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型企業法律服務方案
A. 創業初始階段拓展階段經營階段分別需要規避哪些法律風險
1、合夥協議
創業團隊在公司注冊前,需要簽訂「股東協議」,這是未來公司運營的基石。由於初始創業者大多都是關系密切的親戚、同學或朋友,往往羞於談及權力、利益、責任分配問題,而且在准備創業時更注重如何在外部開拓業務而不重視內部建構,公司基礎打不好,其它都是空中樓閣,微不足道。
在創業初期的激情過後,公司發展壯大後或遭受挫折時,就很有可能會在上述問題上產生紛爭,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就會導致創業中途失敗。
為了能夠有效的規避這類問題的發生,就要求在創業伊始通過合夥協議或公司章程等制度性文件來明確各個創業者之間的權利義務劃分。這些制度性文件能夠有效地避免和解決以後利益分配不公,債務承擔不平的問題。
創業者可以就各自占創業事項多少利益比例,各自承擔的債務比例,各自的工作內容,如何引入新的創業夥伴和退出機制等問題都做出明確約定。一旦發生法律糾紛,這是保護所有人合法權益的有力武器,在制定協議環節建議咨詢專業律師。
2、勞資問題
沒有規范的公司制度,容易引發勞資糾紛。創業公司大多機構簡單,沒有充足的資金,沒有規范的管理制度,這些都決定了創業型企業首先面臨的不是賺錢的問題,而是能否活下來和活多長的問題。創業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減少成本、創造利潤上。
恰恰相反,國家制定《勞動合同法》的本意是為了保護工人利益,這正好與創業時期企業降低成本的需求相矛盾。因此,這也決定了企業對法律的需求主要體現在解決員工勞動爭議糾紛方面。
成長期法律問題
企業經歷過創始期的艱難,終於存活下來,有穩定的客戶,開始步入正軌,進入成長期。這個時期的公司內部管理相對規范,這個階段公司主要協調對外商業關系,所以對法律的需求主要表現在合同事務方面。
比如,需要和經銷商簽訂「產品銷售合同」或「買賣合同」,服務業需要和客戶簽訂「服務合同」或者「咨詢合同」。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公司向銀行申請貸款需要簽訂「貸款合同」,或者從股東處貸款需要簽訂「股東貸款協議」。
公司在這個階段可能會引入新的投資者,甚至是VC/PE這樣的專業投資者。如果只是一般的投資者,那麼只需要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即可但如果是VC/PE,需要簽訂一系列復雜的「投資協議」並調整公司架構。這個時候需要專業律師來協助公司處理專項法律服務。
成熟期法律問題
經歷了前幾輪大浪,能留下的企業已經是百經沙場的高手了,有實力去吞並小公司或者引入大量投資實現規模擴張,這個階段主要體現在融資投資兩個方面,企業融資主要是利用資本市場即股票和債券融資。
企業擴張主要是採用多元化投資、戰略投資、並購擴張三種商業模式,會涉及投融資方案設計與法律風險分析,擬定「股權收購協議」或「資產收購協議」,這些合同的條款都非常復雜,而且簽約前需要律師和財務人員進行盡職調查,所以公司需要聘請有經驗的並購律師,提供關於並購的專項法律服務。
除了外部律師外,公司內部也需要建立法務部處理日常事務,處理商務談判,法律文件草擬,勞動關系處理等,並做出法律風險預警。
B. 初創公司對法律顧問的需求大嗎
初創公司應該有法律顧問。萬事開頭難。在公司起步的時候,會遇到很多法律問題,比如,公司結構怎麼選擇: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甚至合夥企業、個體工商戶都是可能的備選項,哪種選擇比較恰當?再比如,公司的出資結構(股權結構)怎麼安排比較合理?公司出資的形式是只接受純貨幣出資還是接受土地、廠房、知識產權甚至勞務出資?很多創業者,並不明白這些不同選項背後所蘊含的真正意義。隨隨便便作出選擇,可能日後會花多得多的代價來彌補。我隨便舉個栗子,以出資為例。假設公司只接受純貨幣出資,那麼如果某一創始人承諾投資二十萬元,但他實際上只能投入五萬元或十萬元,那剩下的空缺怎麼處理?是減資還是讓其他創始人來填上?如果減資的話,會不會對公司聲譽有負面作用(別人可能認為是公司的經營狀況不佳才減資);如果其他創始人來填的話,那其他創始人手頭又寬不寬裕呢?如果公司允許非貨幣出資,以土地出資為例,土地收益是日後慢慢顯現的,但轉移登記的契稅是馬上就要交的,這筆錢可能不是小數目,怎麼解決?知識產權出資的話,知識產權的價值誰來衡量,會不會有人覺得自己吃虧?所以說,隨便一個問題,要考慮的都很多,而且很復雜,都需要根據創業企業的情況「私人訂制」。除此之外,在公司成立之初,有很多關系要處理,很多手續要辦。很多創業者其實是技術宅,在某一專業領域方面雖然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但在「與人溝通」這一點上比較稚嫩,這在年輕的創業者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若是要讓他們處理工商、稅務什麼的事情,真是為難他們了。這些先不提,光說說租房(租賃合同)、招人(勞動合同)什麼的,就已經不簡單了。有個法律顧問的話,是不是要好很多?當公司走上正軌之後,面對的法律問題就又不一樣了。當然,這根據公司的具體業務范圍而定,不同公司遇到的法律問題也不一樣,這兒就不一一細說了。我處理過的一些案件,很多都是因為公司在項目初期不重視律師,把項目的法律關系搞得一團亂,到最後當事人的經濟利益遭受了很大的損失,出了事兒才發現法律不保護自己,這損失可能是N個億的級別。這種案件有個別稱,叫做「歷史遺留問題」,相信律師們聽到這六個字都是小心肝劇烈顫動一下吧……當然,對創業公司來說,法律顧問費不低,再怎麼說一年也得要個幾萬塊錢。但我覺得,如果找對了律師,那這筆錢是不虧的。因為他可能在幫著處理法律問題的同時,也能利用他的社會資源幫公司解決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律師可能是交際圈最廣的職業之一吧……呵呵呵呵。再者說,如果真覺得顧問費難以承受的話,可以具體談收費方式,比如有同學提到的頭兩年免費或低價服務,兩年後按正常標准計取,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一種模式。甚至如果雙方真的都很情投意合,那直接吸納律師成為企業的合夥人之一都是有可能的嘛。
C. 中小企業需要哪些法律服務
1、企業合同起草,審核
很多企業所需要的銷售合同、采購合同、供貨協議、清單等等很多是從網上下載的,認為這個沒有必要來請律師起草。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我們平時接觸的大量合同糾紛案件中的合同,很多都是從網上下載的。其實,網上的合同往往是通用的格式合同,沒有考慮各個公司本身的特點、商業習慣及簽約對象等特有的因素,也沒有考慮到一些更細節的問題,一旦發生糾紛,依據合同往往很難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所以建議企業在購買原材料,招聘員工,銷售產品等方面需要簽定大量的協議、合同,聘請律師提供專業服務。
2、企業清理欠款工作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發生各種經濟往來,這就會涉及到大量的應收帳款和對外債務。對外負債需要企業有充足的資金作保障,如果對方提起訴訟,就需要法律專業人士代理應訴。更重要的是,公司在銷售產成品或服務的時候,免不了應收帳款,相信大多數公司都存在這一問題。而在追收帳款的過程中,往往很多問題涉及法律,甚至要仲裁或訴訟挽回經濟損失,這就是許多優秀企業聘請法律顧問的首要工作。
3、企業勞動,人事制度的完善
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後,勞資糾紛明顯增多。企業用工往往存在很大的風險,不僅僅是勞資糾紛,還在於職務侵佔、商業秘密、技術秘密被泄露等等,有時會給企業帶來沉重的打擊。所以,企業雖小,仍有必要聘請律師在相關的制度設置上做好文章,將勞動用工風險降低到可控的范圍。
4、 企業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的維護工作
現代社會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的維護工作越來越重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專利、商標、著作權、商業秘密、技術秘密、網路知識產權,這些都是一個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立於不敗之地以至於發展壯大的有力武器。本人目前正在考專利人資格,對專利、商標、著作權、商業秘密、技術秘密、網路知識產權等業務都非常熟悉;以後,專業知識產權律師,是我的奮斗目標和發展方向。
5、法律風險防範
首先:法律顧問服務的主要功能:已不在於顧問單位發生糾紛、損失後進行亡羊補牢式的訴訟救濟,而在於為顧問單位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適量超前的、防患於未然的專業化法律安全保障體系。同時,及時審查清理出顧問單位已有的法律問題隱患,提出完善的法律意見,清理出需要及時依法處理的法律事務,保障顧問單位的利益和訴訟時效,提出妥善的糾紛解決方案和補救辦法。
也許有的人要說法律風險防範,不就是上面的合同審核、清理欠債、完善人事制度、維護知識產權嗎?當然包括,但不是上面各項的簡單相加,是強調一整套有針對性的、適量超前的、防患於未然的法律安全保障體系。
法律安全保障體系主要包括九個子項目:
1、公司治理結構;
2、公司合同風險防範體系;
3、公司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4、公司人力資源法律保障體系;
5、公司重大重組項目風險防範體系;
6、公司法律風險預警機制;
7、公司法律風險救濟機制;
8、公司法律培訓;
9、公司法律風險年度評估報告。
由於篇幅所限,我們重點介紹公司合同風險防範體系和公司法律風險年度評估報告。
(一) 公司合同風險防範體系
公司合同風險防範體系的首要目標在於有效防範合同糾紛,努力做到零訴訟,以有效降低公司經營風險,實現利益最大化。我們認為合同風險防範體系的構建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應當全面梳理公司的合同風險。從客戶分類、業務分類、交易模式分類出發,綜合考慮產業鏈風險、政策法規風險,對公司的合同進行全面梳理,明確從哪一角度出發更適合公司合同的法律風險分類管理。第二,建構合同模板。在對公司不同類型的合同進行歸納總結的基礎上,建立合同模板。合同模板的建構必須符合有效性、確定性、合理性、操作性、主動性原則。第三,合同操作指引及風險提示。對合同模板的具體操作和操作過程中的法律風險進一步作出詳細規范。第四,合同流程管理。包括:簽訂前管理、簽約管理、履行管理、憑證管理、預警管理、評審管理。第五,合同培訓。
(二) 公司法律風險年度評估報告
我們認為,公司法律風險防範體系的建構是公司商業風險管理的長期方案和目標。公司法律風險隨著公司外部的法律風險環境和公司內部商業戰略的調整而不斷的發生變化。公司的經營環境發生變化後,法律風險應當重新評估,公司法律風險防範體系也要做相應的調整。比如,今年公司法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很多原來適用的商業活動規則都將發生變化,公司章程被提到相當重要的位置。這時,本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公司合同風險防範體系、公司重大重組項目風險防範體系、公司法律風險預警機制都要作出相應的調整。此外,公司外部產業鏈變化、公司內部商業戰略調整、商業安排調整都將使公司法律風險發生變化。因此,公司有必要經常性地對公司法律風險進行評估。通過全面調查和梳理公司經營所涉的法律事項,並就公司年度商業安排制定出法律風險防範重點,提出防範預案。主要內容包括:盡職調查、風險披露、方案論證、預案設計等內容。
只有公司法律安全保障體系的各子系統都運轉良好,公司法律風險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才能為公司可持續性的高效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總之,法律安全保障體系,重在事前預防和過程式控制制,從源頭上減少糾紛、訴訟的產生;事後(一旦發生糾紛、訴訟)首先考慮減損。
在現代社會,一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要想在市場經濟中發展,需要處理好大量的法律工作。除上面列舉以外,在很多方面也涉及法律政策,比如企業新設合並、企業融資、企業涉訟事務、企業內部職工法律咨詢等等,這里就不一一詳述。所以,而作為中小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則要考慮的:不是應該不應該聘請一位律師參與管理企業呢,而是如何挑選律師,然後充分利用其在法律的特長規避風險,減少損失。
D. 初創企業有必要請法律顧問嗎深圳雙盈的顧問服務怎麼樣
初創公司在步入正軌之前還是有必要請法律顧問的,剛起步肯定會遇到一些法律問題,需要專業人士幫忙解決。雙盈公司有專業律師,還可以給予一些企業管理發展的建議,合作起來很順利。
E. 初創公司如何選擇法律顧問
建議初創者先設定委託條件,比如需要法律顧問具體做什麼,難度大不大,服務頻率高不高,是否需要駐場提供服務等,設定條件後更容易選擇。
F. 科技創新型企業為什麼需要法律服務
在企業經營與市場競爭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法律問題,正所謂商場如戰場。由版於自身的處權理不當,或效果不好,或作了錯誤的選擇,以致產生了不可挽回的損失與潛在的問題,法律顧問的作用就是在問題產生之前幫助企業設計解決方案與退出機制。
運用法律手段,鞏固企業各條戰線,使企業遠離經營風險,提高市場競爭力,正是法律顧問能為企業帶來的優勢。然而實際生活中很多企業都是沒有聘請常年法律顧問的意識,只是在企業遇到官司時才想到找律師,導致律師的作用僅限於事後補救式的幫企業打官司,而企業也因此喪失了很多應有的商機或錯失了用最佳方式解決問題的機會。
企業任何一個交易行為本身都會存在許多法律問題,這些法律問題會使企業潛藏了許多甚至不能控制的經營風險。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在風險尚未產生之前,讓律師把這個風險進行合理轉化,使得企業最終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
G. 法律是怎樣服務企業的
這個問題比較籠統!
法律日漸重要,可以說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無法離開法律。對於企業而言,法律從三個階段可以起到作用:事先風險防範、事中法律應對、事後彌補!法律有利於企業的正規化運作,對於加強企業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率、防範風險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現代企業制度,法律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可以說,沒有法律的參與,就不能稱其為現代企業!沒有法律的服務,企業不能獲得長遠和健康的發展!至於它是怎麼樣服務企業的,具體的說很難用這么短的篇幅進行論述!不知道你想問什麼,就回答這么多。
H. 如何做好企業法律服務工作
企業法律服來務是律師業務自的基本業務之一,做中小企業法律服務是律師的基本技能之一。現階段的中小企業面臨種種發展的困難,青年律師可利用自身的優勢,理論聯系實踐,結合中小企業的特點,抓住機遇,運用基本技能,引入市場營銷理論和方法,加強服務理念,加強基本功訓練,提升自身素質,調整心態,腳踏實地,逐步提升,並合理利用律師事務所團隊的力量,提升青年律師自身的能力,做好中小企業法律服務。
I. 一般初創的公司會遇到那些法律上的問題呢
首先,需要清楚的是,律師的法律服務作為專業服務,其收費在中國是不算高的,很多做商業的人並不能理解為什麼要收取這樣的費用--但從世界范圍內來說,對專業的尊重以及缺乏專業服務意識所要付出的代價,以及專業服務本身的技術性決定了法律服務的收費。
對於一家軟體研發的公司,無論是處於何種階段,最重要的無非是:人才和技術。圍繞這亮點,其相關的法律問題也就比較清楚,即:創業夥伴間的關系(或與員工的勞動關系)法律問題和知識產權法律問題。
從人才的角度,對於一家初創的軟體研發公司,可能面臨的法律問題具體可以推測為:
1.公司處於初創階段,可能並沒有員工,可能老闆就是幹活的人,那比較重要的是如何釐清幾個老闆,即幾個partner之間的關系。一定要釐清你們之間的出資關系,股權比例關系,具體的法律文件比如合資合同和公司章程等。幾個創業夥伴中,誰有決策權,有多少決策權,有多少股權,如何分紅,這一定要想清楚,寫清楚。
2.如果公司有一定的員工,是否僅僅是僱傭他們?還是為了起到在公司初創階段的激勵作用而給予其一定的股權期權?這都要在合同中有所體現。初創時期的員工,往往是重要的技術人員,他們所知道的公司技術信息都是非常關鍵的信息,在簽訂勞動合同時一定要注意簽訂保密協議,也可以在勞動合同中加入競業禁止條款,以保護公司的利益。
從技術的角度,主要是知識產權的問題,具體推測為:
一定要和創業夥伴或員工釐清開發出的技術歸屬問題:在創業夥伴和員工工作之時開發出的軟體技術歸誰所有?由誰持有軟體版權?是否將其進行注冊?如何進行保密工作?這些都要在合資合同或勞動合同或其他法律文件中寫清。
另外,我不知道你的公司是否已經成立。如果尚未成立,可能涉及公司注冊問題,如何在一個有稅收等優惠措施的地區(如軟體園區)注冊,如何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獲得進一步稅收優惠,如何作為中小企業獲得政府創業扶持補貼等,這也是創業者所需要考慮的。這些基礎問題建議在公司選址後和當地政府部門多多溝通,你們這種類型的企業政府還是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