建設涉及多部門單位權力運行,是腐敗易發高發的重點領域。完善防控制度意義重大。一方面,要以重大項目流程為主線,結合各個環節權力運行情況確定權力主體,落實防控制度建設。另一方面,要突出項目的立項、招投標、工程施工管理、工程審計、資金管理、質量驗收、合同履行等關鍵環節加強制度建設,將法規政策融入業務流程,確保項目質量安全、資金使用安全和幹部成長安全。
第三是加強防控監管(後期處置辦法)。
就是有針對性地通過信訪約談、重點提醒等方式進行警示教育;通過告誡勸勉、糾正偏差等手段進行誡勉糾錯;通過限期整改、強制履行等措施責令整改。
第三階段為考核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方法和任務:
一是自我檢查評估。部門單位對照有關文件,特別是廉政風險防控措施和制度落實情況進行自我評估,形成自查報告。
二是民主評議。組織本單位幹部職工代表,服務對象代表,對部門單位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實施情況,進行民主評議。
三是考核組檢查評估。在自我檢查評估、民主評議的基礎上,考核組採取聽匯報、查資料、看現場等形式,逐項進行考核。
四是公示考核結果。最後形成年度檢查考核綜合評定意見。
第四階段為修正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方法和任務:
一是考核結果運用。考核結果為優秀的,應作為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對考核評估結果為良好和合格的,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不合格的提出批評並整改,同時取消評先評優的資格,發生違紀違法的單位,實行責任追究。
二是實施預警處置。預警處置是針對廉政風險防控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實施提醒教育或懲戒的措施。其目的是在違紀違法行為出現之前解決問題,及時警醒和挽救幹部。預警處置有四項具體措施,即:提醒、函詢、約談和處置。
提醒:對可能引發腐敗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及時提醒注意,及時防控。
函詢:對反映比較集中,表現比較明顯的廉政風險,要及時進行整改。
約談:對反映比較強烈,可能誘發現實腐敗行為的廉政風險,根據實際情況,對負責人進行約談,指出問題,限期整改。
處置:對存在嚴重廉政風險,且約談後無明顯改進的,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崗位負責人,採取相應的組織處理或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出現重大問題或發生腐敗行為的,依紀依法查處。
從以上四個階段可以看出,廉政風險防範管理過程,是一個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過程,是不斷加強防控、降低廉政風險的過程,是一個長期修正總結提高的過程,也是反腐倡廉工作中不斷與時俱進的日常工作任務。
⑨ 大家當地的司法所與法律服務所怎樣辦公
兩個單位是不周性質的單位。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機關最基層的組織機構,是縣(專區、市)司法局在屬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和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在基層政法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基層政法組織機構之一,它與公安派出所、法庭共同構成我國鄉鎮(街道)一級的政法體系,成為我國基層司法運行機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統參與基層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員單位,處在化解人民內部矛盾、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第一線。
基層法律服務所是依據司法部《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2000年3月31日司法部令第59號)在鄉鎮和城市街道設立的法律服務組織,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執業機構。它是設在鄉鎮和城市街道,面向社會開展法律服務業務的市場中介組織。
兩個單位絕對不可能合署辦公的。
⑩ 如何更好發揮司法所職能作用的調研
院調研的開展最主要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
第一、是要堅持正確導向突出司法調研工作重點
應始終堅持「服務大局、服務審判、服務決策」的「三服務」工作方針,不斷強化司法調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首先要堅持把司法調研工作作為提升法院工作依法服務大局成效的重要基礎,只有充分認識到調研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在審判實踐中切實利用好、開展好調研工作,要突出調研工作的實用性,形成以審判帶動調研,以調研促進審判的良好格局。其次是要堅持把司法調研工作作為增強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的重要手段。始終堅持「司法調研是更高層次的審判」這一工作理念,把提高審判質量、效率和效果作為司法調研工作的著力點,深入研究審判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重點課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轉化調研成果,有力促進了審判工作質量和水平的提高。在司法調研工作中,應既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又注重總結典型經驗。第三是要堅持把司法調研工作作為謀劃法院工作科學發展的重要依據。由於調研工作所針對的問題具有典型性和並且是針對本單位的實施情況,因此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和意義。在作出重要決定、召開重要會議、部署重要工作、下發重要文件前,都結合實際開展調查研究,周密論證,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可行性。
第二、要充分發揮司法統計分析作用
司法統計以最真實的數據反映司法審判執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是第一手的資料,通過對司法統計數據的分析可以更好的說明問題,並尋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一是要以信息技術為依託,不斷豐富統計數據資源,增強對第一手資料的佔有能力。司法統計分析的最大特點在於用數據說明問題,分析原因,因此要講司法統計工作和調研工作有效結合起來,避免資源的浪費。二是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充分發揮各方合力優勢。一方面要針對調研人員擁有較深法律理論功底、業務庭法官具有豐富審判實踐經驗、統計人員掌握大量案件數據和統計方法的特點,著力通過有效組織協調,使這三部分人員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從而不斷提升司法統計分析的質量;另一方面是以服務實踐為目標,有效實現成果多元轉化。始終將司法統計分析的成果轉化作為檢驗和評價司法統計分析成效的重要指標,一方面將「決策之前,統計先行」予以制度化、常規化,充分發揮司法統計分析對法院管理和決策的參考作用;另一方面,著力豐富成果轉化的形式,拓寬轉化的途徑和渠道,做到「人盡其才,文盡其用」。
第三、抓制度抓機制實現調研工作科學規范化
科學的工作機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實現法院調研工作科學化、規范化的重要保障。應從兩個方面著手建立健全調研機制:一是調研工作計劃和考核制度。應當按照上級法院的部署並結合本院實際,制定年度調研工作計劃及具體工作方案,這樣可以清晰的認識到本年度的工作任務和方向,有針對性的開展調研工作。二是調研工作組織協調機制。要注重發揮研究室作為專職調研機構對全院調研活動的組織、協調、指導、引領作用,形成研究室牽頭、相關審判業務庭和其他庭室參加、全體人員共同參與的調研工作新格局。三是調研激勵機制和經費保障制度。出台一系列鼓勵調研的政策,在人、財、物等方面對調研工作適當傾斜,把調研工作同幹警的考核、獎勵、職務晉升等切身利益掛鉤,納入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范圍,形成責任到庭與責任到人相結合、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獎勵與懲罰相結合的管理機制。五是調研成果轉化及利用機制。建立調研成果評價制度和效率快、層次高的調研成果轉化機制,依據調研成果的表現形式和成果轉化情況對其進行評價,並進一步規范調研成果轉化的方式、程序。
第四、堅持調審合一強化服務審判的職能
審判與調研並重,是我院歷任領導班子的共識和一貫作風,始終強調讓調研為審判工作提供依據,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為法院改革提供思路,在指導思想上,堅持「一個統籌」,落實「四項覆蓋」。「一個統籌」——統籌調研和審判工作。深刻認識調研工作與審判工作之間的和諧互動和共生。一方面,圍繞審判中心找准調研的切入點,從司法審判反映的難點切入,從法律適用的困惑點切入,從統計數據的異常點切入,使調研工作更多地貼近審判實踐,更多地貼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更多地貼近基層,服務於審判的需要。另一方面,審判工作為調研提供源頭活水,使調研源於實踐又高於實踐。調研工作本身就是審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於審判活動全過程,統籌審判與調研,是司法審判活動的特有規律,更是人民司法事業不斷發展的客觀要求。「四項覆蓋」即實現調研對個案審理、審判管理、審判指導和審判延伸的全覆蓋。一是調研覆蓋個案審理。可以確保法官在遇到法律難題時,及時根據輕重緩急予以啟動,為案件正確裁判提供智力保障,尤其有助於把好重大、敏感、復雜案件的質量關。二是調研覆蓋審判管理。審判質量效率評估體系是我院進行審判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來,在調研基礎上,我院改進信息反饋方式,將該體系細化、落實到每位承辦法官,定期在全院組織召開案件質量效率講評會,並增加反映審判效果的若干指標,使這一體系真正成為審判工作的「風向標」和「晴雨表」。通過調研,我院進一步完善司法統計台賬,實行統計周報、審判工作情況月通報和季度通報制度,變滯後、靜態的司法統計工作為主動、前置的管理手段。三是調研覆蓋審判指導。針對案件審理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題研究,制訂執法規范性意見,統一執法尺度,規製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並逐步探索符合中級法院審級的案例指導制度,力求「同案同判」。制訂案件審判、執行各流程環節的規范指引,確保「陽光審判」。四是調研覆蓋審判延伸。將調研的觸角延伸至裁判之外,通過拓展多種調研載體和平台,全面展示我院法官的職業素養和執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