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臨洮法律顧問

臨洮法律顧問

發布時間: 2022-04-30 03:18:17

1. 歷史上有哪些讓我們驚掉下巴的冷知識

我要說的這個冷知識,是關於宋朝的。以仁孝治天下而稱頌於世的宋朝,卻流行著一種極不光彩的人倫惡俗:生子不育,即所謂的「不舉子」。

不過,生子不育之風並不只盛行於貧困之家,而且也蔓延於衣冠富戶和封建士人之間。據《龜山集》記載:

「閩之八州……多計產育子,習之成風,雖士人間亦為之,恬不知怪……富民之家,不過二男一女,中下之家,大率一男而已」。

在封建社會,人們普遍具有濃厚的多子多福思想,但宋代的富室、士人為什麼要生子不舉,「繼嗣無雙髫」呢?宋人把溺殺嬰兒的原因歸結為「蠻陬地瘠狹,世業患不饒,三女奩分貲,生男野分苗」。其實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其終極根源在於生產力的不充分發達。

2. 專科能考律師

_自學考法律,首先來應查看是自否有報名法考的考試資格;

其次,若有相應的考試資格。法考考試通過後,可以從事律師行業。

PS:1.根據《律師法》第5條的規定,律師執業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取得律師資格;

二是領取律師執業證書。

2.取得律師資格的條件則是通過國家組織的法考。

而法考的報名條件已於2018年進行改革,改革後的報名條件之一為:具備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或者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或者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相應學位且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

3. 秦統一後採取了哪些加強中央集權的主要措施及歷史作用

一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皇帝獨裁——皇帝自稱為朕(音鎮zhèn),表示至尊無二。政事不論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決。秦始皇規定一天看章奏(竹簡)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郡縣——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後又征服百越,增設閩中(治冶縣——福建福州市)、南海(治番禺——廣東廣州市)、桂林(廣西)、象郡(北部包括廣東雷州半島等地)四郡。全國共四十郡。郡各管縣若干。郡守縣令由朝廷任命,隨時可以調動。秦法:立軍功的人,按斬敵多少,做大小官吏。韓非子說:這等於讓斬首立功的人做醫師木匠,一定不能成事。秦始皇時,秦國功臣武夫做地方官,當不在少數。這對中央集權是有益的,但政令殘暴,勢必引起山東被治人民的怨恨。
官制——中央官制有左右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國政)、御史大夫(輔佐丞相)、太尉(掌全國軍政)、將軍(掌征伐)、廷尉(掌刑法)、治粟內史(掌財政經濟)、少府(掌山海池澤的稅收,供皇帝本人的費用)、博士(備顧問)等官。地方官制有郡守(掌一郡政事)、郡尉(輔佐郡守並主軍事)、監御史(監視郡守)、縣令長(掌一縣政事,一縣大抵方一百里,萬戶以上稱令,不滿萬戶稱長)。縣以下鄉官有三老、嗇夫、游徼(音叫jiào十亭為一鄉,有三老掌教化,嗇夫掌獄訟、賦稅,游徼掌捕盜賊),又有亭長(十里一亭,有亭長,掌捕盜賊)。縣吏、鄉官、亭長多是本地有產業的人,韓信「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足見家貧有德行的人也得為吏。上自朝廷,下至鄉、亭,構成地主階級的巨大統治機器。掌管這部機器各個部分的人是流動不定的大小官吏,不是世襲固定的貴族。這部機器的操縱人便是皇帝。
二推行共同的文字——「書同文」
「田疇異畝(畝大小不同),車途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這就是戰國時期封建割據的情狀。秦統一後,這許多異大體都化為同了。周朝文字筆畫繁重,稱為大篆,或稱籀(音宙zhòu)文。戰國時東方齊魯地方文化發達,通行一種比較省便的字體,漢朝人稱為古文、蝌蚪文、或孔壁古文。李斯訂定文字,依據籀文古文,筆畫力求簡省劃一,稱為秦篆,或稱小篆。李斯作《蒼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母敬作《博學篇》,都是用小篆寫的學童課本,不僅教字體,同時也教語法。傳說獄吏程邈,得罪拘禁獄中,造成一種筆畫更省便的文字,叫做隸書。隸書字體方形,便於書寫,到漢朝行用極廣。各地區方音不同,有統一的文字,方音便成次要的困難。經大規模的移民,也減輕了方音的局限性。
三劃定共同的地域
秦朝疆域東至海,南至五嶺(大庾、騎田、都龐、萌渚、越城)。自西北臨洮(甘肅岷縣)起,大體循秦、趙、燕舊長城至東北遼東止,築長城萬余里,防匈奴等游牧族內侵。這是當時確定了的中國疆域,疆域內的居民基本上是漢族。秦以後的中國就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向外擴展。
四促進共同的經濟生活——「車同軌」
秦始皇在經濟上作了如下的措施,意義極為重大。修馳道——以秦京咸陽為中心,全國修築馳道(行車大路)。馳道寬五十步(六尺為步),用鐵椎築土堅實。馳道中央寬三丈,是皇帝獨用的專路,種松樹標明路線。專路兩旁人民得自由行走。馳道的修成,對陸路交通有很大的便利。
通水路——戰國時期各國築堤防,阻塞水道。秦始皇決通堤防,疏浚鴻溝(河南汴河,今湮)作為水路中心,通濟、汝、淮、泗等水。在吳、楚、齊、蜀等地,也大興水利工程,行船和灌溉。特別是史祿鑿渠,表現出偉大的創造力。前二一四年,秦始皇發大軍五十萬人經略嶺南,令史祿通運糧水道。天才的水利工程師史祿在湘江上游江中築石堤(廣西興安縣城東南約三里處)。堤形象犁頭,分湘江為南北兩渠。北渠向北流通湘江。南渠經過興安縣城,向西流與桂江上游大溶江合流。南渠所經都是高地,史祿用人工開鑿渠道,長六十里。渠中設若干個斗門,南北來往船隻可以逐鬥上進和下降。載重大船自湘江上溯,通過北渠,進入南渠,安然過山,運輸上大省人力。這是開發嶺南的重要航路,漢、唐、宋、明相繼修築,航路和農田灌溉愈益完善,史祿創始的功績是不可淹沒的。二千年前有這種靈巧的工程,號稱靈渠,確是名實相符。秦始皇曾令方士徐市(市即黻的本字,《後漢書·東夷傳》作徐福)率童男女數千人,航海求三神山。足見當時航海術不僅沿海岸南北往來,並已能大規模遠航大海中。海上內河與陸上馳道,構成相當發達的交通網,大有助於經濟閉塞狀態的破壞。
去險阻——戰國時各國利用險要地形築城郭,齊、韓、楚、魏交界處又有長城巨塹,分裂疆土,阻礙交通。秦統一後,國內長城巨塹以及城郭要塞,一並平毀,減少了割據稱雄的憑借。
劃一幣制器具——秦始皇按秦國制度統一全國度量衡。前二二一年,頒布統一度量衡詔書,凡製造度量衡器,都得刻上這個四十字的詔書,陶制量器不能刻字,用刻了字的十個木戳,印在陶量上連成一篇詔書。隋時掘得秦始皇時秤權,有丞相隗狀(隗音葵kuí)王綰(音碗wǎn)二人列名,想見度量衡器由官府遵照詔書負責監制,不許民間私造。戰國時各國車軌寬狹不同,秦規定車寬六尺,一車可通行全國。戰國時幣制紊亂,秦規定貨幣為兩等:黃金稱上幣,重一鎰(二十兩);銅錢稱下幣,重半兩。戰國時田畝大小不同,秦規定二百四十方步為一畝,後世一直沿用秦畝制不改。
大移民——秦始皇初滅六國,便遷徙天下豪富十二萬戶到咸陽,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這些豪富都是領主殘余和富商大賈,在本地兼並土地,放高利貸,迫貧民為奴隸,霸一鄉一縣甚至一郡,妨礙統一。豪富被遷徙到新地區,失去舊有威勢,經營土地,只能成為地主,經營工商業,也得從頭做起,留在本地的田地住宅,分散到別人手中,貧民可能獲得暫時的喘息。將軍蒙恬(音田tián)率大軍三十萬人擊走匈奴,取河南地(河套及甘肅省黃河以南),築四十四個縣城(《史記》作三十四縣,《漢書》作四十四縣),徙內地罪人去居住。漢族文化和先進生產技術帶到游牧地區,變牧地為耕地,擴大了北方邊境。又征發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贅婿、小商賈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發五十萬人守五嶺,與土著雜居。漢族文化技術傳入南方,嶺南開始成為中國的領土。秦朝大移民,在傳播文化、發展生產上,都起著積極的作用。
確定土地個人私有制度——東周後半期開始有兩種土地所有制度,經長期斗爭,至前二一六年(秦始皇三十一年),「令黔首(民)自實田」,土地個人私有制也就是封建地主佔有土地制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了。這是徙天下豪富十二萬戶以後五年頒布的法令,在這個法令下,地主和有田農民自動陳報所有土地實數,按定製繳納賦稅,取得土地所有權。秦自商鞅以來,崇本抑末,所謂末業是指民間小工商。後來小手工業被提升為本業,李斯稱百姓成家立業,該致力農工。只有小商賈是末業,受到法律的抑制。秦徭役法,首先征發有罪吏、贅婿及賈人。所謂贅婿,一說男子贅入婦家,一說貧民典身給富人,過期不贖,沒為奴隸稱贅婿。如第一說,是懲罰男子怠惰不自立門戶,如第二說,是阻止奴隸人數的增加,都含有積極的意義。其次征發曾為商賈的人,再其次征發祖父母或父母曾為商賈的人。此外富強人也得先服徭役,稱為閭右(富強人家住在里的右邊),最後才征發貧弱人家,叫做發閭左。秦始皇初得天下時,大體上行用此法,所以屢興大工起大軍,還能相對的保持國本,《琅琊刻石辭》說「上(重)農除末,黔首是富」,《碣石刻石辭》又說「男樂其疇(田畝),女修其業(紡織)」。農民一般都擁有一小塊私有的土地,雖然「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績,不足衣服」,在統治者看來,算是「黔首是富」,在農民看來,比戰國時也算是「黔首安寧」了。
五促進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狀態——「行同倫」
在漢族文化地區,代表人們共同心理狀態的,主要是適應家族制度的孔孟正統派儒家學說。秦始皇據儒家支派陰陽五行家說,自以為得水德,以十月(亥月,亥屬水)朔為歲首。衣服旌旗都以黑色為貴。紀數用六(陰數),如六尺為一步,駕車用六馬,車寬六尺,符長六寸,冠高六寸。庶民用黑布包頭,稱為黔首。號黃河為德水。這些與儒家改制度的學說是可以相容的。崇尚法律(水德),不崇尚正統儒學所講的仁恩,這與儒家荀子學派也是可以相容的(荀子學說還是著重在王道禮義,但因強調禮的作用,韓非、李斯等人重禮變為重法,荀子學派中除了傳經之儒仍保持儒家面目,其餘則與法家學派合流)。滅六國後,秦始皇在帝位十二年,出巡郡縣凡五次,目的在「以示強威,服海內」,並宣示統一四海的功德。前二二○年,第一次巡隴西、北地二郡,登雞頭山(寧夏涇源縣西,相傳黃帝曾登此山),向匈奴表示秦皇帝的威力。前二一九年,第二次東巡上鄒嶧山(在山東鄒縣)刻石,又上泰山刻石,又登之罘山(罘音浮fū在山東煙台市北)刻石,又登琅琊台(在山東諸城縣)刻石。東周時越王勾踐滅吳,遷都琅琊,築高台盟諸侯,尊奉周天子。秦始皇留居琅琊台三月,徙黔首三萬戶居台下。他這樣做,是要表揚勾踐尊周,鼓勵南方越人內向。又南巡想到衡山,舟行至湘山(湖南嶽陽縣西南)遭大風,秦始皇怒,使刑徒三千人斫樹成光山,向湘神表示皇帝的威力。前二一八年,第三次東巡登之罘刻石。前二一五年,第四次東巡至碣石山(在河北昌黎縣)刻石。前二一○年,第五次南巡至九疑山(在湖南寧遠縣),浮長江東下,至會稽山(在浙江紹興縣)刻石,祭大禹。相傳越俗自勾踐時起,男女間關系不嚴,《會稽刻石辭》特別著重在「禁止淫泆」,宣告用嚴刑(殺姦夫無罪)來矯正,使不異於中原風俗。秦始皇為「黔首改化,遠邇(近)同度(法度)」,五次出巡,與頒布統一的各種制度、訂定文字、大規模移民、經濟上各種措施結合起來,在荀派儒學和法家刑名之學的思想基礎上,促進了全國范圍內「行同倫」的巨大任務。不過,荀派儒學特別是法家刑名之學與孔孟正統派儒家學說距離甚遠,等到強暴統治失勢的時候,荀學和刑名之學不得不逐漸讓位於正統儒學。

4. 會寧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曹 銘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乙丑科進士。官至督察院都御史。論諫剛直,年三十四歲以直諫死。

張 勛 字鼎彝,丁溝鄉人。明正統四年(1439年)乙未科進士。初授戶部主事,以廉勤薦調武昌府知府,因剖理有方,給餉濟飢,刑清弊絕,遷山西布政使司右參政。所至之處,謳思載道。

栗在庭 字應鳳,縣城東關人。明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進士。授中書舍人,尋升吏、戶兩部給事中,後調山東僉憲,繼任湖廣左參議,擢山東參議,升右布政使。壬辰左遷山西參議,後提按察使。在職時,廉潔自律,體察民情,修黃河石堤,復查積案,減刑疏弊,清匪安民,有清明之頌。

李玩蓮 四方吳鄉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壬辰科進士。

柳邁祖 字宜齋,縣城東關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丁未科進士。歷任平番縣訓導,長安縣教諭,翰林院庶吉士,戶部主事、員外郎,刑部郎中。後調任湖南寶慶府知府。在任勤政理事,居官簡約,躬親查核庭訟糾紛。善長書法,凡得一幀者,視為珍品收藏。

吳思權 字平一,柴家門鄉人。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進士。由內閣中書銓升浙江補用知府,歷任杭州、溫州同知,所至有政聲。

康 節 字邵亭,祖籍陝西武功,先祖曾為會寧地方官,後遷居會寧。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進士。陝西即用知縣,補授韓城縣知縣,以卓異升補耀州知州,河南滎陽知縣。在任七年,政績卓著。去任後,民為之立碑以志去恩。

柳 淵 字時庵,縣城東關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84年)甲辰科進士。官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後遷升員外郎,復調任郎中,外放江西袁州知府,繼調瑞州知府。居官清廉,勤政獄訟,衙無積案。

劉 灝 清咸豐三年(1853年)癸丑科進士。官陝西某縣知縣。

吳耀曾 字自甫,翟家所鄉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進士。選任平涼府教諭。性情耿介、學識淵博。曾主講安定育英書院、會寧枝陽書院。治學嚴謹,善誘後學,兩縣鄉會試獲售者多出其門。
張汝洽 字潤甫,會師鎮人。清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進士。歷署陝西大荔、洋縣、淳化知縣。性剛果、不畏強御、所到豪黠斂跡。斷決積案,甚有能名。

劉慶篤 字吉甫,縣城東關人。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進士。即授內閣中書。未幾父喪居家,不久主講平涼柳湖書院,成就士子多人。後仍供職京師,旋考京察一等,任小軍機,繼升軍機章京。光緒二十六年六月,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兩宮西巡,護駕至西安,議和後又護駕返京,欽賜二品銜,任外務部兼行內閣承宣廳僉事。民國建立,受薦以甘肅代表身份赴上海公議國事。博覽群書,擅長詩賦,善書法,喜金石,好樂彈。
秦望瀾 字少觀,縣城人。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進士。即任兵部主事,操武選司、職方司總辦,後任貴州道、遼沈道監察御史。因敢言直諫、觸犯權臣,左遷民政部代理員外郎。民政部改巡警部後,任西分廳總辦。民國時,任臨時參議院議員,獲二等寶光嘉禾獎章;任第二屆參議員時,獲得二等大綬嘉禾獎章。後任總統府顧問、國務院咨議、清史館協修,參與編纂《清史稿》兵史部分。

蘇耀泉 字朗亭,老君坡鄉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戍科進士。官浙江即用知縣,積功晉直牧,歷充衢州、石桐榷務,力祛繁苛,商旅德之。初權新昌篆,縣故多梟匪,民患久矣。公甫下車,即捕治渠魁,豪強斂跡。嚴馭胥吏,不稍縱。勤聽斷,求民隱,嘗微行鄉區,理清冤獄。離任時,百姓焚香跪送,並立去思碑。任烏程知縣時,力圖治理,事心躬親,因勞成疾,卒於住中,歸葬故里時,士紳民眾沿途設祭,並贈「萬民傘」以志悼念。

楊 思 字慎之,縣城東關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進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後升翰林院檢討。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東渡日本,就讀於東京法政大學,未畢業即回國,參加同盟會,投身辛亥革命。後歷任縣議會議長,省第一屆議會副議長、安肅道尹,省第三屆議會議長、蘭山道尹、代理甘肅省長、甘肅民政廳長等職。民國36年(1937年)10月當選「國大」代表,翌年3月出席民國政府在南京召開的「行憲國民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北區監察委員會副主任,1955年任省政協主席。1956年10月,病逝蘭州。

蘇源泉 字本如,老君坡鄉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進士。官禮部主事。民國初,薦任民國政府審計院協審官,繼調內務部僉事。生性耿直,不隨同流俗。居官清廉,能舉賢薦能。喜讀詩書,尤愛讀史。擅長詩詞,著有《詩敬齋詩草》4卷。喜作書,其書法古味盎然、筆力雄勁、神氣凝貫、名震都下。

萬寶成 字玉田,郭城驛鄉人。清光緒三十年甲辰科進士。三十二年(1906年)東渡日本,就讀於早稻田大學法政速成班學習政治法律。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畢業回國,任戶部主事。民國建立,任山西定襄縣知縣。期間,鼓勵農桑,興辦教育。時有少數人以傳教名義,詐騙錢財,他查實後予以處理,深得民心。離任時,民眾贈「萬民傘」稱頌懷念。民國二年(1913年)當選為第一屆國會參議院議員。後無意仕途,閑居北平。三十二年(1943年)病逝北平寓所。

焦騰漢 字凌宵,翟家所鄉人。清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科進士。初授御前侍衛,因功遷升江南浦口營都司,復擢海州營游擊,淮安城守營參將,膠州營副將,明威將軍,貴州安龍鎮總兵。在任勤勇干練,忠於職守,地方安寧,屢受褒獎。

王萬壽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武進士。

詹文英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科武進士。

郭蝦蟆 金代會州(今會寧縣郭城驛)人。與兄祿大俱以善射應募。金興定初,祿大以功遷,遙授同知平涼府事兼會州刺史。適夏人攻會州,城破,祿大、蛤蟆俱被擒。夏人憐其技,囚之。兄弟皆誓死不屈,且拔須化裝,相謀潛逃。事泄,祿大被害,蛤蟆獨自逃脫,遙授鞏州鈐轄,同知蘭州軍州事。興定五年(1221年)冬,夏人萬余入侵定西,蛤蟆敗之,斬首七百,獲馬五十,以功遷同知臨洮府事。元光二年(1223年),夏人步騎數十萬攻鳳翔甚急,蛤蟆總領軍事,敗之,升靖難軍節度使,尋改通遠軍節度使。是年冬,蛤蟆率騎兵五百,收取會州。皆穿紅衣,敝之南山。夏人望見,疑為神兵。守城夏軍有舉手招人者,蛤蟆射,貫手,凡射死數百人。夏人恐懼,乃出降。至是被夏人占據近四年的會州復為金有。正大初,田瑞據鞏州叛金,詔陝甘兩行省並力平叛。蛤蟆率眾先登,田瑞開門欲逃,被其弟田濟所殺。叛軍首領皆被蛤蟆斬之。依此遙授知鳳翔府事兼領蘭、洮、會、河四州兵馬之帥。天興三年(1234年)春,金已亡,西部各州無不歸順,獨蛤蟆堅守孤城。丙申(1236年)冬,元軍並力攻之,蛤蟆度不能支,乃積城中所有金銀銅鐵,雜鑄為炮,以擊攻者。殺牛馬以餉將士;焚廬舍,以堅軍心。日與血戰,將士死傷甚重。勢不能支,遂集家寶及將士妻女於一室,焚之。城破,士兵多投火自盡。蛤蟆獨上草垛,以門板自蔽,射殺元兵二三百人。矢盡,投弓劍於火,自焚殉國。

王萬祥 字瑞宇,號鐵山,漢家岔鄉人。少英武雄偉,慷慨有奇氣。年18應募游擊將軍王進寶麾下。愛習武略,槍法嫻熟,勇敢善戰。每遇敵,奮勇先入。恢復臨鞏平涼諸郡,進取漢中,攻取武關,屢建大功,遂授定海總兵,後調興化總兵。清廷統一台灣後,選調赴台鎮守,晉為福建陸路提督,統轄八郡。在閩任職一十七載,布德施威,疆域平安,邊隅大治,百姓樂業。閩人特立生祠,春秋享祭。康熙帝授太子大保銜。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七月,病逝於福建寓所。帝特下旨為其賜文立碑,謚號「敏壯」。

5. 1978年以來甘肅歷年高考狀元都是誰

目前整理只有1999年以來的甘肅高考狀元:

6. 法律職業資格證考試好考么

律師資格在2002年已經改為法律職業資格統一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後可以進行律師實習,實習期滿一年後可以申請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擁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也是考取法官、檢察官的前提條件,學習難度較大,以前通過率是10%左右,現在放寬了許多,具體多少還不知道,通過360分的本科(600分滿分)取得A證

7. 誰能把一個帝國的職位作個簡述.

古代官職簡介——自秦至明代
1、遠古堯時期

司空 掌管水利、建築的官員

後稷 掌管農業的官員

工師 掌管製做器物的官員

虞 掌管山澤的官員

典樂 掌管教育、音樂的官員

2、秦

郎中令 掌管宮殿門戶(秦)

督道倉吏 管理官倉內糧食的官員(秦)

御史大夫 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員(秦)

3、漢、三國時期

太史令 職掌文史、星歷的官員

大農丞 管領鹽鐵事務的官員

中郎將 統領皇帝侍從的官員

典屬國 掌管少數民族各部的事務的官員

大長秋 皇後的近侍,用來宣達皇後的旨意以及管理宮中事務的官員

武騎常侍 皇帝的侍從

都尉 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軍事,官階略低於太守,秩比二千石

騎郎將 統帥騎兵的將官,秩比千石

驍騎都尉 禁衛軍將官

未央衛尉 未央宮禁衛軍長官

長樂衛尉 長樂宮禁衛軍長官

前、後、左、右將軍 職位僅次於上卿

輕車將軍 漢時雜號將軍之一

驃騎將軍 官位僅低於大將軍

長史 大將軍的秘書

建章監 監督建章宮羽林軍的長官

騎都尉 羽林軍長官,秩比二千石

待中郎 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員,漢制,侍中是在原官職上特加的榮銜

國相 相當於太守

常侍 皇帝的侍從近臣,東漢光武帝後都用宦官充任

典軍校尉 武官,統領皇帝宿衛兵的長官,漢靈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設置了西園八校尉,。典軍校尉是其中之一

御使中丞 漢代掌管宮廷藏書之處的官員

蘭台令史 在藏書之處典校圖籍,管理劾奏等文書檔案

太守 專門治理一個郡,掌握生殺大權

4、宋

通直郎 隨奉太子的侍從官

承信郎 武職官最後一階,宋武職共有52階。

成忠郎 武職官第48階,充左班殿前侍衛官。

秉義郎 武職官第45階

武翼郎 武職官第41階

宣撫使 負責督察軍事的重任,職位高於安撫使。

節級 弓手班頭,統制弓手,聽命於縣尉。

巡檢 掌訓治甲兵巡邏州邑、擒捕盜賊事務,屬於較高一級官職。

通判 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權和知州(知府)共同處理事務,並監督行動。

士曹參軍 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毆等訴訟案。

司錄參軍 書寫六曹公文的專職官員。

局務官 掌監造鹽、鐵等業的官員。

主簿 掌出納官物、銷注簿籍等事的縣級官員,官階次於縣丞。

縣尉 掌管訓練兵丁、防奸禁暴、查緝走私等治安事務的縣級官員。

兵曹 六曹之一,置參軍一人掌兵事、緝捕等事。

兵馬都監 馬步軍統制官。

都監 有兩種,一種是路分都監,掌本路禁軍的屯戍、訓練和邊防事。另一種是州府都監,掌本城軍隊的屯戍、訓練、器甲、差使等事。

監當官 州府所設掌管徵收茶、鹽、酒稅事務的官員。

典級 掌禮儀制度的官員。

胥吏 辦理文書的小吏。

都統制 屬於御營使,為監護諸軍將領協同作戰的軍事長官。

同都統制 官職相當於副都統制。

御營使 統管全國軍事。

保義郎 右班殿前侍衛官。

團練使 州府一級的常設武官,從五品。

鈐轄 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統制官。有路分鈐轄、州鈐轄。

武經郎 又稱西京左藏庫副使,即西京(洛陽)供備庫副職武官

朝奉郎 又稱左、右司諫,即諫議官,位次於諫議大夫下。

宣諭使、撫諭使 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處理冤獄,措置營田的監時性官員,即所謂「欽差大臣」。

忠訓郎 又叫「左侍禁」即內宮侍衛官。

鎮撫使 由中央委派負責一個地區或幾個州府軍事防務的臨時設官。負責轄區軍事防務兼理民政、財政等事務。

宜文字 簡稱「機宜」如同秘書或機要秘書。

龍圖閣學士 皇帝侍從的榮銜,掌管御書、御制文集、典籍、屬籍、世譜等事。

提舉 原意管理,主管專門事務,提舉宮觀,為安置罷退的大臣而設,光領俸祿不管事。

樞密使 掌全國軍機、邊備、征戰等事的最高軍事長官。

大理評事簽書判官 掌管刑獄的京官。

參政知事 宰相的輔助,通稱「使相」。

起居舍人 又稱右使,皇帝的近臣,負責記載皇帝的言行。

中書舍人 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詔書。

翰林學士 皇帝最親近的顧門兼秘書,權力極大,有「內相」之稱,往往是「將相之儲」。

5、唐

觀察使 管理一道或幾個州的地方行政、監察長官

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 中央禁衛軍之神策軍的最高將領

禮部侍郎 掌貢舉、禮儀的行政長官

京兆尹 長安地區最高行政長官

防禦使 負責一州或數州軍事的地方長官

招討草賊使 專為鎮壓農民起義或討伐逆叛而設置的軍事長官

監軍判官 監軍使下的副職

行營都統 為鎮壓和討伐而設置的出徵兵統帥

侍御史 負責糾察的官員

右衛將軍 中央禁衛軍軍事長官之一

左神武大將軍 中央禁衛軍之軍事長官

校書郎 太子東宮所屬學館中校勘典籍的官員

尚書右僕射 中央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省的長官

率府率 太子東宮侍衛長官

金吾大將軍 中央禁衛軍軍事長官之一

尚書左右僕射 全面負責行政事務的長官

刺史 州的最高行政長官

折沖都尉 一府之軍事長官。統兵兩千、一千、八百不等

校尉 一團之軍事長官。有兵三百

隊正 一隊之軍事長官。有兵五十

車駕檢校官 負責皇帝車駕並開路後保駕安全的安員

轉運租庸鹽鐵使 設置造船廠,保證漕運水上工具(唐,下同)

光祿卿 主管膳食事務的長官

將作大匠 負責營造建築事務的長官

兵部尚書 主管全國軍事政務長官

司農卿 主管農業事務的最高長官

鴻臚卿 負責接待來賓事務的長官

虞部郎中 負責山林綠化的官員

民部尚書 主管財政的最高政務長官

吏部尚書 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務長官

尚輦奉御 專管御用車輛的長官

中郎將 正四品

郎將 從五品,地方府兵將領

子將 從五品下

中書令 即內史,最高輔政官

右拾遺 咨詢建議官員

宗正卿 主管皇族事務的官員

右補闕 咨詢建議官員

前鋒游弈使 前哨巡邏官

左散騎常侍 議政官之一

6、宋

通直郎 隨奉太子的侍從官

承信郎 武職官最後一階,宋武職共有52階。

成忠郎 武職官第48階,充左班殿前侍衛官。

秉義郎 武職官第45階

武翼郎 武職官第41階

宣撫使 負責督察軍事的重任,職位高於安撫使。

節級 弓手班頭,統制弓手,聽命於縣尉。

巡檢 掌訓治甲兵巡邏州邑、擒捕盜賊事務,屬於較高一級官職。

通判 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權和知州(知府)共同處理事務,並監督行動。

士曹參軍 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毆等訴訟案。

司錄參軍 書寫六曹公文的專職官員。

局務官 掌監造鹽、鐵等業的官員。

主簿 掌出納官物、銷注簿籍等事的縣級官員,官階次於縣丞。

縣尉 掌管訓練兵丁、防奸禁暴、查緝走私等治安事務的縣級官員。

兵曹 六曹之一,置參軍一人掌兵事、緝捕等事。

兵馬都監 馬步軍統制官。

都監 有兩種,一種是路分都監,掌本路禁軍的屯戍、訓練和邊防事。另一種是州府都監,掌本城軍隊的屯戍、訓練、器甲、差使等事。

監當官 州府所設掌管徵收茶、鹽、酒稅事務的官員。

典級 掌禮儀制度的官員。

胥吏 辦理文書的小吏。

都統制 屬於御營使,為監護諸軍將領協同作戰的軍事長官。

同都統制 官職相當於副都統制。

御營使 統管全國軍事。

保義郎 右班殿前侍衛官。

團練使 州府一級的常設武官,從五品。

鈐轄 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統制官。有路分鈐轄、州鈐轄。

武經郎 又稱西京左藏庫副使,即西京(洛陽)供備庫副職武官

朝奉郎 又稱左、右司諫,即諫議官,位次於諫議大夫下。

宣諭使、撫諭使 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處理冤獄,措置營田的監時性官員,即所謂「欽差大臣」。

忠訓郎 又叫「左侍禁」即內宮侍衛官。

鎮撫使 由中央委派負責一個地區或幾個州府軍事防務的臨時設官。負責轄區軍事防務兼理民政、財政等事務。

宜文字 簡稱「機宜」如同秘書或機要秘書。

龍圖閣學士 皇帝侍從的榮銜,掌管御書、御制文集、典籍、屬籍、世譜等事。

提舉 原意管理,主管專門事務,提舉宮觀,為安置罷退的大臣而設,光領俸祿不管事。

樞密使 掌全國軍機、邊備、征戰等事的最高軍事長官。

大理評事簽書判官 掌管刑獄的京官。

參政知事 宰相的輔助,通稱「使相」。

起居舍人 又稱右使,皇帝的近臣,負責記載皇帝的言行。

中書舍人 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詔書。

翰林學士 皇帝最親近的顧門兼秘書,權力極大,有「內相」之稱,往往是「將相之儲」。

7、明

尚書 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中各部正官。

侍郎 六部中各部的副官。

布政使 一省之民事財務總管。

按察使 一省之司法掌握者。

都指揮使 一省之兵權掌握者。

殿閣大學士 皇帝的顧問人員。以後逐漸權重,成為實際的宰相。

總督 始於明代,凡用兵時派部院大臣總督軍務,無定員,也無一定轄區,視軍情所至,隨時設置。

------------------------------------------------------------------------------------------------

明朝的地方軍職

都指揮使司為明代地區軍事總機構,長官有都指揮使1人(正二品)、都指揮同知2人(從二品)、都指揮僉事4人(正三品),其屬有經歷司經歷(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斷事司斷事(正六品)、副斷事(正七品)、吏目各1人。司獄司司獄(從九品),倉庫、草場、大使、副使各一人。行都指揮使司,設官與都指揮使司同。長官之中有一人統司事,稱掌印,簡稱都司,位次在布、按兩司之上。《明史·職官志五》說:「都司掌一方之軍政,各率其衛所以隸於五府,而聽於兵部。」

衛指揮使司設官與京衛同。外衛皆統於都司及行都司。衛以下為千戶所,千戶所又轄百戶所。千戶所有正千戶1人(正五品),副千戶2人(從五品),鎮撫2人(從六品)。其屬吏目1人。千戶所轄百戶所10個,共有百戶10人(正六品),總旗20人,小旗100人。刑獄則歸鎮撫掌管。凡衛所皆隸於都司,而都司又分隸於五軍都督府。自衛所以下,其官兵多世襲,這是明代特殊制度之一。

都督府的都督名稱後來變為空頭的官階,而統兵之官則須別加總兵、副總兵、參將、游擊將軍、守備、把總等名目。《明史·職官志五》:「總鎮一方者為鎮守,獨鎮一路者為分守,各守一城一堡者為守備,與主將同守一城者為協守。又有提督、提調、巡視、備御、領班、備倭等名。凡總兵、副總兵一職均須有公、侯、伯、都督爵銜者充任。其總兵掛印稱將軍者,雲南曰征南將軍,大同曰征西將軍,湖廣曰平蠻將軍,兩廣曰征蠻將軍……其在薊鎮、貴州、湖廣、四川及儹運淮安者,不得稱將軍掛印。宣德間,又設山西、陝西二總兵。嘉靖間,分設廣東、廣西、貴州、湖廣二總兵為四,改設福建、保定副總兵為總兵,又添設浙江總兵。萬曆間,又在臨洮、山海增設總兵。至明代末年,總兵官增置繁多,不可勝記。總兵在明代本為無品級之差委,至清代則為正二品的正規武職。

此外,還有軍民府、土州、土縣,其官員設置,與府、州、縣制相同。

8. 關於白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白(Bái)姓源出有六:

1、出自羋姓,顓頊帝的裔孫白公勝之後,以封邑名為氏。據《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資料所載,顓頊帝的後裔陸終娶鬼方氏為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季連的後裔熊繹在荊山一帶建諸侯國,定都丹陽。公元740年,荊君熊通自封為武王。他的兒子於公元689年遷都郢,改國號楚。楚平王時,太子建因做晉軍襲鄭國的內應而被殺,太子建的兒子熊勝便逃到吳,投奔伍子胥。楚平工的孫子惠王即位後,楚令子西把熊勝招回國,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縣包信東南),稱為白公勝。可晉國伐鄭,子西出兵救鄭,白公勝因子西言而無信,發動政變,殺死子西,囚禁惠王,並著手改革朝政以爭取民心,但以失敗告終。他自殺後,其子孫便以祖輩封邑名為氏,稱白氏,是為河南白姓;也有以「白公」、「白侯」為氏的。

2、出自姬姓。周太王5世孫虞仲的後人百里奚,生子孟明視。他有二子,一曰西乞術,一曰白乙丙。據《元和姓纂》、《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資料所載,春秋時白乙丙官拜秦國大夫,其後人以名諱字為氏,就是秦國的白氏,是為陝西白姓。

3、據《姓氏尋源》及《元命苞》所載,遠古時期,我國北部的姜姓部落首領炎帝有一個大臣叫白阜,精通水脈,為疏通水道做出了貢獻。其子孫便以「白」為姓,稱白氏。

4、以地名為氏。據《姓氏考略》所載,唐置白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一帶),國人以地為氏,稱為白姓。

5、皇帝賜姓。如元時西域紇城人察罕,明時元人北斗努、阿都拉、伯嘉律等人被賜姓白;又元代回回世家伯篤那丁,「其子察汗,賜姓白氏」。

6、他族改姓或又改他姓:

① 如回族白姓,由易卜拉欣之後裔,分別取其祖輩名字中的每一個字立姓而來。因易卜拉欣,亦譯伊白來金或伊白拉金,故後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

② 據《台北縣氏族略》所載,唐代突厥人白元光系改姓而來。

③ 猶太人留居河南開封之後裔中有白姓。

④ 裕固族斯娜氏、阿克達塔爾氏、巴依亞提氏,鄂倫春白依爾氏,土族白彥氏,漢姓為白。

⑤ 台灣土著、佤、東鄉、苗等族均有白姓。

遷徙分布

白姓最早發源於陝西、河南一帶。戰國時期,河南白姓(白公勝一支)遷入陝西等地。據載,白公勝之子首先徙居秦國,在今陝西發展繁衍。秦時,始皇一統天下,封白起之子白仲於山西太原,其子孫遂世居太原。魏晉南北朝之際,白仲之後形成太原郡望,進而或遷陝西韓城、渭南;或遷湖北襄陽;或遷河南洛陽,皆在當地發展旺盛。隋代以後,白姓有更多新鮮血液注入(如「尋根溯源」所注),使得白姓家族更趨繁茂龐大。唐時白仲後裔白溫,遷華州下邽(今陝西省渭南東北);白鍠居鄭州(今屬河南省);白鍠之孫為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陽(今屬河南省)香山,為白姓遷洛始祖,其後代分衍河南各地,蔚為壯觀。五代時,白姓遷於古時南陽,後繁衍旺盛,形成當地望族,且以「南陽」為郡望堂號。宋元時期,有白姓族人為避金人及蒙古軍隊南下,紛紛徙遷南方。但總體看來,白姓仍以北方為主居地。明朝,白姓作為山西大槐樹移民姓氏之一,分遷於山東、河北、河南、陝西、北京、天津等地。從清初開始,閩、粵白姓有陸續入居台灣,進而移於海外者。今日白姓以四川、山西、陝西、河南等省為多,這四省白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白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白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七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九。

歷史名人

白丹:字圭,河南洛陽人,戰國時水利家、經濟思想家。其主張減輕稅斂、「樂觀時變」、「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白起:陝西眉縣人,戰國時秦國大將,被封武安君。善用兵,屢戰屢勝,長平一役,坑殺趙軍四十多萬,後遭妒自殺。

白建:南北朝時北齊人,歷官進侍中、中書令等,並賜田韓城。

白鍠:白居易之祖父。自幼好學,善於文章,尤工五言詩,有集十卷,十七歲明經及第,官

至河南府鞏縣令。

白樸:元代著名的戲曲家。所作雜劇今知有16種,現存《牆頭馬上》、《梧桐雨》、《東牆記》3種,都是描寫愛情的作品,其中前2種最有名。

白英:明代傑出的水利專家,曾為當時禮部尚書疏通河道出謀獻策,特別為大運河暢通做出了貢獻。

白朗:河南省寶豐人,清代寶豐農民起義領袖,反清反袁,打擊殘害中國人民的傳教士。後在虎狼爬嶺戰斗中受傷犧牲。

白瑜娑:寧夏靈武人,隋末農奴起義首領。其出身奴隸,一呼四方皆應,聚眾數萬人,給隋政權以沉重打擊。

白居易:唐代傑出的詩人,貞元進士,歷任秘書省校書郎、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在文學上他積極倡導現實主義和樸素文風。所著《與元九書》詩論,為我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文獻。詩文朴實無華,廣為流傳。

白行簡:白居易弟,當時有名文學家。他長於辭賦,但未有流傳下來,現存傳奇小說《李娃傳》是他的代表作。《三夢記》近於雜錄。

白敏中:下邽人,白居易從弟,唐代大臣。進士出身,歷仕武宗,懿宗二朝,兩度為相,政績卓著。

白玉蟾:閩清(今屬福建省)人,宋代名士,詔封紫清真人。博覽群書,善書,工畫,著有《海瓊集》等。

白景亮:元朝南陽人,知明法律,善於書算,官至衢州路總管。

白毓昆:江蘇省通州(今南通)人,早年創刊《地學雜志》。武昌起義爆發後,宣傳革命,策動灤州新軍起義,參與組織「北方革命協會」。後任北方革命軍政府參謀長,因兵敗被捕犧牲。

白崇禧:廣西桂林人,國民黨桂系首腦。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均擔任國民黨軍隊重要職務。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地渡過長江,白崇禧所統率的軍隊主力在鄂、湘、桂地區被殲滅。同年底,從南寧逃往台灣省,任蔣介石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1966年12月2日病死於台北。

9. 秦朝與隋朝的奉獻有那些。

秦朝:一。漢語普通話和標准漢字。
現在北方話,廣東話,西南官話,四川話都來自於秦語。
南方漢語大都來自於楚語,楚語,秦語,晉語都直接來自於周語。 周秦同源,發源於古雍州的渭河流域(今天的寶雞地區)。
二。周朝是對周文化的渲染和傳播。使漢族地區有了一咱共同的文化和語言。諸子百家都來自於周文化,孔子說吾從周。但周朝對中國各地的管理是分鬆散的,是封建制,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諸候王。雖然這些諸候起初絕大部分都來自周朝王室貴族,但是經過好多代後,這些小諸候就慢慢不原中央的話了。是秦國將這些國家從政治上完全統一,成為一個完整的國家,並實行郡縣制,沒有了象周朝那樣全國上百個諸候王。並且將重慶,四川,廣東,廣西,貴州等這些西南地區納入當時的中國版圖。秦語成了大西南地區和廣東地區的官方語言,並且演化為現在廣東話和西南官話。
秦朝奠定漢族形成的基礎,漢朝將秦國的勞動成果加以鞏固,周文化深入到漢朝每個地方,所以漢族形成。
所以說沒有秦朝,就沒有漢族。 秦朝也奠定了現在以漢族為主要民族的中國的雛形。
只不是秦朝時間短,要不然今年漢族,可能叫秦族,呵呵
西域的民族原來直接將漢人稱為秦人,現在土耳其仍將漢族稱為秦人。

詳細:一、秦始皇的創造性貢獻

秦朝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傳二代,二帝,共15年。時間是約公元前221到207年。秦朝雖短命,但卻為中國歷史的發展作出了許多創造性的貢獻。

首先是修築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而長城的修建最初是為了抵禦北方匈奴族的內進的。匈奴據說是夏王朝的後裔。他們以游牧為生,食肉衣皮,隨水草遷徙,沒有農業和城邑,注重騎馬和射獵。他們沒有文字,尊重強健武勇的青壯年而輕視文弱老人。這些生活習俗、社會風尚同中原華夏族差異很大,與原住北方的戎狄族也不相同。匈奴人生性剽悍,崇尚勇敢,富有集體主義和獻身精神,只要首領單於一聲號令,人們都會縱體披發,引弓控弦飛馳而來。這支食獸肉、衣皮革,人人能彎弓,個個善騎術並習戰攻、侵伐的民族,把以農業生產為主,物產豐富的中原作為他們侵伐的對象。戰國後期,匈奴乘中原各國戰事正酣、無暇他顧之機,竟長驅直入,佔領了河套地區(今內蒙和寧夏境內賀蘭山以東、狼山和大青山南的黃河沿岸地區)。秦統一後,匈奴所佔領的河套地區就像一把尖刀插在背上,成為秦的心腹之患;同時,當時社會上也流傳說:「最終致使秦滅亡的是胡。」因此匈奴一直是秦的心腹之患。

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親自到北部邊境巡視,布置反擊匈奴的行動。回到咸陽後,就以長子扶蘇為監軍,派大將蒙恬率領30萬大軍出擊匈奴。蒙恬的30萬大軍以破竹之勢,一舉收復了河套地區。第二年,又渡過黃河,奪回了被匈奴控制的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陽山(今內蒙古狼山)、北假(今內蒙古河套以北,陰山以南、大青山以西地區)。這一系列的勝利,使蒙恬威震匈奴。這些地區被收復後,秦在這一地區設置了44個縣,重新設置了九原郡(郡治在今內蒙古包頭西)。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秦又遷徙內地三萬多戶到北河、梅中一帶屯墾。這次大規模的移民不僅有利於防禦匈奴的再次侵擾,而且促進了邊境地區的開發和民族間的融合。

為了更進一步有效地防禦匈奴的侵襲,秦王朝修築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長城的修建,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秦、趙、燕三國經常受到匈奴、東胡、林胡等游牧民族的侵擾。這些游牧民族精於騎射,來去飄忽,戰斗的運動性很大,再加上三國忙於兼並,無力去對付這些來去無蹤、飄忽不定的游牧民族,遂在自己的北部邊境修築長城,派軍隊戍守,以抵禦游牧民族的掠奪。

秦王嬴政在原來秦、趙、燕三國舊長城的基礎上,修築了一條西起甘肅臨洮(táo),東到遼東郡碣石,綿延5000餘公里的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秦的長城大多為土築或石砌而成。整個工程由關隘、城牆、城台、烽燧四部分組成。關隘,往往設於高山隘谷等險要處,扼守要沖;城牆為長城的主體,大都隨地勢而築;城台凸出於牆外,或用來放哨,或用來藏兵;烽燧,大多建於山頂或長城轉折處,主要是用來傳遞軍情,白天燃煙,晚上燒火。秦長城由蒙恬率士兵、戍卒和罪犯修建,在當時工具簡陋、交通不便的條件下,修築如此浩大的工程,其艱難程度是不難想見的。

秦長城的修築在當時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對阻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對保護中原地區的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是起著積極的作用的。

萬里長城奠定了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北方的疆域,而強秦時代的疆城大抵東至海,南至五嶺(大庚、騎田、都龐、萌渚、越城)。自西北臨洮(今甘肅岷縣)起,大體循秦、趙、燕舊長城至東北遼東止,築長城萬余里,防匈奴等游牧族內侵。這是當時確定了的中國疆域,疆域內的居民基本上是漢族。秦以後的中國就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向外擴展。

秦始皇的第二個貢獻是建立皇帝獨裁製度。秦統一中國後,秦帝國空前強大。秦王的稱號顯然已不足以顯示其威力。

秦王政於是如今大臣、百官、博士徵集名號。最後決定把傳說中三皇五帝尊稱合而為一,號稱皇帝。他是第一代皇帝,所以叫始皇帝,希望「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皇帝是封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從秦始皇以後,歷代的封建統治者都沿用了皇帝這個稱號。秦始皇為了顯示自己獨一無二的至尊地位,自稱為「朕」,「命為制,令為詔」,「印」稱「璽」。又廢除子議父、臣議君的「謚法」,制定了尊君抑臣的朝儀和等級森嚴的輿服制度。

秦始皇創造了「皇帝」這一新名詞,秦朝的皇帝雖然二世而亡,但「皇帝」這一名號卻為歷代封建王朝襲用,從此就成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中最高首腦專用的尊稱。

為了宣揚皇帝的聲威,擴大政治影響,鎮撫六國舊貴族殘余勢力,鞏固新建的秦王朝,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後,曾相繼五次大規模巡遊天下,,主要是到華中、華東、華北等六國舊地。沿途他以皇帝的名義祭祀名山大川,表示自己是山河的主人,受命於天,代表神權,理應統治全中國。他還在六處地方建立紀念碑式的刻石,在上面刻寫頌詞,大肆吹噓皇帝的武功文治,誇耀帝國的空前強大,努力製造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的輿論。實際上這支龐大的巡遊隊伍本身,就是最形象最有力的宣傳隊。它把皇帝的威嚴,官府的聲勢,帝國的雄偉氣魄,朝廷的政令制度,最生動鮮明地帶到沿途各地,給各處地方官吏以至廣大民眾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在幅員遼闊,交通不便,文盲眾多的古代中國,這是貫徹中央集權的有力措施,其作用遠遠超過若幹道詔書和刻石。秦始皇巡遊時還把他主要的文武官員也帶上,沿途照常批閱公文,處理政務。

秦始皇五次巡遊,其中公元前219年的東巡,尤為史家所樂道,這就是著名的泰山封禪。泰山,海拔1500多米,在古代人眼中,是東方的第一高山、第一名山,故稱之為東岳。人們認為帝王如真正受命於天,必到泰山頂上親眼目睹上天降給的符瑞。因此,帝王們都把到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極天之功,即「封」,然後到泰山下的梁父山除地,報地之功,即「禪」,作為終生嚮往的一件大事。但從周以來,帝王們雖都向而往之,都終懾於天威,未敢隨意從事。秦始皇統一六國,認為自己功高五帝,因此來泰山腳下,欲行封禪之禮,當在情理之中。

於是秦始皇親登泰山之巔,隆重地舉行了封山大典,其儀式採用的是泰國大祀,在雍都祭祀上帝的禮儀形式。封山大典後,秦始皇又令隨從在山頂刻石留念,其內容是對秦始皇歌功頌德,表示秦要申明法令,用法律的權威來保護剛剛建立起來的秦王朝的各項制度。泰山刻石共144個字,相傳為李斯所書,現僅殘存9字。封山刻石後,秦始皇一行從山後下山,來到梁父山舉行了禪禮。表示自己受命於天,以神化皇權。為了防止六國貴族和人民反抗,秦始皇下令遷全國各地富豪12萬戶到都城咸陽,置於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還將一部分貴族富豪調離本土,如把楚國貴族遷到河北,趙國富豪遷到四川。又下令收繳全國的兵器,運到咸陽,加以銷毀,鑄成12個大銅人,各重24萬斤,放置宮中,以壯威勢。

秦始皇的第三個貢獻是廢封建置郡縣,這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大變革。秦始皇確立自己的名號以後,即著手改革官僚機構,改革以後的中央官僚機構實行將、相分職,政務和正事分離。具體來說,就是在中央設立負責政務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為百官之長,其職責是協助天子處理全國的政務和事務,丞相使用的相印為玉石所制,上面的印鈕為金制,所以稱「金印」。官員上朝時官印要放在袋中用一絲帶系於腰際,丞相用的絲帶為紫色,所以稱之為「金印紫綬」;秦朝的丞相為左、右兩位,左丞相的地位高於右丞相。太尉是輔助皇帝以參理武事,同樣也是「金印紫綬」。御史大夫是負責監察工作,同時又要輔助丞相處理政務,為「銀印紫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習慣上稱為「三公」。三公雖然有分職,但相互牽制。如:丞相雖有百官之長,但其僅負責民事,軍事由太尉管理;太尉雖管軍事,但並不直接掌握軍隊,也沒有發兵權,發兵權歸皇帝;御史大夫雖然地位比丞相和大尉低,但由於他負責監察百官,同時又負責協助丞相處理政務,所以對丞相和太尉都有所牽制。三公互相牽制的結果,使軍政大權都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在三公之下,設有一些分受具體事務的官員,一般稱之為「九卿」,其實不止此數,其中主要有:負責宗廟禮儀的奉常,負責皇帝禁衛的郎中令,負責皇宮守衛的衛尉,負責京城防衛的中尉,負責皇室車馬的太僕,負責皇室財政的少府,負責宮室修葺的將作少府,負責宗室親屬事務的宗正,負責全國司法的遷尉,負責全國財政的治粟內史,負責民族事務的典屬國等等,九卿都分別有自己的辦事機構和屬僚。

三公和九卿都可以參加商議國家大政和決策。商議中,群臣各言其是,最後由皇帝裁決,頒布詔令,分頭執行。

此外,秦還在中央設立了由那些博學強志,通古達今,有理論學說為基礎,又輔以淵博見聞的人擔任的博士官,充當皇帝的參謀或顧問,也參加議政。秦始皇時有博士70人。秦的博士官是諸家並立,以儒家為主。

在地方設置郡縣,這是秦的首創。秦最初分天下為36郡。後又征服百越,增設閩中(治冶縣——福建福州市)、南海(治番禺——廣東廣州市)、桂林(廣西)、象郡(北部包括廣東雷州半島等地)四郡。全國共40郡。

這樣從中央到地方,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建立起來了,以後漢承秦制,這一進度進一步鞏固。另外,還制訂法律,稱秦律。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對商鞅變法以來的法律法令加以補充和修訂,頒布全國,對六國原有的法律法令,除吸收有用的條文外,其餘都予廢除。湖北雲夢出土的秦律竹簡中,不僅有對商鞅制訂的秦律的解釋和案例,還有從商鞅變法以來先後修訂的各方面的律令,如田律、廄苑律、倉律、金布律、關市律、工律、徭律、司空律、軍爵律、置吏律、效律、游士律、牛羊律、傅律、捕盜律等等,不下數十種。雖遠非秦律的全部,卻可以看出從農業到手工業,從徭役到交換,從經濟到政治等多方面的內容。說明封建地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治統治和經濟剝削,極為廣泛地使用刑罰手段對勞動人民進行壓榨。秦律是加在農民身上的沉重的枷鎖。

秦始皇的第四個貢獻是思想文化上的一些變革。這就是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即三同政策。

秦統一以前,「文字異形」,給政令的推行和經濟、文化的交流帶來諸多不便。因此秦始皇在統一全國的當年便下令「書同文字」,即用簡化的秦文「小篆」作為標准文字,廢除西周以來的「大篆」和東方六國通行的「古文」以及其他異體文字。並由丞相李斯和趙高等人領銜編寫小篆字書,規定作為學童必讀的課本,想入仕的人要通過考試及格才能擔任初級官吏。另一方面由於戰國以來王權加強,官府事務紛繁,公文數量大增。雖是經過初步簡化的小篆也還嫌難於書寫而不太適應需要,這樣後來在實踐中又產生了更為簡化的字體即所謂「秦隸」。這種書體在民間流行甚早,1975年湖北雲夢出土的一批秦統一前夕的竹簡,字體就是用墨筆書寫的秦隸。據說在秦統一後,有一個因犯罪被監禁的官吏程邈總結了群眾的創造,向秦始皇奏上「隸書」這一新字體,得到秦始皇的贊許,被作為秦書八體之一。到漢代,隸書大為盛行,這就是我們今天通用的楷書的前身。中國幅員廣闊,人口眾多,各地區的方言出入很大。有了這種統一的文字作為書面語言,對於加強各地聯系,鞏固祖國統一,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文字統一以後,秦始皇廢止戰國時各國形制和輕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貨幣,改以黃金為上幣,以鎰(二十兩)為單位;以泰國舊行的圓形方孔銅錢為下幣,文曰半兩。重如其文。

秦始皇又用商鞅時制定的度量衡標准器,來統一全國的度量衡。他規定六尺為步,二百四十步為畝。不過二百四十步為畝的制度實際上只行於舊秦,可能還有舊趙境內,東方許多地區仍以百步為畝,直到漢武帝時期為止。

文字、貨幣、度量衡的統一,為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促進了統一國家的發展。

「車同軌」即交通方面的改革,實行的結果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車同軌」的工作主要集中於「馳道」的修築和水路的疏浚。秦朝的馳道以京都咸陽為中心,東至燕齊,南達吳楚,北極九原,可謂四通八達。馳道統一為寬五十步(六尺為步),用鐵椎築土堅實。馳道中央寬三丈,是皇帝獨用的專路,種松樹標明路線。專路兩旁人民得自由行走。馳道的修成,對陸路交通有很大便利。水路工程最著名的當數分湘江為南北二渠。北渠向北流通湘江,南渠經過興安縣城,向西流與桂江上游大溶江合流。南渠所經都是高地,是用人工開鑿的渠道,長六十里,渠中設若干個斗門,南北來往船隻可以逐鬥上進和下降。載重大船自湘江上溯,通過北渠,進入南渠,安然過山,運輸上大省人力。這是開發嶺南的重要航路,如此靈巧的工程,稱靈渠確是名符其實了。這樣,陸上馳道和水上河渠,構成了相當發達的交通網,大大有助於經濟的往來和發展。

「行同倫」是秦始皇整齊人倫關系的措施,這貫穿於他的五次出巡上。

五次出巡,與頒布統一的各種制度、訂定文字、大規模移民、經濟上各種措施結合起來,在荀派儒學和法家刑名之學的思想基礎上,促進了全國范圍內「行同倫」的巨大變革。

在鞏固統一的過程中,秦始皇也實行了野蠻的文化政系,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大宴群臣,博士齊人淳於越倡議,主張學古法,分封皇子功臣為諸侯。丞相李斯斥儒生不師今而學古,各尊私學,誹謗朝政,惑亂民心,建議禁私學。辦法是除了史官所藏秦國史記以外,別國史記一概燒毀;除了博士官所藏圖書,私人所藏儒家經典和諸子書一概送官府燒毀。下令後30天不送所藏私書到官府,罰築長城4年。聚談讀書的人斬首,是古非今的人滅族,只有醫葯、卜筮、農作書不禁。民間求學以吏為師。秦始皇從李斯議,實行了焚書法令。公元前211年,方士求神仙不得,畏罪逃走,秦始皇大怒,活埋儒生四百六十餘人。這個焚書坑儒的野蠻行為,反映出當時統治階級內部斗爭的極端尖銳。

二、秦朝的文化遺產

秦陵兵馬俑是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陪葬的兵馬陶塑群。1974年在陝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側出土,共有4處,每處均為木結構建築,在地面以下約2米左右。1號坑最大,佔地14620平方米,有6000多個兵馬俑,呈長方形軍陣,排列有序。2號坑總面積為6000平方米。3號坑僅500平方米,4號坑似乎是一個未建成的廢棄坑。以上各坑共發掘出武士俑7000個,陶馬100餘匹,戰國100餘輛。規模之大,陶俑之多,藝術價值之高,堪稱迄今為止世界帝王陵墓之最。1977年已建成中國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1987年,在原兵馬俑博物館附近又發現另一座兵馬俑坑,又出土了100多件兵馬俑。1992年,秦陵兵馬俑被世界教科文組成列為重點文物。

兵俑集中刻畫出亢奮、激昂、威武氣勢。頭部細節也各有變化,無絕對相似的面容,但總體造型頗有關中一帶人物的形象特徵,符合歷史、地域文化的創作規律。陶馬體積也和真馬接近,一般高約1.70米,長2米左右,馬背上有浮雕鞍具、剪鬃。馬的造型體態雄駿,昂首瞪眼,鼻孔翕張,雙耳前傾,作隨時聽命沖鋒陷陣狀。兵馬俑整體表現出秦軍鬥志昂揚,戰無不勝的精神,保護著秦始皇死後的安全。

秦兵馬俑,原作經燒造後曾用黑、綠、白、藍、黃、紫等色彩燴,兵俑肉體部分繪朱紅色,眉眼發須描黑色。因非彩釉燒制,故年久後無法保存原有色調。各種馬匹也有彩繪痕跡。木製馬車出土時已腐爛,但仍可發現有髹(xiū)漆彩繪的殘跡。有關專家還在研究如此高大的馬匹如何裝窯燒制,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還難以燒制偌大的泥質灰陶,何況距今幾千年的秦代。這一燒造工藝技術也是人們稱兵馬俑為世界第七大奇跡的原因之一。

秦代的建築藝術是很有成就的。它的特點具有「雄壯偉大、富麗豪華」的氣魄,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例如萬里長城,中外皆知。長城之建,雖不始於秦,但秦長城是萬里長城修築工程中極其重要的一次。其工程浩大,巍峨多姿,舉世罕見。今天從臨兆長城坡發現的板瓦和陶管等來看,這宏偉博大的風格還歷歷可見。一塊大瓦長49厘米,大的一端寬30厘米,小的一端寬28厘米,厚1.5厘米,據說這么大的瓦還是秦漢中等程度的瓦呢。在高山峻嶺、懸崖陡壁上面,建築起如此雄偉的萬里長城,令人驚嘆。

阿房宮也是有名的建築。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阿房宮未成,成欲更擇令名名之。作宮阿房,故一下謂阿房宮。……」可惜這富麗堂皇、空前絕後的阿房宮沒有保存下來。

但從秦代的若干建築遺物中,可以看到秦代建築的藝術風格。就其瓦當來說,題材豐富:動物紋樣有鹿、鳥、昆蟲、蝴蝶和夔(kuí)紋、蟬紋等。植物紋樣有葉紋、葵花紋、變形葵紋等。幾何紋樣有米格紋、網紋、三角紋。特別是雲紋,幾乎是一種主要紋飾。表現方法極為生動活潑:動物紋樣破除了早期單一形象的風格,採用新的對稱的組合方式,使其形象真實生動。植物紋樣富有自然寫實的作風。就其陶花磚來看,磚面紋飾,有菱形花紋、三角形花紋、回紋、卷雲紋等多種。特別是繪畫的形式,繪制了「狩獵紋空心磚」,「畫象紋磚」,「龍紋空心磚」,「風紋空心磚」等圖案,生動活潑。在秦始皇陵兵俑坑中,我們尚可以看到「有的用素麵古板鋪地,有的則用很美的線雕菱紋鋪石鋪地。」

另外從秦的建築遺跡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宮牆文畫」的現象。在秦都咸陽第一宮殿遺址中有壁畫遺跡:壁畫五彩繽紛,鮮艷奪目,規整而又多樣化,風格雄健,具有相當高的造詣,顯示了秦文化的藝術特色。壁畫顏色有黑、赭、黃、大紅、朱紅、石青、石綠等。以黑色比例最大,赭、黃其次,飽和度很高。秦都咸陽故城遺址中也有壁畫殘片:在壁上先塗一層厚0.5厘米拌有草灰的細泥,然後再塗上很薄的一層石灰。上面還有壁畫,壁畫多用紅、黃、藍、黑等顏色繪成,有直線紋、幾何紋和曲線紋。有些陶花磚上的繪畫刻畫了方形侍吏的形象,特別是狩獵的畫面,表現了苑囿景色和騎馬射獵的情節,富有新鮮活潑的風格。從這些遺跡來看,「秦磚漢瓦」聞名於世也是理所當然。

隋朝:科舉、三省六部制、大運河,
秦:統一度量衡、郡縣制、長城

10. 秦始皇的地方機構

秦朝官制
秦國的政制在戰國時期已經基本形成,滅六國之後,秦朝建立了以皇帝為首的高度集中的秦朝官制,這些體系與之前的秦國制度有所不同,也為後世的漢魏等朝延襲,其監察官制度與九卿制度甚至延續到中國的最後一個朝代清朝。

秦朝政權機構的構成:

•最高權力者為皇帝,皇帝下設三公(即: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丞相下設中尉,九卿(即:衛尉,郎中令,太僕,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內史)並管理下屬 各郡。
•郡設郡尉,郡守,監御史。
•郡守管理下屬各縣,縣設縣尉,縣令。
•縣令管理下屬各鄉,鄉下設游徼,三老,嗇夫(管理大鄉),有秩(管理小鄉)。
•三老管理下屬各亭,亭設亭長。亭長管理下屬各里,里設里長。

中央官制

秦朝中央官制的最大特徵是皇權的至高無上。犟大的君權以及對舊公族的特權的不斷削弱,也是秦國最後取代在文化上優越的其他各國而統一中國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秦王嬴政稱始皇帝後,建立了由丞相、御史大夫、國尉、九卿等組成的中央政府,輔佐皇帝管理全國軍政事務。

丞相

丞相是最高的行政官,上承皇帝詔命,下統百官,總攬政務。(《漢書•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秦國丞相之設始於秦武王二年,是年設左、右丞相,秦昭王三十二年,改相國,秦王嬴政未親政時,以呂不韋為相邦,並置丞相昌平君,期間或左右二相並置、或設獨相、或稱相國。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定製置丞相一人,以李斯為之,秦二世誅李斯後,以趙高為相,因其為閹人而稱中丞相。秦制,出任丞相的人均受封侯爵。

御史大夫

秦創置御史大夫,掌監察百官,為副丞相。(《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通典•職官典二》:「秦無司空,置御史大夫以貳於相。」)與戰國時列國普遍設置的負責記錄與檔案管理的御史不同,秦國的御史專掌糾察百官,是中國古代專門監察官制度的發端。

御史大夫屬官有兩丞,一為御史丞,為大夫之副;一為御史中丞。其中御史中丞因為統領侍御史和諸郡監御史,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糾彈百官,權力尤重。

九卿

九卿仰丞相政令,分掌國事。九卿之屬有負責皇室事務的如奉常,有負責國家政務的如廷尉。

奉常

奉常,掌宗廟祭祀禮儀(《通典•職官七》:「奉常,周為春官宗伯,掌邦禮,秦改奉常。」),銀印青綬、秩中二千石(九卿皆同)。屬官有負責宮廷音樂的太樂;負責太廟祭祀事務的太祝;負責皇帝飲食以及祭祀用食物供奉的太宰(與周朝的太宰不同);負責管理巫醫的太醫;負責觀察天時星象、兼皇家史官的太史;負責應皇帝詔命進行卜筮太卜。

郎中令

郎中令,掌殿中議論、賓贊、受奏事、宮廷宿衛之事(《秦會要》:及主諸郎之在殿中侍衛,故曰郎中令)。郎中令的屬官有負責議論的大夫;負責賓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謁者;供奉宮廷、等待受職的諸郎;以及期門、羽林等禁衛軍。

大夫

大夫,為專門的諫議官,無定員,有諫議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等各類官稱(《齊職儀》:秦置諫議大夫,掌議論,無常員,多至數十人,屬郎中令)



郎,為待選之官,有評議國事的議郎、有陪侍皇帝車駕的中郎、侍郎等,無定員,除授常達千人之多。案《漢書•百官公卿表》,議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秩比四百石,郎中秩比三百石。中郎分統於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郎中分統於車郎中將、戶郎中將、騎郎中將。郎一般取自公卿等官僚子弟,一方面作為皇帝的扈從,一方面學習政務,是秦漢之際出仕的重要途徑。

謁者

謁者,掌殿廷朝會禮儀、接受臣民章奏。置七十人,秩六百石。秦朝的謁者也常常作為朝廷的專使出外處理臨時公事。

僕射

僕射,原為戰車上的射手。秦朝則侍中、尚書、謁者、博士等官署皆置,為本署副長官,長官為令。《太平御覽》卷二百零一:「秦漢之世,委政公卿,尚書之職,掌封奏,令贊文書,僕射主開閉,令不在,則僕射奏下其事。」

衛尉

衛尉,掌皇宮諸門屯兵。屬官一巴士司馬令,凡吏民上書、四方貢獻、朝廷徵召等,按法律要使用公家的車馬,巴士司馬令即掌其事;屬官二衛士令,統領諸宮門衛兵。

太僕

太僕,本周朝官職,秦朝沿置,掌皇家車馬。趙高出任郎中令之前任此職。

廷尉

廷尉,最高司法官。屬官有廷尉丞。廷尉署有獄,稱廷尉獄,大臣有罪則下廷尉獄。

典客

典客,掌諸侯與少數民族部族首領朝覲事務、接待諸郡縣上計吏。屬官有行人,備臨時差遣遠方。

宗正

宗正,又稱宗令,掌皇族親屬及登記宗室譜牒。皇族宗室有罪,則絕其屬籍。屬官有宗正丞。

治粟內史

治粟內史,掌諸穀物、金玉之貯,相當於國庫司庫。屬官有太倉令、太倉丞,掌國庫中糧食的貯存;有平準令、平準丞,掌京師及諸郡物價。(《通典•職官八》)

少府

少府,掌皇帝私產,照料皇帝日常生活起居。屬官有:

•御府令、御府丞,掌皇帝服飾織造與保管;
•尚冠令、尚冠丞,掌皇帝各種禮服所需的皇冠;
•尚衣令、尚衣丞,掌服侍皇帝更衣;
•尚食令、尚食丞,掌服侍皇帝飲食;
•尚沐令、尚沐丞,掌皇帝洗浴;
•尚席令、尚席丞,掌皇帝就寢用具;
•尚書令、尚書丞、尚書僕射,掌宮中文書發啟、呈送皇帝;
•太官令、太官丞,掌烹調皇帝飲食;主御膳食;
•宦者令,掌宮中諸宦官;
•中書謁者令、中書謁者丞,掌內宮導引、接待、典儀等,以宦官充;
•太醫令、太醫丞,掌皇帝與後宮醫葯;
•都水長、都水丞,掌諸郡縣水利事務,在各重要水系都派駐官署;
•樂府令、樂府丞,掌宮廷音樂的排練、演奏、整理,以及音樂藝人的管理;
•永巷令,掌後宮宦官、宮女的生活,以及宮人犯罪的懲處。
少府的這些屬官中,尚書、中書謁者兩個官署對後世各個朝代的政制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其餘諸「尚」後轉為女官。

警衛、侍從與宮官

中尉

中尉,掌京師治安、兼管消防,是京城的衛戍長官。中尉署有丞、左右中侯、千牛等官佐。屬官有武庫令、武庫丞,掌軍器製造、貯存;有靜室令,皇帝出巡時負責擔任清道夫。

將作少府

將作少府,掌皇宮等公共建築事務,本署有兩丞,左右中侯。屬官有石室令、東園主章令、主章長、左校令、右校令、前校令、後校令、中校令。石室掌建築石料、東園主章令掌木匠、主章長掌伐大木、五校掌營建。五校所屬多為刑徒。

典屬國

典屬國,專掌召撫西南諸夷。

主爵中尉

主爵中尉,掌諸侯以下諸爵的封贈及賓客祭祀饗食等事務。

中常侍

中常侍,侍從皇帝左右,備皇帝顧問,可以經常出入皇宮禁地,漢朝為宦官職務。

給事中

給事中,職掌同中常侍,位次之。

詹事

詹事,太子卿,掌太子家,統領太子宮臣,秩二千石,詹事丞副之。屬官有:

•太子家令,掌太子家刑罰、飲食、倉儲、奴婢等事;
•太子率更令,掌漏刻、禮樂等;
•衛率,掌太子侍衛;
•中庶子,侍從太子;
•太子舍人,掌太子文書;
•太子洗馬,太子出,則洗馬為前驅;
•少庶子,掌太子諸庶務;
•太子仆,掌太子家車馬。
秦朝雖然詳細設置了太子宮官,但確未正式冊立過太子。

皇後諸卿

將行,掌皇後禮儀。

皇後衛尉,掌皇後衛隊。

皇後少府,掌皇後私人事務。

皇後少仆,掌皇後車馬。

武將官制

國尉

國尉為最高武職,統領諸軍,負責各級軍官的任免與考核。國尉在戰國時期的晉、趙等國也有設置,職掌相類。秦朝的國尉職務與漢朝的太尉相當,但不列於三公,地位較低,與卿相若。

護軍都尉

護軍都尉,執掌軍政,統領諸將。屬官有中護軍,領軍史,掌禁軍,參預武將的選補事務,遇將軍率軍出征時,則駐該軍監督軍政。

將軍

秦朝仿周朝制度,設置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位上卿,率軍鎮守邊郡。

另置上將軍、將軍,為臨時職務,有大征伐時選武將出任,軍還即撤任。

地方官制

戰國時期諸侯國普遍施行郡縣制度,秦國設縣始自秦孝公十二年商鞅變法。秦始皇二十六年,正式劃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後來陸續增設至四十餘郡。

咸陽是國都所在地,不設郡守而由朝廷直轄,其長官為內史(《漢書•百官公卿表》:內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師),位同九卿,得參預朝政。內史屬官有:

•都水長、都水丞,掌水利;
•鐵官長、鐵官丞,掌冶金、製造農器;
•廩犧令、廩犧丞,掌糧食倉庫和牧養祭祀用牲畜。

郡制

郡作為一級行政地方,軍民兼治。郡設郡守、監御史、郡尉三個互不隸屬的主要官員。

郡守

郡守,郡的長官,邊地多為武將,內地多以郎官出任,銀印青綬、秩二千石。秦朝的郡守權力非常大,除了由朝廷直接任免的縣令縣長、負責監察郡治的監御史、負責統領駐軍與管理治安的郡尉三者外,郡的其他官員均由郡守自行任免。

監御史

監御史,隸屬御史中丞,負責監察郡守與其他官員。

郡尉

郡尉,掌郡駐軍,主管治安、偵緝盜賊,銀印青綬、秩比二千石。郡尉直轄於朝廷,與郡守相抗禮。郡尉屬官有丞,內地諸郡設丞一人、大郡則設兩人。邊塞諸郡則每百里置都尉一人,都尉轄士史、尉史各二,掌邊塞衛戍;關隘之處置關都尉,均隸屬本郡郡尉。

郡丞

郡丞,郡的次官,輔佐郡守綜理郡政,銅印黑綬、秩六百石。郡守缺位或不能理事時,郡丞代行郡守職務。屬官有卒史、主簿、牧師令等。邊塞諸郡另置長史,管理兵馬軍政,與郡丞同秩。

縣制

縣為秦朝最低一級行政地方,秦朝的正式官職也僅僅設在縣一級。

縣令、縣長

秦朝按縣的人口多寡,萬人以上的縣置縣令、以下的縣置縣長。縣令銅印黑綬、秩千石至六百石,縣長銅印黃綬、秩六百石至五百石。縣令與縣長都是縣的行政長官。

縣丞

縣丞為縣的次官,職比郡丞,銅印黃綬、秩四百石。

縣尉

縣尉掌治安、捕盜之事,職比郡丞、唯不掌兵,秩同縣丞。

功曹

功曹,掌縣吏的考績等第升降。

令史

令史,管理文書檔案。

獄掾

獄掾,縣獄的典獄長。

文無害

文無害,所謂公平吏,掌巡查監獄,復查案卷,以防止冤獄。

廄騶

廄騶,掌一縣車馬之政。

倉吏

倉吏,縣庫的長官。

治獄吏

獄吏,縣獄的獄卒。

鄉亭

縣以下置鄉,鄉以下置亭,亭以下置里。這些都是以宗族為核心的人民自治組織。

三老

三老,一鄉德高望重者充任,掌教化,有所謂孝悌仁義之家可以申報郡縣予以表彰,並可以推薦優良子弟出任郡縣吏。

有秩,嗇夫

人口達五千人的鄉,由郡指派一人為有秩;不足五千人的鄉,由縣指派一人為嗇夫。兩者職責相同,都是調解鄰里糾紛、幫助政府收取賦稅、安排徭役。

游徼

游徼,為徭役的一種,掌巡察地方、緝捕盜賊。

亭長

亭長,吏職,也是徭役的一種,漢高祖在秦朝曾任此職。掌同嗇夫。亭長之屬為亭父、求盜兩卒,前者負責本亭保潔、後者負責追逐盜賊

熱點內容
撿到東西毀壞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03:01:13 瀏覽:701
新疆流動人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02:42:34 瀏覽:403
大學生的戀愛道德觀 發布:2025-01-12 02:26:07 瀏覽:496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目的 發布:2025-01-12 01:43:57 瀏覽:144
勞動法婦女節 發布:2025-01-12 01:37:44 瀏覽:228
古田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2 01:10:23 瀏覽:489
行政法哪些法規重要 發布:2025-01-12 01:08:44 瀏覽:407
試論述國際商法的基本作用 發布:2025-01-12 00:03:41 瀏覽:725
華東政法大學東方法學 發布:2025-01-11 23:36:41 瀏覽:222
司法部公證管理規章有哪些 發布:2025-01-11 23:03:26 瀏覽: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