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興縣城區明洋法律服務所概況
A. 法律事務怎麼樣
就業崗位適用范圍為:公、檢、法等各級政法機關的執行員、書記員、法警、內勤、辦事員;政府各級各類行政執法機關的公務員;公證處、律師事務所、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所的法律助理、法律工作者、接待員;公司、企事業單位的法律事務工作、經理助理、辦事員、文員等。就業方向一:典型職業通路:律師助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職業狀況:律師作為社會公認的高收入階層,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加入WTO,律師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找律師網,懂英語和國際法的律師的職業前景十分看好。但由於現階段國內法律本科人才供給過多,而且社會對本科法學畢業生的質量認同程度下降,因此就業情況不是很好,但優秀的畢業生特別是研究生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就業方向二:金融/保險/投資職業概況:工作內容廣泛,報酬差距較大,收入多半與業績掛鉤。就業方向三:財務/審計職業概況:針對目前經營環境下,企業對財務的要求已經從原有的監督為主到如今的服務於監督並重。就業方向四:建築/房地產職業概況:隨著房地產業的不斷發展,很多跟建築、房地產相關的專業化服務體系應運而生。但由於目前房地產策劃在我國還處於較為年輕的專業服務階段,房地產企業普遍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困境。
B. 《沉默的真相》明洋這條線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明洋這條線存在的意義有兩方面:一是暗喻江陽一組人,二是使嚴良對江陽組的「放縱」更加合理化
先來說一:
劇中明洋是一位卧底的緝毒警察,緝毒成功,卧底任務完成後,結果卻是:
這樣看來一定是在卧底的過程中為了任務的順利完成,明洋做了一些不合規定,甚至可以說是違法的事兒,使得他雖然活著卻不能夠像其他人一樣登上領獎台。但也因為自己的精神問題而免於了刑事處罰(不然,可能就得在監獄里看到明洋了),也是借精神病之口才能說出一些正常人不該說出的話。
類比江陽這一組人,他們和嚴良們一起幹掉卡恩集團,但嚴良專案組四人全部立功受獎,而朱偉,陳明章,張曉倩,李靜等人卻入獄服刑,江陽身死。
倘使江陽還活著,我們是不是也想替江陽問一句:為什麼你們都有獎章,而我沒有!(明明我才是付出最多的)
在最後一集的結尾處明洋戴上了獎章(嚴良地),表示了雖然法律無法給你榮譽,但在我們的心中,你值得這塊獎章!
二:從結尾的遙控車鑰匙,以及嚴良和陳明章的握手,我們可以知道,嚴良已經知道了他們的計劃,
但卻沒有阻止,這正是因為明洋。
嚴良說明洋是他在這個城市裡唯一的兄弟,兄弟的遭遇,以及兄弟之心自然影響著嚴良,正是因為有明洋在前才使得嚴良違反警察的紀律,不在知道的時候就去制止顯得合理。
同時我也有一個疑問:
為什麼不讓明洋看公安部春晚呢?
是因為暗指江陽已死沒有辦法看到天明?又或是以明洋看不到春晚就搶電視來暗喻江陽他們引起恐慌來揭露事實的行為?或是還有什麼更深的意思?
C. 專科生,讀法律事務專業的前途何在
專科的法律事務專業畢業後可以繼續學習專升本後參加司法考試再考律師。也可以報考公務員,或到機關或鄉鎮街道做基層法律工作。還可以到企事業單位作法律顧問。機關或鄉鎮街道的基層法律工作者可以與律師一樣做訴訟代理人,但不能做刑事案的辯護人。企事業單位作法律顧問可以代表企業出庭參與訴訟。
就業崗位適用范圍為:公、檢、法等各級政法機關的執行員、書記員、法警、內勤、辦事員;政府各級各類行政執法機關的公務員;公證處、律師事務所、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所的法律助理、法律工作者、接待員;公司、企事業單位的法律事務工作、經理助理、辦事員、文員等。
就業方向一:典型職業通路:律師助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職業狀況:律師作為社會公認的高收入階層,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加入WTO,律師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找律師網,懂英語和國際法的律師的職業前景十分看好。但由於現階段國內法律本科人才供給過多,而且社會對本科法學畢業生的質量認同程度下降,因此就業情況不是很好,但優秀的畢業生特別是研究生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
就業方向二:金融/保險/投資
職業概況:工作內容廣泛,報酬差距較大,收入多半與業績掛鉤。
就業方向三:財務/審計
職業概況:針對目前經營環境下,企業對財務的要求已經從原有的監督為主到如今的服務於監督並重。
就業方向四:建築/房地產
職業概況:隨著房地產業的不斷發展,很多跟建築、房地產相關的專業化服務體系應運而生。但由於目前房地產策劃在我國還處於較為年輕的專業服務階段,房地產企業普遍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困境。
D. 法律事務專業就業前景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司法部門、行政執法部門、法律服務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法律事務部門,從事案件登記、文書送達、協助調查取證、法律文書起草、辦案記錄、案卷整理、登記與保管、司法保衛、基層法律服務、企事業法制化管理等工作。
就業崗位適用范圍為:公、檢、法等各級政法機關的執行員、書記員、法警、內勤、辦事員;政府各級各類行政執法機關的公務員;公證處、律師事務所、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所的法律助理、法律工作者、接待員;公司、企事業單位的法律事務工作、經理助理、辦事員、文員等。
專業簡介
法律事務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該專業主要研究法學、秘書學、管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法律服務、司法文秘、司法行政輔助管理等工作能力。法律事務可以說是司法助理、法律文秘兩個專業的總和,三個專業交叉內容比較多。
學生主要學習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運用法律管理事務與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E. 法律事務就業前景及工作方向
就業崗位適用范圍為:公、檢、法等各級政法機關的執行員、書記員、法警、內勤、辦事員;政府各級各類行政執法機關的公務員;公證處、律師事務所、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所的法律助理、法律工作者、接待員;公司、企事業單位的法律事務工作、經理助理、辦事員、文員等。
就業方向一:典型職業通路:律師助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職業狀況:律師作為社會公認的高收入階層,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加入WTO,律師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語和國際法的律師的職業前景十分看好。但由於現階段國內法律本科人才供給過多,而且社會對本科法學畢業生的質量認同程度下降,因此就業情況不是很好,但優秀的畢業生特別是研究生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
就業方向二:金融/保險/投資
職業概況:工作內容廣泛,報酬差距較大,收入多半與業績掛鉤。
就業方向三:財務/審計
職業概況:針對目前經營環境下,企業對財務的要求已經從原有的監督為主到如今的服務與監督並重。
就業方向四:建築/房地產
職業概況:隨著房地產業的不斷發展,很多跟建築、房地產相關的專業化服務體系應運而生。但由於目前房地產策劃在我國還處於較為年輕的專業服務階段,房地產企業普遍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困境。
F. 法律事務專業的就業方向怎麼樣
就業崗位適用范圍為:公、檢、法等各級政法機關的執行員、書記員、法警、內勤、辦事員;政府各級各類行政執法機關的公務員;公證處、律師事務所、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所的法律助理、法律工作者、接待員;公司、企事業單位的法律事務工作、經理助理、辦事員、文員等。
就業方向一:典型職業通路:律師助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職業狀況:律師作為社會公認的高收入階層,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加入WTO,律師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語和國際法的律師的職業前景十分看好。但由於現階段國內法律本科人才供給過多,而且社會對本科法學畢業生的質量認同程度下降,因此就業情況不是很好,但優秀的畢業生特別是研究生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
就業方向二:金融/保險/投資
職業概況:工作內容廣泛,報酬差距較大,收入多半與業績掛鉤。
就業方向三:財務/審計
職業概況:針對目前經營環境下,企業對財務的要求已經從原有的監督為主到如今的服務與監督並重。
就業方向四:建築/房地產
職業概況:隨著房地產業的不斷發展,很多跟建築、房地產相關的專業化服務體系應運而生。但由於目前房地產策劃在我國還處於較為年輕的專業服務階段,房地產企業普遍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困境。
拓展資料:
法律職業資格證是證書持有人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並依法取得的證書,取得該證書的人可以依法擔任執業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統一製作、頒發。其他法律職業對該證書沒有硬性要求。
G. 法律事務有什麼就業方向
首先是考下司法考試,然後可以選擇律師職業,還有的可以選擇考地方公務員當法官和檢察專官。還有的可以屬考慮進單位搞法律事務。
下面要跟你說的就是80%的法律專業學生就業並不對口,學習法律其實就是學習一種思維,在社會上生存的思維,所有的法律學一遍你就幾本了解了整個社會關系,整個社會的運行。這樣你在做每一件事之前就知道是否真的該做,做了有怎樣的後果。這種思維對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比如說你開公司,學過法律和沒學過法律的就完全不同。
所以法律專業的學生就業一定不要拘泥與「法」字,要多放眼看世界,這樣或許你會發現很多行業都很適合你。
H. 法律事務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
一:典型職業通路:律師助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職業狀況:律師作為社會公認的高收入階層,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加入WTO,律師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語和國際法的律師的職業前景十分看好。但由於現階段國內法律本科人才供給過多,而且社會對本科法學畢業生的質量認同程度下降,因此就業情況不是很好,但優秀的畢業生特別是研究生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
二:金融/保險/投資
職業概況:工作內容廣泛,報酬差距較大,收入多半與業績掛鉤。
三:財務/審計
職業概況:針對目前經營環境下,企業對財務的要求已經從原有的監督為主到如今的服務與監督並重。
四:建築/房地產
職業概況:隨著房地產業的不斷發展,很多跟建築、房地產相關的專業化服務體系應運而生。但由於目前房地產策劃在我國還處於較為年輕的專業服務階段,房地產企業普遍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困境。
就業崗位適用范圍為:公、檢、法等各級政法機關的執行員、書記員、法警、內勤、辦事員;政府各級各類行政執法機關的公務員;公證處、律師事務所、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所的法律助理、法律工作者、接待員;公司、企事業單位的法律事務工作、經理助理、辦事員、文員等。
I. 專科法律事務就業前景
就業崗位適用范圍為:公、檢、法等各級政法機關的執行員、書記員、法警內、內勤、辦事員;政容府各級各類行政執法機關的公務員;公證處、律師事務所、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所的法律助理、法律工作者、接待員;公司、企事業單位的法律事務工作、經理助理、辦事員、文員等。
就業方向一:典型職業通路:律師助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職業狀況:律師作為社會公認的高收入階層,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加入WTO,律師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語和國際法的律師的職業前景十分看好。但由於現階段國內法律本科人才供給過多,而且社會對本科法學畢業生的質量認同程度下降,因此就業情況不是很好,但優秀的畢業生特別是研究生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
就業方向二:金融/保險/投資
職業概況:工作內容廣泛,報酬差距較大,收入多半與業績掛鉤。
就業方向三:財務/審計
職業概況:針對目前經營環境下,企業對財務的要求已經從原有的監督為主到如今的服務與監督並重。
就業方向四:建築/房地產
職業概況:隨著房地產業的不斷發展,很多跟建築、房地產相關的專業化服務體系應運而生。但由於目前房地產策劃在我國還處於較為年輕的專業服務階段,房地產企業普遍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困境。
J. 如何做好完善"三調聯動"工作體系,及時就地化解矛盾糾紛
A 健全完善「三調聯動」機制 確保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三調聯動」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已運行多年,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建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當前「三調聯動」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運行及作用發揮情況仍不能樂觀,當前各種調解主體單打獨斗的局面仍未改變,三種調解方式相互協調配合、「無縫銜接」的局面仍未形成。
一 、近幾年民事糾紛概況
(一)從糾紛類型來看,農村傳統糾紛仍佔主要地位。農村新的矛盾糾紛的類型也逐漸增多,如宅基地糾紛、地企糾紛、合同糾紛、勞務、勞資糾紛也不斷增多。
(二)從糾紛主體來看,個人與企業、村集體組織之間的糾紛呈上升趨勢。
(三)從糾紛爭執的動因上看,除利益之爭,大多糾紛攙雜感情因素。
二 、「三調聯動」矛盾糾紛解決機制運行現狀
目前,法庭、司法所、公安派出所、村民調組織在糾紛的解決中占據主導地位。
(一) 法院訴訟調解——民事糾紛解決的主渠道。
(二) 人民調解——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的主力軍。
(三)行政調解——社會治安矛盾調處的常規機制。
三、 「三調聯動」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三調聯動」矛盾糾紛解決體系解紛效率不高,過於倚重訴訟解決糾紛的觀念一時難以改變。尤其是「三調聯動」多元化糾紛調處機制尚未形成合力,各部門之間缺乏充分的配合聯系,不能完全及時、有效的回應社會和群眾的需求。
(一)法院受案壓力增大與非訴糾紛解決功能弱化。基於訴訟審判在社會公力救濟途徑中的核心地位,近幾年來大量的案件不斷涌進法庭,在法官人數有限的情況下,法庭審判壓力逐步加大。與此形成對比,由於人民調解組織存在培育與發展不平衡,工作人員素質不高,調解規范和程序過於隨意,調解協議效力缺乏必要的執行力導致的社會公信力不足、缺乏當事人信任等問題,糾紛解決總體數量徘徊不前,未能充分發揮對訴訟糾紛解決方式的替代補充作用。
(二)訴訟自身存在的弊端限制其在糾紛解決體系中主導功能的發揮。表現為:第一,訴訟解決糾紛成本高、周期長和剛性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訴訟途徑的不暢和阻滯。第二,訴訟調解形式的單一降低了調解的靈活性和效果。實踐中某些案件機械套用一貫的調解模式,調解集中於當事人到庭法官宣布開庭後至判決以前階段,未能依案件具體情況靈活適用於訴訟過程的各個環節或者置於訴前和開庭前,調解成功率難有大幅提高。
(三)「三調聯動」的糾紛解決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其有待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三調聯動」機制已運作多年,但仍未規范化運行,發揮作用。首先,聯動解決糾紛缺乏具體操作程序。第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與法院訴訟未能有效銜接。第三,部分幹部認識不足,缺乏工作積極性,沒有一套合理的制約辦法督促其積極聯動其他部門調處糾紛。最後,缺乏開展多元化糾紛調處工作的充足經費,除了聯動程序運行需要專項經費支持外,對工作人員自身來講未形成經濟上的激勵機制,多干少干一個樣。
四、 健全和完善「三調聯動」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的建議和措施
(一)正確把握並夯實法院主導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地位
1、建立、健全相關獎懲機制。
對現行的法院崗位目標量化責任制予以修改完善,將指導人民調解組織開展工作、與其他有關部門聯動調解糾紛工作、民調協議確認執行工作等等,作為法官的明確職責,實行量化考核,與法官的獎懲掛鉤。通過制度設計,促成人民法院積極主導、融入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之中,實現整體聯動,功能互補。
2、多措並舉提升訴訟解決糾紛的能力。
一是試行建立民事簡易案件速裁機制。可以對證據完整,事實清楚,無須法院查證、請求單一、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當事人聯系方便以及雙方當事人利益沖突較小的或小額訴訟案件,實行快立快審快結,審理周期一般不超過15天,並一般實行一次開庭,當庭結案。與之相配套,分門別類製作各類民事案件的文書模版參考適用,簡化裁判文書製作,實現裁判文書的繁簡分流,以便案件能及時快捷處理。
二是加強訴訟調解,提高審判效率和質量:(1)與時俱進,拓展調解的深度和廣度,研究總結適合個案實際的調解方法,培養精細、靈活的調解技藝;(2)改變調解階段,實行立案前調解、立案後排期開庭前調解、庭審時集中調解、最後宣判前仍可引導當事人再次審視各自權利義務,促使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的調解運行程序,真正使調解貫穿於審判過程的始終,充分實現調解的特殊價值。
3、加強訴訟對非訴訟(主要是人民調解)的有效支撐。
一是完善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可成立人民調解工作指導小組,堅持「不錯位、不越位、不缺位」的業務指導原則,通過定期對口聯系提供咨詢、疑難案件特別指導、聯合司法行政機關組織授課、案例研討、巡迴審判點旁聽審理等多種形式開展業務培訓。
二是建立調解協議書評閱制度。法庭聯合司法行政部門指導和督促各級調解組織建立台帳,凡是經過調解程序的案件均需要手續齊備,材料規范,結案後及時裝卷、入檔,以備檢查。對於人民調解協議,法院和司法局選派專人定期評閱,對不足之處及時指出,幫助人民調解組織不斷提高調解協議書的規范化水平。
三是完善對人民調解協議效力的司法審查,樹立其應有權威。建議按照最高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和相關司法解釋,就人民調解協議的司法審查和效力確認進一步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通過在審判中支持合法規范的人民調解協議,賦予有效的調解協議強制執行效力,提高人民調解協議的約束力、履行率和人民調解工作的公信力。實踐中可將人民調解協議分成兩種不同情況區別對待:達成合法協議後在一定期限內,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也不向法院起訴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在規定期限內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如果一方或雙方當事人在達成協議後又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院應對人民調解協議進行合法性審查,如果協議內容合法,調解程序合法,且不違反自願原則的,分不同訴訟請求直接或間接賦予其法律效力:若當事人起訴要求維持原調解協議,作出確認協議效力判決;若當事人是就原爭議事項提起訴訟,則在判決中支持原協議條款。否則,應裁定協議無效後立案審查。
(二)加強法庭與非訴糾紛解決主體的銜接和互動
1、建立健全訴前分流、調解機制。
在法庭立案接待室專門設置由一名法官(或法官助理)和一名書記員組成的小組,對未經人民調解、治安調解的家事案件、小額的債務糾紛以及小額損害賠償糾紛、鄰里糾紛等一般民事案件和輕微刑事案件的當事人提示訴訟風險,告知其人民調解、治安調解的特點、優勢並建議其首先選擇人民調解、治安調解。當事人接受的,暫緩立案,開出《移交調解工作聯系函》,轉移至糾紛所在的鄉鎮(村)民調組織、公安派出所進行調解;對當事人堅持起訴或人民調解、治安調解未果的案件,可視具體情況由小組單獨或聯合糾紛所在地調解員、陪審員調解,若達成協議,當時下發調解書;對於不屬法院民事受案范圍或其他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民間糾紛,則告知當事人處理部門或函告糾紛所在地的民調組織做好調解息訴工作。
2、建立健全訴調對接機制。
法庭應加強與鄉鎮司法所、公安派出所、法律服務所、基層民調組織的協調,建立多方聯動調解工作模式。對轄區內常見多發性糾紛,由各村民調組織進行先期處理。若村裡調解不成,由村民調人員出具書面調解材料(蓋章),告知當事人到鄉鎮司法所或法律服務所進行第二次調解。鄉鎮司法所或法律服務所在調解過程中遇到堅持訴訟的,則出具書面調解材料(蓋章),告知當事人到法庭進入起訴階段,同時應提示當事人立案須知及訴訟風險,盡可能做好息訴解紛工作。對於經過公安派出所出警調解處理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法庭可進一步與公安部門溝通,規范立案階段證據材料收集和工作程序,避免因證據提交不能或有關事實、調解工作記述不規范問題導致的當事人立案難困境的出現。
3、建立健全委託、協助調解聯動制度。
一是明確聯動形式:(1)凡婚姻家庭、買賣、損害賠償等適合委託人民調解組織進行調解的糾紛,無論在訴前、立案審查期間、立案後開庭審理前以及庭審過程中,法庭均可以委託調解,並可同時於現場指導調解;(2)法庭在上述各階段可邀(聘)請有關人員(不限於人民調解員)參與訴訟調解工作;(3)有關部門向法庭提供與糾紛有關的證據、起因等方面的信息,協助及時妥善調處糾紛。
二是規范聯動運行。建議採取設立調解聯絡員加強溝通聯系、製作名冊明確委託、邀(聘)請對象范圍、仿效人民陪審員制度制定相關工作規定等舉措,使聯動工作形成穩定的長效機制。
4、建立聯席會議制度。
由鄉鎮黨委牽頭,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行政村定期舉行例會,交流調解經驗和做法,並適時就各部門糾紛調處工作銜接與配合的有關事項和問題進行溝通協調。另外,對某些新型的或疑難糾紛,商討制定合法有效的解決方案,或聯合請求上級部門提供處理建議。
(三)建章立制,按照「調防結合、以防為主」的方針,做好矛盾糾紛預警和排查工作
1、嘗試實行法官包片制度。
根據人口分布數量及所發生民事糾紛的特點,將法庭轄區劃分為若干個區域,由各合議庭分管。合議庭法官定期深入分管區域,及時了解該地區發生的各類矛盾、糾紛信息,建立專門台帳登記備案。對發生的簡易民事糾紛就地立案,當場調解;對影響大局的涉訴案件提前進行溝通協調,並將有關情況隨時上報。
2、定期或不定期召開聯系會議。
依託前述聯席會議制度,鄉鎮黨委、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村(居)委會等組織單位定期召開會議對一個時期內較為典型的矛盾進行分析,並且互通信息,及時發現並掌握轄區內重大群體性糾紛或矛盾易激化性糾紛的苗頭和趨勢,合力引導群眾合法有序地表達意願和訴求,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調解、教育、協商等方法予以解決。
(四)互動配合,加強「三調聯動」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的宣傳和交流力度
一是各有關部門互動配合,通過組織專項活動、發放宣傳單、與村民代表座談、組織村幹部集中培訓等方式聯合進行法制宣傳,一方面傳授法律知識,另一方面講解「三調聯動」多元化解紛解決機制的運行方式和實踐意義,提高群眾對該機制的認知能力;
二是通過多種途徑徵求群眾有關的意見和建議作為改進工作的參考;
三是在各有關部門備置載明各種糾紛解決路徑的手冊,加強對貧困群眾或文化水平較低當事人的口頭告知,引導群眾形成正確、理性的選擇糾紛解決途徑的觀念。
(五)配強力量,嚴格責任,切實保障「三調聯動」矛盾糾紛解決機制高效運行
首先應進一步加大對該機制建立和完善所需的人、財、物的扶持力度,如可劃撥專項資金或設立專項基金等。其次應建立責任追究機制,除了法院外,其他各有關部門同樣應自行或統一由地方黨委將參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有關事項納入檢查考核范圍,根據考核結果對有關負責人予以獎懲,以確保該機制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總之,隨著社會變革的加速推進和利益格局的持續調整,各類新的矛盾糾紛不斷涌現,呈現出主體多元化、規模擴大化、行為激烈化、客體復雜化的特點,對調解這種化解矛盾的傳統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由於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三種調解制度本身所固有的功能缺陷,從而使整合調解資源、優化調解方式、提升調解效果成為新形勢下調解作用發揮最大化所面臨的重要課題。這就需要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統籌各方面力量,建立和完善人民調解、行政司法與司法調解相互銜接和聯動的「三調聯動」工作體系,切實發揮調解作用,提高調解效率,從而更加有效地構築起基層定紛止爭、維護穩定的堅固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