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案件旁聽打分表
① 一般法律援助案件的程序有哪些
法律援助程序是指法律援助機構和當事人在法律援助活動中所應遵循的一定的程序規則。根據司法部的有關規定,一般法律援助案件的基本程序是:申請、 ( 受理 ) 審查、決定 ( 指派 ) 、 ( 提供 ) 援助、結案 ( 歸檔 ) 。 ( 一 ) 申請。需要法律援助應當由當事人申請,並分別向下列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1 .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訴訟案件的,向住所地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級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2 .屬非訴訟法律事務的,向住所地或事實發生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3 .屬公證事務的,向住所地、事實發生地或不動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申請人申請法律援助,必須填寫法律援助申請表,法律援助申請表載明以下事項: (1) 申請人的基本情況; (2) 申請法律援助的事實和理由; (3) 申請人的經濟狀況; (4) 申請人提供的證明、證據材料清單; (5) 法律援助中心要求載明的其他事項。 申請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由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除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親自實施的法律行為外,當事人可以委託他人提出申請。有重大社會影響案件的當事人所在工作單位或社會群眾團體,徵得當事人的同意,可以代為提出申請。代理或代為申請的還應提交有代理權的資格證明及代理人的基本情況材料。 申請人直接向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的,除情況緊急不及時提供法律援助會造成申請人重大損失或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以外,接待的法律服務機構應告知其向有管轄權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請。但為了方便法律援助申請人,法律服務機構對申請法律咨詢、代擬一般法律文書或者其它簡易民事法律援助事項的,可以直接受理並提供服務。 ( 二 )( 受理 ) 審查。法律援助中心對法律援助申請,應自受理申請後的 15 日內,按有關規定進行審查。審查內容包括: (1) 是否應由本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 是否符合法律援助的條件; (3) 申請人應當提供的材料是否齊全,法律援助中心認為申請人提供的材料不完備或者有疑義的,可以通知申請人或其代理人作必要的補充或說明,並可以向有關單位、個人進行調查,收集有關的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為了保證申請人得到公正對待,維護法律援助的聲譽,法律援助中心負責受理和審批法律援助申請的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申請人也可申請其迴避: (1) 是法律援助事項的申請人或申請人的近親屬; (2) 與申請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 ( 三 ) 決定 ( 指派 ) 。法律援助中心對法律援助申請審查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下列決定: 1 .對符合條件的,法律援助中心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與受援人簽訂法律援助協議,明確規定免收或減收費用及雙方的其他權利義務。按規定程序指定承辦法律援助事項的法律服務機構,通過該機構指派法律援助承辦人員,並書面通知受援人。 2 .對符合條件決定提供公證法律援助的,通知承辦公證處指派公證員辦理。 3 .對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法律援助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申請人對法律援助中心作出的不予法律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書面要求法律援助中心重新審查一次。法律援助中心應當在 15 日內 ( 影響當事人訴訟時效的除外 ) 將重新審查結果通知申請人。 ( 四 )( 提供 ) 援助。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是法律援助的關鍵環節。法律援助承辦人員在接受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後,即應依照有關規定履行職務,並依通常的做法為受援人提供法律幫助,例如辯護、代理等。公證員辦理法律援助事項還應遵循公證程序的規定,符合公證條件的才能出具公證書。為提高援助質量,減少援助成本,第一審案件當事人提起上訴仍需要法律援助的,除特特情況外仍由第一審提供法律援助的法律服務人員提供援助。 法律援助承辦人員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過程中,應向司法機關、仲裁機構和有關行政機關提交法律援助中心統一印製的法律援助文書。 ( 五 ) 結案 ( 歸檔 ) 。法律援助事項辦結後,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應及時提交結案報告。結案報告應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公證書等法律文書副本或復印件和有關法律援助文書,經所在法律服務機構審核後,由指派法律援助事項的法律援助中心驗收存檔。
② 如何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質量和服務質量
(一)加強法律援助隊伍建設
一是建立以基層司法所為補充的法律援助隊伍。基層司法所直接面向城市街道、農村,法律援助是司法所的一項重要工作,司法所的工作人員是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工資收入有保障,不像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人員靠服務的案件來生存。因此,應把基層司法所的人員全部納入法律援助隊伍中,鼓勵司法所工作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
二是建立法律援助專職律師隊伍。法律援助專職律師是指在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中執業的律師,是法律援助機構的正式工作人員。他們與社會律師的區別是有工資收入,不靠辦案收費生存,他們的職責就是為受援人服務,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避免社會律師為追求經濟效益而對法律援助案件敷衍、不負責的現象。因此,有必要建立法律援助專職律師隊伍。
(二)加強法律援助人員的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教育
法律援助中心是法律援助的管理和指導機關,法律援助中心應定期開展由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工者參加的以法律援助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為內容的教育和培訓,嚴肅法律援助的各項制度和紀律。
(三)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監控機制
1、建立質量評估制度
法律援助機構定期對法律援助案件進行集中評估,對具體案件作出優秀、合格、不合格的評定,對不合格的案件,對評估一件不合格的案件,由法律援助承辦人作出書面意見,二件不合格的,給予法律援助承辦人告誡,三件不合格的,取消承辦法律援助案件資格。
2、加強案件過程的監督
首先一次性告知。以書面的形式告知受援人和法律援助案件承辦人員的權利義務和監督電話等;其次跟蹤辦案進程。法律援助中心由專人通過電話或其他方式向受援人了解案件進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三是建立承辦人員報告制度。承辦人員在開庭前或定期就證據收集情況、代理(或辯護)的主要觀點、案情分析意見等內容向法律援助中心報告;四是出席旁聽審理。每月有計劃地隨機抽查部分案件參與旁聽,通過個案的有效監督起訴普遍的警示作用;五是建立重大疑難案件集體討論制度。對在受理群體性法律援助案件、有較大影響的疑難、復雜法律援助案件,實行案件集體討論,對案件進行分析研究,在分析研究中准確確定案件當事人主體、法律關系、法律的適用,確定承辦方案,確保辦案的質量和效果。
3、注重辦結案件管理
一是審查案卷。查看卷中材料是否齊全、談話筆錄、調取證據是否符合要求,起(上)訴述、答辯狀、代理詞、辯護詞等法律文書使用法律是否正確等;二是回訪當事人。採用案件質量跟蹤卡、法律案件回訪單等形式,對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的辦理程序、服務質量、事實認定、應用法律等問題向受援人徵求意見和進行跟蹤監督;三是走訪案件的承辦機關。定期走訪聽取他們對法律援助承辦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改進工作方法,提高辦案質量。
(四)建立法律援助質量獎懲機制
為充分調動法律援助人員注重法律服務質量的積極性,法律援助機構制定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定標准,法律援助機構建立案件補貼與案件服務質量掛鉤的辦法。根據案件辦理情況,對承辦人員的辦案質量進行評估,確定優秀、合格、不合格的質量等級。對質量不合格的法律援助案件下調案件補貼40%,對質量優秀的法律援助案件上調案件補貼30%,用質量評比和獎勵處罰制度來提高法律援助服務質量。
(五)建立法律援助服務質量通報制度
法律援助機構要定期對辦理的法律援助案件的服務質量通報,結合法律援助案件檢查評比的結果,服務質量好的案件,予以表揚;對服務質量不好的案件,予以通報批評,責令法律援助人員提出書面的整改措施,防止再次發生。
(六)加大法律援助業務知識的培訓
法律援助機構應從案件的受理、辦理的程序、與當事人的交談技巧和語言、怎樣進行風險告知、證據的收集審查及法律知識對法律援助人員進行專業的業務培訓,培訓的方式要多樣化,注重實際效果。
(七)建立法律援助錯案責任追究制度
承辦人員在辦案過程中,有違紀違規情況而被投訴的,法律援助機構逐一查清事實,並及時向投訴人反饋信息。凡法律援助案件承辦人員在法律援助工作中違紀違規、嚴重不負責任,使受援人遭受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八)加大各級政府對法律援助的投入
目前,市、區將法律援助經費納入了財政預算,鄉、鎮(街道)未將法律援助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法律援助作為一項民心工程、政府工程,各級政府應從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民生來重視和加強法律援助工作,市、區(縣)、鄉、鎮(街道)都應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經費的投入,法律援助機構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補貼。
③ 法律援助法的意義和亮點是什麼
【法律分析】
意義:將法律援助制度上升到法律層次,向全社會公布,能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有利於擴大法律援助的知曉率和影響力,有利於培養民眾的法律援助意識,推動法律援助在全社會的深入廣泛討論,進而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標准化、信息化。
亮點:與《法律援助條例》相比,《法律援助法》明顯拓展了提供法律援助的渠道,《法律援助法》第四條、第五條基本沿用了《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確立了包括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經費保障等政府責任;第六條確立了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的法律援助職責;第七條確立了律師協會的法律援助義務;第八條規定了國家鼓勵和支持群團組織、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提供法律援助。第十七條規定了個人可以作為法律援助志願者提供法律援助。將符合條件的個人納入到法律援助志願者的范疇,積極拓寬渠道,鼓勵、支持更多社會力量提供法律援助,提升服務質量。為形成政府主導、公檢法協助、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不同渠道的法律援助工作都接受司法行政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協力推進法律援助事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
第五十七條 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法律援助服務的監督,制定法律援助服務質量標准,通過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定期進行質量考核。
第五十八條 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建立法律援助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法律援助資金使用、案件辦理、質量考核結果等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第五十九條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綜合運用庭審旁聽、案卷檢查、征詢司法機關意見和回訪受援人等措施,督促法律援助人員提升服務質量。
④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程序有哪些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規定: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案件,人民法院在開庭10日前將指定辯護通知書和起訴書副本或者判決書副本送交其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對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案件,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確定的承辦人員名單回復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
【法律依據】
《法律援助條例》第二十條
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案件,人民法院在開庭10日前將指定辯護通知書和起訴書副本或者判決書副本送交其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人民法院不在其所在地審判的,可以將指定辯護通知書和起訴書副本或者判決書副本送交審判地的法律援助機構。
第二十一條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指派律師事務所安排律師或者安排本機構的工作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根據其他社會組織的要求,安排其所屬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對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案件,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確定的承辦人員名單回復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
⑤ 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制度
你看一下北京的,各地差不多
申請法律援助須知
一、法律援助的范圍:
(一)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 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 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 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 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 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 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7、 請求給予工傷待遇的;
8、 請求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損害賠償的;
9、 主張因家庭暴力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二)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2、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3、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二、申請法律援助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北京市戶口或者在北京市務工、且持有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明的人員;
(二)代理他人申請法律援助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三)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屬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法院及其它機構管轄的;
(四)本人確因經濟困難無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
三、城鎮居民經濟困難的標准:
(一)我市法律援助申請人的經濟困難標准依申請人是否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來確定。具體標准由申請人住所地的區(縣)人民政府當年公布的標准額度為准。
(二)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三)區(縣)級以上民政部門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證明為法律援助申請人證明其經濟困難的書面憑證。尚未辦理最低生活保障證明或自然災害期間正在接受國家救濟的災民申請法律援助的,由申請人住所地的區(縣)級以上民政部門或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申請人經濟困難的證明。該證明必須如實載明申請人家庭人口狀況、就業狀況、家庭人均收入等情況。
(四)對於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申請人,無需對申請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四、申請法律援助的程序:
(一)申請人可以到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或北京市各區縣法律援助機構直接申請援助,詳細地址和電話請參看組織機構,也可以通過網上填報法律援助申請表申請援助。
(二)申請人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同時提交以下材料:
1、法律援助申請表,並載明以下事項:
(1)申請人的基本情況;
(2)申請法律援助的事實和理由;
(3)申請人的經濟狀況;
(4)申請人提供的證明、證據材料清單;
(5)申請人保證所提交的證明及證據材料屬實的聲明。
書寫有困難的申請人,可口頭提出申請,由接待人員按上述要求記入筆錄,申請人簽字或捺指印確認。
2、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其它有效身份證明;
3、申請人住所地或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或申請人所在單位勞資、人事部門出具的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
4、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證明及證據材料;
5、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法律援助機構自收到申請援助事項的全部材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否予以法律援助的決定:
1、對符合條件者,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書面決定,指派承辦法律援助事務的法律服務機構,並通知受援人。法律援助機構與受援人應簽訂法律援助協議;
2、對不符合條件者,作出不予法律援助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四)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通知有異議的,可以向確定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提出,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異議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經審查認為申請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以書面形式責令法律援助機構及時對該申請人提供法律援助。
申請法律援助遞交材料注意事項
一、法律援助申請人應按照以下要求遞交法律援助申請材料。
二、填寫法律援助申請表,請先閱讀填表說明和注意事項,然後按要求逐項填寫。
特別提醒您,填寫申請法律援助的案情和理由,應盡可能敘述詳細、清楚。
填寫完畢,申請人應簽名、蓋章或捺手印並寫明申請日期。如當事人委託代理人的,代理人也應當簽名或蓋章。
三、代理他人申請法律援助的,應當按要求填寫申請法律援助委託書。申請法律援助委託書應有委託人和受託人共同簽字、蓋章或捺手印。
如受託人為申請人的法定代理人,應當出示具有法定代理資格的證明。被代理人有一定民事行為能力的(如:10—18歲的未成年人),也應當在法律援助申請表等法律援助文書上簽字。
四、經濟困難狀況證明,除寫明家庭經濟生活的困難狀況外,應當寫明申請人的家庭人均收入的具體數字,如,XXX的家庭人均月收入為人民幣298元。
五、申請法律援助提交的材料,應當提交材料原件並提供與原件相對應的復印件。申請材料經中心審核人員審核後,原件退還申請人(經濟困難證明原件除外),復印件交法律援助中心留底歸檔。
⑥ 法律援助案件中關於鑒定有哪些特殊規定
司法部、民政部、財政部、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衛生部、國家工商回行政管理答總局、國家檔案局《關於貫徹落實〈法律援助條例〉切實解決困難群眾打官司難問題的意見》中規定,各鑒定機構應當對法律援助案件所涉及事項的鑒定給予減免的優惠。司法行政部門管理的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機構,對法律援助案件受援人申請司法鑒定的,應緩收或免收鑒定費。受援人勝訴後,應向鑒定部門補交實際需交納的費用;受援人敗訴,交納鑒定費用確有困難,鑒定部門給予減免。其他非財政撥款的鑒定機構對法律援助案件受援人申請人身傷殘鑒定、親子鑒定、筆跡鑒定以及財產評估等,實行緩收相關費用。受援人勝訴後,應向鑒定部門補交實際需交納的費用。
⑦ 刑事案子法律援助案件結案報告表中案件承辦情況報告怎麼填
辦案過程、判決結果、法院是否採納辯護意見、受援助人意見、結案時間。
⑧ 法律援助案件評查報告怎麼寫
1收案情況
2立案
3開庭
4判決
5結案報告
6說點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