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嚴嘉律師

嚴嘉律師

發布時間: 2022-05-02 14:19:25

『壹』 嚴嘉的介紹

嚴嘉,男,漢族,律師,中共黨員,1971年7月4日生於上海嘉定,成長於江蘇如東。1989年畢業於如東縣中學。1993年和1996年分獲復旦大學法律系國際經濟專業學士學位和外國法制史專業碩士學位。1995年4月至1997年7月期間受國家教委派遣在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攻讀國際金融法方向博士學位,研究東亞歐洲貨幣的法律問題。

『貳』 姜豐 季翔 嚴嘉 蔣昌建現做什麼

2003年時,復旦大學出版社曾出過一本"獅城舌戰十年珍藏本",在開篇,有這四位寫於當時的文章.

姜豐:1993時23歲,在復旦讀研,之後,在媒體類工作,如中央電視台的"正大綜藝",2003年時,剛剛前往英國劍橋攻讀博士學位.2004年結婚,2007年產下龍鳳胎.她有blog,樓主可以網路一下.

季翔:1993年在復旦大學讀二年級,法律專業,後在復旦讀完碩士後,去過美國,在2003寫文章時,在北京.

嚴嘉:1993年在復旦大學讀四年級,法律專業,後保送研究生後不久,適逢國家教委一個項目的機會,前往香港城市大學讀國際金融法碩士.但由於當時辦理手續十分繁復,因此,一直到1996年辦妥所有手續之後,嚴嘉在復旦已修完了碩士課程,並且拿到了他的第一個碩士學位.1996年到香港後,得到可以在城市大學讀博的好消息.這之後,他還去耶魯法學院,十分有趣的是,在機場接他的正是當年辯論隊里同樣很優秀的替補隊員張謙.並且,那一年,蔣昌建做為訪問學者也前往耶魯,使得三人在異鄉得以小聚.耶魯之後,他在紐約的律師事務所工作過,在2003年寫文章時,已經被當時任職的律師事務所調回香港總部開展關於網路法律相關的負責工作.

蔣昌建:1993年時讀研三年級,在2003年時寫文章時,依舊是一位做學問的學者,博士,博士後分別用了他三年和一年的時間.其餘時間做教師.東方衛視有一檔節目叫《波士堂》,是成功人士的專訪節目,與一般的人物專訪不同,它還設有三個觀察員席位,由相關領域的學者或專業人士擔任。2007年七月前後的一期是做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國際投資機構總裁。其中的三位觀察員之一就是蔣昌健,目前已是復旦的教授.

希望以上這些內容可以幫到你.

『叄』 作文:二十年後的我(注意:二十年後我32歲)最好是探險家

二十年後的我
回憶,讓人充滿甜蜜。展望,使人充滿了希望。二十年後的我是什麼樣的呢?此時的我已不是那個原來的小不點了。
2025年的一天,我已是一名有名的大律師了。在高級人民法院上班,這時的我天天提著一個公文包在法庭上當律師,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刻。 這天,我和平常一樣提著一個公文包,邁著大步朝法庭走去,開庭時間到了,法官一聲令下。全體便齊刷刷的站了起來。法官說:「 現在開庭,請全體坐下。」 這是一件,因電影公司員工到外地拍戲,以外被感染上了艾滋病,被公司開除了。但公司並沒有給這位員工在合同里相應的工資。所以這為員工將這個公司依法告上了法庭。
我和另一位律師將被告和原告的話都記了下來,然後,用電腦一審閱,知道了電影公司沒有把這位員工的工資給他,應賠償員工工資51萬元,精神損失費25萬元。啊!一天的工作就這樣過去了。
「 這二十年來的變化太大了!」我心裡情不自禁的叫起來。
二十年後,我的現實生活依然忙碌。我正在做出我更好的工作,為人民服務,一定讓人人都知道我這位有名的大律師。

二十年後的我
瞧,那鏡子上的人是誰?我知道,她呀是本周最紅最漂亮的主持人,不信你看,小眼睛,酒糟鼻,瓜子臉,櫻桃小嘴一點點。她就是----嚴嘉倫.
"叮呤呤,叮呤呤.....''電話響了起來.我急忙接了電話:"喂,你好我是主持人嚴嘉倫.''"您好,我是星星集團的總經理,我想找您去主持中央電視台主持節目,請您跟我好好配合盡量讓觀眾喜歡我們這個節目''.說完.我急忙穿上衣服,迅速坐上了飛艇.來到了中央電視台的現場.
一來到我變以最快的速度穿上了主持人的裙子,開始主持節目.所以的觀眾都坐在台下.在燈光照耀下,裙子一閃一閃的,我那著話筒說;大家晚上好我是主持人嚴嘉倫,歡迎來到1+1問答現場,我們的口號是:1+1有我高精彩!說完我們開始了生活小常識問答.終於下班了,我正要坐著飛艇回家. 忽然,一大群人朝我跑來.「嚴嘉倫,幫我簽個名,鹽巴,幫我簽個名...」
原來是我這一群鐵桿粉絲呀。在情急之下我從口袋裡抽出一瓶隱形葯水,坐著飛艇從擁擠的人群飛回去。
唉,這難道就是二十年後的我嗎?那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後的我又會是怎樣呢?

二十年後的我
隨著新年鍾聲的敲響,「時光快車」載著我馳入了2025年。 「嘟嘟嘟---」一輛豪華的太空車從天空中飄了下來,降落在上海市華名服裝設計公司的停車場,這時,一位身穿藍華亮仔的女性面帶微笑,邁著矯健的步伐從車上走了出來,這就是我——華名服裝設計公司董事長。
馬路兩邊整齊地站著兩排漂亮的迎賓小姐,投向我的目光有羨慕、佩服!這時,上海市市長笑盈盈地向我走來,握住我的手說:「恭喜你呀。鄧董!在全國舉行的服裝設計總決賽中,你的作品在榜上名列第一名。」我聽了,極為興奮。市長繼續說到:道:「你必須在這一個月里,做好一切參賽作品,准備在下個月處的大型國際服裝設計展中表演。鄧董啊,希望你那超凡的智慧和精心地的 設計,一定會在國際服裝設計表演會中獲得金獎的。」說完,市長拍了拍我的肩膀。我聽了後。滿懷信心地對市長說:「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也一定不會辜負上海人民對我的一片期望;更不會辜負國家對我的期望!」

為了在這大型國際服裝設計表演會上,為中國奪得第一枚服裝設計金獎。我整天把自己關在一家間房子里,誰也不見。我工作的工具是筆寫電腦,它酷似鉛筆,「身上」有5個電鈕,「肚子上」是微小的屏幕,最頂端是一個小小的麥克風。我先按了一下筆寫電腦的紅鈕,銀幕上立刻顯示出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服裝,這些都是我自己設計的服裝;接著我又按了綠鈕,裡面呈現出我的構思方案;再接著按黃鈕,一條條資料緩緩地出現。我拿著電子筆在可寫屏幕上時而勾勾畫畫,時而停筆凝思。經過幾天的努力,一套新型環保服裝模式出來了。我再略一思忖,塗好了顏色。五天、四天、三天、二天、一天。大型國際服裝設計表演會的日子終於來臨了。

這一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我穿著漂亮地的紫仔裙,開著自己的太空飛碟,不到一小時,就來到了美國。

進入比賽會場,頓時人聲鼎沸,燈火輝煌,在音樂的伴奏下,服裝設計表演開始了。「女士們、先生們、小朋友們,大家晚上好----」咦?誰在說話呢?一縷「煙霧」過後,轉眼間,從地上冒出宇宙飛船似的舞台,說話的正是機器人。鄧光一照,首先出場的是身穿綠短裙的美國一號選手瑪麗紅小姐,接著二號、三號選手、四號選手陸續登場。這時,六十六號選手穿著粉紅色蝴蝶似的環保衣,中間系著一顆璀璨的藍寶石,短休仔裙,穿著綠休閑高跟鞋,邁著輕盈的腳步走了出來。那就是我設計的服裝。頓時掌聲四起,所有觀眾大聲稱贊:「ON,VERY BEAUTIFUL!」服裝表演結束後,機器人宣佈道:「第一名來自中國的鄧設計師。」一束鮮花擁向舞台,機器人向我頒發了金光閃閃的獎杯,五星紅旗在會場中央冉冉升起。我手捧金杯,眼淚情不自禁地落了下來...

回國後,上海市市長再一次激動萬分地握著我的手說:「辛苦了-----」一切盡在不言中……
多美的夢想啊!讓我們一起努力實現我們的理想,共同建設未來的祖國。

『肆』 溫飽是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辯詞

主席:各位來賓、觀眾朋友,晚上好!歡迎光臨「1993年國際大專辯
論賽」初賽第

四場,也就是最後一場初賽。

今晚的優勝隊伍將會進入半決賽,
他們將同昨晚的優勝隊伍悉尼大學爭奪一席決賽權。

今晚將在我們的辯論群英
會中較量的兩支隊伍是:
劍橋大學和復旦大學。
現在介紹雙方辯論

代表。

在我
右手邊的是正方劍橋大學的代表。
第一位是湯之敏,
經濟系第三年博士生;
第二


是孫學軍,英語系第二年博士生;第三位是吳俊仲,工程系第三年博士生;
第四位是季麟揚

,社區醫學第一年碩士生。(掌聲)在我左手邊的是反方復旦
大學隊的代表。第一位是姜豐,中文系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生二

年級;第二位是
季翔,法律系二年級;第三位是嚴嘉,法律系四年級;第四位是蔣昌建,國


政治系碩士班三年級。
(掌聲)
今晚我們的評判團也有五位。
他們是鍾志邦博士,
鍾博士是三一神學院研究院主任;
(掌聲)
第二位是許廷芳律師,
許先生是新加
坡廣播局董事;(掌聲)第三位是郭寶琨先生

,郭先生是實踐表演藝術中心藝
術總監;
(掌聲)
第四位是魏維賢博士,
魏博士是南洋藝術

學院名譽院長;
(掌
聲)第五位是張夏煒先生,他是國家藝術理事會資源及公關處處長。

(掌聲)
今晚我們的這個辯論和大家都是有關系的,
那就是
「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反方

的立場是「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雙方的立場是抽簽決定的。現
在我宣布「199

3年國際大專辯論會」第四場正式開始。首先請正方第一位
代表湯之敏同學表明觀點和發言

。時間三分鍾。(掌聲)

湯之敏:各位好!今晚的論題是「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溫飽是人
最基本的衣食

需要,
而談道德是指推行道德。
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就是說,
我們不能脫離溫飽而空談

道德,什麼是道德?有人說,道德是判斷是非好壞的
價值標准。我問對方同學,要判斷是非好

壞的基礎到底是什麼?歸根到底是看
這個事物符合不符合人的需要。而我再問對方同學,人

要生存,最起碼最基本
的需要是什麼?就是溫飽。那麼我再來問對方同學,假如我們談一種

道德,其
結果使大家溫飽都不能保證,
我們還要不要這種道德?當然不要。
所以,
我們說,
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什麼是道德?有人說,道德是人的行為准則。我問
對方同學,人們定出行為准則是干什

么的?定出行為准則,是為了滿足人們的
需要。我再問對方同學,人要生存,最基本、最起碼的需要是什麼?就是溫飽。
讓我再來問對方同學,
假如我們定出一種行為准則,
結果是大家的溫飽都不能保
證,
找還要不要這種行為准則?當然不要。
所以說,
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寒時,
能不能脫離溫飽而空談道德?當然不能。
我問大家,
對飢寒的人,
我們最
應該

做的是什麼?我們最應該做的是讓他們解除飢寒。所以此時,我們最應該
講的,是能夠幫助

他們求得溫飽的道德。飢寒的人最愛聽的是什麼?是能夠幫
助他們解除飢寒的道理,
而不是脫離他們生活實際的空洞說教。
如果你談道德連
溫飽都不能保證,談道德就不可能推行成功

。所以我們說,溫飽是談道德的必
要條件。

歷史上,伯夷、叔齊恥食周粟,寧肯餓死。在那時,溫飽是否就不是
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當然不是。伯夷、叔齊可算是仁人志士了,仁人志士的道
德能不能示範推廣,姑且不論,

我問大家,仁人志士一生奮斗,為的是什麼?
為的是救天下。
讓我再問大家,
天下人要生存


最基本、
最起碼的需要是什麼?
就是溫飽。讓我再來問大家,要是仁人志士一生奮斗,結

果是天下人的溫飽都
沒有保證,
他們還會不會這樣做?不會。
他們這樣做還有沒有意思?沒

有意思。
所以我們說,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謝謝。(掌聲)

姜豐:謝謝主席,謝謝各位。剛才,對方辯友把溫飽放到了壓倒一切的位
置,
還問了我們很多問題。
我要告訴對方辯友的是,
比溫飽更重要的是道德。


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吃飯。
我方認為,
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有理性的人類
存在,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只要有理性的人類存在,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談
道德。走向溫飽的過程當中,尤其應該談道德。

第一,溫飽絕不是談道德的先
決條件。古往今來,沒有解決衣食之困的社會比比皆是,

都不談道德了嗎?今
天,
在衣不蔽體、
食不果腹的衣索比亞就不要談道德了嗎?在國困民乏、
戰火
連綿的索馬里就不要談道德了嗎?古語說,
「人無好惡是非之心,非人也。」人


理性,能夠談道德,這正是人和動物的區別所在。無論是飢寒交迫還是豐衣
足食,
無論是金

玉滿堂還是家徒四壁,
人都能夠而且應該談道德。

第二,
道德
是調節人們行為的規范,由社會輿論和良心加以支持。眾所周知,談道德實


包括個人修養、
社會弘揚和政府倡導三層含義。
我們從個人看,
有衣食之困但仍
然堅持其

品德修養的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孔老夫子的好學生顏回,他只有
一簞食,一瓢飲,不仍

然「言忠信、行篤敬」嗎?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的時
候,他還是想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嗎?說到政府,新加
坡也曾經篳路藍縷。
李光耀先生就告誡國人:
我們一無所有,
除了我們自己。

強調道德是使競爭力勝人一籌的重要因素。試想,如果沒政

府倡導美德,新加
坡哪裡有今天的繁榮昌盛、國富民強呢?

第三,所謂必要條件,從邏輯上看,
也就是「有之不必然,天之必不然」的意思。因此

,對於今天的辯題,我方只
需論證沒有溫飽也能談道德。而對方要論證的是,沒有溫飽,就

絕對不能談道
德。而這一點對方一辯恰恰沒有自圓其說。

雨果說過,「善良的道德是社會的
基礎。」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

生命之燈;道德是燈,照
亮人類之路;道德是路,引我們走向燦爛的明天。

以上我主要從邏輯上闡發了
我方的觀點。接下來我方辯友還將從理論、事實、價值三方

面進一步闡述我方
觀點。謝謝各位。(長時間掌聲)

『伍』 嚴嘉的簡介

嚴嘉,男,漢族,律師,中共黨員,1971年7月4日生於上海嘉定,成長於江蘇如東。1989年畢業於如東縣中學。1993年和1996年分獲復旦大學法律系國際經濟專業學士學位和外國法制史專業碩士學位。1995年4月至1997年7月期間受國家教委派遣在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攻讀國際金融法方向博士學位,研究東亞歐洲貨幣的法律問題。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在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深造,並獲法學碩士學位。1994年通過中國律師資格考試,2000年又經考試獲美國紐約州律師資格。現為美國紐約州律師協會會員、旅美中國法律協會理事和美國法與經濟協會會員。1999年9月起擔任美國頂級律師事務所——寶維斯律師事務所紐約總部公司律師,主要從事與兼並收購、項目融資、公司管理和證券上市相關的法律業務,曾參與多項在中國的大型直接投資項目。今年6月起將赴國際律師事務所——丹敦浩律師事務所香港辦公室工作。1993年8月作為復旦大學辯論隊成員赴新加坡比賽,獲首屆國際華語大專辯論會冠軍。1999年8月作為耶魯大學華語辯論隊領隊兼教練率隊參加了該賽事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第四屆比賽。現為美國普衡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也是該所首位內部提升的中國全球合夥人 。

『陸』 93的的國際辯論賽是反方贏了,是復旦大學贏了,那麼我想看看他們之前的辯論賽還有哪些我也想看看視頻

93國際大專辯論賽決賽辯詞
93國際大專辯論賽決賽辯詞
辯題正方:台灣大學隊

人性本善

反方:復旦大學隊

人性本惡

主席:黎學平

時間:1993年8月29日下午

主席:觀眾朋友,歡迎光臨1993年國際大專辯論會大決賽。這個國際大專辯論會是由新加坡廣播電視局和中國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的。過去的一個星期,辯論會的八支隊伍經過四場初賽,二場半決賽之後,其中的六支隊伍淘了。今天進入大決賽的兩支隊伍可說是辯論經驗豐富的精英,他們肯定會在今天的比賽中大展辯才,給大家帶來場「勁」的(比賽),讓大家大飽耳福。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新加坡副李顯龍准將出席我們的大決賽(掌聲)。國際大專辯論會的冠將獲得一萬元的現金獎,亞可獲得五千元。另外,我們也將在過去幾場和今天的辯論群英會中選出一位最佳辯論員,他可以獲得二千元的現金獎勵。現在向您介紹參加今天大決賽的兩支隊伍,台灣大學和復旦大學。在我右手邊的是正方台灣大學的代表,第一位是吳淑燕,政治系二年級;第二位是蔡仲達,會計系二年級;第三位是許金龍,政治系二年級;第四位是王信國,哲學系二年級(掌聲)。在我左手邊的是反方復旦大學的代表:第一位是姜豐,中文系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生二年級;第二位是季翔,法律系二年級;第三位是嚴嘉,法律系四年級;第四位是蔣昌建,國際政治系碩士班三年級(掌聲)。

今天我們的評判團陣容也特別強大。五人評判團是由本地和海外專業人士組成的。他們是:郭振羽教授,他是南洋理工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掌聲);第二位是吳德耀教授,他是前東亞哲學研究所所長(掌聲);第三位是查良鏞先生,他是香港《明報》創辦人,也是著名武俠小說家,筆名金庸(掌聲);第四位是杜維明教授,他是美國哈佛大學東方語言及文明學系教授(掌聲);第五位是許廷芳律師,他是新加坡廣播局董事(掌聲)。

今晚的辯題是人性本善,反方的立場是人性本惡。雙方的立場是由抽簽決定的。現在我宣布1993年國際大專辯論會大決賽正式開始。首先將由正方一辯吳淑燕同學表明立場和發言,時間為三分鍾(掌聲)。

吳淑燕:大家好!哲學家康德主張,人不分聰明才智、貧富美醜都具有理性。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所以進一步又加了一句,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而佛家說,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覺則是佛。正因為人性本善,所以人隨時隨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方主張人性本善,就是主張人性的根源點是善的,有善端才會有善行。我方不否認在人類社會中存在有惡行,但是惡行的產生則是由外在環境所造成,所以惡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如果硬要說惡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說人性本惡,那麼人世間根本不能產生真正的道德。雖然英國哲學家霍布斯極力主張在人性本惡的前提下人類可以形成道德。但是想想看,如果人性本惡,人類一切道德規范都是作為人類最大的利己手段。當道德成為手段時,道德還是道德嗎?也就是說,人一旦違犯道德而不會受到處罰,人就不會遵守道德的約束了。深夜兩點我走在道路上看到紅燈,如果人性本惡我就會闖過去,因為不過是為了個人方便。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仍然有許多人遵守交通規則。而根據人性本惡的前提假設,霍布斯認為必須有一個絕對的、無所不在的權威監督每個人履行道德規約。如果人性本惡,沒有一個人會心甘情願地遵守道德規約,但是事實證明:人還是有善行、人還是有道德、還是有利他的行為。如果人性本惡,(時間警示)那麼我們只有兩種選擇:第一個是活在一個「老大哥」無時不刻不監督我們的世界當中;第二個是我們人類社會將是彼此不再相信。如果這樣的話,我就會看到一個老太太跌倒了有人把她扶起來,人們則說他居心不良;而我們在辯論會中建立起來的友誼都是虛假的裝腔作勢。但是我們會發現,在人類歷史社會當中,沒有一個絕對權威的君主曾經產生過,但是舍己為人的事情在不斷地發生。而在生活當中,為善不為人知的生徒小民更是比比皆是。泰麗莎修女的善行,大乘佛教中所說的「眾生永遠不得渡,則已終身不作佛」的慈悲宏願,難道不正是人性本善的最佳引證嗎?(時間到)!(掌聲)。

『柒』 請各位!幫我多找幾個現在熱門的辯論賽題目!

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題目: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
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高中生留學的利弊問題
學習要專還是要博
網路經濟是泡沫經濟嗎
西部開發引知還是引資更重要
現在社會男人還是女人更累
艾滋病是醫學問題還是社會問題
發展經濟是否應該鼓勵超前消費
發展知識經濟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哪個更重要

****************************************
辯題:《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正方:英國劍橋大學隊
反方:中國復旦大學隊嚴嘉:
主席:黎學平
時間:1993年8月25日晚上

主席:各位來賓、觀眾朋友,晚上好!歡迎光臨「1993年國際大專辯論賽」初賽第四場,也就是最後一場初賽。
今晚的優勝隊伍將會進入半決賽,他們將同昨晚的優勝隊伍悉尼大學爭奪一席決賽權。今晚將在我們的辯論群英會中較量的兩支隊伍是:劍橋大學和復旦大學。現在介紹雙方辯論代表。
在我右手邊的是正方劍橋大學的代表。第一位是湯之敏,經濟系第三年博士生;第二位是孫學軍,英語系第二年博士生;第三位是吳俊仲,工程系第三年博士生;第四位是季麟揚,社區醫學第一年碩士生。(掌聲)
在我左手邊的是反方復旦大學隊的代表。第一位是姜豐,中文系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生二年級;第二位是季翔,法律系二年級;第三位是嚴嘉,法律系四年級;第四位是蔣昌建,國際政治系碩士班三年級。(掌聲)
今晚我們的評判團也有五位。他們是鍾志邦博士,鍾博士是三一神學院研究院主任;(掌聲)第二位是許廷芳律師,許先生是新加坡廣播局董事;(掌聲)第三位是郭寶琨先生,郭先生是實踐表演藝術中心藝術總監;(掌聲)第四位是魏維賢博士,魏博士是南洋藝術學院名譽院長;(掌聲)第五位是張夏煒先生,他是國家藝術理事會資源及公關處處長。(掌聲)
今晚我們的這個辯論和大家都是有關系的,那就是「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反方的立場是「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雙方的立場是抽簽決定的。現在我宣布「1993年國際大專辯論會」第四場正式開始。首先請正方第一位代表湯之敏同學表明觀點和發言。時間三分鍾。(掌聲)

湯之敏:各位好!今晚的論題是「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溫飽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要,而談道德是指推行道德。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就是說,我們不能脫離溫飽而空談道德。
什麼是道德?有人說,道德是判斷是非好壞的價值標准。我問對方同學,要判斷是非好壞的基礎到底是什麼?歸根到底是看這個事物符合不符合人的需要。而我再問對方同學,人要生存,最起碼最基本的需要是什麼?就是溫飽。那麼我再來問對方同學,假如我們談一種道德,其結果使大家溫飽都不能保證,我們還要不要這種道德?當然不要。所以,我們說,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什麼是道德?有人說,道德是人的行為准則。我問對方同學,人們定出行為准則是干什麼的?定出行為准則,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我再問對方同學,人要生存,最基本、最起碼的需要是什麼?就是溫飽。讓我再來問對方同學,假如我們定出一種行為准則,結果是大家的溫飽都不能保證,找還要不要這種行為准則?當然不要。所以說,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飢寒時,能不能脫離溫飽而空談道德?當然不能。我問大家,對飢寒的人,我們最應該做的是什麼?我們最應該做的是讓他們解除飢寒。所以此時,我們最應該講的,是能夠幫助他們求得溫飽的道德。飢寒的人最愛聽的是什麼?是能夠幫助他們解除飢寒的道理,而不是脫離他們生活實際的空洞說教。如果你談道德連溫飽都不能保證,談道德就不可能推行成功。所以我們說,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歷史上,伯夷、叔齊恥食周粟,寧肯餓死。在那時,溫飽是否就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當然不是。伯夷、叔齊可算是仁人志士了,仁人志士的道德能不能示範推廣,姑且不論,我問大家,仁人志士一生奮斗,為的是什麼?為的是救天下。讓我再問大家,天下人要生存,最基本、最起碼的需要是什麼?就是溫飽。讓我再來問大家,要是仁人志士一生奮斗,結果是天下人的溫飽都沒有保證,他們還會不會這樣做?不會。他們這樣做還有沒有意思?沒有意思。所以我們說,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謝謝。(掌聲)
主席:謝謝湯之敏同學。接下來我們請反方第一位代表姜豐同學表明觀點,時間也是三分鍾。(掌聲)

姜豐:謝謝主席,謝謝各位。剛才,對方辯友把溫飽放到了壓倒一切的位置,還問了我們很多問題。我要告訴對方辯友的是,比溫飽更重要的是道德。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吃飯。
我方認為,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有理性的人類存在,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只要有理性的人類存在,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談道德。走向溫飽的過程當中,尤其應該談道德。
第一,溫飽絕不是談道德的先決條件。古往今來,沒有解決衣食之困的社會比比皆是,都不談道德了嗎?今天,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衣索比亞就不要談道德了嗎?在國困民乏、戰火連綿的索馬里就不要談道德了嗎?古語說,「人無好惡是非之心,非人也。」人有理性,能夠談道德,這正是人和動物的區別所在。無論是飢寒交迫還是豐衣足食,無論是金玉滿堂還是家徒四壁,人都能夠而且應該談道德。
第二,道德是調節人們行為的規范,由社會輿論和良心加以支持。眾所周知,談道德實際包括個人修養、社會弘揚和政府倡導三層含義。我們從個人看,有衣食之困但仍然堅持其品德修養的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孔老夫子的好學生顏回,他只有一簞食,一瓢飲,不仍然「言忠信、行篤敬」嗎?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的時候,他還是想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嗎?說到政府,新加坡也曾經篳路藍縷。李光耀先生就告誡國人:我們一無所有,除了我們自己。他強調道德是使競爭力勝人一籌的重要因素。試想,如果沒政府倡導美德,新加坡哪裡有今天的繁榮昌盛、國富民強呢?
第三,所謂必要條件,從邏輯上看,也就是「有之不必然,天之必不然」的意思。因此,對於今天的辯題,我方只需論證沒有溫飽也能談道德。而對方要論證的是,沒有溫飽,就絕對不能談道德。而這一點對方一辯恰恰沒有自圓其說。
雨果說過,「善良的道德是社會的基礎。」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生命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類之路;道德是路,引我們走向燦爛的明天。
以上我主要從邏輯上闡發了我方的觀點。接下來我方辯友還將從理論、事實、價值三方面進一步闡述我方觀點。謝謝各位。(長時間掌聲)

主席:謝謝姜豐同學。接下來我們再聽聽正方第二位代表孫學軍同學的發言,時間也是三分鍾。(掌聲)

孫學軍:對方同學剛才說,溫飽比道德更重要。她還說,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吃飯。但我們大家都知道,不吃飯,我們怎麼活著?不活著,我們怎麼談道德?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溫飽和道德這個問題是不能簡單化的問題。這不僅包括達到溫飽後談道德的問題,它還包括在達到溫飽之前、處在溫飽的不同層次上談道德。在達到溫飽後談道德是天經地義、不言自明的事實。但在溫飽前,如何處理好溫飽與道德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好經濟建設與道德建設之間的關系,這才是我們今天要談的問題,也是人們所關注的問題。而對方恰恰忽略了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溫飽是人類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條件。人類社會要繁衍、要發展,它必須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維持人民的生存。所以我們講道德的時候,不能脫離人民的溫飽。對方似乎在講,一個社會只要有了道德,經濟社會自然而然就會上去,只要有道德,大家的肚子就填飽了。這很可笑。這是一個天真的幻想。我方承認道德對於一個社會的重要性。但我們更深切地體會到溫飽對於每一個人與每一個社會要生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提出,談道德不能與溫飽相脫離。
建設一個國家就像培養一個孩子。我們都知道教育孩子的重要性,要教育孩子遵守社會道德規范,要教育孩子好好做人。但是,如果我們不給孩子吃飯,是會出現一個什麼樣的後果呢?我們在教育孩子吃飯,是會出現一個什麼樣的後果呢?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如果不對他進行教育,那麼我們作為父母的過失就不是更大了嗎?從現實看,一個國家只要堅持道德與溫飽不可分割,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對方從中國大陸來,對中國十幾年來的經濟變化所取得的成績,一定是感觸頗深。世界上對這個問題很是有目共睹。這些成績都是在中國政府堅持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兩手抓的情況下所取得的。如果中國政府還像過去一樣,像文革時期一樣,只顧道德建設,而不講經濟的話,那麼我們就很難想像中國會取得現在這樣的成績。謝謝大家。(掌聲)

主席:謝謝孫學軍同學。接下來我們請反方第二位代表季翔同學發言。時間三分鍾。(掌聲)
季翔:謝謝主席,各位好!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是人活著就是為了吃飯嗎?我再次提醒對方辯友,你們今天所要論證的是沒有溫飽就絕對不能談道德。不管這種道德是保證溫飽的道德還是保證不了溫飽的道德。既然對方還沒有從邏輯上理解我方觀點,我就進一步從理論上進行闡述。
第一,道德是隨著人類的誕生而出現的。有了理性的人,有了人際關系,就有了道德規范。所以,不管人類處在哪一個階段上,談道德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應該的。《禮記·禮運篇》中記載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不正是中國遠古時代道德狀況的生動寫照。而《聖經·舊約》里亞當和夏娃偷食禁果和原罪的傳說,不也表明了道德的最早起源嗎?有關貧困中人們談道德的文化學和人類學的證據在大英博物館里是汗牛充棟的。想必對方對此也了如指掌吧。
第二,從本質上看,道德是一個社會歷史范疇。盡管在溫飽的情況下可能給談道德提供一些方便,但這絕不是必要條件。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和文化背景下人們都在談道德。達爾文在其環球旅行中發現,南非的布希曼人,即使快餓死了,也不會獨吞發現的一條小魚,而是要與族人分享。他們有溫飽嗎?沒有。他們談道德嗎?當然談。正如我們不能超出自己的皮膚一樣,人類也不能超出乃至擺脫道德。人類談道德,在貧困時有貧困的談法,在溫飽時有溫飽的路數。談道德,既可以坐而論道,也可以言傳身教,甚至特立獨行。千萬不可一葉障百,不見泰山。
第三,從功能和目的上看,道德用以協調人際關系,達到至善的人生境界。道德,自古洎今,目的是「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像對方所堅持的那樣,在溫飽之前都不能談道德,都不去談道德,而是用牙齒和爪子橫決天下的話,那麼人類恐怕早就銷聲匿跡於洪荒蠻陌之中了,又何來我們今天在這里辯論什麼道德問題呢?
最後,奉勸對方辯友,不要對大量事實聽而不聞,也不要對人類的歷史視而不見。請對方舉出實例,哪怕一個:人類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一點道德都不談呢?謝謝。(掌聲)

主席:謝謝季翔同學。讓我們聽聽正方第三位代表吳俊仲同學怎麼反駁。(掌聲)

吳俊仲:各位好!關於今天的辯題,我方的定義跟對方的定義不一樣。但是對方沒有針對我方的定義作出答復,只一廂情願地在對方的定義上加強發揮而已。我們比較一下雙方的定義又有什麼不同。
首先對溫飽,我們提出的溫飽是相對溫飽的概念,所講的飢寒只是指社會一般人、中產階級的人的飢寒的定義,並不是對方講的那個飢寒。所以我們並沒有承認對方的定義。如果照這個定義來講,飢寒是什麼樣的呢?根據生物學的研究,長期飢寒,熱量不足以維持生命,就會發生突變,甚至死亡。對方舉出新加坡的例子。新加坡在發展的時候,是飢寒的嗎?大家都沒有飯吃嗎?
其次,談到道德,道德是大家都能實踐的規范。
大家都不能夠實踐的規范,不叫做道德。對方只舉出聖人英雄的例子。正因為大家都做不到,所以大家都贊揚他,這是一種超道德的行為,這不是道德。(掌聲)譬如說,一個醫生冒著生命的危險,到瘟疫橫行的地區去行醫,大家贊美他。但是另外一個醫生不去,大家會用道德譴責他嗎?不會。所以,道德不是超道德,對方定義錯誤。(笑)如果那是道德的話,大家不要在這里辯論,不要在這里聽辯論,大家去索馬里亞。(笑)關於道德的起源,第一,先有社會,在資源制度悉有的情形下才會產生道德。如果十個人在沙漠中,只有一塊麵包,那可能產生道德嗎?大家搶都來不及。
道德是這樣產生的,必須資源、制度悉有。資源要有,而且你分配後要達到溫飽,才能產生道德,分配後不能達到溫飽,也不會產生道德,這是人類學的研究。從道德跟溫飽的邏輯關系看,人的溫飽需求是與生俱來的,但是道德的產生是人類形成社會之後才產生的。道德的目的是維持社會的和諧,所以在人生存的前提下,才有社會,才能談道德,才能談道德和諧。所以談道德必須以溫飽為前提。在我方的定義來看,我們談道德不能脫離溫飽。如果在衣食充足的情景之下,在路上看中學生募款,我可以捐出身上的零錢給他,但是我不能把我身上所有的錢、我的全部收入給他。因為考慮我的收入,我做得到的就是這些。如果再考慮一個飢寒的情形,一個小孩子衣衫襤褸,吃不飽,偷了我一塊麵包,我會用道德譴責他嗎?不會。所以我方說:人的生存和溫飽是他的全部需要。你不能用社會的需要去剝奪他就那麼一點點生存和溫飽。人一生只有一次,你不能用社會逼人。假如我們現在十個人投票,贊成說將對方的第三辯的財富充公,來滿足大家的需要。(笑)這是公認的,這樣是對的嗎?(鈴響)謝謝。

主席:謝謝吳俊仲同學。接下來,我們再聽聽反方第三位代表嚴嘉同學怎麼反駁,時間三分鍾。(掌聲)

嚴嘉:謝謝主席,各位好。如果我的財產充公,能夠為很多的人民謀福利的話,那我想,我會選擇這樣做的,因為人要做有道德的人。(掌聲)今天為什麼我方觀點跟對方會出現定義上如此大的差別呢?是因為對方辯友將溫飽這個衣溫食飽的概念混同於了生存。
如果照此辦理的話,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不溫飽的人了,因為他們都不生存不活著了。(掌聲)但是世界上還有很多不溫飽的人存在啊。下面我從事實的角度進一步論述我方觀點。
第一,在貧困的情況下,完全可以談道德。魯哀公六年,孔子和他的眾學生「在陳絕糧」,困境之下,孔子是否就不談道德了呢?不!孔子對子路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其實,在中國歷史數千年的流變過程中,從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到北海牧羊的蘇武,從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到拒斥嗟來之食的朱自清,眾多的志士仁人無不以其言行甚至生命,駁斥了認為只有在溫飽過後才能談道德的「腸胃決定論」。二次大戰的時候,面對法西斯的瘋狂空襲,英國民眾也並沒有放棄他們講求道德的紳士傳統。熱愛祖國、伸張正義的信念使得眾多尚處在不溫不飽狀態下的英國民眾們頑強抗爭著。面對著這些貧寒但是高貴的靈魂,來自英國的對方辯友難道還要告訴我們「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嗎?
第二,即使溫飽了,富足了,道德水準也並不會自然而然地就得到提高,有時候甚至會倒退。中國就有句古話,叫做「飽暖思淫慾」,而古巴比倫王國、羅馬帝國的由盛及衰,正是由於其舉國上下,不重視道德修養與道德教化、物慾橫流的惡果。日本可以算是富甲天下了吧?但是政壇丑聞卻不絕於耳。
竹下登被賄賂蹬下了台,宇野宗佑被美色誘下了水,而金丸信呢,終究未能取信於民。(掌聲)
第三,對於尚未實現溫飽的社會來說,談道德不僅僅應該、可能,而且尤為重要,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理論,杜維明先生的新儒學與工業東亞的闡述,無不表明了道德在社會發展中巨大的不可替代的推進作用。在經濟資源愈是匱乏的時候,良心和社會輿論就愈是應該而且可能承擔它們的責任。歷史和現實都已經昭示了我們(鈴響),謝謝。(掌聲)

主席:謝謝嚴嘉同學。現在是他們正面交鋒大展辯才的時候。在自由辯論開始之前,先讓我提醒雙方代表,你們每隊各有四分鍾發言時間,正方同學必須先發言。好,現在自由辯論正式開始。

季麟揚:我先請問反方同學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固然是聖人。請問,在座的四位有幾個人做得到?在各位的復旦大學裡面有多少人做得到?如果只有少數人做得到,這樣能算是這種道德在社會上得到推行了嗎?第二個問題,我們李光耀總統當初在推行道德建設的時候,是不是也同樣發展了經濟建設,不然哪會有今天豐衣足食的新加坡社會。請不要迴避這個問題。第三個問題,請教對方二辯,您引《禮記·禮運篇》上面」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請問「皆有所養」是溫飽還是道德?請回答。
蔣昌建:首先指出對方一個常識性錯誤:李光耀是總理而不是總統。(掌聲、笑聲)我方認為「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我請問對方一個問題:貧困的社會中有沒有道德?(掌聲)

吳俊仲:我請問對方一個問題,又飢又寒的小孩子偷你一塊麵包,你會用道德懲罰他嗎?
季翔:難道法律中就沒有道德觀念嗎?(掌聲)
孫學軍:對方三辯提出的問題從邏輯看,好像是說越窮道德就越好,有這個可能。但我認為這是一種虛偽的表現:讓窮人去窮吧,可是我可以說你好。這樣你就不用掏腰包去幫助他解決溫飽了。這是一個很方便的虛偽做法。(掌聲)

嚴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歐陽修、笛卡爾和范仲淹,哪一個不是在貧困中培養起他們的高尚的道德呢?(掌聲)

吳俊仲:我方認為,溫飽,你要求他談道德就是我吃得飽飽的,對方餓得很慘,但是大家為我好,這有什麼不好呢?這種觀念是錯的。其次,法律不是道德。法律規定了離婚,離
婚是道德的嗎?法律可以規定公司破產,公司可以破產嗎?所以法律不是道德,它是代表最低的道德水平加上風俗習慣及強制力的。法律等於道德是蘇格拉底那時候的觀點,對方有兩位學法律的應該知道。謝謝。

季翔:法律中難道沒有道德觀念嗎?從《漢謨拉比法典》到《大清律例》,從宋《刑統》到《權利法案》,請對方告訴我哪一部法律中不包含道德觀念?(掌聲)孫學軍:我們這位同學已經告訴你了,法律所規范的道德是最低層的道德。暫且不提這個問題,請問,對方剛才說了英國民眾在二次大戰中發揚道德精神,但是要知道,英國當時所處的社會在資本主義國家中所處的經濟地位是世界上領先的,而且據最近的資料表明,二戰中英國人民的溫飽程度是有史以來沒有過的,營養價值在當時食物平均分配製度下是最好的。因此你不能通過這個問題來否認它是在溫飽程度上講道德的。

嚴嘉:《邱吉爾傳》告訴我們,那時候好多窮人是怎麼去填飽自己肚子的呢?是去排隊買鳥食,還買不到啊(掌聲)

季麟揚:對方同學一直迴避一個問題,你們總是舉仁人志士的超道德行為,告訴我們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做得到。請問對方,你們認為今天在座的各位,包括你我在內,有幾個人做得到顏回一簞食、一瓢飲?有幾個人是歐陽修?有幾個人是笛卡爾?有幾個人是范仲淹?
姜豐:既然對方辯友不喜歡談仁人志士,那我們談談普通人。剛才對方三辯講到一個小孩子的例子,那我問對方辯友:如果在你吃不飽的情況下,你就不談道德了嗎?(掌聲)

吳俊仲:對方是基於道德已經在心裡的概念,你設身處地想,你餓得什麼都沒有了,你要談道德,這是人道的嗎?這公平嗎?謝謝。

蔣昌建:對方認為,教唆一個人追求溫飽這就是最道德的。我們教唆一個貧寒的人去搶麥當勞,看樣子是最道德的嘍!

孫學軍:但我們的這個同學可以在他飢寒的時候幫助他,但是如果他身上什麼東西都沒有,他怎麼去幫助呢?我們講問題要講究功效,要做到任何事情都要從結果考慮。如果他根本就達不到什麼功效,他何必做這件事情呢?

季翔:我方從來不反對溫飽時也能夠談道德。但是今天對方講道德,就因為你十年前吃過一碗「莫莫咂咂」(註:馬來西亞流行的一種食品)嗎?(笑聲、掌聲)

吳俊仲:對方一直迴避這樣的問題:超道德行為到底是不是道德行為?請對方回答。

嚴嘉:超道德當然不是道德。但如果按照對方的邏輯,那麼裴多斐的《自由與愛情》詩大概就得改成:「愛情誠可貴,自由價更高,若為溫飽故,二者皆可拋」了。(長時間掌聲)

孫學軍:難道我們能不顧溫飽而只談道德嗎?請回答這個問題。

蔣昌建:對方還沒有論證如果溫而不飽該怎麼樣?減肥小姐可謂是溫而不飽,那這個減肥中心不是按照對方的邏輯要變成拳擊場了嗎?(掌聲)吳俊仲:對方已承認超道德行為不是道德,對方所有的論證與道德論證都已證明是錯誤的。減肥中心那裡是溫飽的,對方理解錯誤。謝謝。(笑聲)

姜豐:對方講的無非是溫飽也能談道德。這一點我們什麼時候反對過了?問題是對方所要論證的是沒有溫飽就絕對不能談道德。請對方舉例說明,哪怕是一個,人類社會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一點道德都不談。

孫學軍:請對方不要搞錯。我方在一開始就說,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是指我們談道德不能夠脫離溫飽,對方能夠對這個問題作出批評嗎?
蔣昌建:任何理論應用到任何一個歷史時期,比解一個一次方程都簡單。請對方不要迴避我們的問題,舉出你們的實例來。

吳俊仲:我方的論點對方沒有任何批駁,所以我方的定義已經成立了。(鬨笑聲)其次,對方的解釋依然是在飢寒的情形你可以對他進行道德要求,這可以嗎?請回答。

季翔:你的論點不是自己說成立就成立了,不然還要評判干什麼?(全場大笑,掌聲)

吳俊仲:對方沒有任何攻擊,難道就可以不成立嗎?沒有攻擊,我就失敗了嗎?

姜豐:就是因為對方可攻擊的地方太多了,我們攻擊不過來了啊。(笑聲)(正方鈴響)

主席:(反方)請繼續。

蔣昌建:對方把溫飽等於生存的話,我們說人類社會一開始就處於飢寒狀態,那麼按照對方的邏輯的話,人類社會早就不存在了,你我之間恐怕不是在這里辯論了,而是在哪個陰曹地府里展開了。

嚴嘉:本該修身養性的和尚尼姑們如果信奉的都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話,那恐怕是煉不成什麼正果的。(笑,掌聲)

季翔:世界上不是缺少道德,只是缺少發現道德的眼睛。莎士比亞早就告誡英國人:「如果喪失天良,即使用鋼盔鐵甲包裝起來,也是赤身裸體的。」

姜豐:荀子早就說過:「爭則亂,亂則窮,」所以我們走向溫飽的過程當中,更要談道德,否則不就是越走越窮,什麼時候才能達到溫飽呢?

蔣昌建:對方認為貧困向溫飽的追求過程當中,可以不談道德,這就告訴我們一個所謂基本的理論,就是:天下大亂,才能達到天下大飽。(笑聲)

嚴嘉:如果這樣的話,恐怕不是「爭則亂,亂則窮。」而是「爭則亂,亂則飽」了。(笑聲)

季翔:我方從來就不否認談道德和溫飽有關系,但關鍵是這個關系是什麼,是談了道德才能溫飽呀。

姜豐:對方辯友一直是「坐飛機扔炸彈——空對空」,講來講去,我問了那麼多遍,他們也沒有給我們舉出一個實例來。

蔣昌建:對方辯友回答我方問題,向來不是「小巷裡面抬竹桿——直來直去」,而是拐彎抹角。我想在座的有一位神學的教師,他一定知道弘一法師在修煉的時候,可謂是不溫不飽,(鈴響)但他還不是「佛心常清靜,無處染塵埃」嗎?

主席:對不起,時間到。非常精彩的自由辯論。經過了這個刀來劍往,字字珠璣的自由辯論之後,我們請反方第四位代表蔣昌建同學總結陳詞,時間是4分鍾。(掌聲)

蔣昌建:謝謝主席,謝謝各位。經過剛才一番的唇槍舌劍,我的肚子的確有些餓了,但是我仍然要把道德問題談清楚。(笑聲、掌聲)
下面我總結對方的幾個基本錯誤。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李代桃僵」,對方用溫飽過來代替溫飽,用溫飽等同於生存來構建他們的立論基礎。這顯然是錯誤的。對方犯的第二個錯誤就是:「揚湯止沸」,認為一個貧寒的人只要教唆他追求溫飽就可以了,從來不問用什麼手段,我剛才已經說過,如果到麥當勞裡面打砸搶的話,這難道就能合法地追求到溫飽了嗎?這顯然又是荒謬的。對方犯的第三個錯誤就是:「避實就虛」,對方始終告訴我們溫飽能夠給談道德提供更好的條件,但是沒有說不溫飽的情況下絕對不能談道德。對方犯的第四個錯誤就是:「指鹿為馬」,把談道德與談道德的效果混為一談。對方今天的論點可謂是雲山霧罩,讓我們一頭霧水,不知所雲。相反,今天我們已經從邏輯、理論、事實上論證了,只要基於理性的人類存在就能夠談道德。下面我主要從價值層面論述我方的立場。
第一,談道德是基於理性的人。只要人類存在著,就能夠談道德。「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人類之所以不同於動物的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人能夠基於自身的理性而談道德。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不以溫飽為基本前提而談道德,恰恰顯示了人類理性的偉大和崇高。
第二,談道德是基於社會整體發展的價值選擇。
人類如果想求得生存和發展就要談道德。否則必然導致人類歷史生活的毀滅。群體統一的行動是社會生存下去的基本方式。而統一的行動是要以談道德為前提。只有在社會生活中談道德,才能保證社會的相對的穩定和有序,才能賦予整體人類活動的價值內涵。這是談道德被歷史和經驗證明了的社會意義。
第三,談道德是基於人們擺脫貧困的熱望。我們今天在這里不僅要談道德的理念,更要談在現實社會當中的人類該何去何從。環顧當今的世界,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人們成千上萬,他們怎麼辦

熱點內容
巴中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發布:2025-01-11 16:56:01 瀏覽:566
宰殺家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4:48 瀏覽:237
在我國會計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3:10 瀏覽:556
袁世凱立法稱帝 發布:2025-01-11 15:26:46 瀏覽:733
大同肖律師 發布:2025-01-11 15:25:57 瀏覽:13
兒童虛擬游戲法規 發布:2025-01-11 15:23:05 瀏覽:111
車鎖有問題廠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15:17:47 瀏覽:577
2017勞動法主動辭職 發布:2025-01-11 15:15:24 瀏覽:403
法律公司開業典禮新聞稿 發布:2025-01-11 14:24:52 瀏覽:494
中華全民共和國合同法 發布:2025-01-11 14:20:17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