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服務高端論壇

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服務高端論壇

發布時間: 2022-04-14 00:47:05

A. 粵港澳大灣區網是什麼機構

粵港澳大灣區網復是由中制國企業新聞觀察網聯合粵港澳大灣區28家金融機構、36所院校、200個商協會和100多家全球知名媒體於2017年聯合舉辦,現由中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是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站。
粵港澳灣區網堅持"縱覽粵港澳形勢動態,聚集粵港澳大灣區經營謀略,傳播區塊鏈熱點信息,展示區塊鏈豐富價值"的辦網方針,依靠世界權威機構(中國社會經濟決策咨詢委員會、中國社會經濟決策咨詢中心、中國市場研究中心和中國市場調查研究中心)對粵港澳大灣區進行研判和決策,運營機構與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十大商業銀行、十大律師事務所、十大會計事務所、十大知識產權公司、中國職業信用平台及國家相關部委100餘家互聯網和金融研究機構平台合作,吸納國際、國內200所重點院校650位知名專家、學者的權威觀點,擁有兩千餘名優秀采編人員和五百名全國互聯網技術骨幹特約撰稿人提供的一線資料。其權威性、前瞻性、綜合性、戰略性、真實性、實用性獲得全球市場認可,使粵港澳在全球大灣區領域獨樹一幟。

B. 粵港澳大灣區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3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范徐麗泰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香港可以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把握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機遇;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可以解決一些香港很難解決的問題。

與此同時范徐麗泰也指出,在經濟層面,香港也能在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一帶一路」倡議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范徐麗泰說,「如果我們大家能和九個城市合起來,那經濟談判的籌碼就多了,不但有製造也有推銷,不但有產品也有法律制度。香港的知識產權管理在國際上都接受,很嚴謹。我們可以想想怎麼合作,另外如何利用香港的法制制度來做仲裁,這些都是可以的。說到『一帶一路』,香港已經成為亞投行的一個成員,我們的金融市場很歡迎大家到香港來集資、融資,一些基建項目也可在香港集合資本。最近香港會改變一些規矩,可以同股不同權,這一點對內地的創新科技很有吸引力。」

范徐麗泰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首先必須人流順暢;但對於粵港澳三地彼此融合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范徐麗泰表示,她相信將來大灣區規劃出台之後,三方面都會想辦法做好大灣區建設,通過誠意和決心,問題應該是可以解決的,「這的確需要三方面的努力,如果大家想達成一個協議,大家就都退一步,想辦法來做好。發改委關於大灣區的規劃應該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來,在這個大綱領之下,三個地方就必須進行很坦誠的互諒互讓。我相信三個地方都會努力去想辦法解決,不然大灣區的發展就是句空話。我相信這些問題用誠意和決心應該是可以解決的。」

C. 如何看待粵港澳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群,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九個城市(廣 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和肇慶)。大灣區總人口逾 7,100 萬,本地生產總值逾 1.6 萬億美元,經濟潛力龐大。其重點策略包括:

  1. 空間布局,以香港、澳門、廣州及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幅射帶動作用;

  2. 政策措施包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緊密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共建粵 港澳合作發展平台;

  3. 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其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大力發展 創新及科技產業,以及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等。

D.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將給香港帶來哪些紅利

1.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引領香港企業到內地發展,特別是深圳前海,稅都交給深圳,深圳是最大得益者。
2.招商引資才是增加財政收入的手段之一,如果真心想香港發展就應該從深圳安排企業到香港,稅交給香港,香港才有發展,深圳就在香港隔壁有沒有大灣區對深圳企業落地香港沒有根本影響,所以香港只有企業輸出沒有企業進口得不償失。
3.香港新型企業到內地發展土地成本減輕?個人覺得是短期利益,政府對企業優惠是有時效,而企業追求的是可持續發展,新型企業模式一旦被復制(正因為內地市場大容易復制,遍地開花,就不值錢了)就會走向沒落,除非可以做到龍頭企業,都則都是大浪淘沙。

E. 粵港澳大灣區將來會如何發展

隨著國家戰略發展,粵港澳地區的核心引領作用不斷凸顯,一個超級龐大的金融三角已經呼之欲出,前有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深圳的全國金融中心,今後幾年還將進一步廣州金融中心的建設和澳門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那麼,我們又將如何進一步推動珠三角特色金融發展呢?

1彌補金融法律與金融體系差異

第一,借鑒歐盟的「單一通行證」制度。因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特殊性,所以在金融法律監管方面難度比較大,歐盟的做法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了借鑒依據,因為歐盟是由不同的國家結合在一起,不同的國家在金融管理上都有著不同的法律體系,但是歐元作為統一的貨幣,就必須要進行統一化的金融監管方法,為此,歐盟地區採取了「單一通行證」的管理模式,也就是成員國的金融組織可以隨意在其他成員國境內從事跨境金融交易,打造統一化的金融交易系統,創立金融保障機制,設置同一化的監管規范。所以,粵港澳大灣區也可以借鑒歐盟打造統一化的金融監管標准,降低由不同法律體系所帶來的監管難度。

第二,採取聯合監管措施。粵港澳大灣區也可以採取聯合監管的方法,該方法是英國一直在使用,因為英國在脫歐之後,為了能夠加強與歐盟之間的金融融合,就採取了聯合監管的方式。這種監管方式主要是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是對跨境金融服務的監管可以依據共同原則來進行,保證金融監管的一致性。二是雙方保證監管透明度,對監管的體系、政策、制度、標准及時的溝通,在溝通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與改進,以便保證監管的統一性。

第三,促進科技金融高度融合。中國的互聯網巨頭(網路、阿里、騰訊)及英美煙草公司已經在深圳設立了他們的總部或分部。金融科技主導的金融業很可能首先在廣東,香港與澳門地區產生。科技金融也是目前我國政府大力倡導與支持的板塊,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必須要響應國家的政策號召,跟隨我國政府的腳步,順應時代建設與發展的趨勢,積極的促進金融技術創新中心的建立,與此同時,廣東、香港、澳門金融技術的建設與發展在數字貨幣研究、監管技術、量化投資平台、網路安全、區塊鏈與人工智慧等方面都表現出了很大的領導地位。

未來,中國的數字貨幣運營商也有可能在深圳落戶。基於自身的產業結構與技術優勢,廣東、香港與澳門與大灣區可以積極利用深圳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與香港金融體系的優勢,以及創新人才的優勢,專注於金融技術創新。金融技術創新中心的建立,將推動區塊鏈,數字貨幣等金融技術領域的開拓性探索,推動金融科技的快速建設與發展。為了能夠更好地穩固與加強大灣區的金融經濟建設,只有團結一致,吸取百家之長才可以越來越好。成功打造跨境的一體化金融新平台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建設與發展我國目前比較落後的金融企業,在不斷的創新與奮斗下更好更快地建設與發展金融經濟才是最重要的。

F.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很快就要出台

鳳凰網財經訊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於4月8日到1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主題為「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論壇設置四個板塊,共60多場正式討論。鳳凰網財經全程報道。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粵港澳大灣區」分論壇上透露,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很快就要出台。他表示,納入大灣區規劃的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珠三角的9個市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土地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大約6800萬,均居世界四個大灣區首位,2017年經濟總量達到10萬億人民幣水平,接近紐約灣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擁有16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和3萬多家國家級高新術企業,所以說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潛力巨大,實力也相當的豐厚,前景無限。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基礎堅實,潛力巨大,完全有條件、有信心打造成世界級的灣區。
以下為發言實錄:
馬興瑞:尊敬的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兩位特使長,尊敬的馮國經主席,樊綱院長,梁錦松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應邀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的年會,非常感謝本屆論壇專門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的分論壇,讓我們有機會與各界朋友一起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新時代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
黨的十九大明確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寫進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去年7月1日親自見證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框架協議,今年3月7日在參加全國人大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東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的城市群,應該說這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明確了發展目標,提供了強大動力,因為這個規劃很快就要出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基礎堅實,潛力巨大,完全有條件、有信心打造成世界級的灣區,剛才主持人講了一下,我這個數據是新一點的,納入大灣區規劃的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珠三角的9個市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土地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大約6800萬,均居世界四個大灣區首位,2017年經濟總量達到10萬億人民幣水平,接近紐約灣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擁有16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和3萬多家國家級高新術企業,所以說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潛力巨大,實力也相當的豐厚,前景無限。
廣東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密切與港澳的合作,高水平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一是加快建立大灣區建設協調機構,構建聯系緊密、溝通高效、協調有力的三地合作機制,前一段我和林鄭月娥特首溝通這個事情。二是聚焦破解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條件下的體制機制障礙和發揮各自的優勢,深入推進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暢通三地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便捷流動。三是推進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特別是推動港珠澳大橋、粵澳新通道等盡快投入使用,還要打造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高鐵高速公路網,四是構建區域協同創新的共同體,聚焦國際、國內的創新資源,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我們很有希望能夠建設成這樣的創新中心。五是強化教育醫療人才、社會保障生態等領域合作,促進港澳居民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更加便利,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六是我們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對標國際通行規則,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培育國際合作新優勢。
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粵港澳三地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把大灣區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我們熱忱的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們,把握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積極到大灣區考察交流,通商貿易,創業投資,攜手共創更佳美好的未來,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祝各位嘉賓朋友身體健康,事業興旺,謝謝大家。

G.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如何

經過近四十年的精誠合作,大珠三角地區實現了長足發展,為今日的粵港澳大灣區奠定了堅實基礎。自二十世紀末「灣區經濟」概念提出以來,灣區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技術和體製革新的增長極。無論是從人口集聚還是城市分布來看,灣區及其直接腹地都是承載現代文明的核心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為這一論斷做出了新的注腳。

通常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涵蓋十一個城市,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九個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深圳、東莞、惠州、廣州、佛山、肇慶、江門、中山和珠海。大灣區總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6800萬人,人口密度為988.73人/平方公里。大灣區經濟總量近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大灣區,僅次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

為了實現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對內,中國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制度體系和治理現代化建設;對外,中國需要承擔更多的大國責任,應對保守主義興起和全球化收縮的趨勢,平衡國際秩序,促進世界持續和平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互聯互通。粵港澳大灣區就是在中國內部經濟轉軌以及外在國際壓力驟增的背景下,獲提升為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國家策略之一。

適逢「一帶一路」倡議從理論走向實踐,這就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絕佳的歷史機遇。粵港澳大灣區有能力,更有必要主動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尋求對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新平衡,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H. 博鰲論壇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如果要在中國尋找一個對外開放與創新驅動的樣板地區,粵港澳大灣區一定是答案之一。改革再出發,開放再深化,創新再驅動,這里是最前沿的地方。
大灣區的戰略構想被正式提出後,粵港澳三地就受到廣泛關注。4月9日下午,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現場,廣東省省長馬興瑞、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共話大灣區建設與發展。
「大灣區規劃很快就要出台」
兩個特別行政區、9個地級市、3萬多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16家世界500強企業,經濟總量10萬億元,總規模接近紐約大灣區……在馬興瑞眼中,這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已經積累的優勢。從全國來看,這里也是綜合實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最具有活力的地區之一。
年會上,馬興瑞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很快就要出台。他希望,規劃出台後,可以發揮粵港澳三地各自的優勢,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將大灣區建設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林鄭月娥也非常期待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的正式出台。她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發展層面,這一戰略不僅促進了大灣區自身的改革與創新發展,而且對中國與亞洲其他地區以及全世界的開放聯系很有助益。她也呼籲,在具體規劃出台後,最好有更高層次的負責人或機構來協調,「為我們排憂解難」。
梁維特提出,大灣區的建設既要加強統籌協調,建立高層次的協調機制,又要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既要深入融合實現共享共建,又要兼顧各方不同效益,發揮各方獨特作用;既要重視大型企業和機構引領和導向的作用,又要重視中小企業的參與。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認為,中國的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科技化進程正在加速,這需要更大的城市群來解決住房、交通、就業、產業鏈等發展問題,而「大灣區就是這么一個新的空間」。樊綱預測,到2050年,大灣區將擁有1.2億到1.4億人口,如果體制機制的改革持續推進,對外開放與合作深入開展,「9+2」城市之間精誠合作、協同發展,大灣區一定會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一國兩制」既是挑戰也是優勢
與紐約、舊金山、東京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最明顯的不同在於存在著兩種社會制度和3個關稅區。
「改革開放40年已經證明了這條路能走下去!」在馬興瑞看來,「一國兩制」既是大灣區的最大挑戰,也是最明顯優勢,下一步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就是要集聚各方優勢與能量。馬興瑞坦言,目前大灣區確實在人、物、信息流動上遇到一些障礙,比如人員過關、進出貨物等,這些問題可以得到部分解決。比如,香港、澳門的大學生在廣東工作,需要就業許可證,廣東省可以通過自身機制改革取消這類限制。
「流不動的地方,我們就要向中央政府報告,這些內容我們現在都有了一個初步的方案。」馬興瑞說,對於三地間的制度障礙,要一步一步解決,「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
林鄭月娥認為,「一國兩制」客觀上為香港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提供了更寬松、開放的環境,這在大灣區建設中提供了非常直接的幫助。「在金融服務方面,我們可以提供大灣區需要的專業金融服務,無論是融資、投資還是發債,都是我們的強項。」
她還指出,香港獨特的社會制度、法治傳統以及與國際高度接軌的營商環境,既可以把國際企業引進大灣區,也能夠幫助內地企業更好地「走出去」。
南豐集團CEO梁錦松曾擔任過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舊金山大灣區和紐約大灣區的綜合體,既有科技創新與先進製造的結合,也有金融與國際貿易的結合,「『一國兩制』賦予香港很獨特的地位」。
梁錦松尤其看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特別是離岸人民幣債券、國際融資等業務。在他看來,這既是推動金融與製造業結合、促進大灣區建設的具體做法,也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路徑。
樊綱注意到,大灣區內有廣州南沙自貿區、深圳蛇口自貿區和珠海橫琴自貿區3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他建議這3個自貿區可以先與香港、澳門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聯盟,在貿易流通、進出口關稅等方面開展試點。
科技創新是方向 人才流動是重點
在博鰲論壇的相關討論中,來自粵港澳的嘉賓都談到了大灣區的重點合作方向:科技創新。
馬興瑞表示,科技創新中心是大灣區未來的主攻方向,但也是目前的短板所在。「科技創新方面,我們和別人的差距相當大,沒有諾貝爾獎獲得者,也沒有世界級的大學。」
怎麼辦?他認為,大灣區可以依託香港的科研力量,配置全球的創新資源要素,而珠三角可以繼續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發揮獨特優勢。「產業創新能力,特別是以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能力,我們在大陸是第一的。香港和澳門有一大批科學家,有很好的原始創新能力,把這些有機結合,應該不得了。」
林鄭月娥也認為,香港可以通過底層的科研創新將成果轉移和孵化到珠三角城市,等到企業規模擴大需要融資甚至上市時,再藉助香港金融市場的力量。據她介紹,為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這一屆的香港特區政府還設立了特區發展顧問團和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大力推動大灣區科技創新。
林鄭月娥提到,大灣區未來的科技創新發展,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需要更多人才在這里流動。在她看來,大灣區為香港解決了發展空間的瓶頸問題。「香港目前沒有這個空間,我們現在經濟發展的兩大局限,一個是土地,一個是人力。」
梁錦松認為,人才是大灣區科技創新最重要的競爭手段,政府應該考慮如何培養和留住全球人才,尤其是從細節制度入手。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舉例稱,香港到深圳過關是一個很小的環節,但如果時間耗費太久,會影響人才能力的發揮。他建議利用最新的人臉識別技術,讓人才在大灣區間流動得更為順暢。
此外,他還建議在生活保障方面放開限制,服務更多人才。例如,在一些城市進行國際醫療試點,讓香港和國外的醫生可以在試點區內開展醫療服務,從而讓人才在大灣區內流得動、留得住。聽到這個建議,馬興瑞立馬接過話頭:「這個問題前段時間我們已經討論過了,是有可能實現的。」
馬興瑞還說,下一步廣東將密切與港澳的合作,加快建立大灣區建設協調機制;聚焦破解一國兩制的體制機制障礙,發揮各自優勢,暢通人流、物流、信息流;構建區域協同創新的共同體,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強化醫療保障和人才合作,促進港澳居民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更加便利。
本報海南博鰲4月9日電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林 任明超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8年04月10日 01 版)

I. 全是干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出爐,核心要點搶先看

新京報訊(記者 顧志娟)2月18日,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珠三角九市(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的合作發展做出指導。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

要點1 以港澳廣深為核心引擎 帶動周邊區域發展

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 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廣州充分發揮國家中 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深圳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 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

建設重要節點城市。支持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城市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

充分發揮珠三角九市特色城鎮數量多、體量大的優勢,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優勢的魅力城鎮。

構建以粵港澳大灣區為龍頭,以珠江-西江經濟帶為腹地,帶動中南、西南地區發展,輻射東南亞、南亞的重要經濟支撐帶。

要點2 交通運輸體系互聯互通

建設世界級機場群。支持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建設和澳門機場改擴建,實施廣州、深圳等機場改擴建,開展廣州新機場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設一批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

暢通對外綜合運輸通道。推進贛州至深圳、廣州至汕尾、深圳至茂名、岑溪至羅定等鐵路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瀋海高速(G15)和京港澳高速(G4)等國家高速公路交通繁忙路段擴容改造。

構築大灣區快速交通網路。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交通網路,力爭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創新通關模式,更好發揮廣深港高速鐵路、港珠澳大橋作用。

提升客貨運輸服務水平。積極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等引入機場。推進大灣區城際客運公交化運營,推廣「一票式」聯程和「一卡通」服務。

要點3 優化產業布局

優化製造業布局。以珠海、佛山為龍頭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以深圳、東莞為核心在珠江東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發展壯大為新支柱產業,在新型顯示、新一代通信技術、5G和移動互聯網、蛋白類等生物醫葯、高端醫學診療設備、基因檢測、現代中葯、智能機器人、3D列印、北斗衛星應用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

要點4 金融服務業互聯互通

建設國際金融樞紐。在香港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融資平台。支持廣州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區域性私募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產權、大宗商品區域交易中心。支持深圳依規發展以深圳證券交易所為核心的資本市場。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建設成為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研究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

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支持香港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支持廣州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支持澳門發展租賃等特色金融業務等。

逐步擴大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范圍。如大灣區內的企業可按規定跨境發行人民幣債券。

擴大香港與內地居民和機構進行跨境投資的空間。有序推動大灣區內基金、保險等金融產品跨境交易。

不斷完善「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銀行、保險機構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設立經營機構。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協調溝通機制,加強跨境金融機構監管和資金流動監測分析合作。

支持粵港澳通過加強金融合作推進海洋經濟發展,探索在境內外發行企業海洋開發債券,發展海上保險、再保險及船舶金融等特色金融業。

要點5 推進旅遊產業合作

構建文化歷史、休閑度假、養生保健、郵輪遊艇等多元旅遊產品體系,豐富粵港澳旅遊精品路線,開發高鐵「一程多站」旅遊產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優化珠三角地區「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便利外國人在大灣區旅遊觀光。

有序推動香港、廣州、深圳國際郵輪港建設,進一步增加國際班輪航線,探索研究簡化郵輪、遊艇及旅客出入境手續。逐步簡化及放寬內地郵輪旅客的證件安排,研究探索內地郵輪旅客以過境方式赴港參與全部郵輪航程。探索在合適區域建設國際遊艇旅遊自由港。

支持珠三角城市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探索以旅遊等服務業為主體功能的無居民海島整島開發方式。建設貫通潮州到湛江並連接港澳的濱海景觀公路,建設一批濱海特色風情小鎮。

要點6 推進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

落實內地與香港、澳門CEPA系列協議,推動對港澳在金融、教育、法律及爭議解決、航運、物流、鐵路運輸、電信、中醫葯、建築及相關工程等領域實施特別開放措施。

研究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投資者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行業准入等限制,在廣東為港澳投資者和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站式服務。

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推進口岸監管部門間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擴大內地與港澳專業資格互認范圍,拓展「一試三證」(一次考試可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認證、港澳認證及國際認證)范圍,推動內地與港澳人員跨境便利執業。

研究為符合條件的珠三角九市人員赴港澳開展商務、科研、專業服務等提供更加便利的簽注安排。完善粵港、粵澳兩地牌機動車管理政策措施,允許兩地牌機動車通過多個口岸出入境。

要點7 擴大對外開放

打造「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支撐區。簽署實施支持香港、澳門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安排。強化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支持澳門以適當方式與絲路基金、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中非產能合作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展合作。

全面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推動大灣區企業聯手走出去。吸引發達國家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吸引跨國公司總部和國際組織總部落戶大灣區。加強粵港澳港口國際合作,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共建港口產業園區,建設區域性港口聯盟。支持香港、澳門依法以「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名義或者其他適當形式,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和參加有關國際組織。

攜手開拓國際市場。鼓勵粵港澳三地企業合作開展綠地投資、實施跨國兼並收購和共建產業園區,支持港澳企業與境外經貿合作區對接。支持內地企業在香港設立資本運作中心及企業財資中心,開展融資、財務管理等業務。

要點8 加快重大平台建設

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拓展離岸賬戶(OSA)功能,借鑒上海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體系(FTA),積極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有效路徑。支持香港交易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建成服務境內外客戶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台。加強深港綠色金融和金融科技合作。建設新型國際貿易中心,發展離岸貿易,打造貨權交割地。建設國際高端航運服務中心,發展航運金融等現代航運服務業。建設離岸創新創業平台,允許科技企業區內注冊、國際經營。支持在有條件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開展保稅研發業務。

支持在深圳前海設立口岸,研究加強與香港基礎設施高效聯通。

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加快建設大灣區國際航運、金融和科技創新功能的承載區。

珠海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高水平建設珠海橫琴國際休閑旅遊島,允許澳門旅遊從業人員到橫琴提供相關服務。支持橫琴與珠海保稅區、洪灣片區聯動發展,建設粵港澳物流園。支持粵澳合作中醫葯科技產業園發展。探索符合條件的港澳和外籍醫務人員直接在橫琴執業。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編輯 陳莉 校對 吳興發

熱點內容
企業法律顧問公示 發布:2024-11-17 05:37:34 瀏覽:986
經濟法基礎教材電子書非廣告 發布:2024-11-17 05:22:41 瀏覽:101
參與傳銷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7 05:21:48 瀏覽:149
工廠寢室規章 發布:2024-11-17 04:54:42 瀏覽:179
幼兒園職業道德 發布:2024-11-17 04:30:51 瀏覽:37
新婚姻法課件免費 發布:2024-11-17 04:25:02 瀏覽:725
法律責任的比喻句 發布:2024-11-17 04:24:12 瀏覽:955
公務員遴選法律知識匯總 發布:2024-11-17 04:05:12 瀏覽:480
公安機關防控疫情法治同行 發布:2024-11-17 04:00:40 瀏覽:959
古代刑法枷 發布:2024-11-17 03:55:40 瀏覽: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