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金融控股公司面臨的法律風險

金融控股公司面臨的法律風險

發布時間: 2022-04-26 01:03:03

A. 如何寫MBA畢業論文

1、論企業核心競爭力
[提示]核心競爭力的理論淵源;核心競爭力的基本內涵及理論體系;該理論的基本命題研究,如積累性學識、路徑依賴、邊際搜尋、能力演進和起源,等等;創新與核心競爭力;企業專業化、多元化和戰略聯盟發展與核心競爭力;企業戰略理論的新發展--核心競爭力的管理;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現狀、問題分析以及如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的比較方法研究。
2、現代管理理論熱點問題研究
[提示](1)學習型組織問題研究:學習型組織的類型;學習型組織的特點和功能;學習型組織的結構和管理;學習型組織的設計原則;如何培育和建立學習型組織。
(2)企業團隊管理:群體的特點與結構;群體規范與勞動效率;團隊與群體的關系;如何塑造高效的團隊;團隊成員間的合作與協調;團隊的領導者與團隊的管理。
(3)企業家與職業經理人問題研究:企業家人力資本的作用;企業家特徵及企業家階層的形成;企業家特點及企業家生存環境研究;企業家成長模式;中國企業家特點及相關問題研究。
(4)項目管理:項目管理的基本程序、內容及研究方法;項目管理中涉及的人際關系、溝通技巧等主觀經驗問題研究;項目管理風險分析;如何提升項目管理者的能力和技巧。
(5)企業聯盟問題研究:聯盟的類型及形式;聯盟的作用及特點;戰略聯盟與學習型聯盟組織的特徵;聯盟戰略模式的理論分析;中國人世以後,聯盟企業的發展模式。
3、消費者行為研究
[提示]消費者心理分析;消費者購買行為模型;流行時尚研究;針對消費心理的各種營銷模式;影響消費心理的社會因素(文化、習俗、生活方式等);未來消費心理變化趨勢分析及企業營銷模式。
4、現代商務談判
[提示]談判基本問題研究;談判的理論分析;談判的基本原則與規則;談判中的心理分析;商務談判的策略技巧研究。
5、激勵理論的研究
[提示]激勵理論的產生與發展;激勵機制;有代表性的激勵理論分析與評價;激勵理論的應用(如何提高激勵的有效性)。
MBA論文選題是保證論文質量的重要環節,選題的質量直接決定最後論文的質量。需要說明的事項如下:
1.本「參考選題」的應符合所在的專業方向的學科要求,具體題目由學員與導師協商確定。#p#分頁標題#e#
2.本「參考選題」所強調的指導思想。本「參考選題」力圖體現MBA的教育思想——培養學員運用所學的現代工商管理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所在組織(企業、政府、大學、醫院等)面臨的實際管理問題的能力。因此,強調論文選題應當以所在組織為主體,以解決所在組織面臨的問題為目的;以論文是否很好地運用所學的理論、方法與技術解決了一個管理實際問題為質量標准。總之,強調MBA論文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方案」(而非解決普適性問題的學術論文)。當然,如果MBA論文能夠在理論、方法上有所創新,更好。
3.選題的基本格式為:
《××企業(大學、醫院等組織)××(問題)研究》
例如:·《XX競爭戰略研究》 ·《XX政府建立服務型政府的途徑研究》

一、 公司財務管理/會計學
1.××企業財務戰略研究
2.××企業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研究
3.×× 企業價值評估體系研究
4.××企業資本經營研究
5.××企業並購事件中的財務管理研究
6.××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問題研究
7.××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制度研究
8.××企業跨國經營中的財務問題研究
9.××企業財務管理中有研究價值的事件的案例分析
10.××集團公司資金控制體系研究
11.××企業財務業績評價體系研究
12.××企業財務預警體系研究
13.××企業環境會計與審計研究
14.××企業稅務會計研究
15.××企業戰略管理會計研究
16.××企業上市公司會計問題研究
17.××企業會計研究方法研究
18. ××企業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會計問題研究
19.××企業成本管理研究
20.××企業投資融資決策問題研究
22.××企業證券投資組合績效的實證研究
23.××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分析
24.××企業證券投資策略研究
28.××上市公司的綜合財務評價 #p#分頁標題#e#
二、戰略管理/一般管理/企業倫理學
1.××企業總體戰略(多樣化、並購、國際聯盟等)規劃研究
2.××企業競爭戰略規劃研究
3.××企業戰略實施問題(如組織變革、文化再造、治理結構、戰略績效、評估與控制等)研究
4.××企業核心能力研究
5.××企業管理變革和創新研究
6.××企業業務流程再造研究
7.××企業經營管理中遇到的倫理問題的個案分析(案例研究)
8.××企業倫理建設的方法、方案研究
9.××企業客戶管理中的企業倫理問題研究
10.××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企業倫理問題研究
三、生產與運作管理
1.××企業生產設施規劃研究
2.××企業物流系統規劃
3.××企業生產現場整體優化研究
4.××企業生產計劃與控制系統分析與優化研究
5.LP(精益生產)、MRPⅡ(製造資源計劃)、CE(並行工程)、BPR(企業流程再造)、FMT(柔性製造技術)、AM(敏捷製造)、TQM(全面質量管理)、6б管理、PDM(產品數據管理)、AMT(先進製造技術)、CI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SCM(供應鏈管理)等在企業中的應用研究
6.××服務型企業運作管理系統分析與優化研究
7.××企業辦公系統分析與優化
8.××企業供應鏈管理研究
9. ××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的建立(改進、與再造等)研究
四、市場營銷
1.××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戰略研究
2.××產品的市場研究
3.××企業產品策略研究
4.××企業產品定價策略研究
5.××企業促銷策略研究
6.××企業分銷策略研究
7.××企業產品的顧客購買行為研究
8.××企業網上營銷方法研究
9.××企業營銷組織再造研究
10.××企業營銷觀念、文化再造研究
11.××企業銷售隊伍建設研究
12.××企業品牌建設研究
13.××企業某種營銷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的應用研究#p#分頁標題#e#
14.××企業顧客關系管理(CRM)研究
15.××企業市場營銷戰略研究
16.××企業市場營銷新方法的應用研究
五、人力資源管理
1.××企業(組織等)人力資源規劃研究
2.××企業(組織等)激勵機制研究與設計
3.××企業(組織等)薪酬方案設計研究
4.××企業(組織等)績效考評方案設計研究
5.××企業(組織等)員工培訓方案研究與設計
6.××企業(組織等)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研究
7.××企業(組織等)員工招聘方案設計研究
8.××企業(組織等)員工職業生涯管理方案研究
9.××企業(組織等)員工滿意度調查及研究
10.××企業(組織等)員工需要調查及研究
11.××企業(組織等)員工激勵對策研究
六、管理溝通
1.××企業單位合理化建議制度研究
2.××企業(組織)形象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3.××企業導入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IS)個案研究
4.××企業危機事件處理個案研究
5.××企業內部(或外部)溝通機制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
6.××企業跨文化溝通戰略研究
7.××企業公共關系機構職能研究
8.××(領導者)談判(演講、主持)風格、技巧研究
9.××企業(組織)文化建設、創新研究
10.××企業創建學習型組織個案研究
11.××企業員工需求分析及對策研究
13.××政府政務信息公開問題與對策研究
14.企業內外關系(員工關系、消費者關系、媒介關系、政府關系、社區關系)專題研究
七、國際商法
1.××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策略研究
2.××企業國際商事代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3.××企業法律風險控制方案設計
4.××企業跨國經營的法律問題研究
5.××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的案例
八、技術經濟學#p#分頁標題#e#
1.××企業技術創新管理研究
2.××企業資產評估問題研究
3.××企業現代項目管理研究
4.××企業投資項目後評價研究
5.××企業新產品開發研究
6.××企業技術管理研究
7.××城市建設規劃及戰略研究
8.××企業資產經營與資本運營(重組、擴張)等問題研究
9.××產業鏈與價值鏈研究
10.××產業經濟與區域規劃研究
11.××產業轉型研究
12.××企業(行業/區域/城市)生態規劃與發展研究
13.××企業發展決策管理研究
14.××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研究
15.××企業產品生態設計研究
九、管理信息系統
1.××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總體規劃/企業信息化方案研究
2.××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3.××企業管理信息化中的非技術因素研究
4.××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戰略(或實施方案)研究
5.××企業信息化與管理變革的研究
6.××企業網路建設與應用問題研究
7.××企業財務電算化問題過程中規劃、實施等方面的研究
8.××企業信息資源的開發管理等問題的研究
9.××企業信息系統績效的評價與改善研究
10.××企業信息系統分析與集成研究
11.××企業電子商務模式研究
12.××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案例研究
十、電子商務
1.××企業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2.××企業電子商務模式研究
3.××企業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體系研究
4.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組織業務流程再造
5.××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戰略及對策研究
6.電子商務環境下的Extranet體系結構研究
5.電子政務的一體化平台方案研究
十一、系統工程
1.××企業客戶管理系統研究
2.××企業知識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p#分頁標題#e#
3.××企業業務流程再造研究
4.××信息系統分析與集成研究
5.××企業供應鏈的評價與優化研究
6.××企業產品結構的優化研究
7.××企業基於Web的××信息系統研究
8.××系統的優化模型及其演算法研究
9.××企業(行業)決策支持系統的設計
10.××企業物流系統的優化研究
11.××企業(產品)電子商務營銷模式研究
12.××企業(部門)電子政務系統研究
十二、經濟學
1.××產品需求與需求函數研究
2.××產品需求估計與預測研究
3.××企業資源配置優化研究
4.××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研究
5.××企業管理者收購與員工持股計劃研究
6.××企業期股與期權激勵研究
7.××企業最佳規模研究
8.針對××產品的規模經濟性研究
9.針對××企業具體情況的范圍經濟性研究
10.針對××行業的產品學習曲線研究
11.××行業長期成本分析
12.××企業最佳產量研究
13.××企業經營杠桿分析
14.××企業壟斷力研究
15.××產品價格彈性分析
16.基於經濟學的××企業專業化與多元化發展戰略研究
17.××市場進入與退出壁壘研究
18.××企業基於經濟學的學習型組織建設研究
19.運用企業家理論解決××企業實踐問題的研究
20.××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
21.××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研究
22.××企業對外間接投資研究
23.××企業對外勞務輸出研究
十三、金融/財政
1.××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2.××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方法研究
3.××銀行業務流程再造問題研究
4.××銀行的有效公司治理問題研究#p#分頁標題#e#
5.××銀行不良資產管理××問題研究
6.××銀行業務創新策略研究
7.××銀行的營銷策略研究
8.××銀行信用卡風險管理策略研究
9.××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理論及其應用研究
10.××銀行「全能銀行」發展模式研究
11.E-finance的××問題研究
12.E-banking的××問題研究
13.住房抵押貸款中××問題研究
14.××公司××金融風險問題研究
15.房地產業金融風險問題研究
16.期權投資決策模型中××問題研究
17.期權投資決策模型在××中應用問題研究
18.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整合與模式設計問題研究
19.金融控股公司的內控機制問題研究
20.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模式問題研究
21.金融衍生市場上企業套期保值方法研究
22.對銀行股投資價值評估方法研究
23.期貨××專題研究
24.開放式基金監管問題研究
25.金融體系內在風險性及其防範對策研究
26.金融監管××問題研究
27.××保險公司發展戰略研究
28.××保險公司××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29.保險業××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30.證券投資××分析方法與應用問題研究
31.證券投資××分析方法及實證分析研究
32.中國證券市場融資效率實證研究
33.證券市場相關問題研究
34.證券投資基金的績效評價
35.股票優選方法研究及其實證分析
36.股指期貨及其投資策略研究
十四、跨國公司管理
1.××國際產業分析與企業國際化經營
2.××產業的跨國轉移研究
3.××企業跨國經營風險管理研究
4.××企業跨國經營納稅策劃
5.××企業跨國經營資產負債管理
6. ××企業跨國經營研究
7. ××企業跨國經營的財務問題研究#p#分頁標題#e#
8. ××企業國際化經營戰略研究
9. ××合資企業跨文化管理研究
10. ××企業跨國經營中的轉移定價體系研究
11. ××跨國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12. ××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理論與實踐
13. ××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形式
14. ××企業跨國戰略聯盟
15. ××企業跨國經營中的選址問題研究
十五、國際貿易
1.××產品出口戰略研究
2.運用現代國際貿易理論解決××企業貿易實踐中有關問題的研究
3.××企業在開展國際貿易中遇到的WTO規則問題的研究
4.××產品的國際市場研究
5.××企業進出口業務風險分析與對策研究
6.××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匯率風險規避研究

B. 金融控股公司的特點

作為多元化經營的金融企業集團,金融控股公司具有如下特點: (1)監管壓力
在金融業分業經營的監管體制下,設立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持有銀行和其他金融資產的股權,各金融業務子公司各自持有相關業務牌照,獨立經營,接受各自監管部門的監管,符合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精神。同時減少單一金融機構同時開展其他金融業務帶來的監管壓力。
(2)公司治理
控股公司在公司治理結構上擁有更大的靈活性,不用滿足各金融業務監管當局對公司治理結構的規定。例如,在香港,按照《銀行業條例》,金融監管局有權審批銀行董事會的委任,銀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受到的約束將大於控股公司。 金融控股公司通過收購、兼並不同種類的金融機構,使得金融控股公司本身具有巨大的協同效應的優勢。此外金融控股公司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時,可以將不同地區、不同金融品種之間的優勢加以組合利用。在金融業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可以有兩種選擇:
(1)增加單一金融服務產品的數量,如擴大銀行地區分行和營業網點,可以多吸收存款。這樣作法的意義是大銀行只要收購一家小銀行,就可以降低小銀行的高額成本,由於平均成本的降低而帶來了規模經濟。
(2)增加金融服務產品的種類,如銀行經營證券業務和保險業務。銀行的一個網點,可以同時銷售證券、基金、保險等不同金融服務產品,這就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比分別設立網點要節省許多人力和設立網點的費用。通過增加金融服務產品的種類,由於平均成本的降低帶來了范圍經濟。 (1)控股公司模式有利於降低管理風險。控股公司只行使股權投資的職能,不同業務子公司的管理互相獨立,可以保證較高的業務管理能力,避免單一金融機構同時管理其他金融業務的巨大壓力。
(2)控股公司模式有利於降低市場風險。在控股公司模式下,銀行與其他業務間的交叉銷售等商業活動處於市場的監督之下,透明度更高,風險更低。
(3)控股公司模式有助於提高風險承受能力。各項金融業務分別在獨立的子公司里進行,一家子公司無需為其他業務的風險承擔損失;即使一家子公司出現經營危機,其他子公司還可照常經營,無需以自身的資金去承擔責任,從而有利於保障其自身的資金安全。 從募集資金用途來看,控股公司在資金調配上擁有更大的靈活性。例如,當銀行因資本金過剩要降低資本金水平時,需要得到有關監管當局的認可,這一過程可能會耗時較長,而控股公司則沒有上述限制,有利於提高資本金的使用效率。
同時,控股公司模式在後續融資上更便利。例如按香港的有關規定,向控股公司注入其他資產,只需遵守《香港上市條例》及《收購合並守則》,不需要香港金管局的批准;而任何資產注入上市銀行時,都要接受證券監管機構和金管局的雙重監管。

C. 我國現有金融法律體系存在哪些問題

僅供參考:
現有金融法律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法律體系的四要素立法、執法、司法、守法來看,我國現有金融法律體系均存在問題。
在金融立法上存在著五個方面的問題。
1,行政主導立法現象普遍。一是在法律制度設計之初通過授權性規則和兜底條款為行政權力的行使提供了寬泛的空間,使金融市場規制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和不穩定性;二是法律規則的制定和實施有明顯的部門化傾向。在綜合經營的背景下,必然導致同類產品和業務因實施主體不同,而要適用不同規則,進而引發規則適用混亂與監管套利。同時,行政主導立法既造成行政部門公權力無序擴張和制約不足,也給政府帶來遠超過法律條文明確規定的責任。
2,法律體系不夠完備,在橫向和縱向均存在不足。從橫向看,主要表現為上位法存在空白。一方面,缺少《期貨交易法》、《金融控股公司法》、《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等基礎性法律;另一方面,現有上位法覆蓋范圍過窄,隨著金融新業態不斷涌現,這一問題日益突出。從縱向看,一是法律層次不清。《信託法》、《證券法》、《保險法》等都是混合立法,即將交易法和行業法糅合在一部法律內,且偏重行業管理,對交易活動規制相對薄弱。混合立法的益處是相對簡單,缺點是將一類金融活動歸為一個行業,容易造成監管分工不清和空白等問題,甚至演變成為監管者立法。例如,《信託法》將信託行為規范與信託業規范合一,將信託監管職責賦予中國銀監會 ,結果只有銀監會批準的信託公司才能從事信託業務,而銀行、證券、保險等機構從事的理財業務又是事實上的信託行為,監管機構不得不制訂各自的監管辦法,造成監管制度不一致。二是配套下位法欠缺。我國現有4家政策性金融機構,運行多年以後相關法律仍未出台。在保險領域只有一部《保險法》,而機動車財產賠償、保險產品費率釐定、互助保險等重要事項均缺乏配套立法。
3,法律過於寬泛和簡單,對執法機構授權過多。以《證券法》為例,在司法實踐中,約有3/4的證券案例未引用《證券法》,1/4的證券案例盡管引用《證券法》卻只引用其中7條內容,僅占證券法條款的3%。同時由於《證券法》關於虛假陳述、內幕交易的規定偏少,在司法審判環節存在很多障礙。法律適用性不夠導致執法環節只能以行政規章代替法律,放大了行政機構自由裁量權。
4,對金融機構過度保護,對投資人和消費者保護不夠。現有金融法律基本上都是以保護金融機構的穩健運行和財產為宗旨,操作中往往以金融安全和國家利益的名義否定他人的合法財產權利,以行政處罰代替民事和刑事責任,使金融機構易於推卸責任,將內部風險外部化。維護金融安全應以市場主體權利、義務平衡為前提。對金融機構過度呵護使其缺少足夠的外部壓力,難以提高內控能力和履行社會責任。
5,法律更新不及時。創新多、變動快、變化大是金融市場運行的基本特點,但我國金融法律修訂周期明顯偏長,七、八年甚至更長時間修改一次很普遍。而境外修法的頻率要高得多。例如2000年以後日本的《保險業法》修訂了6次,平均2年一次。我國香港地區《證券及期貨條例》自2003年生效以來,十年間已經作了20次修改。
在金融執法上存在著三個方面的問題。
1,執法部門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的程序性規范與標准仍有欠缺。目前規范我國金融監管部門執法權力運行的規則尚不完備,沒有調查取證、行政處罰等專門的執法程序性規定,缺少對重大違法違規行為類型化的認定標准和歸責原則,認定難、執行難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2,以行政處罰代替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由於執法部門與司法機構缺少銜接,監管部門又在一定程度上負有促進行業發展職能,因此執法過程中過多採用行政處罰方式。加上行政處罰尺度彈性較大、透明度低,造成違法成本偏低,執法威懾力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姑息縱容了違法行為。
3,部分監管執法措施效力存疑。以證監會為例,其已經使用的監管措施共125種,但其中《證券法》明文規定的僅23種。《證券法》外的監管措施設置的合理性、程序正當性、救濟保障制度安排的效力等均存在疑問。
在金融司法上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
1,案件篩選機制使大量金融爭議無法通過司法程序解決。在司法實踐中,大量金融爭議因篩選機制而未能通過司法程序解決。表現為:一是限制受理案件的法院,投資者因上市公司虛假陳述提起的侵權民事訴訟,相關司法解釋要求由上市公司所在直轄市、省會市、計劃單列市或經濟特區中級法院管轄;二是為案件當事人起訴設置額外的先決條件。例如要求人民法院受理的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件,其虛假陳述行為,須經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調查並作出生效處罰決定。三是限定訴訟提起的方式。「人數不確定的代表人訴訟」是《民事訴訟法》明文規定的權利救濟方式,理論上它能以較低成本實現投資者權益保護的效果。但在金融司法實踐中幾乎得不到適用,實際上已被束之高閣。
2,審判專業性有待加強,爭端解決機制單一。金融案件數量的急劇增長和所需專業知識的日益復雜,使法院和法官不得不在迅速審結案件與確保裁判質量之間探求艱難的平衡。同時,金融爭議多元化解決機制尚不健全,無法在當事人自願的前提下有效分流爭議,減輕法院壓力。
最後,在金融守法上,美國法學家伯爾曼指出,「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將形同虛設」。我國金融守法方面的最大問題:一是金融商品銷售者有法不遵;二是金融商品消費者法律意識淡薄,知識欠缺。由於民眾普遍缺乏對投資項目合規性和風險的鑒別能力及維權能力,在相當程度上縱容了產品銷售者的過度宣傳等違規行為。一旦風險暴露,又只能用「上訪」甚至極端手段挽回損失,使金融糾紛轉變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同時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投資人只重短期投機而不做長期投資,影響了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如何完善我國金融法律體系
在金融立法上,首先要調整立法理念。為此,一是要保持立法目的穩定性,避免隨形勢的變化而過於頻繁地調整,降低法律及其所調整社會關系的穩定性,削弱法律的權威性;二是要保持法律保護群體的均衡性,法律法規條款設計要以保護權利為准則,避免以政治性的判斷影響公正性;三是轉變既往立法「宜粗不宜細」的理念,實現立法技術精細化,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
其次,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以調整立法程序,改進立法流程,提高立法、修法透明度為抓手,提高立法科學性、民主性。一是在提供必要立法資源和提高專業性的基礎上,更充分地發揮全國人大財經委和國務院法制辦的作用,統籌推進金融基礎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制定修改工作。二是明確立法權力邊界,從體制機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三是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探索委託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規草案。四是健全法律法規規章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和公眾意見採納情況反饋機制,廣泛凝聚社會共識。五是加強統籌規劃,完善金融立法、修法需求匯集機制,制訂擬出台重要金融法律、法規的時間表。六是建立健全立法質量與效果後評價制度,通過立法評估、執法評估等方式,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改完善。
第三縮短立法周期,提高立法、修法效率。一是根據經濟和金融領域需要,適度提高金融法律的修法頻率,更多運用「法律修正案」的立法方式,縮短時間間隔,適應形勢的快速變化。二是擴大重要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徵求范圍。
在金融執法上,一是健全執法檢查制度,推進執法主體、職能、許可權、程序、責任規范化。制定調查取證實施辦法,細化調查取證、詢問當事人、查閱復制資料、封存文件資料等執法行為的實施程序;二是確立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制度,明確行政處罰自由裁量的法定情形和適用標准,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行使。三是深化以權力制衡為核心的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查審分離制度,探索建立依法行政評估制度,明確評價方法和標准。
在金融司法上,首先,增強規則條文的司法性可操作性。為此,一是通過法律修訂,逐步增加可供司法判決引用的條款,提高金融法律的司法裁判性。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出台司法解釋,詳細定義有關犯罪行為(如什麼是非法集資、市場操縱、跨市場操縱).
其次,提高司法效率,維護金融秩序。對於金融市場強勢一方的侵權行為,要發揮司法維護金融秩序作用,賦予投資人可行的司法訴訟渠道,使之能通過司法途徑有效維護自身利益;同時,應加強融資方責任配置,逐步加大對證券犯罪的打擊力度,發揮刑罰威懾作用。為此,一是要配合司法體制改革的推進,充實司法資源,改革司法機構內部管理體制,提高司法有效化解和解決金融領域爭端的能力。二是要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人民法院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的要求,以證券民事訴訟為突破口,取消不必要的前置程序,探索法院直接受理的有效模式。逐步減少和取消事實上存在的金融領域糾紛案件篩選機制。三是以推進金融仲裁為重點,建立訴訟之外金融爭議的多元化解決機制。
在金融守法上,提升全社會的守法意識,要通過多層次、多渠道、多領域加以推進。一是要加強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在金融機構櫃台、中小學、社區等通過投放宣傳冊、舉辦專題宣傳活動等方式,提升居民對金融商品和金融風險的認識;二是要進一步強化金融業行業協會和各種專業性商會的自律機制,在行業內建立起金融機構和類金融機構的行為規范,並及時通報相關信息;三是要加大對金融案件審判過程和結果的透明度,強化警示和震懾作用;四是要進一步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特別要建立金融糾紛相關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機制。
近期需要調整的重點領域
首先,調整金融監管體系的法律基礎。目前中國金融監管體系存在的突出問題,集中表現在監管機構協調性差,金融監管權力和職責分配不明確,特別是以機構的類型確定監管的對象的金融監管模式已不適應金融發展的需要。同時在監管主體涉及多個政府權力機構時,容易出現「有利爭著管,無利沒人管」的局面,形成監管機構的互相推諉、監管競爭與監管真空、同一機構多個監管標准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金融監管成本,降低了金融監管的效率。上述問題的核心在於,各個監管機構分而治之的監管模式與金融市場的統一性之間出現了矛盾。對此,需要結合國內外經驗教訓,加快對現有金融監管法律制度的調整。即便在不對監管組織架構進行重大調整的情況下,把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業務相結合的制度、政策措施納入法律軌道仍是當務之急。
其次,調整信託相關法律關系。由於信託制度不健全,資產證券化在我國的發展並不順利,理財市場則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在下一步改革過程中,一是要研究修訂和完善作為上位法的《信託法》,明確信託的定義和范疇,細化對信託活動的規范,強化重要事項的監管要求並具體規定操作規程;二是努力通過各類相關下位法律法規的整合(包括資產證券化相關法規和理財產品相關法規)、統一監管目標,協調監管標准,規范監管機構的行為。
第三,建立金融衍生品市場法律框架。近年來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迅速,但金融立法遠沒有跟上。一是立法層次低,除《證券法》和行政法規《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外,其餘都是行政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二是行政規章多由各監管部門單獨制定,不僅分散凌亂影響執法效率,在執行過程中也容易導致部門之間的沖突;三是法律責任欠缺。《金融機構衍生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僅有三條罰則,威懾力有限,金融機構違規成本很低、懲罰力度不夠;四是《證券法》對場外衍生產品的具體管理並沒有實質性的條款規定,未能形成系統的場外市場監管法律規范體系,與其他法律制度如《破產法》、《物權法》、《擔保法》等也不相容。為此要盡快制定《期貨法》,明確期貨交易涉及的基本民事法律關系。以修訂《證券法》為契機,擴大「證券」及「衍生品」的范疇,將公募、私募的股票、債券及其他有證券屬性的金融產品、業務、服務創新均納入證券法調整范圍,確立場外市場的定位與監管框架。
第四,構建統一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律制度。現有法律法規中對金融消費者保護方面的內容幾乎都是原則性的概括,操作性很弱。相關制度中普遍存在責任不明確、監管法規之間缺乏配套和銜接、違法違規懲處多為罰款而很少追究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等問題。在執法授權方面,既存在對行政監管機構授權過度問題,也存在授權不足問題,例如證監會在對上市公司進行調查時,往往會遇到阻力。為此,建議國務院法制辦牽頭制定統一的金融消費者保護行政法規,未來應根據實施效果,適時上升為人大立法。
第五,完善金融安全網。盡快出台《存款保險條例》,明確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組織模式。盡快出台銀行業金融機構市場退出制度,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金融機構破產法律體系,規范市場退出程序。
第六,規范非正規金融活動。制定《非存款放貸人條例》,將包括P2P等網路信貸平台在內的非金融機構放款人、民間借貸納入放貸主體范疇,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多層次、多元化信貸市場體系,發揮民間借貸對正規金融的補充作用,合理引導民間融資活動健康發展。

D. 請問一下金融控股公司是什麼意思

一、公司法中沒有關於集團的概念。但是,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存在集團公司的概念。集團公司,在國家有關規范性文件中均稱為企業集團,但在工商注冊時,一般稱為某某集團公司。第二、最早關於設立企業集團,並對企業集團給出定義的國家規范性文件,是這樣定義企業集團的:第一企業集團是適應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需要而出現的一種具有多層次組織結構的經濟組織。它的核心層是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照章納稅、能夠承擔經濟責任、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第二.企業集團是以公有制為基礎,以名牌優質產品或國民經濟中的重大產品為龍頭,以一個或若干個大中型骨幹企業、獨立科研設計單位為主體,由多個有內在經濟技術聯系的企業和科研設計單位組成;它在某個行業或某類產品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較強大的科研開發能力,具有科研、生產、銷售、信息、服務等綜合功能。法律依據:《企業集團登記管理暫行規定》第三條 企業集團是指以資本為主要聯結紐帶的母子公司為主體,以集團章程為共同行為規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參股公司及其他成員企業或機構共同組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法人聯合體。企業集團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E. 以控股方式的企業的風險如何避免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分業經營與分業監管的體制,但是,隨著金融業的發展,特別是在面臨著銀行資產項目過於集中、券商融資渠道不暢、保險資金投資效益低下等問題的情況下,一些金融機構開始以控股的方式擴張業務范圍,由此也帶來一個緊迫的問題:如何在分業監管體制下對金融控股公司實施有效監管,防範化解其風險。金融控股公司面臨的特殊風險
金融機構通過並購擴張,實行混業經營,可以增強資本實力,加強貨幣市場、資本市場與保險市場之間的合作、溝通和融合,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總效益的提高。但是,金融控股公司由於內部存在復雜的組織結構和關系網路,以及各項創新的金融業務,除了要面對各項金融業務的一般風險之外,還會面對由「控股公司控股」這一組織架構所帶來的「特殊風險」。
(一)系統風險。
風險傳遞可能擴大風險。由於客戶一般將金融控股公司作為一個整體看待,如果其內部某一部門出現問題,風險就會傳遞到其他部門,導致整個控股公司的形象、聲譽和信用能力受到損害,最終可能使控股公司總體償付能力和穩定性下降。
資本重復計算使抗風險能力大打折扣。為了實現資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金融控股公司可能會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多次使用同一筆資本,而實際上控股公司「凈」償付能力或「合並」償付能力遠低於控股公司成員「名義」償付能力之和。資本重復計算意味著有限的資本要承擔多倍於自身的風險,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復雜的內部結構和大量關聯交易使風險無法准確判斷。金融控股公司最大的問題就是內部的關聯交易問題,有的關聯交易高達幾個億甚至十幾個億。關聯交易可能導致風險傳遞,使得經營中發生的困難更加復雜化。金融控股公司內部結構和關聯交易的復雜性使得投資者、債權人,甚至公司最高管理層都難以了解公司內部各個成員之間的授權關系和管理責任,從而無法准確判斷和衡量公司的整體風險。
(二)不透明結構的風險。
規避監管導致的風險。受利益的驅動,只要不同的金融專業監管體系之間存在著差異,金融控股公司就可能採取規避監管的行為,建立一種阻力最小的組織模式,比如使不受監管或監管程度較低的金融機構成為控股公司的控制主體。這二行為會增加各監管部門對相關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的困難,從而使風險隱藏或直接導致風險。

內部貸款風險。向各級子公司貸款是母公司對子公司進行有效控制和實施控股公司發展戰略的重要方式,但是,由於金融控股公司的結構過於復雜,貸款人很難把握貸款的使用情況,負責監管這些子公司的部門也難以准確判斷資金的來源。
不透明結構風險。金融控股公司規模越大,參與的企業越多,關系越復雜,監管者就越難正確地判斷金融機構的風險。這種不透明的組織結構首先會使控股公司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和溝通更加困難,在危機發生初期無法事前預警,最終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三)控股公司內部的利益沖突帶來的風險。
經營目標有沖突。金融控股公司內部有些子公司之間的利益在本質上是相互沖突的。如銀行儲蓄的投資者的主要目的是尋求「金融資產的安全性」,但如果控股公司為追求高額利潤而把銀行資金用於證券交易,則違背了投資者的「安全性」意願。類似的還有控股公司內的基金經理專門購買本控股公司關聯企業的股票,而不管其贏利性和安全性如何等。
公司成員的決策自主權受到限制。出於安全等因素的考慮,金融控股公司可能將子公司管理層的某些權力上收,使之在經營和決策方面受到很多限制,由此可能帶來風險。加強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
面對全球化金融競爭的嚴峻挑戰,面對金融控股公司興起的趨勢,我們應盡快著手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和風險監管機制。
(一)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機制。
樹立以功能性監管為主的監管理念。金融控股公司打破了分業經營的界限,使得不同監管部門之間的監管難以准確實施,所以應當樹立功能性監管理念。功能性金融監管概念是由哈佛商學院羅伯特·默頓最先提出的,指依據金融體系基本功能而設計的監管,由專業分工的管理專家和相應的管理程序對金融機構不同業務實行監管,它能夠實施跨產品、跨機構、跨市場的協調,且更具連續性和一致性。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方案中考慮了這種趨勢,成立了銀監會,與證監會、保監會分別實施對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的監管。

建立不同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機制。金融控股公司從事綜合性金融業務,需要各監管機構之間加強協調配合。我國現在實行分業經營,不同監管機構的合作有一定的困難,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也可能受阻,因此建立跨行業監管當局之間的有效信息共享機制就十分必要。建議建立監管聯席會議制度,由「三會」派駐代表構成一個溝通平台,避免監管規章制度上的沖突,協調各自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舉措。同時,還要積極發展信息共享網路,開發相應的信息系統,更好地為監管服務,節約監管成本,提高監管效率。
將信用評級納入到監管體系。在當前的分業監管體制下,還不能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經營狀況和風險程度進行總體監控和系統性評估。建議借鑒美國「駱駝評級系統」,盡快正式制訂出標准化的全國通用的信用評級指標體系,從整體上對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狀況和風險程度進行監控和評估。
(二)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
制定資本充足性標准。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從事大量的證券經紀自營、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活動,這些活動對資本比率的要求應當高於銀行活動的要求。因此,應針對不同類型的金融控股公司制定不同的資本標准,有效地揭示金融集團所承擔的主要風險,或發現金融集團內部結構上的潛在缺陷。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向非銀行機構和企業投資,但並未禁止金融與工商業之間以控股公司形式相結合,由此出現了如光大集團一類的具有順向聯系的所有權結構(金融控股工商業),也出現了如魯能控股蔚深證券、湘財證券、英大信託等具有逆向聯系的所有權結構(工商業控股金融)。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構是選擇諸如英美式的「保持距離型」,還是日德式的「緊密結合型」,是向「價格性銀行」靠攏,還是向「關系性銀行」轉移,對向金融領域滲透的產業資本的所有者有哪些規定和條件要求,這些問題都必須盡快明確。此外,還要重點檢查金融控股公司以及各子公司內部自律機制的建設及執行情況,因為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是金融監管的基石,只有金融機構形成了嚴格的內部控制,外部監管才可發揮作用。
控制過度的風險集中。我國應該明確規定,多元化金融控股公司必須向監管當局報告有關控股公司對風險集中進行確認、監控和管理的制度和政策,每一個被監管的子公司必須滿足專業監管機構制定的對風險集中的限制標准;控股公司向某一交易對手或附屬機構的信用風險暴露超出控股公司資本的15%時,必須向監管當局報告並說明情況等。
增加控股公司組織的透明度。透明度是多元化金融控股公司的一個核心風險問題。對透明度的監管,一要統一標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逐步統一對金融控股公司與其他金融機構的監管標准,保證公平競爭;另一方面要逐步統一對金融控股公司內銀行、證券、保險機構監管的標准,實現統一、綜合監管,防止出現漏洞。二要遵循並表監管、綜合評價的原則。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應採取有分有合的方式,在對控股公司和各附屬公司分別監管的同時,負責監管母公司的監管部門應實施對控股公司的並表監管,在此基礎上對其風險和管理進行綜合評價。這樣可以避免對金融控股公司的資本充足率、資產負債規模、盈利水平及資產凈值的重復計算,更真實地反映控股公司的整體經營風險和發展能力,從而更有利於防範和控制風險。
防止關聯交易。防止關聯交易是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的重點,為此必須制定嚴格的法規條例。應要求母公司定期披露公司治理結構和控股結構的變動,定期向監管機構匯報關聯交易的全部情況,同時對以前的合法交易進行跟蹤監測。應要求母公司在子公司之間設立「防火牆」,對不良的關聯交易予以嚴格限制,對超過一定金額的關聯交易,必須經監管部門專門審查。還應規定母公司對公開信息的准確性負全部責任,必要的時候由監管機構進行核實,這樣比直接進入子公司獲取資料要容易和有效得多。

設立控股公司援助機制。金融控股公司應成為其附屬銀行的「力量源泉」,隨時准備在遇到支付危機的時候提供附加資本。這樣可對銀行起保護作用,有利於提高金融的穩定性

F. 論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與完善

根據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的新形勢分析,近期以及今後一個時期經濟金融改革與發展工作,要加強和改善金融宏觀調控,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金融企業的資產質量、盈利能力和服務水平,全面提高金融業對外開放水平,增強中國金融業競爭能力。建立和發展多層次的金融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提高金融監管水平,建立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長效機制。改善金融生態環境,促進全社會信用體系的大環境建設,維護金融穩定。

一、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努力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經濟決定金融,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是金融穩定的重要前提。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對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和調控作用,金融穩定是經濟穩定的基礎。因此,2006年中國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雙穩鍵」調控方式,並根據經濟形勢的具體變化,注重增加靈活性和針對性。中央銀行在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同時,進一步增強政策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注意加強預調和微調,充分發揮金融宏觀調控作用,適時適度調控貨幣信貸總量,優化信貸結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的平穩快速增長。

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中國經濟轉軌時期,要維護經濟金融穩定,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和制度建設,改善金融生態環境;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推進利率制度和匯率制度改革;加快金融企業改革,明晰產權主體;完善公司治理,轉換經營機制,加強內部管理;促進金融創新,提高金融機構創新能方。

(一)加快金融企業改革

目前,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下一步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引進外部戰略投資者,推動符合條件的國有商業銀行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強化出資人對國有商業管理層的約束,進一步規范公司治理,建立起有效的績效激勵、風險控制和資本約束機制,促進國有商業銀行健全經營機制,將國有商業銀行轉變成自主承擔風險的具有生機和活力的市場參與主體。

中國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為適應新的形勢,傳統的政策性銀行要轉變為符合市場經濟需要的\財務上可持續的、具有一定競爭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因此,政策性銀行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在改革過程中,要實行一行一策,針對各行的不同情況,分別制定改革方案,有目的、有步驟、分階段實施,並要建立開發性金融機構管理模式,實行國家指定項目和自主經營的開發性項目分賬管理、專項核算。進一步完善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運行機制。在加強監管的前提下,允許社會資本和外資參股現有中資金融機構,鼓勵社會資本和外資參與中小金融機構的重組與改造,在有利於化解金融風險的情況下,適當放寬社會資本和外資入股金融機構的比例。推動證券公司的重新定位,回歸投資中介服務的基本功能,完善以凈資本為核心的證券公司風險控制和考核機制,完善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存管制度。支持優質證券公司創新,探索包括集團化建設、證券控股公司及合夥人制在內的各種組織形式,以形成規模適當,經營特色各異的證券公司。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證券公開上市。建立:綜合性保險集團,專業性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並存的多;元化保險機構體系。繼續深化和鞏固國有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革成果;支持集團減控股公司根據市場定位和業務發展需要,通過產險、壽險、資產管理等多元化業務,整合內部資源。允許保險公司依法兼並、收購、實現股權有序流轉。支持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在境內外上市。

推動金融機構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內控機制建設,提高金融企業的資產質量、盈利能力和服務水平。金融機構要建立健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班子治理架構,使決策、監督、執行分工明確、相互制約、相互監督。要加強對高級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的約束,建立相應的正向激勵機制。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上,加強內部控制、加強內部授權授信管理,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內部合規性檢查的作用、同時合理發揮外部審計的作用。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審慎經營,採用國際通行的審慎會計制度、風險撥備制度和損失核銷制度,不斷提高金融資產質量、降低不良資產比例,提高金融機構經營的穩定性。金融業綜合經營是指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跨業經營的金融制度,具有節約交易成本、分散金融風險和獲得協同效應等優勢。要穩步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試點,提高中國金融機構競爭能力。推進金融機構綜合經營可以有多種形式。中國有必要在有效實施金融監管的前提下,主要通過金融控股公司和其他適合中國國情的綜合經營組織形式,發展綜合類金融業務。通過設立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的方法,將防範金融風險和鼓勵金融創新有機結合,通過金融創新調整金融機構資產負債結構。鼓勵金融業在制度、機構、產品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推動金融企業面向市場、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意識,提高綜合服務水平和盈利能力。加強金融機構的產品定價能力、重視發展銀行業的中間業務,開發證券公司的賣方業務,加快保險產品結構調整,培育可持續的盈利模式,提高金融機構的經營能力和競爭實力。

(二)全面推進農村金融改革

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進一步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針對農村多層次金融需求的特點,加快構建政策性金融組織、商業性金融組織、合作金融組織和其他形式農村金融組織各有定位、功能互補、產權明晰、可持續發展的多層次農村金融機構體系。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真正建立起產權清晰、財務健康、監管到位、有可持續發展能力、主要為農村服務的金融企業。繼續完善和發展農村政策性金融,探索農村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共同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模式,保障郵政儲蓄資金對「三農」的適當投放,引導和規范民間借貸行為,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發揮其活躍民間經濟活動的積極作用。適應農村經濟發展需要,鼓勵多種形式的制度創新和產品創新,發展農業保險、大宗農產品期貨市場、分散農村信貸風險。積級探索包括小額信貸組織在內的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形式,開發新的農村金融產品。

(三)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和完善匯率制度

中國利率市場化已經取得很大進展,目前除銀行存款利率上限和貸款利率下限外,基本取消了利率管制。利率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健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市場利率,金融機構依據市場利率確定其資產負債價格體系。一是進一步推進貸款利率的市場化,逐步放開城鄉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上限,簡化貸款基準利率期限檔次。二是引導金融機構提高貸款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三是鼓勵金融機構用好存款利下浮政策,加強主動負債管理,逐步放開大額、長期存款利率。四是簡化並逐步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的上限管理,實現境內小額外幣存款利率的市場化。中國於2005年7月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並將根據市場發育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不斷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促進國際收平衡,維護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中國金融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一步放寬境內機構對外直接投資限制,支持企業「走出去」;積極探索利用外資新方式,逐步放寬對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於境內的限制。放鬆境外機構和企業在境內資本市場上融資限制,優化國內資本市場結構,允許合格的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拓寬境內外匯資金投資渠道,允許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投資境外證券市場。人民幣資本項目基本可兌換後,仍可以視情況對短期外債和投機性頭寸進行適當限制。

G. 金融控股的意義是什麼金融控股的特色為何

根據1999年2月國際上三大金融監管部門--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國際證監會組織、國際保險監管協會聯合發布的《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原則》,金融控股公司指"在同一控制權下,所屬的受監管實體至少明顯地在從事兩種以上的銀行、證券和保險業務,同時每類業務的資本要求不同"。作為多元化經營的金融企業集團,金融控股公司具有如下特點:

1.集團控股,聯合經營。集團控股是指存在一個控股公司作為集團的母體,控股公司既可能是一個單純的投資機構,也可能是以一項金融業務為載體的經營機構,前者如金融控股公司,後者如銀行控股公司、保險控股公司等。

2.法人分業,規避風險。法人分業是金融控股集團的第二個重要特性,指不同金融業務分別由不同法人經營。它的作用是防止不同金融業務風險的相互傳遞,並對內部交易起到遏製作用。

3.財務並表,各負盈虧。根據國際通行的會計准則,控股公司對控股51%以上的子公司,在會計核算時合並財務報表。合並報表的意義是防止各子公司資本金以及財務損益的重復計算,避免過高的財務杠桿。另一方面,在控股公司構架下,各子公司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控股公司對子公司的責任、子公司相互之間的責任,僅限於出資額,而不是由控股公司統負盈虧,這就防止了個別高風險子公司拖垮整個集團。

金融控股模式的優勢所在

1.金融控股模式有利於實現分業向混業的轉型

在金融分業監管體制下,設立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持有證券、銀行、保險和其他金融資產的股權,是實現由分業經營向混業轉型的最佳模式。以控股公司作為資本運作平台,通過兼並收購或設立新的子公司以開展其他金融業務,構建金融服務平台,建立全功能金融服務集團.

2.控股公司模式具有監管上的靈活性

(1)監管壓力。在金融業分業經營的監管體制下,設立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持有銀行和其他金融資產的股權,各金融業務子公司各自持有相關業務牌照,獨立經營,接受各自監管部門的監管,符合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精神。同時減少單一金融機構同時開展其他金融業務帶來的監管壓力。

(2)公司治理。控股公司在公司治理結構上擁有更大的靈活性,不用滿足各金融業務監管當局對公司治理結構的規定。例如,在香港,按照《銀行業條例》,金融監管局有權審批銀行董事會的委任,銀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受到的約束將大於控股公司。

3.控股公司模式有利於形成協同效應

金融控股公司通過收購、兼並不同種類的金融機構,使得金融控股公司本身具有巨大的協同效應的優勢。此外金融控股公司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時,可以將不同地區、不同金融品種之間的優勢加以組合利用。在金融業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可以有兩種選擇:

(1)增加單一金融服務產品的數量,如擴大銀行地區分行和營業網點,可以多吸收存款。這樣作法的意義是大銀行只要收購一家小銀行,就可以降低小銀行的高額成本,由於平均成本的降低而帶來了規模經濟。

(2)增加金融服務產品的種類,如銀行經營證券業務和保險業務。銀行的一個網點,可以同時銷售證券、基金、保險等不同金融服務產品,這就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比分別設立網點要節省許多人力和設立網點的費用。通過增加金融服務產品的種類,由於平均成本的降低帶來了范圍經濟。

4.控股公司模式有利於業務發展

金融控股公司產生與存在的動力就在於它的創新業務,即金融部門內部各要素的重新組合和衍生。在控股公司下,銀行、證券、保險等子公司獨立運作,業務發展空間更大、自由度更高,有利於各子公司在各自領域更充分地發展業務;在控股公司模式下,各種業務和產品間的交叉銷售更加市場化,透明度高,關聯交易的處理也更加規范明確,有利於更好地實現業務和產品的交叉銷售。20世紀後半葉是金融創新業務飛速發展的時期,與金融控股公司相關的金融創新業務主要內容包括"金融超市"或"一站式金融服務"以及網路金融服務。

5.控股公司模式有利於降低風險

(1)控股公司模式有利於降低管理風險。控股公司只行使股權投資的職能,不同業務子公司的管理互相獨立,可以保證較高的業務管理能力,避免單一金融機構同時管理其他金融業務的巨大壓力。

(2)控股公司模式有利於降低市場風險。在控股公司模式下,銀行與其他業務間的交叉銷售等商業活動處於市場的監督之下,透明度更高,風險更低。

(3)控股公司模式有助於提高風險承受能力。各項金融業務分別在獨立的子公司里進行,一家子公司無需為其他業務的風險承擔損失;即使一家子公司出現經營危機,其他子公司還可照常經營,無需以自身的資金去承擔責任,從而有利於保障其自身的資金安全。

6.控股公司模式有利於資本運作

從募集資金用途來看,控股公司在資金調配上擁有更大的靈活性。例如,當銀行因資本金過剩要降低資本金水平時,需要得到有關監管當局的認可,這一過程可能會耗時較長,而控股公司則沒有上述限制,有利於提高資本金的使用效率。

同時,控股公司模式在後續融資上更便利。例如按香港的有關規定,向控股公司注入其他資產,只需遵守《香港上市條例》及《收購合並守則》,不需要香港金管局的批准;而任何資產注入上市銀行時,都要接受證券監管機構和金管局的雙重監管。

金融控股公司的潛在風險

1.系統風險

金融控股公司由於佔有金融資源過大,其系統風險的危害比較大。在金融控股公司中,無論將部門的風險分散化到怎樣的程度,即使系統內部不發生風險,但是由於系統外的風險,也會波及到系統內。在金融控股公司或全能銀行體系中,這種不能分散的風險可能導致系統風險。這是因為,首先,金融控股公司或全能銀行控制的金融資源占據著金融和經濟活動的絕大部分,可能使整體經濟暴露在風險之中;其次,金融控股公司或全能銀行使銀行與產業之間建立更緊密的聯系,這樣就可能使震盪更容易傳播。

2.內幕交易和利益沖突

金融控股公司的各子公司之間進行關聯交易,使得集團內各子公司的經營狀況相互影響,這就增大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內幕交易和利益沖突的風險。由於集團內子公司的利益相互影響,所以就可能出現子公司之間進行內幕交易、損害消費者利益的現象。

3.財務杠桿比率過高

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提高財務杠桿比率,比如總公司以外來資本(如通過發債或借款)撥付給子公司的資本金,在總公司和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都同時反映出來。如果該子公司用該筆資金在集團內繼續投資,則該筆資本就被重復利用,這意味著資產重復計算,可能會使整個集團的財務杠桿比率過高,影響到集團的金融安全。

H. 《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中特別強調的風險是什麼

D. 信用風險,C. 市場風險,B. 操作風險

I. 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業實現綜合經營的一種組織形式,也是一種追求資本投資最優化、資本利潤最大化的資本運作形式。在金控集團中,控股公司可視為集團公司,其它金融企業可視為成員企業。集團公司與成員企業間通過產權關系或管理關系相互聯系。各成員企業雖受集團公司的控制和影響,但要承擔獨立的民事責任。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Financial company that handles a variety of financial transactions and whose services are monitored by 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 The lists of financial services that a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can provide were formulated under the Gramm-Leach-Billey Act of 1999. An institution whose services encompass at least 85% of those of a banking institution may apply to be a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In 2008, American Express, a credit card company, was changed into a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金融控股公司一詞最早起源於美國,在美國《金融服務業法案》有關銀行控股公司組織結構的條款中首次提出了「金融控股公司」﹙F inancial H olding C om pany﹚這一法律術語,但是並沒有給予明確的定義。我國台灣地區「金融控股公司法」在第4 條第1 項第2 款,對金融控股公司的定義為: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對一銀行、保險公司或證券商所持有的股份具有控制性,並依照金融控股公司法設立的公司。

熱點內容
包攬合同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22:29:39 瀏覽:548
日本民法典原則 發布:2025-01-12 22:04:20 瀏覽:273
簽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怎麼寫 發布:2025-01-12 21:56:01 瀏覽:818
按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生效後 發布:2025-01-12 21:26:15 瀏覽:941
人類道德的最初表現形式 發布:2025-01-12 21:02:00 瀏覽:377
財政撥款屬於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 發布:2025-01-12 20:29:09 瀏覽:577
什麼叫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發布:2025-01-12 20:26:00 瀏覽:336
招商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20:12:39 瀏覽:931
王哲律師 發布:2025-01-12 20:09:00 瀏覽:161
一村一法律顧問責任 發布:2025-01-12 19:59:30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