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律師
❶ 猜成語長了很多手的人
你可能描述錯了,如果是成語瘋狂猜,則是一個在跳的人,頭戴小丑帽子,帽子上有很多好幾個凸出來的裝飾,很像人的手。——因此謎底是(跳樑小丑)。
跳樑小丑
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解釋】跳梁:騰躍跳動;小丑:對人的卑稱。比喻猖狂搗亂而成不了大氣候的壞人。
【出處】《莊子·逍遙游》:「子獨不見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國語·周語上》:「王猶不堪,況爾小丑乎?」
【結構】偏正式。
【用法】用作貶義。一般作主語、賓語。
【正音】丑;不能讀作「cǒu」。
【辨形】梁;不能寫作「粱」。
【近義詞】害群之馬、勢利小人
【反義詞】正人君子、志士仁人
【例句】國際上總有那麼幾個~跟在超級大國的後面鼓噪;干涉別國的內政。
【英譯】aclown
【成語故事】宋朝時期,戶部副史張景憲為人正直,疾惡如仇,他不畏權勢堅持將為非作歹的鄭昉流放。元豐初年,他成為河陽地區最高長官。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入侵,張景憲向皇帝進言:「那些騷擾邊關的人都是些跳樑小丑,占據有利地形,易守難攻。」
❷ 蘇軾是什麼居士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
蘇軾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於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後。蘇軾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奮」的「蘇老泉」。蘇洵發奮雖晚,但是很用功。
蘇軾其名「軾」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慶歷八年(1048年),蘇洵因父喪居家,閉戶讀書,把自己以學識品行教授給蘇軾與幼子蘇轍。
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別號邗溝居士;「蘇門四學士」之一;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2)元豐律師擴展閱讀:
元豐二年(1079年),四十三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台詩案」(烏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台)。
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
州團練副使一職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郁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
公務之餘,他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蘇軾在這時起的。
❸ 類稿什麼意思
摘要 書名。清俞正燮撰。十五卷。 內容多考證經史、輿地、醫書、道梵、方言之作, 發前人所未發。其稿以刻於癸已之歲,故名。後 又續刊遺稿十五卷,曰《癸已存稿》。兩書均有 涉及神話考訂之條目,如《類稿》之「彭祖長年 論」,《存稿》之「蠶馬」、「煙波釣叟歌」、「七 夕考」、「神荼郁壘」等。
❹ 揚州名人有哪些
揚州名人
鑒真
【鑒真】(688~763)唐代高僧。俗姓淳於,揚州人。14歲出家大雲寺,從智滿禪師為沙彌。18歲,由應邀來揚州的南山律宗開創人道岸律師授菩薩戒。27歲,回揚州大明寺,是年夏主持大明寺法會。此後,在揚州興戒壇,繕道場,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講法闡律,寫經刻石,廣施醫葯,普濟眾生,為4萬餘人授戒。為道岸、義威之後一方宗首。唐天寶元年(742),日本學問僧榮睿、普照來大明寺請求推薦一傳戒師「東游興化」。時已55歲的鑒真,同思托等人先後6次東渡日本,前5次均未成功,鑒真於第五次東渡中失明。天寶十二載十一月十六日,鑒真同普照、法進、曇靜、思托、義靜、法載等24人,第六次東渡日本,歷時1個多月,於十二月二十日抵達日本阿多郡秋妻屋浦,由延慶師引入太宰府。次年二月,鑒真一行入京(奈良),安居東大寺,為聖武上皇、皇太後、孝謙天皇、皇太子等授菩薩戒,後為沙彌澄修等440餘人授戒,又為舊大僧靈福、道緣、忍基等80餘人舍舊戒後重授具足戒。是為日本佛教徒登壇受戒之始。唐乾元二年(759)鑒真率弟子普照、思托等在奈良建成招提寺,遂由東大寺移居於此。鑒真除弘揚戒律外,還將中國的建築、雕塑、醫葯等介紹到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秦少游
【秦少游】(1049~1100)宋代詞人。名觀,字太虛、少游,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人。北宋元豐八年(1085)進士,授定海主簿,調蔡州教授。後經蘇軾、范純仁等舉薦,參加制科考試,授為宣德郎、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不久又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官。此間,秦少游發表過許多切中時弊的言論,並望朝廷審時度勢,安都定策,區別朋黨,任用賢能,遂遭舊黨攻擊,屢遭貶謫。紹聖元年(1094)調任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劉拯讒他增損《實錄》,貶為處州監酒稅。復以他罪削職流放郴州,後又除去名籍,貶謫橫州。元符二年(1099),貶徙雷州。徽宗即位,大赦黨人,秦少游復為宣德郎,還放至衡州,途經藤州,游光化亭(一作華光亭),為友人吟誦夢中長短句《好事近》,索水欲飲,水至,笑視之而卒。秦少游長於議論,文麗詩深,兼有詩、詞、文賦與書法多方面才能,尤以北宋婉約派詞宗馳名於世。著作有《淮海集》40卷、《淮海詞》(又名《淮海居士長短句》)、《勸善錄》、《逆旅集》。又輯《揚州詩》、《高郵詩》。�
鄭板橋
【鄭板橋】(1693~1765)清代畫家、書法家、詩人。名燮,字克柔,號板橋。興化市(原屬揚州)人。「揚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17歲讀書於真州(今儀征)毛家橋,20歲從鄉里陸種園學填詞,23歲於鄉里及真州江村教館。其時已中秀才,教書非其所願,約於30歲前後至揚州謀生。30~40歲間,父親、兒子、妻子先後去世,家境艱難,靠賣書畫度日。40歲時,應試南京,中舉。44歲時去北京應試,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乾隆七年(1742)春,任山東范縣(今屬河南)縣令。十一年(1746),調署山東濰縣。次年,該縣遭災,他開倉借糧於民,並令富戶平糶所積之糧。任中處理民事,多助窮苦百姓,不幫富商,因之得罪豪紳,於十八年(1753)被罷官。回揚州後,以賣字畫為生,晚年回興化。鄭板橋善畫,尤擅寫蘭竹。亦善書法,楷、行、隸三體相兼,以畫法入筆,用隸體參入行楷,自成一格,號稱「六分半書」,後人稱之為「亂石鋪街」。又善詩文,作品明白流暢,不受神韻格調之縛。其中,《悍吏》、《私刑惡》、《孤兒行》、《逃荒行》等作,描寫人民疾苦;《家書》、《道情》等作,自然坦率,為世人稱道。人稱鄭板橋詩、書、畫三絕。�
羅聘
【羅聘】(1733~1799)清代畫家。字遁夫,號兩峰。祖籍安徽歙縣,其先輩遷居揚州。「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24歲時,拜金農為師,學詩習畫,30歲時在揚州畫界嶄露頭角。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羅聘攜畫至京師拜謁名流,所作8幅《鬼趣圖》最受注意。次年南歸,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農詩作,並作後記。三十八年(1773)路經泰安,與幾位好友相遇,滯留數月,於次年返里。42~46歲間,曾游歷魯、晉、豫、鄂等地。47歲時,第二次赴京。其間,他曾畫蜈蚣、觀音、杜甫與韓愈像,又作過指畫。在外漫遊近10年,後因囊中羞澀而返里。返里後,仍以賣書畫為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應地方之請為重寧寺作大幅壁畫,畫中仙佛人物維妙維肖,傳為名勝,今已不存。乾隆五十五年(1790),羅聘攜幼子允纘三上京師。其書畫不僅達官貴人求購,在京朝鮮人亦以重金收買。其時收入頗豐,但因豪爽揮霍,8年後還需別人資助路費,才得以返回故里。返鄉之後,作《梅花記歲圖》。嘉慶四年(1799)逝世。�
王念孫
【王念孫】(1744~1832)清代學者。字懷祖,號石。揚州高郵人。清乾隆四十年(1775)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散館後,任工部水司主事、給事中,專心研究治河方略,了解古今利弊,撰寫《導河議》上、下兩篇。後歷官陝西道、山西道、京畿道、監察御史、給事中、永定河道、山東運河道等。職中,以秉公持正著稱。歷10年完成《廣雅疏證》上、下兩冊32卷。曾奉旨編纂《河源紀略》一書,還著有《讀書雜志》82卷、《釋大》1卷等。其子王引之(1766~1834),清嘉慶四年(1799)進士。著有《經義述聞》32卷,皆摘經句而解釋。完成《經傳釋詞》10卷,共收160個字,與《經義述聞》互為表裡,開清代文典之先河。還於道光八年(1828)參加修訂《康熙字典》的工作,校正原版中錯誤2588條,並輯考證12冊。另有《王文簡公文集》4卷、《附錄》1卷。�
汪中
【汪中】(1745~1794)清代學者。原名秉中,字容甫,號頌父。揚州人。7歲喪父,家貧不能入塾,由其母鄒氏授《小學》、《四書》。14歲時,為生計所迫,入書店當學徒,遍覽經史百家,故揚州民間有「無書不讀是汪中」的傳說。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以《射雁賦》應試,列揚州府第一名,補諸生。三十三年(1768),鄉試落第,遂不復應試,專心治學。四十二年(1777),侍郎謝墉督學江蘇,試經解、策、賦、詩,汪中均列第一,舉為拔貢生。四十八年(1783),在南京協助編纂《南巡盛典》。五十五年(1790),應聘至鎮江文宗閣檢校《四庫全書》,五十九年(1794),扶病前往杭州文瀾閣檢校《四庫全書》;是年冬,因積勞病發,卒於西湖葛嶺園僧舍。汪中擅詩文,早負盛名。乾隆三十五年(1770),儀征鹽船遭火災,作《哀鹽船文》,名儒杭世駿以為「驚心動魄,一字千金」,鄭虎文、朱筠等名儒稱汪為奇才。五十年,作《廣陵對》3000餘言,被譽為「天地間有數之奇文」。汪中治學廣泛,見識博大,善於融會貫通。對經史、諸子、文學、哲學、文字、音韻、訓詁、校勘、金石、地理、書法、篆刻等均有研究,成果頗豐,有《述學》內外篇、《春秋述義》、《春秋後傳》、《廣陵通典》、《荀卿子通傳》、《小學》等。�
焦循
【焦循】(1763~1820)清代學者。字理堂、里堂。揚州市邗江縣人。清嘉慶六年(1801)中舉,會試落第後不復赴考,以授徒、著述為樂。畢生「究習經書,博覽典籍」,於經、史、歷算、音韻、訓詁、詩詞、醫學、戲曲等多有創建。著述近20種300卷,收於《雕菰樓集》。阮元稱其學問精深博大,被世人譽為「通儒」,為「揚州學派」代表人物之一。�
阮元
【阮元】(1764~1849)清代官吏、學者。字伯元,號芸台,別號雷塘庵主。揚州市邗江縣人。因其祖父應武舉占籍儀征,故史稱儀徵人,久居揚州舊城選樓巷(今毓賢街8號)。歷官山東、浙江學政,內閣學士,禮部、兵部、戶部、工部等侍郎,浙江、河南、江西巡撫,漕運總督及湖廣、兩廣、雲貴總督,太子少保,體仁閣大學士。清道光十五年(1835),先後主刑部、兵部,兼署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任經筵講官、殿試讀卷官,教習庶吉士。十八年(1838),以老疾請退,加銜太子太保。阮元任職中,悉心辦學,培養人才,扶掖後進。作會試副考官時,嚴格認真,許多有學問的人得以出類拔萃。博學融通,凡經史、小學、歷算、輿地、金石、校勘等無不涉及,尤以治經名重後世。仕宦生涯50餘年,雖忙於政務,但又從事學術研究,著述不輟。著有《山左金石志》、《兩浙金石志》、《積古齋鍾鼎彝器款識》、《十三經註疏校勘記》、《廣陵詩事》等。�
李涵秋
【李涵秋】(1873~1923)清末民初文學家。名應漳,字涵秋,號韻花,別署「沁香閣主人」。揚州人。20歲中秀才。29~48歲,先後到安慶、武昌作家庭教師。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返回揚州。宣統二年(1910)起,任兩淮高等小學文史地教員,後兼任江蘇省立第五師范學校國文教師。1921年赴上海,主編《小時報》,兼為《小說時報》及《快活林》等報刊撰寫小說。次年秋,辭職返揚州,未幾病逝。一生著作頗豐,著有長篇小說36部、短篇小說20篇、詩集5卷、雜著5篇、筆記20篇。長篇小說處女作《雙花記》及相繼問世的《雌蝶影》,受到讀者的廣泛歡迎。代表作《過渡鏡》(後易名《廣陵潮》)以揚州社會為背景,以戀愛故事為線索,反映自中法戰爭到五四運動這一階段的社會百態,布局巧妙,通俗幽默,受到當時文藝界稱譽。�
王少堂
【王少堂】(1889~1968)評話藝術家。名德庄,又名熙和,藝名少堂。祖籍江都,生於揚州安樂巷。伯父金章、父玉堂均為揚州評話藝人,擅說武(松)、宋(江)、石(秀)、盧(俊義)4個「十回」。王少堂7歲從父學藝,9歲登台,12歲以家傳武(松)十回正式從業,在揚州書壇嶄露頭角。20歲時成為揚州評話界四大名家之一。說書神形兼備,描摹盡致,有聲有色,贏得了「聽戲要聽梅蘭芳,聽書要聽王少堂」的贊譽。1949年後,王少堂先後當選為揚州市人民代表、蘇北文聯常委、揚州曲藝工作者協會主席、江蘇省曲藝研究會會長、中國曲藝工作者協會副主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文聯委員。1954年,人民政府為他配備專人,錄制武松、宋江、石秀、盧俊義4個「十回」的全部書目,並翻記成500萬字的文字稿。1958年,政府又組織力量,先後整理出版了他的揚州評話《武松》、《宋江》。�
盛白沙
【盛白沙】(1894~1923)革命烈士。名延年、延祺,字白沙。揚州儀徵人。清宣統元年(1909)考入南京兩江商業學堂,次年入南洋水師學堂,後相繼深造於煙台、吳淞、南京海軍學校,歷時8年。其間,於宣統三年(1911)加入中國同盟會,參與策動南京下關海軍起義。1915年在上海參加中華革命黨人發動的奪取「肇和」艦、炮擊江南製造局的反袁世凱起義。1922年4月奉孫中山密令,協同溫樹德等整肅海軍,重組護法艦隊,孫中山委他為「肇和」艦副艦長。1922年6月,粵軍司令陳炯明在廣州發動叛亂,炮轟總統府,盛白沙等人冒生命危險在炮火中將孫中山接至「楚豫」艦,轉登「永豐」艦。當時海軍艦隊司令溫樹德暗中通敵,孫中山任命盛白沙為海軍右指揮,率領各艦痛創叛軍。1923年3月,會同駐汕頭海軍將士發出聲討溫樹德投靠北洋軍閥電。4月15日晨,溫樹德假傳孫中山大元帥命令,將「海圻」、「海琛」艦駛抵汕頭,脅迫「肇和」艦北上投吳佩孚。下午1時許,「肇和」艦上溫樹德黨羽唆使山東籍水兵,以索餉為名,鼓噪鬧事,槍殺了副艦長江澤澍。在此情況下,盛白沙登上「肇和」艦甲板,曉諭官兵,溫樹德黨羽突然在人叢中開槍,甲板上頓時大亂,盛白沙站在高處講話,亂中無法立足,順勢縱身入海,被叛軍射中數彈,成仁殉國。孫中山於翌年以大元帥令追贈海軍中將銜。1985年,江蘇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任中敏
【任中敏】(1897~1991)教育家、學者。原名訥,字中敏,號二北,別號半塘。揚州人。1918年考入北京大學國文系,得到曲學大師吳梅賞識,遂專攻詞曲。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至揚州、南京等地執教,繼至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教授詞曲。1923年任教於蘇州東吳大學,寓居吳梅家,盡讀詞曲善本。後執教於鎮江中學、江蘇省立棲霞鄉村師范等校。1951年任四川大學文學教授。1980年調回揚州工作,先後任揚州師范學院詞曲研究室主任、中國古代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198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中國首批博士生導師。任中敏畢生從事教育和學術研究,著述500多萬言。其學術成就主要在詞曲和唐代音樂文藝的研究方面,理清了漢樂府、敦煌歌辭、聲詩、詞、散曲的音樂線索,並橫向梳理了唐代與音樂有關的各門類藝術,創建了相關理論。著作《唐戲弄》獲「第一屆全國戲劇理論著作獎」,《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集》獲「第五屆中國圖書獎」榮譽獎。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為發展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獎。�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詩人、散文家、學者、教育家。原名自華,字佩弦,號實秋。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隨父定居揚州。1916年畢業於江蘇省立第八中學,考入北京大學。1920年大學畢業,先後執教於杭州第一師范學校、揚州江蘇省立第八中學、上海中國公學等校。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成為「為人生」的代表作家。1922年,與俞平伯、葉聖陶等創辦了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刊——《詩》月刊,倡導新詩。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引起當時詩壇廣泛注意。繼而寫成《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被譽為白話文藝術的模範。1924年,詩文集《蹤跡》出版。1925年應清華學校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創作由詩歌轉向散文,同時致力於古典文學研究。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後,其中《背影》和《荷塘月色》兩篇,被選入中學國文教材。1930年代理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46年聞李公朴、聞一多遇害,冒生命危險參加追悼會並演講;是年10月,受校方委託主編《聞一多全集》。同時,他在呼籲和平宣言上簽名,並親往各院校徵求簽名,後又領銜發表抗議國民黨當局任意逮捕人民書,並為清華大學教授起草「反飢餓,反迫害」的罷教宣言。後又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上簽字,在胃病加劇、體重僅有45公斤的情況下,告誡家人無論如何不買政府所售的美國麵粉。1948年8月12日在貧病中逝去。�
張永壽
【張永壽】(1907~1989)工藝美術家。字頌椒。揚州人。10歲隨父張金盛學習剪紙,12歲以剪紙為生,奔走於鎮江、南京、上海及蘇北、皖南一帶。20歲回揚州,在多子街設攤賣藝。其剪紙,精巧細膩,生動活潑,獨具一格,名聞大江南北。1951年加入揚州市文聯,從事專業剪紙工作。1954年,《張永壽剪紙集》出版。1956年調入揚州漆器玉石廠。1957年出席全國第一屆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獲輕工業部授予的「老藝人」稱號。1959年,他的《百花齊放剪紙集》出版,郭沫若贈以「揚州藝人張永壽,剪出百花齊放來。請看剪下出春秋,頓使東風遍九垓」一詩。1962年調揚州民間工藝社工作,並帶徒傳藝。1978、1979年先後出席江蘇省和全國第二屆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分別獲工藝美術師職稱和中國工藝美術家榮譽稱號。其間,他的力作《百菊圖》和《百蝶戀花圖》相繼出版。不少作品曾在國內和日本、澳大利亞等地展出,均獲盛譽。1988年,出席全國第三屆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是年揚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他特級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並被評為高級工藝美術師。
❺ 三坊七巷的名人資料
只要數字嗎???連名字都不要嗎????
名人71名,男68人,女3人。
明細如下:黃 璞(867-?)唐昭宗大順二年進士,詩人,官至崇文閣校書郎,故居現黃巷36號;
余 深(生卒不詳)宋神宗元豐五年進士,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等職,封衛國 公,曾居安民巷內,門號不詳;
陸 蘊(約1071-1120)宋宣和年間人,官至御史中丞,後任福州知州,曾居衣錦坊;
陸 藻(?-1129)宋宣和年間人,陸蘊之弟,以列曹侍郎出知泉州,曾居衣錦坊;
陳 烈(1012-1087)宋著名學者,曾任福州州學教授,故居在郎官巷內,門號不詳;
陳 襄(1017-1080)宋慶歷二年進士,理學家,曾任開封府推官、刑部郎中、提舉司天監等職。故居在塔巷內,門號不詳;
鄭 穆(1018-1092)宋皇佑五年進士甲科,曾任國子監直講、汾州通判、楊王府贊善等職。故居在文儒坊內,門號不詳;
鄭性之(1172-1255)宋嘉定元年狀元,朱熹學生,官至參知政事(副相)兼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故居在吉庇巷(今吉庇路),現無存;
林 瀚(1434-1519)明成化二年進士,曾任南京兵部尚書,府第現文儒坊42號;
張 經(1492-1555)明正德十二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故居現文儒坊尚書里;
林 泮(?-約1524)明成化八年進士,官至南京戶部尚書。其兄清源、弟浚淵皆進士,時稱「閩中三鳳」。曾居黃巷內,門號不詳;
林廷玉(?-約1530)明成化二十年進士,官至都御史。曾在衣錦坊內居住,門號不詳;
許 友(1615-1663)清順治年間人,不仕,以諸生終。工書、善畫、能詩,時稱「三絕」。故居光祿坊內,門號不詳;
陳 帙(生卒不詳)林則徐之母,故居現文儒坊19號;
林 佶(1660-?)康熙三十八年舉人,五十一年欽賜進士,書法家,官至內閣中書,故居在光祿坊,門號不詳;
林 侗(1628-1716)清康熙年間貢生,林佶之兄,工隸書,研究金石,著作頗豐。故居在光祿坊,門號不詳;
李 馥(1662-1745)清康熙年間官至浙江巡撫,曾在內黃巷居過,門號不詳;
黃莘田(1683-1768)康熙四十一年舉人,詩人,官至廣東四會縣知縣,故居現光祿坊早題巷4號;
林枝春(1699-1762)乾隆二年榜眼及第,歷任武英殿纂修官、翰林院侍講學士、江西學政等,曾居黃巷,門號不詳;
甘國寶(1709-1776)清雍正十一年武進士,歷任福建提督、台灣總兵、九門提督等,故居現文儒坊51號;
沈紹安(1767-1835)福州脫胎漆器創始人。漆器店曾開在楊橋巷雙拋橋附近;
張際亮(1799-1843)道光十五年舉人,詩人。曾居郎官巷,門號不詳;
郭階三(生卒不詳)清嘉慶二十一年舉人,曾任連城、同安縣教諭,所生的五個兒子皆登科第,盛及一時,故居現黃巷4號;
郭柏蔭(1805-1884)清道光十二年進士,郭階三之子,歷任廣西巡撫、湖北巡撫、署理湖廣總督等職,故居現黃巷4號;
郭柏蒼(1815-1890)清道光二十一年舉人,郭階三之子,一生大都致力於福州的水利建設和研究整理地方文獻,故居現黃巷4號;
郭化若(1904-1995)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郭階三之重孫,解放後歷任上海防空司令員兼政委、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為一代儒將,故居現黃巷4號;
趙 新(1802-1876)清咸豐二年進士,官至陝西督糧道。故居在黃巷內,門號不詳;
林昌彝(1803-約1854)道光十九年舉人,文學家,曾在建寧、邵武、廣州等地講學,一生著作頗豐。故居在宮巷內,門號不詳;
劉齊銜(1815-1877),道光二十一年進士,林則徐長婿,官至河南巡撫,故居現宮巷14號;
劉齊衢(1813-1860)道光二十一進士,劉齊銜兄,歷知四川興文、榮縣、江津等縣。故居光祿坊10-13號,現無存;
劉崇佑(1877-1942)清光緒二十年舉人,劉齊銜之孫,著名律師,故居現宮巷14號;
劉崇偉(1878-1958)劉齊銜之孫,著名工商企業家,福州電氣公司和電話公司創始人之一,故居現宮巷14號;
劉崇傑(1880-1956)劉齊銜之孫,著名外交家,民國時期曾任外部部常務次和、駐德意志兼奧地利特命全權公使等職。故居現宮巷14號;
陳壽祺(1771-1834)清嘉慶四年進士,學者、教育家,.官至記名御史,故居現黃巷36號;
梁章鉅(1775-1849)清嘉慶七年進士,文學家,官至廣西巡撫、江蘇巡撫,故居現黃巷36號
沈葆禎(1820-1879)道光二十一年進士,林則徐次婿,曾任福建船政大臣等職,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故居現宮巷26號;
沈瑜慶(1858-1918)清光緒十一年舉人,沈葆禎之子,官至貴州巡撫。故居現宮巷26號;
沈覲壽(1907-1995)沈葆禎曾孫,著名書法家,曾任福州書畫院副院長、福建省書法協會副主席、福州市書法篆刻研究會會長等。故居現宮巷26號;
林聰彝(1824-1878)林則徐之子,歷任內閣中書、六部主事、衢州知府、浙江補用道、署浙江按察使、杭嘉湖海防兵備道等職。故居現宮巷24號;
林炳章(1875-1923)光緒二十年進士,林聰彝之孫,陳寶琛長婿,曾任福建省財政廳長、閩海關監督等職,故居為現宮巷24號;
林 翔(1881-1935)日本明治大學法學博士,林聰彝孫,歷任民國軍政府總檢察廳檢察長、特別刑事審判所所長、最高法院院長、考試院銓敘部部長等職。故居現宮巷26號;
林恩溥(1893-1933)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畢業,林聰彝孫,民國時間任福建省建設廳正兼福州務局局,主持拓寬改建鼓樓至萬壽橋主幹道(今八一七路)、在台江興建6座碼頭等。故居現宮巷26號;
梁鳴謙(1826-1877)清咸豐九年進士,被聘入福建船政局幕府,此後一直追隨沈葆禎,成為得力助手。後回福州鰲江書院任教。故居在文儒坊閩山巷,門號不詳;
陳承裘(1827-1885)清咸豐元年進士,清工部尚書、刑部尚書陳若霖之孫,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之父,故居現文儒坊47號;
羅豐祿(1850-1901)福建船政學堂駕駛專業畢業,曾任李鴻章幕僚,從事外交翻譯工作,後出使英國並兼任駐義大利、比利時兩國大使。故居在光祿坊內,門號不詳;
嚴復(1854-1921),近代著名思想家。故居現郎官巷20號;
嚴叔夏(1897-1962)嚴復三子,解放前曾任福建協和學院(福州大學前身之一)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解放後曾任福州市副市長。故居現郎官巷20號。
藍建樞(約1856-?)福建船政學堂第三期畢業生,留學美國。清末曾任「海鎮」巡洋艦管帶、海軍管理部部長,民國初任海軍總司令部左司令(後改稱第一艦隊司令)、海軍總司令等職。故居在吉庇巷內,門號不詳;
陳衍(1856-1937),清光緒八年舉人,《福建通志》總纂,故居現文儒坊大光里8號;
林葆懌(1863-1927),清光緒六年考入福建船政學堂,後赴英留學,民國7年任海軍總長。故居現衣錦坊酒庫弄,門號不詳;
鄭孝胥(1860-1938)清光緒八年舉人,曾由陳寶琛推薦任溥儀老師,後又任偽滿洲國國務總理大臣,故居現衣錦坊洗銀營14號;
劉冠雄(1857-?)民國海軍總長,故居現宮巷11號;
陳元凱(生卒不詳)清光緒十五年舉人,曾任粵東縣令,林覺民岳父。故居現大光里23號;
何振岱 (1867-1952)清光緒二十三年舉人,詩人,書法家,曾受聘重修《福州西湖志》,任總纂。一生詩作頗豐。故居現文儒坊大光里21號
林白水(1874-1926)近代民主革命者,報人,教育家,曾在文儒坊創辦福建省第一所具有進步色彩的中小學「福州蒙學堂」,舊址在今文儒坊36號福州第九塑料廠內;
林 旭(1875-1898)戊戌六君子之一,曾在郎官巷居住,門號不詳;
陳 籙(1877-1939)福建船政學堂學生,後獲巴黎法律大學法學學位,曾任國民政府外交部外交司司長、駐墨西哥特命全權公使、駐法國全權公使、外交總長、南京日偽「維新政府」外交部長等職。故居光祿坊內,門號不詳;
陳季良(1883-1945)江南水師學堂駕駛班畢業,原名「陳世英」,轟動中外的中日「廟街事件」主角,民國時期曾任海軍第一艦隊司令,兼任廈門警備司令,後又任海軍陸戰隊總指揮等職。故居現文儒坊 號;
林覺民(1887-1911)),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故居現楊橋東路17號;
謝葆璋(1865-1940)天津北洋水師學堂駕駛班首屆學生,冰心之父,曾任煙台海軍練營管帶、民國海軍部次長、海道測量局少將局長等職。故居現楊橋東路17號;
謝冰心(1900-1999)著名女作家,故居現楊橋東路17號;
王冷齋(1892-1960)曾就讀福建陸軍小學堂,為保定軍官學校第二期學生,民國26年任河北省第三行政區督察專員兼宛平縣縣長,與日軍正面交鋒,親歷「蘆溝橋事變」。曾居黃巷,門號不詳;
郁達夫(1896-1945)著名作家,1936年至1938年間出任福建省政府參議、公報室主任,曾客居光祿坊10-13號劉家大院內;
劉攻芸(1900-1973)英國倫敦大學經濟院畢業,獲博士學位,民國時期曾任中央銀行總裁,又任財政部部長。1948年建議蔣介石再發銀圓券,並為蔣介石秘密運送黃金去台灣。故居光祿坊10-13號,現無存。
高拜石(1901-1969)民國時曾任《福建民報》、《建國日報》總編輯,後赴台,任台灣省新聞處主任秘書。1958年起在台灣《中央日報》副刊上開設專欄,前後達十年之久。故居在楊橋巷口,今無存;
王 助(1914-1941)革命先烈,1931年入黨,曾任XXXXX福建省委委員兼宣傳部部長,1939年5月受新四軍委派,與範式人一起在安民巷53號設國民革命軍新編陸軍第四軍駐福州辦事處;
範式人(1909-1986)1932年入黨,曾任紅軍閩東獨立師政治部主任、XXXXX福建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等職,解放後任江西省委副書記,中央人民政府糧食部副部長、郵電部副部長,XXXXX福建省委第二書記兼省軍區第一政委等職,1939年在安民巷53號國民革命軍新編陸軍第四軍駐福州辦事處工作;
沈幼蘭(1890-1964)福州「蘭記」漆器店創辦者,曾是全市最大的漆器店。民國15年在美國費城建一百五十周年展覽會上,「蘭記」產品獲一等執照獎,三年後以菲律賓召開的工商業交易會上其產品又獲特等金牌獎。故居在今楊橋路,門號不詳;
陳體誠(1896-1942)工程師,畢業於美國加基鋼鐵學院橋梁工程專業,民國七年被選為首屆中國工程學會會長,後任福建省建設廳廳長兼財政廳長、西北公路特派員兼甘肅省建設廳廳長等職。故居在光祿坊內,門號不詳;
廬 隱.(1899-1934)著名女作家,出生於南後街,具體地址不詳。
翁良毓(1905-1926)省立福州師范學校畢業,曾在上海受到李大釗的教導,民國十四年當選為福建學生聯合會副理事長,後開設「福州書店」,銷售進步書刊,該店也成為團組織地下交通聯絡點,後被特務殺害。故居在衣錦坊雅道巷內,門號不詳。
❻ 我差沭陽縣元豐小額擔保公司的錢到期沒有還、然後他們起訴我,開庭時我也沒有去!然後接到法院判決書、他
你好,根據你的陳述,上訴期目前已經超過,如果你對該判決不服,你只能申請對該案件進行再審,詳情可以與律師聯系。
❼ 中華傳統文化和西方法律精神之間存在何種關系
一,鞏固權力還是制約權力--中西方政治監督目標之比較
從政治學角度來看,權力是腐敗孽生的溫床,腐敗寄生於權力,無權力則腐敗無從談起。阿克頓勛爵有一句至理名言:"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導致腐敗。"可謂是權力與腐敗關系的最好描述。孟德斯鳩則以他天才的"本質的直觀"一針見血的指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這一理念集中反映了西方政治文化對國家權力的懷疑態度,也由此引發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命題--如何使權力不致濫用和產生腐敗?
其實,在這些論斷和命題的背後,存在著一個預設的前提:即運用權力必須防止濫用和腐敗。為什麼運用權力一定要防止濫用和腐敗?擁有權力者濫用權力,可以為所欲為,從他個人而言,不是一件很幸福很自由很快樂的事情么,何必要作繭自縛呢?
同樣的一件事情,出發點也是不一樣的。在古老的中華帝國時代,政治就是奪取、運用和鞏固專制權力,維系皇帝的"家天下"統治。但偌大的中華版圖,僅靠皇帝一人是無法把家天下的統治意志貫徹到全國的,於是設立官制,給一些人共享不同許可權的權力和利益,讓他們幫助維系"家天下"的局面,權力就不再是皇帝一人獨掌了。
擁有了權力因而在中華帝國稱為官員的人,一旦濫用權力壓榨百姓,由於他的官員身份是代表著皇帝意志和利益的符號,其行為就會被草根百姓所憤恨和唾棄,官民矛盾激化,激起民變,皇帝就做不成了,江山就會易姓,成為另一個人的"家天下";也可能出現官員徇私舞弊,玩弄權術,培植黨羽,羅織同上同下的死黨派系的力量,直接威脅和挑戰皇權。
所以聰明的中華皇帝們"懼宰官之不修,立監牧以董之;畏監督之容曲,設司察以糾之",建立起一套由君主直接控制的監察系統,以實現對全國文武官吏乃至人民的全面監視。作為中華專制制度思想集大成者的韓非子,他站在中國同時代所有政治思想家的最高點,提出君主掌握法權,君主忠實的執行法權,君權和法權統一的原則。在他看來,只要君王是法權的忠實執行者,那麼這種政治制度就可以避免權力濫用。另一方面,權力的高度集中,使他敏銳的覺察到君主專制政治形式在對付官員和下層的管理上存在著先天的不足,於是又為君王想出一整套"權術"的辦法來彌補。所以說專制社會也對腐敗問題深惡痛絕,堅決要鏟除的。
西方的出發點則不同。基督教認為:人都是有原罪的,即使貴為帝王,也與普通人一樣並非人間神明,也不是完善的聖人。"原罪說"認為: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在天國偷吃了禁果而闖下了彌天大禍,犯下了人類最初的罪行--原罪。從此人類失去了上帝的恩寵,靈魂死了,身體不受靈魂的支配而受貪欲的支配。因此,人類就喪失了達到最高的善的能力,並且連普通的天賦也隨之腐化,產生了犯罪的強烈傾向。處在這樣墮落處境中,人類雖然能以機警、公正、勇毅、自製四種美德來實現自己的一些世俗理想,得到一時的尊榮快樂,但並不足以使人在心靈上看見上帝。也就是說,由於人類的始祖的"原罪",人類的後世子孫降生人世開始,就背負著祖先的這種"原罪"。人性中邪惡的部分時時會戰勝原來自然狀態中人性善良的部分,使人具有無法阻遏的犯罪傾向。基督教的原罪說給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實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人們常說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
既然人類的本性中有貪婪的"基因",那麼,權力成為人類貪婪的對象--權力欲的產生就很自然,原罪說對人類"人性原罪"的預設必然會導致"權力原罪"。政治過程就是運用權力管理國家事務的過程。因而,從"人性原罪"和"權力原罪"合乎邏輯的推演出"政治原罪"。
可見,從神學世界觀看,從"人性原罪"、"權力原罪"到"政治原罪",是人在社會演變和發展過程中在人性的支配下必然導致的"三部曲"(貪欲、權力和政治權力欲)。人靠本性無法加以避免。要杜絕或消弱政治原罪,其根本辦法只有在外在於人性的政治體制中去尋找,通過權力監督機制來設定和控制權力行使的"界限"。因此,權力監督成為克服人性弱點的必要工具和方法。由此從基督教信仰產生了人民控制政府的願望和要求。
基督教的教義使人們對政府持懷疑和不信任的態度,無法接受與他們同樣具有原罪的世俗統治者決定他們最珍重的信仰問題。因此中世紀的神學迷霧逐漸消退之後,人們寧願將原來由教會控制的領域變成自己個人自由的領域,變成個人的權利。這一思想的邏輯發展結果必然是個人超越國家的自由主義深入人心。到了十八世紀,美國憲法的制訂者說:"政府本身不是對人性的最大侮辱,又是什麼呢?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任何外來的內在的控制了。" 這就是說:人註定是有缺陷的,當然不能避免它犯錯,所以才有政府承擔起約束人性的管理責任的必要;另一方面,只要是人組成的政府,就不能給它完全的依賴,就應該對其實行監督和控制。這正是近代民主監督思想的基本前提和依據。
[NextPage]
二,防範牽制還是分權制衡--中西方政治監督實踐之比較
中國古代社會,在專制王權的統一控制下,由各級政府分別主管各方面的政務。為了使其得以長期延續,統治者非常講究"以內馭外","以小馭大","內外相維,犬牙交錯",有意造成架床壘屋,以便加以防範和牽制,結果造成管官的人多,管事的人少,形成龐大的行政網路。在這個網路中,人治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從歷史上看,皇帝常常使用疑詔詭使、倒言反是等權術,在監察工作上主要採用連坐告密、遣吏巡行、牽制監督、特別偵緝、密奏傳呈、檢核簿冊、舉動案章等方式。隋唐五代宋時期在前代的基礎上,又試圖使這些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並輪番使用。有時還採用過一些極端的措施,諸如不擇手段地獎勵告密,吸收一些流氓惡棍參與監察工作,製造人人自危的恐怖氣氛,藉助監察名義打擊各種被指稱為異己的人員等等,甚至對於監察人員也進行特殊的監察。武則天篡廟稱帝,自知反對勢力遍布朝野,竟專門設置知匭使,負責掌管延恩、招諫、伸冤、通玄四匭,以受天下密奏,"盛開告密之門,有告密者,臣下不得問,皆給驛馬,供五品食,使詣行在。雖農夫樵人,皆得召見,廩於客館,所言或稱旨,則不次除官,無實者不問。於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割據在四川一隅的王蜀,也設尋事團,亦名中團,"所管中團百餘人,每人各養私名十餘輩,或聚或散,人莫能別,呼之曰狗。至於深坊僻巷,馬醫酒保,乞丐佣作,及販賣童兒輩,並是其狗。民間有偶語者,宮中罔不知。又有散在州郡及勛貴家,當皰看廄,御車執樂者,皆是其狗。公私動靜,無不立達。"宋代不但加強了對各級官吏的監察,還加強了對監察人員的監察。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在尚書都省設置御史房,"主行彈糾御史案察失職",使監察官也要受到專門部門的監察。
所有這些,無非都是為了使皇帝獨掌監察大權並充分運用之,使各類官吏,包括監察人員在內,都要受到來自皇權的嚴密約束,以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
西方社會則是試圖通過政治權力內部"分立"、"分工"來達到權力的均衡,以防止權力專制和腐敗。托克維爾認為,分權的"純粹學說"也許可以這樣表述:為了政治自由的建立和維護,關鍵是將政府劃分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門或三部分。三個部門中的每一個部門都一定要限於行使自己的職能,不允許侵蝕其他部門的職能。進而組成這三個政府機構的人員一定要保持分離和不同,不允許任何個人同時是一個以上部門的成員。這樣一來,每個部門對其他部門都是一個制約,沒有任何一群人將能控制國家的全部機器。基於對分權的上述理解,維爾進一步指出分權學說包含四個要素:第一是信奉"政治自由",或排除"專斷權力"。第二是政府具有三種具體的"職能"。第三個是他稱之為"人員分離"。分權學說的最後一個因素是這樣的觀點:如果遵循關於機構、職能和人員分工或分立的建議,那麼政府的每個部門都將成為對其他部門行使專斷權力的制約,以及因為只限於行使自身的職能、政府各部門便無法對其他部門行使不當的控制或影響。
日本清官教授曾對三權分立理論做出這樣的評論:(1)三權分立是為了自由而限制權力的最好的原理,是自由主義的政治組織原理;(2)三權分立不是積極增進效率的原理,而是消極的防止濫用權力的原理,就是說它的目的不是為了避免權力之間的摩擦,而是想通過不可避免的摩擦,把國民從專制下解脫出來;(3)三權分立是以對國家權力及行使權力的個人持懷疑的、不信人的、猜疑的態度為出發點的;(4)三權分立具有中立和調和的性質。就是說,它反對任何權力處於絕對的優越地位。它既要抑止執行方面的強權,也要抑止立法方面的強權。
[NextPage]
三,結論:現代國家政治監督制度必須貫徹法治和憲政
政治監督理論既是近代西方國家民主政體的理論基礎,也是中國傳統社會鞏固皇權專制的權術設計和制度安排。西方的政治監督理論不僅能有效防止腐敗和權力濫用,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國家出現專制權力,而中國傳統社會的政治監督理論,既不能有效遏制腐敗,也不能防止專制,甚至可以說行使專制權力是它的政治監督的目的。
然而人類社會之所以不斷進步,人類政治文明不斷提高,並非是人的一廂情願的事情,在這些人為的制度設計背後,潛藏著社會規律運動的偉力。俯瞰中國幾千年的專制史,歷代王朝最終莫不以血腥的暴力革命方式告終,一亂一治,分合相依,始終跳不出這個怪圈。作為中國幾千年政治制度思想的幕後總設計者韓非子,他的理論思想深度足可以和盧梭相媲美了,可惜政治環境和歷史的局限,他沒有為限制君權做出政治制度上的設計,於是,君主集大權於一身,可以為所欲為,成為最大的犯罪頭頭,韓非子的思想作繭自縛,成了幾千年君主專制和玩弄權術草菅人命的惡君王的幫凶,政治監督制度也成了維護皇權的工具,使芸芸眾生拜倒在皇帝一人腳下,活在坐穩了奴隸和想做奴隸而不可得的黑暗時代,實在令人嘆息和同情。
時光的車輪已經帶領我們走入了二十一世紀。西方先進的政治文明已經昭示我們:任何權力都不可能完全免於專制的處境,而不論掌權者在行使專制權力時的動機多麼高尚,只要有政府行為的地方,就有可能產生專制的決定。不僅專制獨裁者的權力不例外,以民主的方式產生的權力也不例外。現代的政治文明要求政府的權力嚴格的受到
法律的限制,要求政府的行為不得違反法治所認可的價值前提。而法治最好的制度安排則是國家權力的分立和制衡,以分權作為核心特徵的憲政是現代國家最好的制度設計。憲政的本質在於用憲法和法律規定並保障人民的自由與權利,劃定並限制政府權力和行動的范圍,並提供相關的制度設施。根據這一準繩,凡是憲法不保障民權與自由的政府不是憲政;凡是憲法無法對政府越權進行有效限制的政府,也不是憲政。
還是記住美國國父的話吧:"政府本身不是對人性的最大侮辱,又是什麼呢?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任何外來的內在的控制了。"
這也許是中國傳統社會政治監督制度最好的諷刺和現代政治監督制度最好的描述了.....
第一、 西方重唯理、思辯,中方重經驗、直覺
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的源頭,古希臘對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關心世界本源、主客體關系、事物如何發展變化等。雖然他們在簡單儀器下的觀察和實踐缺乏邏輯連貫性,理性的方式並不系統,但人們的這種直接觀察總是彌漫著理性思維的色彩,抽象思辯是西方思維的特徵。而作為東方民族典型代表的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則以直覺和經驗為特徵。中國古代科學和哲學的各種范疇是靠向內思維得到的,是將各種經驗現象醞釀體會、豁然貫通而提出的概念的。這些概念的理解與西方向外思維邏輯演繹所得到的不同,理解只能意會而難以言傳,如對中醫醫理和氣功的理解,又如對一幅書法作品、一幅國畫的欣賞,只能向內領會,才能領略作者的神韻的起伏。
第二、 西方的細節分析與中方的整體綜合
西方文化結構以細節分析居優,東方文化結構則以整體綜合見長。如:在姓氏排列中,中國姓氏先是宗姓、輩份,其次才是自己的名字,突出的是氏族整體。西方國家則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後才是族姓,突出的是自己。又如:在時間、地址的書寫表達順序上,中國人習慣以年、月、日從大到小依次為序,地址則是按省、市、縣到門牌號碼排序,突出的是從整體到個別的析出關系,西方人則與中國人的順序表達恰好相反,突出的是個別到整體的合成關系。可見在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識結構中,從整體出發的綜合觀占突出地位,而這種整體綜合觀在考察事物時,通常忽略細節和成分分析,往往提供的是關於對象模糊整體的圖景。
二、中西方在人與自然關繫上的著眼點與執著不同
杜維民教授認為:「中國文化關注的對象是人」。人與人的關系是中國文化關心的核心問題,人們立足於現實人生,所以政治倫理學相當發達。而西方文化較多關注的是自然,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古希臘注重的中心問題,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中國的哲學無論儒、道、佛學都是一種人生哲學。儒學求作為,道學求長生,佛學求悟覺。儒學以孔子思想為正宗,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何者為「仁」?孔子曰:「仁者愛人!」可見是怎樣做人的學問,興趣在闡發君臣、父子等一套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修身養性的目的即實現自己的從政的抱負——齊家治國平天下。純科學的研究及所有的自然科學都成為多數人不屑選擇的行為和興趣。
中國文化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也有著自己的執著。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天人合一」,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神消融於自然界之中,人與自然共呼吸的和諧狀態。中國文化的根深植於大地之中,中國文化自始即重農,「四民之中,士之下即為農」、「民以食為天」即緣由於此。道家思想更是要人們對人生留戀和在大自然中尋求到生命慰籍的傑作。
西方古代科學寓於對自然的探索之中,因此西方很早就出現了畢達哥拉斯、阿基米得這樣一些名垂千古的專業科學家。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西方文化認為天人處於對立的斗爭狀態,因而產生了與中國文化不同的對自然的態度,即人應征服、控制自然,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把自然看成敵對力量。荷馬史詩純以海外遇險、征服自然為題材,他們的游戲都是在大自然的風浪中鍛煉成長的人物。西方人也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但首先關注的不是倫理而是競爭,因而出現了「優勝劣汰」的規律。
三、 中西方價值觀與人生追求的不同
中西方價值觀與人生追求的不同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
第一、中西方人生價值取向不同
儒家給中國人提供的價值觀念,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轉變為一種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作為2000餘年來的中國文化的一根精神支柱的這種人生信念,認為人生的價值就是在現世的作為之中,一個人在社會越有作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義的積極入世思想。在專制社會中權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為最大者莫過於實現從政的抱負。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偉理想統治著千百萬中國文人碌碌無為的一生。受這種一元化的人生價值的影響,多數人不願問津自然科學,致使科學被困於萌芽狀態。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權術上,創造了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變幻莫測而實質又超穩固的政治、文化模式。在這種特殊的模式中,產生了中國獨有的歷史現象:當官不成,求當聖人;報國不得則退做隱士,或吟詩飲酒自得風浪,於是道教、佛教隨之興起,貪生的自去修道,厭世的不妨念佛。而西方文化中人生價值呈多元化。從政也是人生價值的實現,經商也被認為相當有價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職業莫過於律師、醫生。
第二、西方的個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
近代西方人文主義是在神學背景上產生的,原罪觀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個人向自己負責,通過個人奮斗向上帝贖罪,由此引申出一條基督教義,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當上帝被否定了時西方又產生了社會原子觀念:個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個人權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個人本位,自我中心。這種個人本位的思想影響了生活的各個方面,親人間界線劃分明確,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對孩子也非常尊重,進孩子房間首先要問:「我能進來嗎?」強調以子女脫離父母獨立生活奮斗為榮,樂於談論個人一得之見。而中國以家族為本位。家在中國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個生活的港灣,具有至高無上的凝結力。脫離家便是「遊子」,強調「父母在,不遠游」。家庭中有長幼關系、夫妻關系,要各安其分,各盡義務,即「盡倫」!孟子認為:聖人是「人倫之民」,倫的核心是「絕對服從」,幼服長,妻服夫。使家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國的國本、國粹,中國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說。家與孝原本有偉大的理性意義,但由於過分強調,終成了一種過分的家族意識,而忽略了個人自由的發展,「存天理,滅人慾」,以個人向群體負責為人生宗旨。
第三、西方講功利、時效,中方講倫理、道德
西方文化由於自然科學的發展,因此比較重功利和實效,善於算經濟帳。例如:在一個大公司,如果每人節約幾秒,加起來可節約幾個人的時間,可少雇幾個職員,減少多少開支。又如:一個人在寫字,圓珠筆的筆尖向外放還是向內放比較節約拿筆寫字的時間,怎麼放的狀態最有效等。
中國文化由於長期處於封建的農業社會,自然科學不發達,著重於人倫關系的調節。禮義規范高於一切,「義」、「利」之辯的結果使價值觀念產生偏差,提倡人為了符合某種禮義規范應該犧牲自己的利益,「重義輕利」被視為高風亮節、品格高尚。更有甚者,到了「文革」期間,「只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只算政治帳,不算經濟帳,對外中國只考慮政治影響,不顧及經濟效益。(參考歷史千年)
❽ 手機貸借款1100逾期314天結果要還2190元,逾期費用就是948元,有沒有專業的律師幫忙分析下
我雖然不是專業的 但是小有了解 現在國家經過對網袋這方面的整改 這屬於高利貸 你只需要還掉本金就好咯 如果還本金後任然會有催收找你 或者發送侮辱和威脅的信息 保留好證據 電話錄音 必要時採取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去銀監局 帶上證據 舉報 到法院起訴
❾ 任意門貸款靠譜嗎
是比較靠譜的。目前,任意花開放最高可申請額度是10萬,使用周期一般可分3-6-12個月,開放申請的年齡范圍是在22-55周歲之間,申請的時候提供個人身份認證及人臉識別,然後需要有常用且滿6個月以上的運營商認證才可以的。提交審核之後,全程是屬於系統審批,沒有電話回訪的,審核通過有額度提現成功,一般當天可以到賬。不過,該口子出了額度並不是百分百可以到賬的,因為提現的時候還有二次審核,二次審核通過了之後基本上就是穩了。
另外,口子的資方一般是元豐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是會查徵信、上徵信的。因此,大家在借款後一定要按時還款,不要出現逾期還款的情況,因為逾期還款後不僅個人徵信會受損,還會產生高額罰息,時間越長罰息越多,後續歸還的成本會增加。
拓展資料:
1、民間借貸是我國信用體系的一個非正規的信用模式,由於缺乏一定的監管所以該方式存在一定的風險,如何科學有效的來降低這種借貸風險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功課:一定要嚴格的審查市場准入機制,對一些民間借貸機構的資質進行審核,對具備一定的資金、可以依法經營的私人錢庄,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內專為民間金融機構;另外一方面對於那些為了謀取高利貸的人一定要給予鮮明的打擊與取締,維護金融的良好秩序。
2、民間借貸的利率更加要透明化的管理,規范這種民間的借貸我們要充分的來考慮借貸的需求,還需要納入我們的有效管理方式,可以根據放貸人的資質等級要求來進行上下的浮動,利用一些市場競爭推動借貸規范發展。把借貸引入實體經濟,民間有很多的資本,哪裡需要那裡去。但是我們還需要進入實體產業的循環環節,這樣才可以推動實體經濟可持續的發展。而不是僅僅的作為一些游離資本到處的游盪,最好是合法、規范的使用起來。
3、民間借貸的資金的流動更加需要加強,還要實施有效的管理。要設立一些專門的監管機構來對其借貸行為進行監管,對資金進行監測管理,要進口的建立完善、健全、科學統計的監測指標,對一些民間借貸的資金流向、投向等情況要進行必要的監管、引導,防止一些私人房貸到處有。民間資金的居間方或者「資方」存在很多是假的,假的居間方通常會讓委託方花費很多指定的項目從中騙取費用,其中包括出評估報告費用、盡職調查律師費等。如需上述文件和法律行為一定委託方自己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