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縣級不重視法律援助的現狀

縣級不重視法律援助的現狀

發布時間: 2022-04-17 16:02:24

❶ 當前基層法律援助存在問題及幾點建議

存在問題:
宣傳力度不夠。群眾對法律援助的知曉程度還不是很高,還有不少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困難群眾因為不知道法律援助而沒有從這一惠民工程中受益。
服務水平不高。由於受司法工作人員少,業務能力限制,法律援助工作與人民群眾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法律援助服務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經費保障不足。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經費保障,但目前法律援助工作經費不足。

幾點建議:
加大法律援助宣傳力度。廣泛深入宣傳法律援助制度,積極拓寬宣傳渠道,不斷創新宣傳形式,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更多需要法律援助的貧弱群眾了解並運用法律援助的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斷增強法律援助實效。
加快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設。按照法律援助工作要求,完善鎮鄉街法律援助工作站相關設備,方便困難群眾就地申請法律援助。
突出法律援助工作重點。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重點加強對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切實解決基層困難群眾打官司難的問題。根據特定困難群體的特定需求,組織開展對農民工、殘疾人、未成年人等群體的專項服務活動,總結經驗,提高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和社會效果。
強化保障措施。健全完善政府對法律援助的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對法律援助的資金投入,把法律援助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逐步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捐助為輔的資金保障機制,保證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❷ 法律援助

沒事,但你應作到以下幾點:

1:向交警申述理由,索取肇事及一切有關手專續;

2:民事經濟賠償案件[醫療屬]其訴訟時效期為 一 年;

3:以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為由予以起訴;在追究肇事者刑事

責任的同時還應承擔民事經濟賠償責任。[因對方經交警認

定是負全責]對方的行為已涉嫌構成交通肇事罪;

4:因傷員醫療費用緊張可以申請法院先予執行;

以上意見供你參考。

❸ 論述: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

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國建立已經十年多了,法律援助工作已逐步邁入了法律化、規范化的軌道。但是,受經濟、社會、法治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尚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實施中出現了在宣傳、經費、援助案件結構、配合協調機制、人才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在現有條件下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概述
法律援助制度,也稱法律救助,其具體含義是: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濟困難及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通常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會權利的社會弱者,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它作為實現社會正義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國家行為,在一國的司法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在過去的十幾年發揮了良好的社會作用,法律援助工作已逐步邁入了法律化、規范化的軌道。但是,受經濟、社會、法治發展水平的限制和相關因素的制約,尚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在實施過程中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法律援助制度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援助「刑重民輕」現象嚴重,影響著法律援助制度的社會作用。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刑事援助制度法律規定明確,指定辯護制度渠道通暢。而且是人民法院以審判機關的地位去要求配合工作,所以刑事援助一有法院要求,一般都會有法律援助機構的響應。而民事援助往往是受害人以個人的名義申請,且刑事被告有國家司法制度作保障,有公、檢、法三機關的執法程序和紀律要求為保證。而民事權益被侵害的弱勢群體,侵害往往使其生存都困難,如果沒有法律援助就難以有有效途徑主動向其提供保護,因此,他們的受援迫切性更大。而法律援助工作這種嚴重的「刑重民輕」現象,使法律援助制度的社會作用大打折扣。
(二)基層法律援助機構設置簡單,人才缺乏。因為經費和重視程度等種種原因,縣市基層法律援助機構很多沒有形成日常的工作制度。法律援助機構的人員絕大多數是採用司法行政機關內調的形式配備,這些人員很多不具備系統專業的法律知識和素養,不能滿足法律援助機構大量而且類型多樣的法律咨詢和訴訟服務。而且,我國律師法律服務人員分布極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弱勢群體集中的貧困地區特別是廣大農村分布很少。這些地方的法律援助工作十分困難。
(三)經費緊張而且沒有保障機制。當前的法律援助經費十分緊張,尤其是西部及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基層,法律援助經費短缺更為嚴重。個別縣市甚至將法律援助機構設為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完全背離了法律援助的宗旨。《法律援助條例》雖然規定了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但是,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按時撥付的為數不多,更不用說按實際需求撥付和隨經濟發展遞增了。法律援助機構很多都是年年申請打報告,然後是結果未知的等待。實際工作中要麼拖欠法律援助辦案補貼,要麼少批或不批援助案件。
(四)司法機關和勞動、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缺乏對法律援助工作的配合機制。我國的刑事訴訟制度雖然規定了犯罪嫌疑人在被司法機關採取第一次強制措施之日起就可以獲得法律幫助,但是刑事法律援助在實際中僅限於出庭辯護。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這一重要的階段被人為省略了。偵察機關、檢查機關沒有與法律援助機構聯系的意識和機制,法律也無具體規定。很多關鍵證據的取得需要勞動和社會保障、工商、醫療衛生、鑒定等部門的支持,這些部門要麼不作為,要麼相關費用高昂,同樣缺乏與法律援助相對應的制度。
(五)宣傳工作不到位。導致的結果是,一方面政府及相關部門因為對法律援助工作缺乏深入了解而不能積極支持法律援助工作;另一方面弱勢群體對法律援助制度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法律援助的存在。宣傳工作和受眾脫節,致使真正最需要法律援助的人往往沒有機會和途徑知曉法律援助制度,從而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通過法律援助制度得到維護。政府以及財政等相關部門對法律援助制度也只停留在概念階段,對於其社會作用、具體工作開展情況和條件、社會需求規模、經費開支和人員配置以及和相關部門的工作協調基本不知情。也就談不上有力的支持和幫助,導致法律援助工作只有司法行政機關一家支撐。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明確民事法律援助的范圍、條件和程序。增加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批准數量,緩解刑事援助案件嚴重擠占民事援助經費的現象。各地應盡快明確《法律援助條例》中的「法律援助范圍」、「經濟困難的標准」等授權規定事項,明示並公告民事法律援助的申請范圍、條件和程序。應當逐步建立起公安機關、檢察機關與法律援助機構的聯系制度,改善法律援助人員的執業環境,幫助和支持他們完成援助任務。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法律援助機構應會同人民法院、鑒定機構、仲裁機構等部門,制定出全部認可和統一的法律援助審批文書。工商、衛生等職能部門也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給予法律援助機構支持和幫助,建立經常性的聯系協調機制,從而真正暢通整個法律援助渠道。
(二)整頓落實基層法律援助機構的建設,建立律師業和法律援助制度之間和各地域之間的人才共享機制。基層法律援助機構設立、經費撥付、日常工作制度和責任機制應監督落實。在法律援助機構人員無法滿足工作要求的地方,可以通過律師協會或司法行政機關直接協調,利用和律師業之間的人才共享,緩解目前法律援助機構的人才瓶頸。同時,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從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中選任人才充實到法律援助機構中,逐步解決法律援助機構人才缺乏的狀況。再者,法律援助機構應打破地域限制,建立人員共享機制,建立較大區域范圍內的律師庫或法律援助人才庫並使之聯網,區域內的各法律援助機構都可以在未完成當年援助任務的律師或法律援助人員中選派人員進行援助,以實現區域內的人才共享。
(三)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政府投入與行業奉獻、社會贊助相結合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首先應爭取政府按《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撥付法律援助專項經費,用於扶持貧困地區法律援助工作。其次,對每個案件辦案補助標准與實際支出要一致,也就是要保證律師等援助人員工作的無償性。第三,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影響力,號召各種社會力量進行捐助,建立法律援助基金和管理組織,按各地實際需要解決一定法律援助經費的不足。
(四)加強對法律援助制度的宣傳,讓社會各界和弱勢群體真正了解法律援助。首先,要結合當前以人為本和倡導社會公正的執政理念,加強對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宣傳,讓他們在法律援助經費撥付、工作開展、機構建立和人員編制、創造相關社會環境等方面給予重大支持,改變法律援助工作由司法行政機關一家維持的局面。同時,法律援助制度的宣傳要深入基層。最後,宣傳還要有意識地為法律援助經費的社會捐助打下基礎。
法律援助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工作,它需要各方的努力,社會各種力量的支持,才能不斷完善和發展,幫助社會弱勢群體維護其合法權益,讓法律公正更廣泛地得到體現,為中國的法治化進程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❹ 如何發揮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的思考

案件管理工作是反腐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查辦案件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後進行全過程管理。是查辦案件工作的參謀和助手,是搞好反腐敗工作的一項基礎性、機制性和運籌性工作。切實做好案管工作,充分發揮數據統計、分析調研、組織協調、督查督辦職能,對深入開展反腐敗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基層紀委案件管理工作的現狀 1、對案件管理工作重視不夠。大部分基層紀委對案件管理工作的認識不到位,認為案件管理工作就是「對案件處分文件的收集、歸檔、統計、上報、查閱」等簡單性工作,因此,對案件管理工作重視不夠,管理不嚴格,資金保障不足,工作人員配備不到位,素質不高,上級要求的工作,下級敷衍了事,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作用發揮不大。 2、案件管理工作體系不健全。據調查,當前基層紀委還沒有建立一套很好的案件管理工作制度,沒有配設專門的案件管理機構。無專門從事案件管理工作的專業人員,兼任案件管理工作的人員工作雜、事務多,對工作不夠深入。案件備案制度、填報制度、考核制度、保密制度、培訓制度、獎懲制度等,沒有嚴格按制度落實。案件管理工作督查、調研,在工作中方法單一,沒有步入規范化、程序化的軌道上來。 3、對案管人員培訓力度不夠,業務不熟悉。基層紀委負責案件管理工作的人員更換頻繁,多數從事案件管理工作的人員從事紀檢監察工作時間不長,對案件管理工作不熟悉,在報送案管材料時常出現錯填、漏報、錯報等問題。 4、案件管理工作創新意識較差。從事案件管理工作的人員對案件管理工作積極性不高,不善於去觀察、思考、調研,沒有真正從案件管理工作的渠道來發現苗頭、隱患性、傾向性腐敗問題,提出創新的措施加以預防和治理。 5、案件管理治本作用發揮不夠。多數基層紀委對案件管理工作方法單一,只是按照上級紀委的要求報送每月的報表,沒有對典型性案件進行分析解剖和提出解決措施。二、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案件管工作能夠為各級領導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決策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隨著反腐敗斗爭工作的不斷深入,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力度不斷加大,各級各部門對案件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視。一是要配設專門的案件管理機構,明確分管領導及辦公人員,把政治素質高、文化功底厚、寫作水平好、分析能力強的紀檢監察幹部充實到案件管理機構中來,以保證案件管理工作高效運轉;二是要保障案管工作經費辦及辦公設施,為案管室配備微機、激光列印機、傳真機、文件專櫃等設施使案件管理工作運轉正常。三是要加強對案件管理工作督查、調研,在工作中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使其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2、健全工作體系,保障工作順利開展。案件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化工作,必須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案件管理工作體系。如案件備案制度、填報制度、考核制度、保密制度、培訓制度、獎懲制度等,並嚴格按制度落實。明確工作職責,明確案件管理工作室在履行各項職能方面的任務。不斷加強制度建設,使各項工作步入規范化、程序化的軌道上來。3、加強業務培訓,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對基層紀檢監察系統案件管理人員的培訓。包括全縣、鄉鎮負責案件管理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使從事案件管理人員提高認識和業務水平。4、增強創新意識,注重作用發揮。拒腐防變是紀檢監察機關的一項基本職責。通過案件管理渠道來發現苗頭和隱患,並提出相關治理措施的建議或意見,是案件管理人員的基本職責,為此,對案件管理人員要求具有創新意識,既要擅於觀察和分析外界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特別是阻礙經濟發展的苗頭性問題必須採取措施及時遏制,從源頭上剎住腐敗之風,又要善於查找現行制度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問題,與進俱進,加以修正和完善,善於針對一些久治難愈和新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腐敗問題,通過創新加以預防和治理,才能使案件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務於紀檢監察工作,並發揮其積極作用。5、抓治本發揮,提高工作實效。一是要加強個案分析,督促發案單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形成建議報告;二是對一些典型性問題進行專題分析,挖掘深層次的共性問題,為領導提出從源頭治理和防範腐敗行為的措施和建議;三是強化警示教育,促進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擴大辦案作用。

❺ 農村存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存在哪些法律問題&法律援助的現狀和問題存在哪些問題

我國在未成年人的保護方面不區分農村還是城鎮,全國的法律在農內村當然適用,在治安管理處罰容法,刑法各個條文中都有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你問的太寬泛了。法律援助的現狀是各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接到貧困當事人的申請認為夠條件可以援助的就指派律師事務所,律師承辦這類案件不收當事人一分錢,我們剛辦了兩起。其他的法律上規定「可能判死刑的,盲聾啞以及未成年人沒有聘請律師的,都是法院直接要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師。」總之最好是遇到什麼事問具體問題才好回答啊。

❻ 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幾點建議

存在的問題
(一)是有限的法律援助資源與大量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間的矛盾較突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方面有眾多的法律援助需求者,特別隨著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和普法宣傳的深入,廣大群眾尤其是社會特殊群體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法律援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援助案件范圍擴大後,須援助案件數急劇上升。以工傷和勞動合同糾紛為例,2010年羅庄區仲裁委辦理293件,今年辦理188件,上述案件中,根據上級文件規定,凡是農民工的都屬於法律援助案件,每年就有150件左右;另一方面,由於列入區財政辦案補貼經費較少,能夠用於法律援助的資源有限,受到人力、財力等條件的限制,法律援助中心只能量力而行,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僅限於刑事指定辯護案件以及經濟特別困難的當事人尋求法律援助的案件,其他許多依法可以獲得法律援助的事項,我們還無力顧及。
(二)是法律援助隊伍人員編制不足、專職律師缺乏。法律援助工作站是依託基層司法所設立的,人員由司法所人員兼任。目前我區各基層司法所佔編人員僅1個,既要負責司法所的工作,又要負責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這無疑增加其工作負擔,影響工作效率。其次,專職律師缺乏,目前羅庄區法律援助中心在崗的只有一名專職法律援助律師。
(三)是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不高。由於經費的制約,該區訴訟案件辦案補貼發放辦法是2006年制定的,訴訟案件每件補貼500元。2012年制定了非訴調解案件補貼辦法,每件補貼50元,有時連律師支出的交通費都難以沖抵,導致律師辦案熱情低。有些承辦人員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工作中走過場,准備不認真細致,直接影響案件質量;有的法律援助承辦單位將援助案件大多交由年輕律師和實習律師辦理,缺乏資深律師必要的指導,辦案質量不高。
(四)是經濟困難證明缺乏完善的制度。1、雖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但公民如何證明自己達到經濟困難標准,現在全國范圍內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實踐中的做法是要求公民提供鄉鎮或者街道政府蓋章確認的經濟困難證明。申請人到鄉鎮街道出具證明較為困難,一是街道未必配合;二是街道未必了解情況,也不願出具。2、對於申請人提供的經濟困難證明是否屬實,以法律援助中心的人力和財力幾乎無法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
(五)是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銜接機制和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不完善。1、在《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十八條做出了救助應援助,援助應救助的規定,但相互之間的銜接缺乏具體的制度。2、刑事法律援助與法院的配合,在《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二條做出了規定,但目前與公安、檢察尚無明確有效的配合機制。
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不但要向人民群眾宣傳,還要向領導幹部宣傳,讓他們真正意識到法律援助工作是依法治國不可或缺的事業,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真正把法律援助事業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從人員編制和經費保障等方面保障法律援助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提高辦案質量方面。應建立資深律師優先辦案制度,根據律師專業優勢,建立資深律師名錄,根據案件分類,優先指派相關專業的資深律師承辦。因縣區律師人數較少,專業面較窄,對有些專業案件指派律師可打破地域限制。
(三)完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1、建立最低經費保障標准。法律援助既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一項社會事業,法律援助的資金來源主要由政府財政負擔,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時,應當根據當地人口,建立起政府對法律援助的最低經費保障標准。2、積極開辟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捐助,但如何接受、由誰接受捐助卻沒有明確。可參照慈善基金和光彩基金的模式,在市、縣(區)設立法律援助基金會,依法募集社會的捐助。也可在慈善基金中設立法律援助專項基金,通過慈善基金會接受社會捐助,並明確政法系統的捐助列入法律援助專項基金,用於法律援助事業。
(四)建立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只是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因此,應在全省或全市范圍內制定統一的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我們的做法是讓村居、鄉鎮街道司法所、民政所參與出具經濟困難證明,並由司法所代為向申請人單位或村居核實。這樣不但了解情況,也方便申請人。
探索建立困難群眾申請法律援助免審查經濟困難制度。應與民政部門聯系,建立困難群眾資料庫,將城鎮低保、農村低保等群眾納入,凡是困難群眾資料庫中的,申請法律援助均免審查經濟狀況。這樣方便群眾,無需申請人再到村居、鄉鎮街道開經濟困難證明。
(五)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的銜接應由司法行政機關與法院聯合出台具體規定,就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轉司法救助程序、公函樣式和負責部門作出具體規定。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我們的做法是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派代理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直接與申請人簽訂協議,安排律師代理訴訟。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應由政法委牽頭盡快建立。刑事法律援助我們與法院的做法是由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定辯護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指派律師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

❼ 如何完善弱勢群體社會保障措施

黨的十七大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總要求提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任務,對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來,隨著我縣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向前推進,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和農民弱勢群體比較多,一些深層次的矛盾糾紛不斷涌現,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為深入扎實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我縣法律援助中心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對有需求的困難群眾實現應援盡援。不斷探索,逐步擴大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圍,使處於法律援助案件邊緣上的困難群眾及時獲得了法律援助。現就我縣當前法律援助工作進行了調研,並提出以下建議。

一、我縣法律援助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摸清我縣農村法律援助對象情況。

縣地處市西北部,總面積3781平方公里,總人口13.6萬人,共有13個鄉鎮,行政村220個,其中農村人口10.78萬人,約占總人口79%。全縣貧困人口14898人左右,其中城鎮低保對象2572人,農村低保對象9680人,「五保」對象251人,困難學生1560人,全縣殘疾人5180人,因病致貧家庭1280戶,因災致貧家庭1320戶,進城務工農民3400多人。

2、農村法律援助矛盾糾紛的特點。

通過調查農村法律援助的新問題主要集中在:農村中經常發生的土地承包糾紛、宅基地糾紛、城鎮化建設中的拆遷問題、土地徵用補償問題、農民工的工資、工傷、保險糾紛等等。如何通過法律手段解決遇到的問題,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已成為當前法律援助工作的一項重要責任。

3、農村法律援助存在問題。

農村困難群眾多,加上城鄉差距的存在,廣大農村地區農民普遍存在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觀念還比較薄弱,對申請法律援助的范圍、條件、程序等基本知識比較缺乏,部分居住地偏僻,到法律援助機構申請及不方便,更有部分殘疾人不能親自申請法律援助等,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著農村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因此大力推動法律援助工作向基層延伸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建立農村法律援助工作網路

1、農村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設。

針對我縣農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實際,為方便廣大農村地區農民群眾就近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在縣司法局的領導下,
初在街道辦、社區,鄉鎮司法所、鄉鎮、企業、工青聯合會、學校設立了24個法律援助點、發展了聯絡員。隨著基層法律援助站的建立和工作的不斷深入,法律援助申請的渠道更加暢通、便捷、法律援助案件辦理更加及時高效。既提高了廣大農村地區法律援助的公眾知曉率,又擴大了法律援助的覆蓋面,也有力的調動了各方資源,形成了社會共?斡氳墓ぷ饜賂窬幀?

2、建立法律援助協調機制。

為方便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婦女、兒童、下崗職工、貧困村戶等農村弱勢群眾辦理法律援助事項,法援中心積極探討與老齡委、殘聯、團委、婦聯、工會、民政等主管部門進行協商,分別在這些部門建立法律援助聯絡站,落實聯絡員。今後還應經常性與公、檢、法等單位建立溝通協作機制。充分調動多方力量,發揮法律援助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中的重要作用。

3、建立法律援助志願者隊伍。

基層困難群眾尋求法律援助的需求日趨增多,因此,法援中心以司法行政為主導,全面動員全縣律師、法援機構的工作人員、法律服務人員、基層(村委會)法援社會志願者納入到法律援助志願者隊伍,充分發揮基層法律工作者的積極作用,緩解農村法律援助人員缺乏問題。

三、探索創新法律援助工作方式

農村法律援助工作面寬、量大、情況復雜,我縣法律援助處於起步摸索階段。如何做好此項工作,現結合工作實際,談幾點想法。

1、積極協調,爭取領導重視和支持。

法律援助應爭取領導廣泛的重視和支持。不能只表現在形式上。做好弱勢群體維權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法律援助條例》明確規定,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關鍵是落實問題。今後還應積極探索爭取鄉政府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基本的財政經費支持和必要的機構人員保障。因此,各級政府領導和推動對做好此項工作至關重要。

2、加大農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

與普法宣傳相結合,召開農村法律援助工作會議,通過會議進行宣傳。在報刊、電視、廣播、互聯網開辟專欄反復宣傳農村法律援助方面的知識,組織法律援助志願者到繁華街道、廣場、農村集市等地擺攤設點解答法律咨詢,發送宣傳資料或發放列印法援知識撲克牌等形式宣傳農村法律援助常識,還可以利用接待農村法律援助對象進行宣傳。近年來,我縣在司法局統一領導下,法援中心開通「148」法律援助熱線接待來訪人,在互聯網開辟「法援網」在線法律咨詢,進鄉村播放法制電影、文藝演出等活動宣傳效果良好。通過這些宣傳渠道和措施不斷擴大對農村法律援助工作宣傳力度,有利增強農村法律援助對象的法制觀念,法律意識和依法維權的自覺性。

3、開展農村法律援助與人民調解相聯接。

利用各鄉鎮基層司法所,把他作為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前沿陣地。採取以調為主的工作方針,使基層群眾糾紛盡量以調解的方式解決,避免矛盾激化,避免上訪事件的發生,形成解決民間糾紛的「第一道防線」。

4、廣泛深入開展法律援助上門服務活動。

法律援助工作者通過經常深入農民工密集地區、城市社區、農村鄉鎮開展法律援助和法律常識的宣傳,提高法律援助的公眾知曉率。近幾年,我縣在司法局統一組織的「法律六進」和「送百部法、進百家村」活動進社區調查問卷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法律援助上門服務宣傳活動230餘次,進村入戶率達68%。底設計印製了16000餘份法律援助年畫,免費發送到農村和社區,深受城鄉居民的歡迎。通過直接與農村法律援助對象面對面的溝通、交流、解答法律咨詢,滿足貧困群眾的法律需求,逐步擴大了法律援助的影響力。

5、暢通農村法律援助對象服務渠道。

摸清我縣城鎮、農村「低保」、「五保」對象、殘疾人、農民工家庭對法律援助的需求,開展送溫暖活動,為他們發放法律援助聯系卡。使他們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服務。應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六行」活動社區行、鄉村行、工地行、社保行、獄所行、信訪行。目前,我縣法律援助中心面向社區及農村貧困戶發放法律援助聯系卡多張,有力的擴大了農村法律援助對象的覆蓋面,使法律援助的陽光灑遍社會每個角落。

6、加強法律援助業務培訓和交流。

法律援助工作是一支新興的隊伍,目前人數不多,我縣法律援助隊伍中,有律師資格的佔少數,是目前影響業務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強對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的培訓,鼓勵有資格的參加司法考試爭取取得資格證。提高工作能力,使其盡快適應工作成為當務之急。

7、優化法律援助服務質量。

今後應從申請、受理、指派、辦案、歸檔等各個環節,制定明確規范的工作標准和操作規程。更要不斷加強政治理論,業務學習及新頒布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方針、政策,不斷提高政策業務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優化農村法律援助案件工作質量。

以上是對農村法律援助的一些思考,希望我們共同探討,努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有所創新,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構建和諧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熱點內容
國際經濟法判斷題 發布:2025-01-16 05:29:31 瀏覽:739
兩會民法典草案 發布:2025-01-16 05:25:29 瀏覽:542
刑事訴訟法對應的實體法是 發布:2025-01-16 04:38:02 瀏覽:286
武進法院拍賣公告 發布:2025-01-16 04:28:07 瀏覽:760
中介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16 04:05:03 瀏覽:413
司法解釋的效力等級 發布:2025-01-16 03:59:08 瀏覽:624
民法典生態破壞責任 發布:2025-01-16 03:40:05 瀏覽:460
基層黨員組織條例 發布:2025-01-16 03:40:04 瀏覽:271
公司注銷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6 03:02:42 瀏覽:282
高級人民法院書記員 發布:2025-01-16 02:54:26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