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沈坤律師

沈坤律師

發布時間: 2022-04-17 04:38:24

『壹』 作文《我所知道的金石中學》 要求600字左右

江蘇歷史名人: 淮安名人: 江蘇淮安名人 關天培 1781年1月8日生於淮安。民族英雄關天培是林則徐查禁鴉片的得力助手,1841年鴉片戰爭中殉身虎門,是我國最早為抗擊帝國主義侵略而英勇犧性的高級將領。在今天的關忠節公祠內,人們還可領略到當年關天培的虎威雄姿。 梁紅玉 淮安新城人,宋代巾幗英雄,她曾與丈夫韓世宗以8000勇士打敗金兀術10萬之眾,留下「擊鼓戰金山」的佳話,在今天淮安新城建有梁紅玉祠堂 吳承恩(1506-1582),字汝忠,號射陽,明代文學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說《西遊記》的作者。他生不逢時,一生坎坷。然而在他下世400年後,他的墓地、骨骸以及他的一些碑刻手跡被發現。現已於淮安河下打銅巷重建「射陽*」吳承思故居,馬甸鄉的二堡村吳承恩墓地也修茸一新。少年時,吳承恩喜聽淮河水神及僧伽大聖等故事,中年後,開始將唐僧西遊故事,結合唐人傳奇、佛道經典、民間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書房"射陽(竹移)"中,創作成百回本小說《西遊記》。此書一問世,就被譽為「四大奇書」之一,成為世界文壇瑰寶。吳承恩擅長繪畫、書法,多才多藝。然而科舉不利,至中年始為歲貢生。60歲時出任長興縣丞,又因與長官不諧,拂袖而歸。後又聘任過荊王府紀善。吳承恩原配夫人生一子,名吳鳳毛,聘狀元沈坤女,因鳳毛早夭而未行,後又娶牛氏。 吳承恩父親吳銳(1461-1532),字廷器,號菊翁,為人忠厚,喜談說史傳,好游淮地名勝古寺,常給幼年吳承恩講述民間神魔故事。萬事大吉銳娶經營花邊花線的商人女兒徐氏。徐氏生一女,名吳承嘉,嫁與淮安戶部尚書沈翼的族人沈山。中年後吳銳又娶張氏,生著名的文學家吳承恩。 邊壽民 清代淮安人,原名維祺,自稱葦間居士。著名畫家,以畫蘆雁出名。他是雍正、乾降年間活躍在揚州的傑出畫坊畫家之一。 吳鞠通 1758年6月生於河下鎮。清代著名的瘟病學家。所著《瘟病條辨》一書,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後世醫家多用以指導臨床,日本中醫博士著有《內科瘟病條辨的研究》。此外,吳氏還有《醫醫病書》和後人整理的《吳鞠通醫案》流傳於世。1987年故鄉人民為紀念他,將市中醫院更名為「吳鞠通醫院」。 周實丹、阮夢桃辛亥革命前夕,周、阮二人參加柳亞子先生等創辦的南社,後回家鄉淮安又組織了淮南社。武昌起義後,他們在淮安組織武裝巡邏隊響應,後被敵人殺害。淮安人民在城西南角萬柳池邊建有周、阮二烈士詞,並整理出版了他們的詩文集《無盡庵遺集》二卷、《阮烈士遺集》一卷,都由柳亞子先生作序。 韓信 在楚漢相爭的五年中,為劉邦以弱小的兵力最終戰勝強大的項羽,建立三百年漢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但終因功高蓋主,曾被貶為淮陰侯,並引來殺身之禍。在老淮安市裡關於韓信的歷史遺址也很多,有韓信釣魚台、韓信祠、漂母祠、胯下橋和「漢淮陰侯韓信故里碑」等。在淮安碼頭鎮也有許多與韓信有關的遺跡,在當地老淮安和碼頭鎮都被稱為韓侯故里。 周恩來 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1949 ~ 1976)。 1898年3月5日周恩來同志誕生於淮安。 陳琳 漢朝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鹽瀆縣人,他做過古射陽縣郡守,後任漢末大將軍何進的主薄。因何進陰謀篡漢被殺,他避居冀州,又為袁紹重用。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第24回時也寫到陳琳的故事。後來袁紹被曹操打敗,陳琳因文雄海內,又為曹操留用,文稿多出其手。漢獻帝建安23年(公元217年)病故,葬於古射陽河畔。陳琳擅長草擬公文,尤以替袁紹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最為有名。他的詩僅存4首,以<<飲馬長城窘行>>最有價值。 陸秀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實,祖籍建湖建陽,生於1236年。幼年隨父遷居京口朱方鎮(今丹徒縣境內),後在鶴林寺讀書(鎮江焦山至今仍藏有陸秀夫題鶴林寺的石碑),20歲登進士;德祜初任禮部侍郎;後又升為端明殿學士僉書樞密院事;祥興元年(1278年)為左丞相,駐軍崖山(今廣東省新會縣境內)抵抗入侵的元軍。次年元軍攻破崖山,陸秀夫堅貞不屈、寧死不降,先驅妻、子入海,爾後背負皇帝、懷藏玉璽從容投海而死。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鄉建陽鎮建有「丞相陸公故里碑";在福建吉安有陸秀夫與蔡荔娘完婚之地"活水亭"古跡;另有<<陸忠烈集>>傳世。 張士誠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大豐縣大龍鄉張家墩人,生於1321年,鹽販出身。因受不了鹽警欺壓,於是夥同其他17個鹽民揭竿起義,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他為首領。後隊伍逐漸壯大,先攻下鹽城、泰州、高郵等地,自封誠王,國號大周,年號文佑;後又攻下平江(今蘇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為吳王。4年後被朱元璋打敗,其被俘,後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縊而死,時年47歲,葬於吳縣斜塘。 卞元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倉。少時膂力過人,曾赤手空拳打死過猛虎。後在山東永王軍中任謀劃,歷時9年。永王兵敗被俘,他作文生祭,申明大義,後被中丞李炳之陷害,發配遼東,明永樂元年被赦免歸鄉,自稱東溟叟,又號柏門老人,死於1419年,享年90歲。他一生寫下許多詩作,著名的有《遼東有感》、《戌歸》、《示後》、《戌歸詠牡丹二首》等。據傳,便倉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高谷 明朝官員,字世用,丁溪場人,生於明洪武24年(1391年),25歲登上進士,歷任翰林侍講、侍讀學士、工部尚書,後進少保東閣任大學士。66歲時升為謹身殿大學士,仍兼東閣。高谷為官清廉,辦事公道,主持正義,後因年老主動離職回家。英宗皇帝對他評價甚好。高回鄉後,仍住的是簡朴房屋,死於1460年,享年70歲。 王艮 明朝哲學家,初名銀,王守仁替他改名為艮,字汝止,號心齋,東台安豐人,出身鹽丁。他拜當時著名哲學家王守仁為師,刻苦自學,終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題,主張從日常生活中尋求真理,他認為,「道」要解決老百姓的吃飯穿衣,有飯吃、有衣穿就是道,就是真理等。王艮一生沒有參與封建政權的統治活動,不肯做官,終身為民。他是明朗哲學家的一個流派——泰州學派的創立人。他廣收門徒,弟子中有樵夫、陶匠、農民、鹽丁等,他終身講學,始終接近勞動人民。後人將其著作輯成《王心齋先生遺集》。 朱恕 明朝哲學家,泰州學派重要成員,字光信,號樂齋,大豐縣草埝人,樵夫出身。他性格剛正,見義勇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努力學習文化,勤學苦練,很有成績。在哲學思想上繼承了老師王艮的哲學思想。他雖系學者名流,但仍以樵業為生,不肯與官僚交遊,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朱恕和韓貞吾的著作,後人輯為《朱樂齋、韓貞吾兩先生遺集》流傳於世。 宋曹 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字彬臣,又字 臣,號射陵,鹽城郊區北宋庄人,生於1620年,卒於1701年。他工書能文,對書法造詣很深,著有《書法約言》、木刻雙鉤《草書千字文》、《杜詩解》、《會秋堂詩文集》等書,這些書作用很大,對後人的書法、詩文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入清後,他不滿清政府的腐朽統治,不願做官,過著隱居生活,自號耕海潛夫,以書詩自娛,寫下許多名詩,其詩篇表達了他對勞動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對清廷腐敗統治的仇恨,是一位很有骨氣的愛國詩人。 柳敬亭 明末清初大說書家,他本姓曹,原名永昌,字葵宇,東台曹家莊人,生於1587年。15歲時為避仇而流落江湖,息於柳樹下,故改姓柳,名蓬春,號敬亭。他起初自學成才,很有說書本領;後來拜松江說書名家莫後光為師。在名師指點下,大有長進,技藝精湛,在南京秦淮河開業說書,聲名大振,擅說《隋唐》、《水滸》、《三國》等書,後來成了我國評書藝人的鼻祖,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鑒真 【鑒真】(688~763)唐代高僧。俗姓淳於,揚州人。14歲出家大雲寺,從智滿禪師為沙彌。18歲,由應邀來揚州的南山律宗開創人道岸律師授菩薩戒。27歲,回揚州大明寺,是年夏主持大明寺法會。此後,在揚州興戒壇,繕道場,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講法闡律,寫經刻石,廣施醫葯,普濟眾生,為4萬餘人授戒。為道岸、義威之後一方宗首。唐天寶元年(742),日本學問僧榮睿、普照來大明寺請求推薦一傳戒師「東游興化」。時已55歲的鑒真,同思托等人先後6次東渡日本,前5次均未成功,鑒真於第五次東渡中失明。天寶十二載十一月十六日,鑒真同普照、法進、曇靜、思托、義靜、法載等24人,第六次東渡日本,歷時1個多月,於十二月二十日抵達日本阿多郡秋妻屋浦,由延慶師引入太宰府。次年二月,鑒真一行入京(奈良),安居東大寺,為聖武上皇、皇太後、孝謙天皇、皇太子等授菩薩戒,後為沙彌澄修等440餘人授戒,又為舊大僧靈福、道緣、忍基等80餘人舍舊戒後重授具足戒。是為日本佛教徒登壇受戒之始。唐乾元二年(759)鑒真率弟子普照、思托等在奈良建成招提寺,遂由東大寺移居於此。鑒真除弘揚戒律外,還將中國的建築、雕塑、醫葯等介紹到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貳』 六年級作文題材

給資料還要自己寫呀!只能給你介紹幾個!

陳 琳 漢朝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鹽瀆縣人,他做過古射陽縣郡守,後任漢末大將軍何進的主薄。因何進陰謀篡漢被殺,他避居冀州,又為袁紹重用。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第24回時也寫到陳琳的故事。後來袁紹被曹操打敗,陳琳因文雄海內,又為曹操留用,文稿多出其手。漢獻帝建安23年(公元217年)病故,葬於古射陽河畔。陳琳擅長草擬公文,尤以替袁紹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最為有名。他的詩僅存4首,以<<飲馬長城窘行>>最有價值。

陸秀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實,祖籍建湖建陽,生於1236年。幼年隨父遷居京口朱方鎮(今丹徒縣境內),後在鶴林寺讀書(鎮江焦山至今仍藏有陸秀夫題鶴林寺的石碑),20歲登進士;德祜初任禮部侍郎;後又升為端明殿學士僉書樞密院事;祥興元年(1278年)為左丞相,駐軍崖山(今廣東省新會縣境內)抵抗入侵的元軍。次年元軍攻破崖山,陸秀夫堅貞不屈、寧死不降,先驅妻、子入海,爾後背負皇帝、懷藏玉璽從容投海而死。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鄉建陽鎮建有「丞相陸公故里碑";在福建吉安有陸秀夫與蔡荔娘完婚之地"活水亭"古跡;另有<<陸忠烈集>>傳世。

張士誠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大豐縣大龍鄉張家墩人,生於1321年,鹽販出身。因受不了鹽警欺壓,於是夥同其他17個鹽民揭竿起義,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他為首領。後隊伍逐漸壯大,先攻下鹽城、泰州、高郵等地,自封誠王,國號大周,年號文佑;後又攻下平江(今蘇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為吳王。4年後被朱元璋打敗,其被俘,後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縊而死,時年47歲,葬於吳縣斜塘。

『叄』 吳承恩與西遊記全集,吳承恩與西遊記下載

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下載◇高清下載◇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電視劇在線觀看
吳承恩與西遊記在線觀看◇迅雷劇情◇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在線觀看◇優酷在線觀看
吳承恩與西遊記高清下載◇吳承恩與西遊記劇情介紹◇吳承恩與西遊記電視劇在線觀看◇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在線觀看
.
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高清視頻觀看&迅雷下載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高清視頻觀看&迅雷下載
.
電視劇資料-吳承恩與西遊記
電視劇名稱:吳承恩與西遊記
主演:
國家/地區:大陸
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劇照
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劇情介紹憨厚老實的足療師老大在東北小城過著簡單快樂的生活,幾個自以為生活幸福、吳承恩與西遊記下載吳承恩與西遊記下載事業成功的弟弟妹妹要幫大哥換一個活法,極力安排他來吳承恩與西遊記下載到北京尋找「幸福」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然而,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不同讓老大在陌生的大都市裡四處碰壁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在目睹了房地產大亨二弟、官迷三弟、房奴四弟、「股瘋」小五的生活後,老大身心俱疲、倍感茫吳承恩與西遊記下載然;但另一方面,老大又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和命運,他一直照顧著孤苦無依的梅好和她的兒子多多,像一座大山一樣成為弱者最堅實的依靠,展現了獨特的人格魅力,並最終令眾人感悟到「什麼才是觸手可及的幸福生活」。
吳承恩與西遊記高清下載◇吳承恩與西遊記劇情介紹◇吳承恩與西遊記電視劇在線觀看◇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在線觀看
記者陸逸報道反對曼聯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當記者來到他們的辦公室,包括BBC電視台在內的諸多媒體都在對他們進行采訪。MUST董事斯特吳承恩與西遊記下載吳承恩與西遊記下載林很熱情地接待了來自中國的記者,並希望通過我們的報紙轉達他們希望全世界曼聯球迷聯合起來抵制格雷澤爾家族的呼聲。 《足球》:您和同伴們策劃了綠金革命,談談想法的由來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 斯特林:為什麼要選擇金色和綠色,是因為我們要向曼聯的前身紐頓希斯俱樂部致敬,它提醒我們曼聯的根在哪裡。最初這個想法是一個球迷雜志《RedIssue》想出來的,他們認為選取金綠色視覺沖擊力很大,只要戴上金綠色圍巾或者T恤衫,別人就知道你反對格雷澤爾的立場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 這個運動進展如何? 圍巾售罄了好幾次,你剛才也看到了有很多人一買就是好幾條。我們不是為了利潤(每條圍巾5鎊),而是為了傳達一種信息。 弗格森在最近一場比賽的《觀戰指南》上說他不想要一個「分裂的俱樂部」。 但是他還說過,球迷反對格雷澤爾是有道理的,因為都是為俱樂部好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他的話你要從好幾個方面來看,就能看到好幾種不同的解釋。我能看到他傳達給球迷的信息,他支持我們這么干。 格雷澤爾入主後,球票價格幾乎貴了一倍,這恐怕是你們在債務之外另一個反對他們的原因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 沒錯,我知道有很多人因為球票價格放棄去老特拉福德看比賽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我們當地球迷的基礎主要是資金不太富裕的工人階層,現在我去酒吧里喝一杯能遇到很多放棄季票的朋友。這不是一兩個人的故事,而是一個群體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 那麼球迷組織和俱樂部的關系呢? 早就盪然無存了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現在曼聯拒絕和任何獨立的球迷組織對話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他們把我們當敵人,拒絕和我們交流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有一年吳承恩與西遊記下載我們做客羅馬踢冠軍杯,在球場里有幾個曼聯球迷鬧事被警察抓了,義大利警方不許他們見英國的律師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俱樂部吳承恩與西遊記下載吳承恩與西遊記下載沒有做出任何舉動,是我們MUST不斷從中周旋干預,最後通過我們自己的律師把這些惹了麻煩的孩子帶回曼徹斯特。 嘗試過和大衛?吉爾對話嗎? 大衛?吉爾可不喜歡我們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他不會和我們交談,但是他也是曼聯球迷,我希望他能棄暗投明站到我們這邊來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 MUST有沒有考慮過抵制曼聯的商品?畢竟這是你們能做的最直接傷害到格雷澤爾利益的事情。 這是個很大的挑戰,但是也是中國的球迷能夠幫助我們的地方:來看曼聯的比賽,支持我們的球吳承恩與西遊記下載隊,但是不要去俱樂部商店買東西,不要支持格雷澤爾的商業模式,格雷澤爾家族是吸血鬼(LEECH)。 5年前在對抗格雷澤爾家族時你們策劃了一個「300p」收購球隊的活動,在中國有不少痴心的曼聯球迷都參與了捐款(300RMB),請問最終籌集到多少資金? 有很大的進展,目前有興趣的有兩個有實力的財團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我能告訴吳承恩與西遊記下載你他們倆人都非常有影響力,都是曼聯鐵桿球迷,非常熱愛這傢俱樂部,同時很有實力。但我現在還不能透露他們的名字吳承恩與西遊記迅雷下載。

『肆』 江蘇省的"名人"

我來回答 任你選啊!!!!
江蘇歷史名人:
淮安名人:

江蘇淮安名人

關天培 1781年1月8日生於淮安。民族英雄關天培是林則徐查禁鴉片的得力助手,1841年鴉片戰爭中殉身虎門,是我國最早為抗擊帝國主義侵略而英勇犧性的高級將領。在今天的關忠節公祠內,人們還可領略到當年關天培的虎威雄姿。
梁紅玉 淮安新城人,宋代巾幗英雄,她曾與丈夫韓世宗以8000勇士打敗金兀術10萬之眾,留下「擊鼓戰金山」的佳話,在今天淮安新城建有梁紅玉祠堂
吳承恩(1506-1582),字汝忠,號射陽,明代文學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說《西遊記》的作者。他生不逢時,一生坎坷。然而在他下世400年後,他的墓地、骨骸以及他的一些碑刻手跡被發現。現已於淮安河下打銅巷重建「射陽*」吳承思故居,馬甸鄉的二堡村吳承恩墓地也修茸一新。少年時,吳承恩喜聽淮河水神及僧伽大聖等故事,中年後,開始將唐僧西遊故事,結合唐人傳奇、佛道經典、民間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書房"射陽(竹移)"中,創作成百回本小說《西遊記》。此書一問世,就被譽為「四大奇書」之一,成為世界文壇瑰寶。吳承恩擅長繪畫、書法,多才多藝。然而科舉不利,至中年始為歲貢生。60歲時出任長興縣丞,又因與長官不諧,拂袖而歸。後又聘任過荊王府紀善。吳承恩原配夫人生一子,名吳鳳毛,聘狀元沈坤女,因鳳毛早夭而未行,後又娶牛氏。
吳承恩父親吳銳(1461-1532),字廷器,號菊翁,為人忠厚,喜談說史傳,好游淮地名勝古寺,常給幼年吳承恩講述民間神魔故事。萬事大吉銳娶經營花邊花線的商人女兒徐氏。徐氏生一女,名吳承嘉,嫁與淮安戶部尚書沈翼的族人沈山。中年後吳銳又娶張氏,生著名的文學家吳承恩。
邊壽民 清代淮安人,原名維祺,自稱葦間居士。著名畫家,以畫蘆雁出名。他是雍正、乾降年間活躍在揚州的傑出畫坊畫家之一。
吳鞠通 1758年6月生於河下鎮。清代著名的瘟病學家。所著《瘟病條辨》一書,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後世醫家多用以指導臨床,日本中醫博士著有《內科瘟病條辨的研究》。此外,吳氏還有《醫醫病書》和後人整理的《吳鞠通醫案》流傳於世。1987年故鄉人民為紀念他,將市中醫院更名為「吳鞠通醫院」。
周實丹、阮夢桃辛亥革命前夕,周、阮二人參加柳亞子先生等創辦的南社,後回家鄉淮安又組織了淮南社。武昌起義後,他們在淮安組織武裝巡邏隊響應,後被敵人殺害。淮安人民在城西南角萬柳池邊建有周、阮二烈士詞,並整理出版了他們的詩文集《無盡庵遺集》二卷、《阮烈士遺集》一卷,都由柳亞子先生作序。
韓信 在楚漢相爭的五年中,為劉邦以弱小的兵力最終戰勝強大的項羽,建立三百年漢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但終因功高蓋主,曾被貶為淮陰侯,並引來殺身之禍。在老淮安市裡關於韓信的歷史遺址也很多,有韓信釣魚台、韓信祠、漂母祠、胯下橋和「漢淮陰侯韓信故里碑」等。在淮安碼頭鎮也有許多與韓信有關的遺跡,在當地老淮安和碼頭鎮都被稱為韓侯故里。
周恩來 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1949 ~ 1976)。 1898年3月5日周恩來同志誕生於淮安。

陳 琳 漢朝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鹽瀆縣人,他做過古射陽縣郡守,後任漢末大將軍何進的主薄。因何進陰謀篡漢被殺,他避居冀州,又為袁紹重用。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第24回時也寫到陳琳的故事。後來袁紹被曹操打敗,陳琳因文雄海內,又為曹操留用,文稿多出其手。漢獻帝建安23年(公元217年)病故,葬於古射陽河畔。陳琳擅長草擬公文,尤以替袁紹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最為有名。他的詩僅存4首,以<<飲馬長城窘行>>最有價值。

陸秀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實,祖籍建湖建陽,生於1236年。幼年隨父遷居京口朱方鎮(今丹徒縣境內),後在鶴林寺讀書(鎮江焦山至今仍藏有陸秀夫題鶴林寺的石碑),20歲登進士;德祜初任禮部侍郎;後又升為端明殿學士僉書樞密院事;祥興元年(1278年)為左丞相,駐軍崖山(今廣東省新會縣境內)抵抗入侵的元軍。次年元軍攻破崖山,陸秀夫堅貞不屈、寧死不降,先驅妻、子入海,爾後背負皇帝、懷藏玉璽從容投海而死。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鄉建陽鎮建有「丞相陸公故里碑";在福建吉安有陸秀夫與蔡荔娘完婚之地"活水亭"古跡;另有<<陸忠烈集>>傳世。

張士誠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大豐縣大龍鄉張家墩人,生於1321年,鹽販出身。因受不了鹽警欺壓,於是夥同其他17個鹽民揭竿起義,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他為首領。後隊伍逐漸壯大,先攻下鹽城、泰州、高郵等地,自封誠王,國號大周,年號文佑;後又攻下平江(今蘇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為吳王。4年後被朱元璋打敗,其被俘,後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縊而死,時年47歲,葬於吳縣斜塘。

卞元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倉。少時膂力過人,曾赤手空拳打死過猛虎。後在山東永王軍中任謀劃,歷時9年。永王兵敗被俘,他作文生祭,申明大義,後被中丞李炳之陷害,發配遼東,明永樂元年被赦免歸鄉,自稱東溟叟,又號柏門老人,死於1419年,享年90歲。他一生寫下許多詩作,著名的有《遼東有感》、《戌歸》、《示後》、《戌歸詠牡丹二首》等。據傳,便倉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高 谷 明朝官員,字世用,丁溪場人,生於明洪武24年(1391年),25歲登上進士,歷任翰林侍講、侍讀學士、工部尚書,後進少保東閣任大學士。66歲時升為謹身殿大學士,仍兼東閣。高谷為官清廉,辦事公道,主持正義,後因年老主動離職回家。英宗皇帝對他評價甚好。高回鄉後,仍住的是簡朴房屋,死於1460年,享年70歲。

王 艮 明朝哲學家,初名銀,王守仁替他改名為艮,字汝止,號心齋,東台安豐人,出身鹽丁。他拜當時著名哲學家王守仁為師,刻苦自學,終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題,主張從日常生活中尋求真理,他認為,「道」要解決老百姓的吃飯穿衣,有飯吃、有衣穿就是道,就是真理等。王艮一生沒有參與封建政權的統治活動,不肯做官,終身為民。他是明朗哲學家的一個流派——泰州學派的創立人。他廣收門徒,弟子中有樵夫、陶匠、農民、鹽丁等,他終身講學,始終接近勞動人民。後人將其著作輯成《王心齋先生遺集》。

朱 恕 明朝哲學家,泰州學派重要成員,字光信,號樂齋,大豐縣草埝人,樵夫出身。他性格剛正,見義勇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努力學習文化,勤學苦練,很有成績。在哲學思想上繼承了老師王艮的哲學思想。他雖系學者名流,但仍以樵業為生,不肯與官僚交遊,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朱恕和韓貞吾的著作,後人輯為《朱樂齋、韓貞吾兩先生遺集》流傳於世。

宋 曹 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字彬臣,又字 臣,號射陵,鹽城郊區北宋庄人,生於1620年,卒於1701年。他工書能文,對書法造詣很深,著有《書法約言》、木刻雙鉤《草書千字文》、《杜詩解》、《會秋堂詩文集》等書,這些書作用很大,對後人的書法、詩文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入清後,他不滿清政府的腐朽統治,不願做官,過著隱居生活,自號耕海潛夫,以書詩自娛,寫下許多名詩,其詩篇表達了他對勞動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對清廷腐敗統治的仇恨,是一位很有骨氣的愛國詩人。

柳敬亭 明末清初大說書家,他本姓曹,原名永昌,字葵宇,東台曹家莊人,生於1587年。15歲時為避仇而流落江湖,息於柳樹下,故改姓柳,名蓬春,號敬亭。他起初自學成才,很有說書本領;後來拜松江說書名家莫後光為師。在名師指點下,大有長進,技藝精湛,在南京秦淮河開業說書,聲名大振,擅說《隋唐》、《水滸》、《三國》等書,後來成了我國評書藝人的鼻祖,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鑒真

【鑒真】(688~763)唐代高僧。俗姓淳於,揚州人。14歲出家大雲寺,從智滿禪師為沙彌。18歲,由應邀來揚州的南山律宗開創人道岸律師授菩薩戒。27歲,回揚州大明寺,是年夏主持大明寺法會。此後,在揚州興戒壇,繕道場,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講法闡律,寫經刻石,廣施醫葯,普濟眾生,為4萬餘人授戒。為道岸、義威之後一方宗首。唐天寶元年(742),日本學問僧榮睿、普照來大明寺請求推薦一傳戒師「東游興化」。時已55歲的鑒真,同思托等人先後6次東渡日本,前5次均未成功,鑒真於第五次東渡中失明。天寶十二載十一月十六日,鑒真同普照、法進、曇靜、思托、義靜、法載等24人,第六次東渡日本,歷時1個多月,於十二月二十日抵達日本阿多郡秋妻屋浦,由延慶師引入太宰府。次年二月,鑒真一行入京(奈良),安居東大寺,為聖武上皇、皇太後、孝謙天皇、皇太子等授菩薩戒,後為沙彌澄修等440餘人授戒,又為舊大僧靈福、道緣、忍基等80餘人舍舊戒後重授具足戒。是為日本佛教徒登壇受戒之始。唐乾元二年(759)鑒真率弟子普照、思托等在奈良建成招提寺,遂由東大寺移居於此。鑒真除弘揚戒律外,還將中國的建築、雕塑、醫葯等介紹到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秦少游

【秦少游】(1049~1100)宋代詞人。名觀,字太虛、少游,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人。北宋元豐八年(1085)進士,授定海主簿,調蔡州教授。後經蘇軾、范純仁等舉薦,參加制科考試,授為宣德郎、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不久又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官。此間,秦少游發表過許多切中時弊的言論,並望朝廷審時度勢,安都定策,區別朋黨,任用賢能,遂遭舊黨攻擊,屢遭貶謫。紹聖元年(1094)調任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劉拯讒他增損《實錄》,貶為處州監酒稅。復以他罪削職流放郴州,後又除去名籍,貶謫橫州。元符二年(1099),貶徙雷州。徽宗即位,大赦黨人,秦少游復為宣德郎,還放至衡州,途經藤州,游光化亭(一作華光亭),為友人吟誦夢中長短句《好事近》,索水欲飲,水至,笑視之而卒。秦少游長於議論,文麗詩深,兼有詩、詞、文賦與書法多方面才能,尤以北宋婉約派詞宗馳名於世。著作有《淮海集》40卷、《淮海詞》(又名《淮海居士長短句》)、《勸善錄》、《逆旅集》。又輯《揚州詩》、《高郵詩》。�

鄭板橋

【鄭板橋】(1693~1765)清代畫家、書法家、詩人。名燮,字克柔,號板橋。興化市(原屬揚州)人。「揚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17歲讀書於真州(今儀征)毛家橋,20歲從鄉里陸種園學填詞,23歲於鄉里及真州江村教館。其時已中秀才,教書非其所願,約於30歲前後至揚州謀生。30~40歲間,父親、兒子、妻子先後去世,家境艱難,靠賣書畫度日。40歲時,應試南京,中舉。44歲時去北京應試,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乾隆七年(1742)春,任山東范縣(今屬河南)縣令。十一年(1746),調署山東濰縣。次年,該縣遭災,他開倉借糧於民,並令富戶平糶所積之糧。任中處理民事,多助窮苦百姓,不幫富商,因之得罪豪紳,於十八年(1753)被罷官。回揚州後,以賣字畫為生,晚年回興化。鄭板橋善畫,尤擅寫蘭竹。亦善書法,楷、行、隸三體相兼,以畫法入筆,用隸體參入行楷,自成一格,號稱「六分半書」,後人稱之為「亂石鋪街」。又善詩文,作品明白流暢,不受神韻格調之縛。其中,《悍吏》、《私刑惡》、《孤兒行》、《逃荒行》等作,描寫人民疾苦;《家書》、《道情》等作,自然坦率,為世人稱道。人稱鄭板橋詩、書、畫三絕。�

羅聘

【羅聘】(1733~1799)清代畫家。字遁夫,號兩峰。祖籍安徽歙縣,其先輩遷居揚州。「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24歲時,拜金農為師,學詩習畫,30歲時在揚州畫界嶄露頭角。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羅聘攜畫至京師拜謁名流,所作8幅《鬼趣圖》最受注意。次年南歸,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農詩作,並作後記。三十八年(1773)路經泰安,與幾位好友相遇,滯留數月,於次年返里。42~46歲間,曾游歷魯、晉、豫、鄂等地。47歲時,第二次赴京。其間,他曾畫蜈蚣、觀音、杜甫與韓愈像,又作過指畫。在外漫遊近10年,後因囊中羞澀而返里。返里後,仍以賣書畫為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應地方之請為重寧寺作大幅壁畫,畫中仙佛人物維妙維肖,傳為名勝,今已不存。乾隆五十五年(1790),羅聘攜幼子允纘三上京師。其書畫不僅達官貴人求購,在京朝鮮人亦以重金收買。其時收入頗豐,但因豪爽揮霍,8年後還需別人資助路費,才得以返回故里。返鄉之後,作《梅花記歲圖》。嘉慶四年(1799)逝世。

『伍』 急需江蘇省有什麼名人

名人薈萃:江蘇歷史上名人輩出,燦若繁星。政治家、軍事家有孫武、伍子胥、劉邦、項羽、韓信等,科學家有祖沖之、沈括、徐光啟、徐霞客等,文學家有劉勰、李煜(南唐後主)、范仲淹、秦觀、范成大、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吳敬梓、馮夢龍、劉鄂等,藝術家、書畫家有顧愷之、張旭、米芾、唐寅、文徵明、祝枝山和以鄭板橋為代表的「揚州八怪」,還有思想家顧炎武等。《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儒林外史》等古典名著均出自江蘇籍作者之手或與江蘇有關。張謇、榮宗敬、榮德生、劉國鈞等著名實業家,是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重要創始人。近代和當代著名的科學家有華羅庚、周培源、茅以升、錢偉長等,文化名人有柳亞子、朱自清、葉聖陶等,著名書畫家有徐悲鴻、劉海粟、傅抱石、錢松喦、林散之等,著名表演藝術家有梅蘭芳、周信芳、趙丹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張太雷、惲代英、瞿秋白等都是江蘇籍。
關天培 1781年1月8日生於淮安。民族英雄關天培是林則徐查禁鴉片的得力助手,1841年鴉片戰爭中殉身虎門,是我國最早為抗擊帝國主義侵略而英勇犧性的高級將領。在今天的關忠節公祠內,人們還可領略到當年關天培的虎威雄姿。
梁紅玉 淮安新城人,宋代巾幗英雄,她曾與丈夫韓世宗以8000勇士打敗金兀術10萬之眾,留下「擊鼓戰金山」的佳話,在今天淮安新城建有梁紅玉祠堂
吳承恩(1506-1582),字汝忠,號射陽,明代文學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說《西遊記》的作者。他生不逢時,一生坎坷。然而在他下世400年後,他的墓地、骨骸以及他的一些碑刻手跡被發現。現已於淮安河下打銅巷重建「射陽*」吳承思故居,馬甸鄉的二堡村吳承恩墓地也修茸一新。少年時,吳承恩喜聽淮河水神及僧伽大聖等故事,中年後,開始將唐僧西遊故事,結合唐人傳奇、佛道經典、民間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書房"射陽(竹移)"中,創作成百回本小說《西遊記》。此書一問世,就被譽為「四大奇書」之一,成為世界文壇瑰寶。吳承恩擅長繪畫、書法,多才多藝。然而科舉不利,至中年始為歲貢生。60歲時出任長興縣丞,又因與長官不諧,拂袖而歸。後又聘任過荊王府紀善。吳承恩原配夫人生一子,名吳鳳毛,聘狀元沈坤女,因鳳毛早夭而未行,後又娶牛氏。
吳承恩父親吳銳(1461-1532),字廷器,號菊翁,為人忠厚,喜談說史傳,好游淮地名勝古寺,常給幼年吳承恩講述民間神魔故事。萬事大吉銳娶經營花邊花線的商人女兒徐氏。徐氏生一女,名吳承嘉,嫁與淮安戶部尚書沈翼的族人沈山。中年後吳銳又娶張氏,生著名的文學家吳承恩。
邊壽民 清代淮安人,原名維祺,自稱葦間居士。著名畫家,以畫蘆雁出名。他是雍正、乾降年間活躍在揚州的傑出畫坊畫家之一。
吳鞠通 1758年6月生於河下鎮。清代著名的瘟病學家。所著《瘟病條辨》一書,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後世醫家多用以指導臨床,日本中醫博士著有《內科瘟病條辨的研究》。此外,吳氏還有《醫醫病書》和後人整理的《吳鞠通醫案》流傳於世。1987年故鄉人民為紀念他,將市中醫院更名為「吳鞠通醫院」。
周實丹、阮夢桃辛亥革命前夕,周、阮二人參加柳亞子先生等創辦的南社,後回家鄉淮安又組織了淮南社。武昌起義後,他們在淮安組織武裝巡邏隊響應,後被敵人殺害。淮安人民在城西南角萬柳池邊建有周、阮二烈士詞,並整理出版了他們的詩文集《無盡庵遺集》二卷、《阮烈士遺集》一卷,都由柳亞子先生作序。
韓信 在楚漢相爭的五年中,為劉邦以弱小的兵力最終戰勝強大的項羽,建立三百年漢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但終因功高蓋主,曾被貶為淮陰侯,並引來殺身之禍。在老淮安市裡關於韓信的歷史遺址也很多,有韓信釣魚台、韓信祠、漂母祠、胯下橋和「漢淮陰侯韓信故里碑」等。在淮安碼頭鎮也有許多與韓信有關的遺跡,在當地老淮安和碼頭鎮都被稱為韓侯故里。
周恩來 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1949 ~ 1976)。 1898年3月5日周恩來同志誕生於淮安。

陳 琳 漢朝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鹽瀆縣人,他做過古射陽縣郡守,後任漢末大將軍何進的主薄。因何進陰謀篡漢被殺,他避居冀州,又為袁紹重用。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第24回時也寫到陳琳的故事。後來袁紹被曹操打敗,陳琳因文雄海內,又為曹操留用,文稿多出其手。漢獻帝建安23年(公元217年)病故,葬於古射陽河畔。陳琳擅長草擬公文,尤以替袁紹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最為有名。他的詩僅存4首,以<<飲馬長城窘行>>最有價值。

陸秀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實,祖籍建湖建陽,生於1236年。幼年隨父遷居京口朱方鎮(今丹徒縣境內),後在鶴林寺讀書(鎮江焦山至今仍藏有陸秀夫題鶴林寺的石碑),20歲登進士;德祜初任禮部侍郎;後又升為端明殿學士僉書樞密院事;祥興元年(1278年)為左丞相,駐軍崖山(今廣東省新會縣境內)抵抗入侵的元軍。次年元軍攻破崖山,陸秀夫堅貞不屈、寧死不降,先驅妻、子入海,爾後背負皇帝、懷藏玉璽從容投海而死。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鄉建陽鎮建有「丞相陸公故里碑";在福建吉安有陸秀夫與蔡荔娘完婚之地"活水亭"古跡;另有<<陸忠烈集>>傳世。

張士誠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大豐縣大龍鄉張家墩人,生於1321年,鹽販出身。因受不了鹽警欺壓,於是夥同其他17個鹽民揭竿起義,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他為首領。後隊伍逐漸壯大,先攻下鹽城、泰州、高郵等地,自封誠王,國號大周,年號文佑;後又攻下平江(今蘇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為吳王。4年後被朱元璋打敗,其被俘,後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縊而死,時年47歲,葬於吳縣斜塘。

卞元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倉。少時膂力過人,曾赤手空拳打死過猛虎。後在山東永王軍中任謀劃,歷時9年。永王兵敗被俘,他作文生祭,申明大義,後被中丞李炳之陷害,發配遼東,明永樂元年被赦免歸鄉,自稱東溟叟,又號柏門老人,死於1419年,享年90歲。他一生寫下許多詩作,著名的有《遼東有感》、《戌歸》、《示後》、《戌歸詠牡丹二首》等。據傳,便倉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高 谷 明朝官員,字世用,丁溪場人,生於明洪武24年(1391年),25歲登上進士,歷任翰林侍講、侍讀學士、工部尚書,後進少保東閣任大學士。66歲時升為謹身殿大學士,仍兼東閣。高谷為官清廉,辦事公道,主持正義,後因年老主動離職回家。英宗皇帝對他評價甚好。高回鄉後,仍住的是簡朴房屋,死於1460年,享年70歲。

王 艮 明朝哲學家,初名銀,王守仁替他改名為艮,字汝止,號心齋,東台安豐人,出身鹽丁。他拜當時著名哲學家王守仁為師,刻苦自學,終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題,主張從日常生活中尋求真理,他認為,「道」要解決老百姓的吃飯穿衣,有飯吃、有衣穿就是道,就是真理等。王艮一生沒有參與封建政權的統治活動,不肯做官,終身為民。他是明朗哲學家的一個流派——泰州學派的創立人。他廣收門徒,弟子中有樵夫、陶匠、農民、鹽丁等,他終身講學,始終接近勞動人民。後人將其著作輯成《王心齋先生遺集》。

朱 恕 明朝哲學家,泰州學派重要成員,字光信,號樂齋,大豐縣草埝人,樵夫出身。他性格剛正,見義勇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努力學習文化,勤學苦練,很有成績。在哲學思想上繼承了老師王艮的哲學思想。他雖系學者名流,但仍以樵業為生,不肯與官僚交遊,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朱恕和韓貞吾的著作,後人輯為《朱樂齋、韓貞吾兩先生遺集》流傳於世。

宋 曹 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字彬臣,又字 臣,號射陵,鹽城郊區北宋庄人,生於1620年,卒於1701年。他工書能文,對書法造詣很深,著有《書法約言》、木刻雙鉤《草書千字文》、《杜詩解》、《會秋堂詩文集》等書,這些書作用很大,對後人的書法、詩文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入清後,他不滿清政府的腐朽統治,不願做官,過著隱居生活,自號耕海潛夫,以書詩自娛,寫下許多名詩,其詩篇表達了他對勞動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對清廷腐敗統治的仇恨,是一位很有骨氣的愛國詩人。

柳敬亭 明末清初大說書家,他本姓曹,原名永昌,字葵宇,東台曹家莊人,生於1587年。15歲時為避仇而流落江湖,息於柳樹下,故改姓柳,名蓬春,號敬亭。他起初自學成才,很有說書本領;後來拜松江說書名家莫後光為師。在名師指點下,大有長進,技藝精湛,在南京秦淮河開業說書,聲名大振,擅說《隋唐》、《水滸》、《三國》等書,後來成了我國評書藝人的鼻祖,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鑒真

【鑒真】(688~763)唐代高僧。俗姓淳於,揚州人。14歲出家大雲寺,從智滿禪師為沙彌。18歲,由應邀來揚州的南山律宗開創人道岸律師授菩薩戒。27歲,回揚州大明寺,是年夏主持大明寺法會。此後,在揚州興戒壇,繕道場,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講法闡律,寫經刻石,廣施醫葯,普濟眾生,為4萬餘人授戒。為道岸、義威之後一方宗首。唐天寶元年(742),日本學問僧榮睿、普照來大明寺請求推薦一傳戒師「東游興化」。時已55歲的鑒真,同思托等人先後6次東渡日本,前5次均未成功,鑒真於第五次東渡中失明。天寶十二載十一月十六日,鑒真同普照、法進、曇靜、思托、義靜、法載等24人,第六次東渡日本,歷時1個多月,於十二月二十日抵達日本阿多郡秋妻屋浦,由延慶師引入太宰府。次年二月,鑒真一行入京(奈良),安居東大寺,為聖武上皇、皇太後、孝謙天皇、皇太子等授菩薩戒,後為沙彌澄修等440餘人授戒,又為舊大僧靈福、道緣、忍基等80餘人舍舊戒後重授具足戒。是為日本佛教徒登壇受戒之始。唐乾元二年(759)鑒真率弟子普照、思托等在奈良建成招提寺,遂由東大寺移居於此。鑒真除弘揚戒律外,還將中國的建築、雕塑、醫葯等介紹到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秦少游

【秦少游】(1049~1100)宋代詞人。名觀,字太虛、少游,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人。北宋元豐八年(1085)進士,授定海主簿,調蔡州教授。後經蘇軾、范純仁等舉薦,參加制科考試,授為宣德郎、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不久又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官。此間,秦少游發表過許多切中時弊的言論,並望朝廷審時度勢,安都定策,區別朋黨,任用賢能,遂遭舊黨攻擊,屢遭貶謫。紹聖元年(1094)調任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劉拯讒他增損《實錄》,貶為處州監酒稅。復以他罪削職流放郴州,後又除去名籍,貶謫橫州。元符二年(1099),貶徙雷州。徽宗即位,大赦黨人,秦少游復為宣德郎,還放至衡州,途經藤州,游光化亭(一作華光亭),為友人吟誦夢中長短句《好事近》,索水欲飲,水至,笑視之而卒。秦少游長於議論,文麗詩深,兼有詩、詞、文賦與書法多方面才能,尤以北宋婉約派詞宗馳名於世。著作有《淮海集》40卷、《淮海詞》(又名《淮海居士長短句》)、《勸善錄》、《逆旅集》。又輯《揚州詩》、《高郵詩》。�

鄭板橋

【鄭板橋】(1693~1765)清代畫家、書法家、詩人。名燮,字克柔,號板橋。興化市(原屬揚州)人。「揚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17歲讀書於真州(今儀征)毛家橋,20歲從鄉里陸種園學填詞,23歲於鄉里及真州江村教館。其時已中秀才,教書非其所願,約於30歲前後至揚州謀生。30~40歲間,父親、兒子、妻子先後去世,家境艱難,靠賣書畫度日。40歲時,應試南京,中舉。44歲時去北京應試,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乾隆七年(1742)春,任山東范縣(今屬河南)縣令。十一年(1746),調署山東濰縣。次年,該縣遭災,他開倉借糧於民,並令富戶平糶所積之糧。任中處理民事,多助窮苦百姓,不幫富商,因之得罪豪紳,於十八年(1753)被罷官。回揚州後,以賣字畫為生,晚年回興化。鄭板橋善畫,尤擅寫蘭竹。亦善書法,楷、行、隸三體相兼,以畫法入筆,用隸體參入行楷,自成一格,號稱「六分半書」,後人稱之為「亂石鋪街」。又善詩文,作品明白流暢,不受神韻格調之縛。其中,《悍吏》、《私刑惡》、《孤兒行》、《逃荒行》等作,描寫人民疾苦;《家書》、《道情》等作,自然坦率,為世人稱道。人稱鄭板橋詩、書、畫三絕。

『陸』 誰能推薦幾本好看的歷史類小說啊

【醉笑紅塵】作者:醉笑紅塵丫丫 類別:歷史時空 作品簡介:他,冷酷霸道;他,溫潤如玉;他,風流豪爽;他,與世無爭;他們都是天之驕子,人中龍鳳,但眼裡卻只有她而她,只是一縷來自異時空的幽魂,渴望溫暖,卻又逃避柔情,得失中,醉笑紅塵……********************************************************************************************有些東西因為太美,所以不能握在手中;有種情感因為太真,所以只能淡若清風。愛,從來就是一件千回百轉的事。不曾被離棄,不曾受傷害,怎懂得愛人?愛,原來是一種經歷,但願人長久。 在線閱讀: http://www.wkanbook.com/bookHandle.do?method=detail&bid=794 【逝者如斯——蘇凝篇】作者:沁筱 類別:都市言情 作品簡介:在生命的長河中,很多人來了又去了,很多事發生了又被湮沒了。可是所有這些來過,所有這些發生,都或多或少地留下印記,讓人在某一刻忽然想起……殷傑,沈坤,表哥,安琪,沈玉…這些人在我的人生歷程中都曾濃墨重彩地抒寫屬於他們的故事;愛情,親情,友情……種種情感都曾令我從中獲得無比的快樂與最大的痛苦。我愛過一些人,也恨過一些人;被一些人深愛,也被一些人痛恨.然而當這所有的一切都已成為過往,曾經的愛都不過是山間的一縷清風,逝者如斯…… 在線閱讀: http://www.wkanbook.com/bookHandle.do?method=detail&bid=14039 【撿來的老婆是律師】作者:天從月 類別:都市生活 作品簡介:路上撿到一個美女我該怎麼辦?娶了她吧,嗯,很不錯的一個提議。不是吧?你是律師?這么高尚的職業半夜跑出去喝醉了在街上亂搭男人的肩膀…… 在線閱讀: http://www.wkanbook.com/bookHandle.do?method=detail&bid=575

『柒』 如何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一個人在我們面前口若懸河地無所不談,並且還持有個人的不少獨特見解,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由衷地感嘆,他太有知識了;還有一種情況是,當一個人告訴我們,他畢業名牌大學,碩士或者是博士學歷的時候,我們同樣也會在內心發出感慨,這個人真厲害學歷很高!這些現象在我們當今的社會中隨處可見,我們在頭腦里也已經固化了這么一種思維模式,總是覺得這樣的人是有知識的,同時也會在思維中自然地進入另一個邏輯有知識的人就是有才華的人,有才華的人等於有才能(技能)(技能是指專業性解決問題的技術性能力,而才能就是指能有效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人,初看這樣的邏輯似乎沒什麼問題,但事實上我們的思維已經出現了錯誤,有知識的人可以是有才華(知識的表達能力)的人,但未必就是有才能或者技能的人,如果你把知識等同於才能和技能,那麼你很可悲,因為你太容易被忽悠,卻很難識別真正的人才,因為有的人知識豐富卻無法轉化為技能,有的人知識不多,但運用知識的能力很強,而在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中,我們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而真正的人才就是既具備淵博的知識,同時又能有效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人!那麼如何才能將知識轉化為有效的技能呢? 知識:尚未產生價值的客觀信息 知識的作用毋庸置疑,我們習慣上的理解也總是覺得知識越多越好,所以才有了很多人在不斷的補課和埋頭的進修,有的人甚至花了多年的時間就為了考一張大學文憑,有的人一味地想多學點東西,希望自己能掌握更多的知識,或者最好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全才,這從現象來看是好事,畢竟作為一個社會人,能都掌握幾門學科的知識總是好的,所謂以備不時之需嘛。但是,如果我們能深入了解知識的本質之後再來看知識本身,我們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我們想像的那樣。讓我們來解剖一下知識的概念。 知識知識,就是認識世界的客觀信息,譬如,當你第一次接觸一種全新的電子裝置時,你肯定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派什麼用途?直到你看到這個裝置的說明書或者有人告訴你,這種有圖文顯示屏幕,有打字鍵盤的的電子裝置叫"電腦,那麼,讓你知道這個電子裝置叫電腦的的信息就是知識,再譬如,你原來只是學中文的,並不知道工商管理是怎麼一回事,直到你多完了mba,你才明白工商管理的原理,那麼這個讀書的過程就是你接受這些讓你知道工商管理原理並如何運用的信息過程,也就是說你的頭腦里裝入了這些讓你懂得工商管理學原理的客觀信息,但你究竟具備不具備運用這些客觀信息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能力,是需要進一步實踐來證明的,你所掌握的這些信息再豐富也不能證明你有解決工商管理中各類難題的能力,這就是知識的局限。一句話,知識就是客觀的信息,知識本身不具有價值,只有當你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解決了一個難題,那麼這個知識就有了價值,如果這個難題本身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解決之後又能給自己和社會乃至全世界帶來巨大影響的,那麼這個知識的價值就被最大化了。 在現行的教育體系下,我們從小學讀到大學,我們的教育機構和我們的父母們總是在告訴我們,這個是什麼樣的,那個是什麼樣的,物理是怎麼一回事,化學又是什麼原理;世界是什麼樣的?宇宙是什麼樣的,我們的大腦也如同一部具有龐大內存的照相機,不斷地攝入我們接受的信息,然後儲存在大腦中,以備不時之需。而我們自身也把自己當成一塊巨大的海綿,不斷地吸收這些知識。使得我們的大腦中的信息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教育機構從來不會教我們的學生如何將這些知識轉化為技能,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學校里的老師們,幾乎都是習慣於拷貝教學課本,然後傳聲筒般,將課本上的文字通過某些解釋或實驗傳遞給我們的學生,如果某個老師教課的時候生動化一點,可能我們吸收的效果會好一點,但如果只是機械的傳聲筒老師,那麼我們的學生會可憐地少吸收很多知識。這種教育體系下的學生,難怪除了那些有戰略遠見的跨國大公司會錄取一些應屆畢業生外,一般的企業大多不願意接納剛畢業的學生,他們更願意招聘一些有社會實踐或者行業工作經驗的熟手。因為這些剛畢業的學生,必須要經過大半年(有的周期甚至更長)的培養和訓練才能為企業分解部分工作。 經驗:一種效用有限的知識和技能 上面講到了,企業在錄用新員工的時候,往往會將注意力集中在招聘有經驗的人才上,在企業的用人邏輯中,有經驗的人才企業投入的教育培養成本就低,產生價值效用的時間也就更快,這是一種有用的資源,而沒有經驗的新員工,企業要為之投入教育和培養成本,為企業創造效用價值的時間則會更長。我們不難看出,經驗在這里被企業看成是一種有價值的資源,所以經驗有時候是一種技能,有時候卻只是一種知識,也就是尚未產生價值的客觀信息。那麼在什麼情況下的經驗是可以成為技能,在什麼狀態下經驗只能成為客觀的信息呢? 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有兩種情況會使我們引以為豪的經驗成為一種客觀信息般的知識,一是經驗遭遇了跨行業的難題,這個時候你的經驗就派不上用途了,如同儲存在頭腦里的客觀信息,不能產生有用的價值;二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難題,這個時候縱使你有再豐富的經驗也無濟於事。 同理,一個人的經驗是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至少局限在某一個行業的領域內,譬如你有豐富的駕駛經驗,也可能有某些卓越的處理危險事件的能力,但你不會具備駕駛和操縱吊車的能力,因為你的經驗只局限在你所駕駛的汽車種類;而一個臨床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是不可能把他在外科上積累的經驗轉化到律師的職業上。 綜上所述,經驗的效用,只局限在相同行業的相同技術領域。離開了這個前提,經驗就不起任何作用。所以,一個有經驗的人,沒必要因此而自以為是,因為你的能力有限,當人們用另一個領域的技能與你pk時,你就成了一個廢人,所謂術有專攻就是這個意思! 技能:一種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以上的闡述,我相信讀者諸君已經明白什麼是技能了,一句話,技能就是解決專業性問題的專業能力,譬如營銷策劃人員掌握的營銷專業技能,就比較容易轉化為一種為企業所共用的專業技能,因為這取決於這個職業的特殊性,學校里教不出營銷策劃高手,企業自身也培養不出來,只有既擁有企業營銷實踐的經驗,又具備營銷策劃的專業能力,然後才能具備解決企業各種營銷難題的專業性技能。但這里要闡明的是,並非每一個具備上述兩種能力的人,就一定是解決營銷難題的高手,因為解決營銷難題的還得看你的思維能力如何?因為思維能力薄弱,就會影響你確認問題,而問題確認錯誤,解決問題的結果也就會出現偏差。 所以,專業知識只是解決問題必須具備的基礎,解決問題的關鍵還得依靠一個人的思維能力,而解決問題的第一個核心,就是界定問題的能力。 我在2007年創立的橫向思維解題法有5個步驟,即問題確認+橫向思維+逆反交叉+問題切換+思維聚焦=最佳答案。確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如果問題確認錯誤,那麼最終的解答也會是錯誤的!舉個例子:一個人要喝水,但沒有水,怎麼辦?這個問題的核心究竟是什麼?是要喝水,但沒有水嗎?如果我們確認的問題是這樣,那麼沒有水,就必須要找水,那麼確認的問題就成了找水,如果我們進一步延伸,那麼會有如下幾種答案:1是到遠處有水的地方去運水;2是立刻打井取水 而事實上這個問題真正的核心不是找水,而是一個人口渴了,那麼解決口渴的問題有很多,水沒有,可以有果汁、牛奶、湯或者水果等代替物來解決,如果是這樣,那麼解決問題的途徑會更多,自然也更容易了。所以說,如果一個問題的核心確認錯誤,那麼最終的解答也會是錯誤的,甚至錯的離譜。 確認問題比解決問題來得更為重要,因為問題確認錯誤,那麼即便你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相信也一定不是最佳的問題解法,也許因為選擇了錯誤的解法會而使企業蒙受更多的經濟損失或者延誤了有效的時機,但我們通常在找到一種自以為的解決方法時往往不在化經歷尋找更優的解法了。 什麼是確認問題本質?當一個人告訴你他很需要錢的時候,找錢不一定是正確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時,他需要錢干什麼?如果是飢餓,那麼只要一塊麵包就可以解決問題,而不需要找錢"了。所以問題確認有時候確實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但我們的思維習慣往往使我們過於自信,總是自以為知道了問題,對某些概念不求甚解,同時,我們習慣運用的邏輯思維,也是解決問題的很大障礙,要真正掌握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要學會橫向思維,只有思維突破了,你才有能力將知識全部轉化為解決問題的高超技能。 思維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有效方法 目前據我所知,我們人類常用的思維模式是邏輯思維,也就是垂直思維,垂直思維的好處是每件事的判斷和決策都帶有縝密的邏輯性,這樣的思維導致我們始終圍繞著線而展開,無法脫離這個思維的線;譬如,有一次我在課堂上向學員提出這樣問題:你們信不信我沈坤會穿牆而過?大部分人被我的問題問住了,隨即搖頭認為不可能,一些遲疑的人也不理解我問這個問題的原因而不知可否。 事實上我是想通過這么一個問題,激發大家的思維,但很可惜,全體學員都被自己頭腦里的邏輯思維給卡住了,因為在邏輯思維里,人是不可能穿牆而過的,所以也就沒有進一步思考的必要性。而橫向思維不同,它可以進行延伸,譬如:什麼情況下沈坤老師能穿牆而過?有可能這堵牆不是磚牆或者混凝土牆,它可能是紙糊的,也可能是投影儀投射的,還有幾種可能,譬如是拍電影用的道具牆,甚至可能是一副畫成的牆這樣一想,我們的思維得到了無限延伸的機會,而這樣的延伸,就是跳出了邏輯框框的橫向思維。

『捌』 水滸傳 西遊記的讀書筆記各3000字 作文 我所知道的金石中學 600字

江蘇歷史名人:
淮安名人:

江蘇淮安名人

關天培 1781年1月8日生於淮安。民族英雄關天培是林則徐查禁鴉片的得力助手,1841年鴉片戰爭中殉身虎門,是我國最早為抗擊帝國主義侵略而英勇犧性的高級將領。在今天的關忠節公祠內,人們還可領略到當年關天培的虎威雄姿。
梁紅玉 淮安新城人,宋代巾幗英雄,她曾與丈夫韓世宗以8000勇士打敗金兀術10萬之眾,留下「擊鼓戰金山」的佳話,在今天淮安新城建有梁紅玉祠堂
吳承恩(1506-1582),字汝忠,號射陽,明代文學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說《西遊記》的作者。他生不逢時,一生坎坷。然而在他下世400年後,他的墓地、骨骸以及他的一些碑刻手跡被發現。現已於淮安河下打銅巷重建「射陽*」吳承思故居,馬甸鄉的二堡村吳承恩墓地也修茸一新。少年時,吳承恩喜聽淮河水神及僧伽大聖等故事,中年後,開始將唐僧西遊故事,結合唐人傳奇、佛道經典、民間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書房"射陽(竹移)"中,創作成百回本小說《西遊記》。此書一問世,就被譽為「四大奇書」之一,成為世界文壇瑰寶。吳承恩擅長繪畫、書法,多才多藝。然而科舉不利,至中年始為歲貢生。60歲時出任長興縣丞,又因與長官不諧,拂袖而歸。後又聘任過荊王府紀善。吳承恩原配夫人生一子,名吳鳳毛,聘狀元沈坤女,因鳳毛早夭而未行,後又娶牛氏。
吳承恩父親吳銳(1461-1532),字廷器,號菊翁,為人忠厚,喜談說史傳,好游淮地名勝古寺,常給幼年吳承恩講述民間神魔故事。萬事大吉銳娶經營花邊花線的商人女兒徐氏。徐氏生一女,名吳承嘉,嫁與淮安戶部尚書沈翼的族人沈山。中年後吳銳又娶張氏,生著名的文學家吳承恩。
邊壽民 清代淮安人,原名維祺,自稱葦間居士。著名畫家,以畫蘆雁出名。他是雍正、乾降年間活躍在揚州的傑出畫坊畫家之一。
吳鞠通 1758年6月生於河下鎮。清代著名的瘟病學家。所著《瘟病條辨》一書,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後世醫家多用以指導臨床,日本中醫博士著有《內科瘟病條辨的研究》。此外,吳氏還有《醫醫病書》和後人整理的《吳鞠通醫案》流傳於世。1987年故鄉人民為紀念他,將市中醫院更名為「吳鞠通醫院」。
周實丹、阮夢桃辛亥革命前夕,周、阮二人參加柳亞子先生等創辦的南社,後回家鄉淮安又組織了淮南社。武昌起義後,他們在淮安組織武裝巡邏隊響應,後被敵人殺害。淮安人民在城西南角萬柳池邊建有周、阮二烈士詞,並整理出版了他們的詩文集《無盡庵遺集》二卷、《阮烈士遺集》一卷,都由柳亞子先生作序。
韓信 在楚漢相爭的五年中,為劉邦以弱小的兵力最終戰勝強大的項羽,建立三百年漢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但終因功高蓋主,曾被貶為淮陰侯,並引來殺身之禍。在老淮安市裡關於韓信的歷史遺址也很多,有韓信釣魚台、韓信祠、漂母祠、胯下橋和「漢淮陰侯韓信故里碑」等。在淮安碼頭鎮也有許多與韓信有關的遺跡,在當地老淮安和碼頭鎮都被稱為韓侯故里。
周恩來 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1949 ~ 1976)。 1898年3月5日周恩來同志誕生於淮安。

陳 琳 漢朝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鹽瀆縣人,他做過古射陽縣郡守,後任漢末大將軍何進的主薄。因何進陰謀篡漢被殺,他避居冀州,又為袁紹重用。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第24回時也寫到陳琳的故事。後來袁紹被曹操打敗,陳琳因文雄海內,又為曹操留用,文稿多出其手。漢獻帝建安23年(公元217年)病故,葬於古射陽河畔。陳琳擅長草擬公文,尤以替袁紹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最為有名。他的詩僅存4首,以<<飲馬長城窘行>>最有價值。

陸秀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實,祖籍建湖建陽,生於1236年。幼年隨父遷居京口朱方鎮(今丹徒縣境內),後在鶴林寺讀書(鎮江焦山至今仍藏有陸秀夫題鶴林寺的石碑),20歲登進士;德祜初任禮部侍郎;後又升為端明殿學士僉書樞密院事;祥興元年(1278年)為左丞相,駐軍崖山(今廣東省新會縣境內)抵抗入侵的元軍。次年元軍攻破崖山,陸秀夫堅貞不屈、寧死不降,先驅妻、子入海,爾後背負皇帝、懷藏玉璽從容投海而死。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鄉建陽鎮建有「丞相陸公故里碑";在福建吉安有陸秀夫與蔡荔娘完婚之地"活水亭"古跡;另有<<陸忠烈集>>傳世。

張士誠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大豐縣大龍鄉張家墩人,生於1321年,鹽販出身。因受不了鹽警欺壓,於是夥同其他17個鹽民揭竿起義,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他為首領。後隊伍逐漸壯大,先攻下鹽城、泰州、高郵等地,自封誠王,國號大周,年號文佑;後又攻下平江(今蘇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為吳王。4年後被朱元璋打敗,其被俘,後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縊而死,時年47歲,葬於吳縣斜塘。

卞元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倉。少時膂力過人,曾赤手空拳打死過猛虎。後在山東永王軍中任謀劃,歷時9年。永王兵敗被俘,他作文生祭,申明大義,後被中丞李炳之陷害,發配遼東,明永樂元年被赦免歸鄉,自稱東溟叟,又號柏門老人,死於1419年,享年90歲。他一生寫下許多詩作,著名的有《遼東有感》、《戌歸》、《示後》、《戌歸詠牡丹二首》等。據傳,便倉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高 谷 明朝官員,字世用,丁溪場人,生於明洪武24年(1391年),25歲登上進士,歷任翰林侍講、侍讀學士、工部尚書,後進少保東閣任大學士。66歲時升為謹身殿大學士,仍兼東閣。高谷為官清廉,辦事公道,主持正義,後因年老主動離職回家。英宗皇帝對他評價甚好。高回鄉後,仍住的是簡朴房屋,死於1460年,享年70歲。

王 艮 明朝哲學家,初名銀,王守仁替他改名為艮,字汝止,號心齋,東台安豐人,出身鹽丁。他拜當時著名哲學家王守仁為師,刻苦自學,終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題,主張從日常生活中尋求真理,他認為,「道」要解決老百姓的吃飯穿衣,有飯吃、有衣穿就是道,就是真理等。王艮一生沒有參與封建政權的統治活動,不肯做官,終身為民。他是明朗哲學家的一個流派——泰州學派的創立人。他廣收門徒,弟子中有樵夫、陶匠、農民、鹽丁等,他終身講學,始終接近勞動人民。後人將其著作輯成《王心齋先生遺集》。

朱 恕 明朝哲學家,泰州學派重要成員,字光信,號樂齋,大豐縣草埝人,樵夫出身。他性格剛正,見義勇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努力學習文化,勤學苦練,很有成績。在哲學思想上繼承了老師王艮的哲學思想。他雖系學者名流,但仍以樵業為生,不肯與官僚交遊,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朱恕和韓貞吾的著作,後人輯為《朱樂齋、韓貞吾兩先生遺集》流傳於世。

宋 曹 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字彬臣,又字 臣,號射陵,鹽城郊區北宋庄人,生於1620年,卒於1701年。他工書能文,對書法造詣很深,著有《書法約言》、木刻雙鉤《草書千字文》、《杜詩解》、《會秋堂詩文集》等書,這些書作用很大,對後人的書法、詩文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入清後,他不滿清政府的腐朽統治,不願做官,過著隱居生活,自號耕海潛夫,以書詩自娛,寫下許多名詩,其詩篇表達了他對勞動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對清廷腐敗統治的仇恨,是一位很有骨氣的愛國詩人。

柳敬亭 明末清初大說書家,他本姓曹,原名永昌,字葵宇,東台曹家莊人,生於1587年。15歲時為避仇而流落江湖,息於柳樹下,故改姓柳,名蓬春,號敬亭。他起初自學成才,很有說書本領;後來拜松江說書名家莫後光為師。在名師指點下,大有長進,技藝精湛,在南京秦淮河開業說書,聲名大振,擅說《隋唐》、《水滸》、《三國》等書,後來成了我國評書藝人的鼻祖,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鑒真

【鑒真】(688~763)唐代高僧。俗姓淳於,揚州人。14歲出家大雲寺,從智滿禪師為沙彌。18歲,由應邀來揚州的南山律宗開創人道岸律師授菩薩戒。27歲,回揚州大明寺,是年夏主持大明寺法會。此後,在揚州興戒壇,繕道場,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講法闡律,寫經刻石,廣施醫葯,普濟眾生,為4萬餘人授戒。為道岸、義威之後一方宗首。唐天寶元年(742),日本學問僧榮睿、普照來大明寺請求推薦一傳戒師「東游興化」。時已55歲的鑒真,同思托等人先後6次東渡日本,前5次均未成功,鑒真於第五次東渡中失明。天寶十二載十一月十六日,鑒真同普照、法進、曇靜、思托、義靜、法載等24人,第六次東渡日本,歷時1個多月,於十二月二十日抵達日本阿多郡秋妻屋浦,由延慶師引入太宰府。次年二月,鑒真一行入京(奈良),安居東大寺,為聖武上皇、皇太後、孝謙天皇、皇太子等授菩薩戒,後為沙彌澄修等440餘人授戒,又為舊大僧靈福、道緣、忍基等80餘人舍舊戒後重授具足戒。是為日本佛教徒登壇受戒之始。唐乾元二年(759)鑒真率弟子普照、思托等在奈良建成招提寺,遂由東大寺移居於此。鑒真除弘揚戒律外,還將中國的建築、雕塑、醫葯等介紹到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玖』 江蘇有哪些名人

名人薈萃:江蘇歷史上名人輩出,燦若繁星。政治家、軍事家有孫武、伍子胥、劉邦、項羽、韓信等,科學家有祖沖之、沈括、徐光啟、徐霞客等,文學家有劉勰、李煜(南唐後主)、范仲淹、秦觀、范成大、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吳敬梓、馮夢龍、劉鄂等,藝術家、書畫家有顧愷之、張旭、米芾、唐寅、文徵明、祝枝山和以鄭板橋為代表的「揚州八怪」,還有思想家顧炎武等。《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儒林外史》等古典名著均出自江蘇籍作者之手或與江蘇有關。張謇、榮宗敬、榮德生、劉國鈞等著名實業家,是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重要創始人。近代和當代著名的科學家有華羅庚、周培源、茅以升、錢偉長等,文化名人有柳亞子、朱自清、葉聖陶等,著名書畫家有徐悲鴻、劉海粟、傅抱石、錢松喦、林散之等,著名表演藝術家有梅蘭芳、周信芳、趙丹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張太雷、惲代英、瞿秋白等都是江蘇籍。
關天培 1781年1月8日生於淮安。民族英雄關天培是林則徐查禁鴉片的得力助手,1841年鴉片戰爭中殉身虎門,是我國最早為抗擊帝國主義侵略而英勇犧性的高級將領。在今天的關忠節公祠內,人們還可領略到當年關天培的虎威雄姿。
梁紅玉 淮安新城人,宋代巾幗英雄,她曾與丈夫韓世宗以8000勇士打敗金兀術10萬之眾,留下「擊鼓戰金山」的佳話,在今天淮安新城建有梁紅玉祠堂
吳承恩(1506-1582),字汝忠,號射陽,明代文學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說《西遊記》的作者。他生不逢時,一生坎坷。然而在他下世400年後,他的墓地、骨骸以及他的一些碑刻手跡被發現。現已於淮安河下打銅巷重建「射陽*」吳承思故居,馬甸鄉的二堡村吳承恩墓地也修茸一新。少年時,吳承恩喜聽淮河水神及僧伽大聖等故事,中年後,開始將唐僧西遊故事,結合唐人傳奇、佛道經典、民間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書房"射陽(竹移)"中,創作成百回本小說《西遊記》。此書一問世,就被譽為「四大奇書」之一,成為世界文壇瑰寶。吳承恩擅長繪畫、書法,多才多藝。然而科舉不利,至中年始為歲貢生。60歲時出任長興縣丞,又因與長官不諧,拂袖而歸。後又聘任過荊王府紀善。吳承恩原配夫人生一子,名吳鳳毛,聘狀元沈坤女,因鳳毛早夭而未行,後又娶牛氏。
吳承恩父親吳銳(1461-1532),字廷器,號菊翁,為人忠厚,喜談說史傳,好游淮地名勝古寺,常給幼年吳承恩講述民間神魔故事。萬事大吉銳娶經營花邊花線的商人女兒徐氏。徐氏生一女,名吳承嘉,嫁與淮安戶部尚書沈翼的族人沈山。中年後吳銳又娶張氏,生著名的文學家吳承恩。
邊壽民 清代淮安人,原名維祺,自稱葦間居士。著名畫家,以畫蘆雁出名。他是雍正、乾降年間活躍在揚州的傑出畫坊畫家之一。
吳鞠通 1758年6月生於河下鎮。清代著名的瘟病學家。所著《瘟病條辨》一書,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後世醫家多用以指導臨床,日本中醫博士著有《內科瘟病條辨的研究》。此外,吳氏還有《醫醫病書》和後人整理的《吳鞠通醫案》流傳於世。1987年故鄉人民為紀念他,將市中醫院更名為「吳鞠通醫院」。
周實丹、阮夢桃辛亥革命前夕,周、阮二人參加柳亞子先生等創辦的南社,後回家鄉淮安又組織了淮南社。武昌起義後,他們在淮安組織武裝巡邏隊響應,後被敵人殺害。淮安人民在城西南角萬柳池邊建有周、阮二烈士詞,並整理出版了他們的詩文集《無盡庵遺集》二卷、《阮烈士遺集》一卷,都由柳亞子先生作序。
韓信 在楚漢相爭的五年中,為劉邦以弱小的兵力最終戰勝強大的項羽,建立三百年漢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但終因功高蓋主,曾被貶為淮陰侯,並引來殺身之禍。在老淮安市裡關於韓信的歷史遺址也很多,有韓信釣魚台、韓信祠、漂母祠、胯下橋和「漢淮陰侯韓信故里碑」等。在淮安碼頭鎮也有許多與韓信有關的遺跡,在當地老淮安和碼頭鎮都被稱為韓侯故里。
周恩來 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1949 ~ 1976)。 1898年3月5日周恩來同志誕生於淮安。

陳 琳 漢朝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鹽瀆縣人,他做過古射陽縣郡守,後任漢末大將軍何進的主薄。因何進陰謀篡漢被殺,他避居冀州,又為袁紹重用。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第24回時也寫到陳琳的故事。後來袁紹被曹操打敗,陳琳因文雄海內,又為曹操留用,文稿多出其手。漢獻帝建安23年(公元217年)病故,葬於古射陽河畔。陳琳擅長草擬公文,尤以替袁紹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最為有名。他的詩僅存4首,以<<飲馬長城窘行>>最有價值。

陸秀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實,祖籍建湖建陽,生於1236年。幼年隨父遷居京口朱方鎮(今丹徒縣境內),後在鶴林寺讀書(鎮江焦山至今仍藏有陸秀夫題鶴林寺的石碑),20歲登進士;德祜初任禮部侍郎;後又升為端明殿學士僉書樞密院事;祥興元年(1278年)為左丞相,駐軍崖山(今廣東省新會縣境內)抵抗入侵的元軍。次年元軍攻破崖山,陸秀夫堅貞不屈、寧死不降,先驅妻、子入海,爾後背負皇帝、懷藏玉璽從容投海而死。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鄉建陽鎮建有「丞相陸公故里碑";在福建吉安有陸秀夫與蔡荔娘完婚之地"活水亭"古跡;另有<<陸忠烈集>>傳世。

張士誠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大豐縣大龍鄉張家墩人,生於1321年,鹽販出身。因受不了鹽警欺壓,於是夥同其他17個鹽民揭竿起義,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他為首領。後隊伍逐漸壯大,先攻下鹽城、泰州、高郵等地,自封誠王,國號大周,年號文佑;後又攻下平江(今蘇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為吳王。4年後被朱元璋打敗,其被俘,後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縊而死,時年47歲,葬於吳縣斜塘。

卞元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倉。少時膂力過人,曾赤手空拳打死過猛虎。後在山東永王軍中任謀劃,歷時9年。永王兵敗被俘,他作文生祭,申明大義,後被中丞李炳之陷害,發配遼東,明永樂元年被赦免歸鄉,自稱東溟叟,又號柏門老人,死於1419年,享年90歲。他一生寫下許多詩作,著名的有《遼東有感》、《戌歸》、《示後》、《戌歸詠牡丹二首》等。據傳,便倉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高 谷 明朝官員,字世用,丁溪場人,生於明洪武24年(1391年),25歲登上進士,歷任翰林侍講、侍讀學士、工部尚書,後進少保東閣任大學士。66歲時升為謹身殿大學士,仍兼東閣。高谷為官清廉,辦事公道,主持正義,後因年老主動離職回家。英宗皇帝對他評價甚好。高回鄉後,仍住的是簡朴房屋,死於1460年,享年70歲。

王 艮 明朝哲學家,初名銀,王守仁替他改名為艮,字汝止,號心齋,東台安豐人,出身鹽丁。他拜當時著名哲學家王守仁為師,刻苦自學,終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題,主張從日常生活中尋求真理,他認為,「道」要解決老百姓的吃飯穿衣,有飯吃、有衣穿就是道,就是真理等。王艮一生沒有參與封建政權的統治活動,不肯做官,終身為民。他是明朗哲學家的一個流派——泰州學派的創立人。他廣收門徒,弟子中有樵夫、陶匠、農民、鹽丁等,他終身講學,始終接近勞動人民。後人將其著作輯成《王心齋先生遺集》。

朱 恕 明朝哲學家,泰州學派重要成員,字光信,號樂齋,大豐縣草埝人,樵夫出身。他性格剛正,見義勇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努力學習文化,勤學苦練,很有成績。在哲學思想上繼承了老師王艮的哲學思想。他雖系學者名流,但仍以樵業為生,不肯與官僚交遊,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朱恕和韓貞吾的著作,後人輯為《朱樂齋、韓貞吾兩先生遺集》流傳於世。

宋 曹 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字彬臣,又字 臣,號射陵,鹽城郊區北宋庄人,生於1620年,卒於1701年。他工書能文,對書法造詣很深,著有《書法約言》、木刻雙鉤《草書千字文》、《杜詩解》、《會秋堂詩文集》等書,這些書作用很大,對後人的書法、詩文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入清後,他不滿清政府的腐朽統治,不願做官,過著隱居生活,自號耕海潛夫,以書詩自娛,寫下許多名詩,其詩篇表達了他對勞動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對清廷腐敗統治的仇恨,是一位很有骨氣的愛國詩人。

柳敬亭 明末清初大說書家,他本姓曹,原名永昌,字葵宇,東台曹家莊人,生於1587年。15歲時為避仇而流落江湖,息於柳樹下,故改姓柳,名蓬春,號敬亭。他起初自學成才,很有說書本領;後來拜松江說書名家莫後光為師。在名師指點下,大有長進,技藝精湛,在南京秦淮河開業說書,聲名大振,擅說《隋唐》、《水滸》、《三國》等書,後來成了我國評書藝人的鼻祖,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鑒真

【鑒真】(688~763)唐代高僧。俗姓淳於,揚州人。14歲出家大雲寺,從智滿禪師為沙彌。18歲,由應邀來揚州的南山律宗開創人道岸律師授菩薩戒。27歲,回揚州大明寺,是年夏主持大明寺法會。此後,在揚州興戒壇,繕道場,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講法闡律,寫經刻石,廣施醫葯,普濟眾生,為4萬餘人授戒。為道岸、義威之後一方宗首。唐天寶元年(742),日本學問僧榮睿、普照來大明寺請求推薦一傳戒師「東游興化」。時已55歲的鑒真,同思托等人先後6次東渡日本,前5次均未成功,鑒真於第五次東渡中失明。天寶十二載十一月十六日,鑒真同普照、法進、曇靜、思托、義靜、法載等24人,第六次東渡日本,歷時1個多月,於十二月二十日抵達日本阿多郡秋妻屋浦,由延慶師引入太宰府。次年二月,鑒真一行入京(奈良),安居東大寺,為聖武上皇、皇太後、孝謙天皇、皇太子等授菩薩戒,後為沙彌澄修等440餘人授戒,又為舊大僧靈福、道緣、忍基等80餘人舍舊戒後重授具足戒。是為日本佛教徒登壇受戒之始。唐乾元二年(759)鑒真率弟子普照、思托等在奈良建成招提寺,遂由東大寺移居於此。鑒真除弘揚戒律外,還將中國的建築、雕塑、醫葯等介紹到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秦少游

【秦少游】(1049~1100)宋代詞人。名觀,字太虛、少游,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人。北宋元豐八年(1085)進士,授定海主簿,調蔡州教授。後經蘇軾、范純仁等舉薦,參加制科考試,授為宣德郎、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不久又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官。此間,秦少游發表過許多切中時弊的言論,並望朝廷審時度勢,安都定策,區別朋黨,任用賢能,遂遭舊黨攻擊,屢遭貶謫。紹聖元年(1094)調任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劉拯讒他增損《實錄》,貶為處州監酒稅。復以他罪削職流放郴州,後又除去名籍,貶謫橫州。元符二年(1099),貶徙雷州。徽宗即位,大赦黨人,秦少游復為宣德郎,還放至衡州,途經藤州,游光化亭(一作華光亭),為友人吟誦夢中長短句《好事近》,索水欲飲,水至,笑視之而卒。秦少游長於議論,文麗詩深,兼有詩、詞、文賦與書法多方面才能,尤以北宋婉約派詞宗馳名於世。著作有《淮海集》40卷、《淮海詞》(又名《淮海居士長短句》)、《勸善錄》、《逆旅集》。又輯《揚州詩》、《高郵詩》。�

鄭板橋

【鄭板橋】(1693~1765)清代畫家、書法家、詩人。名燮,字克柔,號板橋。興化市(原屬揚州)人。「揚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17歲讀書於真州(今儀征)毛家橋,20歲從鄉里陸種園學填詞,23歲於鄉里及真州江村教館。其時已中秀才,教書非其所願,約於30歲前後至揚州謀生。30~40歲間,父親、兒子、妻子先後去世,家境艱難,靠賣書畫度日。40歲時,應試南京,中舉。44歲時去北京應試,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乾隆七年(1742)春,任山東范縣(今屬河南)縣令。十一年(1746),調署山東濰縣。次年,該縣遭災,他開倉借糧於民,並令富戶平糶所積之糧。任中處理民事,多助窮苦百姓,不幫富商,因之得罪豪紳,於十八年(1753)被罷官。回揚州後,以賣字畫為生,晚年回興化。鄭板橋善畫,尤擅寫蘭竹。亦善書法,楷、行、隸三體相兼,以畫法入筆,用隸體參入行楷,自成一格,號稱「六分半書」,後人稱之為「亂石鋪街」。又善詩文,作品明白流暢,不受神韻格調之縛。其中,《悍吏》、《私刑惡》、《孤兒行》、《逃荒行》等作,描寫人民疾苦;《家書》、《道情》等作,自然坦率,為世人稱道。人稱鄭板橋詩、書、畫三絕

『拾』 河南的名人有哪些82

04江蘇歷史名人:
淮安名人:

江蘇淮安名人

關天培 1781年1月8日生於淮安。民族英雄關天培是林則徐查禁鴉片的得力助手,1841年鴉片戰爭中殉身虎門,是我國最早為抗擊帝國主義侵略而英勇犧性的高級將領。在今天的關忠節公祠內,人們還可領略到當年關天培的虎威雄姿。
梁紅玉 淮安新城人,宋代巾幗英雄,她曾與丈夫韓世宗以8000勇士打敗金兀術10萬之眾,留下「擊鼓戰金山」的佳話,在今天淮安新城建有梁紅玉祠堂
吳承恩(1506-1582),字汝忠,號射陽,明代文學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說《西遊記》的作者。他生不逢時,一生坎坷。然而在他下世400年後,他的墓地、骨骸以及他的一些碑刻手跡被發現。現已於淮安河下打銅巷重建「射陽*」吳承思故居,馬甸鄉的二堡村吳承恩墓地也修茸一新。少年時,吳承恩喜聽淮河水神及僧伽大聖等故事,中年後,開始將唐僧西遊故事,結合唐人傳奇、佛道經典、民間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書房"射陽(竹移)"中,創作成百回本小說《西遊記》。此書一問世,就被譽為「四大奇書」之一,成為世界文壇瑰寶。吳承恩擅長繪畫、書法,多才多藝。然而科舉不利,至中年始為歲貢生。60歲時出任長興縣丞,又因與長官不諧,拂袖而歸。後又聘任過荊王府紀善。吳承恩原配夫人生一子,名吳鳳毛,聘狀元沈坤女,因鳳毛早夭而未行,後又娶牛氏。
吳承恩父親吳銳(1461-1532),字廷器,號菊翁,為人忠厚,喜談說史傳,好游淮地名勝古寺,常給幼年吳承恩講述民間神魔故事。萬事大吉銳娶經營花邊花線的商人女兒徐氏。徐氏生一女,名吳承嘉,嫁與淮安戶部尚書沈翼的族人沈山。中年後吳銳又娶張氏,生著名的文學家吳承恩。
邊壽民 清代淮安人,原名維祺,自稱葦間居士。著名畫家,以畫蘆雁出名。他是雍正、乾降年間活躍在揚州的傑出畫坊畫家之一。
吳鞠通 1758年6月生於河下鎮。清代著名的瘟病學家。所著《瘟病條辨》一書,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後世醫家多用以指導臨床,日本中醫博士著有《內科瘟病條辨的研究》。此外,吳氏還有《醫醫病書》和後人整理的《吳鞠通醫案》流傳於世。1987年故鄉人民為紀念他,將市中醫院更名為「吳鞠通醫院」。
周實丹、阮夢桃辛亥革命前夕,周、阮二人參加柳亞子先生等創辦的南社,後回家鄉淮安又組織了淮南社。武昌起義後,他們在淮安組織武裝巡邏隊響應,後被敵人殺害。淮安人民在城西南角萬柳池邊建有周、阮二烈士詞,並整理出版了他們的詩文集《無盡庵遺集》二卷、《阮烈士遺集》一卷,都由柳亞子先生作序。
韓信 在楚漢相爭的五年中,為劉邦以弱小的兵力最終戰勝強大的項羽,建立三百年漢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但終因功高蓋主,曾被貶為淮陰侯,並引來殺身之禍。在老淮安市裡關於韓信的歷史遺址也很多,有韓信釣魚台、韓信祠、漂母祠、胯下橋和「漢淮陰侯韓信故里碑」等。在淮安碼頭鎮也有許多與韓信有關的遺跡,在當地老淮安和碼頭鎮都被稱為韓侯故里。
周恩來 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1949 ~ 1976)。 1898年3月5日周恩來同志誕生於淮安。

陳 琳 漢朝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鹽瀆縣人,他做過古射陽縣郡守,後任漢末大將軍何進的主薄。因何進陰謀篡漢被殺,他避居冀州,又為袁紹重用。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第24回時也寫到陳琳的故事。後來袁紹被曹操打敗,陳琳因文雄海內,又為曹操留用,文稿多出其手。漢獻帝建安23年(公元217年)病故,葬於古射陽河畔。陳琳擅長草擬公文,尤以替袁紹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最為有名。他的詩僅存4首,以<<飲馬長城窘行>>最有價值。

陸秀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實,祖籍建湖建陽,生於1236年。幼年隨父遷居京口朱方鎮(今丹徒縣境內),後在鶴林寺讀書(鎮江焦山至今仍藏有陸秀夫題鶴林寺的石碑),20歲登進士;德祜初任禮部侍郎;後又升為端明殿學士僉書樞密院事;祥興元年(1278年)為左丞相,駐軍崖山(今廣東省新會縣境內)抵抗入侵的元軍。次年元軍攻破崖山,陸秀夫堅貞不屈、寧死不降,先驅妻、子入海,爾後背負皇帝、懷藏玉璽從容投海而死。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鄉建陽鎮建有「丞相陸公故里碑";在福建吉安有陸秀夫與蔡荔娘完婚之地"活水亭"古跡;另有<<陸忠烈集>>傳世。

張士誠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大豐縣大龍鄉張家墩人,生於1321年,鹽販出身。因受不了鹽警欺壓,於是夥同其他17個鹽民揭竿起義,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他為首領。後隊伍逐漸壯大,先攻下鹽城、泰州、高郵等地,自封誠王,國號大周,年號文佑;後又攻下平江(今蘇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為吳王。4年後被朱元璋打敗,其被俘,後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縊而死,時年47歲,葬於吳縣斜塘。

卞元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倉。少時膂力過人,曾赤手空拳打死過猛虎。後在山東永王軍中任謀劃,歷時9年。永王兵敗被俘,他作文生祭,申明大義,後被中丞李炳之陷害,發配遼東,明永樂元年被赦免歸鄉,自稱東溟叟,又號柏門老人,死於1419年,享年90歲。他一生寫下許多詩作,著名的有《遼東有感》、《戌歸》、《示後》、《戌歸詠牡丹二首》等。據傳,便倉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高 谷 明朝官員,字世用,丁溪場人,生於明洪武24年(1391年),25歲登上進士,歷任翰林侍講、侍讀學士、工部尚書,後進少保東閣任大學士。66歲時升為謹身殿大學士,仍兼東閣。高谷為官清廉,辦事公道,主持正義,後因年老主動離職回家。英宗皇帝對他評價甚好。高回鄉後,仍住的是簡朴房屋,死於1460年,享年70歲。

王 艮 明朝哲學家,初名銀,王守仁替他改名為艮,字汝止,號心齋,東台安豐人,出身鹽丁。他拜當時著名哲學家王守仁為師,刻苦自學,終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題,主張從日常生活中尋求真理,他認為,「道」要解決老百姓的吃飯穿衣,有飯吃、有衣穿就是道,就是真理等。王艮一生沒有參與封建政權的統治活動,不肯做官,終身為民。他是明朗哲學家的一個流派——泰州學派的創立人。他廣收門徒,弟子中有樵夫、陶匠、農民、鹽丁等,他終身講學,始終接近勞動人民。後人將其著作輯成《王心齋先生遺集》。

朱 恕 明朝哲學家,泰州學派重要成員,字光信,號樂齋,大豐縣草埝人,樵夫出身。他性格剛正,見義勇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努力學習文化,勤學苦練,很有成績。在哲學思想上繼承了老師王艮的哲學思想。他雖系學者名流,但仍以樵業為生,不肯與官僚交遊,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朱恕和韓貞吾的著作,後人輯為《朱樂齋、韓貞吾兩先生遺集》流傳於世。

宋 曹 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字彬臣,又字 臣,號射陵,鹽城郊區北宋庄人,生於1620年,卒於1701年。他工書能文,對書法造詣很深,著有《書法約言》、木刻雙鉤《草書千字文》、《杜詩解》、《會秋堂詩文集》等書,這些書作用很大,對後人的書法、詩文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入清後,他不滿清政府的腐朽統治,不願做官,過著隱居生活,自號耕海潛夫,以書詩自娛,寫下許多名詩,其詩篇表達了他對勞動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對清廷腐敗統治的仇恨,是一位很有骨氣的愛國詩人。

柳敬亭 明末清初大說書家,他本姓曹,原名永昌,字葵宇,東台曹家莊人,生於1587年。15歲時為避仇而流落江湖,息於柳樹下,故改姓柳,名蓬春,號敬亭。他起初自學成才,很有說書本領;後來拜松江說書名家莫後光為師。在名師指點下,大有長進,技藝精湛,在南京秦淮河開業說書,聲名大振,擅說《隋唐》、《水滸》、《三國》等書,後來成了我國評書藝人的鼻祖,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鑒真

【鑒真】(688~763)唐代高僧。俗姓淳於,揚州人。14歲出家大雲寺,從智滿禪師為沙彌。18歲,由應邀來揚州的南山律宗開創人道岸律師授菩薩戒。27歲,回揚州大明寺,是年夏主持大明寺法會。此後,在揚州興戒壇,繕道場,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講法闡律,寫經刻石,廣施醫葯,普濟眾生,為4萬餘人授戒。為道岸、義威之後一方宗首。唐天寶元年(742),日本學問僧榮睿、普照來大明寺請求推薦一傳戒師「東游興化」。時已55歲的鑒真,同思托等人先後6次東渡日本,前5次均未成功,鑒真於第五次東渡中失明。天寶十二載十一月十六日,鑒真同普照、法進、曇靜、思托、義靜、法載等24人,第六次東渡日本,歷時1個多月,於十二月二十日抵達日本阿多郡秋妻屋浦,由延慶師引入太宰府。次年二月,鑒真一行入京(奈良),安居東大寺,為聖武上皇、皇太後、孝謙天皇、皇太子等授菩薩戒,後為沙彌澄修等440餘人授戒,又為舊大僧靈福、道緣、忍基等80餘人舍舊戒後重授具足戒。是為日本佛教徒登壇受戒之始。唐乾元二年(759)鑒真率弟子普照、思托等在奈良建成招提寺,遂由東大寺移居於此。鑒真除弘揚戒律外,還將中國的建築、雕塑、醫葯等介紹到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粉筆 發布:2025-01-16 07:23:31 瀏覽:77
依法治企自查 發布:2025-01-16 06:57:55 瀏覽:509
保護水資源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6:12:31 瀏覽:303
武大國際經濟法研究生 發布:2025-01-16 06:00:44 瀏覽:559
國家和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5-01-16 05:57:13 瀏覽:423
國際經濟法判斷題 發布:2025-01-16 05:29:31 瀏覽:739
兩會民法典草案 發布:2025-01-16 05:25:29 瀏覽:542
刑事訴訟法對應的實體法是 發布:2025-01-16 04:38:02 瀏覽:286
武進法院拍賣公告 發布:2025-01-16 04:28:07 瀏覽:760
中介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16 04:05:03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