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法律服務助力脫貧攻堅
① 司法所如何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作用
一、整合資源,抓好基層法律實體平台建設。
通過政府購買法律服回務,為所有貧困村聘任答法律顧問,成立扶貧專項法律服務團,建立法治扶貧微信工作群,架起律師與貧困村的溝通橋梁。
二、精準施策,打通法律援助「最後一公里」。
採取入戶走訪、發放法律援助綠卡等多種形式,與貧困戶建立穩定聯系,確保貧困群眾的法律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三、立足實際,廣泛開展法治扶貧宣傳活動。
運用普法文藝演出、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張貼標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宣傳與貧困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
四、調解前置,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
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作為法治扶貧的基礎性工作,重點做好涉貧、涉老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針對精準扶貧政策和扶貧項目在貧困村推進過程中發生的矛盾糾紛,充分運用社區法律顧問、法律援助、公證等法律資源,做好法律風險防控和矛盾糾紛分類調處,確保扶貧政策和項目落實到位。開展「孝善敬親」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
② 如何運用法律援助,積極開展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壺關縣法律援助中心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優勢,採取三大措施專助力精準扶貧。
一是擴屬大法律援助覆蓋面。以農村貧困人口為重點人群,進一步放寬經濟困難標准,降低法律援助門檻,取消法律援助事項范圍限制,幫助更多貧困群眾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基本生產生活方面的問題,平等享受法律保護。
二是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服務機制。通過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站、點建設,簡化審批程序,打造法律援助「城區半小時、農村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方便貧困群眾及時就近提出法律援助申請。
三是積極參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扎實推進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組織律師、法律工作者擔任村(社區)法律顧問,開展法律咨詢、普法宣傳和人民調解等工作,滿足基層組織、群眾對法律知識和法律服務的基本需求,實現群眾不出村(社區)即可享受到基本法律服務。
對凡屬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在辦理維護其合法權益法律援助時簡化了手續,開通了綠色通道,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法律保障。
③ 勞動模範資料
【喜報】雲南省律師協會會長萬立被評為雲南省第二十三屆勞動模範
雲南律師協會
點擊上方「雲南律師協會」關注我們
2021年4月24日,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弘揚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表彰雲南省第二十三屆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授予195名同志雲南省勞動模範稱號,授予103名同志雲南省先進工作者稱號。省律師協會協會會長萬立律師被評為勞動模範,並於4月30日受邀參加雲南省第二十三屆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
圖片
萬立從事律師工作以來,始終把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擁護社會主義法治作為從業的基本要求,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擔任省律師協會會長團結帶領全省律師踴躍參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參與服務「三大攻堅戰」,在開展「萬人進千村幫萬戶」法律服務助推脫貧攻堅專項行動中,帶領律師深入貧困的景東縣提供法律服務,幫助當地順利脫貧,全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助力平安雲南建設。多年來,共辦理刑事、民商事案件及非訴訟業務共2000餘件,為平安雲南建設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新冠肺炎引起的疫情發生以來,萬立會長組織帶領全省律師成立21個專項法律服務團,為各級黨委政府、各類企業、農民工、醫護人員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積極帶領全省律師開展法規匯編、法律知識問答、法治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引導公眾遵守疫情防控法律法規政策。
萬立律師對法律尊嚴的堅守、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對律師事業的忠誠,展現了一名新時代律師的勞模風采。希望萬立律師珍惜榮譽、發揮示範,繼續在新的征程上再創新業、再立新功;希望全省廣大律師以先進模範為榜樣,進一步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立足本職、勇擔重任、開拓創新,為推動雲南高質量發展、奪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勝利、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而努力奮斗。
④ 司法扶貧的方向
發揮司法力量,助力脫貧攻堅。具體內容如下:
司法脫貧工作中脫法律權利意識之貧乏,攻依法維權能力、途徑之堅壘才是依法扶貧、司法普法,以案釋法,以法律權利為本位,培養脫貧對象內生動力和樹立正確脫貧觀念,保障永久脫貧、持續致富的法治圭臬。
法律權利意識貧乏的表現就是對包括大量涉農法規在內的我國已形成的經濟社會法律體系不知道、不熟悉,對關乎自身、自家和集體生產組織生產生活的土地所有、土地山林草地牧場承包經營,涉農財產流轉的法律法規中的權利規范意義不理解,不善用,對進城打工常遇到的勞動合同法、加工承攬、搬運裝卸、買賣租賃、工資、工傷保險等民商事法律中的法定權利知識不了解;依法維權能力、途徑之堅壘就是發生糾紛時、自己受到不公和傷害後,對通過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等法律、司法途徑解決糾紛的方法不清楚、不掌握和一些用人用工單位耍滑逃避及一些部門的推諉不理。好些老鄉往往是遇著糾紛才學法,碰上訴訟受啟蒙。因我國地廣域大,經濟社會初級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實際情況,主要集中於城市區縣的司法機構在設立及功能延伸上還與脫貧需要存在差距。針對這些短板弱項,遠離城市的鄉鎮派出法庭,汽車法庭、馬背法庭,農村基層司法所,駐村法援律師都發揮了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僅在2019年,各級法院「依法審理涉農糾紛案件,服務『三農』工作發展。內蒙古、四川、貴州、雲南、寧夏等地法院精準對接貧困地區群眾司法需求,積極服務脫貧攻堅。」「推廣河南、湖南等地法院經驗,依法制裁惡意欠薪行為,幫助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95.3億元。」「嚴懲污染環境犯罪,審結相關案件2204件。制定服務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意見,審結環境資源案件25.1萬件。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程序規則,探索適用補植復綠、增殖放流等環境修復司法舉措。湖北、重慶、青海等地法院建立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促進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共同守護綠水青山。」「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法院建設支持力度。」「加大援藏、援疆、援青力度,廣西、雲南、西藏、甘肅、青海、新疆和兵團等法院加強雙語法官培養,更好滿足民族地區群眾司法需求。」
⑤ 如何做好「大扶貧」這篇文章
如何做好「大扶貧」這篇文章?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貴州舉全省之力,將扶貧開發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5年,我省貧困人口共減少656萬人。2016年,我省計劃減少貧困人口100萬人,全省有8個貧困縣、120個貧困鄉鎮將摘除貧困「帽子」,2000個貧困村將退出。
在今年的省「兩會」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並結合各地、各部門的實際,暢所欲言,建言獻策,本期「兩會特別報道」聚焦脫貧攻堅工作,關注我省脫貧攻堅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現行措施以及委員建議。
做好「三大集中連片特困區」扶貧開發
提案人:付野秋委員
關鍵詞:集中連片特困區
現 狀:一方面,我省貧困面大,貧困程度省。貧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山區、革命老區、地方病多發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95%左右集中分布在三大集中連片特困區的66個縣(區、市),貧困問題與沙漠化問題、民族地區發問題相互交織;另一方面,貧困人口素質偏低,農村公共服務滯後。貧困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低,綜合素質不高,導致致富手段不多,發展後勁不足。此外,扶貧資金不足,投入與需求矛盾大。中央補助我省扶貧資金份額不足,加上我省財力薄弱,投入有限,缺口較大,延緩了扶貧開發進程。
對策及建議:一方面,加大扶貧開發投入,加快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發展。積極爭取中央扶貧資金,建議設立「貴州省連片特困地區發展基金」,對納入特困地區的縣、市,國家財政每年給予1億元以上的專項資金,專門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和產業開發。同時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扶貧開發。另一方面,推進精準扶貧,提高扶貧開發成效。一是在貧困人口管理上更加精準,精準掌握貧困和非貧困戶的現狀,實施貧困人口動態管理,做到「真扶貧、扶真貧」。二是在扶貧措施上更加精準,摸清貧困底數,解決扶貧開發工作中底數不清、目標不準、效果不佳的問題。三是幫扶指向上更加精準。對貧困村、貧困戶、低保貧困戶等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的扶貧對象,進行針對性扶貧。此外、著力培育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增強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造血功能。大力發展各具特色的扶貧產業帶特色產業群,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扶貧產業,加快形成種類豐富、特色鮮明、功能配套、服務規范的多元化鄉村旅遊扶貧產業體現。大力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加快推進農村勞動力培訓,增強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
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參與脫貧攻堅
提案人:王進江委員
關鍵詞:民營企業與脫貧攻堅
現 狀:近年來,民營經濟取得了突破性發展,2014年貴州省民營經濟比重提高到46%。以遵義市為例,2014年遵義市扶持發展微型企業1939戶,民營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2.5%,17戶民營企業進入「2015年貴州民營企業100強」,在「八個一千」助推「以縣為單位助推同步小康創建」等活動中,遵義市共組織569戶非公企業結對幫扶411個同步小康村建設,實行一企幫一村,多企幫一村,一企幫多村對口助村幫扶,捐贈「同心」基金5798萬元。按照省委、省政府領導在貴州民營企業「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動員大會上的要求,發揮民營企業在社會扶貧中的主力軍作用,綜合運用產業扶貧、商貿扶貧、就業扶貧、智力扶貧、捐贈扶貧等多種方式,把民營企業資本、技術、人才等優勢與貧困地區生態、土地、勞動力、特色資源等有機結合,積極幫助貧困群眾創業就業、增收致富。
對策及建議:一是根據我省十三五規劃產業扶持政策,結合貴州實際和特色制定民營企業參與脫貧攻堅重點產業目錄,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重點引導民營企業發展少數民族特色產品開發、農產品深加工、電子商務、鄉村旅遊開發,注重引導民營企業重點發展示範性、帶動性強,鏈接農戶與市場的產業。二是省市兩級政府每年拿出專項資金,用作民營企業參與脫貧攻堅發展基金,在小微企業扶持的基礎上,對返鄉農民工、農村能人創辦脫貧攻堅重點產業小微企業的給予資金支持幫助。三是落實對吸納貧困人口就業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社會保險補貼、置業培訓補貼、信貸支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設立扶貧公益基金和開展扶貧公益信託,引導企業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吸納就業等政策措施,發揮財政資金帶動社會力量參與包干扶貧的作用。三是建立扶持和規范農民合作社企業化措施。借鑒六盤水市的「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發展模式,將扶貧戶資源轉化為股金,引導農民合作社向企業轉型,實現農民合作社企業化、規范化、市場化運作,盤活各種資源要素,使貧困戶就地脫貧。
「大扶貧」戰略行動中需加強農村社會治理
提案人:殷勤委員
關鍵詞:大扶貧與農村社會治理
現 狀:一是鄉村一級社會服務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大多數村幹部缺乏市場經濟的相關知識,搶抓機遇的意識不強,缺乏艱苦創業的精神,找不到本地的優勢資源和區位優勢,有的不按市場規律辦事,盲目跟風。二是基本公共服務薄弱,教育資源相對不足。特別是學前教育更為稀缺,部分居住地離學校路程相對較遠,師資力量有待加強。在醫療方面,醫衛人員數量少,素質亟待加強,「小病拖大,大病拖炸」的情況時有發生。三是基層法律服務力量薄弱。鄉村司法所「一人所」情況普遍,農民法制觀念、法律意識淡薄,農村治安案件、違法犯罪案件時有發生,征地拆遷補償糾紛和私搭亂建、破壞生態現象不同程度出現,「臟、亂、差」現象嚴重。四是農村自治水平有待提高。由於有一定文化素質的村民離家外出打工,導致村支兩委選優配強班子困難,農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意識不高。
對策及建議:一要加強村委會建設,健全多元主體參與農村建設渠道。進一步加強對村幹部的培養選拔任用力,不斷提高他們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和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完善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農村居民、支持農村發展機制,鼓勵駐村機構、團體、部隊、企事業單位支持參與新農村建設。健全農村「三留守」人員關愛服務體系,重點發展學前教育和養老服務。二要提升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水平。進一步推動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向農村延伸,積極探索建立公共服務事項全程委託代理機制,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向均等化發展。一是加快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發展,鼓勵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資源向周邊農村居民開放。二是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加大對鄉鎮、村衛生室和計劃生育服務機構設施改善,設備更新、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支持。三要深入推進農村法制建設,完善農村治理機制。進一步加強農村司法所等法治機構建設,指導農村開展多項法治工作,加強農村法律援助工作,推進覆蓋農村居民的公共法律體系建設。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基層幹部群眾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正確引導農民依法反映訴求,解決矛盾糾紛。認真貫徹實施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加強對村民委員會和村務監督機構建設,完善農村社區建設重大問題的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機制。
把刺梨產業發展作為推動精準脫貧的一條路徑
提案人:車滌非委員
關鍵詞:刺梨產業與精準脫貧
現 狀:我省野生刺梨分布廣,尤其是近來年刺梨種植面積快速增長,成為全國刺梨栽培大省。同時,認知程度高。自古以來,貴州少數民族就有食用刺梨鮮果或將其製作為葯用的歷史。刺梨鮮果、刺梨葉、刺梨根作為貴州民族葯列入《貴州省中葯材、民族葯材質量標准》,其葯物屬性被國家認定。而且,開發價值高。研究證實,刺梨鮮果的維生素C的含量是獼猴桃的10倍,沙田柚的18倍,甜橙的50倍,梨子、蘋果的500倍。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日益增強,刺梨產品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高端產品,具有開發價值。
對策及建議:一方面,加強重視,系統規劃。建議在我省推進刺梨產業發展工作方案的基礎上,把刺梨產業提升到全省發展的高度加以重視,把產業布局擴大到全省范圍,種植目標調高到200萬畝以上。另一方面,國家項目扶持資金適度向刺梨產業聚集和傾斜。在扶貧開發中,在項目和資金安排上適度集中向刺梨產業傾斜,加快把刺梨產業建設成為我省打造現代高效農業,實現精準扶貧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產業。同時,集中培育引進一批帶動面、品牌影響力強的刺梨加工龍頭企業。在現有刺梨產品加工企業中遴選一批有主打產品、有一定品牌影響力、有一定規模種植基地、已初步建立「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企業,從項目安排、土地使用、融資、人才引進培養、政策傾斜等方面重點扶持,以龍頭企業帶動,加快形成農工商貿一體化的刺梨產業發展鏈條。
⑥ 三個定位四篇文章是什麼內容
摘要 昭通市中院
⑦ 我們青年學生應該如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堅持學以致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為國家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實踐中加強磨煉、增長本領,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做成一番事業、做好一番事業。
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這既是對廣大青年的諄諄囑托,也是對青年一代的殷殷期望。2020年,在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之年,青年幹部更要堅定信念,開拓進取,創新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圓滿完成。
堅定信念,夯實脫貧攻堅之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要有必勝的決心,要堅定信仰、鼓足干勁、強化擔當,以時不我待的精神苦幹實干,承擔起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擔。所謂青年心中才有陽光,腳下才更有力量。
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與責任擔當,青年幹部的精神才會富足不「缺鈣」,才不會得「軟骨病」,從而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進程中,時刻保持幹事創業的激情,調動一切力量扶真貧、真扶貧,為群眾解難事、辦成事,夯實基礎,才能更好的建築大廈。
(7)提升法律服務助力脫貧攻堅擴展閱讀
趙湘東,30歲。多年來始終服務在鄉村振興最前沿,引導幫助廣大農戶和返鄉青年投身電商創業。帶動數百名農戶參與到農村電商銷售的各個環節,培訓累計達2000餘人次,打造電商品牌十餘個,幫助果農銷售農特產品達數百萬斤,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
積極為大連地區農村電商發展建言獻策,其撰寫的長嶺鎮電商發展案例被編入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出版的《2018農村電子商務案例選》。
2018年,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他帶領村幹部創辦合作社,組織廣大種植戶通過「技術化、標准化、品牌化、市場化」的產銷模式,從無到有,實現了村集體與農戶的雙增收。
由他全程領辦的兩家草莓標准化打包車間線上線下銷售額累計突破千萬元,成為當地引領鄉村產業振興的一面鮮紅旗幟。事跡被遼寧電視台、大連電視台、教育部、學習強國、農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專題報道。
曾先後獲得大連市優秀青年志願者、大連市優秀共青團幹部、大連市基層團幹部微宣講賽一等獎等榮譽。2019年,記三等功一次,同年被推選為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