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制度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

法律援助制度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

發布時間: 2022-04-11 01:35:06

⑴ 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對的目的是什麼

法律援助抄制度目的在於維護社會襲困難群體的合法權益,保障人權,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法律援助制度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服務機構及法律服務人員,為經濟困難或者特殊案件當事人提供免費法律服務以保障其合法權益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中國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徵:
1、法律援助是國家行為或者是政府行為,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體現了國家和政府對公民應盡的義務;
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
4、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免收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
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

⑵ 什麼是法律援助建立這一制度的意義是什麼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下列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一)普通

一、請求國家賠償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
七、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八、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九、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十、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十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二)刑事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

法律援助是一項扶助貧弱、保障社會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社會公益事業,也是我國實踐依法治國方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黨中央、國務院對法律援助工作十分重視,國家「十五」計劃綱要將「建立法律援助體系」確定為「十五」社會發展目標,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積極開展法律援助」,並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法律援助條例》的頒布實施和「為實現公平和正義 法律援助在中國」大型公益活動的開展,標志著我國法律援助工作在廣度和深度上有了新的拓展和突破。

在當前的中國,仍然還有一批由於自然、經濟、社會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狀態而難以像正常人那樣化解社會問題造成的壓力,陷入困境,處於不利社會地位的人群或階層,這也就是所謂的弱勢群體。作為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援助通過向這些缺乏能力、經濟困難的當事人提供法律幫助,使他們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享受平等的法律保護。法律援助制度是人類法制文明和法律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國家經濟、社會文明進步和法治觀念增強的結果。用法律的手段幫助人民群眾解決訴訟難的問題,是當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大背景下的必然選擇,是促進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一、法律援助的重要戰略意義

法律援助在政府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實現「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保障人權等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戰略意義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法律援助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黨的十六大「積極開展法律援助」要求的具體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胡錦濤總書記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實現人民的願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把關心群眾生活、代表群眾利益落實到解決具體問題上,特別是要關心困難群眾的疾苦,為困難群眾謀利,為他們解決好沒有錢請律師、打官司難的問題。開展法律援助體現了我們黨和政府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心繫群眾利益,關心群眾疾苦,努力排憂解難,合乎民意,順乎民心。

第二,法律援助是依法治國得以實現的有力保證。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得到了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報告的認可和憲法的確認。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民主權意味著人民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的主人。這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只有人民的權利得到了保障,黨的合法執政地位才能得以確認,依法執政才能得以實行。法律援助行為以憲法和法律為武器,對黨和政府的行為舉措進行監督,對立法、執法、司法和普法教育提供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增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保證了依法治國的順利實現。

第三,法律援助有助於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要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核心,這是對我黨執政規律的本質認識。我們黨來自於人民、植根於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我們黨是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共同戰斗中誕生、發展、壯大、成熟起來的。黨離不開人民,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源泉所在。只有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黨才能始終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才能從人民群眾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從而不斷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

弱勢群體是人民群眾的組成部分,而且就我國目前情況來看,弱勢群體已成為一個規模龐大、結構復雜、分布廣泛的群體。主要是由孤、寡、殘疾、下崗、失業、農村失地、失保等人員構成。他們在維權、經濟收入、個人能力等方面都處於弱勢,共同特點就是貧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關注弱勢群體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關心和幫助弱勢群體,化解弱勢群體的困難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要保證有牢固的執政地位就必須從執政的角度化解弱勢群體的困難。

法律援助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弱勢群體。它是使黨能夠聽到弱勢群體的呼聲、保持上下通暢的利益表達機制。弱勢群體普遍存在不公平感、利益喪失感等心理反應,所以應該本著緩解社會心理沖突、協調不同群體間的利益關系、促進社會整合的原則,建立健全通暢的利益表達機制,廣開與人民群眾溝通的渠道,使人民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對社會問題、改革開放、利益分配等事項的建議、要求、批評等,能直接與政府有關部門對話和溝通,使他們的利益訴求得到有效表達,使他們的聲音能夠出現在政策制定者的耳畔,從而在政策制定上能夠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利益要求。通過健全的利益表達機制,可以把人們的心理和行為調控在適當的水平,逐步減少和消除人們的不安全心理,使弱勢群體的困難和壓力得到緩解和疏導,促進社會發展和公眾心態不斷成熟,社會穩定系數得到有效提高。

第四,法律援助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決定》明確提出:「要適應我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注重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公平和正義是和諧社會的重要標志。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原有的利益格局發生變化,從全體人民利益一致,轉向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存在著不同群體的利益要求,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已經形成。在這樣的背景下,必須充分運用法律手段,協調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之間的矛盾沖突,維護合法權益,打擊不法行為,倡導社會正義,營造社會公平。

二、當前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問題

獲得法律援助是公民的權利,實施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盡管目前我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問題症結所在,探討問題解決辦法。

第一,經費嚴重短缺。

據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統計,我國每年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超過70萬件,而實際得到援助的不足四分之一。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法律援助經費嚴重短缺。據統計,2003年全國各地法律援助財政撥款僅為1.52億元,人均法律援助經費不過一角錢,遠遠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例如,福建省至今仍有20個縣市區的法律援助機構未收到過一分錢的專項資金。一些地方的法律援助機構因經費緊缺,只能抬高援助對象的「門檻」,使得不少符合援助條件的群眾無法得到實質性的法律援助。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連必要的交通、住宿補貼也給不了,還要支付各類調查費用,直接加重了律師辦案的負擔,影響了律師辦案的積極性,有些援助機構的專職律師辭職去了律師事務所,更別說吸引高素質法律人才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了。

第二,人員遠遠不足。

法律援助制度需要有大量的律師參與,但現在律師人數遠遠不夠。目前,我國僅有律師12萬多人,而美國加州的執業律師就有13萬多人,且美國律師職業人數的增長率比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5倍多;我國律師與全國人口的比例是萬分之零點九五,低於泰國、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加上律師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執業,與援助需求呈反向分布,從而進一步加劇了供需矛盾。例如,浙江省麗水市共有113名律師,即使全部履職,按最高規定每人每年辦理3件法律援助案件計算,全市一年也只能辦理339件,但該市通過對殘疾人、低保戶等最需要援助的人數進行估算,法律援助案件需求量達1萬多件,也就是說,絕大部分案件得不到援助。

第三,法律援助的覆蓋面還不夠大。

法律援助工作應當明確一個主導思想,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一切資源,盡可能使更多的困難群眾能夠獲得法律援助。滿足困難群眾法律援助需求的程度高低,受制於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特別是與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關系較大。《條例》對涉及民事和行政訴訟的事項只規定了一個最基本的法律援助范圍,同時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條例》規定以外的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另外,《條例》還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經濟困難標准。也就是說,各省級地方執行的法律援助范圍不得小於《條例》規定的范圍,一些經濟條件好,援助資源豐富的地方,可以在《條例》規定的基礎上,擴大法律援助范圍,科學地制定經濟困難標准,盡可能降低門檻,使更多的公民成為法律援助對象,並做到凡是符合規定條件的困難公民,都能獲得法律援助。但目前,這種標准仍然較高,令諸多公民難以獲得「通行證」。

第四,縣級地方的法律援助工作前景甚憂。

現已成立法律援助機構、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地方還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縣級地方設立機構雖然基本完成,但由於經費不足或者根本沒有經費,使得法律援助工作開展得十分有限。這個問題集中在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一些省份,而我國貧困人口的分布主要在縣級地方尤其是廣大農村。因此,如何有效地開展縣級地方的法律援助工作,最大限度地滿足縣級地方貧困者及其他特殊群體的法律援助需求,成為法律援助工作深入開展的難點。

第五,現在的法律援助主要還局限在訴訟領域,即幫人打官司。

一般僅僅將維護經濟貧困者的權益作為工作的重點,但對消費者利益保護、環境保護等公益訴訟關注不夠,甚至完全不將其作為法律援助的對象。

三、切實採取措施,將法律援助工作推向深入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是黨和政府的共同責任,必須以法治、平等、公正為基本價值取向,不斷解決法律援助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採取措施,狠抓落實,推動法律援助工作不斷發展深入。

一是要建章立制,規范程序,夯實法律援助基石。要在總結法律援助工作的基礎上,將那些好的辦法、好的工作程序,以規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以規范和指導法律援助工作的實踐。

二是要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充分發揮法律援助機構的職能作用。在組織實施法律援助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合理組織本機構人員、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其他合法的志願者參與辦案。同時在滿足社會法律援助需求的同時,不斷積累經驗,促進法律援助案件辦理向專業化方向發展。要根據法律服務工作者的特點,規定他們應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內容和方式,組織、引導他們在民事法律事項中,開展與其工作領域和業務能力相適應的法律援助。

三是要構築網路,理順關系,擴大法律援助的覆蓋面。各級人民政府及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按照《條例》規定的原則和精神,採取切實措施,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參與法律援助的積極性,鼓勵和支持他們以自身資源積極投身到法律援助事業中來,壯大法律援助的工作力量,不斷擴大法律援助的覆蓋面,更廣泛地滿足貧困群眾的法律援助需求。要積極探索與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社會團體參與法律援助的組織形式和方式,引導他們規范開展工作。

四是在爭取各級政府保障經費的同時,要加強宣傳,爭取社會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國務院頒布的《法律援助條例》是我們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依據,政府有關部門應當認真執行,把法律援助當作政府的責任真正地承擔起來。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開展好法律援助工作,對於解決社會矛盾,促進司法公正和正義,維護社會的平衡與穩定都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特別是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法律援助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法律援助條例》第六條對律師提供法律援助的質量作了明確規定,「律師應當依照律師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接受律師協會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並且《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擅自終止法律援助案件的,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停止執業的處罰。」但是,這並不表明法律援助中途不能停止。《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核實的,應當終止該項法律援助:(一)受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二)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三)受援人又自行委託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四)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⑶ 法律援助制度起源於哪個國家起源於哪一年中國是什麼時候有法律援助的

法律援助制度起源於15世紀的英國,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正式實施。法律援助制度,是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一般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權利的社會弱者,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它作為實現社會正義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國家行為,在國家的司法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⑷ 法律援助制度是什麼

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援助制度,也稱法律救助,是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普遍採用的一種司法救濟制度,其具體含義是: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濟困難及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通常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會權利的社會弱者,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它作為實現社會正義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國家行為,在一國的司法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96年3月17日通過的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34條規定:"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這是在我國立法史上,首次將"法律援助"明確寫入法律,是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96年5月15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對法律援助的有關內容作了專章規定。《律師法》第六章規定:"公民在贍養,工傷,刑事訴訟,請求國家賠償和請求依法發給撫恤金等方面需要獲得律師幫助,但是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獲得法律援助。律師必須按照國家規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盡職盡責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這些規定明確了公民獲得法律援助的范圍和律師必須依法承擔的法律援助義務,並為今後制定法律援助的專門立法奠定了法律基礎。

目前,中國的法律援助機構已基本形成了四級組織的架構:

1、 在國家一級,建立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統一對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實施指導和協調。

1997年5月26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主要負責對法律援助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制定全國性的法律援助規章制度,中長期發展計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協調全國法律援助工作事宜,開展與國外法律援助團體及人士的交流活動等等工作。

同日,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成立。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的主要職責是募集、管理和使用法律援助基金,宣傳國家的法律援助制度,促進司法公正。其基金來源主要包括國內社團、企業、商社及個人的捐贈和贊助;基金存入金融機構收取的利息;購買債券和企業股票等有價證券的收益等。

2、 在省級地方,建立XX省(自治區)法律援助中心,對所轄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實施指導和協調。

3、 在地、市(含副省級)地方,建立XX地區(市)法律援助中心,行使對法律援助工作的管理和組織實施的雙重職能。

4、 在具備條件的縣、區級地方,建立XX縣(區)法律援助中心,具體組織實施本地的法律援助工作。不具備建立法律援助機構條件的地方,由縣(區)司法局具體組織實施法律援助工作。

申請法律援助的公民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申請人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中國法律援助的三個專業實施主體是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工作者。律師主要提供訴訟法律援助(包括刑事辯護、刑事代理和民事訴訟代理等)和非訴訟法律援助;公證員主要提供公證事項的法律援助;基層法律工作者主要提供法律咨詢、代書、普通非訴訟事項的幫助等簡易法律援助。

中國法律援助有三個基本的資金來源:政府出資,社會捐贈及行業奉獻(主要指義務辦案)。

中國的法律援助制度尚處於建立階段。作為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其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必將為實現依法治國方略,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權和促進社會穩定發揮重要的作用。

⑸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包括來 加強刑事法律援助工作自。注重發揮法律援助在人權司法保障中的作用,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落實刑事訴訟法及相關配套法規制度。
法律援助制度,也稱法律救助,是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普遍採用的一種司法救濟制度,其具體含義是: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濟困難及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通常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會權利的社會弱者,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它作為實現社會正義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國家行為,在一國的司法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⑹ 法律援助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能夠真正成為現代法治國家的一個重要因素

法律援助制度,也稱法律救助、法律扶助或法律服務制度,是世界上150多個國家所普內遍採用的、對於容經濟困難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並減、免收費的一項司法救濟制度。從其本質來看,它是受國家保護並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一種國家義務行為,是現代法制國家必須承擔的一種國家責任,它體現了一個國家法制健全程度和對人權保護的重視程度,並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法治水平的重要尺度,被稱為法律界的「希望工程」。 我國於1994年引進法律援助制度,經過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初創階段的各項任務,邁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發展道路,取得了較好... 展開 法律援助制度,也稱法律救助、法律扶助或法律服務制度,是世界上150多個國家所普遍採用的、對於經濟困難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並減、免收費的一項司法救濟制度。從其本質來看,它是受國家保護並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一種國家義務行為,是現代法制國家必須承擔的一種國家責任,它體現了一個國家法制健全程度和對人權保護的重視程度,並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法治水平的重要尺度,被稱為法律界的「希望工程」。

⑺ 試述法律援助的意義

法律援助制度,又稱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制度,是為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國家對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當事人或者為特殊條件的當事人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司法救濟制度。在刑事訴訟中 ,法律援助的意義體現在對辯護制度的保障方面。刑事訴訟是國家追究和懲罰犯罪的司法行為 ,是對涉嫌犯罪人的生命權、自由權以及政治經濟權利等基本人權的法律處理。從國家立法目的上看 ,這一司法行為的目的有兩個方面 ,即追究犯罪與保障人權。其中 ,基於保障人權這一訴訟目的 ,專門設立了辯護制度 ,即在刑事訴訟中確保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行使辯護權的制度。這不僅是對基本人權的尊重 ,更在於體現國家這一司法行為的公正。法律援助在刑事訴訟中的特定意義就體現在為辯護制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法律援助在刑事訴訟中的特定意義 ,是通過對辯護制度的保障體現國家司法行為的公正。其具體的體現是落實在對被告人能夠獲得辯護 ,並且是獲得律師辯護的權利的保障上。現代法制對於刑事審判公正原則的基本要求之一 ,就是任何涉及對刑事被告人是否構成犯罪如何處罰的審判 ,都必須給予他充分的辯護權 ,包括保障其獲得律師幫助的權利。沒有律師辯護的刑事審判在程序上不能說是公正的審判 ,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因此 ,在刑事訴訟中建立和實施法律援助制度 ,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不斷健全完善的重要標志。

⑻ 論保護我國弱勢群體的幾點建議

論我國弱勢群體的人權保護

[摘要] 社會弱勢群體的存在是任何社會都不可避免的,因而如何對待社會弱勢群體也就成了任何社會都不能迴避的重大課題,將弱勢群體的人權保護納入法律的視角,是法學研究義不容辭的責任。保護弱勢群體,首要的任務是將弱勢群體的人權實證化為法律權利。本文從弱勢群體的界定、弱勢群體的困境、弱勢群體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完善弱勢群體權益保護的制度和對弱勢群體人權保護的建議等方面簡單論述弱勢群體的人權保護。
[關鍵詞] 弱勢群體 ; 人權 ;法律保護
一、弱勢群體的界定
弱勢群體,也叫社會脆弱群體、社會弱者群體,弱勢群體根據人的社會地位、生存狀況而非生理特徵和體能狀態來界定,它在形式上是一個虛擬群體,是社會中一些生活困難、能力不足或被邊緣化、受到社會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稱。
所謂「弱勢群體」至少有三層含義:1,他們的現實生活處在一種很不利的狀況之中,從更現實的意義上來說,就是其物質生活的貧困狀態。弱勢群體中的一些人,連最基本的生存問題都沒有完全解決。2,他們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國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個人的地位、個人從社會中能夠得到的報酬,更多地取決於個人的努力。這樣的機制有助於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但同時會對個人造成極大的壓力。而弱勢群體則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的地位,造成這種劣勢地位有社會的原因,如社會的制度安排;也有個人的原因,如身體的原因、受教育程度的原因等。3,在社會和政治層面,他們也處於弱勢的地位,這主要表現在他們表達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強勢群體雖然可以動用自己所掌握的資源,影響公共輿論,影響政治家的態度,甚至可以影響選舉過程,影響政府的決策。但是他們掌握的資源很少,盡管可能人數眾多,但他們的聲音很難在社會中表達出來。說句老實話,如果政府和媒體都不為他們說話,他們自己很難有效地表達和追求自己的利益。
弱勢群體分為生理性弱勢群體和社會性弱勢群體兩類。前者淪為弱勢群體,主要是在正常化的社會環境里產生的現象,是因為自然和個人因素造成的,其構成主要是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精神病患者等。他們是傳統意義上的弱勢群體,對他們的社會支持主要是滿足個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後者則主要是社會制度變遷、社會結構轉型導致的,其構成主要是失業者、貧困者、下崗職工、災難中的求助者、農民工、非正規就業者以及在勞動關系中處於弱勢地位的人。對於這一類弱勢群體,社會支持則主要是增加個人權利、提高個人能力和改變社會環境。[1]
二、弱勢群體形成的原因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會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而成為相對強勢或弱勢的群體,他們的產生是與社會轉型期經濟發展和階層分化密切聯系的,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社會轉型的必然產物,是發展的必然性代價。
(一)社會存在隸屬關系
並不單單身份關系存在隸屬關系,某些契約關系同樣可以產生隸屬關系。勞動關系即屬此例,雖然勞動者有出賣或不出賣自己勞動力的自由,但是這種自由並不是真正的自由,為了擺脫這種「悲苦」的境況,勞動者通常是成為一名被僱傭者,由此僱主獲得了對勞動力的支配權,同時,也獲得了對勞動者的支配權,隸屬關系也就形成了。因此,在這隸屬關系中,受僱傭者就往往成為了弱勢群體,沒有太多的權利,生活也沒有什麼保障。
(二)不合理的社會結構
在斷裂的社會中,由於資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差別,城鄉之間難以融合、共存於同一系統,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兩個彼此分立的體系,甚至可以說它們處於完全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國現階段城鄉二元對立就是這種斷裂的實在狀態。弱勢群體的存在是與城鄉二元結構的不合理、不公平相聯系的。
「我國長期形成的城鄉分割的二元社會結構是由一系列具體制度建立起來的,包括:糧食供應制度、戶籍制度、教育制度、就業制度、副食品與燃料供給制度、醫療制度、養老保險制度等等,這十幾種制度性差異,使得不同身份的人在社會中享有的待遇截然不同。其中,戶籍制度、就業制度、社會保險制度相對而言更為關鍵,它們將中國農民置於二等公民的境地。」[2]對農民利益的制度性安排的不公平,是造成農村社會弱勢群體長期不能擺脫貧困的重要社會原因。
(三)經濟力量的差距造成貧富差距的增大
在原始社會以後,貧富差距始終與人類相隨,在現代社會,隨著具有強大經濟力量的壟斷組織的出現,現實社會中與之相對應的其他經營管理者和消費者的經濟力量根本無法與之抗衡。經濟的全球化,一方面把有些社會階層迅速拉入世界體系中;另一方面又把有些社會階層排斥在發達體系之外,長期處於落後狀態。經濟信息化和全球化網路經濟的發展,使世界正在迅速演變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文明,知識經濟的出現,則更加拉大了高知識階層與普通階層在經濟和社會上的差距。
(四)社會保障機制、社會救濟機制的缺失
在歐美國家,工業化進程的時間較長,在發展的早期社會問題就已經充分暴露,貧困人口大量涌現,失業問題、養老問題相當嚴重,並且引發了社會動盪。為此,西方國家不斷探索對策,從濟貧政策到社會保險機制,從俾斯麥到英國工黨、從美國羅斯福新政到瑞典的福利社會,最終形成了完整的社會救濟福利制度。中國則由於工業化起步較晚,社會保障機制、社會救濟機制很不完善,不能完全覆蓋到各個角落,使得貧困人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於是弱勢群體大量產生。
三、弱勢群體的困境
(一)城市貧困人口就業層次低,最低生活保障難以實際享受
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由於市場競爭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改革的利益與改革的成本在社會各階層分攤不均,社會財富分配失衡,貧富差距大,從而使部分城市貧困人口的生存狀況不斷惡化,有些連基本的生存問題都沒有解決。首先,大多數城市弱勢群體成員被排斥在正規就業部門之外,從事非正規就業。當前我國非正規就業形式尚不穩定和規范,普遍存在就業環境差、市場風險大、就業收益微薄、就業保障不力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客觀存在,致使城市弱勢群體雖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但生活狀況都沒有隨經濟的發展而得到相應的改善,弱勢的地位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其次,雖然我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滿足城市貧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需求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一制度仍然存在著缺陷,我國城市貧困線定的偏低,不能滿足城市貧困家庭的需求,使得貧困家庭很難提高自助能力,加上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線在實際執行時非常嚴格,條件很苛刻,因此保障范圍難以擴大到所有的救助對象。[3]
(二)農民及農民工的困境
在我國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結構下,受自然、歷史、技術、政策等原因的影響,農業已成為效益最低的弱勢產業,從而導致農民的家庭經濟狀況積弱難返,農民工也是在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和戶籍制度束縛下形成的一種就業弱勢群體,屬於一種由經濟和社會雙重因素造就的社會邊緣群體。
1.我國每年都要出現數百萬的失地農民,由於很多失地農民缺乏必要的非農產業謀生的技能,加上征地補償中還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現象,他們的生產、生活面臨著極大的困難。由於他們的經濟收入嚴重偏低,所以農民的生活質量也極為低下,因而疾病的發生率較高,但大部分農民難以支付巨額的醫葯費,這嚴重影響著農村人口的健康。他們面臨的困境還有教育的問題,從現在情況看,在農村由於諸多原因,貧困農民及其子女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中處於弱勢地位。
2.「農民工雖然脫離了傳統的土地保障的范圍,但是農村戶口的標識阻礙著其真正融入城市社會,城市社會對他們是經濟吸納,社會拒入。農民工從事的只能是技術要求低、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苦、報酬低廉的工作。還享受不到有城市居民身份的工人所能夠享受到的各種福利待遇,而且離開土地後的農民工在城鎮就業體系中總是處於不利的地位,存在巨大的事業風險。」[4]
總之,他們的處境是十分艱難的,各方面都得不到真正的保障。 (三)保護弱勢群體立法層次低
弱勢群體法律援助立法主要由弱勢群體保護專門立法、涉及弱勢群體法律保護的法律條款以及其他相關行政規章等組成。目前,我國弱勢群體及與保護弱勢群體相關的專門立法尚未出現,例如農民工群體,這使得這些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會因為法律空白而無法得到有效維護,從事農業勞動的農民群體最需要法律的保護,但在這方面幾乎沒有任何保障;法律援助的立法層次也不高,在我國法律援助最上位的法律規范是行政法規:《法律援助條例》。而在國外,人們對法律援助的重視已經提升到了以憲法規范來加以保障的高度,如義大利1949年憲法第24條規定:「貧困者有在任何法院起訴和答辯可能性,應由特別制度保障之。」
法治的內在品質要求對所有人不能有任何歧視,予以平等對待,人權的基本價值就是要求對所有人予以普遍的尊重和保障,弱勢群體在社會關系中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對於弱勢群體法律援助存在的困境,國家應該高度重視起來,建立、健全弱勢群體權益保護體制。
四、完善弱勢群體權益保障制度
(一)弱勢群體的權利應得到保障
人權,即人的權利,是作為人享有或應當享有的權利。其目的是在於維護人類的尊嚴。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共同組成人類社會,依照他們的共同本性,人們彼此之間就應當是平等的、自由的,都應當享有生存的權利和過上好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權利,無論是社會的強者還是社會的弱者都是人權的主體,都應當享有平等的人權。弱勢群體是社會上最脆弱、最容易被忽視、權利最易被踐踏的人群,只有弱勢群體的權利得到了現實的保護,才可能真正意義上實現人權的普遍化。「作為人權發展形態的自由權、社會權、發展權,後一種人權形式都是在超越前一種形式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後一種形式都是對前一種形式的揚棄。在從自由權到社會權再到發展權的發展歷程中,體現在其中的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權利保護也從低級階段逐步走向高級階段。」[5]
由此可見,保護弱勢群體就是保護他們獲得充分、自由、安全、穩定和健康生活所需要的權利。當代人權的主要內容是生存權和發展權,即讓所有人都過上體面的生活,讓所有人對未來都抱有真實的期待是最低限度的人權標准。
(二)對弱勢群體的保護,無論通過何種力量,都離不開法制保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立法機關在保障社會弱勢群體人權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目前我國各個部門法在其法律規范中都體現著保護弱勢群體的內容,例如憲法、婚姻法、教育法、民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殘疾人保障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但從系統性、整體性和實踐性來說,對弱勢群體的立法保護離現實生活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老百姓在許多情況下很難體會到法律對弱勢群體實際保護的精神。雖然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但由於經濟、政治和社會關系的復雜化,各種利害關系的制約,以及腐敗的蔓延使法治的平等精神在法律適用中大打折扣,直接的表現就是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法律真正有效的保護。
1.加強立法,完善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更多的只是在政策層面上保護弱勢群體。而要真正的保護弱勢群體,首要的是「有法可依」,所以,加強立法,是保護弱勢群體的關鍵所在。
立憲保護弱勢群體,加強對弱勢群體基本權利的確認和保護。雖然我國現行憲法第33條第3款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並且憲法第二章具體規定了公民應該享有平等權、政治權和自由權,物質保障權、教育、科研、文化的權利等,對婦女、兒童和老人保護等基本權利。但是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新問題,即便在具體的法律操作中,許多弱勢群體的基本權利也得不到保障。
憲法保護弱勢群體人權的本質是體現憲法的公平、平等原則。平等權是法制國家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權利之一。從立法上看,法律給予每位公民的權利都是平等的,即所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時,在法律面前,人的實際身份、地位、經濟狀況、勞動能力、健康情況是不被考慮在內的,是抽象的「人」,即憲法學上所稱的「形式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只是消極地保障人們有一個平等的起點,而忽視了站在起點上的各個人具有先天的和後天的差異的存在,弱勢群體的「弱勢」特質在「形式平等」條件下也被抽象的普遍人格所遮掩,他們在形式上獲得了和其他人同樣的平等權利。「社會弱勢群體往往因自身的「弱勢」特質而缺乏享有自由和權利的手段。純粹形式平等的結果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現實上的不平等狀況,導致了一些人的基本權利流於形式,因為憲法是我國的母法,是根本大法,因此有必要將保護弱勢群體的基本權利寫入憲法當中。」[6]
完善針對特定弱勢群體的專門保護法律。在完善現有的專門立法的同時,還應加強對其他特定弱勢群體的專門保護的立法。同時,由於弱勢群體的多樣性和變動性,對某一弱勢群體的保護,不是某一部法律就可以解決的,需要各部門法的綜合協調,甚至應當在條件成熟之際制定統一的弱勢群體權益保障法。
2.加強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社會保障制度是保護弱者,救濟窮人,從而維護弱者基本生存權的重要制度。然而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社會保障制度,缺乏對弱者保護的人權理念,致使我國弱勢群體中的農民、農民工等被排除在社會保障之外。這與《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規定的「人人有權享受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的內容是不相符的。一個健全的、覆蓋全社會的社保體系,是弱勢群體問題得以解決的根本出路。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框架已基本確立,但覆蓋面窄,層次單一,嚴重製約了其功能發揮。
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內容包括社會救濟、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四個部分。社會救濟主要是面向貧困者;社會保障主要是面向工薪勞動者;社會福利主要是面向全體公民;社會優撫主要是面向軍人。新中國自成立至今,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社會保障體系。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新的社會保障制度也急需出台。
(1)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等多層次的社會保險體系。養老保險應以制度建構為重點,逐步實現普惠式的國民養老金與差別性的職業養老金制度,考慮到城鄉差別,地區差別,可以採取靈活的多元制。盡快確立涵蓋所有非農產業勞動者的工傷保險制度,重點建立農民工工傷保險制度、重大疾病保障機制以及相應的社會救助制度。
(2)建立社會救濟制度。由該制度具體規定對公民在遭受災害或生活發生嚴重困難的情況下,建立災民救濟、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救濟、城鄉特困人員救濟等制度。
(3)建立社會互助法律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具體規定由不同的社會組織建立起成員間的相互幫助的制度。加大社會救助的力度,為弱勢群體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廉價住房、低價醫療等全方位的社會救助。
3.加強司法,完善弱勢群體的司法保護。
(1)弱勢群體的權益容易受到傷害,而「沒有救濟就沒有權利」。所以,司法保護是保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一道重要防線。現實中,弱勢群體權利受到侵害難以保護的情況並不鮮見。「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即使建立了一整套有關公平競爭的法規和政策,也會有部分社會成員由於受其本身各類條件的限制,經常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比如有些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等,盡管有了專門保護這類人的權利的法規,但憑其本身的能力去實現其權利的手段卻不具備。因此,除了有法可依以外,對社會上處於不利競爭地位者的權利保護還需要有一套實現其權利的有效機制。」[7]這里的重要機制之一就是憲法司法機制。由於我國缺乏憲法司法保護機制,我國弱勢群體的權利救濟往往極其困難,有時弱勢群體的一項權利保護不足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其它許多權利的實現。加強對我國的弱勢群體憲法司法保護。從我國目前侵害弱勢群體的案件來看,大多數涉及對公民的憲法權利的侵害。因此,憲法保護是對弱勢群體保護中最有利的方式之一,可以消除對弱勢群體的歧視,確保一個公平、公正的體制環境。
(2)在對弱勢群體提供司法保護方面,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即訴訟成本過高的問題。當弱勢群體權益被侵犯時因沒有能力支付昂貴的訴訟成本而無法尋求司法的保護,如此,司法對弱者的保護只是一種可能性卻無法及時轉化為現實性。所以加強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司法保護就應該在簡化程序、便利訴訟和減少訴訟成本方面探索出路,使弱勢群體能夠消費得起法律這一生活必需品。為此,我國的民事簡易訴訟程序應該完善,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國外的「小額訴訟」和非訟司法程序的創設等有益經驗也值得我們借鑒。在完善司法救濟程序的同時還要完善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法律援助制度,是現今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的一項司法制度。在我國,法律援助制度雖已初具雛形,但還存在許多不盡人意、需要完善的地方。
4.加強行政建設,完善政府對弱勢群體的保護職能。
要切實轉變政府觀念,要完善並落實好現行的社會保障政策及法規,強化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努力擴大就業,促進弱勢群體擺脫貧困;組織相關部門和學者加強對保護弱勢群體基本理論與政策化研究,探討解決方案,完善現有的政策體系;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對侵害弱勢群體合法利益的行為要嚴肅查處;設立專門的救助機構,建立專門的救助基金,專款專用,嚴格管理等,建立多層次的全方位的社會保障格局和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真正建立起使勞動者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失有所補,難有所助,安居樂業的社會保障體系。
一言以蔽之,在社會轉型的今天,必須高度重視弱勢群體的現狀、特徵和法律保護問題,正確看待弱勢群體,充分認識保護弱勢群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要借鑒國外弱勢群體保護的先進經驗,又要在我國自己的建設中摸索前進,切實保護好弱勢群體各方面的合法權利,構建一個和諧社會,最終實現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弱勢群體的人權保護是憲法價值的應有之義。法價值的實現是以人為最終歸屬,只有在法的價值轉化為主體的現實滿足之後,法的價值才會能說真正實現。憲法自誕生以來,人們給它下了無數的定義,但其中有一點從來就是完全一致的,即憲法是人們自由的憲章,是人權的宣言書和保障書。憲法的產生過程由一種理念升華為憲法規范的過程,是人權由應有權利轉化為法定權利的過程,人權孕育了憲法,憲法內容是以人權理念為核心來展開的,自然也就成為文明進步憲法所要實現的根本價值目標。「人權得到最切實的保障,是現代法治社會的一個根本目標,也是它的基本標志之一」。[8]這是憲法保護弱勢群體人權的理論基礎,也是憲法保障人權終極價值的必然要求。
在人類的精神家園,總是彌漫著濃重的「類」的情懷,愛己之心,應當推及同類,這是人類特有的人文情懷,如果你關愛自己,那麼你不得不關愛整個人類,不得不關愛整個人類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弱勢群體。

參考文獻:
[1]李彩虹.《法治社會下弱勢群體的基本人權保障分析》[J].理論月刊,2005,(1)
[2]張曉玲.《社會弱勢群體權利的法律保障研究》[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78.
[3]易永生.《經濟論壇》[J].2007,(2):87-93
[4]萬鄂湘.《市場經濟與弱勢群體權利保護》[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235
[5]牛犁耕.《論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N].河南大學學報,2005-2-23(1).
[6]法治斌.《人權保障與釋憲法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24.
[7]李林.《法治社會與弱勢群體的人權保障》[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268.
[8]林來梵:《從憲法規范到規范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5.198.

⑼ 社會實踐啊啊啊啊啊

情系困難群眾 服務弱勢群體

10月25日上午,隨著年輕而充滿朝氣的大學生們揮動鮮艷奪目的紅旗,全省大學生法律援助志願服務活動在南京啟動。啟動儀式後,本報記者專程采訪了此次活動的發起人之一、省法律援助基金會理事長王霞林。
記者:王理事長,您好!組織高校法學院(系)大學生走進社區、農村、工地,開展法律援助宣傳、咨詢和調研活動,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您當初籌劃、組織開展這次活動的起因,好嗎?
王霞林:開展這一活動是宣傳法律援助制度的需要。法律援助制度是對經濟困難公民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制度,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採用的司法救濟制度,在國家司法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利益的訴求越來越多,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部分弱勢群體由於經濟原因面臨著打不起官司、請不起律師的困難。而法律援助事業正是維護社會正義、司法公正、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公益事業。但是,我國實行這一制度比較晚。1996年3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新《刑事訴訟法》第34條才第一次將法律援助寫入法律。1997年5月26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成立,統一對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實施指導和協調。同日,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成立,主要職責是募集、管理、使用法律援助基金,宣傳國家法律援助制度,促進司法公正。緊接著,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也相繼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2003年國務院制定了《法律援助條例》。總體上說,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尚處於初創階段,很多人感到陌生。因此,當前首要的任務是要加大宣傳力度,廣泛深入地宣傳法律援助制度,宣傳法律援助基金會的性質、宗旨和任務。
記者:我們看到,這次活動的主體是大學生。請問,您為什麼要讓大學生參加法律援助志願服務活動呢?
王霞林:高等院校法學院(系)的大學生,特別是三、四年級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已經較為系統地掌握了法律知識。充分運用這個特有的人才智力優勢參與法律援助事業,可以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提供最好的法律援助教育和咨詢服務,從而擴大法律援助制度在人民群眾中的知曉面,引領公眾積極參與、支持法律援助事業。開展這一活動,一方面給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踐基地和認識社會的窗口——高校法學院(系)大學生與律師和司法行政人員一起幫助弱勢群體維護權益,所獲得的實踐經驗是書本中學不到的,有利於增強高校法學院(系)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追求公平正義的使命感,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高校法學院(系)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作為法律教學人員的教學基地,可以使法學教育與社會實踐較好地結合起來——高校法學院(系)大學生是司法戰線的後備軍,法學院(系)應該把司法的法制教育、法律援助、法律審判等作為教學基地,這是培養法學人才的最好路徑。這一活動現在起個頭,以後應該長期進行下去,各級法律援助中心將長期成為法學院(系)大學生的實踐基地。
記者:請問,此次全省大學生法律援助志願服務活動將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王霞林: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廣泛深入地宣傳法律援助制度,弘揚現代公益理念——通過舉辦法律知識講座、布置法律援助宣傳欄和展板展台、發放《法律援助條例》等宣傳資料及法律援助聯系卡等,宣傳法律援助制度的重大意義及與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體的切身關系,宣傳法律援助基金會的性質、宗旨和任務;二是為廣大群眾提供法律援助咨詢服務;三是為特殊困難群體提供上門服務;四是組織大學生在所在鄉村、城市社區開展法律援助知曉率和法律援助社會需求的專題社會調查。
記者:近幾年來,我省的法律援助工作做的很不錯,老百姓的滿意度也挺高,請問您的感覺如何?
王霞林:這主要得益於省委、省政府的重視,歸功於全省法律援助工作者們的辛勤勞動。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法律援助工作: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將法律援助列入了「三有四保」的工作目標,其中一個確保就是「確保訴訟困難的群眾得到及時有效的法律援助」。時任江蘇省委書記、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時任江蘇省人民政府省長、現任省委書記梁保華兩位領導分別就法律援助基金會作出重要批示。李源潮批示:「希望把法律援助工作做實、做好,讓有理沒錢的困難群眾也能打贏官司,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梁保華批示:「法律援助是一項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事業。要大力弘揚現代公益理念,建立完善保障機制,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及時有效的法律援助,以維護社會公正,促進社會和諧。」省人大常委會於2001年制定了《江蘇省法律援助條例》,2005年進行了修訂。2007年,省政府把法律援助工作列為關系民生的十件實事之一,並撥出專款成立省法律援助基金會。其宗旨就是保障經濟困難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援助,促進社會正義、司法公正,推動江蘇法律援助事業持續發展。其任務就是組織法律援助資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開展法律援助宣傳,進行符合法律援助基金會宗旨的各項資助活動等。2008年,省委省政府在《關於切實加強民生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把法律援助作為社會救助工作的重要內容。
記者:請問您對這次活動的開展有什麼希望或要求?
王霞林:我希望參加這次活動的各地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高校法學院(系)、共青團組織,要密切合作、各司其職,把宣傳和服務活動的具體內容和項目落到實處,切忌走過場,流於形式;要從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出發,制定具體可行的實施辦法和措施,所開展的活動一定要有針對性,易操作、能見效,真正為困難群眾提供迫切需要的法律幫助。希望參加這次活動的大學生,要熱心服務,耐心回答群眾提出的問題,認真負責地開展宣傳和調研活動,真正為推進法治、匡扶正義、維護人權奉獻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充分展示大學生志願者的服務形象。

⑽ 法律援助的內容及作用

一、法律援助含義
法律援助制度,也稱法律救助,是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普遍採用的一種司法救濟制度,其具體含義是: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濟困難及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通常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會權利的社會弱者,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它作為實現社會正義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國家行為,在一國的司法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法律援助管理條例
我國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徵:法律援助是國家行為或者是政府行為,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它體現了國家和政府對公民應盡的義務。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採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
三、意義
建立和實施法律援助制度,是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客觀要求,是健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實際步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法律措施,其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法律援助制度體現了國家對法律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的切實保障,有利於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法律援助制度為訴訟當事人提供平等的司法保障,有利於實現司法公正。法律援助制度有利於健全和完善律師法律制度。法律援助制度有利於健全和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保障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
四、哪些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案件;
2、刑事自訴案件,刑事附帶民事案件;
3、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法律事項;
4、見義勇為和因公受傷請求賠償的法律事項;
5、請求國家賠償的行政訴訟案件;
6、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法律事項;
7、辦理與撫恤金(或勞工賠償金)、救濟金、勞動保險金、贍養、撫養、扶養有關的公證事項;
8、其他確需法律援助的事項。
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應同時具備哪些條件?
1、具有北京市戶口或在本市務工,且持有身份證、暫住證和務工證的人員;
2、申請法律援助的事由系本市行政區域內法院或其它機構管轄的;
3、有充分理由說明,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且有實現權利可能的;
4、本人確因經濟困難無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城鎮居民經濟困難的標准參照北京市政府規劃定的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執行。
農村居民及外地來京務工人員經濟困難的標准參照其住所地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執行。
五、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需要哪些程序?
申請人申請法律援助必須提交法律援助申請書,並載明以下事項:
1、申請人的基本情況;
2、申請法律援助的基本事實和理由;
3、申請人的經濟狀況;
4、申請人提供的證明、證據材料清單;
5、申請人保證所提交證明及證據材料屬實的聲明。
書寫有困難的申請人,可以口頭提出申請、由接待人員按上述要求記入筆錄,申請人簽字或捺指印確認。

熱點內容
律師免費咨詢平台 發布:2025-01-17 22:05:02 瀏覽:708
上海市司法行政 發布:2025-01-17 21:16:34 瀏覽:361
杏花嶺區法院 發布:2025-01-17 20:20:07 瀏覽:881
銅仁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7 18:27:24 瀏覽:131
特工殺法官 發布:2025-01-17 18:10:34 瀏覽:469
深圳沙井律師 發布:2025-01-17 17:02:14 瀏覽:438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1-17 16:40:52 瀏覽:607
魔法學院游戲下載 發布:2025-01-17 16:19:20 瀏覽:634
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後保險公司 發布:2025-01-17 15:51:32 瀏覽:960
刑法修正案的溯及力 發布:2025-01-17 15:12:29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