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雷鳴律師
A. 上海市律師協會的領導成員
會長:盛雷鳴
副會長:陳乃蔚邵曙范黃綺錢翊梁周天平管建軍
理事會:版
理事(共35人,以權姓氏筆劃排列)
王萍 尹燕德 葉杭生 劉大力 劉習贇 劉逸星 江憲 許強 李志強 吳堅
張志君 張慧卿 陸胤 陳乃蔚 陳剛 邵曙范 羅潔 金立宇 周天平 周仁昌
周朝華 胡光 洪亮 錢奕 錢翊梁 唐勇 陶武平 黃亞忠 黃綺 盛雷鳴
蔣信偉 韓炯 傅強國 游閩鍵 管建軍
監事會:
監事長:厲明
監 事(共7人,以姓氏筆劃排列)
田波 沈偉明 楊波 林東品 金纓 陳進龍
B. 法律思維是一種批判性思維嗎
法律思維
法律思維是法律職業者的特定從業思維方式,是法律人在決策過程中按照法律的邏輯,來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或叫思維方式。 一位普通人看到鍾表不走了,可能會說「這只鍾表壞了」,但一位法官或律師看到鍾表不走了,只會說「這只表不走了」,絕不會說「這只表壞了」。這就是普通人與法律人思維的不同。
中文名
法律思維
人物
法律職業者
類別
特定從業思維方式
步驟
7步
快速
導航
定義
其他觀點
基本特徵
基本規則
意義
步驟
法律思維信息
法律思維介紹
在目前我國法學界有關法律思維的研究尚屬薄弱環節,甚至在正規法學教材中也很難找到這種提法。但是在法治背景下研究法律思維意義重大,其不僅是法律職業者對自身工作方法的反思,更是凸顯法治自身張力的積極嘗試。
法律思維
從邏輯角度而言,法律思維因「法律」一詞作定語而應歸於思維這個屬概念,法律思維離不開思維的一般規定性。因此,要界定法律思維的概念,首先應該從考察普遍意義上的思維入手。思維作為人腦的特有機能和人類特有活動,眾多學科如邏輯學、哲學、心理學、生理學等都以其為對象開展科學研究。由於研究角度和學術語境的差異,思維不可避免地具有多義的特徵。
定義
《辭海》對思維的定義也有三:
(1)思考;
(2)理性認識或者理性認識的過程;(3)相對於存在而言,指意識、精神。對思維進行類型化的考量,可作出不同的分類:按照思維的發展趨向,思維可以分為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按照思維的構成機制可以分為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靈感思維;按照思維的對象和方式可以分為法律思維、政治思維、倫理思維、經濟思維等……法律思維僅是諸多思維中的一種。
法律思維
法理學意義上的定義:
法律思維方式是一種特殊思維,它指職業法律群體根據法律的品性對人的思維走向進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一種思維定勢,是受法律意識和操作方法所影響的一種認識社會現象的方法。
法律思維方式的特徵主要包括:法律思維是一種規范性思維;是一種站在人性惡的立場上思考的一切行為的思維方法;是一種求實的以尋求利益為目的的思維方法。[1]
其他觀點
有人認為,法律思維是按照法律的邏輯來觀察、分析、解決社會問題的思維方式。也有人認為,法律思維是一種特殊的思維,主要是指職業法律群體根據法律的品性對人的思維走向進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一種思維定勢,是受法律意識和操作方法所影響的一種認識社會現象的方法。還有人認為,法律思維是根據法律的既有規定,通過推理、判斷、程序和自由心證,也即通過法律方法給爭議雙方一個解決問題的結論,注重的是對法律事件的處理。概言之,法律思維是諸多思維中的一種,它以法官或律師的思維為典型代表,是指根據法律進行的思維,目的是探索事物的法律意義。
法律思維
基本特徵
1、法律思維是主體認知客體的一種方法。法律思維的主體是指法律職業者,主要包括法官、檢察官、律師等;客體是指法律規范和客觀現實。自從有了人類社會,世界就分為主體和客體兩部分。主體和客體相分而結成認識關系②,認識的方法就是作為主體的人的思維。法律是人類思維創造的產物,同時又具有獨立於人類而存在的客觀性,徒法不能自行,法律理論為法律介入社會生活提供了依據,法律思維則為法律與人類社會生活的互動提供了方法。
法律思維
2、法律思維是主體從現象到本質以達至法律真實為最低標準的一個思考過程。進入法律視野的客觀事實經常呈現紛繁雜陳、雜亂無章的現象。這些現象背後隱藏著事物的質的規定性。法律思維作為理性的思考方式,需要對大量的現象進行分析加工,「無數客觀外界的現象通過人的眼、耳、鼻、舌、身這五個官能反映到自己的頭腦中來,開始是感性認識。這種感性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③這種飛躍本身就是思考的結果。但是,由於法律思維的對象一般都是發生過的事實,法律職業者只能根據符合程序要件的當事人的主張和舉證,以及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的信息和證據進行分析判斷。只能達到程序要求的法律真實,而不可能完全再現客觀真實。
C. 食品安全根源到底是法律還是道德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問題頻頻出現的根源,究竟是法律監管不足還是道德淪喪所致? 「小悅悅」事件折射出了社會問題,需不需要為「好心人」設立法律的防火牆呢?這些貼近老百姓生活的社會熱點,在上海律師辯論賽半決賽的賽場上被越辯越明。
食品安全中的法律與道德
開場辯題就是針對大家都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
正方從法律角度切入,認為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是法律監管不力所致。雖然我國不缺少法律,也不是缺少執法,但系統的法律監管應當及時和科學,不是有監管就等於監管得力。目前我國食品標准落後,監管混亂,預警機制缺失,監管部門職責不清,處罰力度明顯不足,這都是食品監管不力的表現。
食品安全問題有的與道德有關,有的與道德無關。因為食品安全問題有時是因天災等不可抗力所導致, 「可見道德非但不是主要原因,有時連原因都不算。」正方表示,即便有人確實道德水平不高,但只要法律監管得力了,也不會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如果當法律向人們昭示違法成本很低,而所得很高時,他就會心動。客觀上,即便行為人將心動付諸為行動,如果市場准入機制足夠嚴格,那麼有毒有害的食品也無法流向市場。 「蒸饅頭時念段道德經,炒菜時念段聖人訓,食品安全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嗎?全面覆蓋,全程負責才是杜絕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本。」正方辯手詼諧的語句引得全場一片掌聲。
而反方則據理力爭,認為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是道德淪喪所致。辯題的題眼是兩個:「主要」和「所致」。「所致」表明要探究的是引發的原因,而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主要」表明食品安全的成因確實很復雜,要討論的是眾多的原因中那個最根本,不能將食品安全中的種種表象,簡單地等同為原因。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形形色色的,其中最令人關注和憤怒的是人為的如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質所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
在駭人聽聞的事件背後,是生產者、銷售者利慾熏心,貪得無厭;而作為監管者的執法人員與黑心商家狼狽為奸,或者明明有機會查處卻聽之任之。在這種道德淪喪面前,法律的監不監管早已成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游戲,忠於職守、誠實信用竟然變成了一種奢談,這才是問題根源。 「一個丈夫出軌是他花心,難道100個丈夫出軌就是妻子監管不力嗎?」反方辯手與正方針鋒相對,指出執法不嚴實際上是個職業道德問題,是執法的人員不執行法律,徇私舞弊,拋棄了應有的職業道德。如果將這個歸咎於法律那麼離真相就越來越遠。生產環節至關重要,正是商家道德淪喪這才導致了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
該不該為「好心人免責」立法
彭宇案,讓攙扶老人成為了 「高危行為」, 「小悅悅」事件折射出的是社會冷漠還是人們的心有餘悸?第二場比賽就圍繞著這一社會 「怪現象」展開討論, 「為好心人免責立法利弊孰大?」
值得一提的是正方選手,全部來自前幾輪惜敗隊伍中的優秀辯手。這支由復活選手組成的「全明星聯隊」,從大家關心的「小悅悅」事件入手,用感性的語調表達了社會對於好心人的呼喚,對於為好心人免責立法的需求。「要對好心人以制度保障,讓好心人不再有後顧之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善的種子,通過立法,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我們想對小悅悅說,愛還在,天使已經回來。」
正方提出的一組網路調查數據印證出,在由於「好心」所致的爭議中,「好心人做不得」在某種程度上已演化成社會共識,因此好心人免責立法能讓好心人在做好事時不再有後顧之憂,好心人行善不再承擔巨大風險。「如果救人成為了高危行為,我們要做轉身帝,轉身就走嗎?」正方的反問讓現場的觀眾都感同身受,「讓社會上的好心人更多一點,讓社會更有溫情,利大弊大不言而喻」。
反方則更多地從法律的理性角度予以反駁。在反方看來,為好心人立法弊大於利。首先,這屬於重復性立法,目前關於好心人的法律條文有十幾種,散見於多部法律,不存在著法律空白。 「道德生病了,卻讓法律去吃葯。我國已有了組合性立法。不能將立法推向極端。 」其次,這屬於極端化立法,現實生活中不乏「好心辦壞事」的案例,專門為好心人立法,極易創造一個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權階層。 「好人一生平安只能是一句祝福語,不能成為法律用語。否則道德將繼續滑坡,法律莫名 『摔倒』。」反方認為 「相比立法,普法顯得更為迫切。」
最終,黃浦盧灣隊、閔行弘閔隊勝出。 3月17日勝出隊還將上演冠軍爭奪賽,而浦東2隊、復活選手聯隊也將於同日爭奪第三名。
專家點評
這是在搶奪辯題的邏輯戰場
觀眾看的是熱鬧,而對於到場的專家聽的則是 「門道」。本場比賽延續了專家點評的模式,而點評也成為了整場比賽畫龍點睛之筆。
開賽前,市律師協會會長盛雷鳴指出,本屆辯論大賽的辯題既兼顧了法律方面的專業水平,也兼顧了社會性。雖然上場的只是100名左右的律師,但他們的背後有著一個強大的後援團,其中包括了共同研究剖題,確立辯論思路和教授論辯技巧的教練。前三輪比賽分外精彩,難分伯仲。為此,大賽專門設立了復活機制,在惜敗的隊伍中選擇優秀的辯手組成復活選手聯隊。這也和大賽發現人才,鍛煉人才,培養人才的宗旨相吻合。
第一場比賽後,曾參加首屆全國律師辯論大賽獲總冠軍及優秀辯手獎的周知明律師首先進行點評。他的評點從三個角度進行:格調、邏輯和美感。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辯題,是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作為一個社會毒瘤,該怎麼找到它的成因。」正方立論之初,提出了三個看法,法律現狀對於食品安全問題造成了影響和推動。食品安全問題不全部和道德有關。不管道德好與壞,只要法律監管得到也可以避免食品安全問題。 「這是在搶奪辯題的邏輯戰場。」而反方則抓住了兩個核心要點:主要和所致。 「100起公共安全問題,大多是人為道德因素引起。道德淪喪在先,法律有滯後性,道德淪喪貫穿生產銷售整個過程。」雙方大量使用排比增強辯論氣勢,圍繞爭議焦點提升論證高度,這些都讓這場比賽充滿張力。
第二場比賽的點評嘉賓王嶸律師是十年前奪冠全國賽的上海律師辯論隊教練之一。作為辯論的行家,他對第二輪的辯題也充滿感慨。他認為,辯題圍繞 「社會病」,正反雙方一方偏情,一方重理,都在辯題的理解和認識上下足了功夫,層層遞進,讓人耳目一新。 「辯論之後,我想社會各界對於立法的思考會有一種新的認識,而我對於自己的職業也感到自豪,為這個職業能夠推動法治進程而自豪。」
本次比賽還邀請了社會人士作為特邀觀察員。東方衛視著名主持人駱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認為食品安全的底線是監管,更高要求是道德,而好心人免責立法則可以舉其優而攻其弊,是否好心人也應看主觀動機。駱新認為,辯論目的並非要比出輸贏,重要的是辯論賽帶來的思考和啟發,包括以辯會友,發現人才和傳播法律等。
D. 如何安置單位的精神病人
摘要
當前社會正處在快速發展的轉型期,各行各業競爭激烈。不少職場人都處於精神亞健康的狀態,有些甚至發展到了心理疾病的程度。可能是出於對「精神病」的偏見,很多企業對於如何安置精神疾病員工都感到非常棘手,如臨大敵。本文簡要介紹單位在安置「精神疾病員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全文共2601字,閱讀預計需要6分鍾。
作者 | 觀韜中茂上海辦公室 張勃 聞瓊
責編 | 觀韜中茂上海辦公室 盛雷鳴
當前社會正處在快速發展的轉型期,各行各業競爭激烈。不少職場人都處於精神亞健康的狀態,有些甚至發展到了心理疾病的程度。可能是出於對「精神病」的偏見,很多企業對於如何安置精神疾病員工都感到非常棘手,如臨大敵。本文簡要介紹單位在安置「精神疾病員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一
精神疾病並不特殊
無論員工患有生理疾病,還是患有精神疾病,總體上都是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規定進行處理。即處於法定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不得隨意解除勞動合同。醫療期滿後,員工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行使單方解除權。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
關於精神疾病員工享有「24個月醫療期」的不同理解
如前所述,計算精神疾病員工享有的醫療期是企業確定安置方案的重要前提之一。針對精神病等特殊疾病的醫療期問題,勞動部曾專門發文進行釋明。
《勞動部關於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5〕236號)第二條:
「關於特殊疾病的醫療期問題
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對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癒的,經企業和勞動主管部門批准,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司法實踐中,對於如何理解上述條文中的「24個月醫療期」衍生出了兩派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精神病員工的醫療期不得少於24個月。
以上海地區為例,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在(2012)浦民一(民)初字第9908號判決書中明確:
「根據勞部發〔1995〕236號文規定,對某些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癒的,經企業和勞動主管部門批准,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基於原告已確診為精神分裂症,且目前尚在治療中,病情欠穩定,據此,原告依法可享受的醫療期不低於24個月。」
第二種觀點認為,仍應按照患精神病員工的實際工作年限計算醫療期。
《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於疾病醫療期問題的復函》(粵勞社函〔2004〕250號)第二條:
「二、職工患特殊疾病的醫療期也應按勞部發479號文規定執行,即根據本人實際工作年限、在本單位工作年限計算醫療期,而不能理解為患特殊疾病的最少有24個月的醫療期。」
筆者建議,用人單位應結合所在地的地區規定或裁審口徑來確定患有精神疾病員工的醫療期。
三
醫療期滿後的方案選擇和風險提示
1
單方解除
醫療期滿後員工仍無好轉,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單位可以行使單方解除權。
但需要注意,如用人單位決定解除醫療期滿的精神疾病員工,應事先協助員工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確認喪失勞動能力等事實。如員工或其監護人拒絕的,則應通過發函或其他書面形式固定相關過程。
(2017)京03民終7403號案件中,員工患有重度抑鬱。醫療期滿後,公司與員工進行了談話,相關對話能夠反應出員工精神狀態不佳。隨後,公司以該員工不能從事原工作,亦從事不了單位安排的其他工作為由解除了勞動合同。然後,兩審法院最終均認定公司解除違法,應當支付違法解除賠償金。其理由為:
「本院認為,即使聯邦快遞公司主張的張緒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情況確實存在,聯邦快遞公司亦應當向勞動鑒定委員會提出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針對張緒的勞動能力進行鑒定。聯邦快遞公司雖主張系張緒的原因未進行勞動能力鑒定但並未提交充分證據予以佐證,本院對此上訴主張不予採信。綜上,聯邦快遞公司在未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的情況下直接以張緒不能從事原工作亦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其他工作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實為不妥。關於聯邦快遞公司主張其解除勞動合同合法的上訴理由,本院不予支持。一審法院認定聯邦快遞公司解除行為違法並判決支付違法解除賠償金符合法律規定。」
2
協商解除
用人單位可與精神疾病員工及其監護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關系。
協商解除方案本是上佳之策。但在實務中,即便單位與員工簽訂協商解除協議,但因為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可能會因員工被認定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而導致解除協議無效。
如協議被認定為無效的,單位將面臨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或恢復勞動關系的後果。
案號:(2015)滬一中民三(民)終字第1950號
案情:
劉偉傑原系德爾福公司員工,自2003年3月起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09年4月9日,劉偉傑至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進行門診治療。
2009年4月14日,德爾福公司出具「關於劉偉傑的處理決定」,主要內容為:「鑒於目前劉偉傑的實際情況,決定給予劉偉傑帶薪休養6個月······」等。此後,劉偉傑一直病假。
2013年4月25日,德爾福公司在未經劉偉傑法定代理人同意的情況下,與劉偉傑簽訂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2013年10月,劉偉傑提起仲裁,要求恢復勞動關系。
一審時,法院委託司法鑒定中心對劉偉傑的民事行為能力進行鑒定,鑒定結論為:
1、劉偉傑患有分裂型障礙;
2、劉偉傑於2013年4月25日在簽訂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時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3、劉偉傑對本案目前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判決結果:
一審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認為,德爾福公司雖主張雙方簽訂的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是在劉偉傑一再要求下,在平等協商的前提下簽訂的,但由於劉偉傑當時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缺乏相應的締約能力和處分能力,故在未經劉偉傑的法定代理人同意的情況下,德爾福公司與劉偉傑簽署的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不具有法律效力。德爾福公司與劉偉傑解除勞動合同不符合法律規定,且劉偉傑於2009年4月14日起即未在原崗位上班,而是一直處於休病假的狀態,故在劉偉傑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原審法院對此予以支持。
判決後,德爾福公司不服,提起上訴。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維持了原審判決。
《民法總則》第二十二條規定: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筆者提醒,如果員工患精神疾病,則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用人單位與其簽訂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或其他法律文書時,應邀請其法定代理人一並到場共同簽署,避免後患。
我們下期再見!
作者簡介:張勃,觀韜中茂上海辦公室合夥人、律師。張勃律師曾擔任上海市閔行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兼職仲裁員,現任觀韜中茂上海辦公室勞動法團隊負責人。張勃律師擅長人力資源相關法律服務,業務涉及企業勞動爭議案件處理、集體協商、企業規章制度制定與完善、企業並購中人力資源管理合規審查、企業經濟性裁員等。
Email:[email protected]
作者簡介:聞瓊,觀韜中茂上海辦公室律師。聞瓊律師曾於知名外資企業擔任法務工作,在企業合規管理方面具有實務經驗。自執業以來專注於人力資源管理及爭議解決等領域。現為多家客戶單位提供勞動爭議案件處理、集體協商與談判、企業規章制度設計與完善、薪酬結構與用工模式的合規籌劃、並購重組等資本運作中的人員轉移及裁員安置等
E. 食品 安全 的心 德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問題頻頻出現的根源,究竟是法律監管不足還是道德淪喪所致? 「小悅悅」事件折射出了社會問題,需不需要為「好心人」設立法律的防火牆呢?這些貼近老百姓生活的社會熱點,在上海律師辯論賽半決賽的賽場上被越辯越明。
食品安全中的法律與道德
開場辯題就是針對大家都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
正方從法律角度切入,認為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是法律監管不力所致。雖然我國不缺少法律,也不是缺少執法,但系統的法律監管應當及時和科學,不是有監管就等於監管得力。目前我國食品標准落後,監管混亂,預警機制缺失,監管部門職責不清,處罰力度明顯不足,這都是食品監管不力的表現。
食品安全問題有的與道德有關,有的與道德無關。因為食品安全問題有時是因天災等不可抗力所導致, 「可見道德非但不是主要原因,有時連原因都不算。」正方表示,即便有人確實道德水平不高,但只要法律監管得力了,也不會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如果當法律向人們昭示違法成本很低,而所得很高時,他就會心動。客觀上,即便行為人將心動付諸為行動,如果市場准入機制足夠嚴格,那麼有毒有害的食品也無法流向市場。 「蒸饅頭時念段道德經,炒菜時念段聖人訓,食品安全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嗎?全面覆蓋,全程負責才是杜絕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本。」正方辯手詼諧的語句引得全場一片掌聲。
而反方則據理力爭,認為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是道德淪喪所致。辯題的題眼是兩個:「主要」和「所致」。「所致」表明要探究的是引發的原因,而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主要」表明食品安全的成因確實很復雜,要討論的是眾多的原因中那個最根本,不能將食品安全中的種種表象,簡單地等同為原因。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形形色色的,其中最令人關注和憤怒的是人為的如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質所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
在駭人聽聞的事件背後,是生產者、銷售者利慾熏心,貪得無厭;而作為監管者的執法人員與黑心商家狼狽為奸,或者明明有機會查處卻聽之任之。在這種道德淪喪面前,法律的監不監管早已成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游戲,忠於職守、誠實信用竟然變成了一種奢談,這才是問題根源。 「一個丈夫出軌是他花心,難道100個丈夫出軌就是妻子監管不力嗎?」反方辯手與正方針鋒相對,指出執法不嚴實際上是個職業道德問題,是執法的人員不執行法律,徇私舞弊,拋棄了應有的職業道德。如果將這個歸咎於法律那麼離真相就越來越遠。生產環節至關重要,正是商家道德淪喪這才導致了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
該不該為「好心人免責」立法
彭宇案,讓攙扶老人成為了 「高危行為」, 「小悅悅」事件折射出的是社會冷漠還是人們的心有餘悸?第二場比賽就圍繞著這一社會 「怪現象」展開討論, 「為好心人免責立法利弊孰大?」
值得一提的是正方選手,全部來自前幾輪惜敗隊伍中的優秀辯手。這支由復活選手組成的「全明星聯隊」,從大家關心的「小悅悅」事件入手,用感性的語調表達了社會對於好心人的呼喚,對於為好心人免責立法的需求。「要對好心人以制度保障,讓好心人不再有後顧之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善的種子,通過立法,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我們想對小悅悅說,愛還在,天使已經回來。」
正方提出的一組網路調查數據印證出,在由於「好心」所致的爭議中,「好心人做不得」在某種程度上已演化成社會共識,因此好心人免責立法能讓好心人在做好事時不再有後顧之憂,好心人行善不再承擔巨大風險。「如果救人成為了高危行為,我們要做轉身帝,轉身就走嗎?」正方的反問讓現場的觀眾都感同身受,「讓社會上的好心人更多一點,讓社會更有溫情,利大弊大不言而喻」。
反方則更多地從法律的理性角度予以反駁。在反方看來,為好心人立法弊大於利。首先,這屬於重復性立法,目前關於好心人的法律條文有十幾種,散見於多部法律,不存在著法律空白。 「道德生病了,卻讓法律去吃葯。我國已有了組合性立法。不能將立法推向極端。 」其次,這屬於極端化立法,現實生活中不乏「好心辦壞事」的案例,專門為好心人立法,極易創造一個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權階層。 「好人一生平安只能是一句祝福語,不能成為法律用語。否則道德將繼續滑坡,法律莫名 『摔倒』。」反方認為 「相比立法,普法顯得更為迫切。」
最終,黃浦盧灣隊、閔行弘閔隊勝出。 3月17日勝出隊還將上演冠軍爭奪賽,而浦東2隊、復活選手聯隊也將於同日爭奪第三名。
專家點評
這是在搶奪辯題的邏輯戰場
觀眾看的是熱鬧,而對於到場的專家聽的則是 「門道」。本場比賽延續了專家點評的模式,而點評也成為了整場比賽畫龍點睛之筆。
開賽前,市律師協會會長盛雷鳴指出,本屆辯論大賽的辯題既兼顧了法律方面的專業水平,也兼顧了社會性。雖然上場的只是100名左右的律師,但他們的背後有著一個強大的後援團,其中包括了共同研究剖題,確立辯論思路和教授論辯技巧的教練。前三輪比賽分外精彩,難分伯仲。為此,大賽專門設立了復活機制,在惜敗的隊伍中選擇優秀的辯手組成復活選手聯隊。這也和大賽發現人才,鍛煉人才,培養人才的宗旨相吻合。
第一場比賽後,曾參加首屆全國律師辯論大賽獲總冠軍及優秀辯手獎的周知明律師首先進行點評。他的評點從三個角度進行:格調、邏輯和美感。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辯題,是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作為一個社會毒瘤,該怎麼找到它的成因。」正方立論之初,提出了三個看法,法律現狀對於食品安全問題造成了影響和推動。食品安全問題不全部和道德有關。不管道德好與壞,只要法律監管得到也可以避免食品安全問題。 「這是在搶奪辯題的邏輯戰場。」而反方則抓住了兩個核心要點:主要和所致。 「100起公共安全問題,大多是人為道德因素引起。道德淪喪在先,法律有滯後性,道德淪喪貫穿生產銷售整個過程。」雙方大量使用排比增強辯論氣勢,圍繞爭議焦點提升論證高度,這些都讓這場比賽充滿張力。
第二場比賽的點評嘉賓王嶸律師是十年前奪冠全國賽的上海律師辯論隊教練之一。作為辯論的行家,他對第二輪的辯題也充滿感慨。他認為,辯題圍繞 「社會病」,正反雙方一方偏情,一方重理,都在辯題的理解和認識上下足了功夫,層層遞進,讓人耳目一新。 「辯論之後,我想社會各界對於立法的思考會有一種新的認識,而我對於自己的職業也感到自豪,為這個職業能夠推動法治進程而自豪。」
本次比賽還邀請了社會人士作為特邀觀察員。東方衛視著名主持人駱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認為食品安全的底線是監管,更高要求是道德,而好心人免責立法則可以舉其優而攻其弊,是否好心人也應看主觀動機。駱新認為,辯論目的並非要比出輸贏,重要的是辯論賽帶來的思考和啟發,包括以辯會友,發現人才和傳播法律等。
F. 盛雷鳴的介紹
盛雷鳴是上海中茂律師事務所主任、合夥人。畢業於華東政法大學,法學碩士。現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上海市律師協會會長,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副會長、上海市法學會民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案件評查員,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行政復議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仲裁員,上海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上海市市管企業外部董事,上海市委宣傳部「東方講壇」講師團講師,華東政法大學律師事務研究所副所長,上海交通大學「卓越人才計劃」導師,上海政法綜治網法學家顧問團顧問,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SMG)特邀評論嘉賓等職。
G. 盛雷鳴的盛雷鳴事跡
盛律師曾在華東政法大學從事了14年的民商法教學與研究工作。擅長民商事合同、房地產、金融等方面的法律事務,擔任了上海世博會、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上海迪士尼樂園、上海虹橋商務區開發建設項目、上海中環線工程等重大工程項目和上海市財政局、上海市金融辦、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上海總工會、交通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東航集團、上汽集團、上海地產集團、國際集團、上海城投總公司、等諸多金融機構、政府機關、大型企事業單位的法律顧問和服務律師。盛律師近年來還成功辦理了大量在全市乃至全國具有相當影響的訴訟案件。
盛律師曾經為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社會科學聯合會、江西省人民檢察院等機關和專業研究機構開設法學專題講座,並擔任上海電視台、東方衛視等著名媒體的評論嘉賓,每年數十次接受中央電視台、香港《鳳凰周刊》、《解放日報》、《新聞晨報》等重要媒體的采訪發表專業觀點。
盛律師著述頗豐,近年來在專業刊物上發表法律專業論文20餘篇,出版著作3本,並主持多個課題研究,參與多個地方性立法工作。
H.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的協會概況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為全國律師代表大會。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每三年舉行一次全國律師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理事會,理事會選舉本會會長、副會長和常務理事。在全國律師代表大會和理事會閉會期間,常務理事會行使理事會的職權,執行全國律師代表大會的決議。秘書長領導執行機構進行日常工作。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執行機構由秘書長領導,下設:辦公室、會員部、專業委員會工作部、培訓部、國際部(中國國際律師交流中心)、信息調研部。 第八屆中華全國律師協會領導介紹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王俊峰
1962年7月27日出生,漢族,法學博士,中共黨員。第六屆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理事;第七屆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九屆、第十屆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北京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2004年獲ALB最佳管理合夥人大獎;2005年至2006年獲Legal證券領域最佳律師;2006年獲國際金融法律評論最佳律師。榮獲「北京市律師行業奧運工作專業貢獻獎」,「北京市律師行業貢獻獎」,被評為「北京市律師行業優秀共產黨員」等。1986年7月-1993年4月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法律事務部中國環球律師事務所商事部負責人、律師1993年-至今,創立金杜律師事務所,任專職律師;目前當任金杜律師事務所管理委員會主席。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金山
1962年4月出生,漢族,碩士,一級律師,中共黨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黨組成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業務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權益保障委員會主任委員,宣傳聯絡委員會主任委員,金融證券保險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榮獲「全國優秀律師」、「中國律師業特殊貢獻獎」稱號。1994年至今 天陽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呂紅兵
1966年12月出生,漢族,法學碩士、在讀管理博士,中共黨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常務理事,2001-2005年上海市律師協會副會長,2005-2008年上海市律師協會會長。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一屆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仲裁委員會委員、仲裁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金融仲裁院仲裁員。2004年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上海市優秀律師全國優秀仲裁員。1993年-1998年 上海萬國律師事務所主任;1998年-至今 國浩律師集團事務所執行合夥人、首席執行合夥人。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蔣敏
1965年3月生,漢族,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安徽天禾律師事務所主任。六屆全國律協常務理事,安徽省律師協會第七屆會長。安徽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合肥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安徽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安徽省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員。被司法部評選為全國百名優秀律師、被評為安徽省首屆「十佳律師」、被評為「安徽省十大傑出青年」、獲中華全國律師協會頒發的「中國律師業特殊貢獻獎」、獲首屆「安徽省優秀中青年法律專家」稱號。1990年9月-1995年12月 安徽省經濟律師事務所從事專職律師工作;1996年1月-至今 安徽天禾律師事務所主任。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洪波
1959年11月出生,漢族,碩士學歷,中共黨員。第六屆全國律協常務理事,福建省律協第七屆理事會會長,省律協黨委副書記。福建省法學會常務理事,福州仲裁委員會委員、仲裁員;曾獲福建省司法廳、團省委等六部門授予的「優秀青年律師」稱號;被全國百家仲裁委員會評為「優秀仲裁員」。1986年 福建對外經濟律師事務所律師、副主任、主任;2000年-至今 福建新世通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張學兵
1965年10月出生,漢族,研究生,中共黨員。北京市律師協會會長、黨委副書記,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理事。第十一屆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第四屆中央國家機關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獲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律師協會頒發的「傑出律師獎」,2011 年,被中共北京市司法局委員會評為「2011 年北京市優秀黨務工作者」。
1999年-2000年 美國偉凱律師事務所律師;2000年-至今 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主任。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盛雷鳴
1970年3月出生,漢族,碩士,中共黨員。現任上海市律師協會會長、黨委副書記。上海市法學會民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案件評查員、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委員。被評為「上海市十大中青年法學家」、「上海市十大平安英雄」,「東方大律師」、「上海市優秀律師」,「上海市司法系統十大傑出青年」、「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統新長征突擊手」,司法部「法律服務構建和諧社會」先進個人等。
1993年7月-1996年11月 上海對外商貿律師事務所律師;1996年11月-2001年12月 上海市天雲律師事務所律師;2001年12月-至今 上海市中茂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歐永良
1969年1月出生,漢族,碩士,中共黨員。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理事。廣州市第九次黨代會代表。廣東省司法廳、省律協直屬機關黨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榮獲「廣州市十佳律師」稱號,獲得廣州市律師協會頒發的「行業服務特殊貢獻獎」。2010年,獲「廣東省律師行業參政議政傑出貢獻獎」,被評為「全省律師行業優秀共產黨員」。1992年7月-2001年7月 廣東對外經濟律師事務所律師合夥人;2001年-至今 廣東合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主任。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
1964年9月出生,漢族,博士,無黨派。廣東省律師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常務理事。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常委。被評為「全國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榮獲廣東省政協頒發的「優秀提案獎」,2010 年,先後榮獲廣東省律師協會頒發的「全省律師行業參政議政傑出貢獻獎」、「全省律師行業管理傑出貢獻獎」。
1993年起廣東經濟貿易律師事務所律師;廣東大陸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1998年-至今 廣東東方昆侖律師事務所執行合夥人、主任。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劉守民
1965年1月出生,漢族,大學本科,中共黨員。四川省律師協會會長,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理事。成都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成都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委員,成都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專家委員會委員,成都市人民政府法律顧問。榮獲「全國優秀律師」,「成都市十佳律師」,「成都市傑出青年衛士」等稱號,獲全國律協頒發的「中國律師業特殊貢獻獎」。
1986年7月-1993年8月 成都市第三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黨支部書記;
1993年8-至2000年9月 成都四方達律師事務所主任;
2000年9月-至今 四川守民律師事務所主任、首席合夥人。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的主要職責為:
(一)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維護律師的合法權益;
(二)總結、交流律師工作經驗;
(三)組織律師業務培訓;
(四)進行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的教育、檢查和監督;
(五)組織律師開展對外交流;
(六)調解律師執業活動中發生的糾紛;
(七)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律師協會按照章程對律師給予獎勵或者給予處分。 主辦會刊《中國律師》雜志和網站「中國律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