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律師作為公共法律服務志願者

律師作為公共法律服務志願者

發布時間: 2022-04-18 15:52:54

律師是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嗎

是的,很多律師每年都有司法援助的任務。

❷ 公益律師的社會最大價值是什麼呢

公益問題正日益引起人們重視,以公益名義提起的訴訟也越來越成為人們尋求解決公益問題的重要手段,這種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凡市民均可提起的訴訟被稱為公益訴訟,區別於純為保護個人所有權的、僅特定人才可提起的私益訴訟。①因為公益訴訟是以一種嶄新的現代型訴訟的面貌出現於國人面前,因此,同西方一些國家的公益訴訟相比,我國的公益訴訟不僅遠未能實現它最重要的社會功能;而且在公益訴訟中律師的活動並不活躍、作用並不鮮明,這也與西方國家公益訴訟中律師的積極參與並發揮主導作用形成鮮明對比,而這兩者是密切相連的,但許多中國律師對此卻未能充分重視。

在美國有專門為特定公眾解決公益問題的公益法律事務所(或在私人法律事務所內設公益服務部)及公益律師(public interest lawyer),德國也有類似這樣的專門律師。公益律師實際上是公益訴訟的主導者和指揮者,盡管在大部分案件中他們並不是受害者,但正是通過他們的參與和努力,公益訴訟不僅實現了私權利的救濟,而且還成為與政府和企業對話的契機和場所、從而對他們今後的決策產生深遠影響、成為號召民眾關注和維護自己切身利益的旗幟。公益律師的這種主導性意識和行為根源於律師行業特有的社會地位、職業特性和職業道德,以及社會客觀需要。在中國,當公益問題才開始為國人認識,公益訴訟的社會功能才剛剛顯現之時,如果律師能盡早介入公益訴訟領域,那麼對於實現公益訴訟的真正價值、樹立律師業的良好社會形象、促進律師業的更好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二、公益律師產生和發展的必然性

(一)民主制度是律師制度的根本屬性,律師應該成為民權的代言人。

現代法治社會中律師制度是作為重要的民權保障機制而建立。因為律師業不屬於國家權力系統而且以專門從事法律活動為業,因此它比行政、司法機關及其人員更適合監督和對抗權力的濫用;②法律職業本身固有的重要性使它比其它職業對公眾有更重大的影響。許多國家的律師法都將「維護人權」作為律師的重要職責,律師的使命是維護人權和實現社會正義,因此,即使沒有特定的委託者,律師也應該且能夠成為倡導和維護公共利益的鬥士,使被人們忽視已久的「公共利益」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能站在公共立場對社會不斷提出問題的律師被稱為「公益律師」(public interest lawyer),③通過其的活動和影響,公益訴訟在制度、政策的制定和運作方面的影響大大增強。因此,以保護不特定多數私權利為追求的公益訴訟正是律師充分展現其作為民權的維護者和戰士的重要場所。

(二)律師職業的專業技術特徵與公益訴訟的要求相符

公益訴訟除了與私人的普通民事、經濟或者行政訴訟有著共同點之外,更在訴訟技巧、法律知識、信息獲取等等方面對訴訟主體的綜合能力要求更高。而知識欠缺和不能負擔訴訟所需費用正是普通民眾要提起公益訴訟的最大障礙,這卻正是律師得以體現自己價值和地位的關鍵之處。另外,因為公益問題中的侵害方往往是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大企業或國家機關,普通民眾的訴訟對抗能力與它們無法相比,因此,從訴訟的平等性而言,律師是否參與公益訴訟,對平衡訴訟雙方的對抗能力至關重要。由於有了公益律師的參與,通過其的專業操作和律師在社會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影響,有益於實現通過公益訴訟影響未來的公共決策的目的。而且,因為公益工作也屬於律師職業工作的內容,那麼律師更容易克服感情用事和主觀主義的影響,以專業化的中立態度操作公益訴訟,從而使得公益訴訟不致因被濫用而變質。

(三)律師業的內部發展也促使公益律師的產生

由於制度、歷史等等原因,中國律師的業務主要集中於訴訟和部分經濟事務,一方面由於僧多粥少,業內競爭將越來越激烈,但另一方面不僅許多應該得到律師服務的領域缺乏律師的介入,就是在律師已經開展業務的領域,也未必就能說律師的工作已很深入和廣泛。因此,部分律師開始尋找、或不得不尋找新的業務領域或往縱深發展,開發出適合民眾需要的法律服務方式,生存壓力只是公益訴訟進入律師視野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由於法律在社會公共事務和私人事務中的影響越來越大,更多的律師意識到他們作為律師的作用的獨立性,並且渴望把他們的職業生活融入到其社會事業當中,要求擺脫自古以來的律師中立的、保守者的地位,尋求在社會變革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④正是在這種新意識的推動下,公益訴訟才獲得了部分律師的青睞。法學院學生在律師隊伍中的比例不斷增大是促使律師界更關注公眾利益反應和公益訴訟的最重要原因。因為這樣的律師往往比從業多年的律師對社會公益問題更具有熱情和奉獻的精神,對人民權利有著更感性的認識和追求,同時他們也需要有這樣的機會來實現法律抱負、鍛煉並展現能力、培養自信。特別是在那些已初顯名聲的中青年律師中,這種趨勢更為明顯。另外,由於對律師的需要內在地包含於社會對法的需要當中,公益問題的不斷出現也會促使在律師業內部分工中出現專門從事公益訴訟的律師。

(四)公益律師符合律師職業道德的要求,是律師樹立其的專業形象和地位的必須是否存在職業倫理道德是法律職業存在和產生的標志之一,它能使律師職業免受大眾批評或譏諷,維持良好的職業聲譽和尊嚴。⑤對於中國律師來說,擁有職業倫理道德,從而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無疑更具現實意義。因為在迫於生存壓力而追求私利過程中,許多律師漸漸忽視了律師應有的社會職責;一部分律師還因其較優越的社會地位,對市民日常的瑣碎糾紛不屑一顧;律師的日趨專業化和強調技術理性也使得民眾與律師之間存在著隔膜。這都使現今的中國律師面臨雙重危機:社會中的形象危機和廣大民眾心中的信任危機。律師業以提供中介服務為特徵,如果缺乏社會信任和民眾支持,在社會中就會陷入一種相對孤立的狀態,它的明天岌岌可危。因此,律師界在尋找機會轉變,而今是到了律師通過承擔被其長期忽視的公益問題來提高律師業威信和重樹律師業形象的時候了。

三、如何保障和實現公益律師的功能

(一) 律師界擺脫觀念的束縛是其邁向公益訴訟的第一步。

律師要能很好地參與到公益訴訟中並發揮作用,首先要擺脫觀念上的束縛,這種束縛既來自社會也來自本行業。西方國家在構建其社會制度之初就把律師制度視為重要的民權保障機制而予以安排,律師作為社會政治結構中的重要力量,直接參與並實際影響著西方國家的民主政治制度運作過程,⑥公益訴訟正是他們理想的舞台。相比之下,我國在設計律師制度時,對律師應擔負的全部角色和律師業的發展趨勢缺乏更深的認識,視其為民主和法治的象徵、社會分工的產物,其的形式意義遠大於實質意義。這樣的制度和認識基礎,根本不能對律師意欲在社會舞台、特別是在政治舞台上大展拳腳給予強有力地支撐。現今不少律師漠視公益訴訟,與我國當初沒有把律師制度作為一種民權保障機制而建立不是沒有關系,而且律師業由於受這樣的觀念影響也導致了對自身應有的社會性和政治性定位認識不足。但公共生活才是律師的舞台;律師活動的基礎正是建立於市民的需要之上。這就要求律師界更關注公益訴訟、積極地投入公益訴訟、努力縮小與市民的距離、降低律師事務所的門檻、設法主動走向市民,成為「民眾的律師」,③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和信任,才能實現中國律師業的真正價值回歸和功能重塑。

(二)原告適格性的規定是律師進行公益訴訟的最大阻礙。

我國訴訟法中關於原告適格性的規定是律師要進行公益訴訟的最大阻礙。有時要找到適格的原告並不難,這時,律師的工作會相對輕松一些,他只需把全部精力放在訴訟中,但其作用卻受限制,因為律師不僅不允許支配當事人,而且如果其過多干預,還會導致原告的不信任,打擊民眾參與公益訴訟的積極性,甚至會讓他們產生抵觸情緒,只在極少數情況下,當事人明顯不具有正常決策能力,公益律師才能擔起主導訴訟的重任。但更多的情形是具備資格的民眾因各種理由不願提起訴訟,或很難確定適格的原告,那麼,律師還要找到適格的當事人並說服其參加訴訟,從中國社會的現實而言,這難度頗大也不現實。那麼,在上述措施無法奏效時,律師只有挺身而出,先讓自己成為「受害者」,即,使自己具有原告的適格性,從而得以提起公益訴訟。這時,律師往往會是公益訴訟的主角,其的責任不僅是勝訴,更要影響該領域相關政策的制定。這種方法現已被「專業打假人」及部分律師所採用,且初見成效。但這畢竟是在「原告適格性要求」下的「折衷」,而且在某些侵害中律師無法成為「受害者」,那麼,如果適格的當事人不願提起訴訟,律師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公共侵害卻無能為力。因此,公益律師要更好地發揮作用,如何解決原告適格性問題仍是其面對的最大難題。

(三)公益訴訟本身的操作難度對律師提出了挑戰。

同一般的個體訴訟相比,公益訴訟的復雜性和廣泛性使它需要更高超的專業知識和技巧,以及更多的資金投入。律師常常會發現其試圖以公益訴訟來實現社會正義的瑰麗想像,正被大量煩瑣枯燥的專業工作慢慢磨滅,進行公益訴訟所要面對的社會壓力和敗訴風險也使公益律師要承受比其他律師更大的壓力,這使得公益訴訟對許多律師來說不再是誘人的理想,而公益訴訟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更是令律師們裹足不前。因為我國未建立如美國的侵權索賠的最低賠償和二三倍賠償規定,更沒有一套完善的律師經濟基礎體制以使律師能墊付高昂的訴訟費用。所以,在我國律師業兩極分化嚴重的情況下,部分律師對公益訴訟有心無力也就不難理解了。那麼,我們在希望律師們對公益問題給予關注和積極地支持之餘,還應考慮一個現實的問題: 我們應建立一套什麼樣的激勵機制或制度來激發和維持律師們對公益問題的熱情;在行業內部又該採取怎樣的措施來平衡和保障從事公益工作的律師的經濟利益?

四、結語

在我國,律師參與公益訴訟除了要解決上述問題之外,還要克服其它的困難,如行政保護主義、社會傳統的偏見、律師職權有限等等。但中國律師業的發展,實質應依賴於律師界內部的自發自覺行為,不能再坐等社會外部各因素的推動才向前邁進,律師參與公益訴訟也是如此。當社會公益問題呈增多趨勢且日益成為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時,律師們如果能對此加以關注,且積極地投入其中,那麼,對於樹立律師行業良好的職業形象、提升律師的社會及政治地位且擴大其影響、實現律師業務領域的擴展等等,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❸ 我想成為一名法律服務志願者

你最好先要獲得律師資格證書,否則的話只能提供咨詢
提供志願者服務的方法很多,比如說聯系社區,一般來說社區的居委會之類的都會樂意接受這樣的志願者服務
祝你成功

❹ 想成為一名法律服務志願者

一般做法律志願者主要是在當地的法律援助中心。
比如你現在在遵化市,你就可以查回詢當地法律援助答中心的電話去申請。一般法律援助中心就在司法局內部或者旁邊。
祝你這個熱心的法律志願者能夠幫助到更多需要法律知識的人
O(∩_∩)O~

❺ 1 1法律援助律師志願者怎麼樣

據北抄京一法律師所內部襲人透漏,第一 團隊混亂,杳無人煙 ,全體員工16人,市場部1人,財務部3人,知產部2人,前台2人,全職律師4人,人力2人,主任2人,剩下的律師都是分成制律師,第二 裡面的員工,結構更是混亂,內部員工透漏新員工入職6天,不發放工資,無緣由,該人已經進行了12345維權,一法律師事務所知法犯法,目無法紀,千萬不要上一法律師事務所的當,他們就是個騙子。

❻ 如何發揮律師在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中的作用

社會的法制發展離不開律師隊伍的建設,律師隊伍建設是公共法律體系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目前我們並沒有把律師在的作用最大化。
律師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現狀主要體現在用法律維護社會的合法權益,社會的公平正義,主要還是針對於產生糾紛的案件當中。只有發生糾紛很多人才會想到律師,讓律師去解決矛盾,而在沒有糾紛的時候不會去找律師來進行防患於未然。所以要發揮律師作用的最大化,就是要律師在法律服務的體系中去構建和諧,防患於未然的社會矛盾。
怎麼樣才能發揮律師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最大作用呢?我認為還是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律師本來就是群眾中的一份子,是用法律服務大眾的,當然我們要到群眾中去宣傳,活動,服務,才能發揮自己的作用,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然而理想和現實是有區別的,現實是律師不是執法者,不是公務人員,必須依靠自己有限的案源保障自己的生活,從而也喪失了與群眾接觸的機會。其實這並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的橋梁在哪裡,司法部門的協調與推動,如果通過這個橋梁讓律師真真走進每一個社區,就想社區民警一樣,有一個社區服務,組織與群眾互動,去與群眾交流、宣傳法律,不但發揮了律師進社區的真正作用,也會給律師帶著一些人脈與案源,這個是相輔相成的,我說的不是形式主義,而是實實際際的執行,不做曇花一現的無用工程。我相信律師不是居住在律師家園,而是分布在每個地方,讓其就近發揮律師的作用。當然這種進社區的服務要有監督,也要保證每位律師的機會的平等的,公正的,律師給群眾提供的法律服務才是平等的、公正的。才能體現律師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中的作用,而不是只有空喊口號。
只有律師與廣大群眾接觸,才能夠在法律服務中發揮律師良好的作用,提高的群眾的法律意識,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做一個守法的人,明白律師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對認識的職業一個新的認識,在預防法律風險方面及權利被侵害時,可以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也只有這樣律師在法制建設進行中的,才真真發揮了律師在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中的作用。

原作 鄭朝建 2015-5-18

❼ 如何能夠成為一名法律援助志願者

如果你是律師的話,可以到當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去聯系一下,他們是專門負責法律援助工作的,一般都會給各律師事務所指派援助案件。也有的法援中心組織支援律師負責法律援助案件。

❽ 律師在公共治理過程中起著什麼作用請各位高手指點啊,謝謝!

律師是公共利益的維系者。律師的職業性質,首先要求他是服務者、中介者。但是,律師不是一般的社會中介人員。事實上,律師是一個國家司法運行機制中的重要一環,與其他司法部門一樣,肩負著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責任。在現代法治國家,盡管權力的運行受到種種制約,但由於個體力量的相對弱小,個人還是容易成為權力侵犯的對象,而律師則可以憑借自己的法律知識,幫助個人捍衛自身權利。律師的存在,客觀上有利於國家司法權的正當行使,防止司法偏向,增進社會的自由和福祉。法律不僅僅是為某一個當事人服務的,它是為整個社會服務的,它所追求的不是一兩個人的權利保障,而是整個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所以,律師與其說是私人利益的代言人,不如說是公共利益的維系者。

也可以說,律師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獨特力量。首先,律師是社會生活的「先知者」。律師可以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大到國家政治生活的方針決策,小至每一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其次,律師是社會生活的「潤滑劑」。和諧社會要求在出現矛盾時能得到及時化解和疏通,而這恰好是律師執業行為的本職工作。第三,律師是經濟建設的「促進者」。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和基本前提。而搞經濟建設、促經濟發展,離不開律師的參與和服務。第四,律師是依法行政的「加強者」。作為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力量,律師積極擔任各級政府部門的法律顧問,為行政管理提供法律咨詢和建議,為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作出了貢獻。同時,律師又通過擔任諸如公民、企業、其他社會組織的代理者或辯護者,在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也促使政府部門依法行政,特別是在實現政府治理公開、公平、公正方面發揮著特殊的作用。第五,律師是法治建設的「完善者」。律師不僅能通過個案代理、具體法律事務的服務來對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提出查缺補漏的建議,而且在執業活動中,還可通過與社會各階層、群體的廣泛聯系,積極傳播法律的基本原則和法治精神,把法律規范滲透到社會各個階層和各個領域,使公民了解自身所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從而維護法律權威,推動法治理念在社會具體生活中的適用和施行。

❾ 什麼叫法律援助志願者

法律援助來志願者定義
自(一)法律援助志願者是指不為物質報酬,基於良知、信念和責任,利用自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自願為社會和他人提供免費法律服務和幫助的人。
(二)注冊法律援助志願者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在中國志願者協會法律援助志願者分會及各地法律援助機構注冊登記、參加法律援助服務活動的志願者。
第二條 法律援助志願者基本條件
(一)年滿18周歲,具有奉獻精神。
(二)具備與所參加的法律援助志願服務項目及活動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素質。
(三)有志於為中國法律援助制度的不斷完善,為維護貧弱群體的合法權益,為實現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四)遵紀守法,品行良好,樂善好施。

熱點內容
法治文化道德 發布:2025-01-16 01:26:16 瀏覽:733
網路法院宣判 發布:2025-01-16 01:20:30 瀏覽:721
十八屆四中全會一手抓法治 發布:2025-01-16 01:11:56 瀏覽:457
孫斌律師 發布:2025-01-16 01:06:55 瀏覽:432
法院牢中華民族共同意識 發布:2025-01-16 01:04:02 瀏覽:158
雞情法院 發布:2025-01-16 00:07:58 瀏覽:104
楊文案交法院 發布:2025-01-15 23:26:41 瀏覽:568
溫州市城市市容和衛生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3:04:53 瀏覽:128
汕尾市城區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1-15 22:49:34 瀏覽:880
管理類專業經濟法課程名稱 發布:2025-01-15 22:43:35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