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律工作者叫什麼名稱
① 法律工作者就是律師嗎
律師與法律工作者都是法律服務業的從業人員,但是二者之間存在重要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1、從業的法律依據不同。律師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依法執行業務,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法律工作者是依據司法部發布的《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從事法律服務工作的。也就是說律師是依法執業,法律工作者是依部門規章執業。
2、法律服務執業的范圍不同。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律師可以被委託為辯護人。因此,法律工作者從事刑事辯護業務,沒有法律依據,也沒有部門規章依據。也就是說律師可以從事刑事辯護,而法律工作者沒有此項許可權。
3、取得執業資格的條件不同。律師法規定,律師執業,應當取得律師資格和律師執業證書。取得律師資格應當經過國家統一的司法考試。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我縣法律類專科也可),經國家司法考試合格的,才能取得律師資格。法律工作者執業資格要求具有高中或者中專以上的學歷,從2000年起由司法部統一組織執業資格考試。
4、執業的單位不同。我國律師法規定,律師應當在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法律服務工者者取得資格後,被基層法律服務所決定聘用,方可申領執業證。
② 我想問法律工作者主要是做什麼工作,和律師有什麼區別,法律工作者他的職稱是什麼
你好,法律工作者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法律工作者指的是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包括法官、律師等;狹義的法律工作者即專指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法律工作者都是律師。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國剛恢復律師制度,律師還很稀少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一種起臨時補充作用的組織。
成為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不需要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但需要經考核取得資格,具有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書,在法律服務所中執業。除了不能代理刑事及涉外海事民商的案件等,其他業務范圍幾乎和律師一致,以至於常會讓人誤以為就是「律師」。
而律師是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並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想要快速地判斷其是否是律師,方法很簡單:看他們的證件。律師是有律師執業證的,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持有的是法律工作者證。
③ 與法律有關的職業有哪些
以下是幾個與法學職業相關的職業:
1、律師。不同於古代的訟師、狀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內師執業證書,接受容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2、法官。它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
3、檢察官。它是依法行使國家檢察權的檢察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和助理檢察員。
4、公證員。該專業職務是為了完善公證制度,提高公證人員的專業水平,實現公證隊伍的專業化,保證公證質量,而根據公證工作的性質和公證業務的實際需要而設置的專業工作崗位。
5、仲裁員。指具有法律知識、從事經濟貿易等專業工作並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具有同等專業水平的人員
④ 「法律工作者」是什麼
法律工作者是抄從事法律服務執襲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根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第二條 符合本辦法規定的執業條件,經司法行政機關核准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在基層法律服務所執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第三條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職責是按照司法部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執業要求,開展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法治建設。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其合法權益。
(4)公司法律工作者叫什麼名稱擴展閱讀: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為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維護其在執業活動和本所管理工作中應享有的合法權利,保障其應享有的勞動報酬、保險和福利待遇。
第二十條 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建立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實績和遵守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情況的年度考核制度。年度考核結果分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等次。年度考核結果應當作為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獎懲的依據。
⑤ 什麼是法律工作者。
有兩種意思,一種是與法律有關的職業人員,如法院法官、檢察院檢察官、律師。
另一種是指,為社會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但又沒有律師資格證只是法律工作者證書的人員。
⑥ 古代有法律顧問嗎法律顧問屬於公司員工嗎需要每天打卡上下班嗎法律顧問需要有律師證嗎
古代沒有聽說有法律顧問。
法律顧問可以是公司員工,也可以不是公司員工。所以,不是公司員工的,不需要上下班打卡。
法律顧問不一定是律師,所以,不一定有律師證。但是,律師可以法律顧問。
⑦ 律師和法律工作者的區別
A 律師與法律工作者的區別
司法行政部門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與我國《律師法》上的律師是有本質的區別。建議公民在聘請律師時應當查驗其執業資格證,沒有律師資格證的,很可能是法律工作者或者其他非律師的人員。
(1)名稱上的區別:律師的執業機構叫「某某律師事務所」,對外執業統稱律師,執業持《律師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執業機構叫「某某法律服務所」,對外執業統稱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持《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
(2)業務上的區別:律師可以從事刑事訴訟業務,法律服務工作者不得從事此項業務。
(3)法律工作者不是律師,不能跨省辦案。
(4)現在廣東、上海、北京等發達地方已經不允許法律工作者出庭參加訴訟活動。
(5)律師要求是法律本科。跟對法官、檢察官的要求是一樣的,必須通過全國司法考試,司法考試的通過率很低,且必須具備本科以上學歷。
基層法律工作者與律師相比,素質偏低,不能滿足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高素質要求,很難勝任專業性要求極強、技術性要求極復雜,政策性要求極高的法律職業。
根據我國司法部的部門規章,成為法律工作者的條件是:
1、具有高中文化程度;
2、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
法律工作者僅是由地方司法機關組織考試或考核即可取得證書,通過率為99%以上,與《律師法》規定的成為律師的條件有很大差距。這樣的條件已經很難勝任日益復雜、技術性極強的法律工作。
⑧ 律師事務所有哪些職位
律師事務所常見職位的有如下幾種職位:
1、合夥人
合夥人是股權投資基金的管理機構或自然人,英文簡稱為GP。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2、執業律師
執業律師,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並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合法律師。
3、實習律師
實習律師:是取得律師資格或法律職業資格證書者,沒有律師執業經歷,領取實習律師證後,在律師事務所實習的人員,以剛畢業的法學學生為主。
4、律師助理
律師助理 是辯護、代理律師所在律師事務所的其他律師和申請律師執業實習人員。
5、行政人員
行政人員是加有修飾詞「行政」的人員,屬於前偏後正的片語,是指具有依法、章程負責或行使執行權、管理權和領導權的人員。
(8)公司法律工作者叫什麼名稱擴展閱讀:
律師事務所的合夥形式:
有合夥制律師事務所,也有律師個人開辦的個人所,律師合作開辦的合作制律師事務所。前者與法律顧問處的性質相同,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後者是在改革、開放中新出現的,實行自負盈虧,獨立核算。它們從事的法律服務內容沒有什麼區別。合夥律師事務所可以採用普通合夥或者特殊的普通合夥形式設立。
合夥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按照合夥形式對該律師事務所的債務依法承擔責任。
⑨ 法務全稱
法律顧問。
【拓展資料】
法務是指在企業、事業單位、政府部門等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內部專門負責處理法律事務的工作人員。
法務與法律相關人員的區別在於:1、法務是單位的法律顧問,專職服務於公司。法律相關人員是獨立於單位外的法律工作人員;2、隨著社會發展,更多大型企業要求法務必須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並領取法律相關人員執業資格。和法律相關人員不同的是,法律相關人員更多從事訴訟業務,而法務更多處理非訴業務,法務是企業風險綜合管理者。
預防風險、謹慎處事仍將是法務工作的基本基調,爭取無爭無訴是法務工作的根本目標。法務是一份"保守"的工作,傾向於低風險操作,在保障公司利益的情況下追求效率。
多學多問多了解,多理解多溝通多配合是法務工作的基本方法。通過望、問、聽的方式來了解公司法律事務的運作流程、獲得相關部門的理解與配合,關注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不僅要做問題的發現者,更要做麻煩的解決者。
摸清各個部門風險,理清各類工作流程。與同事們繼續保持良好的配合協同,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工作使命,一同降低風險,預防爭訴,提高效率。遇到法律問題可以及早的發現並提出,將法律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1、合同類業務:擬定/送審/修改通知→當事人溝通(合同目的、合同背景及要求)→合同擬定/審查/修改(目的性、完整性、明確性、合法性、風險程度等方面)→提交成果----反饋(範本化/相關問題處理)。
2、咨詢類業務:咨詢請求→搜索信息(咨詢對象、事件背景、當事人要求)→准備答復(方式選擇、內容整理)→答復----反饋(形成建議/意見)
3、建議、意見類業務:自主觀察/信息收集/反饋→思考(性質劃分、如何應對)→作出建議/提出意見(法律/管理角度)----反饋(制度化/移交其他部門)。
4、爭議處理/訴訟輔助類業務:部門反饋/公司指令→根據法律要求/法律相關人員工作指令收集整理材料→提供證據材料支持/法律支持→參與具體過程→結案/爭議進展動態報告----反饋(規范化措施建議/預防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