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與法律
1. 律師跟基層法律工作者的區別有哪些
律師跟基層法律工作者的區別,很多人並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些法學生都不知道,將律師與基層法律工作者混淆。實際上,律師與基層法律工作者有著很大的區別!下面中公法考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一、學歷和法律專業知識要求不同
律師對於學歷要求較高,2018年法考改革之前,大多數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只有少數法考成績放寬地區,才會要求大專學歷;而基層法律工作者的學歷要求大多為專科!不過隨著法律行業的發展,2018年之後基層法律工作者與律師的學歷要求才基本相同,但從整體上看,執業年限較長的基層法律工作者與律師相比,在學歷和法律專業知識上面都是有一定差別的。
二、考試證書要求
就目前情況來看,想成為一名正式的執業律師,需要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簡稱法考)並通過考試;而基層法律工作者則需要參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組織的考試。相比基層法律工作者所參加的考試,法考的難度要大的多。
三、執業核准、執業證頒發部門不同
律師法規定,律師執業核准、律師執業證頒發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規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核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頒發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負責。
四、執業提供法律服務的業務不同
律師執業提供法律服務的范圍十分廣泛,凡是涉及法律服務的事務,律師都可以提供法律服務,都可以發揮作用。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提供法律服務的業務最大不同就是基層法律工作者的訴訟業務僅限於民事、行政訴訟,不得從事刑事類代理和辯護業務,即不能到看守所會見犯罪嫌疑人,不能出庭和檢察院公訴人進行辯論,發表辯護意見。
五、執業區域不同
《律師法》第十條規定律師執業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在中國大陸任何地區執業。而基層法律服務服務定位於基層。
關於律師和基層法律工作者的區別,主要是上述中公法考為大家所介紹的相關情況,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2. 法律服務所和律師事務所有什麼區別
一、兩者的產生背景不同。律師事務所早在我國建國初期就在全國建立了,1957年被撤回銷。1978年黨的十一答屆三中全會後,全國各地都逐步恢復了律師制度,原名是法律顧問處,1985年前後改名為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有的地去也稱法律事務所或法律服務中心,它是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中產生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律服務機構。
1985年前後,在全國各鄉、鎮等基層組織中又成立了司法所,法律服務是司法所的一項重要工作。1990年前後,有的司法所與法律服務所分離,有的鄉、鎮是兩個牌子一套人馬,有的縣(市、區)司法行政機關成立了中心法律服務所。
二、兩者設立的依據不同。律師事務所從恢復設立時就嚴格依法成立。即以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為法律依據設立,1997年1月1日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設立。
法律服務所是依據司法行政機關的行政規章或批復設立的。所以,兩者設立的法律依據不僅不同,而且所依據的法律和規章的效力也是有差別的。
3. 律師和法律工作者有什麼差別
二者的相同點是,都是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但二者的區別卻是相當大的。
區別之一,二者產生和存在的法律基礎不同。律師的產生和其執業的基礎,是根據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規定.法律工作者的產生和其執業的基礎,是根據行政規章《關於鄉鎮法律法務所的暫行規定》(現為《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和《基層法律工作者管理辦法》)的規定。也就是說,法律服務所和法律工作者的設定是沒有法律基礎的。
區別之二,二者執業的准人不同。要想做律師,必須先參加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取得律師職業資格。從2002年起,要想做律師,必須先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而做基層法律工作者,就沒有這樣的准入程序,只要你想做並得到司法行政部門的同意就行。
區別之三,二者執業的法律水平或者說是法律知識的含量不同。做律師,首先得是法律本科畢業,才有報名參加考試的資格。參加考試,不是一般人就可以成就理想、如願以償的。就以2002年的考試為例,全國報名參加考試的人有38萬之多,但因此而獲得資格的人只是報考人數的百分之六點多有資格做律師的人,其知識含量的程度有多少,我這里不說,你也會猜想了。而做法律工作者,只要具備高中文化就可以了。
區別之四,二者服務的范圍不同。律師的服務范圍十分廣泛,凡是社會生活中用得上律師的事務,律師都可以發揮作用。而法律工作者的服務范圍僅限於從事簡單的民事類代理事務,他們不具備從事刑事類代理和辯護業務。
區別之五,二者執業的地域不同。在全國范圍類,律師執業不受地域限制,在國家與國家之間,律師也有一定的執業空間。法律工作者的執業受地域范圍限制,根據司法部對行政規章《鄉鎮法律法務業務工作細則》的解釋,基層法律工作者不能代理當事人任何一方均不在本轄區內的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案件。現在廣東\上海\北京等發達地方已經不允許法律工作者出庭參加.
區別之六,二者體現的社會價值不同。律師作為一種職業,是世界各法制國家的同類設定,律師的社會作用,國際條約《關於律師作用的基本原則(1990)》有系統的揭示,其中之一就是「要求所有人都能有效地得到獨立的法律專業人員提供的法律服務」。因此,有人說:「沒有律師就沒有司法公正」。法律工作者的職業設定,只是中國的現象,不是國際上通常的做法,因此也就沒有「沒有法律工作者就沒有司法公正」的說法。
區別之七,二者的歷史使命不同。律師是法制國家的產物,與法制國家同發展,共存亡。法律工作者只是為解決鄉鎮聘請律師難的現狀而暫時的措施,司法部早在2002年,就要求大中城市的法律工作者,淡出訴訟領域,可見,法律工作者作為一種臨時制度,意味著將要完成其歷史使命。
相對於我國其他地方來說,要區別哪是律師、哪是法律工作者,其難度比較大.現就我們的法律服務市場做一個比較和分析,以幫助大家鑒別真偽。
一是從執照上進行鑒別。律師的執業執照是紅色的,象結婚證,內頁紙張上對光可發現有水印。基層法律工作者是工作證是綠顏色.象離婚證.內頁紙張上對光可發現沒有水印。
二是從招牌上進行鑒別。律師執業的場所是律師事務所,其招牌是「行政區名稱+字型大小+律師事務所」。法律工作者執業的場所是法律服務所,其招牌應當是「x x縣x x(鄉鎮)街道+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所的招牌很少是按照要求製作的,到處懸掛的是「湖北x x x法律事務所」,比律師事務所的招牌要張揚得多了。
三是從服裝上進行鑒別。根據規定,律師只有在出庭的時候,才會著律師袍,平時的著裝是大眾化的,有時可見左胸前的別有象西服商標樣的金色徽章,仔細看可發現上有「中國律師」字樣,那就是律師徽章。而平時著有「司法」臂章,象警察服裝顏色的制服的,可能就是「鄉鎮(基層)法律工作者」了。
有人也許會問,在我們這,還有許多的社會人員也在幫人打「官司」,這又是怎麼回事?
在我們國家,根據三大訴訟法的規定,其他公民經人民法院同意,是可以為當事人代理民事類案件和參與刑事案件的辯護的,但有嚴格的限制。限制之一是要經人民法院同意。限制之二,是不得收取任何報酬,冒充律師者由公安機關處以以5000元以內的罰款。非冒充律師而收取報酬者,由司法行政機關責令停止非法執業,沒收非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限制之三是在刑事辯護案件中,可以擔任被告人的辯護人的人只能是被告人的親友。
4. 律師和法律工作者有什麼差別
律師與法律工作者都是法律服務業的從業人員,但是二者之間存在重要的區別,版主要體現在:
1、從業的法律依據不權同。律師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依法執行業務,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法律工作者是依據司法部發布的《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從事法律服務工作的。也就是說律師是依法執業,法律工作者是依部門規章執業。
2、法律服務執業的范圍不同。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律師可以被委託為辯護人。因此,法律工作者從事刑事辯護業務,沒有法律依據,也沒有部門規章依據。也就是說律師可以從事刑事辯護,而法律工作者沒有此項許可權。
3、取得執業資格的條件不同。律師法規定,律師執業,應當取得律師資格和律師執業證書。取得律師資格應當經過國家統一的司法考試。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我縣法律類專科也可),經國家司法考試合格的,才能取得律師資格。法律工作者執業資格要求具有高中或者中專以上的學歷,從2000年起由司法部統一組織執業資格考試。
4、執業的單位不同。我國律師法規定,律師應當在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法律服務工者者取得資格後,被基層法律服務所決定聘用,方可申領執業證。
5. 律師與法律工作者有何區別
律師抄是要經過司法考試。而法律襲工作者是不要的。只對法律知識了解就好了。律師可以上法庭辯護。特別是在訴訟的開始階段。可以查看有關案件的材料。而法律工作者,如果沒有律師資格。只能由案件的辦理人員說案情。而不能查案卷哦。所以律師的權利要大得多哦。
6. 法律執業者與律師的區別
從事法律工作的人都是法律執業者,包括律師,法官,檢察官,各種社會法律機構工作者,監獄工作者等等。法律職業體系是非常龐大的,律師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