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法律援助
A. 世界文化遺產的含義的什麼
世界文化遺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現代化進程迅猛如潮.給人類的居住環境和文化遺存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破壞。為了使物質文明的進步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為了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國於1972年倡導並締結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公約主要考慮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遺產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要作為全人類世界遺產的一部分加以保護;考慮到鑒於威脅這類遺產的新危險的規模和嚴重性,整個國際社會有責任通過提供集體性援助來參與保護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締約國內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由締約國申報,經世界遺產中心組織權威專家考察、評估.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團會議初步審議,最後經公約締約國大會投票通過並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遺產種類有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稱為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明清故宮:文化遺產,1987年列入,北京市
頤和園:文化遺產,1998年列入,北京市
天壇:文化遺產,1998年列入,北京市
長城:文化遺產,1987年列入,北京市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文化遺產,1987年列入,北京市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文化遺產,1994年列入,河北省
平遙古城:文化遺產,1997年列入,山西省
曲阜孔廟孔林孔府:文化遺產,1994年列入,山東省
敦煌莫高窟:文化遺產,1987年列入,甘肅省
大足石刻:文化遺產,重慶市
秦始皇陵:文化遺產,1987年列入,陝西省
蘇州古曲園林:文化遺產,1997年列入,江蘇省
武當山古建築群:文化遺產,1994年列入,湖北省
拉薩布達拉宮:文化遺產,1994年列入,西藏自治區
麗江古城:文化遺產,1997年列入,雲南省
泰山:自然與文化遺產,1987年列入,山東省
黃山:自然與文化遺產,1990年列入,安徽省
峨眉山-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自然與文化遺產,1996年列入,四川省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1992年列入,四川省
黃龍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1992年列入,四川省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1992年列入,湖南省
廬山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景觀,1995年列入,江西省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自然與文化遺產,1999年列入,福建省
B. 別人欠我十萬元,到期了一直沒還,現在聽說他要和老婆離婚了,該怎麼辦啊還有在武夷山請個律師多少錢啊
這個問題終點在於婚前欠款是否是共同債務,這個你把情況搞清楚。
其他至於怎麼還法院會判,情況很多,在武夷山請一個一般的律師差不多2000左右!
C. 文言文高山流水道理
殺駝破瓮:
從前有一個人,先把穀子存放到了瓮中。一頭駱駝把頭伸到了這瓮中吃穀子,頭被卡在裡面無法出來。駱駝的頭出不來以後,這個人為此事憂愁,一點辦法也沒有。有一個老人來告訴他說:「你不要憂愁,我教你一個能讓駱駝頭出來的方法。」主人急忙問:「是什麼辦法?」那位老人說:「你把駱駝的頭斬斷,自然就能出來了。」主人認為是個好辦法,用刀把駱駝頭斬斷了。(他)既殺死了駱駝,又打破了瓮。這樣愚蠢的人,被天下人笑話。
戎夷解衣:
戎夷離開齊國去魯國,(遇到)天氣非常寒冷並且在城門關閉後才到。和一個弟子一起住在野外,天更加寒冷了,(他)對弟子說:「你給我衣服,我可以活;我給你衣服,您可以活。我是國家有名的學士,為了國家 而捨不得死。你是微不足道的小人,不值得愛惜。你把你的衣服給我吧。」弟子說:「既然是小人,又怎麼可能會給國家有名的學士衣服穿呢?」戎夷嘆息道:「唉!道義大概是行不通了!」脫下衣服給了弟子,到半夜便死了。(他的)弟子便保住了性命。如果說戎夷一定能夠安定天下,那是沒有辦法知道了;至於(戎夷)想讓別人得到好處的想法,沒有人可以超過他了。
蜀商賣葯:
有3個四川商人都在市場上賣葯。其中一位專賣好葯,預算實進成本與賣價相近,不少價,也不肯賺錢太多。另一位不管好葯、差葯都收來賣,價格的高低隨顧客的心意,相應地把好葯或差葯賣給他。第三位不求好葯,只管多收,賣價低廉,買的人請求增加一點就多給他一些葯,從不計較,於是人們都爭先恐後地到他那裡去買,以致他家的門檻一月一換,一年多之後他就成了大富翁。那個兼賣好葯與差葯的商人,上他門的顧客稍少一些,但兩年之後也富起來。那個專賣好葯的商人,他的店鋪大白天也像夜晚一樣冷清,生意蕭條,以致他有了早餐,沒有夜食。
郁離子對此感嘆道:「如今當官的人也像這樣啊!從前楚國邊境三縣有三個縣官,其中一個很廉潔但不得上司的歡心,當他離職的時候,連雇船的錢都沒有,人們無不笑他,認為他是傻子,另一位有了機會就貪污,人們並不恨他,反而稱贊他賢明能幹。第三位無所不貪,用來巴結上司。他對待部屬爪牙如兒子,對待富家大戶像貴賓,沒到三年就得薦舉,提升到管理法制的官府上任,即使老百姓也稱贊他好,這不也是很奇怪的么?」
陽城淀:
博水又向東流,經過穀梁亭的南面,再向東流經過陽城縣後,就散作一片湖泊。方圓有數里之大,不止生長蘆葦,更盛產菱藕。等到成熟,不論婦女、老年人還是兒童,都架著小舟到湖中去采菱。這時有人大聲唱陽春之曲,湖水碧綠為人喜愛。采菱的人都不知道疲倦,歌謠在水上飄盪。作者在路過時曾見到這個景象。這就是陽城淀呀。
滇游日記:
突然發現層層懸崖的上面,有個洞口朝東的山洞,我抬著頭攀岩上去。(懸崖)上面非常陡峭,攀登了半里路之後,土崖太陡峭擱不下腳,用手抓著草根向上攀登。不一會草根也禁不住我了,幸虧到了石崖地帶;但是石頭也不結實,踩一下就掉落,扒一下也掉落,偶爾能找到一個稍微牢固的石頭,綳緊了腳扒住了手指,就像平貼在崖壁上,不能動一步,想往上沒有援助想往下也沒有地方,是我生平經歷的最危險的境地。過了好長時間,先試著找到兩手兩腳周圍牢固的石頭,然後身體懸空挪動一隻手,隨即再懸空挪動一隻腳,一隻手一隻腳抓牢以後,然後又懸空挪動另一隻手另一隻腳,幸虧石頭沒有掉落;手腳又感到沒有力氣想自己墜落,很長時間,幸好攀上去了。……
D. 求八年級上冊政治、地理、生物、歷史的復習提綱、人教版的
這是地理
這是整本書的
1、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緯度位置及優越性: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一小部分在 (熱帶) ,沒有(寒帶 ) 。氣候差異大,為發展( 多種農業經濟
)提供了有利條件。
●海陸位置及優越性:(1)位於( 亞)洲的東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國東部廣大地區( 在夏季風濕潤氣流的影響下, 降水 )
豐富,有利(農業)生產;(2)海陸兼備,東部地區有利與( 海外各國友好往來 ) ;西部地區(深入亞歐大陸內部 )
,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各國直接往來,便於對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許多優良的港灣,便於發展(海洋事業) 。
●我國領土面積(960萬 )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陸上鄰國14個。逆時針依次為朝鮮、( 俄羅斯)、( 蒙古
)、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 )、(寮國
)、越南。陸上疆界2萬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韓國、(日本 )、菲律賓、(馬來西亞 )、汶萊、(印度尼西亞 )。
2、我國的人口
●人口總數:2000年( 12.95 )億。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人口 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龍江黑河—雲南騰沖一線為界,( 東部 )地區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區人口密度較小。(我國西部地區人口稀少,但資源豐富,在西部大開發時,應注意什麼問題?西部地區具有資源優勢,但自然環境相對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當尖銳的條件下,開發西部,一定要以保護環境為前提,不能先開發後再治理。)
●人口國 策: 實行計劃生育。
●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3、我國的民族
●我國共有(56 )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漢 )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壯 )族。
●漢族分布特點: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 ( 中部 )和(東部)最為集中。
●少數民族分布特點:主要集中在( 東北 )、( 西北 )、(西南 )。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 )族。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少數民族風情:
( 蒙古 )族的那達慕大會
( 傣族 )族的潑水節、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體舞、藏歷年,
(朝鮮 )族的長鼓舞等。
4、我國的地形
●我國地形的特點:(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山區在開發和保護方面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1)山區地面較為崎嶇,(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較大。
(2)在開發利用山區時,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發生。
●我國地勢特徵:(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階梯的分界線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區
第一級階梯 一、二級階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二、三級階梯是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
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間分布 東南丘陵、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徵對我國的氣候、河流、交通產生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上的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
(2)對河流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必然造成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級階梯向低一級階梯流動時,落差大,產生巨大水能。
(3)對交通的影響: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
西側 東側
①大興安嶺 內蒙古高原 東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橫斷山脈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雲貴高原
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
北側 南側
⑤昆侖山脈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脈 准噶爾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脈構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
(內蒙古高原)地面坦盪、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黃土廣布、地表千溝萬壑
(雲貴高原 地表崎嶇,喀斯特地貌顯著
●四大盆地
面積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柴達木 )盆地
緯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爾)盆地
發展農業生產條件最優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脈走向:東-西走向:天山山脈――陰山山脈
昆侖山脈――秦嶺
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長白山脈――-武夷山脈
台灣山脈
南-北走向:橫斷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祁連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5、我國的氣候
●根據活動積溫,我國從北到南可以劃分為5個溫度帶
. 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此外還有一個地勢較高的高原氣候區.
(1)熱帶 亞熱帶 暖溫帶 中溫帶 寒溫帶 高原氣候區
(2)0
(3)暖溫帶
(4)瓊 台 粵 桂 雲或滇
(5)一 三
(6)②亞熱帶 ③暖溫帶
●依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我國可以劃分
為4個干濕地區( 濕潤)區、(半濕潤)區、(半乾旱)區、(乾旱)區。
干濕區 濕潤區 半濕潤區、 半乾旱區、 乾旱區。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
農業類型 種植業(水田農業) 種植業(旱地農業) 畜牧業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說出下列地理現象存在差異的原因:
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形成特殊的「魚米之鄉」的景觀得益於( 雨熱同期的季風 )氣候。
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青藏高原處在大體相同的緯度上,但氣候差別很大的原因是(地勢(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阿拉伯半島大體相同的緯度上, 氣候差別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陸位置 )和( 夏季風
)的影響。北京與烏魯木齊緯度大致相當,但降水卻有很大的差別。(海陸位置、夏季風)
在不同的溫度帶內生長不同的果樹;不同的溫度帶內熟制也不同;南北傳統民居的建築結構也不同。原因是(緯度因素 )
東西植被不同;東西農業類型不同,東部以耕作業為主,西部以畜牧業為主;東西部房屋屋頂的結構不同,東南部多鈄頂房,西北部多平頂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氣候復雜多樣 )
②形成不同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氣候復雜多樣 )
③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較陰冷潮濕愛吃辣椒;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愛吃麵食。(氣候復雜多樣 )
④人們的服飾也因為適應氣候而多姿多彩(氣候復雜多樣 )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為了適應西藏日較差大的氣候特徵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築特點不同,北方的屋頂斜度較小,牆體較厚,南方的屋頂斜度較大(氣溫、降水);⑥對。……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廣州、哈爾濱;我國的雨帶推移是自南向北推進。
(4)因為我國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遲、雨季長;我國北方雨季開始遲、結束早、雨季短
●季風氣候帶來的災害性天氣( 寒潮 )、( 台風)、(水旱災害 )
●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
(1) 從圖中讀出我國的氣候特點:氣候特徵(氣候復雜多樣)、( 季風 )氣候顯著。
(2)三明屬於( 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
●列表對比長江、黃河
項目 長江 黃河
發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
源頭 沱沱河 約古宗列渠
流經省區 青、川 、藏、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陝、豫、魯
流經主要地形區 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漢江、贛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圍 位於秦嶺與南嶺之間 位於陰山與秦嶺之間
開發 水能(上游)、航運 水能(上游)
治理 興建中上游防護林 (略,見下表)
●黃河各河段產生災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 段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產生的主要災害 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
產生災害的原因 氣候趨於乾旱 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支流較多。黃土高原的土層舒松,植被破壞嚴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與雨水一起匯入黃河。
黃河進入下游平原,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河水流速減慢,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
治 理 植樹種草 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 加固黃河大堤
8、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資源總量豐富)、( 但人均不足。)
土地資源類型 季風區或非季風區 干濕地區 主要地形類型
耕地 季風區 濕潤、半濕潤區 東部的平原、低緩丘陵、盆地
森林 濕潤區 山地
草地 非季風區 半乾旱區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乾旱區 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國土地的基本國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沒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我國水資源時間、空間分布特點:時間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間上:南豐北缺。
●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辦法:興建水庫可以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例如:三峽和小浪底水利樞紐。
●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的有效辦法之一:跨流域調水。例如:南水北調工程,引灤入津工程,引黃濟青工程。
●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9、我國的交通
●我國交通運輸網路的大致分布格局:東密西疏
●我國的主要鐵路干線
①蘭新線 ②青藏線(未建成) ③包蘭線 ④京九線
⑤寶成線 ⑥成昆線
東西向:京包線(北京—包頭)—包蘭線(包頭—蘭州);
隴海(連雲港—蘭州)—蘭新線(蘭州—烏魯木齊);
滬杭(上海-杭州)—浙贛(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貴陽)—貴昆(貴陽—昆明)線
南北向:京哈線(北京—哈爾濱);京滬線(北京—上海);
京廣線(北京—廣州);京九線(北京—九龍)
焦柳線(焦作—柳州);
寶成線(寶雞-成都)——成昆線(成都—昆明)
我國主要的交通樞紐及經過的鐵路干線:
北京:(京哈線)、(京包線)、(京廣線)、(京滬線 )、(京九線)。
徐州:(隴海線)、(京滬線)。
鄭州:(隴海線)、(京廣線)。
蘭州:(隴海線)、(京包線)(包蘭線)。
●根據需要合理地選擇交通運輸方式(略)
9、我國的農業
●農業的地區分布:
東、西部差異:
西部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東部
種植業 畜牧業 種植業 林業 漁業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綠洲 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區 東部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地區 東北、西南的天然林區,東南的人工林區
東部沿海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南、北方種植業的差異:
地區 耕地類型 作物熟制(一年幾熟) 主要作物
糧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嶺-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兩年三熟、一年兩熟 小麥 花生 甜菜
秦嶺-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兩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三大棉區:
●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P102圖4.16填充圖冊P32五)
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生產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
●農業生產還受當地(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這也是發展農業需要充分考慮的因素。
10、我國的工業
●工業分布特點:(沿海)、(沿河)、( 沿交通線)
●工業的空間分布:
(1) 京廣、京哈、京滬等鐵路沿線的全國意義的工業基地。
(2) 黃河流域的(能源開發 )工業帶。
(3) 長江沿線的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
(4) 沿海地區的(長江三角洲)、(遼中南)、( 京津唐) 、( 珠江三角洲地區)等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 特徵:從業的科技人員比重大;開發研究的費用比例大;產品更新快。
(2) 分布特點: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
(3) 開發側重點:沿海地區側重(科技園區型) 高新技術產業;沿邊地區側重(貿易導向型)型產業;內陸地區側重與(國防軍事類)有密切關系的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依附於大城市,分布特點呈(大分散)、(、小集中)
●舉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上海:優化調整了工業的產業結構。(上海工業的變化)
北京:增長速度快,促進和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中關村對北京經濟發展的貢獻)
互聯網:互聯網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網路購物、SOHO族、網路社區等)
E. 徐霞客探險故事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中國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散文家。中國以旅行為畢生事業的第一人。萬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出生在南直隸江陰(今屬江蘇)馬鎮南暘岐一個沒落士紳家庭。祖父以上四世均有文名,父親徐有勉隱跡田園,母王氏豁朗節儉,能「貿布以易糈」。徐自幼聰慧過人,好讀書。15歲博覽祖遺「絳雲樓」藏書,特好古今史籍、地誌圖經,萌遠游五嶽之志。18歲,父親受群豪欺侮,憂憤而死。他決意不應科舉,不入仕途,遍游名山大川。
萬曆三十五年徐21歲,辭別母親和新婚的妻子開始出遊。初期旅行以登名山、訪勝跡為主,因老母在黨,每年春天外出,秋冬計程以歸。他「游山川如會知己,探窮凹如掘至寶」,47歲以前,游歷了北方的泰山、嵩山、華山、恆山、五台山;南方的黃山、廬山、普陀山、天台山、雁盪山,最遠至福建的武夷山。曾於天啟元年(1621),為紀念母病痊癒,蓋「晴山堂」,搜求先世遺墨、題贈,為之刻石。天啟四年,因母已屆80高齡,打算暫緩遠行。母不以為然,特命他陪同母親作宜興、句容之游,以示激勵。翌年9月母病逝,在家守廬。崇禎元年(1628年)服喪期畢,乃放志遠游。他有感於「山川面目多為圖經志籍所蒙」,以更多的精力,對地理現象作考察研究。4月,去福建漳州看望好友黃道周。遠抵廣東羅浮山。崇禎二年,由南轉北,人京師,游盤山。崇禎三年,再南遊漳州。五年,重遊天台山、雁盪山。六年,出南京,再北上京師,游五台山、恆山,又南下三游漳州。他身體健壯,攜一杖,一仆被,登山捷如猿。能忍數日飢,逢食即飽,旅泊岩棲,遊行無所礙。
崇禎九年,徐霞客年屆50。立志考察西南地貌,跋涉「蠻荒」。於九月十九日深夜,辭別親友,大笑出門,放舟作萬里遐征,同行有靜聞和尚和顧姓僕人。靜聞系江陰迎福寺僧,刺血寫成法華經1部,願供於雲南的雞足山。一行取道浙江,越江西、湖南、廣西、貴州去雲南。十年二月二十日夜泊湘江新塘,遇盜舟焚,靜聞、顧仆受傷,行李財物盡失。徐沒有為之卻步,設法取得友人資助後,重新上路。九月,靜聞病死於廣西南寧崇善寺。他背負靜聞遺骨,與顧仆分擔行李,歷時1年余,經貴州於十一月底到達雲南的雞足山悉檀寺。十二年,顧仆卷包潛逃,他在僧人們的幫助下繼續考察,主要活動於重山峻嶺。山中無糧,就吃野菜野果為生;無處投宿,就以山洞樹林為家。攀絕壁,涉洪流,探歷100多個石灰岩溶洞,認真記載。
徐霞客是世界上對石灰岩地貌(又稱喀斯特)進行大規模考察,並作詳細記錄和深入研究的第一人。他橫穿雲南,對金沙江、瀾滄江、麗江等諸水流實地調查勘測,寫成《溯江紀源考》和《盤江考》,詳細論證長江和盤江的水源,肯定金沙江為長江上源,糾正了儒家經典《禹貢》以岷江為江源之謬。
此外,徐霞客還遠抵雲南邊陲騰沖,對有地下熱能表現的地區進行尋訪。直到患了足疾,還應麗江知府木生白之請,留修《雞足山志》4卷,歷3月告成。
後「因病不良於行,於十三年坐船東歸」,六月抵家,此次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5月8日)與世長辭。
徐霞客一生足跡遍及今華東、華北、東南沿海和雲貴地區計16個省的無數山川。在旅途中,總要把當天的經歷與觀察所得記錄下來。有時日行百里,露宿殘垣,寄身草莽,仍堅持燃枯草照明,走筆為記。這些游記涉及所到之處的地理、地貌、地質、水文、氣候、植物、農業、礦業、手工業、交通運輸,以及名勝古跡、風土人情等,文筆優美。經後人編輯成約60餘萬字的《徐霞客游記》,不但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被譽為「千古奇書」。
F. 中國有哪幾個世界文化遺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姐先給大家科普一個概念哈,就是這個文化遺產,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和無形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
咱們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可以說是放眼整個世界,能與之相媲美的都寥寥無幾。
【一】故宮
故宮又稱紫禁城。
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
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於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徵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
紫微、紫垣、紫宮等便成了帝王宮殿的代稱。由於封建皇宮在古代屬於禁地,常人不能進入,故稱為「紫禁」。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統稱「皇城」,大約明朝中晚期,與外禁垣區分開來,即宮城叫「紫禁城」,外禁垣為「皇城」。
大致就這么多,最後補充個知識點:
世界文化遺產,是一項由聯合國發起、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建制,以保存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為目的。
世界文化遺產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世界文化遺產屬於世界遺產范疇。
答案就是這些了,希望對同學有所幫助,記得採納點贊評論啊!
G. 世界文化遺產的定義是什麼
世界文化遺產定義的新界定
摘 要 文章在對文化、文化資源定義的基礎上,對世界文化遺產的定義做了新的界定。該文認為:文化遺產包括文化資源和文化產業兩個子系統。而文化資源則包括文化基因、文化載體、文化環境、文化市場。本定義的原創點在於突出了文化遺產的信息性和經濟性兩大本質屬性。同時,自覺地運用基因理論來研究文化遺產,兼顧有形文化載體和無形文化載體兩個層次也是此定義的特色所在。
關鍵詞 世界文化遺產定義 新界定 信息性 經濟性 文化基因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gnition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resource, this paper makes a new definition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t believes that cultural heritage consists of two subsystems: cultural resource and cultural instry. However, cultural resource involves in culture gene, culture carrier,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market. This new definition originally highlights the two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on and economy. Moreover, it is also the feature of this definition that using consciously gene theory to study the culture heritage and giving attention to both tangible culture carrier and intangible ones.
Key Words Definition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New definition, Information, Economy, Culture gene
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1 關於「文化」的若干界定
我國古代先賢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文化觀① 。但「天」與「文」兩字是分開的。到漢代才出現「文化」一詞,但對其含義,人們理解不同。有的解釋為:與「武功」相對立的一個概念②;有的解釋為:文學藝術和禮儀風俗等屬於精神領域和上層建築的那些東西③,這一概念一直影響到明清。
西方的「文化」一詞,來源於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種、居住、練習、注意等等,法文這個詞,也是栽培、種植之意,但又引申為對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養。這里的意思即包含了從人的物質生產到精神生產兩個領域。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泰勒給「文化」下了這樣一個定義:「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④ 這一觀點影響巨大,在文化史研究方面具有開先河的作用,直到現在,仍可參考。
近代,[法]施舟人認為:「我將『文化』視為知識、信仰和行為融合而成的範式,由此,在最普遍的意義上,它涵蓋了語言、理念、信仰、習俗、機制,還有科學。」
關於「文化」一詞,人們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偏重於歷史性,有的偏重於規范性,有的偏重於心理性,有的偏重於結構性,有的偏重於遺傳性,等等。迄今為止,不下數百種之多⑤。
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將「文化」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廣義為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為文化就是在歷史上一定的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基礎上發生和發展的社會精神生活形式的總和。」
我國1979年出版的《辭海》中的「文化」基本上採用了這個解釋:
——廣義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狹義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是一種歷史現象,每一社會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並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
廣義上說,人類在社會生活中所創造的一切,包括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全部內容都可以說是文化。但狹義而言,把社會生活分作經濟、政治、文化三方面,把文化看作與經濟、政治有別的全部精神生產的成果,與政治、經濟相比較,文化具有特殊的、更為深遠的影響力量,因此發展文化事業在任何國家、民族都是十分被重視的。
文化發展的一個基本規律是文化的積累性(註:相當遺傳學的遺傳性)和文化的變革性(註:相當遺傳學的變異性)。當我們考察歷史上的文化的積累和變革時,會發現一些相對穩定、長期延續的內在要素,我們把這種要素稱之為文化傳統(傳承)。從而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類型和特點。每一個民族的人民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圍中,有一定的語言、知識、好尚、信仰、禮儀、習俗、制度、規范等等,並通過各種學習、傳授等耳濡目染的方式,產生共同的文化心理,形成民族的認同感和民族的凝聚力。
但僅停留在「文化傳統」的層次上是不夠的,很容易產生兩個弊端:一個是羅列現象,以偏概全,以末求本;二是容易把文化傳統看作可以由人們任意舍取的東西。文化研究深入之後,需要我們進入文化基因層次,所謂「文化基因」,是藉助生物遺傳學的術語(基因,英文是gene)。深入基因層次的目的是研究這些元典產生的歷史原因、條件和過程,從中發現隱藏在歷史現象後面的必然性的東西。德國哲學家亞斯貝爾斯將公元前200年稱為世界歷史的「軸心時代」,在中國這是先秦諸子的時代。一般的哲學史、思想史也是從這個時代開始的,並盛贊軸心時代思想家的原創性。但是,在中國「軸心時代」的孔子之前,作為觀念形態的德、禮、孝、仁等概念就已存在,而這些概念的產生又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這就需要我們把研究的觸角伸向前軸心時代,深入到中國文化基因的研究。
文化也像「資本」一樣有其「原始積累」的過程,積累到一定程度,便開始它的創作(對「資本」而言稱為「抄作」活動)。中國傳統文化以孔子所開創的儒學為主導,與其說是歷代統治者的扶持,不如說它符合中國文化基因的內在邏輯。文化基因與生物基因不同,它不能直接成為科學實驗的對象,而只能通過歷史分析和邏輯分析的方法來認識它。因此,邏輯分析和歷史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即是我們用來整合、展現中國「軸心時代」形成條件和過程的方法。
H. 如何加強環保監管
中華環保聯合會
中華環保聯合會(All-China Environment Federation,英文縮寫為ACEF。)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注冊,環保部主管,由熱心環保事業的人士、企業、事業單位自願結成的、非營利性的、全國性的社會組織。中華環保聯合會的宗旨是圍繞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圍繞實現國家環境與發展的目標,圍繞維護公眾和社會環境權益,充分體現中華環保聯合會「大中華、大環境、大聯合」的組織優勢,發揮政府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促進中國環境事業發展,推動全人類環境事業的進步。
1主要職能編輯
團結、凝聚各社團組織以及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參與和關愛環保工作,加強環境監督,維護公眾和社會環境權益,協助和配合政府實現國家環境目標、任務,促進中國環境事業發展;
確立中國環保社團應有的國際地位,參加雙邊、多邊與環境相關的國際民間交流與合作,維護我國良好的環境國際形象,推動全人類環境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業務范圍
(一)圍繞國家環境與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充分發揮政府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各級政府及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供決策建議;
(二)積極推動維護環境權益的立法,建立健全環境權益保障體系,組織開展維護環境權益活動和環境法律援助,維護公眾合法環境權益;
(三)開展環境領域公眾參與、社會監督,多渠道多角度為環境領域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創造條件,構建環境領域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的新平台;
(四)開展相關的環境政策、法律、法規和技術咨詢服務;
(五)團結凝聚各社團組織,聯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進中國環保事業的發展;
(六)開展環境保護(重點是環境權益維護)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環境保護和維護環境權益知識,提高全民環境意識;
(七)組織參加國際民間環境交流與合作,維護我國良好的國際環境形象,為我國的環境事業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和實際利益,推動全人類環境事業發展;
(八)開展有助於環境的公益性活動,承辦政府及有關組織委託的其他工作。
積極行動,整合資源,應對霧霾,推進空氣質量改善——中華環保聯合會成立大氣環境治理科技服務中心
面對我國大范圍內出現霧霾和重度污染天氣,為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文件精神,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發揮中華環保聯合會的平台作用,充分發揮政府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和優勢,凝聚力量,整合大氣環境治理領域科技、產業、產品和資本資源,推動大氣環境治理和空氣質量改善,中華環保聯合會經研究決定成立大氣環境治理科技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
中心作為大氣污染治理科技類項目的綜合服務平台,旨在實現「政府需求、產業發展和產品市場需求、政策要求」相銜接,推進大氣治理科技應用和行動實施。中心以節能減排的各項工作為切入點,著力把大氣污染治理的政策要求有效轉化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推進城市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推廣大氣污染治理科技產品和技術應用,為改善區域大氣環境質量作出積極貢獻。
目前,中心主要開展城市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推廣服務、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推廣服務、大氣環境治理科技展覽、推廣以竹柳為主要品種的工程防護林、公共照明系統節能改造等服務。
大氣環境治理科技服務中心
上海項目辦公室
關於同意設立
「大氣環境治理科技服務中心上海項目辦公室」的復函 中華聯函【2014】7號
大氣環境治理科技服務中心:
為了推進華東地區「中心」工作的開展,快速啟動上海市大氣環境治理科技服務工作,經研究決定,同意中心提出在大氣環境治理科技服務中心的框架下,設立「大氣環境治理科技服務中心上海項目辦公室」的申請,項目辦公室要嚴格按照中心宗旨要求和運營范圍開展工作。
上海項目辦公室是中心的內設機構,在項目辦公室指導下開展工作。中心按照上海實施項目收益情況按比例計提收取項目服務費。
項目辦公室辦公室主任有陳安琪同志擔任,執行主任有楊正翔同志擔任.
中華環保聯合會 2014.1.17
中華環保聯合會
大氣環境治理科技服務中心-上海項目辦公室(籌)
地 址:中國 上海市 武夷路418弄1號武定大廈803室
I. 目前,中國世界遺產旅遊發展中存在哪些突出問題
摘要:2004年6月28日至7月7日,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會議批准了我國申報的一項世界遺產項目。至此,我國已有世界遺產30項,在世界國家中居第三位。我國在保護世界遺產方面,並不象其他一些國家那樣擁有十分成功的經驗。由於我國正處在建設現代化時期,大規模的基本建設及過度開發正對世界遺產構成威脅,因此,已認定的世界遺產及待報的世界遺產都面臨一個如何依法保護的嚴峻問題。本文系統地分析了我國的保護世界遺產的立法及執法現狀,結合國外成功經驗提出保護世界遺產的法律對策。
關鍵詞:世界遺產 立法與執法 法律對策
一、我國申報世界遺產的基本情況
(一)國際公約對世界遺產的界定。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17屆會議在巴黎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公約》的主要之點是:
1、對世界遺產作了明確的界定。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定義,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世界遺產有稀缺性、唯一性、獨特性、不可再造性、不可替代性等特點。世界遺產是保護性、公益性事業,它的價值一般不用金錢來估量。世界遺產包括「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文化景觀」。在20世紀,一些知名建築師、時裝設計師的作品也被列為文化遺產。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界定,自然遺產指具有突出價值的由物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為瀕危動植物保護區;自然景觀或明確劃分的自然區域,如我國的三江並流、九寨溝、武陵源。自然遺產保護區包括:國家公園和其他早已指定的物種保護區。 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界定,文化遺產是指具有突出價值的建築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的成分或結構、銘文、窟洞以及聯合體,如中國的故宮;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環境風景結合方面具有突出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築群;有突出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及考古地址等,如中國的長城、秦始皇陵。文化遺產保護區包括:歷史建築、歷史名城、重要考古遺址和有永久紀念價值的巨型雕塑及繪畫作品。
2、明確了報批程序及標准。《公約》規定,各締約國可自行確定本國領土內的文化和自然遺產,並向世界遺產委員會遞交其遺產清單,由世界遺產大會審核和批准。凡是被列入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地點,都由其所在國家依法嚴格予以保護。按照世界遺產的評定標准,必須具備以下六個條件才有望獲得批准:所申報的對象必須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個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能為一種現存的或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見證;可作為一種類型建築物或建築群或景觀的傑出範例,展示出人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階段;可作為傳統的人類居住地或使用地的傑出範例,代表一種或幾種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轉的變化之下容易損毀的地點;與某些事件或現行傳統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化藝術作品有著直接和實質的聯系。
3、明確了管理機構。《公約》規定的管理機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領導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世界遺產委員會於1976年成立,同時建立《世界遺產名錄》。
4、明確了管理責任。《公約》規定,締約國領土內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的確定、保護、保存、展出,責任在本國。該國應當為此竭盡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國資源,必要 時利用所能獲得的國際援助和合作,特別是財政、藝術、科學及技術方面的援助和合作。
5、規定了國際合作原則。《公約》明確規定,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所在國,在不使國家立法規定的財產權受到損害的同時,承認這類遺產是世界遺產的一部分,因此,整個國際社會有責任合作予以保護。
(二)世界遺產管理機構的成果。自1975年《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正式生效以來,已有176個締約國。截至2003年,共有125個國家的754處文化和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582處,自然遺產149處,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3處。
(三)我國文物保護及申報世界遺產的階段性成果。我國從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後公布了三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第一批24座,第二批38座,第三批37座,加上2001年8月10日批準的山海關,共計100座。從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分五批公布了126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我國已知的地上地下不可移動的文物近40萬處,除126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還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萬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000處。我國現有博物館2000餘座,其中文物部門管理的1331座。全國館藏文物11974228件,其中一級文物63235件。
我國於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自1987年故宮、長城等第一批世界遺產入選以來,到目前為止已有29處世界遺產項目,位於義大利和西班牙之後,居全世界第三。29處世界遺產分布於19個省、市、自治區,如今基本都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目的地。目前我國擁有世界遺產30處,分別為:
1、文化遺產:頤和園;長城;天壇;平遙古城;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麗江古城;蘇州古典園林;秦始皇陵;重慶大足石刻;武當山古建築群;拉薩布達拉宮;洛陽龍門石窟;明清故宮;曲阜孔廟孔林孔府;莫高窟;青城山和都江堰;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山西雲岡石窟;廬山風景名勝區;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北京十三陵、南京明孝陵、遼寧明清皇家陵寢的盛京三陵和明清皇宮的沈陽故宮;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2、自然遺產:九寨溝風景名勝區;黃龍風景名勝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三江並流。
3、文化和自然遺產:泰山;黃山;峨眉山-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武夷山。
二、我國世界遺產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認識錯位。
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資源十分豐富,具備申報世界遺產基礎條件的地方也相對較多。近幾年來,我國出現了空前的世界遺產申報熱潮,全國有近百個項目宣布要申報世界遺產。世界遺產是保護性、公益性事業,而不是產業性、行業性的旅遊資源。我國一些地方推動世界遺產申報熱的主要動力是世界遺產的品牌效應及其作為特殊資源所顯現的壟斷經營價值。有的地方為了申報世界遺產進行環境治理,將一些重要的反映遺產延續性的建築以妨礙景觀建築為名予以拆除。有的地方規劃部門設計套用一般旅遊景點方案,嚴重破壞了遺產原有歷史環境和風貌。有的世界遺產所在地的政府為了追求短期經濟回報與政績,直接參與世界遺產的開發甚至推動過度開發,使世界遺產遭受破壞。有景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後,單純追求經濟效益,旅遊綜合收入達10多億元。有的景區被列為世界遺產後著力招攬更多的遊客上山,核心區內的賓館、酒店、招待所、療養院占據顯著位置。
(二)管理體制相對落後。
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多元化、多層次的管理體制。從國家來說,自然遺產的管理劃歸建設部負責,文化遺產的管理則歸國家文物局負責。而旅遊、林業、環保甚至水利等很多部門在這些遺產地又都有其管理范圍。代表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對應的中國世界遺產委員會卻又設在對世界遺產沒有任何管理權的教育部。由於世界遺產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管理工作效率較低,有時甚至發生政策方面的沖突。從理論上說世界遺產應該歸屬國家所有,但因其產權沒有排他性,各級政府便成了遺產的實際管理者和操縱者。一些政府部門甚至企業都可以將國家公共資源作為自己或小團體謀取利益的工具。在這情況下,我國遺產資源管理就容易出現過度開發等混亂局面。
(三)資金不足。
我國各級政府財政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據有關資料顯示,國家每年給基本包括了全部中國世界遺產在內的119處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撥款只有1000萬元,平均每處只能分到8.4萬元,僅夠蓋一個規格不高的廁所。而韓國現有的20處國立公園每年得到的政府撥款則相當於人民幣3億元。大量資金投入到開發而不是保護上,必定會損害世界遺產的長遠利益。這種情況也造成了一些世界遺產負債累累。 重慶大足石刻申報世界遺產共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其中重慶市政府補助1583萬元,大足縣財政和大足博物館自籌1997萬元,向農業銀行貸款1800萬元,每年的利息大概為170萬元,後來因為發展需要再次貸款。目前未還貸款、利息和欠款的總額近3000萬元。
(四)蠶食性毀壞。
近年來,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曲阜孔府、孔廟等連續發生文物損壞事件。2000年11月,孔廟內一塊元代石碑「御賜尚醞釋奠之記碑」,被曲阜孔子旅遊集團有限公司保衛科職工違規在孔廟內駕駛汽車撞毀,損失已無法彌補;2000年月12月,曲阜孔子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布置衛生大掃除,又發生了以水直接沖洗或擦拭古建築和碑刻事件,造成油漆彩畫的直接損失與古建築、碑刻的隱患。又如長城從丹東虎山到嘉峪關全長7000多公里,由於沿線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再加上人為因素的破壞,破損現象非常嚴重。特別是在西部乾旱荒漠區,多數地段都已被流沙埋於地下。目前長城只有三分之一修復和保護完好,另有三分之一殘破不全,還有三分之一早就不復存在。長城腳下的許多村莊幾乎家家都有用長城磚蓋的豬圈、雞舍。許多農民為了省事,乾脆就在長城上挖洞做廁所,弄得長城千瘡百孔。
(五)流失。
依附於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一些珍貴文物,不斷地因被盜或管理不善於散失掉了。重慶大足石刻自從 1999 年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後,其石刻重要組成部分的寶頂山、北山、南山等被國家列為一級文物保護單位,其文物風險等級也相應被列為一級。由於眾多石刻造像分布在室外,給文物管理帶來一定困難,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的 30 多名專職安全保衛人員和 8 條獵狗日夜巡邏保護,力量仍顯薄弱。2004年2月11日,大足石刻石門山摩崖造像位於6號龕的楊柳手觀音和7號龕的獨腳五通大帝失盜。石門山摩崖造像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次被盜的楊柳手觀音和獨腳五通大帝都是石刻中的精品。楊柳手觀音身高182、肩寬45、胸厚21厘米,表現出悲天憫人的情懷。獨腳五通大帝身高192、肩寬44、胸厚25厘米,是江南作祟人間,喜淫婦女之鬼。此案發生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大足石刻核心景區的寶頂石刻電子監控安裝工程全面啟動。整個寶頂石刻區將安裝 28 台攝影機、 40 台報警器,並將在佛灣周圍山坡上安裝 600 余米感應電纜防盜設備,採取聲頻和視頻相結合的辦法,對石刻實行 24 小時監控保護,確保萬無一失。亡羊補牢,未為晚矣!
(六)非科學性修復。
據專家調查,遼寧丹東虎山長城是明長城最東端的部分,1990年通過考古發掘找到了遺址,1992年經批准進行了復建。虎山長城的復建工程,雖然對長城基址進行了周密的考古發掘,但並沒有按考古所獲得的長城式樣、結構、材料進行復建設計。虎山長城用磚是極少,但是復建的虎山長城卻大量的使用城磚。更重要是虎山長城基本上是在原址上進行的復建,幾乎所有的考古遺址均遭破壞。
三、我國保護世界遺產的立法實踐
(一)頒行國家法律法規。
1、文物及歷史遺產保護專業法規。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國家強調法制建設,我國的文物法律法規得到了較大發展。在加強社會主義法制要求下,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02年10月28日又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作了修訂。在這部法律基礎之上,由國務院批准頒布實施的文物行政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文物保護法實施細則》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作了細化和專題規定。
2、刑事保護相關法律。我國在《刑法》中列出獨立章節初步規范了對文物犯罪的刑罰。依據《刑法》有關條款,對於一切妨害文物管理的犯罪行為,如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行為;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情節嚴重的行為;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而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將收藏的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的行為;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的行為;國有博物館、圖書館等單位將國家保護的文物藏品出售或私自送給非國有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行為等,都須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可以被處以無期徒刑或死刑。《刑法》的實施,為文物及世界遺產的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武器,有力地震懾了犯罪活動。
3、治安管理相關法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5條規定:「妨害社會管理秩序,有下列第1項至第3項行為之一的,處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在地下、內水、領海及其他場所中發現文物隱匿不報、不上交國家的;……故意污損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損毀公共場所雕塑,尚不夠刑事處罰的……」。
4、行政保護相關法律。(1)保護森林遺產。《森林法》中規定:「森林分為以下五類:……五、特種用途林:以國防、環境保護、科學實驗等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國防林、實驗林、母樹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名勝古跡林和革命紀念地的森林。」「特種用途林中的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的森林,嚴禁採伐。」 (2)保護自然遺產。《礦產資源法》第17條中規定,非經國務院授權的有關主管部門同意,不得在國家劃定的自然保護區、重要風景區,國家重點保護的不能移動的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跡所在地開采礦產資源。第19條規定:「勘查、開采礦產資源時,發現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罕見地質現象以及文化古跡,應當加以保護並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3)保護遺產環境。《環境保護法》第17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對具有代表性的各種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珍稀、瀕危的野生動植物自然分布區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域,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地質構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區,冰川、火山、溫泉等自然遺跡以及人文遺跡、古樹名木,應當採取措施加以保護,嚴禁破壞。《大氣污染防治法》第12條規定,在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的工業生產設施;建設其他設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規定的排放標准。(4)規劃保護。《城市規劃法》第4條規定:「編制城市規劃應當注意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強城市綠化建設和市容環境衛生建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城市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戶然景觀。」第25條規定:「城市新區開發應當具備水資源、能源、交通、防災等建設條件,並應當避開地下礦藏、地下文物古跡。」
5、民事保護相關法律。《民法通則》規定:「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 《繼承法》中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其中包括公民的文物。
(二)頒行地方性法規。
由於我國地大物博,地區差別較大,因此文物及世界遺產保護工作在各個地區的內容和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保護管理的要求也不同,從而出現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結合本地實際情況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2003年3月1日,由甘肅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這標志著作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單位的敦煌莫高窟的保護工作,進一步納入了法制化的軌道。這部由41項條文組成的《條例》,充分體現了「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明確了保護對象和范圍,擴大了重點保護區,確定了一般保護區;規定了對損害文物行為的處罰措施和對文物保護有功人員的獎勵辦法;賦予敦煌研究院實施文物保護的責任和受政府委託的一些執法職能。《條例》明確規定:「敦煌莫高窟保護范圍內的基本建設、旅遊發展必須遵守文物保護工作的方針,其活動不得對文物及其環境造成損害」,因工作而「需拍攝敦煌莫高窟文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經國家文物行政部門批准,按照規定繳納費用」。還將科學保護技術的研究成果等知識產權、國內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納入《條例》。四川省也出台了《四川省世界遺產保護條例》。2003年8月1日,一個專項保護長城的法律——《長城法》經過北京市政府的討論、認證,正式執行。《長城法》的出台將對改善長城周邊環境,還長城的本來面目,起到推動作用。
四、保護世界遺產的執法實踐
長期以來,我國各級政府及司法機關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對保護那些潛在的、正在申報的、已經申報批準的世界遺產,做了大量艱苦的保護工作。這里僅對已批準的世界遺產執法保護情況作概括。
(一)有序整理。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該遺址自1927年開始大規模、系統的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的古人類、古動物化石及大量的石器和用火遺跡。由於歷史的原因,核心區外的諸多化石地點記錄不全,狀況不明,有的地點因開山、採石等原因已經消失。 2004年3月18日,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啟動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調查,對近年來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陸續發現的新的古人類活動遺跡進行了整理,填補了27個化石地點沒有一套系統完整資料的空白。
(二)節制旅遊活動。
一些世界遺產和風景名勝主管部門充分認識到保護世界遺產的重要性,依法加強保護工作。《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明確規定:「科學確定莫高窟旅遊環境容量,對開放洞窟採取分區輪休制度或者限制遊客數量」。2003年,擁有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及青城山-都江堰四處世界遺產的四川省推出了「預約旅遊」模式,通過限制景區遊人容量,來減少旅遊對景區的破壞。四川省還關閉了景區的小水電和小煤窯,在景區推廣清潔燃料,開展生態旅遊,並加強周邊的生態建設。每逢旅遊淡季,實施景區景點封閉輪休制度,從而使當地景觀質量不斷提高。
J. 我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29處景觀分別在哪些地區
截止2019年5月6日,中國已有52處自然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1屆會議上,鼓浪嶼以符合世界遺產第2條和第4條標准,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中國的第52個世界遺產。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China World Heritage List):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約》,1999年10月29日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截至2018年7月2日中國有世界遺產53處。
1、山東泰山:泰山(山東泰安市)、岱廟(山東泰安市)、靈岩寺(山東濟南市)1987.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首個雙重遺產)
2、甘肅敦煌莫高窟1987.12 文化遺產
3、周口店北京人遺址1987.12 文化遺產
4、長城1987.12 文化遺產
5、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1987.12 文化遺產
6、明清皇宮:北京故宮(北京)1987.12 、沈陽故宮(遼寧) 2004.7 文化遺產
7、安徽黃山1990.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8、四川黃龍國家級名勝區1992.12 自然遺產
9、湖南武陵源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10、四川九寨溝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11、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群1994.12 文化遺產
12、山東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及孔林)1994.12 文化遺產
13、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1994.12 文化遺產
14、西藏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 1994.12 文化遺產
15、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16、江西廬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 文化景觀
17、蘇州古典園林1997.12 文化遺產
18、山西平遙古城1997.12 文化遺產
19、雲南麗江古城1997.12 文化遺產
20、北京天壇1998.11 文化遺產
21、北京頤和園1998.11 文化遺產
22、福建省武夷山1999.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23、重慶大足石刻1999.12 文化遺產
24、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2000.11 文化遺產
25、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鍾祥市)、清東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縣) 、明孝陵(江蘇南京市)、明十三陵(北京昌平區) 2003.7、盛京三陵(遼寧沈陽市)文化遺產
26、河南洛陽龍門石窟2000.11 文化遺產
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2000.11 文化遺產
28、雲岡石窟2001.12 文化遺產
29、雲南「三江並流」自然景觀 2003.7 自然遺產
30、吉林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2004.7.1 文化遺產
31、澳門歷史城區2005 文化遺產
32、四川大熊貓棲息地2006.7.12 自然遺產
33、中國安陽殷墟2006.7.13 文化遺產
34、中國南方喀斯特2007.6.27 自然遺產(2014..6.23增補二期)
35、開平碉樓與古村落2007.6.28 文化遺產
36.福建土樓2008.7.7 文化遺產
37.江西三清山2008.7.8 自然遺產
38.山西五台山2009.6.26 文化景觀
39.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築群2010.7.30文化遺產
40.「中國丹霞」2010.8.1 自然遺產
41.杭州西湖文化景觀2011.6.24文化景觀
42.元上都遺址2012.6.29文化遺產
43.澄江化石地2012.7.1
44.新疆天山2013.6.15自然遺產
45.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2013.6.15文化景觀
46.中國大運河2014.6.22文化遺產
47.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2014.6.22文化遺產
48.土司遺址2015.7.4文化遺產
49.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 2016.7.15 文化景觀
50.湖北神農架2016.7.17自然遺產
51.可可西里2017.7.7自然遺產
52.廈門鼓浪嶼2017.7.8文化遺產
53.貴州梵凈山2018.7.2自然遺產
(10)武夷山法律援助擴展閱讀:
世界文化遺產由來:
世界文化遺產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現代化進程迅猛如潮。給人類的居住環境和文化遺存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破壞。為了使物質文明的進步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為了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國於1972年倡導並締結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公約主要考慮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遺產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要作為全人類世界遺產的一部分加以保護;考慮到鑒於威脅這類遺產的新危險的規模和嚴重性,整個國際社會有責任通過提供集體性援助來參與保護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
締約國內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由締約國申報,經世界遺產中心組織權威專家考察、評估。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團會議初步審議,最後經公約締約國大會投票通過並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遺產種類有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文化、自然雙重遺產。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稱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隸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會上正式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其目的是為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約》,1999年10月29日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截至2018年7月2日中國有世界遺產53處。被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將成為世界級的名勝,可接受「世界遺產基金」提供的援助,還可由有關單位組織遊客進行游覽。
由於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能夠得到世界的關注與保護,提高知名度並能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各國都積極申報「世界遺產」。 而且列入中國重點名。
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必備的條件:具有突出普遍價值、有充足的法律依據、歷史比較久遠和現狀保護較好。 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17屆會議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公約主要規定了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定義、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國家保護和國際保護措施等條款。
公約還規定各締約國可自行確定本國領土內的文化和自然遺產,並向世界遺產委員會遞交其遺產清單,由世界遺產大會審核和批准。凡是被列入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地點,都由其所在國家依法嚴格予以保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