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法律援助簡報
Ⅰ 什麼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申請條件:(一)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請求國家賠償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 (二)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七、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八、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九、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法律援助
十、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十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國務院頒布的《法律援助條例》是我們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依據,政府有關部門應當認真執行,把法律援助當作政府的責任真正地承擔起來。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開展好法律援助工作,對於解決社會矛盾,促進司法公正和正義,維護社會的平衡與穩定都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特別是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法律援助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1] 《法律援助條例》第六條對律師提供法律援助的質量作了明確規定,「律師應當依照律師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接受律師協會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並且《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擅自終止法律援助案件的,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停止執業的處罰。」但是,這並不表明法律援助中途不能停止。 《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核實的,應當終止該項法律援助: (一)受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二)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三)受援人又自行委託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四)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1)因申請人的過錯責任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而引起的民事訴訟或刑事自訴案件 (2)因申請人過錯而引起的行政訴訟案件 (3)申請人提供不出涉訟案件的有關證據而且無法調查取證的案件 (4)可由行政機關處理而不需通過訴訟程序的事務 (5)申請人出具虛假證明騙取法律援助的 (6)訴訟標的不足3000元的債權債務糾紛 (7)其他經主管機關批准,法律援助中心對外聲明不予受理的案件。
主要形式
(1)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 (2)民事、行政訴訟代理 (3)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 (4)公證證明 (5)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 (6)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
申請:可申請法律援助
(1)申請事項屬於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需經訴訟或仲裁程序解決的案件應當已經立案) (2)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確需獲得法律援助 (3)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4)住所地在本市或持有本市暫住證。 申請法律援助應帶哪些材料? (1)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暫住證 (2)街道(鄉鎮)、勞動部門和有關單位出具的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 (3)申請援助事項的基本情況以及有關的案情材料 (4)法院或仲裁機構的立案通知書 (5)法律援助中心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申請人為未成年人或無行為能力人的,應由其監護人代為申請,並提交代理權 申請人應向哪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1)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訴訟案件,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不需經法院解決的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所在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兩個或兩個以上法律援助中心對同一案件均有管轄權的,由最先接受申請的援助中心管轄。
受援人享有哪些權利?
(1)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 (2)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3)可以申請有利害沖突的法律援助審批人員迴避。
受援人應履行的義務
(1)如實提供能證明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事實和相關材料及足以證明經濟困難,確需減、免收法律服務費用的證明材料 (2)給法律援助人員提供必要的合作 (3)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得較大利益時,應當按規定的收費標准向法律援助中心支付全部或部分費用。
律援助范圍
第一、公民有下列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第二、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第三、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2]
法律援助機構是負責組織、指導、協調、監督及實施本地區法律援助工作的機構,統稱「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部設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和協調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積極向黨委、政府報告,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盡快設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協調、組織本地區的法律援助工作。 未設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地方,由司法局指派人員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職責。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機構在本地區法律援助中心的統一協調下,實施法律援助。 其他團體、組織、學校開展的法律援助活動,由所在地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和監督。[3]
Ⅱ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詳解
一、 機構介紹
法律援助機構是負責組織、指導、協調、監督及實施本地區法律援助工作的機構,統稱「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部設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和協調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積極向黨委、政府報告,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盡快設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協調、組織本地區的法律援助工作。未設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地方,由司法局指派人員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職責。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機構在本地區法律援助中心的統一協調下,實施法律援助。其他團體、組織、學校開展的法律援助活動,由所在地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和監督。
二、 范圍
1.法律規定: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2.補充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同時,該條例還擴大了法律援助的范圍,將因家庭暴力、虐待、環境污染等維權事項也列入了法律援助范圍。申請法律援助的范圍包括:
(一)因工傷和交通、醫療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受到人身損害的;
(二)因合法勞動權益受到損害的;
(三)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行為受到損害的;
(四)因征地、拆遷使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五)因假劣種子、農葯、化肥以及環境污染使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
援助的形式為:解答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刑事案件的辯護及其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等。
三、主要形式
(1)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
(2)民事、行政訴訟代理
(3)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
(4)公證證明
(5)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
(6)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
四、申請條件
第一、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請求國家賠償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
第二、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法律援助第三、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五、申請程序
(一)申請人向審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的申請由看守所在24小時內轉交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所需提交的有關證件、證明材料由看守所通知申請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協助提供。
注意:
申請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填寫申請表;以書面形式提出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或者代為轉交申請的有關機構工作人員作書面記錄。
(二)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後,進行審查。
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理由。
六、申請方法
可以到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請。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四、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五、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七、相關規定
《法律援助條例》第六條對律師提供法律援助的質量作了明確規定,「律師應當依照律師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接受律師協會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並且《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擅自終止法律援助案件的,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停止執業的處罰。」但是,這並不表明法律援助中途不能停止。
《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核實的,應當終止該項法律援助:
(一)受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二)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三)受援人又自行委託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四)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申請法律援助的注意事項
一、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不齊全的,法律援助機構要求申請人做出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申請人未按要求做出補充或說明的,視為撤銷申請。
二、申請人應如實陳述申請法律援助的事實和情況,保證其提供的證明和資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三、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通知有異議的,可以向確定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提出。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核實的,有權終止該項法律援助:
(一)受援人以欺騙方式獲得法律援助的;
(二)受援人的經濟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三)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四)受援人又自行委託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五)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找什麼部門可以得到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法律援助應該找的部門
法律援助機構是負責組織、指導、協調、監督及實施本地區法律援助工作的機構,統稱「法律援助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設有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和協調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積極向黨委、政府報告,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盡快設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協調、組織本地區的法律援助工作。 未設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地方,由司法局指派人員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職責。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機構在本地區法律援助中心的統一協調下,實施法律援助。 其他團體、組織、學校開展的法律援助活動,由所在地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和監督。
Ⅳ 法律服務所關於人身損害賠償法律援助簡報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服務機構及法律服務人員,為經濟困難或者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以保障其合法權益得以實現的一項法律制度。我區認真貫徹落實該條例,堅持以人為本,為維護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法律援助事業正呈現出蓬勃興起與發展的態勢。但是,隨著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和發展,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應當改進提高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將法律援助作為改善民生問題的重大問題,進一步發展法律援助事業,是新時期我們應當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我區法律援助工作開展現狀
(一)法律援助機構和人力資源情況
1、城東區法律援助中心成立於2003年4月,現有專職工作人員2名,援助大廳於2009年8月正式掛牌成立,辦公面積150平米。大廳內設有受理指派室、調解大廳、農民工綠色通道、檔案文印室、律師工作站、公證聯絡站,是一個綜合性的法律援助場所。中心現設法律援助工作站17個,其中,在鎮、街道司法所設有工作站9個,在工、青、婦、殘聯、老齡委設立工作站5個,在法律服務窗口單位設立工作站3個。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由司法局局長兼任, 17個工作站有專、兼職工作人員31人。中心現有辦案資格的工作人員19名,協作律師事務所律師11名,轄區服務所的法律服務工作者7名。中心基本設施齊全,擁有辦公電腦2台,列印、傳真機均以配備。
(二)近兩年內法律援助案件辦理情況
2011年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52件,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60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61件,受援人員121人次, 法律援助案件的來源主要是申請,指定案件均為刑事案件。辦理效果較為理想,受援對象集中在農民、農民工、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婦女等弱勢群體上,農民受援比例占援助對象的一半以上。刑事案件類型主要是未成年人犯罪,民事案件類型依次占前三位的是婚姻家庭案件、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案件和交通事故案件,行政案件比例極小;
(三)經費保障情況
從我區法律援助經費收入看,經費全部來源於區司法局財政撥款,可見政府對法律援助工作開始逐漸重視起來。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宣傳力度不夠。
衡量法律援助工作宣傳效果的標準是「社會認知度」。據不完全統計,我區法律援助工作「社會認知度」較低,弱勢群體和社會層面對法律援助的認知度較低,維權意識不強,法律意識淡薄。大多數困難群眾不知道有法律援助,或者知道法律援助,但不知道法律援助是干什麼的,不知道申請法律援助也是自己的權利,不知道去哪裡請求法律援助,不知道如何去利用法律援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社會各界對法律援助制度實施的認可程度也不高,甚至個別人認為「不花錢的律師不辦事」。宣傳力度較弱,對社會宣傳的定位、平台、載體、內容、頻率、強度、形式、新穎性研究不夠。
(二)法律援助人力資源力量不足。我區法律援助中心的公職律師僅有11人,隊伍力量薄弱,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社會律師人數佔全地區律師的85%,卻只承擔了2.4%法律援助案件的工作量;法律服務工作者和志願者承辦了33.6%的案件,但由於其不具備律師資格,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作用受到一定限制。而援助工作站沒有專業人員,工作遲遲沒有開展起來。
(三)法律援助的覆蓋范圍較窄。
一是法律援助訴訟案件的范圍存在局限性。根據《法律援助條例》規定,法律援助案件的范圍僅包括民事、行政案件的一小部分和刑事訴訟案件的代理和辯護。因此,民事案件中工傷、交通事故、醫療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等處於弱勢的當事人,行政案件中因具體行政行為造成損害的行政相對人和執行案件中的申請人很難獲得有效地法律援助。二是法律援助對象存在局限性。由於經濟困難標准一般設為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不僅忽略了一些生活在最低保障線邊緣的困難群體,同時也把一些收入尚可,但因災病等原因致貧的「夾心階層」拒之門外。在經濟形勢風起雲涌的今天,同樣需要法律的援助和支持,在可能情況下,我們應將這部分群體納入法律援助的范疇。
(四)法律援助的協調機制沒有建立。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它不僅是司法行政管理一個部門的責任,也是法律援助涉及到的所有部門的共同責任。目前,各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在一些部門看來,法律援助只是律師的義務,與己無關。同時由於信息溝通機制的欠缺,使很多應該得到法律援助的人群失去了機會。因此,各部門之間缺乏協調配合是當前法律援助工作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三、解決問題的思路
(一)不斷加大法律援助制度的宣傳力度,提高社會知曉率。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律援助工作機構要充分利用報紙、雜志、電台、網路等新聞媒體和通過法律下鄉、法律咨詢等途徑,加大對法律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力爭城市法律援助公眾知曉率達到90%,農村達到70%。使各級領導更加重視和關心法律援助工作,使社會各界更加關注和支持法律援助工作,使各部門更加認識和理解各自所擔負的職責,形成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參與法律援助事業的良好氛圍,使法律援助真正成為一項惠民便民的制度。
(二)整合和發掘法律援助資源,緩解需求矛盾。一是鼓勵和支持有能力的社會團體、組織設立各種形式的法律援助機構,使其成為專職機構的重要補充。二是司法行政機關要積極爭取編制,或者理順現有編制,通過內部調劑,選調優秀律師到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三是切實監督社會律師依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四是加強法律援助工作者的培訓,提高其綜合素質,建立健全辦案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法律援助服務質量。
(三)暢通法律援助工作渠道,為法律援助提供便利條件。公、檢、法、司、仲裁、勞動等部門應加強溝通協調,暢通工作渠道,使各個機關形成合力。充分發揮12348法律服務熱線、司法所和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將法律援助觸角延伸到基層,以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當事人有法律援助需求的經過審查符合條件的,能在最快的時間和最方便的條件下及時提供,以期最大限度實現法律援助工作的宗旨,同時將人民調解機制引入法律援助工作,司法援助工作室兼調解工作室,實現人民調解和訴訟調解的「無縫對接」,有效減輕了當事人的訴累成本,同時又緩解了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壓力。
(四)探索法律援助工作新思路,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法律援助條例》關於援助范圍的規定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我們應當以落實中政委部署的「三項重點工作」為契機,能動地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拓展援助范圍,不斷擴大民事、行政案件的援助力度,嘗試在執行案件中引進援助制度。同時圍繞當前農村改革發展的突出問題,做好農村法律援助工作。對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對破壞民主、侵犯農民民主權利的案件,要積極介入,主動服務,依法為農民提供法律援助,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Ⅳ 華東政法大學大學生社會法律援助中心的部門設置
秘書處:法援常務工作的軸心。
秘書處是華政法援常務工作的軸心,主要負責法援的內務整理、各種規章制度的制定與匯編、與各個部門的的溝通交流,以及編寫各類活動的前期計劃、進行記錄、活動簡報或新聞稿等,是法援中心常委與事務部、業務部良好溝通的橋梁。秘書處不是一個僅僅與文字打交道的的編輯室,而是一個積極規劃和參與各類活動的總控平台。
普法宣傳部:法援對外宣傳的窗口。
這個部門主要負責法院校內外的普法宣傳工作,也包括對法援進行校內外的宣傳工作。主要通過舉辦街頭法律咨詢,各種類型的講座,以及模擬法庭的演出來進行的普及,尤其是作為法援的優秀傳統項目之一的模擬法庭,一直受到各方的歡迎和好評。通過對法官,律師,原告,被告,證人等角色的扮演,同學們不僅可以熟悉整個審判活動的流程,而且還可以穴道相關的法律知識,為同學鍛煉、表達、表演能力,提供了一個舞台。
網路部:法援發展的重要助力器。
主要負責更新和維護法援的博客以及BBS法援版塊,並且通過視頻製作、網路展示等方式實現法援與各大高校的互動與交流,全面擴大法援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還負責協助核心業務部進行網上的案件回復工作。目前,法援所有的案例正在進行電子化,格式化。 組織小組:法援人凝聚的領軍者。
負責法援日常凝聚力活動及社團文化建設,工作面輻射全法援。旨在通過舉辦各項內部活動,增進法援人的凝聚力和歸屬感;組織參與學校活動體現法援人的熱情與活力;為法援各部門提供平台,增進內部交流。肩負著使法援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更加有大家庭氛圍的責任,是團支部工作中的重要部門。
宣傳小組:法援發展宣傳的鮮活元素。
我們是秉承開拓進取精神的開拓者,我們是心存美好願景的求知者。我們活躍在法援的每一個角落,我們鑄成溝通法援內外的橋梁。我們有卓越的藝術才華,我們有扎實的文字功底,我們有靈活的交際能力,我們有濃郁的法學氛圍。做一名優秀合格的法援人,作為法援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你會發現這里是你想要的。
紀檢小組:法援工作正常進行的守護神。
紀檢小組是以協助內部人事管理、財務管理和維護法援形象為主要工作內容的部門,旨在使法援工作正常進行、井井有條,規范法援成員的行為,增強法援成員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促進法援成員思想政治覺悟和專業水平的提高。 勞動糾紛組
特色:定點咨詢暨勞動者權益保障(勞動法)
處理涉及勞動爭議、勞資糾紛等勞動方面的業務,與殘疾人聯合會、松江勞動局、中山街道合作,為弱勢群體咨詢法律問題、解決法律問題,普及法律知識
房產糾紛組
特色:定點咨詢暨老年人權益保障(房產法)
處理涉及房屋產權糾紛、房屋租賃糾紛等在內的房產方面的業務。與上海市老年人服務中心、普陀區民政局達成共建,為房產方面遇到法律難題的老年人群體提供法律服務,維護其合法權益。
婚姻家庭組
特色:定點咨詢暨婦女權益保障(婚姻家庭法)
處理涉及婚姻、家庭、繼承、財產方面的業務,與松江區中山街道婦聯,徐匯區、閔行區法律援助中心達成共建,為在婚姻家庭方面遇到難題的群體提供法律服務,維護其合法權益。
財產糾紛組
特色:定點咨詢暨殘疾人權益保障(合同法、繼承法)
處理涉及人身損害賠償、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在內的財產權方面的業務。對成員注重從接待咨詢技巧、人身損害賠償、醫療糾紛、交通事故處理、合同糾紛、鑒定基本知識等六個方面進行培訓,提升其處理本組專業方向案件的業務水平。
青少年維權組
特色:定點咨詢暨青少年權益保障(未成年人保護法)
處理涉及青少年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業務。 青少年維權部成立於2005年6月,是一個關注青少年權益,充滿挑戰的新興部門。與少管所共建,部門下屬的幫教隊定期前往少管所開展活動。
訴訟指導組
特點:定點咨詢暨訴訟流程指導(訴訟法)
主要職能是在以松江法院為代表的法院立案庭專門負責導訴台咨詢指導工作。導訴服務是指法院區別於立案、審判、執行等職能而專門設立的指導訴訟類服務部門,應司法界「節約司法資源、提高司法效率」的呼聲而出現。工作內容涉及專業導訴、法律文書指導、證據材料整理、訴訟風險咨詢講解以及案件性質分流等等專業性服務工作。
Ⅵ 請求法律援助報告怎麼寫
法律援助申請書的範文:
申請人基本情況:
姓名: 性別:男/女 民族: 出生年月: 身份證號碼: 戶籍所在地: 住宅電話:
現居住地址: 郵政編碼: 工作單位: 職業: 工作電話:
文化程度: 文盲 小學 中學 大專以上
身體狀況: 健康 殘疾 嚴重疾病
人群類別: 殘疾 老年 未成年 婦女 進城務工者 一般貧困者 軍人軍屬 其他
曾否申請過法律援助: 否 是
前次申請時間: 地點: 申請編號:
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案由: 低保待遇 社會保險 撫恤金/救濟金 勞動報酬 工傷待遇 其他勞動爭議
贍養/撫養/扶養 國家賠償 見義勇為 損害賠償 婚姻家庭 其他
申請人在申請事項中的法律地位
民事/行政/仲裁: 原告(申請人) 被告(被申請人) 第三人
刑事: 自訴人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被害人 被害人近親屬
申請法律援助方式: 刑事犯罪嫌疑人代理 刑事辯護 刑事被害人代理 民事訴訟代理
仲裁代理 行政訴訟代理 非訴訟代理 公證證明
申請事項法律狀態: 尚未進入法律程序 仲裁中 調解中 行政處理中 行政復議中
偵察中 已起訴 一審中 二審中 重審中 再審中
申請法律援助的案情理由:
申請人基本經濟狀況: 無收入 職業收入(含離退休金)每月 元 救濟金每月 元 其他月收入每月 元
申請人家庭人口: 人 月平均收入: 元/月 月基本開支: 元/月 家庭成員及經濟狀況日下:(單位:元)
姓名年齡與其關系月均收入職業工作單位或就讀學校 申請人家庭月平均收入 元,年度總收入 元。
申請人家庭每月基本經濟開支:(單位:元/月)
基本生活費用合計
其中住房(租金) 日常生活費用 教育費用 醫療費 其他必要開支
申請人供養人口費用備注 姓名年齡關系供養費用
合 計
申請人家庭自由物頁狀況 地址: 產權證書編號: 建築面積: 平方米 使用狀況: 自用 出租
另需說明的事項:
申請人(法定代理人):
申請時間:
Ⅶ 大學里法律援助協會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法制宣傳、教育,法律咨詢服務,協助學校解決內部糾紛,對符合法律援助的對象協助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上報。
Ⅷ 徵求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一項扶助貧弱、保障社會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社會公益事業,同時也是中國實踐依法治國方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法律援助工作十分重視,國家「十五」計劃綱要將「建立法律援助體系」確定為「十五」社會發展目標,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積極開展法律援助」,並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法律援助條例》的頒布實施和「為實現公平和正義法律援助在中國」大型公益活動的開展,標志著我國法律援助工作在廣度和深度上有了新的拓展和突破。
在當前的中國,仍然還有一批由於自然、經濟、社會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狀態而難以像正常人那樣化解社會問題造成的壓力,陷入困境,處於不利社會地位的人群或階層,這也就是所謂的弱勢群體。作為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援助通過向這些缺乏能力、經濟困難的當事人提供法律幫助,使他們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享受平等的法律保護。法律援助制度是人類法制文明和法律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國家經濟、社會文明進步和法治觀念增強的結果。用法律的手段幫助人民群眾解決訴訟難的問題,是當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大背景下的必然選擇,是促進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2援助特徵編輯
中國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徵:
1、法律援助是國家的責任、政府的行為,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它體現了國家和政府對公民應盡的義務。
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
4、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
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採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
3重要意義編輯
法律援助在政府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實現「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保障人權等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戰略意義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法律援助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
第二,法律援助是依法治國得以實現的有力保證。
第三,法律援助有助於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第四,法律援助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第五,法律援助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內在要求
4存在缺點編輯
獲得法律援助是公民的權利,實施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盡管中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問題症結所在,探討問題解決辦法。
第一,經費嚴重短缺。
第二,人員遠遠不足。
第三,法律援助的覆蓋面還不夠大。
第四,縣級地方的法律援助工作前景甚憂。
第五,現有的法律援助主要還局限在訴訟領域,即幫人打官司。
第六,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身份尷尬。
5援助范圍編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公民有下列事項,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7、因醫療事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離婚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9、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10、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1、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2、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提供法律援助。
13、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下列案件或事項,法律援助中心不予提供法律援助,包括:
1、因申請人的過錯責任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而引起的民事訴訟或刑事自訴案件。
2、因申請人過錯而引起的行政訴訟案件。
3、申請人提供不出涉訟案件的有關證據而且無法調查取證的案件。
4、可由行政機關處理而不需通過訴訟程序的事務。
5、案情及法律程序簡單,通常無須聘請法律服務人員代理的案件。
6、已竭盡法律救濟的案件。
7、申請人提供不出任何證明材料或出具虛假證明騙取法援的。
8、其他經主管機關批准,法律援助中心對外聲明不予受理的案件。[1]
6機構介紹編輯
司法部副部長趙大程部署法律援助工作[2]
法律援助機構是負責組織、指導、協調、監督及實施本地區法律援助工作的機構,統稱「法律援助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設有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和協調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積極向黨委、政府報告,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盡快設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協調、組織本地區的法律援助工作。 未設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地方,由司法局指派人員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職責。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機構在本地區法律援助中心的統一協調下,實施法律援助。 其他團體、組織、學校開展的法律援助活動,由所在地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和監督。
7採取措施編輯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是黨和政府的共同責任,必須以法治、平等、公正為基本價值取向,不斷解決法律援助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採取措施,狠抓落實,推動法律援助工作不斷發展深入。
建章立制,規范程序
夯實法律援助基石。要在總結法律援助工作的基礎上,將那些好的辦法、好的工作程序,以規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以規范和指導法律援助工作的實踐。
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充分發揮法律援助機構的職能作用。在組織實施法律援助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合理組織本機構人員、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其他合法的志願者參與辦案。同時在滿足社會法律援助需求的同時,不斷積累經驗,促進法律援助案件辦理向專應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內容和方式,組織、引導他們在民事法律事項中,開展與其工作領域和業務能力相適應的法律援助。
構築網路,理順關系
擴大法律援助的覆蓋面。各級人民政府及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按照《條例》規定的原則和精神,採取切實措施,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參與法律援助的積極性,鼓勵和支持他們以自身資源積極投身到法律援助事業中來,壯大法律援助的工作力量,不斷擴大法律援助的覆蓋面,更廣泛地滿足貧困群眾的法律援助需求。要積極探索與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社會團體參與法律援助的組織形式和方式,引導他們規范開展工作。加強
宣傳
是在爭取各級政府保障
法律援助宣傳
經費的同時,要加強宣傳,爭取社會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國務院頒布的《法律援助條例》是我們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依據,政府有關部門應當認真執行,把法律援助當作政府的責任真正地承擔起來。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開展好法律援助工作,對於解決社會矛盾,促進司法公正和正義,維護社會的平衡與穩定都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特別是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法律援助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3]
8主要形式編輯
(1)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
(2)民事、行政訴訟代理
(3)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
(4)公證證明
(5)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
(6)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
9申請條件編輯
第一、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請求國家賠償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
(五)
法律援助
請求支付勞動報酬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
第二、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第三、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如果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申請條件同上【援助的范圍第13條】
10申請方法編輯
可以到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請。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四、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五、條件同上【援助的范圍第13條】[4]
11申請表樣式編輯
法律援助申請表
援申字[ ]第 號
申請人基本情況
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民族
身份證號
戶籍所在地
住所地
(經常居住地)
郵政編碼
聯系電話
工作單位
代理人基本情況
姓名
□法定代理人 □委託代理人
身份證號
案情及申請理由概述
本人承諾以上所填內容和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均真實。
申請人(簽字):
代理人(簽字):
年 月 日
[5]
12注意事項編輯
申請條件
(1)申請事項屬於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需經訴訟或仲裁程序解決的案件應當已經立案)
(2)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確需獲得法律援助
(3)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4)住所地在本市或持有本市暫住證。
申請人應向哪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1)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訴訟案件,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不需經法院解決的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所在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兩個或兩個以上法律援助中心對同一案件均有管轄權的,由最先接受申請的援助中心管轄。
受援人享有哪些權利?
(1)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
(2)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3)可以申請有利害沖突的法律援助審批人員迴避。
受援人應履行的義務
(1)如實提供能證明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事實和相關材料及足以證明經濟困難,確需減、免收法律服務費用的證明材料
(2)給法律援助人員提供必要的合作
(3)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得較大利益時,應當按規定的收費標准向法律援助中心支付全部或部分費用。
申請流程材料
(一)申請人可以到市法律援助中心或市各區縣法律援助機構直接申請援助,詳細地址和電話請參看組織機構,也可以通過網上填報法律援助申請表申請援助。
(二)申請人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同時提交以下材料:
1、法律援助申請表,並載明以下事項:
(1)申請人的基本情況;
(2)申請法律援助的事實和理由;
(3)申請人的經濟狀況;
(4)申請人提供的證明、證據材料清單;
(5)申請人保證所提交的證明及證據材料屬實的聲明。
書寫有困難的申請人,可口頭提出申請,由接待人員按上述要求記入筆錄,申請人簽字或捺指印確認。
2、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其它有效身份證明;[6]
3、申請人住所地或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或申請人所在單位勞資、人事部門出具的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
4、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證明及證據材料;
5、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法律援助機構自收到申請援助事項的全部材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否予以法律援助的決定:
1、對符合條件者,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書面決定,指派承辦法律援助事務的法律服務機構,並通知受援人。法律援助機構與受援人應簽訂法律援助協議;
2、對不符合條件者,作出不予法律援助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四)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通知有異議的,可以向確定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提出,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異議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
13政策規定編輯
關於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和規范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法律援助條例》以及其他相關規定,結合法律援助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辦理案件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可以依照前款規定申請法律援助:
(一)有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屬於一級或者二級智力殘疾的;
(二)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委託辯護人的;
(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
(四)案件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第三條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中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可以向辦理案件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第四條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按案件受理地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
第五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
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應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並告知其如果經濟困難,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3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並告知其如果經濟困難,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人民法院決定再審的案件,應當自決定再審之日起3日內履行相關告知職責。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本規定第九條規定情形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如果不委託辯護人,將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六條告知可以採取口頭或者書面方式,告知的內容應當易於被告知人理解。口頭告知的,應當製作筆錄,由被告知人簽名;書面告知的,應當將送達回執入卷。對於被告知人當場表達申請法律援助意願的,應當記錄在案。
第七條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法律援助申請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申請24小時內將其申請轉交或者告知法律援助機構,並於3日內通知申請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其委託的其他人員協助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供有關證件、證明等相關材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無法通知的,應當在轉交申請時一並告知法律援助機構。
第八條法律援助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及時進行審查並於7日內作出決定。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決定給予法律援助,並製作給予法律援助決定書;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決定不予法律援助,製作不予法律援助決定書。給予法律援助決定書和不予法律援助決定書應當及時發送申請人,並函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
對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請法律援助的案件,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了解案件辦理過程中掌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有本規定第二條規定情形等情況。
第九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自發現該情形之日起3日內,通知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一)未成年人;
(二)盲、聾、啞人;
(三)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四)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人。
第十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通知辯護的,應當將通知辯護公函和採取強制措施決定書、起訴意見書、起訴書、判決書副本或者復印件送交法律援助機構。
通知辯護公函應當載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姓名、涉嫌的罪名、羈押場所或者住所、通知辯護的理由、辦案機關聯系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等。
第十一條人民法院自受理強制醫療申請或者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之日起3日內,對於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送交通知代理公函,通知其指派律師擔任被申請人或被告人的訴訟代理人,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人民檢察院申請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強制醫療申請書副本一並送交法律援助機構。
通知代理公函應當載明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姓名、法定代理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辦案機關聯系人姓名和聯系方式。
第十二條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作出給予法律援助決定或者自收到通知辯護公函、通知代理公函之日起3日內,確定承辦律師並函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
法律援助機構出具的法律援助公函應當載明承辦律師的姓名、所屬單位及聯系方式。
第十三條對於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具有一定年限刑事辯護執業經歷的律師擔任辯護人。
對於未成年人案件,應當指派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律師擔任辯護人。
第十四條承辦律師接受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後,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辦理委託手續。
承辦律師應當在首次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詢問是否同意為其辯護,並製作筆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同意的,律師應當書面告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法律援助機構。
第十五條對於依申請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堅持自己辯護,拒絕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辯護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准許,並作出終止法律援助的決定;對於有正當理由要求更換律師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另行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對於應當通知辯護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絕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辯護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查明拒絕的原因,有正當理由的,應當准許,同時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另行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另行委託辯護人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通知法律援助機構另行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十六條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時,認為犯罪嫌疑人具有應當通知辯護的情形,公安機關未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予以糾正,公安機關應當將糾正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第十七條在案件偵查終結前,承辦律師提出要求的,偵查機關應當聽取其意見,並記錄在案。承辦律師提出書面意見的,應當附卷。
第十八條人民法院決定變更開庭時間的,應當在開庭3日前通知承辦律師。承辦律師有正當理由不能按時出庭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延期開庭。人民法院同意延期開庭的,應當及時通知承辦律師。
第十九條人民法院決定不開庭審理的案件,承辦律師應當在接到人民法院不開庭通知之日起10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辯護意見。
第二十條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對承辦律師復制案卷材料的費用予以免收或者減收。
第二十一條公安機關在撤銷案件或者移送審查起訴後,人民檢察院在作出提起公訴、不起訴或者撤銷案件決定後,人民法院在終止審理或者作出裁決後,以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將案件移送其他機關辦理後,應當在5日內將相關法律文書副本或者復印件送達承辦律師,或者書面告知承辦律師。
公安機關的起訴意見書,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不起訴決定書,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等法律文書,應當載明作出指派的法律援助機構名稱、承辦律師姓名以及所屬單位等情況。
第二十二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作出終止法律援助決定,製作終止法律援助決定書發送受援人,並自作出決定之日起3日內函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
(一)受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二)案件終止辦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三)受援人自行委託辯護人或者代理人的;
(四)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但應當通知辯護的情形除外;
(五)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終止的其他情形。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案件辦理過程中發現有前款規定情形的,應當及時函告法律援助機構。
第二十三條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不予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主管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機關提出。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在收到異議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經審查認為申請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以書面形式責令法律援助機構及時對該申請人提供法律援助,同時通知申請人;認為申請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維持法律援助機構不予援助的決定,並書面告知申請人。
受援人對法律援助機構終止法律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按照前款規定辦理。
第二十四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法定代理人,強制醫療案件中的被申請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認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而沒有告知,或者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或者訴訟代理而沒有通知的,有權向同級或者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或者控告。人民檢察院應當對申訴或者控告及時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
第二十五條律師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法律援助業務規程,做好會見、閱卷、調查取證、解答咨詢、參加庭審等工作,依法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服務。
律師事務所應當對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進行業務指導,督促律師在辦案過程中盡職盡責,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第二十六條法律援助機構依法對律師事務所、律師開展法律援助活動進行指導監督,確保辦案質量。
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根據律師事務所、律師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情況實施獎勵和懲戒。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案件辦理過程中發現律師有違
法律援助流程
法或者違反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行為,損害受援人利益的,應當及時向法律援助機構通報有關情況。
第二十七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加強協調,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做好法律援助咨詢、申請轉交、組織實施等方面的銜接工作,促進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有效開展。
第二十八條本規定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2005年9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下發的《關於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同時廢止。[1]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Ⅸ 哈商大法援工作部 哈爾濱商業大學法援工作部網址 哈爾濱商業大學法律援助工作部的網址和簡介是
黑龍江省法律援助中心哈爾濱商業大學學生工作部(以下簡稱法律援助工作部)。是經黑龍江省司法廳(黑司函[2001]100號)批准,於2001年7月21日成立的學生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工作部受黑龍江省法律援助中心和哈爾濱商業大學校團委的雙重領導,由學校領導、學工部、教務處以及法學院十餘位教授組成顧問團,並由法學院專職教師的指導,以法學院學生為主體,由各院系優秀學生組成的長期從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學生組織。同時也是黑龍江省內高校設立最早、規模最大、組織最嚴密、運作最規范的學生法律援助機構。
法律援助工作部下設五組一室一會:案件受理組、法律咨詢組、內務管理組、網路編輯組、社會聯絡組、理論研究室和法學會。案件受理組由高素質的本科生組成,負責對外接待群眾來訪、代寫法律文書,分配代理各種案件。法律咨詢組負責組織大型的義務咨詢活動,並且負責接待群眾來訪和咨詢。內務管理組負責內部事務的管理、制度的健全與貫徹執行、資料檔案的管理、各項活動、會議的記錄、宣傳材料製作,宣傳板的製作。網路編輯組負責以及中心工作簡報的編輯和網上咨詢等工作。社會聯絡組負責外出法律咨詢地點、模擬審判和旁聽審判等社會法律實踐活動的聯系和組織。理論研究室負責編輯中心的學術刊物《大學生法律援助》,組織學術講座、開展「周日法談」等。法學會成員廣泛,為各部門的各項活動的志願參加者和後備力量。各部門分工明確,緊密合作,使整個組織的工作更有利的開展。
法律援助工作部成員均為優秀的在校本科生,現有會員200餘人。5年來,先後有700多人從這里走出,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成立5年來,法律援助工作部一直秉承「伸援助之手,獻誠摯愛心,悍法律尊嚴」的宗旨,在眾多資深專家、教授、副教授、講師及有多年司法實踐經驗的律師指導下以立足校園,面向社會為工作定位。積極的開展各項法律援助工作,面對校內聯合法學院實驗室多次組織模擬法庭、周日法談、辯論賽、電子案例報告等活動;面向社會義務在黑龍江省內如松北區、南崗區、平房區、太平區、松浦鎮、周邊的五常市等地舉行法律咨詢活動50餘次;接待咨詢群眾5500人次;3次受邀參加由省司法廳和省電視台組織的「援助龍江行」義務普法宣傳,3次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十佳律師事務所—孟繁旭律師所主辦的「孟繁旭律師實務研討會」等活動,並配合法律宣傳主題舉辦法律講座近10場;網上解答數百人次;代寫各類法律文書400餘份;調解了近20起法律糾紛,代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近25起,並取得了近70%的勝訴率。為了能更好的了解各地法律援助的實施狀況,法律援助工作部先後在省內各區以及外省如安徽、廣東、河南等地進行科技下鄉主題調查活動三次,採集到了較為詳實的法律援助實施的一手數據,為黑龍江省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此外,法律援助工作部還編輯出版了學術專刊《大學生法律援助》5期,出版《學生視野中的法律之維——援助案件的實踐與理論問題》,學術專著《大學生法律援助研究》也即將出版。法律援助工作部不斷的創新行動,先後在哈爾濱市道外區南馬街道辦事處和道里區尚志街道辦事處設立了社區法律援助工作站,將法律援助服務送到了百姓的家門口。為社會弱勢群體擎起了一片法制的天空。受到了黑龍江電視台、哈爾濱電視台、《黑龍江日報》《黑龍江晨報》、《生活報》、《讀者新報》、《都市咨詢》以及《哈爾濱商業大學校報》等各大媒體的報道。
法律援助工作部成立至今,碩果累累。2002 年被評為「黑龍江省暑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2002年 12月4日在哈市六大高校法律知識競賽中榮獲季軍;2003 年被共青團黑龍江省委評為「黑龍江省學雷鋒先進集體」; 2003 年在首屆黑龍江省大學生法律援助知識競賽中獲得冠軍,2004 年被共青團省委評為「省社會實踐先進集體」;2005年4月被共青團黑龍江省委評為「黑龍江省社會實踐先進集體」;在2006年2月被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授予「第二屆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的榮譽稱號。另外,其成員也在學校以及省內的各項比賽和評優中多次獲獎。
當然,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我們和國內一些成立較早知名的大學生法律援助機構之間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們相信有無數的商大法援人的支持和努力我們一定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同時也歡迎有更多的同行加入到我們中來,共同的關注年輕的法律援助事業。
省份城市: 黑龍江/哈爾濱
負責人: 宗慶闊
地 址: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哈爾濱商業大學北區主4302-4303(150028)
電 話:
傳 真:
網 址: 210.46.112.36/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