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法律顧問
㈠ 政治法律顧問在制定什麼,推進依法行政中發揮重要作用
要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將法治建設成效納入政績考核。並將「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列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六項重大任務之一。這是我國依法行政、依法執政、建設法治中國的必然要求。這就要求必須建立完善政府顧問制度,充分保障法律顧問的權利和地位,保證法律顧問制度的高效運作和依法實施。一、政府法律顧問的概念及作用政府法律顧問是指為政府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的自然人或者組織。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是關於政府法律顧問如何產生、運行以及完善的制度和規則的總稱。目前,我國政府法律顧問指的是與政府簽訂法律顧問服務合同的組織機構,其中最主要的組織機構是律師事務所,其次是法律專家所在的工作單位。隨著我國律師隊伍的壯大和律師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律師在社會事務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律師不但具有專業的法律知識,而且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作為政府聘請的顧問律師可以社會監督的角色和心態看待政府行為,且顧問律師沒有受到行政機關內部人員的限制,可以站在相對客觀、公平的角度評判政府行為。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在保障行政機關立法、執法、監督三個階段都產生重要作用。政府在立法階段或是在作出重大決策前,通過請政府法律顧問出具法律咨詢建議書等,讓政府法律顧問全面介入政府決策、制定政策,確保政府政策、決策的合法性,能夠有效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在政府執法階段,政府作為行政主體、民事主體多層次參與經濟活動、民事活動,導致大量法律事務產生。政府依法進行投資、采購活動時,可以聘請法律顧問參與合同談判、起草、審查等非訴訟事務;政府與其他法人、組織等發生爭議、矛盾糾紛時,可以聘請法律顧問代表政府出庭參與訴訟。政府法律顧問制度也是防範法律風險、監督政府決策的重要保障,法律顧問出具的法律咨詢建議書、重大決策合法性論證書、法律審查書等可以對法律風險進行研究評估,提出風險防範措施,同時這些法律文書的備案制度,可以有效監督相關政府官員是否按照法律文書已經提出的建議進行風險防範、制定決策,對有關政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方便以權謀私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二、法治發達國家和地區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簡介(一)美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演變和發展美國聯邦政府建立之初並沒有設立司法部,但總統為工作需要專門設立了一個職位:「首席代理人」(AttorneyGeneral),其職責是應美國總統要求,就法律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首席代理人」雖然不是總統內閣成員,卻可以列席內閣會議,可以說是總統的私人法律顧問。之後的百年裡,聯邦政府各部門也相繼出現GeneralCounsel「首席顧問」,參與聯邦政府各部門的日常工作。內戰後美國建立司法部,總統的「首席代理人」直接出任美國政府司法部部長,司法部長是美國總統和政府的首席法律顧問,其職責是替美國總統和政府處理法律事務,司法部僱傭大量律師處理聯邦政府的法律事務。各部門也相繼設立了自己的部門法律顧問公室,公室設法律總顧問,該職由總統任命,其基本職責是向部門首長提供法律意見,對業務官員給予法律指導,工作還包括審查所有的工作計劃和行政規則。各部門法律顧問室公室的雇員均是律師,規模和數量規占政府聘任律師的絕大部分,其中農業部的法律顧問公室有四個區域性質的和十三個分支性質的事處,衛生部的法律顧問公室設有10個區域性公室,每個公室規模6至29名律師不等。州政府也採取類似聯邦政府的制度,大量聘請律師處理政府法律事務。可以說美國就是一個由律師參與統治的國家。(二)香港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簡介香港政府在英國統治期間承襲英國制度,在1855年便組建律政司(當時稱為律政署,1997年回歸後改稱律政司,兩者職能和政府地位相同,只是名稱作了變化),其長官是香港政府首席法律官員,直接向香港總督負責。香港回歸後,律政司司長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僅有的三名司長級官員之一,他既是行政長官、政府、政府各決策局、部門及機構的首席法律顧問,也是行政會議成員。律政司下設五個重要科室,主要成員都是由政府律師組成,整個律政司實際上就是一個大律師事務所。律政司除了有檢控權,承擔檢控刑事罪行責任外,還負責草擬香港政府一切法例,向政府各決策局、部門提供法律意見,為土地規劃、基建環保提供法律咨詢,以律師或大律師身份代表政府參與涉及政府的民事糾紛,以中國香港代表團成員身份出席多邊協議會議等等。正是律政司這種全方位滲透的工作模式,香港政府的日常工作基本可以說是在全程的法律指導下進行的,這也是香港社會高度法治的原因之一。三、我國政府法治建設及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現狀分析(一)國家缺乏法治傳統我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封建思維還沒有從人們的思想中被根本剔除。人治思想根深蒂固,成熟的人治官僚體系保障行政權力無所不在地運行,法律處於極其次要的地位。改革開放三十年,國家的法治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是在嚴重缺乏法治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法治建設,大多數的老百姓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託人找關系甚至是花錢擺平,權大於法、情大於法、錢大於法的現象仍然不斷出現。也正因如此,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二)領導幹部普遍缺乏法律思維領導幹部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起主導作用,當前領導幹部應該說政治思維、經濟思維能力較強,但普遍缺乏法律思維,這突出表現在很多幹部遇事不找法,事不依法,解決問題不用法,日常工作中很少想到法,部分幹部甚至有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極端想法,譬如前幾年曝光的一名地方領導的名言「法律是什麼?平時我管它,出事了它管我」。這導致政府違法運行的情形不在少數,譬如很多地方都是用「先上車後買票」的違法方式解決項目建設用地和耕地保護之間的矛盾。(三)法律顧問制度缺乏剛性制度保障當前,法律顧問參與政府權力運行的工作機制處於「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境地,一個地方政府是否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建立後律師能否參與政府服務、律師參與政府服務的范圍大小等缺乏剛性制度保障,工作的隨意性很大。完全取決於政府主要領導的主觀意志,而我們大部分領導缺乏法律思維,根本不重視法律顧問工作,所以,目前我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設的整體水平較低。法律顧問參與政府權力運行的工作機制、政府依法行政的保障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四)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普遍建立,但發揮的作用較小我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建立,目前大部分地區的政府及部門都聘請了法律顧問,許多地方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總的來說,顧問律師作用發揮普遍較小,一般都是在政府外圍工作中發揮一些作用,如陪同領導接訪,參與化解涉法涉訴信訪,作為滅火隊員參與處理重大突發性事件或群體性事件處理等,中心工作、重點工作、日常工作鮮能參與。不少地方的法律顧問制度完全流於形式,政府下個建立法律顧問團的文就了事,長年累月不向律師咨詢任何事項,顧問律師只在台賬或宣傳材料中出現,從來無緣參與政府服務。(五)政府顧問律師的工作積極性總體不高政府法律顧問制度不僅缺乏剛性制度保障,而且也缺乏經費保障。政府聘用執業律師做顧問鮮有支付費用的,即使支付,也非常有限,很難形成「對價」,加之律師接觸的事務多是外圍事務,顧問律師的工作積極性總體不高。四、加強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對策建議(一)各級政府都要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法治社會包括法治政府不可能單獨在一個區域建成,這是多位知名學者的論斷,法律顧問制度也應該全國一盤棋,整體全面推進。我國各級政府部門都有不同的決策權和行政執法權,各級政府都應配備法律顧問。同時,建成法治政府,各級行政首長是第一責任人,一把手如果能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就建成一半了。必須要給政府一把手配備專職的法律顧問,這樣才能全面、及時地為一把手提供專業法律意見及建議,並評估一把手履職行為的合法性。(二)建立健全法律顧問相關配套制度要建立重大決策、規范性文件出台前法律顧問咨詢論證制度,促進政府決策規范化、法律化;要建立政府重大工程、重大經濟項目、重大投資等決策前法律風險評估制度,組織政府法律顧問進行合法性和可行性論證,防止和減少決策風險;要建立法律咨詢建議書、重大決策合法性論證書、法律審查書等法律文書備案制度,防止有關領導幹部以「不懂法、不知法」等借口推諉責任;要建立行政機關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要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事作為考察幹部重要內容。(三)積極引導法律顧問參與政府工作組織法律顧問協助政府處理日常法律事務,積極參與行政訴訟和政府投資、采購等非訴訟法律事務,有效化解爭議,解決涉法事務。組織政府法律顧問及專業律師協助政府依法處理信訪問題,促進有關部門規范執法,公正司法,引導群眾依法反映訴求。組織法律顧問協助政府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在街道(鄉鎮)、社區進行法律咨詢等政府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在參與重大、突發、敏感事件處置中的作用,協助政府依法制定實施處置方案,妥善處理矛盾糾紛和善後工作。(四)加強政府法律顧問隊伍建設目前有五支隊伍和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有關,即司法行政工作人員、政府法制工作人員、政府部門的法規處室工作人員、公職律師、社會執業律師。根據目前實際發展情況,政府法律顧問隊伍基本上由社會執業律師承擔。四中全會提出,要構建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增強廣大律師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構建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同時,要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制度,健全從政法專業畢業生中招錄人才的規范便捷機制,完善政府法律顧問職業保障體系。(五)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保障機制推動政府購買法律服務,把政府購買法律服務費用納入各級政府年度財政專項預算,及時足額支付法律顧問費用。加強對律師參與涉法涉訴信訪、參與公共法律服務的經費保障,探索形成以案定補、以事定補的經費保障機制,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㈡ 政府法律顧問在制定什麼 推進依法行政中發揮重要作用
法律顧問來在法治政府建設中的作用源,具體如下:
(一)有利於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有利於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政府法律顧問不僅可以為政府提供法律咨詢、代理行政訴訟等,而且可以為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出台規範文件等進行法律方面的研究論證和風險評估。
(二)有利於提升行政決策水平
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有利於提升行政決策水平。通過吸收專家和律師參與法律顧問工作,政府法律顧問可以為各級政府決策提供專業的法律意見和建議,有效降低決策風險和成本,提高決策質量,有利於集中民智、凝聚民力、體現民意。
(三)有利於增強法治觀念
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有利於增強各級行政機關領導幹部及工作人員的法治觀念。
(四)有利於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
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有利於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這種以政府法制機構為依託,充分整合社會法律專家人才的隊伍建設模式,有利於保證法律顧問在制定重大行政決策、推進依法行政中發揮積極作用。
㈢ 企業遇到法律責任風險應怎麼做
(一)經營領導層法律風險防範意識的培養和提高
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缺乏系統的法律知識。其經營管理都是在實踐中摸索前進,遇到問題時就尋求律師幫助,爭取勝訴。企業法律風險的防範需要對經營決策人員和一線員工進行法律知識培訓,培養其法律思維方式,注重依法治理企業。
(二)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完善企業治理機構
目前,實踐中中小企業在法律風險防範上主要採用如下三種模式:
一是在企業內設置法務機構,由具備法律知識的專職人員組成,負責公司法律事項的審查,提供決策建議,對公司業務有一定的決策權。此種模式由於相關人員對公司事務較為熟悉,公司命運又與其息息相關,責任心較強,處理問題較為及時。但是,由於業務領域的限定性,專業水平普遍不高,在專業性較強的領域不如職業律師。
二是外聘常年法律顧問,提供法律咨詢、草擬審查合同文本、辦理相關法律程序性事項。法律顧問對企業的法律風險密切關注,負責法律風險的預警、提示
和防控,對於規模較小、風險發生率又較高的企業來說較為實用。但是由於本身與企業無切身利害關系,責任心不強,有些企業對法律顧問還不夠重視,而且花費成本大概每年三五萬元左右,企業將其作為「不必要的開支」對待,沒有普及。
三是聘請訴訟代理人或委託人,在企業法律風險轉化為現實時,由律師代理訴訟或爭議解決,這是一種事後救濟方式。這種方式看似問題出現時有效性極高,需投入的成本較少。是實力不足的中小企業普遍選擇的模式。當然,這種事後救濟的缺陷是不言而喻的,他可能因為企業省去了幾萬元的費用而造成幾十萬元的損失。
從本企業的現實情況來看,常年法律顧問的模式對法律風險的防範較為有效,費用相對較為合理。當然,選擇何種方式,對於企業再說並沒有一個通行的規則,需要企業從自身需求出發,通過成本與效益的權衡,綜合考慮風險發生幾率和風險嚴重程度作出選擇。
(三)全面風險防範機制的確立
法律風險的防範需要建立由企業經營人統一負責,包括事前預防、事中監控到事後救濟的全面機制,並且更加註重事前預防,防患於未然。從對法律風險的控制來說,訴訟往往是企業解決危機和風險的最後選擇,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在訴訟中作為當事方是否會勝訴具有不確定性,除需要遵守嚴格的程序制約和較大的訴訟費用外,最主要的是企業具有充分的證據。所以,事後救濟不如事先預防,輕預防、重訴訟的做法實不可取。
㈣ 如何發揮民建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的作用
一、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時代背景
繼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後,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又明確提出了「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機構人員為主體、吸收專家和律師參加的法律顧問隊伍,保證法律顧問在制定重大行政決策、推進依法行政中發揮積極作用。」推行法律顧問制度,是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需要和重要舉措;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核心內容。中共貴州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作出了《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意見》提出「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機構人員為主體、吸納專家、律師和其他法律服務工作者參加的法律顧問隊伍,在推進依法行政、制定重大決策、處置重大資產過程中,保證法律顧問發揮事前咨詢論證、事中審查把關和事後監督救濟的作用。」 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3年4月7日頒布了《關於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的意見》(黔府辦發〔2013〕19號),該意見指出「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門應當設立法律顧問室,與法制機構合署辦公。鄉、鎮人民政府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設立法律顧問室。法律顧問室為本級政府或本部門的領導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為本級政府或本部門的重大改革、重大行政行為、重大活動提供法律意見;為本級政府或本部門的重大決策、重大項目、重大資產處置、涉及社會管理與穩定的重大事項以及涉及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重大舉措進行法律論證;參與本級政府或本部門重大合同的談判、簽訂和審查,准備談判所需要的有關法律依據和法律文書;受本級政府或本部門的委託代辦有關民事法律事務;為本級政府或本部門提供其他法律服務等。」「法律顧問室應當配置專職政府法律顧問。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聘請一定期限的專職或兼職政府法律顧問。」
二、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重要意義
法律顧問,就是要利用法律專業知識為委託人把好、把緊法律關。法律顧問這個把關人,要把的「關」不僅包括事前,還包括事中和事後。政府聘請法律顧問,並完善法律顧問制度,對於建設法治政府,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很有必要的。
(一)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是推進依法行政,提升執政能力的需要
依法行政的基礎,就在於政府的一切行為都置於憲法和國家法律之下。據有關部門統計,約有八成的法律法規、九成的地方性法規和全部規章都是由行政機關組織實施的。正因為政府部門接觸的法律法規最多,法治政府建設就顯得尤為緊迫。如果行政機關不依法行政、不依法管理,必然導致糾紛頻仍,政府就會陷入執政窘境。通過讓政府法律顧問全面介入政府決策、立法和行政執法領域,能有效解決依法行政進程中的種種難題,提高政府依法執政能力。
(二)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能大大減少行政決策的盲目性、隨意性,避免因決策失誤給經濟、社會發展和公民權益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有了政府法律顧問,重大決策合法性論證制度就可藉助法律顧問充分展開。甚至抽象行政行為及其他涉及不特定多數相對人的行政行為,均可由政府法律顧問對法律風險進行前期研究評估,對法律風險環境、法律風險的現狀進行分析認證,提出防範法律風險的措施,牢牢把握對法律風險的掌控。
(三)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有利於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管理法治化,示範帶動其他社會組織建立法律顧問制度
政府的每一項重大決策,都關乎到所在地的社會發展、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有的不僅關繫到本屆政府任期內的發展,還影響到以後數年乃至長期發展。面對法治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保證法律顧問全面介入政府行政決策和行政執法各領域、各環節,有利於各級政府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行政能力,有利於引導群眾增強法治意識,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管理法治化,更是示範帶動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的需要。因此,政府的決策必須科學、高效、守法、誠信,政府的經濟活動需要法律上的「職業把關人」。
三、當前我國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現狀
根據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的統計,截至2014年底,有律師擔任各級政府法律顧問的律師事務所達3.9萬多家。2010年到2013年間,全國律師為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出具法律意見書8.7萬多份,參與重大項目研究1.6萬次,參與重點事件研究1.7萬次,參與涉法涉訴信訪處置9.5萬次。但是,由於受觀念、辦公經費等因素影響,相當多的行政部門尚未將配置法律顧問納入議事日程,對規范性文件、重大決策出台前的法律沖突、合法性審查少有法律顧問的介入,更未形成法律顧問事先審查制度,在少數政府的決策中,確實存在亂拍腦袋的「坑民攤子」、缺乏科學依據的「短命工程」、無法依據的「賠本項目」,也由此導致一些部門行政程序不合法、職責履行不到位等問題。還有一些地方政府的法律顧問團接觸的多數是政府外圍事務、階段性的工作,發揮效果不明顯;有些領導幹部法律意識欠缺而不想用法律顧問,認為做決策要咨詢法律顧問,太麻煩,會影響工作效率,存在「顧而不問」、流於形式等問題。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一方面是因政府的重要決策者缺乏責任擔當,官僚主義作怪,不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另一方面,是因為政府決策機構缺失法律機制,在行政職能、決策程序上缺少法律支撐。
四、民建法制委員會應積極參與和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部署、中共貴州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關於「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工作的新要求,積極發揮民建組織、廣大民建會員在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建設法治政府中的作用,廣泛遴選並推薦民建會員擔任各級政府的兼職法律顧問,是有效、切實發揮我省各級民建組織廣大法律專家、法律學者及各種法律人才優勢的重要途徑。
(一)民建法制委員會的基本職能
從民建中央到地方省、市(州)級民建組織,均建立了法制委員會(專委會),匯集了一大批來自審判、仲裁、法律教學、法律研究、律師等專業領域、享有較高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法律專家、法律學者和法律人才,可謂人才濟濟、人才薈萃。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民建組織內的法制委員會擔負著組織、協調和聯系專委會成員開展履職活動,確保民建充分發揮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和其它職能作用,為依法治國做貢獻的重要職責,是民建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民建法制委員會致力於提高廣大會員法律意識,為會員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為會員及會員企業解決法律糾紛、法律維權等提供幫助;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關系民生的重要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科學分析思考,通過社情民意、提案等積極建言獻策,為黨委、政府的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二)民建法制委員會應在積極參與和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工作中發揮作用
在當前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下,民建法制委員會除了履行以上基本職能外,還應當結合民建工作實際,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把民建法制委建設成為民建一支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推動法治政府、法治貴州建設的重要力量。因此,應廣泛遴選具有較高法律水平、較強實戰能力的專家學者和律師人選,推薦給各級政府擔任兼職法律顧問,充分發揮民建會員在政府法律顧問中的參謀、把關作用,具體措施如下:
1.通過民建會員中的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議案和提案,呼籲盡快建立省、市(州)、縣三級政府及部門法律顧問制度。目前,政府法律顧問這一服務體系僅限於省、各市(州)級及部分縣(區)政府,廣大縣(區)基層執法部門由於各種原因還未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政府法制工作力量仍很薄弱,同時,已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法律顧問能力參差不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作用的發揮。因此,可通過「政治協商、立法協商、行政協商、民主協商、社會協商、基層協商」多層協商的方式,將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考核工作納入「法治貴州」建設、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和普法依法治理等各項工作的考核內容;並把政府購買法律服務費用納入各級政府年度財政專項預算,落實經費,提供項目。
2.建立各級民建組織內的政府法律顧問專家人才庫。在民建組織(重點在法制委員會)內遴選符合條件的民建會員進入政府法律顧問專家人才庫,為各級政府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做好人才儲備。作為民建會員,要牢固樹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堅定信仰,忠實履行職責、堅守誠信底線,積極參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堅定不移地做建設「法治貴州」的推動者;應當模範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規章,具有較高的法學理論水平和豐富的法律事務實踐經驗,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聲譽,從事法制工作5年以上,熟悉地方政府組織法和政府工作規則,熱愛政府法律顧問工作。
3.積極開展與政府法制部門的溝通聯系。民建法制專委會要與政府法制局建立雙向的溝通聯系,了解情況,收集信息,反饋民情。通過互動,讓法制專委會能夠得到來自第一戰線的信息,以便法制專委會進行綜合分析或進一步調研,提出有價值的建設法治貴州的思路和建議;通過互動,將民建組織所了解的情況和得出的想法及時的向政府法制局進行反饋,讓某些問題在萌芽狀態下就得到及時的解決。
4.主動和省、各市(州)的司法行政管理部門對接。與司法行政管理部門建立工作聯系機制,遴選民建會員充實到政府法律顧問室,擔任政府兼職法律顧問和政府各部門的法律顧問,保證所遴選的擔任兼職法律顧問的民建會員能夠勝任該項工作,對擔任兼職法律顧問的民建會員按照法制委會員章程、中國民主建國會章程等規章制度進行管理,切實推動司法行政管理機構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抓好法律顧問工作的落實,不僅要做到有「顧問」,而且要確保「顧好問」;切實推進各級政府和部門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依法維權。
5.建立、完善新形勢下民建法制委員會的功能作用。通過擔任兼職政府法律顧問的民建會員,建立並完善民建法制委員會這一專委會的有關功能作用。首先是建立完善信息通道的作用:民建具有廣泛紮根於社會生活的群眾性優勢,能夠正確把握人民群眾對政府的需求,並依法依規向中共黨委和政府反映情況,促進政府決策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法制委員會通過聯系社會各方各面收集信息提出解決方案,為民建和民建界別政協委員在政協的工作提供參政材料。其次,建立完善窗口的作用:法制專委會是民建服務社會的重要窗口,通過兼職政府法律顧問的服務來形成民主黨派民主監督和民主決策的依據。第三,建立完善專委會的人才平台作用: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形勢下,通過新途徑、新形式、新舉措,把法制委員會建設成為民建組織內部和各級政協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形成具備良好參政素質的政府法律顧問人才庫和專家庫,更好地履行黨派職能。
總之,組織、發動並遴選民建法制委員會內的法律專家、法律學者和法律人才擔任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法律顧問,是民建組織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切實落實建設法治政府、法治貴州的重要舉措,是規范地方各級政府行為,有效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是完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健全防範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機制的重要途徑,對於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民建法制委員會、民建會員應當緊密聯系各地實際,認真履行職責,為政府重大改革、重大決策事項、各級政府領導法律顧問事項、重要工作,一般性法律審查事項、合同文本法律審查事項和其他法律服務事項進行法律咨詢論證,參與協調、處理涉法涉訟的法律事項,對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結合實際積極諫言獻策,減少和避免政府決策的法律風險,依法維護政府公信力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依法保護國有資產和公共資源,繼續為貴州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誠信政府、服務政府發揮重要作用。
㈤ 如何完善縣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和推進
要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將法治建設成效納入政績考核。並將「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列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六項重大任務之一。這是我國依法行政、依法執政、建設法治中國的必然要求。這就要求必須建立完善政府顧問制度,充分保障法律顧問的權利和地位,保證法律顧問制度的高效運作和依法實施。
一、政府法律顧問的概念及作用
政府法律顧問是指為政府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的自然人或者組織。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是關於政府法律顧問如何產生、運行以及完善的制度和規則的總稱。目前,我國政府法律顧問指的是與政府簽訂法律顧問服務合同的組織機構,其中最主要的組織機構是律師事務所,其次是法律專家所在的工作單位。隨著我國律師隊伍的壯大和律師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律師在社會事務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律師不但具有專業的法律知識,而且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作為政府聘請的顧問律師可以社會監督的角色和心態看待政府行為,且顧問律師沒有受到行政機關內部人員的限制,可以站在相對客觀、公平的角度評判政府行為。
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在保障行政機關立法、執法、監督三個階段都產生重要作用。政府在立法階段或是在作出重大決策前,通過請政府法律顧問出具法律咨詢建議書等,讓政府法律顧問全面介入政府決策、制定政策,確保政府政策、決策的合法性,能夠有效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在政府執法階段,政府作為行政主體、民事主體多層次參與經濟活動、民事活動,導致大量法律事務產生。政府依法進行投資、采購活動時,可以聘請法律顧問參與合同談判、起草、審查等非訴訟事務;政府與其他法人、組織等發生爭議、矛盾糾紛時,可以聘請法律顧問代表政府出庭參與訴訟。政府法律顧問制度也是防範法律風險、監督政府決策的重要保障,法律顧問出具的法律咨詢建議書、重大決策合法性論證書、法律審查書等可以對法律風險進行研究評估,提出風險防範措施,同時這些法律文書的備案制度,可以有效監督相關政府官員是否按照法律文書已經提出的建議進行風險防範、制定決策,對有關政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方便以權謀私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二、法治發達國家和地區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簡介
(一)美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演變和發展
美國聯邦政府建立之初並沒有設立司法部,但總統為工作需要專門設立了一個職位:「首席代理人」(Attorney General),其職責是應美國總統要求,就法律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首席代理人」雖然不是總統內閣成員,卻可以列席內閣會議,可以說是總統的私人法律顧問。之後的百年裡,聯邦政府各部門也相繼出現General Counsel「首席顧問」,參與聯邦政府各部門的日常工作。
內戰後美國建立司法部,總統的「首席代理人」直接出任美國政府司法部部長,司法部長是美國總統和政府的首席法律顧問,其職責是替美國總統和政府處理法律事務,司法部僱傭大量律師處理聯邦政府的法律事務。各部門也相繼設立了自己的部門法律顧問辦公室,辦公室設法律總顧問,該職由總統任命,其基本職責是向部門首長提供法律意見,對業務官員給予法律指導,工作還包括審查所有的工作計劃和行政規則。各部門法律顧問室辦公室的雇員均是律師,規模和數量規占政府聘任律師的絕大部分,其中農業部的法律顧問辦公室有四個區域性質的和十三個分支性質的辦事處,衛生部的法律顧問辦公室設有10個區域性辦公室,每個辦公室規模6至29名律師不等。州政府也採取類似聯邦政府的制度,大量聘請律師處理政府法律事務。可以說美國就是一個由律師參與統治的國家。
(二)香港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簡介
香港政府在英國統治期間承襲英國制度,在1855年便組建律政司(當時稱為律政署,1997年回歸後改稱律政司,兩者職能和政府地位相同,只是名稱作了變化),其長官是香港政府首席法律官員,直接向香港總督負責。香港回歸後,律政司司長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僅有的三名司長級官員之一,他既是行政長官、政府、政府各決策局、部門及機構的首席法律顧問,也是行政會議成員。
律政司下設五個重要科室,主要成員都是由政府律師組成,整個律政司實際上就是一個大律師事務所。律政司除了有檢控權,承擔檢控刑事罪行責任外,還負責草擬香港政府一切法例,向政府各決策局、部門提供法律意見,為土地規劃、基建環保提供法律咨詢,以律師或大律師身份代表政府參與涉及政府的民事糾紛,以中國香港代表團成員身份出席多邊協議會議等等。正是律政司這種全方位滲透的工作模式,香港政府的日常工作基本可以說是在全程的法律指導下進行的,這也是香港社會高度法治的原因之一。
三、我國政府法治建設及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現狀分析
(一)國家缺乏法治傳統
我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封建思維還沒有從人們的思想中被根本剔除。人治思想根深蒂固,成熟的人治官僚體系保障行政權力無所不在地運行,法律處於極其次要的地位。改革開放三十年,國家的法治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是在嚴重缺乏法治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法治建設,大多數的老百姓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託人找關系甚至是花錢擺平,權大於法、情大於法、錢大於法的現象仍然不斷出現。也正因如此,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二)領導幹部普遍缺乏法律思維
領導幹部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起主導作用,當前領導幹部應該說政治思維、經濟思維能力較強,但普遍缺乏法律思維,這突出表現在很多幹部遇事不找法,辦事不依法,解決問題不用法,日常工作中很少想到法,部分幹部甚至有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極端想法,譬如前幾年曝光的一名地方領導的名言「法律是什麼?平時我管它,出事了它管我」。 這導致政府違法運行的情形不在少數,譬如很多地方都是用「先上車後買票」的違法方式解決項目建設用地和耕地保護之間的矛盾。
(三)法律顧問制度缺乏剛性制度保障
當前,法律顧問參與政府權力運行的工作機制處於「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境地,一個地方政府是否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建立後律師能否參與政府服務、律師參與政府服務的范圍大小等缺乏剛性制度保障,工作的隨意性很大。完全取決於政府主要領導的主觀意志,而我們大部分領導缺乏法律思維,根本不重視法律顧問工作,所以,目前我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設的整體水平較低。法律顧問參與政府權力運行的工作機制、政府依法行政的保障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
(四)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普遍建立,但發揮的作用較小
我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建立,目前大部分地區的政府及部門都聘請了法律顧問,許多地方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總的來說,顧問律師作用發揮普遍較小,一般都是在政府外圍工作中發揮一些作用,如陪同領導接訪,參與化解涉法涉訴信訪,作為滅火隊員參與處理重大突發性事件或群體性事件處理等,中心工作、重點工作、日常工作鮮能參與。
不少地方的法律顧問制度完全流於形式,政府下個建立法律顧問團的文就了事,長年累月不向律師咨詢任何事項,顧問律師只在台賬或宣傳材料中出現,從來無緣參與政府服務。
(五)政府顧問律師的工作積極性總體不高
政府法律顧問制度不僅缺乏剛性制度保障,而且也缺乏經費保障。政府聘用執業律師做顧問鮮有支付費用的,即使支付,也非常有限,很難形成「對價」,加之律師接觸的事務多是外圍事務,顧問律師的工作積極性總體不高。
四、加強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對策建議
(一)各級政府都要建立法律顧問制度
法治社會包括法治政府不可能單獨在一個區域建成,這是多位知名學者的論斷,法律顧問制度也應該全國一盤棋,整體全面推進。我國各級政府部門都有不同的決策權和行政執法權,各級政府都應配備法律顧問。同時,建成法治政府,各級行政首長是第一責任人,一把手如果能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就建成一半了。必須要給政府一把手配備專職的法律顧問,這樣才能全面、及時地為一把手提供專業法律意見及建議,並評估一把手履職行為的合法性。
(二)建立健全法律顧問相關配套制度
要建立重大決策、規范性文件出台前法律顧問咨詢論證制度,促進政府決策規范化、法律化;要建立政府重大工程、重大經濟項目、重大投資等決策前法律風險評估制度,組織政府法律顧問進行合法性和可行性論證,防止和減少決策風險;要建立法律咨詢建議書、重大決策合法性論證書、法律審查書等法律文書備案制度,防止有關領導幹部以「不懂法、不知法」等借口推諉責任;要建立行政機關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要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幹部重要內容。
(三)積極引導法律顧問參與政府工作
組織法律顧問協助政府處理日常法律事務,積極參與行政訴訟和政府投資、采購等非訴訟法律事務,有效化解爭議,解決涉法事務。組織政府法律顧問及專業律師協助政府依法處理信訪問題,促進有關部門規范執法,公正司法,引導群眾依法反映訴求。組織法律顧問協助政府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在街道(鄉鎮)、社區進行法律咨詢等政府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在參與重大、突發、敏感事件處置中的作用,協助政府依法制定實施處置方案,妥善處理矛盾糾紛和善後工作。
(四)加強政府法律顧問隊伍建設
目前有五支隊伍和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有關,即司法行政工作人員、政府法制辦工作人員、政府部門的法規處室工作人員、公職律師、社會執業律師。根據目前實際發展情況,政府法律顧問隊伍基本上由社會執業律師承擔。
四中全會提出,要構建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增強廣大律師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構建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同時,要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制度,健全從政法專業畢業生中招錄人才的規范便捷機制,完善政府法律顧問職業保障體系。
(五)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保障機制
推動政府購買法律服務,把政府購買法律服務費用納入各級政府年度財政專項預算,及時足額支付法律顧問費用。加強對律師參與涉法涉訴信訪、參與公共法律服務的經費保障,探索形成以案定補、以事定補的經費保障機制,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㈥ 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是否有政府法律顧問制度
在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機構人員為主體、吸收專家和律師參加的法律顧問隊伍,保證法律顧問在制定重大行政決策、推進依法行政中發揮積極作用。
㈦ 如何做好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的幾點思考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意見》是指導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的重要政策文件,其中的第二部分「建立健全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制度」對政府法律顧問人員的任職條件、職能許可權、權利、義務、產生程序、紀律約束,以及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的組織實施等都做了詳細具體的規定。我個人認為,您首先應該認真學習和研究這些規定,並圍繞這些內容,將這份文件的精神與相關政府的實際需要、法律顧問人員的自身特點相結合,提高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促進依法辦事,切實發揮法律顧問制度的作用,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法治保障。以上是我的建議,僅供參考。同時將相關政策文件的相關內容附後,供您學習和研究。
《關於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意見》
二、建立健全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制度
(四)積極推行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制度,建立以黨內法規工作機構、政府法制機構人員為主體,吸收法學專家和律師參加的法律顧問隊伍。
黨政機關內部專門從事法律事務的工作人員和機關外聘的法學專家、律師,可以擔任法律顧問。黨內法規工作機構、政府法制機構以集體名義發揮法律顧問作用。
(五)在黨政機關已擔任法律顧問但未取得法律職業資格或者律師資格的人員,可以繼續履行法律顧問職責。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制度實施後,黨政機關擬擔任法律顧問的人員應當具有法律職業資格或者律師資格。
(六)縣級以上地方黨委和政府以及法律事務較多的工作部門應當配備與工作任務相適應的專職人員擔任法律顧問;法律事務較少的縣級以上地方黨委和政府工作部門可以配備兼職人員履行法律顧問職責。鄉鎮黨委和政府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配備專職或者兼職人員履行法律顧問職責。
(七)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履行下列職責:
1.為重大決策、重大行政行為提供法律意見;
2.參與法律法規規章草案、黨內法規草案和規范性文件送審稿的起草、論證;
3.參與合作項目的洽談,協助起草、修改重要的法律文書或者以黨政機關為一方當事人的重大合同;
4.為處置涉法涉訴案件、信訪案件和重大突發事件等提供法律服務;
5.參與處理行政復議、訴訟、仲裁等法律事務;
6.所在黨政機關規定的其他職責。
(八)外聘法律顧問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政治素質高,擁護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一般應當是中國共產黨黨員;
2.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
3.在所從事的法學教學、法學研究、法律實踐等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和經驗的法學專家,或者具有5年以上執業經驗、專業能力較強的律師;
4.嚴格遵紀守法,未受過刑事處罰,受聘擔任法律顧問的律師還應當未受過司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或者律師協會的行業處分;
5.聘任機關規定的其他條件。
(九)外聘法律顧問應當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方式遴選。被聘為法律顧問的,由聘任機關發放聘書。
(十)外聘法律顧問在履行法律顧問職責期間享有下列權利:
1.依據事實和法律,提出法律意見;
2.獲得與履行職責相關的信息資料、文件和其他必需的工作條件;
3.獲得約定的工作報酬和待遇;
4.與聘任機關約定的其他權利。
(十一)外聘法律顧問在履行法律顧問職責期間承擔下列義務:
1.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漏黨和國家的秘密、工作秘密、商業秘密以及其他不應公開的信息,不得擅自對外透露所承擔的工作內容;
2.不得利用在工作期間獲得的非公開信息或者便利條件,為本人及所在單位或者他人牟取利益;
3.不得以法律顧問的身份從事商業活動以及與法律顧問職責無關的活動;
4.不得接受其他當事人委託,辦理與聘任單位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法律顧問與所承辦的業務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履行職責的,應當迴避;
5.與聘任機關約定的其他義務。
(十二)市、縣、鄉同級黨委和政府可以聯合外聘法律顧問,為黨政機關提供服務;黨委和政府可以分別統一外聘法律顧問,為黨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提供服務。
(十三)各級黨政機關根據本意見設立公職律師。公職律師是依照本意見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規定取得公職律師證書的黨政機關公職人員。
(十四)公職律師履行黨政機關法律顧問承擔的職責,可以受所在單位委託,代表所在單位從事律師法律服務。公職律師在執業活動中享有律師法等規定的會見、閱卷、調查取證和發問、質證、辯論等方面的律師執業權利,以及律師法規定的其他權利。
(十五)公職律師不得從事有償法律服務,不得在律師事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兼職,不得以律師身份辦理所在單位以外的訴訟或者非訴訟法律事務。
(十六)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依紀處理;屬於外聘法律顧問的,予以解聘,並記入法律顧問工作檔案和個人誠信檔案,通報律師協會或者所在單位,依法追究責任。
㈧ 金融業法律顧問應該是什麼樣的人
中國銀監會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顧問工作的指導意見
銀監發〔2016〕49號
各銀監局,各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郵儲銀行,外資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其他會管金融機構:
為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6〕30號),落實《中國銀監會黨委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指導意見》(銀監黨發〔2015〕5號)要求,加強銀行業法治建設,提升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風險管理水平,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合法穩健經營,現就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顧問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監督、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顧問工作。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按照本指導意見,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制度,完善法律風險管理框架,將法律顧問工作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二、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顧問,是指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從事法律工作的專業人員。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擬擔任法律顧問的人員應當具有法律職業資格或者律師資格;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已擔任法律顧問但未取得法律職業資格或者律師資格的人員,可以繼續履行法律顧問職責。
三、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顧問享有下列權利:
(一)處理銀行業金融機構經營、管理和決策中的法律工作;
(二)列席本機構經營管理決策的相關會議;
(三)對涉嫌損害銀行業金融機構合法權益和銀行業消費者合法權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等部門發布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行為,提出意見和建議;
(四)根據工作需要查閱本機構有關文件、資料,詢問有關人員;
(五)獨立開展工作,不受其他部門干涉;
(六)法律、行政法規、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等部門發布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及銀行業金融機構授予的其他權利。
四、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顧問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等部門發布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以及銀行業金融機構規章制度,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二)維護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和銀行業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依法經營;
(三)對所提出的法律意見、起草的法律文書以及從事的其他法律工作的合法性負責;
(四)法律、行政法規、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等部門發布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以及銀行業金融機構規定的其他義務。
五、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建立規范的法律顧問工作制度,規定法律顧問的職務序列、考評體系以及處理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工作的許可權和流程等內容,確保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顧問順利開展工作。
六、各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郵儲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當設置專職總法律顧問,專職總法律顧問不得兼任單位內部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層其他職務。外資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信託公司等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設立的其他金融機構應當設置總法律顧問。
七、銀行業金融機構總法律顧問對行長(總經理)負責。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將總法律顧問制度納入本行規章制度,並建立總法律顧問與董事會進行直接溝通的機制。總法律顧問是否納入高管人員管理由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經營狀況自行確定;如納入高管人員管理的,應當符合本指導意見、《銀行業金融機構董事(理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辦法》及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其他規章、規范性文件對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要求。
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法律顧問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熟悉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監管規則;
(二)熟悉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風險管理的制度、流程;
(三)熟悉銀行業金融機構經營管理;
(四)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或者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並且在金融業法律部門工作6年以上,具有法律工作經驗和能力;
九、銀行業金融機構總法律顧問作為高管人員管理的,應當通過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任職資格審查。任職資格審查過程中,應當聽取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法律部門意見。
十、銀行業金融機構總法律顧問應獨立、客觀、公正地開展法律工作並發表法律意見,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落實法律、行政法規、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等部門發布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要求;
(二)負責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風險管理工作,統一協調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工作;
(三)參與銀行業金融機構重大經營決策,並對相關法律風險提出意見;
(四)負責本單位法律工作體系的建立,管理本單位的法律工作部門;
(五)負責指導、協調分支機構的法律工作,對分支機構法律工作負責人的任免提出建議;
(六)負責指導協調銀行業金融機構並表管理子公司的法律工作;
(七)其他應當由銀行業金融機構總法律顧問履行的職責。
十一、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於每年一季度末向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法律部門及機構監管部門報送法律顧問工作報告。
十二、銀行業金融機構總法律顧問應當每年向行長(總經理)提交法律風險報告。銀行業金融機構發生重大法律風險時,總法律顧問應當向行長(總經理)報告,同時報告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法律部門及機構監管部門。
十三、銀行業金融機構總法律顧問應當參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大決策。在提交決策機構審議的重要事項議案中,應當附有經總法律顧問簽字的揭示風險和應對措施的專項法律風險評估報告,總法律顧問有權獨立提出法律意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法律顧問有權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重大關聯交易獨立提出法律意見。
十四、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工作機構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設置的專門承擔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工作的職能部門。法律工作機構負責人向總法律顧問負責。
十五、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根據工作需要為法律工作機構配備與其業務規模相適應的法律顧問。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行(公司)應設置獨立的法律工作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分行(公司)應設置獨立的法律工作機構或崗位。
十六、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工作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起草或者參與起草、審核銀行業金融機構重要規章制度;
(二)對章程制定、組織架構設計、管理職能劃分等進行法律論證;
(三)起草或審核銀行業金融機構合同,制定標准合同文本;
(四)參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分立、合並、破產、解散等重大經濟活動,處理有關法律工作;
(五)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產品及其創新、經營行為等進行法律審查,並提出法律意見;
(六)負責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法治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組織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顧問業務培訓制度;
(七)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分支機構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提出意見,協助有關部門進行整改;
(八)負責銀行業金融機構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九)參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訴訟、仲裁、調解、行政復議和聽證等活動;
(十)加強法治文化教育,負責對職工進行法治宣傳教育;
(十一)負責選聘律師,與律師進行溝通,並對其工作進行監督和評價;
(十二)與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就重要法律問題進行溝通;
(十三)代表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外開展法律協調工作;
(十四)負責銀行業金融機構重大法律問題的研究工作;
(十五)辦理銀行業金融機構總法律顧問交辦的其他法律工作。
十七、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境外機構應當設置獨立的法律工作機構,定期向總行(公司)法律部門報告工作。總行(公司)法律部門要加強對境外機構法律工作機構的指導和監督。境外機構法律工作機構應該承擔本指導意見所規定的職責,並重點關注屬地監管國家(地區)的國別風險狀況、熟悉屬地監管國家(地區)的法律制度、加強與屬地監管國家(地區)監管當局、警察當局及司法機關的溝通協調。
十八、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建立法律風險管理評價與考核制度,將法律風險管理納入分支機構、業務部門及其負責人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十九、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建立法律風險責任追究機制,依法追究對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重大法律風險負有責任的負責人與工作人員的責任。
二十、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保障法律顧問和總法律顧問的各項權利,為其開展工作創造條件。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設立專項法律經費預算,為法律工作提供必要的組織、制度和物質等保障。
二十一、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顧問工作情況的監督檢查,定期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顧問工作情況和法律風險管理的有效性進行評價,並將評價結果作為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監管評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十二、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要定期對本指導意見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顧問工作進行通報。
二十三、銀行業金融機構有下列情形的,由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規定,根據其違法違規情節,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或直接負責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採取監管措施:
(一)未按照規定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制度的;
(二)重大經營活動未經過法律審核,或雖經審核但不採納正確法律意見造成重大損失的。
二十四、銀行業金融機構總法律顧問和法律顧問有下列情形的,由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規定,根據其違法違規情節,對其採取監管措施:
(一)濫用職權、謀取私利,給銀行業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的;
(二)明知銀行業金融機構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不警示、不制止的。
二十五、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外聘法律顧問,外聘法律顧問的具體管理細則由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行制定。本指導意見中規定的法律顧問不包括外聘法律顧問。
二十六、2017年底前各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郵儲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當深入推進法律顧問制度,建立完善法律工作機制。外資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信託公司等機構應逐步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到2020年全面建立與自身風險狀況相適應的法律工作體系,有效提升銀行業法律風險管理水平。本意見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要及時向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報告。
2016年11月16日
(此件發至銀監分局和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
㈨ 該如何建立學校法律顧問制度
不久前,福建省教育廳下發通知,要求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有效發揮法律顧問在維護學校法律地位、處理學校與師生及社會各方面關系的重要作用。這對於近年來常常面臨法律糾紛手足無措、屢屢陷入被動地位的學校來說,可謂利好消息。
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學校法律顧問制度應充分有效地發揮法律顧問的作用,而不僅是設個頭銜,流於形式。為此,學校應建立法律顧問的工作規則和相關配套制度,規范工作程序,提供工作保障,保證法律顧問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學校聘用法律顧問時,需要簽訂聘用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及聘用的期限等。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聘請法律顧問的經費支出納入年度經費預算,逐步完善法律顧問薪酬制度和職稱待遇,探索法律顧問績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培訓長效機制,讓法律專業人士積極參與到學校治理中來,也讓學校願意花錢去聘請專業的法律顧問,共同推進學校治理的法治化和規范化。
相信有法律顧問的介入,學校會越來越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