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佟麗華法律援助

佟麗華法律援助

發布時間: 2022-04-05 03:29:19

㈠ 維護個人權益的故事

春節將至,農民工權益保護問題再次引起社會的關注。「從去年10月8日到今年1月8日,我們在3個月的時間里陸續援助了45件農民工工傷案件,遠遠高於去年同期的案件總數,涉及的索賠金額也遠遠高於拖欠工資的案件。」1月18日,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公布了這一調查數據。

北京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主任佟麗華律師告訴記者,在這40多起工傷案件中,九成以上農民工沒上工傷保險,遭遇工傷後,農民工工傷索賠走完全部程序最短也要3年9個月。「目前我國繁瑣復雜的工傷認定程序、高昂的維權成本等原因,已經使工傷維權成為農民工除欠薪外面對的新難題」。

沒簽勞動合同使工傷認定難上加難

「對於農民工來說,工傷維權時間長,最主要就是在確認勞動關繫上。對於絕大多數農民工來說,根本沒有勞動合同,有工作證、工資條、出入證等證據的人也很少。」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執行主任、曾經代理過很多起農民工工傷案件的時福茂律師說。

時福茂告訴記者,在工作站提供援助的45個工傷案件中,只有5個人有勞動合同,還有兩個人的勞動合同是由用人單位保管,自己手中並沒有。農民工發生工傷後,許多用人單位為規避責任而否認其是自己的員工。

據介紹,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工傷認定時農民工應當提交確認勞動關系的證明,如果不能確認勞動關系,農民工必須先申請確認勞動關系的仲裁,一方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到法院起訴,提起一審、二審;認定工傷並經過勞動能力鑒定後,對工傷賠償待遇有爭議的,還需要先申請勞動仲裁,對裁決不服的,還要提起訴訟,所有程序走完一遍就要花費3年9個月。由於仲裁裁決沒有終局性,而處於爭議對立面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很難都對裁決滿意,起訴就在所難免。而經過仲裁、一審甚至二審,可能半年甚或一年的時間過去了,仍然還沒有確認勞動關系。

記者在工作站見到了來求助的農民工尹海紅的弟弟尹海龍。他告訴記者,哥哥2005年6月3日在工作時被高壓電擊傷,花了11個月才拿到工傷認定結論,目前仍然沒有申請到工傷保險待遇,不得不推遲第二次手術時間。而另一位農民工溫某的工傷案中,僅僅確認勞動關系就經過了仲裁、一審、二審,耗時整整7個月。

「由於工傷索賠程序本身環節較多,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待遇索賠,再加上不得不進行的勞動關系的確認,可能發生的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以及其他特殊情況,普遍而言,工傷程序所花費的時間和成本要高於農民工的其他案件。」

缺少證據使案件久拖不決

如果沒有勞動合同,農民工發生工傷後申請工傷認定時,哪些證據能夠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據工作站的律師們介紹,在他們辦理的案件中,不同的政府工作人員有不同的標准。有的工作人員進行調查後很快便給農民工認定了工傷,有些卻要求農民工提供各種詳細的證明材料,其掌握標准之嚴,妨礙了農民工的維權。

時福茂給記者講述了工作站援助的一起案件。陝西省籍農民工李景興在北京某工地打工,2005年8月26日在工地收拾勞動工具的時候,從3樓摔下。由於當時現場工人很少,而能夠證明當時發生工傷事故的也只是一名叫張彬的證人書寫的一份《證明》。但是,張彬後來去其他地方打工了,因而沒有出庭作證。開庭時,被申訴人北京天利建築公司不承認張彬在其工地幹活,而李景興也沒有其他證據能證明。如今,勞動仲裁委員會開庭已經過去了4個多月,這份證言的效力一直無法得到認可。

據了解,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中的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四)考勤記錄;(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時福茂表示,盡管在證據上,該《通知》已經為勞動者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缺乏證據仍然是農民工工傷維權案件中具有共性的問題。農民工普遍沒有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有些甚至連工資表、工作證、服務證、登記表、報名表等都沒有,發生糾紛後常常只能拿到其他工友的證明。而打工的流動性又使得工友們也不能常在一個地方,一旦工友已經到其他地方打工,開庭時無法出庭作證,原本已經少得可憐的證據更是幾乎等於沒有。

律師建議:減少法律環節加重處罰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的程序,勞動爭議案件實行的是「一裁兩審」,比一般案件的「兩審終審」還多一個仲裁程序。佟麗華分析說,設置仲裁程序的本意是通過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的專業性,及早解決勞動爭議,但從實踐上來看,勞動爭議仲裁前置制度的設立不但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反倒成為農民工維權過程中的一大障礙,這一點在工傷認定和待遇索賠程序中尤其明顯。

此外,在工傷案件中,用人單位違法的成本非常低,這也是造成勞動者屢陷維權困境的一個主要原因。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如果欠薪,不僅要全額支付勞動者報酬,還要加發工資報酬25%的經濟補償金。而工傷保險索賠沒有這樣的規定,即使打三五年的官司,耗去農民工大量的精力,用人單位最多不過支付本應給付農民工的工傷賠償。不少農民工因為跟用人單位耗不起,最終無奈放棄了自己的權利。

因此,佟麗華建議,取消勞動仲裁程序,使農民工發生工傷後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訴,這樣可以大大縮短農民工申請工傷和得到賠償金的時間。另外,還應從立法上加大用人單位的違法成本,對於用人單位不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和不給農民工上工傷保險的情況,在立法中做出明確、有可操作性的懲罰措施。

時福茂認為,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的工傷維權難題,應該加強勞動部門的執法力度,並對用人單位的勞動安全檢查做到經常性,對未發工傷防患於未然,對已發工傷及時救助。

在工作站援助的工傷案件中,勞動合同簽訂率不超過10%,因而當農民工申請工傷認定時,很多人被直接告知先申請仲裁確認勞動關系,待勞動關系確認後再來申請。即使勞動者已經提交了工作證、工作服、工友證言等證據,也同樣被如此要求。而根據《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需要可以對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醫療機構、有關部門及工會組織應當予以協助,據實提供情況和證明材料,工作人員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查核實。

但目前的普遍情況是,工傷認定部門的工作人員對農民工提供的證據並不核實,而是一味要求提供勞動合同,否則便推到勞動仲裁,這樣大大增加了農民工申請工傷認定的成本。

就在記者發稿時,從安監總局政府網站上看到一則消息:《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認定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1月1日起全面施行,其中明確規定農民工發生工傷由發包方承擔責任。《意見》對事實勞動關系認定更加簡便,認定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社會保險費證明,工作證、服務證等證件,招工登記表、報名表、考勤記錄等都可以作為證據,加以認定。為減少普通勞動者維權成本,《意見》還規定,不服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決定的,可以不經行政復議,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工傷認定行政部門不作為的行為,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訴訟。

㈡ 【高懸賞】 【有追加】 未成年人保護——學校保護 主題班會記錄表

活動主題 明亮的未來
活動目的 了解未成年人的權益和法律知識,學習國家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就
活動內容
1、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2、學習未成年人保護事例
6月1日,國際兒童節。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評選出了我國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十大事件,這十大事件是對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期間國家出台的未成年人保護政策和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未成年人案件的梳理,既體現了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重大進步,也反映了未成年人保護事業面臨的挑戰,該中心主任佟麗華對每個事件都做了點評。

事件一:兒童血鉛超標案頻發

2011年5月,多家媒體報道了浙江省德清縣兒童血鉛超標事件。2011年3月以來,德清縣有99名兒童被檢測出血鉛超標,有的兒童血鉛含量數值已經超過了正常值的6倍,構成了嚴重的血鉛中毒。

點評:這類惡性案件頻頻發生的原因基本相同——企業污染、當地政府監管不力、村民沒有被組織搬遷到防護距離之外等等。環境污染危害盡人皆知,但這樣的侵害並沒有止步。我們再次呼籲,政府應切實承擔監管職責,司法部門應對不履行監管職責的責任人員嚴厲處罰,企業應加強社會責任感。

事件二:新疆籍流浪兒童有「家」可回

2011年4月2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宣稱,將接回所有在其他省份街頭流浪的新疆籍兒童,並將投資5000萬元新建一所流浪未成年人安置培訓中心,為其提供必要的學習教育條件,讓這些兒童在家鄉健康成長。

點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的做法體現了流浪兒童的流出地政府負責任的態度和行動。在應對未成年人流浪問題上,流出地政府既要對流浪未成年人進行及時保護,同時也要考慮如何消除再次流浪因素。

事件三:全國失蹤兒童快速查找機制建立

2011年4月12日,公安部宣布全國公安系統將組織開展為期6個月的來歷不明兒童集中摸排行動,在6月1日前全國將建立實施兒童失蹤快速查找機制,決不放棄任何一起未破打拐案件的偵破工作。

點評:在兒童失蹤後的24小時內予以查找是最佳時機,不僅能及時找回被拐兒童,而且能有效避免兒童在被拐後受到更嚴重的侵害。這一機制的建立成為公安機關今後解救被拐未成年人的行動要求,無疑將更有利於保護兒童。

事件四:「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行動

2011年1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於建嶸在網路上正式發起開設了「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的微博,引起全國網友以及各地公安部門的關注。網友在遇見乞討的兒童時,紛紛拍照並將照片傳到微博上。

點評:「隨手街拍乞討兒童」體現了全社會對解救被拐賣乞討兒童的「總動員」,也反映了整個社會對兒童權利保護工作的關注。然而,兒童被拐賣、流浪乞討案件的發生都有其背後的原因,治本還需要建立兒童福利制度,從法律上切實保護兒童權益。

事件五:收養中心更名體現兒童福利

2011年1月18日,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中國收養中心更名為中國兒童福利和收養中心。

點評:更名標志著中國的兒童福利不再僅僅關注機構內的孤兒,也開始關注散居孤兒以及其他困境中的兒童群體,是由對特定群體的保障到綜合兒童福利工作的轉變,是兒童福利由補缺型向普惠型過渡的重要事件。希望以此為契機,中國的兒童福利事業能夠惠及更多的困境未成年人,有力地推進中國兒童福利立法的加強和機構的完善。

事件六:母親溺死13歲腦癱雙胞胎

2010年11月20日,一對13歲的腦癱雙胞胎在家中被親生母親韓群鳳溺死,韓群鳳隨後服葯自殺,但最終獲救。

點評:造成這起悲劇的直接原因是未成年人醫療保障制度的缺位。我國沒有建立起專門的未成年人醫療保障制度,而目前實行的城鎮居民醫療以及新農合醫療保險,並不能解決患重大疾病以及需要長期治療的未成年人的治療康復問題,從而導致一些患有重大疾病的未成年人被丟棄。我們再次呼籲盡快建立相對完善健全的兒童福利制度。

事件七:孤兒保障踏入新進程

2010年11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出台。該意見拓寬了包括親屬撫養、機構養育、家庭寄養以及依法收養在內的多種孤兒安置渠道,對孤兒的生活保障、醫療康復水平、教育保障制度、扶持孤兒成年後就業以及加強住房保障和服務、兒童福利機構建設等均作出了全面規定。

點評:意見的出台標志孤兒保障踏入新進程。尤其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意見明確了「合理確定孤兒生活最低養育標准,並建立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准自然增長機制」。而在此之前,孤兒最低養育標准沒有通過國務院規范的形式予以明確。

事件八:司法保護未成年人進一步細化

2010年8月28日,中央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青團中央《關於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體系的若干意見》出台。

點評:《配套意見》的出台解決了未成年人保護案件中雖然法律有規定但缺乏可操作性的實際問題,細化了司法程序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但是,這些規定只有在司法實踐中真正得到落實,才能達到加強對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積極效果。

事件九:毒奶粉「重出江湖」

2010年7月,甘肅、青海、吉林的質檢部門再次檢測出了三聚氰胺超標奶粉。青海質檢部門查獲的三聚氰胺超標奶粉大約有38噸。
事件十:大病患兒醫保逐步完善

2010年6月10日,衛生部下發《關於開展提高農村兒童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試點工作的意見》,要求優先選擇幾種危及農村兒童生命健康、醫療費用高、經積極治療愈後較好的重大疾病開展試點,提高兒童重大疾病的醫療保障水平。
3、班主任老師重點強調學校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所作的工作和要求以及常識
4、對未成年人在各種場合遭遇到的情況給予討論,並形成文字記錄
活動小結
對學生們所學習到的知識做個總結,對討論結果形成文字記錄交與老師
關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也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學習未成年人自我保護常識;觀看不尊重知識、不努力學習的嚴重後果個案以及迷戀網吧、校園暴力事件的危害性的事例,本次活動增強了學生的維權意識,提高了自我保護的能力。以後我們還將發揮了學生的特長愛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才乾和知識,陶冶了情操。學校也會利用班會、學生會、團隊活動對學生進行「中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並分年級組織相應的知識競賽,構建和諧校園學校和濃厚的文化氛圍、潔凈的校園環境,凈化學生的心靈,使學生自覺規范個人的行為,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㈢ 工作都是八個小時,那麼農民工兄弟們的工作是多久真相真的和理想有差距嗎

國家統計局網站今天(28日)發布了《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農民工總量達到28171萬人,比上年增長1.5%,仍以青壯年為主,平均年齡為39歲。在農民工權益保障方面,超時勞動情況有所改善,簽訂勞動合同以及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重均有下降。

超時勞動,一直是農民工敢怒不敢言的問題。


被拖欠工資一直是農民工最怕遇到的事。農民工羅志平說:「拖我們這么多人這么多錢,這么長時間。我們幹活有合同,材料供應不到位,給我們造成很多誤工,該賠償我們損失,他反過來扣我們錢,還在網上說我們是惡意討薪。」

《報告》顯示,2016年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人數為236.9萬人,比上年減少38.9萬人,下降14.1%。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重為0.84%,從事建築業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重為1.8%,仍然是最高的。

其實農民工兄弟們只是想賺的更多一些,但是這給一些奸商們看到了穴頭,很多開發商們都說農民工的上班時間就應該和農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就是田亮就得上班,什麼時候天黑了才可以下班,都是超時間的工作。

㈣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政策研究中心佟麗華律師的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豐台區豐台路口東里198號致誠公益律師樓
郵編:100161
熱線電話:010-63813995/63835845
傳真:010-63835279
網址:www.chinachild.org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你直接電話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政策研究中心吧,他是主任

㈤ 佟麗華的人物經歷

1987年6月—1991年6月 河北省青龍第一中學
1991年9月―1995年7月 中國政法大學行政管理專業
1995年9月―1998年12月 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1998年12月―至今 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主任
1999年8月―2003年7月 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
2003年7月―至今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
2005年9月―至今 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主任

㈥ 是不是校園欺凌,誰說了算

關於校園欺凌的定義,國外一般認為主要具備三個要素:一是倚強凌弱,雙方在力量上存在差異;二是有重復性,也就是反復實施;三是造成傷害後果。在中國如何處理校園欺凌、如何定義校園欺凌?「在中國認定是否構成校園欺凌,我認為主要應考慮以下四個要素:首先校園欺凌指的是學生之間發生的行為;二是主觀上存在故意,即蓄意或惡意欺負其他學生;三是通過肢體、語言或網路等手段實施欺負或侮辱行為;四是造成傷害後果。」佟麗華介紹。

就這四個要素來說,主觀故意有時很難判斷,同學之間通過肢體、語言和網路等手段實施的開玩笑、惡作劇等行為也可能會給其他同學造成傷害,也就是說,同樣的行為和後果,有的可能是校園欺凌,有的可能就是同學之間開玩笑或惡作劇。具體如何認定,還需要結合同學之間的關系、雙方日常表現等綜合情況做出判斷。
那麼,這究竟是不是欺凌?究竟誰來認定欺凌?是不是校方認為不是欺凌而是「逗你玩兒」就不是欺凌?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調查、處理校園欺凌行為,在校園內也必須有合法的程序,不能就由學校行政主導調查———由於學校校方也是利益相關方,「事關」學校聲譽,因此,就由學校行政處理,很可能被淡化處理,甚至不了了之。對於涉嫌校園欺凌這類行為的調查、處理,應該由學校學生事務中心進行,學生事務中心成立由校領導、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社會人士代表(社區代表和人大代表)共同組成的調查委員會,進行獨立的調查,並在調查中舉行聽證會、聽取當事學生的辯護,根據調查結果,做出相應的處罰,並告知學生,學生如果不服處罰,可提出申訴,學校事務中心再成立申訴委員會進一步啟動調查,根據新的調查結果進行處理。
什麼是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有何區別?
在了解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的區別之前,首先來了解幾個概念。
校園欺凌:欺凌是一種不對等行為,只有攻擊者在身體上、權力上或社會地位上強於受害者時,所進行的攻擊行為才能被視為欺凌。校園中霸凌可以是一對一的,也可能是聚眾行為(mobbing),即一群人對於某一個人的霸凌。
校園暴力:是指在學校、或校外附近地方發生的打架斗毆、侮辱謾罵等行為舉止的事件,一般包括學生暴力、老師暴力、校外暴力三種。
其實,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之間只存在量的差異,沒有質的區別。
校園欺凌主要表現是欺負弱小的同學,令受害者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生、有持續性,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校園欺凌不僅僅包括肉體上的折磨,還包括了區別對待的軟暴力。比如:給同學取侮辱性外號與喝罵,傳播關於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閑話等等。較之前者,軟暴力對孩子的自尊心和性格的傷害更大。
校園暴力則不局限於學校范圍,是突發的,性質也更為嚴重。
但是,不管是暴力還是欺凌,都會對受害者造成傷害,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如:恐懼、消沉抑鬱、創傷後遺症、憂慮、胃痛、吸毒、酗酒、自殘等。
校園欺凌主要包括哪些行為?
圍毆打罵、狂扇耳光、強吞穢物、扒光衣服……屢屢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因其可以觸動社會關注的「痛點」,往往在短時間內得到大量的關注、談論。但和校園暴力不同的是,校園欺凌往往沒有那麼血腥、扎眼,不僅是學校,即使基層教育行政部門和司法機關,也往往認為並未出現嚴重身體暴力,沒有毆打或者沒有造成嚴重傷害。所以校園欺凌被很多人簡單的認為就是一般的同學打鬧、鬧矛盾,在面對學生甚至家長的反映時,也往往並不足夠重視。但必須承認,校園欺凌確實容易給受害者帶來嚴重的心理傷害,有些造成嚴重後果。校園欺凌的主要行為可以劃分為罵、打、毀、嚇、傳五個方面:

在言語上:起帶有侮辱性的外號,或使用羞辱性的話語,嘲笑諷刺(陰陽怪氣),散播關於他人的謠言,威脅、恐嚇、強迫他人做ta不想做的事情,敲詐勒索,干涉他人的個人財物
在行為上:故意忽視:在群體中把你當透明人,或在他人試圖與你交流時進行打擾中斷,集結他人一起排擠孤立你,除此之外暴力行為、肢體攻擊是校園中最常見的欺凌形式,卻常常被認為是「小孩子打打鬧鬧很正常」。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由美國衛生公眾服務部發布的校園欺凌主要的行為,其中最常見的類型是語言和社交,起外號、戲弄、散布謠言或謊言位居前三,值得注意的是這三項均屬於「軟暴力」,而打、扇耳光等暴力行為只佔到29.2%。

據統計,2014年至2015年,媒體曝光的校園欺凌/暴力事件共43起。發生地既有大型城市北京、上海,也有欠發達的青海、廣西、雲南,從東北遼寧到南端省份海南都有發生。 據浙江大學《青少年攻擊性行為的社會心理研究》調查則顯示,49%的同學承認對其他同學有過不同程度的暴力行為,87%的人曾遭受到其他同學不同程度的暴力行為。
如何建立有效的預防、調查、處理及應對機制
其實在中國,頻發的「校園欺凌」事件也引發了官方的關注。為治理校園欺凌,今年5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向各地印發了《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11月,教育部下發了九部門《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將專項治理納入長效防治,提出「中小學校要制定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依法落實家長監護責任」等多個要求。但是如何將政策貫徹落實到學校的日常管理中,司法部門、學校、家長和學生在應對「校園欺凌」危機時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熊丙奇認為,防治「校園欺凌」,建立健全對校園欺凌行為的懲戒機制極為重要,沒有健全的處罰、懲戒機制,就無法給學生最基本的法規教育。「歸根結底,治理校園欺凌,需要依法治教,尤其是明確法律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教育管理部門、社會、司法機關也要明確各自的責任,並堅持做到不越權、不缺位。針對不同的欺凌行為,只有綜合發揮教育、行政和司法的作用,方能讓辦學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權利都得到有效保護。」熊丙奇說。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佟麗華也認為,應該盡快建立包括學校和基層教育行政部門在內的有效應對校園欺凌、校園暴力及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機制。「不論是因開玩笑、惡作劇導致學生受到傷害,還是校園欺凌、校園暴力,學校都應該及時啟動相關應對機制,及時有效、專業地處理。包括中關村二小在內的很多學校缺乏處理類似問題的經驗,缺乏有效的調查、處理及應對的機制。」
除此之外,佟麗華還為處理「校園欺凌」提出建議:不論是何種校園傷害事故,及時、友好、妥善處理都是對孩子權益的最好保護。從加害方來說,父母要及時教育的孩子,共同向受到傷害的孩子真誠道歉,反思並改正過錯;從受害方來說,要鼓勵孩子勇敢面對,要及時、積極處理問題,避免長期處理和矛盾升級給孩子帶來更大傷害。
「從根本上來說還是應該法律、條例的建設為主,國家要及時通過調查研究根據新的問題提出新的法律、條例,做到上下結合,美國的中小學就嚴格遵守『不寬容原則』,學生即使有些小的違法行為也會受到處罰,家長也會受到嚴格的處罰。;其次應對『校園欺凌』必須從家庭教育開始,對孩子進行家規教育,讓家庭教育科學化,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第三,應該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教育;除此之外,我們的網路游戲、影視劇等往往通過暴力、色情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社會應該應該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更健康的成長環境。」在接受搜狐教育《智見》的采訪中,華中師范大學特聘教授陶宏開介紹。
校園「熊孩子」多受家庭環境影響
面對越來越多的校園欺凌事件,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熊孩子」?
華中師范大學特聘教授陶宏開認為,首先是早期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家長們過多的注重對孩子的賞識教育,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家長對孩子們的表揚過多,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既暴躁又脆弱,到學校碰到挫折之後往往會出現暴力傾向。除此之外,現代社會家庭關系的惡化,家庭暴力也會對孩子們的成長帶來很大的影響。
其次,社會風氣對孩子們的影響也很關鍵。「現在的孩子們大部分的業餘生活都在打網路游戲,但是游戲中充斥著太多的暴力傾向,電影、電視等影視作品中也有很多暴力、色情內容,這些都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很大影響。」陶宏開說,「此外,現在社會上的拜金主義也對孩子們產生影響,學生們之間通過收保護費等方式獲取金錢的現象也很突出。」

㈦ 佟麗華律師聯系電話

010-6381-3995/6383-5845)這是援助中心的電話,打這個問問吧

㈧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政策研究中心佟麗華律師的聯系方式

摘要 如果說您是直系親屬或者是因為要訴訟需要電話的話,建議您去您當地的派出所進行申請查詢。一般來說,申請查詢的話,是需要提供您的身份證明,以及你申請理由,寫好申請書遞交的當地派出所的。如果對於是民事訴訟,需要當事人身份信息的話,您是可以委託律師,通過委託,由律所給律師出具介紹函,然後去派出所去申請查詢戶籍信息,通過姓名住址等比對,就能夠幫您查詢到具體電話的。上面給您的兩種方法,您可以參考看看呢,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哦

㈨ 中國未成年人網脈工程的特邀專家

卜衛:中國社會科學院媒介傳播與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大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
皮藝軍: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
沈傑: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理論前沿研究中心主任
孫雲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佟麗華: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
陸玉林: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
陶宏開:美籍社會學家、教育學家,華中師范大學特聘教授
陶然: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主任
吳冠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裝幀插圖藝術委員會委員

㈩ 有哪位高手能告訴我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1991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修訂)

目 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家庭保護

第三章學校保護

第四章社會保護

第五章司法保護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第三條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

第四條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蝕。

第五條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二)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

(三)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第六條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

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第七條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有關部門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年度計劃,相關經費納入本級政府預算。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採取組織措施,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具體機構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八條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工會、青年聯合會、學生聯合會、少年先鋒隊以及其他有關社會團體,協助各級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對保護未成年人有顯著成績的組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家庭保護

第十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一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沉迷網路以及賭博、吸毒、賣淫等行為。

第十二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正確履行監護職責,撫養教育未成年人。

有關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應當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導。

第十三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依法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不得使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第十四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根據未成年人的年齡和智力發展狀況,在作出與未成年人權益有關的決定時告知其本人,並聽取他們的意見。

第十五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

第十六條父母因外出務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對未成年人監護職責的,應當委託有監護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

第三章學校保護

第十七條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注重培養未成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未成年學生全面發展。

第十八條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受教育的權利,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不得違反法律和國家規定開除未成年學生。

第十九條學校應當根據未成年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對他們進行社會生活指導、心理健康輔導和青春期教育。

第二十條學校應當與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互相配合,保證未成年學生的睡眠、娛樂和體育鍛煉時間,不得加重其學習負擔。

第二十一條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應當建立安全制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採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設施、場所中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學校、幼兒園安排未成年人參加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二十三條教育行政等部門和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應當根據需要,制定應對各種災害、傳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傷害等突發事件的預案,配備相應設施並進行必要的演練,增強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第二十四條學校對未成年學生在校內或者本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的,應當及時救護,妥善處理,並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五條對於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學生,學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互相配合加以管教;無力管教或者管教無效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將其送專門學校繼續接受教育。

依法設置專門學校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保障專門學校的辦學條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專門學校的管理和指導,有關部門應當給予協助和配合。

專門學校應當對在校就讀的未成年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

專門學校的教職員工應當關心、愛護、尊重學生,不得歧視、厭棄。

第二十六條幼兒園應當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進幼兒在體質、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諧發展。

第四章社會保護

第二十七條全社會應當樹立尊重、保護、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風尚,關心、愛護未成年人。

國家鼓勵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

第二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並採取措施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的和流動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義務教育。

第二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適合未成年人的活動場所,並加強管理。

第三十條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圖書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展覽館、美術館、文化館以及影劇院、體育場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第三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中小學校在節假日期間將文化體育設施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社區中的公益性互聯網上網服務設施,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網服務。

第三十二條國家鼓勵新聞、出版、信息產業、廣播、電影、電視、文藝等單位和作家、藝術家、科學家以及其他公民,創作或者提供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作品。出版、製作和傳播專門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內容健康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路信息等,國家給予扶持。

國家鼓勵科研機構和科技團體對未成年人開展科學知識普及活動。

第三十三條國家採取措施,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

國家鼓勵研究開發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路產品,推廣用於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的新技術。

第三十四條禁止任何組織、個人製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賭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路信息等。

第三十五條生產、銷售用於未成年人的食品、葯品、玩具、用具和游樂設施等,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不得有害於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需要標明注意事項的,應當在顯著位置標明。

第三十六條中小學校園周邊不得設置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

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未成年人禁入標志;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第三十七條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的標志;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場所吸煙、飲酒。

第三十八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招用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執行國家在工種、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和保護措施等方面的規定,不得安排其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

第三十九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對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法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查閱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查閱。

第四十條學校、幼兒園、托兒所和公共場所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優先救護未成年人。

第四十一條禁止拐賣、綁架、虐待未成年人,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

禁止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或者組織未成年人進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動。

第四十二條公安機關應當採取有力措施,依法維護校園周邊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預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擾亂教學秩序,不得侵佔、破壞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場地、房屋和設施。

第四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門應當根據需要設立救助場所,對流浪乞討等生活無著未成年人實施救助,承擔臨時監護責任;公安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應當護送流浪乞討或者離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場所,由救助場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顧,並及時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領回。

對孤兒、無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以及其他生活無著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門設立的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

未成年人救助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不得虐待、歧視未成年人;不得在辦理收留撫養工作中牟取利益。

第四十四條衛生部門和學校應當對未成年人進行衛生保健和營養指導,提供必要的衛生保健條件,做好疾病預防工作。

衛生部門應當做好對兒童的預防接種工作,國家免疫規劃項目的預防接種實行免費;積極防治兒童常見病、多發病,加強對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加強對幼兒園、托兒所衛生保健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

第四十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發展托幼事業,辦好托兒所、幼兒園,支持社會組織和個人依法興辦哺乳室、托兒所、幼兒園。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採取多種形式,培養和訓練幼兒園、托兒所的保教人員,提高其職業道德素質和業務能力。

第四十六條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不受侵犯。

第四十七條未成年人已經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不再升學的,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職業教育,為他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

第四十八條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有關部門教育和挽救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預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第四十九條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及其監護人或者其他組織和個人有權向有關部門投訴,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

第五章司法保護

第五十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在司法活動中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第五十一條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及時審理,並適應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點和健康成長的需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在司法活動中對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機構或者人民法院應當給予幫助,依法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第五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繼承案件,應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和受遺贈權。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問題的,應當聽取有表達意願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見,根據保障子女權益的原則和雙方具體情況依法處理。

第五十三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法另行指定監護人。被撤銷監護資格的父母應當依法繼續負擔撫養費用。

第五十四條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五十五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案件,應當照顧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並根據需要設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人辦理。

第五十六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詢問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應當通知監護人到場。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刑事案件,應當保護被害人的名譽。

第五十七條對羈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應當與成年人分別關押。

羈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應當對其進行義務教育。

解除羈押、服刑期滿的未成年人的復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

第五十八條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網路等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圖像以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第五十九條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與犯罪行為的預防,依照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執行。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六十條違反本法規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已規定行政處罰的,從其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責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對提出申訴、控告、檢舉的人進行打擊報復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二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予以勸誡、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三條學校、幼兒園、托兒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教職員工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六十四條製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賭博等圖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路信息等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五條生產、銷售用於未成年人的食品、葯品、玩具、用具和游樂設施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或者沒有在顯著位置標明注意事項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六條在中小學校園周邊設置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的,由主管部門予以關閉,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允許未成年人進入,或者沒有在顯著位置設置未成年人禁入標志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七條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或者沒有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標志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八條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的,由勞動保障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六十九條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七十條未成年人救助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救助保護職責,或者虐待、歧視未成年人,或者在辦理收留撫養工作中牟取利益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十一條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或者組織未成年人進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動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七章附則

第七十二條本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目錄6 發布:2024-11-17 22:37:33 瀏覽:943
農村分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7 22:04:46 瀏覽:941
交大經濟法第四次作業 發布:2024-11-17 21:12:11 瀏覽:748
實體法學派 發布:2024-11-17 20:45:53 瀏覽:462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