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琛律師
❶ 正泰電氣和施耐德打官司誰贏了,賠了多少錢
中國標的最大的知識產權侵權案29日在溫州一審判決。在這場中國民營企業正泰集團與世界低壓電氣第一巨頭施耐德的較量中,施耐德最終被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立即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並賠償正泰集團逾3.3億元。 位於浙江溫州的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去年8月以專利侵權為由,將施耐德電氣低壓(天津)有限公司(施耐德在中國的合資公司,施耐德佔75%股份)和寧波保稅區斯達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寧波保稅區斯達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樂清分公司(施耐德經銷商)告上法庭,要求施耐德立刻停售並銷毀5個型號的侵權產品,並提出了3.3億元的高額索賠。該索賠標的創下了中國知識產權糾紛的最高價。 正泰集團法律總監徐志武稱,施耐德生產並銷售的5款產品――C65a、C65N、C65H、C65L、EA9AN均侵犯了正泰集團一項專利號為ZL97248479.5的實用新型專利。這項名為"一種高分斷小型斷路器"的專利由正泰集團於1997年11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並於1999年獲得專利授權。企業以該專利生產的NB1系列產品一經推出即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果,但"施耐德的行為嚴重侵犯了我們的利益"。 他說,"施耐德在2004年8月2日至2006年7月31日共生產銷售上述侵權產品8.836億多元,通過其上報工商、稅務部門的產品利潤率計算,獲利過3.348億元。" 施耐德方認為,正泰該項專利無效。並在訴訟期間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了要求裁定該項專利無效的請求,但遭到駁回。徐志武表示,作為中國知識產權審查方面的最權威機構,專利復審委員會對正泰該項專利有效的行政判定,隨後成為正泰戰勝施耐德的有力依據。 在經歷了兩次開庭和多次證據交換、銷售額及利潤審計後,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9日宣布了一審判決結果,要求兩被告於判決生效之日其立即停止侵犯專利權的行為,並判令被告施耐德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正泰集團損失334868972元。 對此,施耐德方面表示不服。其委託代理人、北京市高界律師事務所丁琛律師表示,專利是否有效是雙方此次官司的法律基礎,但專利復審委員會的行政判定並非最終有效的法律裁定。此前,施耐德方面已就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判定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並已於本月24日開庭審理,但法院尚未作出最終判決。他表示,一旦法院裁定專利無效,則溫州中院的官司和其判決就會因為失去法律基礎而毫無意義。 丁琛同時表示,自己尚未和施耐德方面及另外一位代理律師就是否上訴進行磋商,但就他個人看法,施耐德方面必定會在規定期限內就此提出上訴。 據了解,這已不是正泰與施耐德之間的第一場官司,也不是這家民營企業第一次戰勝知名跨國公司。據正泰集團介紹,施耐德早在1999年就在北京提起訴訟,指控正泰兩個產品侵犯它三項專利權(其中一個專利被認定無效,正泰勝訴;另兩個還在進行之中),自2004年開始,施耐德在歐洲德國、義大利、法國等多個國家先後對正泰提起多個專利侵權指控。 而據浙江省知識產權局透露,從1999年開始,施耐德曾先後在國外起訴正泰專利侵權的案件18起;在國內起訴正泰的專利侵權案6起。例如,施耐德曾向法國巴黎大法院狀告正泰產品侵犯了它三項專利,在其要求下,法院宣布了正泰產品銷售禁令。但是目前,法國巴黎大法院取消了這一銷售禁令,正泰取得了初步勝利。 同樣在義大利,一家跨國電氣公司為了阻止正泰產品市場份額上升,向當地法院狀告正泰產品五項專利侵權,並通過媒體大造輿論。不過正泰日前已經贏了其中的三項專利案,這家跨國電氣公司提出的和解要求也遭到正泰拒絕。 經過23年的發展,這家最初前店後廠式的小作坊經過不斷發展和創新,已成功打入國際市場,並進入施耐德等跨國公司所佔據的英國、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等主要市場。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認為,對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開發和保護的重視,是企業得以飛速發展的根本原因。 "起訴專利侵權,是跨國公司佔有市場、排擠競爭對手的通常做法。"南存輝同時認為,正泰的成功拓展引起了國外對手的高度警惕。在他看來,施耐德此舉的真正目的,不是簡單的專利糾紛,而是希望通過打壓和打擊正泰,為其產業布局掃清道路。 但他否認對自己反訴施耐德出於同樣的目的。"我打官司的目的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增強民族企業的自信心,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成果。"這位年輕精乾的實業家說,中國的民營企業長期被人們看作是仿冒和跟風者的代名詞,缺乏創新精神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他認為:"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企業面對的不僅是製造能力之爭,更有製造權力之爭。"並希望通過這場成功的官司說明,重視對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對企業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