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司並購中國公司的法律
㈠ 總公司在美國被收購了,中國的分公司員工有沒有補償,(勞動合同會終止重簽)
公司被收購,不影響你們勞動合同的履行。(正常進行合同,無補償)。
員工主動提出離職,無補償。
原公司要裁員,你們可以要求按照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賠償金。(每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不滿一年按一年計算,不滿半年按半年計算)
進入新公司後,過一段時間新公司裁員,那麼新公司需要支付經濟賠償金。(每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不滿一年按一年計算,不滿半年按半年計算,該計算時間為原公司和新公司服務的總時間)
㈡ 跨國並購
一、全球第五次跨國並購的新特點 1.並購規模巨大,強強聯合顯著增多,產生了許多「巨無霸」的跨國企業集團。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全球涌現出了許多巨型跨國公司相互之間並購的案例,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如1995年美國迪尼斯公司宣布以290億美元收購美國廣播公司的母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娛樂公司。1999年英國的沃達豐以650億美元並購美國空中通訊公司案。這些跨國公司並購的資產規模巨大,對同行業的其他公司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此次全球企業並購活動不僅表現為大小企業之間的相互吞並,而且發生在兩個勢均力敵的大企業之間的並購日益增多,成為這次並購的顯著特徵。1998年艾克森—美孚兼並案以近790億美元的價格創下了行業並購史上的最高記錄;而2000年新興的互聯網公司美國在線宣布以18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著名的傳統媒體企業時代華納,成為迄今為止美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一宗並購案。 2.並購數量增多,產業進一步向國際化發展。以美國為例,從數量上講,前四次並購浪潮中企業並購數量平均每年分別是530、916、1650和3000起。而在第五次並購浪潮中,1995年在5000起以上,1996年則達到1萬多起的記錄。1995—1997年,美國共有2.76萬家企業參與並購活動,比整個20世紀80年代的數目還多。跨國並購活動的增加,表明市場進一步全球化,產業進一步向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因為跨國並購活動目前主要發生在能源、電信、銀行業,這說明兼並國都在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把傳統產業、夕陽產業轉移到其他國家。這種轉移需要統一的世界市場才能夠順暢。 3.在技術、資本密集的傳統領域出現了超級並購。本來在技術、資本密集的傳統領域,市場集中度已很高,並有壟斷之嫌,但在這次的跨國並購浪潮中,仍出現了多起超級並購案例。如1998年德國戴母勒—賓士汽車公司以400億美元的價格並購美國的克萊斯勒公司,組成世界第二大汽車集團;2000年英國沃達豐以約1320億美元的價格兼並德國的曼內斯曼電訊,成為全球最大的超級並購案例。這些兼並案追求的是能在未來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謀求資源的最優配置,增強企業集團的競爭力。 4.橫向並購顯著增加,換股成為主要交易方式。從並購雙方的行業相互關系劃分,跨國並購主要有三種方式:競爭對手之間的橫向並購、供應商和客戶之間合並的縱向並購和既非競爭對手、又在縱向上不具有現實或潛在橫向關系的企業之間的混合並購。據有關資料顯示,1997-1999年,橫向並購在全部國際並購中的比重由1993年的50%左右上升到70%;垂直並購在全部跨國並購中的比重除1987年一度接近20%外,在1998—1999年間基本保持在10%以下;而混合並購在全球並購中的比重由1993年的4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30%以下。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橫向跨國並購在全球並購中所佔的份額不管是從數量還是價值看都占絕對優勢。從近兩年來世界跨國並購的趨勢看,在企業並購支付中現金支付比例逐漸下降,股票支付方式和混合支付方式的比重逐漸上升。如在美國企業並購中,現金支付比重從1976年的52%降到1996年的33%,而股票支付方式和混合支付方式比重分別從1976年的26%和20%增長到1996年的29%和28%。可見美國企業並購支付方式尤以股票交易為主。 5.跨國企業兼並與剝離並存。一方面各公司爭相並購其他公司;而另一方面也紛紛把與自己主要業務無關的分支機構出售出去。如通用汽車把所屬的電子數據系統公司出售出去,這與第三次兼並浪潮中的多元化經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中國企業參與跨國並購的利弊分析 並購,是指一家企業以現金、證券或其他形式購買取得其他企業的部分或全部資產或股權,以取得對該企業的控制權的一種經濟行為。進入90年代以來,跨國並購浪潮愈演愈烈。發達國家強強聯手進行兼並重組的案例層出不窮,德國戴姆勒-賓士與美國克萊斯勒、法國雷諾與日本日產、德意志銀行與美孚銀行、bp與阿莫科這些大型集團之間的相互並購,極大地增強了各自的競爭實力,使之成為各自產業中的「巨無霸」。而發達國家企業對發展中國家企業的並購數量和金額也在迅速增加,尤其是亞洲金融危機以後,由於亞洲各國資產普遍嚴重低估,歐美一些大型企業集團紛紛斥巨資大舉兼並收購亞洲的企業。 經濟全球化趨勢使跨國公司在世界范圍內建立生產體系,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資源,實現利潤最大化成為必然。跨國並購能使國外企業利用東道國企業原有的生產能力和銷售渠道,一般可以享受東道國給予的優惠政策,同時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跨國公司內部,相比直接商品出口又可減少民族抵觸情緒,因而受到跨國公司的青睞。隨著中國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的逐步深化和中國入世進程的日益臨近,中國也必將越來越深地捲入這次跨國並購的浪潮之中。中國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廉價的各種層次的勞動力,更重要的是中國擁有現實的和潛在的巨大消費市場。對中國國內企業進行並購,既可以減少競爭對手,又可以使跨國公司更加快速有效地進入中國市場。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跨國公司對國內企業的並購也必將大規模地展開。而中國企業相對於跨國公司實力弱小,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上都無法與之抗衡,國有企業改革由於產權、資金等問題步履維艱。為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免遭淘汰,中國企業也希望藉助外資發展壯大,這就形成了並購的基礎。 利弊 一、有利方面 1.可以為國有企業技術改造提供新的資金來源。 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造成國有企業自身積累不足,缺乏技術改造所需的資金,限制了企業擴大再生產的能力。缺乏技術改造所需的資金積累必然導致企業發展缺乏後勁,一遇競爭即面臨困境。國有企業要轉換機制、走出困境,一要靠深化改革,二要靠加大技改投資力度,三要靠減輕負債和社會負擔。這三項措施都需要資金投入。當前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一是銀行貸款,二是企業自籌,三是利用外資。由於企業負債日益加重,償還能力不足,貸款越來越困難;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惡化,已沒有積累的能力。因此,直接利用外資就成為國有企業籌資的重要渠道。直接利用外資嫁接改造老企業對彌補工業技改的資金缺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需要持續地進行技術升級換代,如果沒有持續的技改投入,即使企業目前經濟效益比較好,在長期競爭中也將難以維持。天津的一批家電企業,電子通信產業企業和一些機械工業企業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與外商合資的。這些企業合資後,不僅提高了市場競爭力,而且增強了發展後勁。 2.可以推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不可否認,跨國公司近年來引入中國的技術絕大多數並非是其最先進的,有些甚至是已經處於衰退期的成熟技術,盡管如此,絕大多數技術仍高於國內水平。跨國並購可以推動國內企業的技術進步,並通過技術外溢和擴散等途徑帶動國內同行業企業的技術升級。由中方控股的上海貝爾電話設備公司,現在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程式控制交換機生產企業。在電梯業,我國企業先後與瑞士迅達、美國奧的斯、日本三菱和日立分別在北京、天津和廣州建立四個合資企業。十年間,中國電梯行業在技術上進步了30年,產業規模和產量提高了幾百倍。在四家合資電梯企業迅速發展的同時,有100多家小電梯企業也還在發展,僅有很少一部分的高級電梯需進口。 3.可以促使國有企業轉換機制 傳統的計劃體制下,國企產權關系不明晰,投資主體不明確。近十年來,國企不斷進行改革,但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企業效率與就業之間、骨幹企業與其負擔的社會福利團體之間的關系始終不能有效理清。國有企業引入外國直接投資,實現了國有企業與外商資本的結合,不僅改變了國有企業單一的資產結構,而且通過產權界定、資產評估、建立法人治理結構,使產權關系明晰;國有資產與外資合二為一,資本追逐利潤的屬性便顯現出來,一改國有資產動力不足、約束力軟化的弊端;資本要求增值的本性將毫不留情地排除一切非生產經營因素的干擾,甩掉企業的「包袱」,實現要素的合理組合和技術進步;由於合資企業外商參與管理,並參照合資企業法運作,這就從產權和法律制度上解決了政企不分的問題。與此同時,合資企業採用與現代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在工資制度上引入激勵和約束機制,並依法建立起企業員工的社會保障制度,從而使企業成為能夠與市場經濟完全接軌的市場競爭主體。與此同時,並購重組時國企可以與跨國公司進行協商,採取多種途徑來解決富餘人員的安置和債務償還問題,這對處於停產、半停產和嚴重虧損狀態的國企來說更是一條較好的出路。 4.可以使國內企業更有效地參與國際分工。 根據維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一種產品的生產依次在創新國、其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轉移。在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時候,跨國公司會考慮已有的分支機構和生產能力。在同等條件下,如跨國公司在中國有其權益,會優先考慮將生產轉移到中國來,從而使中國較其他發展中國家獲得一定的技術優勢。 5.可以培養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 通過並購,跨國公司可以將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帶入中國。企業並購後在其中工作的中方技術和管理人員,將構成未來中國企業的有生力量。 二、不利方面 1.技術方面。 技術競爭是企業競爭的核心。前面已經提到,單純依靠並購由跨國公司引入先進技術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跨國公司一貫依靠技術壟斷來實現其對市場的不同程度的壟斷,而且往往對市場壟斷程度越高,就越不願將技術轉移給東道國。跨國公司看重的是東道國的市場,不會心甘情願地在這個市場上培育出一個強勁的對手。以汽車工業為例,據國內學者研究,從50-60年代對拉美汽車工業的控制,到80年代後期對中國汽車產業的控制,跨國公司實行的首先在於非股權控制,而不是以股權控制為主。外國汽車公司直接投資中國的形式是中外合資經營,對建立的「四大中外合資企業」的控制主要不是來自股權控制,而是從市場標准、技術缺口、品牌和知識產權及質量認證等方面,使中國的汽車工業四大合資企業完全置於外方的控制之中。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汽車業(主要是指轎車)自主開發能力以及高水平地達到國際要求的國產化能力難能進步是不令人奇怪的。合資10年,上海桑塔納戴著「十年一貫制」的帽子,並沒有什麼開發能力可言。相反,有跡象表明,限制合資企業中方的自主開發能力是某些外商喜歡用ckd(完全散件組裝)方式的原因。在這種ckd的模式下,中國企業永遠只能獲得即將過時的生產技術,甚至連這種技術也無從獲得。中方盡管擁有多數股權,但技術引進決策權掌握在外方手中,只能淪為跨國公司全球生產體系中的低級加工組裝工廠。這反映出跨國公司始終將核心技術和研究開發掌握在母國手中,對東道國的技術進步作用極為有限。 跨國並購後,跨國公司子公司可以通過對當地技術研究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科技開發素質,這可能改善國內的技術創新環境,因為科技開發人員可以在國內外廠商之間流動。但是,外資進入國內市場,同時還會提高技術人員的僱傭成本,這就從相反的方向影響了研究開發成本。而且,正是由於財務雄厚的跨國公司抬高了技術人員薪水,國內企業的研究與開發隊伍穩定性更差了,這可能對這些企業技術創新過程的連貫性帶來深刻的影響。總的看來,跨國公司對國內廠商創新能力這方面的影響非常復雜,很難估測其凈效應。 技術擴散是國內廠商研究開發創新動力和能力受影響的另一渠道。由於研究人員在公司間的流動性導致的技術泄密、產品拆裝等模仿手段的使用,以及跨國公司本身的示範作用等因素,都避免不了導致跨國公司技術不同程度的無意擴散。它雖可能使國內廠商獲益,卻也會抑制它的技術創新動機。在存在技術擴散的環境,不僅模仿者的產品會使創新廠商失去一部分市場,使後者無法實現其創新的全部價值,而且模仿者還提高了技術創新能力,對對手未來的市場地位形成潛在威脅。所以研究開發溢出效應降低了廠商的創新動機。 2.跨國並購可能會抑制國內企業家要素的積累和成長。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除了依靠資本、技術等要素的積累和成長外,更重要的是依靠本地企業家要素的積累和成長。企業家要素是當地技術、生產和組織創新的源泉,也是調動當地各種資源,形成當地經濟長期發展基礎的關鍵要素。跨國公司在兼並與收購後為了貫徹其全球戰略,往往會控制公司的主要領導地位,原有中方領導者或者被迫服從跨國公司的全球戰略安排,或者被排擠到次要位置。同時,跨國公司為在東道國取得壟斷高額利潤,往往採取傾銷等手段打擊國內同類競爭者。跨國公司憑借其雄厚的財力,在廣告、銷售渠道等方面採取咄咄逼人的態度,往往使得國內企業家無法與之抗衡而導致企業破產倒閉或者陷入苦境。國內手機市場洋品牌一統天下,膠片市場上柯達、富士兩巨頭的低價傾銷,以及飲料市場上兩家「可樂」的稱霸,無一不體現了公司對當地企業家要素的壓制與排斥,結果造成相應領域本國經濟長期發展動力的不足。 3.會導致本國企業在國際分工中的依賴性。 在當代國際分工中,企業的研究開發能力、管理技能和銷售技能是一個國家在國際分工中處於優勢地位的基礎。中國的企業一般還不具備這種能力與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動地被跨國公司捲入國際分工活動,這就造成其在參與國際分工中對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在技術、管理和銷售渠道等方面的依賴。 4.可能會導致國民財富的流失。 跨國公司在收購兼並國有企業時,傾向於低估國有企業資產,在國有企業處於經營困境時表現得尤為突出。如果並購前沒有對國企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進行合理評估,往往會在並購中造成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近年來與外商合資的國內企業的名牌、商標一個個消失,應在未來並購中引起相關人士的高度重視。 此外,並購後外方的利潤匯出也值得關注。目前我國市場機遇空間廣闊,外商把大量利潤以再投資的形式追加到三資企業中,但這只是暫時現象。當外商完成規模擴張後,大量利潤匯出在所難免。外商壟斷了我國的某些行業,使他們不僅可以獲得正常利潤,而且也能獲得超額壟斷利潤,這是國民財富的巨大流失。 5.可能會削弱國家宏觀調控力度。 一些公司的子公司已經遍布於我國國民經濟各個行業,並在部分行業形成寡頭壟斷和獨家壟斷的局面。這些行業經營發展戰略,已經脫離了國家的行業監督,如子午線輪胎、液壓挖掘機、程式控制交換機、部分家電產品,在企業數量、生產品種和規模、生產布局等方面,行業主管部門、國家綜合經濟管理部門都無從干預和協調。跨國公司母公司從其全球戰略經營出發,來安排子公司在我國的發展,不僅背離的行業總體規劃,而且使國家的金融政策、財政政策的宏觀調控手段的調節力度下降。例如,跨國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投資,它們在我國國內的子公司可以對金融政策作出較少的反應;跨國公司的子公司可以採用高進低出、轉移定價,抽逃利潤的方法,使企業長期微利或虧損,以逃避稅收,從而損害國家財政政策。 對策 基於以上利弊分析,我國的企業在接受跨國公司並購時應堅持兩個基本原則,一是跨國公司及其外國直接投資活動的介入應當以不損害當地企業的成長發育為限,二是跨國公司永遠只是促使當地企業發展的一個配角,而不是主角。超越了這些限製造成的只是對當地經濟發展潛力(資源比較優勢)的浪費和對當地「自立」根基(當地企業)的扼殺。反之,如果是外國直接投資適度介入,則跨國公司還會促使當地企業的成長及東道國自立目標的快速實現。 具體說來: 1.要保護和發展支柱產業。凡涉及到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產業,在並購中一定要堅持中方的多數股權以及技術的控制權。 2.針對不同行業制定不同的技術引進標准和增值率。要盡量避免跨國公司通過並購提供低水平技術,導致並購後的企業停留在跨國公司全球價值增值鏈條中的低水平層次這種情況。對於並購後企業產品價值增值超過相應標準的行為還可以給予優惠。 3.完善國內競爭法規。應制定反壟斷法,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盡量減少由於外資進入而導致的市場扭曲和對本國企業家才能要素的抑制。 4.完善並購前國有企業資產評估機制。堅持建立高質量的資產評估隊伍和公正的評估機構,評估時要充分考慮國內企業原有市場、商標、商譽等無形資產的價值。 跨國並購浪潮給我國的企業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面對虎視眈眈的國外跨國公司,中國企業家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即將到來的國企兼並收購浪潮中,保持民族產業的相對獨立性,並藉助兼並與收購使自己的企業發展壯大。同時,中國企業也應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走出國門,去兼並收購國外的企業,以使跨國並購的種種優勢在我們自己身上得以實現。 這里所說的支柱產業,不僅包括能源、化工、電子、鋼鐵等傳統的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的產業,更應當包括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它們代表未來國際生產分工的制高點,決定著未來世界財富的分配。在這些領域中,應有限制地實施市場准入,不能全面開放。即使允許這些領域的兼並與收購,也要確保中方的多數股權和絕對的技術決策權。在這方面,無論是美、日等發達國家還是韓國等新興工業化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強調「民族產業」的問題。美國80年代曾就外國人以收購股票形式對美國企業並購、進而接收美國的經濟主權這一問題進行過深入的討論,並根據1988年通過的貿易法案中的5021條款,制定了為國家安全而採取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內容是,凡是被認為影響了美國國家安全的企業並購活動要受到專門委員會的審查。總統根據該委員會的建議,可以下令阻止外國投資者的該類活動。日本則一貫有制度不透明、非貿易壁壘多的名聲。韓國則規定外資企業不準與當地企業競爭,更不用說收購當地企業了,而且還有外資逐漸退出的要求。
㈢ 從法律的角度,到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應該遵守美國的哪些法律
不在美國成立的美國上市公司原則上只需要遵守美國的證券法規及交易所規定即 可,但也有例外,比如美國反海外腐敗法案,就對包括中國公司在內的美國上市 外國公司都具有管轄權。
㈣ 美國殼公司並購中國的公司要報備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㈤ 國內並購國外企業應該注意哪些風險
面對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機遇,中國企業在並購行為中需要謹慎,要全面分析機遇背後的風險,以防陷入「並購陷阱」。如何尋找戰略並購的對象,在談判的前期、中期如何甄別風險,合並後如何整合企業,都是邁向海外的中國企業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
政治風險
如果兩國在經濟上是合作夥伴與互利共贏關系,東道國就會對中國企業到其境內投資持歡迎態度;如果兩國在經濟上是競爭甚至是敵對關系,東道國便有可能對中國企業的投資行為百般阻撓和刁難。為了保障本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安全,有些國家對於外資常常採取戒備的態度,如規定本國資源類企業不能被外國的國有企業收購,即使允許收購的,也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和審批等。因此,進行海外並購,需要清楚地了解一些國家的敏感領域,比如能源、金融、先進技術,特別是軍民兩用的技術和基礎設施等。
法律風險
各國針對外商投資的法律、審查制度、監管制度差別很大。例如,每個國家都有反托拉斯法,雖然內容大同小異,但在審查程序上差別很大。若這方面處理不當,就會導致談判成本升高、交易時間拉長,最終可能導致並購談判失敗。海外並購還面臨國際法律法規的適應問題。包括東道國關於外商投資的法律規范以及國際商務行為需要遵守的法律規范。由於對當地法律的疏忽和陌生,許多中國企業在從事海外投資時都曾遭遇法律麻煩。因此,中國企業在海外並購過程中必須重視、了解和遵守東道國的法律法規。
財務風險
企業並購中的財務風險主要存在於並購定價、融資和並購支付等環節,一旦某項財務決策引起了企業財務狀況得惡化,將可能導致並購行為的終結或者失敗。信息不對稱的瓶頸和對資金鏈的隱憂都是控制財務風險需要考慮的問題。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美國很多公司的市值下滑,中國部分企業過於盲目地進行海外收購,但沒有考慮過被收購企業是否與自身長期的經營發展戰略相契合,並購成為一種沖動行為。為抵禦財務風險,企業可在談判中設置特別條款,通過估值的方式將風險排除,以避免交割時交易成本增加;也可對投資架構進行稅務籌劃,以降低融資等行為涉及的實際稅負。
整合風險
收購方應在談判前期就考慮並購後的整合問題,如成本整合、人力資源整合和企業文化整合等。然而,很多企業沒有重視這個環節,最終導致並購失敗。一般來講,並購整合的過程中,會面臨企業管理文化的差異、市場定位的差異以及一些政治因素所導致的整合不暢等問題。對於打算進行海外並購的中國企業,一定要做好並購前的市場調查工作,熟悉國外的經濟、法律和政治環境,並需要與被並購企業進行充分的溝通,保證並購行為與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一致。(本文摘自《銀行家》)
㈥ 關於外企收購中國企業
中國目前最大的危險是外資正不斷吞並(並購)中國企業,這不僅嚴重削弱了國家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將嚴重削弱共產黨的實權,過去中央很多好的政策無法真正落實到地方或者阻力重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正是因為外國收購並控制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石——國有企業和民族產業!這等於捆綁住了國家的手腳,後患無窮!而且國企被外國並購重組必將架空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想想過去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反常事情就明白了。在將來,我國坦克的零部件由外國控制的中國企業提供,在戰場上會莫名其妙地出故障;飛機發動機由外國提供,在戰場上會莫名其妙地熄火(我國武裝直升機的發動機居然由美國提供);美國凱雷並購徐工,中國重型裝備由美國參與製造,到時候就不僅是炮彈里摻沙子的問題了......另外在將來,難道讓我們的下一代吃的食品由外國提供、喝的飲料由外國提供、治病的葯品由外國提供、臉上擦的化妝品由外國提供......一旦外國看中國的某項政策不順眼,就會「不慎」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葯品安全事故......
我國企業竟然向外國同業競爭者融資,這豈不等於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競爭者的手中,任人宰割嗎?大家請想一想,當代大學生讀了多年書,最後只能爭著給洋人打工, 爭的是頭破血流,最後洋人的企業還挑三揀四的不要你呢!我們的民族工業最後都落在外國人的手中,我們中國人還有什麼好日子過嗎?
還有以下這些令人心痛的事實:
▲英國聯合利華「租借」中華牙膏:
中華牙膏是中國最早、最具知名度的牙膏品牌之一。1994年初,英國聯合利華公司取得了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並採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中華」牙膏。隨後,中華牙膏的銷量一直未能增長,如今,中華牙膏在市場上的份額已少得可憐。
▲ 法國達能收購樂百氏:
位於廣東中山的樂百氏曾是中國飲料工業十強企業之一,中國最著名的飲料品牌,其「樂百氏」奶曾連續六年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2000年3月,法國達能收購樂百氏92%的股權,成為其最大的股東。此後幾年,這個曾經與娃哈哈一起爭雄的著名飲料生產商一蹶不振。
▲ 德國美潔時收購活力28:
原為湖北沙市日化公司所有,曾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日化品牌。1996年,沙市日化與德國美潔時公司合資,「活力28」品牌由合資公司使用。現在,「活力28」這個知名品牌已經難覓其蹤。
▲ 法國歐萊雅收購小護士:
小護士創立於1992年,曾是中國市場三大護膚品牌之一。2003年12月,法國歐萊雅集團全資收購了小護士,隨後該品牌被雪藏。5年後的今天,小護士在市場上已幾乎銷聲匿跡。
▲ 百事可樂收購天府可樂:
天府可樂誕生於重慶,曾經的國宴飲品,曾以高達75%的市場份額風靡全國。1994年,天府可樂以區區35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賤賣給了百事可樂。幾年後,「天府可樂」品牌便被雪藏,現在早已在市場上消失。
▲ 美國庄臣收購美加凈:
原為上海家化集團旗下知名品牌,一度佔有國內日化市場近20%的份額。1990年,上海家化與美國庄臣公司合資成立了露美庄臣有限公司,美加凈品牌由庄臣全面管理。隨後「美加凈」商標被擱置,銷量一落千丈。上海家化於1995年出巨資購回了美加凈商標,但已經錯過了發展的寶貴時機。
▲ 美國吉列收購南孚電池:
曾佔有國內電池市場的半壁江山。自1999年起,南孚先後引入摩根士丹利等戰略投資者,後股權被數次轉讓,2003年,美國吉列取得南孚72%的股權。吉列曾是南孚主要的競爭對手,其「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10年,始終敵不過南孚。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後即退出海外市場,一半生產能力被閑置。
▲ 美國強生收購大寶:
大寶化妝品公司成立於1999年,其「大寶」品牌一度在國內化妝品品牌中銷量第一。2007年初,大寶開始掛牌出售,雅芳、強生、聯合利華等國際知名企業紛紛介入。2008年7月,大寶成為美國強生的全資子公司。近幾年,大寶業績逐年下滑。
▲ 美國凱雷並購徐工:
江蘇徐工集團是中國工程機械的行業排頭企業,其「徐工」商標是行業內首個「中國馳名商標」。2005年,美國凱雷投資集團意欲洽購徐工;2006年,就在凱雷收購徐工機械等待管理層審批的關口,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在自己的博客內發起了對此項收購的反對戰。面對壓力,凱雷方面逐步把收購份額由85%下降到50%,後來又將為45%。既便如此,該收購還是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僵著之中。至2008年7月,雙方有效期三年的認購協議到期,該案不了了之。
▲ 法國賽博收購蘇泊爾:
蘇泊爾是一家位於浙江台州的家族企業,中國炊具行業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占國內壓力鍋市場40%的份額。2006年,世界小家電頭號品牌法國賽博宣布欲控股蘇泊爾,引發了炊具行業的激烈抵制。2007年初,此並購案獲商務部批准,當年12月,法國賽博集團以3.27億歐元的價格獲得蘇泊爾52.74%的股權。
像樂百士、小護士、活力28這些原本耳熟能詳的國產品牌,在被外資並購後全軍覆沒,都悄然消失於市場。還有美加凈,在上海家化從美國庄臣手裡買回來之前,已被雪藏10年。目前中國日常用品的國內品牌幾乎已經全軍覆沒。另外大家都認為青島啤酒是中國的著名品牌,但是大家還認為青島啤酒還是中國企業嗎?告訴大家一個數字,青島國資局控股僅僅30%,但是第二大股東是誰呢?來自美國的安海斯——布希公司控股27%,只要它再多買4%的H股,中國的青島啤酒就會在一夜之間變成外資企業!
我國為什麼非要將原本屬於中國的企業賣給外國?我國連神舟飛船這樣的高技術裝備都能研製成功,難道還經營不好那些民族產業嗎?!更何況那些民族品牌曾經擁有輝煌的業績,但被賣給外國後一蹶不振銷聲匿跡,作為中國的炎黃子孫難道不覺得痛心嗎?!
我國反壟斷法第27條雖然規定了商務部在審查的時候必須考慮六個因素,但是卻沒有量化的具體標准,導致很多人幾乎不可能根據這些標准來預測外國是否會吞並中國企業。最終一個個民族品牌悲壯的倒下了......
㈦ 如果在國內的外資企業不盈利,可以並購國內的實體企業嗎
我國企業並購存在的法律問題
摘 要:針對目前日益活躍的企業並購現象,本文分別從企業並購的發展歷程、立法情況及目前存在的問題等幾方面進行論述,並把並購分為三個階段,就並購中涉及到的各方權益的法律保護問題做了專門探討。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關於企業並購這一問題無論在法律建設、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操作中都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仍存在著許多問題。
關鍵詞:企業並購;問題
並購歷來是證券市場永恆的話題。 在西方各國的經濟生活中,企業之間系統規范的兼並和收購是較普遍進行的經濟活動。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成熟,證券法律法規的完善,近幾年來企業並購規模和數量越來越大,歐美佔全球並購交易總額比重下降,亞太比重上升,其中中國市場的活躍令人不可小視。美國波士頓金融公司估計,中國公司的並購額在過去5年裡,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長,成為亞洲第三大並購市場,在亞太區不斷增長的合並交易數量及交易金額中居領先地位。「2004年,中國在亞洲國家(除日本外)的總並購額中的比例僅佔20%,但是,2005年以及未來數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並購圈中的重要國家。」國際知名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全球並購業務部主管馬克·夏弗在北京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表示。[1]
一、企業並購概述
公司並購指的是公司的兼並與收購(merger & acquisition簡寫為M&A或takeovers and merger簡寫為T&M)的總稱。 公司的兼並與收購常被連在一起使用,但二者實際並非同一概念,其各自的內涵、外延及其規范法律也大有不同。
公司兼並(merger of company)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權的形式,一個或多個公司的全部資產與責任都轉移為另一公司所有,作為結果,其資產與責任都予以轉讓的公司不需經過清算而不復存在,而接受該公司全部資產與責任的另一公司仍然完全以該另一公司名義繼續運行,這在傳統的公司法關於公司合並的理論中被稱為吸收合並。
公司收購(acquisition or takeover)則有廣義、狹義之分。從廣義上理解,包括資產收購與股份收購,資產收購是指一個公司購買另一個公司的資產的行為。股份收購,是指收購者(可以是公司或者自然人)通過購買另一個公司(目標公司)的股份而達到以控制另一個公司為目的的行為。資產收購主要受《合同法》的調整,而股份收購受《公司法》、《證券法》調整。而狹義的收購指股份收購,研究公司收購,主要是從《公司法》及《證券法》的角度出發,所以本文所指公司收購是指股份收購。股份收購指投資者通過股份轉讓活動或股份控制關系獲得對一個公司的實際控制權的行為。[2]公司收購也應包括有限責任公司收購和股份有限公司收購。盡管有限責任公司可以通過股份轉讓的形式完成公司控制權的轉移,但公司收購的典型形式是對股份有限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收購。
可見,公司兼並與收購並不完全是一回事,不可完全混淆、混用。當然,兼並與收購也經常在許多情況下被並用,例如英國反映收購與兼並規范的《倫敦守則》等,本文在總體上採用了兼並與收購的簡稱「並購」一詞,但在需要對之加以區分的時候,則具體分別使用「收購」與「兼並」的概念來加以論述。
公司收購通常被分為以下幾類[3]:
1.根據目標公司是否為上市公司,公司收購分為非上市公司收購和上市公司收購。
世界上許多國家立法對這兩種收購都進行了規制,但我國立法只對上市公司收購作了規定,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並重新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證券法》)第四章為「上市公司的收購」,而沒有規定非上市公司收購,所以我國對於非上市公司收購只能適用公司法中有關股份轉讓的一般規定或國家有關特別規定。
2.根據收購目標公司股份是否受到法律規范強制,公司收購分為強制要約收購和自由收購。
強制要約收購,指按法律的規定,當收購者持有目標公司股份達到一定比例,可能操縱目標公司的董事會並進而對其他股東權益造成影響時,收購者即負有對目標公司所有股東發出收購要約,以特定價格購買股東手中持有的目標公司股份的強制性義務。
3.根據公司收購所採用的形式劃分,公司收購分為協議收購、要約收購和其他收購。
協議收購是指收購者通過私下協商的形式,與目標公司的股東達成收購股權協議,以達到控制該公司的目的。這種收購多發生在目標公司的股權比較集中的情況下,尤其是目標公司存在控制股東時,收購者往往與目標公司的控股股東協商,通過購買控股股東股權來獲得該公司的控制權。
要約收購是指收購者通過某種方式,公開向目標公司的股東發出要約,收購一定數量目標公司的股權,從而達到控制該公司的目的。一般來說,這種收購方式主要發生在目標公司的股權較為分散,公司的控制權與股東分離的情況下。
其他收購是指採取協議收購和要約收購以外的其他形式的收購,比如國有股權的行政劃轉、司法裁決、繼承、贈予等方式。
4.根據目標公司經營者(董事會)與收購者的合作態度,公司收購分為友好收購和敵意收購。
友好收購也稱善意收購,指收購者首先徵得了目標公司經營者的同意,使其與收購者密切合作,積極配合,勸導本公司股東向收購者出售股份的公司收購。由於協議收購多發生在目標公司的股權相對集中,尤其是目標公司可能存在控股股東的情況下,因此,協議收購的目標公司一般為「所有者」控制公司,即股東掌握著公司的終極控制權,大部分協議收購會得到目標公司經營者的合作。協議收購多為友好收購。
5.根據對目標公司股東支付方式,公司收購分為現金收購、證券收購、混合收購。
現金收購,指收購者付給目標公司股東的對價為現金的公司收購,現金支付方式的收購最為普遍;換股收購,指收購者以自己公司的或自己所控制的證券換取目標公司股東的股份而達到控制該公司目的的公司收購;混合收購,指收購者以現金、證券混合作為支付給目標公司股東的對價的公司收購。
6.根據收購者與目標公司所屬行業的關系,公司收購分為橫向收購、縱向收購和混合收購。此種分類主要是從經濟學意義上進行的。
橫向收購是指商業上的競爭對手間進行的收購,例如生產同類商品的公司或者是在同一市場領域出售相互競爭商品的公司之間進行收購,其結果是資本在同一生產、銷售領域或部門集中,優勢公司收購劣勢公司組成橫向托拉斯,擴大生產規模以達到新技術條件下的最佳經濟規模,其目的在於消除競爭、擴大市場份額、增加收購公司的壟斷實力或形成規模效應。
縱向收購是指優勢公司將與本公司生產緊密相關的前後順序生產、營銷過程的公司收過來,以形成縱向生產一體化,縱向收購一般發生在生產同一產品、不同生產階段的兩個公司之間,其結果是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節約通用的設備、費用等,可以加強各環節的配合,利於協作化生產,可以加速生產流程,縮短生產周期,節省運輸、倉儲、資源和能源等。
二、我國上市公司並購的發展歷程
毫無疑問,上市公司的並購是隨著我國統一的證券市場的建立而產生的,根據不同時期我國上市公司的並購活動的特點,我們可以把上市公司的並購歷史分為四個階段:
1.1990年到1993年為「三無並購」階段
在此期間我國對社會主義改革的取向依舊存在爭論,國有股和公有性質的法人股的轉讓依舊是非常敏感的問題;同時我國證券市場本身還處於初始階段,上市公司的數量少,各地都選擇優秀的公司上市,上市公司出現問題的不多。因此,並購活動總體表現得不是很活躍,企業並購活動也處於初始摸索階段,企業並沒有把並購行為作為戰略手段之一。這個階段的表現是:(1)法律制度和市場規則的缺乏,市場缺乏統一的行為規范,總是出現了一些並購重組後,才有管理者的參與,因此監管業表現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2)並購的對象主要集中在二級市場和三無板塊(無國家股、無法人股、無轉配股)。
2.1994年到1998年為發展時期
這個階段以1994年4月恆通控股棱光實業為起點。這個階段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並購的動機是利用「殼資源」融資;(2)目標公司多是處於衰退期行業或產業周期低谷的行業,普遍業績不佳。從被兼並方看,如果企業效益好,地方政府就不會出售,因為「殼資源」依舊是稀缺產品;從兼並方來看,這些企業由於面臨退市的威脅急於扭虧,因此在市場上會被嚴重低估,兼並這些企業可以得到潛在的收益;(3)由於並購雙方經濟性質的差異,支付方式有股權劃撥,也有現金交易,更多的是以資產換股權。如果兼並方是國有企業,而收購的股權也是國有性質,則可能出現股權直接劃拔的可能,這種股權的劃撥其實是國有經濟的調整和產業結構的整合。如果並購方是民營企業,則可能發生現金支付,或現金加資產換股權的形式;(4)並購後一般都會注入優質資產,剝離劣質資產。由於並購目標公司一般都經營業績欠佳,甚至發生嚴重虧損,而且並購方的目的往往是通過增發、配股來融資,所以並購方通過注入優質資產和剝離劣質資產來改變企業的盈利狀況,以盡快使控股上市公司達到配股的盈利要求;(5)轉讓的股權絕大部分是國有股、法人股。
3.1999年到現在為規范時期
這個時期頒布了《證券法》,中國證券市場逐漸走向成熟,法律法規日漸規范,上市公司重組次數大量增加。根據摩根大通2002年9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國的並購市場在過去的兩年內逆勢上揚。在經歷1999—2000年的合並熱以後,歐美佔全球並購交易總額比重下降,亞太比重上升,其中中國市場的活躍令人不可小視。美國波士頓金融公司估計,中國公司的並購額在過去5年裡,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長,成為亞洲第三大並購市場,在亞太區不斷增長的合並交易數量及交易金額中居領先地位。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上市公司數
745
851
949
1086
1154
1223
重組次數
341
647
1100
1051
1457
616
重組家數
246
226
312
531
680
445[4]
這個時期的特徵是:(1)並購方呈現多元化傾向。並購方不再是清一色的實體經濟部門或一些控股公司,比如一些投資公司、證券企業也紛紛對上市公司產生興趣。如1999年海通證券和深圳德廬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控股行為。(2)並購方注重挖掘被並購企業的盈利潛力,不再單純只是為了融資,整合資源優勢受到各方重視。除必不可少的不良資產剝離外,並購方開始注重對公司的管理體制的改變,從制度創新、管理、業務轉型、技術創新上增加上市公司的價值。(3)從單純獲取「殼資源」變為動機的多元化,戰略性重組增多。比如,產業結構的生機、市場力量的加強都成為一些公司並購的重要原因。(4)有關並購的法規包括會計處理和信息披露等都有了具體的規定,因此並購行為更規范。(5)被並購方呈現多樣化,不再限於績差公司,一些績優公司可能也會由於特殊地位成為並購的目標。(6)政府在並購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依舊占據主導地位。(7)股權性重組的比重在加大,從去年的28%上升到37%,協議轉讓依然是股權轉讓的主要形式,資產性重組的比重相對有所降低,但仍是一切重組活動的真正重心,絕大多數重組的最終實現都會通過對資產的調配來完成,包括公司股權的變更,特別是涉及控制權轉移的重組,都會後繼出現與大股東資產的置換、收購和出售等重組活動。
三、我國上市公司收購的立法情況
1.上市公司收購的現有監管體系
上市公司並購的核心監管部門是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負責對收購行為的合規性、進行實質審查,著重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負責國有股權的管理,上市公司收購中涉及國有股的,要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或備案。
主要由商務部負責審查外商收購是否符合外商投資產業政策。發改委等相關部委也有意參與。[5]
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收購的信息披露的合規性進行審查,維持證券交易的公平。
其他相關部門負責特殊行業的准入限制監管。
2.上市公司收購的法律體系
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上市公司法律監管體系。 主要法律法規有:《公司法》(2005年10月27日年修訂)、《證券法》(2005年10月27日修訂修訂)、《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2006/7/31)、《關於上市公司重大購買或出售資產行為的通知》(2000)、《關於上市公司重大購買、出售、置換資產若干問題的通知》(2001)、《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股東行使股權行為規范意見》、《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權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國有股持股單位產權變動涉及上市公司國有股性質變化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資有關問題的若干意見》、《關於向外商轉讓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和《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的暫行規定》(2002/11/1)、《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2002)、深交所、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00修訂本)、《指導外商投資方向規定》、《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協議轉讓業務辦理規則》(2004年12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管理辦法》(2005年6月17日中國證監會)及信息披露規則等。《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2006年9月8日實施商務部)、《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2005 年12月31日,商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