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法律援助的工作
1. 如何運用法律援助,積極開展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壺關縣法律援助中心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優勢,採取三大措施專助力精準扶貧。
一是擴屬大法律援助覆蓋面。以農村貧困人口為重點人群,進一步放寬經濟困難標准,降低法律援助門檻,取消法律援助事項范圍限制,幫助更多貧困群眾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基本生產生活方面的問題,平等享受法律保護。
二是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服務機制。通過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站、點建設,簡化審批程序,打造法律援助「城區半小時、農村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方便貧困群眾及時就近提出法律援助申請。
三是積極參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扎實推進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組織律師、法律工作者擔任村(社區)法律顧問,開展法律咨詢、普法宣傳和人民調解等工作,滿足基層組織、群眾對法律知識和法律服務的基本需求,實現群眾不出村(社區)即可享受到基本法律服務。
對凡屬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在辦理維護其合法權益法律援助時簡化了手續,開通了綠色通道,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法律保障。
2. 司法所如何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作用
一、整合資源,抓好基層法律實體平台建設。
通過政府購買法律服回務,為所有貧困村聘任答法律顧問,成立扶貧專項法律服務團,建立法治扶貧微信工作群,架起律師與貧困村的溝通橋梁。
二、精準施策,打通法律援助「最後一公里」。
採取入戶走訪、發放法律援助綠卡等多種形式,與貧困戶建立穩定聯系,確保貧困群眾的法律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三、立足實際,廣泛開展法治扶貧宣傳活動。
運用普法文藝演出、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張貼標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宣傳與貧困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
四、調解前置,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
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作為法治扶貧的基礎性工作,重點做好涉貧、涉老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針對精準扶貧政策和扶貧項目在貧困村推進過程中發生的矛盾糾紛,充分運用社區法律顧問、法律援助、公證等法律資源,做好法律風險防控和矛盾糾紛分類調處,確保扶貧政策和項目落實到位。開展「孝善敬親」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
3. 請問法律援助主要是做什麼的
(一)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對象
申請人應當符合我市的經濟困難標准,並具有相應的經濟困難證明。
(二)法律援助的范圍
在民事行政方面的有: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請求給撫恤金、救濟金的;請示人付贍養費、撫養費、撫養費的;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刑事訴訟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和自訴人,如果因經濟困難而沒有聘請辯護人或者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案件。
(三)申請法律援助所需材料
1、申請人身份證原件、復印件一份。2、申請人戶口本原件、復印件一份。3、申請人或申請人配偶低保證原件及復印件一份。4、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如各類訴狀、案件受理通知書、可以委託代理人通知書、仲裁裁決書、一審(二審)判決書、再審裁定書等,以上材料需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
(四)到何處申請援助?
凡由各區、縣(市)基層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立案審理的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案件,當事人應向該區、縣(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凡由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立案審理的案件,當事人應向沈陽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
(五)哪些人員可以辦理法律援助案件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指派律師事務所安排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安排本機構的工作人員辦理援助案件(為刑事指定辯護案件提供辯護的,應當是有律師執業資格的工作人員),還可以根據其他社會組織要求,安排其所屬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
(六)法律援助程序
法律援助應當經過申請、審查、指派等程序。當事人認為自己符合援助條件的,應當向有管轄權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援助中心受理後經審查認為符合援助條件,當事人填寫援助申請書,援助中心在10日內進行審批,指派律師事務所或安排本機構工作人員提供法律援助並及時通知當事人。援助人員接案後應立即與當事人取得聯系,提供法律援助。
對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案件,援助中心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確定的承辦人員名單回復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
(七)遇有哪些情形之一的,會導致援助機構終止該項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條例》明確規定了以下情形的發生會導致該援助事項的終止:
1、受援人的經濟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援助條件的;
2、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3、受援人又自行委託律師或其他代理人的;
4、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4. 法律援助方面的崗位職責有哪些
法律來援助崗位工作職責源
一、負責日常接待、審查法律援助案件。
二、負責法律援助案件的指派、監督檢查工作。
三、負責法律援助來電、來函的信訪工作。
四、負責對聯絡部及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的指導。
五、負責辦理領導交辦的法律援助案件。。
5. 現在扶貧工作有沒有免費律師援助的
如果有扶貧工作出現一些司法案件,是可以申請律師的援助。
6. 精準扶貧為什麼需要加強法治宣傳教育
蘭陵縣司法局工作人員通過發放宣傳單、解答法律咨詢、展出宣傳板版塊等形式進行宣傳,重點對精權准扶貧、婚姻家庭、土地管理、相鄰關系、法律援助等方面進行宣傳。以「扶貧日」法治宣傳活動為契機,工作人員深入貧困戶家中,開展面對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宣傳,及時收集回復貧困戶法治需求和政策咨詢,確保宣傳見實效,將法治宣傳成果融入到全縣脫貧攻堅工作中,以學促用,提升了廣大幹部群眾扶貧法治意識和扶貧能力,切實加強扶貧法律法規政策的學習宣傳貫徹落實。
通過此次「扶貧日」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提高貧困人口的法律意識,營造全縣良好的法治氛圍,縣司法局將持續全面開展法治宣傳與扶貧工作相結合,以開展「法治扶貧」為平台,確保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蘭陵縣司法局 何濤)
7.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法律援助工作
一、全面加強基層法律援助機構建設。新形勢下,應著眼於提高法律援助機構的工作效能,在加強規范化建設上下功夫,按照「硬體要硬、軟體不軟」的要求,狠抓法律援助機構的規范化建設,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突出工作重點,進一步健全工作體系,完善制度措施,強化運行機制,實現規范化。
二、全面提高基層法律援助工作人員隊伍素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為一名合格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與工作任務相適應效果。主要是要加強自學和實踐鍛煉。綜合素質的形成還要靠本人平時不斷地積累和培養,因此,作為一名法律援助工作人員要加強自學,除了努力學習政治、法律和業務知識外,還要學習了解與法律援助工作密切相關的各方面科學文化知識,同時要結合工作在實踐中邊干邊學,掌握工作程序和方法,使自己成為一名新時期合格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員。
三、建立法律援助經費保障體系。在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建立之初,首先強調政府的責任非常重要。這是法律援助自身性質使然,也是我國法律援助制度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但同時,考慮到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現狀,動員全社會力量都來參與這項施惠於弱勢群體的新興事業,建立以政府為主體,全社會共同參與籌措資金的法律援助經費體系,將更加有利於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在新形勢下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服務職能,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對於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它是國家對法律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的切實保障;是訴訟當事人依法享有權利、實現司法公正的切實保障;它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保障社會穩定和經濟體制改革決策的順利實施;它完善法制,保障法律規定的社會關系的實現。
8. 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幾點建議
存在的問題
(一)是有限的法律援助資源與大量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間的矛盾較突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方面有眾多的法律援助需求者,特別隨著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和普法宣傳的深入,廣大群眾尤其是社會特殊群體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法律援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援助案件范圍擴大後,須援助案件數急劇上升。以工傷和勞動合同糾紛為例,2010年羅庄區仲裁委辦理293件,今年辦理188件,上述案件中,根據上級文件規定,凡是農民工的都屬於法律援助案件,每年就有150件左右;另一方面,由於列入區財政辦案補貼經費較少,能夠用於法律援助的資源有限,受到人力、財力等條件的限制,法律援助中心只能量力而行,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僅限於刑事指定辯護案件以及經濟特別困難的當事人尋求法律援助的案件,其他許多依法可以獲得法律援助的事項,我們還無力顧及。
(二)是法律援助隊伍人員編制不足、專職律師缺乏。法律援助工作站是依託基層司法所設立的,人員由司法所人員兼任。目前我區各基層司法所佔編人員僅1個,既要負責司法所的工作,又要負責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這無疑增加其工作負擔,影響工作效率。其次,專職律師缺乏,目前羅庄區法律援助中心在崗的只有一名專職法律援助律師。
(三)是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不高。由於經費的制約,該區訴訟案件辦案補貼發放辦法是2006年制定的,訴訟案件每件補貼500元。2012年制定了非訴調解案件補貼辦法,每件補貼50元,有時連律師支出的交通費都難以沖抵,導致律師辦案熱情低。有些承辦人員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工作中走過場,准備不認真細致,直接影響案件質量;有的法律援助承辦單位將援助案件大多交由年輕律師和實習律師辦理,缺乏資深律師必要的指導,辦案質量不高。
(四)是經濟困難證明缺乏完善的制度。1、雖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但公民如何證明自己達到經濟困難標准,現在全國范圍內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實踐中的做法是要求公民提供鄉鎮或者街道政府蓋章確認的經濟困難證明。申請人到鄉鎮街道出具證明較為困難,一是街道未必配合;二是街道未必了解情況,也不願出具。2、對於申請人提供的經濟困難證明是否屬實,以法律援助中心的人力和財力幾乎無法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
(五)是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銜接機制和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不完善。1、在《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十八條做出了救助應援助,援助應救助的規定,但相互之間的銜接缺乏具體的制度。2、刑事法律援助與法院的配合,在《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二條做出了規定,但目前與公安、檢察尚無明確有效的配合機制。
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不但要向人民群眾宣傳,還要向領導幹部宣傳,讓他們真正意識到法律援助工作是依法治國不可或缺的事業,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真正把法律援助事業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從人員編制和經費保障等方面保障法律援助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提高辦案質量方面。應建立資深律師優先辦案制度,根據律師專業優勢,建立資深律師名錄,根據案件分類,優先指派相關專業的資深律師承辦。因縣區律師人數較少,專業面較窄,對有些專業案件指派律師可打破地域限制。
(三)完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1、建立最低經費保障標准。法律援助既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一項社會事業,法律援助的資金來源主要由政府財政負擔,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時,應當根據當地人口,建立起政府對法律援助的最低經費保障標准。2、積極開辟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捐助,但如何接受、由誰接受捐助卻沒有明確。可參照慈善基金和光彩基金的模式,在市、縣(區)設立法律援助基金會,依法募集社會的捐助。也可在慈善基金中設立法律援助專項基金,通過慈善基金會接受社會捐助,並明確政法系統的捐助列入法律援助專項基金,用於法律援助事業。
(四)建立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只是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因此,應在全省或全市范圍內制定統一的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我們的做法是讓村居、鄉鎮街道司法所、民政所參與出具經濟困難證明,並由司法所代為向申請人單位或村居核實。這樣不但了解情況,也方便申請人。
探索建立困難群眾申請法律援助免審查經濟困難制度。應與民政部門聯系,建立困難群眾資料庫,將城鎮低保、農村低保等群眾納入,凡是困難群眾資料庫中的,申請法律援助均免審查經濟狀況。這樣方便群眾,無需申請人再到村居、鄉鎮街道開經濟困難證明。
(五)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的銜接應由司法行政機關與法院聯合出台具體規定,就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轉司法救助程序、公函樣式和負責部門作出具體規定。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我們的做法是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派代理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直接與申請人簽訂協議,安排律師代理訴訟。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應由政法委牽頭盡快建立。刑事法律援助我們與法院的做法是由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定辯護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指派律師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
9. 司法局的職能是什麼
司法來局的主要職能是研究起草源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編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主要職能介紹如下:
1、負責組織、指導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2、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3、負責管理本市律師、法律援助工作和公證機構及公證活動;研究律師、公證工作的改革與發展,並提出實施辦法。
4、負責管理本市法律服務機構和在京設立的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指導本系統的社會團體工作。
5、指導和管理本市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工作。
6、負責本市仲裁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7、負責本市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9)脫貧攻堅法律援助的工作擴展閱讀
司法局的業務處室:
1、辦公室、法制處、研究室、法制宣傳處。
2、律管處、公管處、基層處、司法考試處。
3、計財處、法援處、審計處、行政處。
4、組織處、人事警務處、宣教處、老幹部處。
5、紀檢委(監察處)。
10. 政府出面可以免費為貧困老百姓打官司的嗎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抄府設立襲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的條件可分為一般條件和特殊條件。
(一)一般條件
一般條件是對中國公民普遍適用的條件,它是指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並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我國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二)特殊條件
特殊條件主要指刑事案件被控一方獲得法律援助應具備的特殊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2)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3)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