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法律服務工作
⑴ 淺談如何做好信訪接待工作
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作為一名信訪接待人員,千萬要端正自己的姿態,以服務者的身份對待來著。不能以一種官老爺的身份和群眾對話,這樣很容易激化矛盾,甚至產生新的問題。
把握接訪中的細節動作
如對方怒氣沖沖的前來投訴的情況,你需要的不是和他對著干,而是應該第一時間招呼對方就坐,然後給對方泡上一杯熱茶,你的熱情會化解對方的怒氣,從而促進下一步的交流。如果對方繼續肆意發揮,你可以不吭聲讓對方繼續說完,或者告訴對方「需要解決問題,光靠發脾氣是解決不了的,耐心的說出您的訴求,我們一起想辦法」,相信再堅強的心也會被你瞬間融化的。
做好來訪記錄
認真傾聽對方反映的訴求,做好來訪人信息,聯系方式,住址,投訴的事件,被投訴人信息等等關鍵信息的記錄工作,越詳細越好,以便向領導報告,並提出自己的參考意見。
耐心聽取對方訴求並適當的答復
所謂適當的答復,是指無需請示上級自己能當場解釋的范疇,而不是隨口給對方承諾或答復,尤其是自己拿不定的,千萬不能盲目表態,以免造成對方的誤解。
第一時間轉辦
大多數的信訪投訴辦理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如果在你接待轉辦的過程中能節省一點時間,負責辦理的工作人員就會有更多的處理時間,所以第一時間交辦既是替辦案人員爭取時間,也能讓對方看到你對他訴求的重視程度。
注意言辭禮貌
部分投訴者可能因為投訴的事件,對接待者惡語相向,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能和對方互懟,對方越是惡意,你越是要注意善意,說不準對方在打電話前已經按好了錄音鍵,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能因為一時沖動,反而讓對方抓住把柄。
嚴格按照信訪投訴流程辦理案件
熟讀信訪接待辦理相關規定,嚴格按照流程辦理,該匯報的第一時間匯報,該轉辦的經領導批准後第一時間轉辦,該回訪的第一時間與投訴人溝通。
⑵ 律師參與信訪工作有哪些特點
1、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涉法信訪案件反映問題一般都較為復雜,沒有較高的法律知識水平,很難提出妥善解決的辦法。律師熟悉法律訴訟業務,對法律和政策的理解較為准確,讓他們參與信訪工作,最大限度的發揮其專業優勢,積極為信訪案件的處理提出切實可行的法律意見,供有關部門採納、借鑒,有助於信訪案件及時合理合法解決,促進信訪工作法治化水平的提升。
2、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律師執業過程相對獨立,在社會公眾中具有較強的公信力和親和力,律師參與接訪,可以為信訪群眾解答法律疑惑,提供系統、專業的法律知識,幫助群眾找到依法解決問題的途徑,切實維護信訪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增強依法信訪的觀念,促進信訪工作的依法有序管理。
3、具有較強的服務性。由於參與信訪工作的律師是專門為信訪群眾和信訪部門提供法律服務的,不收取報酬,不謀取個人利益,信訪群眾和信訪部門無需付出代價即可獲得法律幫助,滿足法律需求。同時,可以通過對來訪群眾合情、合理、合法的思想疏導,並運用法律手段引導群眾信訪,使群眾對自身的行為有正確的認識,從而減少和避免無效上訪和重復信訪;配合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依法處理一大批復雜疑難信訪和群眾性上訪案件,促進社會矛盾的化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二、律師參與信訪工作存在的問題
律師參與信訪工作雖取得明顯的社會效果,但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
1、認識上存在偏差。信訪矛盾化解職能部門沒有充分認識到律師在化解信訪矛盾上的重要作用,往往憑經驗和習慣做法,在處理過程中出現程序上缺乏規范性,措施上缺乏針對性,方法上缺乏技巧性,造成初次處理留下瑕疵和隱患,讓一些無理取鬧的信訪當事人抓著不放。有的單位由於對律師存在偏見,不願讓律師過多的介入,從客觀上限制律師參與信訪矛盾化解的作用發揮。
2、缺乏必要的經費保障。目前,參與信訪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工作的律師,其收入均是自收自支,律師參與政府化解矛盾均為無償的,而市場經濟的主要價值觀念是金錢,這就降低了律師參與信訪的工作積極性。律師參與信訪是難度強、工作量大、時間長的工作,一般人不願意承辦這樣的信訪案件,律師也怕被「纏」,怕碰到無理取鬧的信訪當事人,糾纏不清,影響自己的業務開展。
3、缺乏良好的法治環境。隨著普法教育的深入開展,公民的法制觀念和維權意識有較大提高,但少數公民的法律意識仍然比較淡漠,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雖有維護權益的意識,卻不願通過訴訟途徑解決,往往採取集體上訪、越級上訪、給社會穩定帶來不利影響。
4、被動參與且程度不深。在參與信訪接待的過程中,律師大都是「完成任務型」,只解決自己接訪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這些問題只作簡單的法律分析,僅僅以中立者的身份參與接訪,既不需要對政府的信訪接待任務負責,也不需要對當事人的具體信訪案件負責。
5、參與信訪工作介入時間滯後。從多年信訪工作實際看,只有那些久拖不決的信訪矛盾才引入律師參與,而且上訪時間越簡訊訪人越容易接受律師所提出的法律意見。對於那些信訪積案中的信訪人,上訪時間越長,律師越難與這類信訪人進行有效溝通,有的信訪人在談話途中竟揚長而去,根本不願意和律師溝通,這亦反映出律師參與信訪工作時間上存在明顯的滯後性。
6、參與信訪工作配套機制不健全。目前,涉及律師信訪化解的相關工作配套機制尚未全面建立,阻礙了律師在信訪化解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一是缺乏協調工作機制。信訪事項材料收集工作缺乏保障,律師所獲得的相關資料不足,他們只能通過不斷聯系各方收集材料,導致在收集信訪材料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信訪化解方案的不確定性,使得本來可以成功化解的信訪矛盾難以實現,更讓信訪人對律師的獨立性產生強烈的懷疑,最終使得第三方律師無法化解矛盾。二是律師意見書效力無保障。實踐中部分信訪部門、信訪責任單位沒有認識到律師參與信訪工作的重要性,覺得律師參與可有可無,更有甚者,只是將律師視為信訪工作中可選擇的形式要求,偏離了引入律師參與信訪工作的初衷。
⑶ 信訪工作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殘疾人信訪工作的原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一般性原則,也就是基本原則;一是具體性原則,也就是在方式方法上所要遵循的原則。
一、基本原則包括:
(1)實事求是的原則。即一切從實際出發,注重調查研究,認真對待殘疾人提出的問題,按照有關政策精神,恰當合理地解決問題。
(2)嚴格執行政策、法規的原則。我國是法制國家,信訪工作必須樹立牢固的政策觀念和法制觀念,依法、按政策辦事。既要切實保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滿足其正當要求;又要堅決維護政策和法律的嚴肅性,對殘疾人提出的超出政策規定的要求做好教育疏導工作。
(3)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的原則。殘疾人信訪工作具體瑣碎,艱巨復雜,只有樹立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的思想,才能在處理具體問題時誠懇相待,熱情相助,克服困難,不怕麻煩,切實為殘疾人解決實際問題。
(4)解決實際問題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殘疾人來信來訪既有具體的問題,也有思想認識問題,因此,工作中既要按政策解決好實際問題,又要把思想教育工作貫穿始終,幫助他們解開思想疙瘩,提高認識,化解矛盾。
二、工作方面的原則包括:
(1)就地解決問題的原則。信訪問題,大量發生在基層,最終必須依靠基層單位解決。這就要求信訪所反映的問題發生在那裡,該地殘聯就要協調當地的有關部門給予及時解決。這樣既方便了殘疾人,也避免盲目越級上訪。
(2)件件有結果的原則。對殘疾人來信來仿所反映的問題,按分級負責的原則,負責受理的殘聯,應將處理結果告知信訪人,屬上級交辦的還要回告上級交辦單位。
(3)分級負責,歸口辦理的原則。根據來信來訪所反映的問題,按照各級黨政機關和各業務部門的管理職能,實行按級、按系統分工處理。做為殘聯信訪部門,要充分發揮代表、服務職能,做到既要關部門解決問題,又要配合、協調有關部門工作,達到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目的。
⑷ 《公安機關信訪工作規定》屬法律法規嗎
信訪條例針對的是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條例第六條、第七條),公內安機關當然也包括在內:(容《公安機關信訪工作規定》於2005年7月26日公安部部長辦公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第79號發布施行。)
根據《公安機關信訪工作規定》第一條:為了規范公安機關信訪工作,維護公安機關信訪秩序,保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保持公安機關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根據《信訪條例》,制定本規定。公安機關信訪工作規定已近寫的很清楚了!
⑸ 如何推進法治信訪建設
一、培養法治思維和法治意識,在信訪理念上凸顯精準
一是加強社會宣傳和自我教育。要進一步強化信訪法治宣傳教育力度,廣泛利用廣、電、報、刊及各方面的宣傳陣地,大力宣傳《信訪條例》等信訪法律法規及引導信訪群眾依法維護權益。信訪部門要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媒體等宣傳平台,堅持實行報刊廣電並舉,網上網下互動,平面立體同步,內宣外宣共鳴,充分利用接待場所、報刊、網路等平台,對群眾重點宣傳依法逐級走訪、訴訪分離、陽光信訪等改革舉措。司法行政、法制等部門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教育作為長期基礎性工作,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工作者要在日常工作中開展各類程序法、實體法的宣傳,引導群眾依法、理性、有序表達訴求,使公眾逐漸由「知法、用法」向「守法、敬法、護法」轉變,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在整個社會培育法治文化、樹立法治信仰。
二是積極培育信訪法治文化。加強信訪法治文化建設,推動法治文化與信訪文化融合發展,努力培育以「忠誠、為民、法治、奉獻、擔當、自信」為核心的信訪工作價值理念。要通過對處理違法信訪行為等典型案例的宣傳教育,以案析理、以案說法,有效震懾違法,努力營造依法、理性、有序信訪的良好社會氛圍。堅持把宣傳政策法律和教育引導貫穿於依法治訪的全過程,注重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實現執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三是推廣律師進村、進社區制度。鼓勵律師等社會力量作為第三方介入矛盾調處、代理訴訟、維護權益,減少群眾信訪成本,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進一步深化律師參與信訪接待制度,發揮好法治宣傳、法律咨詢、矛盾調處的作用。
二、堅持依法定位和釐清邊界,在信訪受理上實現精準
一是找准信訪工作定位。信訪工作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守土有責;職責外的事,堅持「誰家的孩子誰抱走」。要進一步壓實有權處理單位責任,切實落實「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確保群眾合理訴求及時就地得到解決。
二是落實法定途徑優先。按照法定途徑優先原則,進一步明確信訪與訴訟、行政復議、仲裁等法定途徑的受理界限,研究制定具體詳細、相互銜接、操作性強的運行規則,健全和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對涉法涉訴信訪事項,一律交政法機關按法律規定進行處理;實行依法終結,對已經窮盡法律程序、裁定為終結決定的,一律依法進行終結,堅決維護法律權威。
三是強化法律引導。在信訪接待窗口增設法律咨詢服務,做好法規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引導信訪人優先選擇法定途徑解決問題。建立疑難復雜信訪事項的預審與溝通機制,法院、法制辦、信訪等部門以例會形式,定期對案件分流、辦理、協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討,及時對工作進行調整優化,確保「分流由法定、救濟有渠道」。
三、夯實規范辦理和依法解決問題,在辦理上突出精準
一是堅持依法依規解決問題。對法律和政策有明確規定符合解決條件的,依法依規解決到位,不欠法律賬、政策賬,決不花錢買穩定。努力提升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將信訪問題化解在基層,化解在源頭。
二是強化初信初訪辦理。按照國家信訪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初信初訪辦理工作的辦法》的要求,明確信訪工作機構和有權辦理機關的首辦責任,規范初信初訪辦理流程,切實提高信訪首辦環節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努力減少群眾重復訪和越級訪。
三是強化信訪事項規范辦理。扎實規范信訪業務基礎工作,在信訪事項的受理、辦理、答復、送達、錄入等環節下功夫,以「三嚴三實」的要求規范信訪業務基礎,確保程序規范、依法依規、檔案齊全。
四是積極探索把「陽光信訪」納入網格化工作平台。發揮好網格員收集信息、排查矛盾、疏導情緒、化解矛盾的作用,把網格打造成基層信訪工作的基礎平台。
五是依法化解信訪積案。在處理信訪積案問題上,特別是情況復雜的涉法涉訴案件,在堅持法律判決的前提下,盡力解決信訪人合理訴求,實現息訴罷訪。
六是依法按政策解決群體訪案件。在處理涉及人數較多的群體訪案件時,堅守法律政策底線,決不為了解決個人或少數人的問題而突破法律政策規定、亂開口子,也不迫於信訪維穩壓力而無原則地遷就不合法的訴求。
四、落實依法終結和暢通出口,在退出機制上體現精準
一是實現訪訴無縫對接。訪訴分離必須處理好訪訴分離制度與暢通信訪渠道的關系,做到「訴訪事項有分離,權利救濟無死角」。一方面,要暢通訴訟等法定渠道和平台,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司法機關要進一步提高司法和執法水平,使法定渠道更快捷、更順暢、更公正,推動矛盾和問題的順利解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在具體案件的甄別上,標准要統一,訪訴要銜接。標准要統一是指司法機關、行政復議機關和信訪部門之間對訴與訪的判斷標准要統一,不能各行其事。訪訴要銜接,即各國家機關和信訪部門在處理可能屬於涉法涉訴事項的信訪請求時,要做到無縫對接,避免「踢皮球」。
二是完善終結退出機制。要依法依規受理、辦理信訪事項,不斷提高信訪辦理質量,進一步加強復查復核工作。對訴求已解決到位,但信訪人仍不息訪息訴的,要進一步加大聽證工作力度,公開公正公平進行處理,處理結果及時公布,接受社會輿論監督,積極推動信訪事項依法終結工作,使之從信訪工作程序中有序退出,解決進口不設限,出口不暢通的問題,避免信訪事項堆積沉澱。(轉自湖北省信訪網站)
⑹ 對我市律師更好地開展法律服務有哪些
各區市司法局、局直律師事務所:
為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和落實「擴內需、保增長」的政策要求,促進我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現就指導律師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律服務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為應對經濟社會形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別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提出了決勝青島未來的「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決策;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提出了「擴內需、保增長」的政策要求等,這些重大戰略部署為律師拓展業務提供了廣闊的舞台,使律師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律師是從事法律服務的專業人員,在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擴內需、保增長」要求和服務農村經濟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過代理訴訟案件、承辦非訴訟法律事務、擔任政府及單位法律顧問等多種形式,廣泛地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為其提供全方位、多層次、高質量的法律服務,有效避免法律風險。各區市司法局和律師事務所要充分認識律師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要求,指導律師拓展業務,發揮職能作用,為確保我市經濟平衡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務和保障。
二、建立健全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機制
為切實做好律師法律服務工作,市司法局成立「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指導小組」,由郭永軍副局長任組長,並成立4個法律服務團隊,即「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法律顧問團」、「『擴內需、保增長』法律服務團」、「 預防和解決企業工資拖欠法律服務律師備選庫」、「律師參與涉法信訪法律顧問團」,根據各服務團隊的專業需求挑選了50名律師,分別是我市金融、公司改制、勞動爭議、涉外經濟、房地產、行政、刑事等律師業務方面的優秀人才。各區市司法局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做好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各律師事務所要結合自身實際,抽調專長、骨幹律師組成專業法律服務團隊,積極投入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之中,認真履行法律服務職能。
三、積極拓展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業務領域
(一)指導律師為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提供法律服務。「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核心是激發主城區的經濟輻射力,啟動膠州灣北部高新區的開發建設,引導膠州灣東西兩翼整合提升城市功能,進而構築「一主、三輔、多組團」的現代化城市布局形態,塑造擁抱膠州灣的大青島的城市框架,為青島城市的深度發展拓展出嶄新的空間。顯然,其中的眾多法律事務無疑給律師執業提供了機遇,特別是高新區、市北區小港灣、四方區填海區域、李滄區新客站、嶗山區度假旅遊和膠州市少海新城等重點組團的規劃建設,將會帶來大批量的融資、項目落戶和舊城改造、企業改制、居民搬遷等法律事務。各律師事務所和廣大律師要善抓機遇、搶抓機遇、抓好機遇,從現在起就要主動介入,積極探索、深入研究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法律服務,拓展業務領域。
(二)指導律師為落實「擴內需、保增長」的要求提供法律服務。當前,我市採取的「擴內需、保增長」政策措施已初見成效,但是,金融危機的滯後影響還在繼續。律師法律服務與經濟發展有著天然的聯系,在落實幫扶企業、調整結構、促進消費等各項政策措施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指導律師積極參與有關部門產業振興、區域經濟合作等規劃的研究制訂工作,參與企業搬遷、改造、擴張、生產等經營活動,從法律的視角為政府和企業出謀劃策,規避風險。建立和落實律師擔任企業(公司)法律顧問制度,規范工作程序,通過發揮法律顧問的作用,引導企業(公司)依法經營,調整結構,擺脫困境,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三)指導律師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法律服務。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切實把律師服務農村經濟發展放在重要位置,抓緊抓好。要組織律師積極參與黨委政府研究制訂「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等各項惠農政策,參與增強科技支撐、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改革創新等各項具體工作。各區市司法局要把握好本地農村經濟發展形勢,通過組織律師深入分析研究農村經濟發展戰略,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壯大縣域經濟、加快小城鎮建設、加強和改善農村社會管理、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政策措施,積極為黨委政府提供法律建議,為農村各類經濟實體提供法律咨詢和代理服務;通過組建縣域經濟重大項目法律服務志願團,建立和落實律師服務農村工作聯系點制度,積極參與城鄉重大經濟建設項目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征地補償等法律事務,為城鄉經濟發展、農民轉移就業、農民工返鄉創業和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提供法律服務。
(四)指導律師為維護社會穩定提供法律服務。當前,因各種原因引發的人民內部矛盾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及時妥善地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各區市司法局和律師事務所要按照全市律師工作會議的統一部署要求,通過組織律師參與信訪值班、陪同領導接訪和參與人民調解、處理群體性突發事件等工作,用法律、用事實、用感情向上訪群眾講清是非,理順情緒,引導群眾以合法方式表達訴求,及時有效地化解矛盾糾紛;通過開展送法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鎮村等活動,把群眾的法律教育與化解矛盾糾紛結合起來,使群眾學會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真正把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納入法制軌道,從根本上加以解決。廣大律師要圍繞構建和諧社會和改善民生的工作,針對業務活動及可能發生矛盾糾紛的領域,積極開展矛盾化解工作。要重點在企業改制、社會保險、福利待遇引發的矛盾糾紛,企業拖欠職工工資引發的矛盾糾紛,城鎮拆遷和「城中村」改造、建設項目征地補償引發的矛盾糾紛,農村山林、土地、宅基地等權屬爭議引發的矛盾糾紛,醫患關系、物業管理和非法集資引發的矛盾糾紛等方面,積極開展預防化解矛盾糾紛工作,努力為我市經濟發展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四、加強領導,切實把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落到實處
各區市司法局和律師事務所要高度重視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切實負起責任。要堅持司法行政機關主導、律師事務所主體、廣大律師參與的服務模式,深入動員全行業的力量,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律師法律服務和保障作用。要根據市委、市政府的有關要求,結合本地、本所實際,制訂律師法律服務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措施,不斷提高法律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各區市司法局要爭取本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主動同有關部門溝通聯系,保持信息暢通,為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搭建平台、提供便利。市司法局擬於5、6月份組織「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法律顧問團」成員就相關的法律問題進行專題研討,7、8月份組織召開一次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研討會。市律師協會要圍繞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探索律師業務、服務模式和保障機制,組織各專業委員會及時研討、解決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法律問題。各區市司法局和律師事務所要有計劃、有安排、有步驟地組織律師參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其代理的重大法律事務要盡可能組成服務團隊,確保法律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廣大律師要努力學習,提高執業能力,及時了解相關信息,積極參與各項服務活動,為推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⑺ 如何做好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的幾點思考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意見》是指導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的重要政策文件,其中的第二部分「建立健全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制度」對政府法律顧問人員的任職條件、職能許可權、權利、義務、產生程序、紀律約束,以及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的組織實施等都做了詳細具體的規定。我個人認為,您首先應該認真學習和研究這些規定,並圍繞這些內容,將這份文件的精神與相關政府的實際需要、法律顧問人員的自身特點相結合,提高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促進依法辦事,切實發揮法律顧問制度的作用,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法治保障。以上是我的建議,僅供參考。同時將相關政策文件的相關內容附後,供您學習和研究。
《關於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意見》
二、建立健全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制度
(四)積極推行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制度,建立以黨內法規工作機構、政府法制機構人員為主體,吸收法學專家和律師參加的法律顧問隊伍。
黨政機關內部專門從事法律事務的工作人員和機關外聘的法學專家、律師,可以擔任法律顧問。黨內法規工作機構、政府法制機構以集體名義發揮法律顧問作用。
(五)在黨政機關已擔任法律顧問但未取得法律職業資格或者律師資格的人員,可以繼續履行法律顧問職責。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制度實施後,黨政機關擬擔任法律顧問的人員應當具有法律職業資格或者律師資格。
(六)縣級以上地方黨委和政府以及法律事務較多的工作部門應當配備與工作任務相適應的專職人員擔任法律顧問;法律事務較少的縣級以上地方黨委和政府工作部門可以配備兼職人員履行法律顧問職責。鄉鎮黨委和政府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配備專職或者兼職人員履行法律顧問職責。
(七)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履行下列職責:
1.為重大決策、重大行政行為提供法律意見;
2.參與法律法規規章草案、黨內法規草案和規范性文件送審稿的起草、論證;
3.參與合作項目的洽談,協助起草、修改重要的法律文書或者以黨政機關為一方當事人的重大合同;
4.為處置涉法涉訴案件、信訪案件和重大突發事件等提供法律服務;
5.參與處理行政復議、訴訟、仲裁等法律事務;
6.所在黨政機關規定的其他職責。
(八)外聘法律顧問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政治素質高,擁護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一般應當是中國共產黨黨員;
2.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
3.在所從事的法學教學、法學研究、法律實踐等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和經驗的法學專家,或者具有5年以上執業經驗、專業能力較強的律師;
4.嚴格遵紀守法,未受過刑事處罰,受聘擔任法律顧問的律師還應當未受過司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或者律師協會的行業處分;
5.聘任機關規定的其他條件。
(九)外聘法律顧問應當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方式遴選。被聘為法律顧問的,由聘任機關發放聘書。
(十)外聘法律顧問在履行法律顧問職責期間享有下列權利:
1.依據事實和法律,提出法律意見;
2.獲得與履行職責相關的信息資料、文件和其他必需的工作條件;
3.獲得約定的工作報酬和待遇;
4.與聘任機關約定的其他權利。
(十一)外聘法律顧問在履行法律顧問職責期間承擔下列義務:
1.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漏黨和國家的秘密、工作秘密、商業秘密以及其他不應公開的信息,不得擅自對外透露所承擔的工作內容;
2.不得利用在工作期間獲得的非公開信息或者便利條件,為本人及所在單位或者他人牟取利益;
3.不得以法律顧問的身份從事商業活動以及與法律顧問職責無關的活動;
4.不得接受其他當事人委託,辦理與聘任單位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法律顧問與所承辦的業務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履行職責的,應當迴避;
5.與聘任機關約定的其他義務。
(十二)市、縣、鄉同級黨委和政府可以聯合外聘法律顧問,為黨政機關提供服務;黨委和政府可以分別統一外聘法律顧問,為黨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提供服務。
(十三)各級黨政機關根據本意見設立公職律師。公職律師是依照本意見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規定取得公職律師證書的黨政機關公職人員。
(十四)公職律師履行黨政機關法律顧問承擔的職責,可以受所在單位委託,代表所在單位從事律師法律服務。公職律師在執業活動中享有律師法等規定的會見、閱卷、調查取證和發問、質證、辯論等方面的律師執業權利,以及律師法規定的其他權利。
(十五)公職律師不得從事有償法律服務,不得在律師事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兼職,不得以律師身份辦理所在單位以外的訴訟或者非訴訟法律事務。
(十六)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依紀處理;屬於外聘法律顧問的,予以解聘,並記入法律顧問工作檔案和個人誠信檔案,通報律師協會或者所在單位,依法追究責任。
⑻ 信訪工作是什麼
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它是除法律以外的又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一種比較直接的利益表達形式。
從一定意義上講,信訪工作人員好比是架設在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一座橋梁,所以信訪工作人員對來訪者一定要熱情、禮貌、文明接待,耐心聽取來訪者所反映的問題,不能有任何輕視、忽視來訪者的言行;接訪時要依據法律法規和政策解答問題,不許願,更不得信口開河。
信訪工作實行保密制度,不宜公開的材料,信訪人員不能隨意泄露、擴散,不能將檢舉、控告的信訪件轉給被檢舉的單位和個人。對於信訪材料要嚴格管理,各種批示、信訪工作文件、信訪登記簿、報告等各種資料應妥善保存,不得擅自外傳。
⑼ 信訪工作主要內容有哪些
主要內容如下:
一、受理來信,接待來訪。
二、承辦上級行政機關和本級行政機關負責人以及有關部門轉辦、交辦的信訪事項。
三、向下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責任單位轉辦、交辦、督辦信訪事項。
四、參與調查、協調處理有關重要信訪事項。
五、指導、檢查本地區、本系統的信訪工作,對不負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單位和個人,向有關單位提出處理建議。
六、調查研究,向領導提供信息。
七、為信訪人提供有關法律、政策咨詢。
八、法律、法規、規章制定的其他職責。
信訪,是指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有關行政機關反映糾紛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且相關部門依法由處理上訪案件的活動。信訪的原則是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
本身是除法律以外的又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一種比較直接的利益表達形式。但是,由於信訪的有關信息一般要經過信訪辦公室工作人員的篩選,然後遞交給有關領導、有關機關,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也是一種間接的利益表達方式。
⑽ 信訪人員在信訪過程中應當遵守哪些法律法規
根據國家信訪條例,
第二十條 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專得損害國家、社屬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信訪秩序,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在國家機關辦公場所周圍、公共場所非法聚集,圍堵、沖擊國家機關,攔截公務車輛,或者堵塞、阻斷交通的;
(二)攜帶危險物品、管制器具的;
(三)侮辱、毆打、威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在信訪接待場所滯留、滋事,或者將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棄留在信訪接待場所的;
(五)煽動、串聯、脅迫、以財物誘使、幕後操縱他人信訪或者以信訪為名借機斂財的;
(六)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國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