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稅務局法律顧問制度

稅務局法律顧問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5-31 03:12:37

A. 法律顧問有什麼用

‍‍

司法律顧問作用是為企業經營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支持,通過法律來推動和促進交易安全,防止和減少發生糾份,在發生糾紛後協助調整和代理訴訟等。其主要作用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公司在設立中的法律事務

設立公司要求發起人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組建,不同法律形態所依據的法律是不一樣的,比如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律依據是《公司法》、合夥企業的法律依據是《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的法律依據是《個人獨資企業法》。以上述案件為例:公司設立過程中,除注冊企業需要提交的各種證明性法律文件外,還需要在出資人之間簽訂確定規范將來企業運作的協議、章程等法律文件。這些法律文件較之法律規定更為符合公司需要,更詳細的對各方權利義務做出約定。法律顧問在設立階段,根據設立企業的性質,對涉及的法律文件進行擬定和審查,並代理公司辦理工商、稅務報批手續。

二、公司在日常經營中的法律事務

1、建立和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工作規程、勞動管理制度、內部安全防範機制以及勞動紀律等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對公司內部勞動關系狀況進行分析,並提出改善意見;協助人事部門設計、制定、修改企業工資及福利的分配辦法、人事考核的方法、內容及規程;及時做好勞動合同的續訂和解聘的相關法律工作;起草、制定企業與員工的競業禁止協議和商業秘密保護協議;協助人力資源部門和財務部門做好相關人員的離任審計工作;協調處理各類勞動爭議,代理公司參與各類勞動爭議的和解或調解,維護公司合法權益。

2、接受公司委託,代理顧問單位進行民事、經濟糾紛的調解、和解。公司的目的是實現利益最大化,但也得考慮維權支出的成本,並希望通過非訴訟的方式解決出現的糾紛。法律顧問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通過專業的法律知識和嫻熟的談判技巧有效解決各類糾紛。

3、為公司進行有關的企業資信調查,並出具調查報告。公司合作夥伴的資信好壞直接關繫到合同是否能夠履行,利益是否能夠順利實現,所以對首次打交道或正在打交道的合作夥伴有必要及時的了解他的資信狀況。

4、代理公司的重大經濟項目談判,並提供法律意見。

5、為公司的股權轉讓、增資減資、合並分立、清算注銷、資產重組等全面提供法律服務

6、代理公司辦理商標、專利的申請、注冊、轉讓及版權登記、備案業務。為公司的商標權、專利權、商業秘密和專有經營權的保護提供法律建議,並協助公司制定保密制度和保密協議。例如:法律顧問可以對以上案件中公司的「吉美」商標辦理注冊登記及後續的商標維護,對發生侵權的行為進行取證等等。

7、代理公司辦理信貸、抵押貸款、商業貸款、融資租賃及其它籌資事宜的法律事務。在上述案件中公司辦理設備抵押貸款,法律顧問可以全程參與,並對相關法律文件進行把關。

8、根據公司提供的財務資料,對公司債權進行分析,對不良資產提出相應的處理方案,有效清理公司的債權債務。

9、接受公司的委託,審查公司發布廣告的內容。上述案件中公司為了宣傳自己的產品,必然要發布廣告。法律顧問則可以對廣告內容進行審查,避免公司侵權行為的發生。

10、辦理公司委託的其他專項非訴訟法律事務。

第三部分訴訟法律事務

代理公司行政、民事、經濟等領域的訴訟或仲裁。

雖然法律顧問的重點在於防範公司經營中的法律風險,但在公司出現法律糾紛時,法律顧問由於對公司的情況比較熟悉,能有針對性的收集對公司有利的證據,從而更好地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

‍‍

B. 請法律顧問做什麼

‍‍

公司法律顧問作用是為企業經營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支持,通過法律來推動和促進交易安全,防止和減少發生糾份,在發生糾紛後協助調整和代理訴訟等。其主要作用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公司在設立中的法律事務

設立公司要求發起人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組建,不同法律形態所依據的法律是不一樣的,比如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律依據是《公司法》、合夥企業的法律依據是《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的法律依據是《個人獨資企業法》。以上述案件為例:公司設立過程中,除注冊企業需要提交的各種證明性法律文件外,還需要在出資人之間簽訂確定規范將來企業運作的協議、章程等法律文件。這些法律文件較之法律規定更為符合公司需要,更詳細的對各方權利義務做出約定。法律顧問在設立階段,根據設立企業的性質,對涉及的法律文件進行擬定和審查,並代理公司辦理工商、稅務報批手續。

二、公司在日常經營中的法律事務

1、建立和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工作規程、勞動管理制度、內部安全防範機制以及勞動紀律等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對公司內部勞動關系狀況進行分析,並提出改善意見;協助人事部門設計、制定、修改企業工資及福利的分配辦法、人事考核的方法、內容及規程;及時做好勞動合同的續訂和解聘的相關法律工作;起草、制定企業與員工的競業禁止協議和商業秘密保護協議;協助人力資源部門和財務部門做好相關人員的離任審計工作;協調處理各類勞動爭議,代理公司參與各類勞動爭議的和解或調解,維護公司合法權益。

2、接受公司委託,代理顧問單位進行民事、經濟糾紛的調解、和解。公司的目的是實現利益最大化,但也得考慮維權支出的成本,並希望通過非訴訟的方式解決出現的糾紛。法律顧問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通過專業的法律知識和嫻熟的談判技巧有效解決各類糾紛。

3、為公司進行有關的企業資信調查,並出具調查報告。公司合作夥伴的資信好壞直接關繫到合同是否能夠履行,利益是否能夠順利實現,所以對首次打交道或正在打交道的合作夥伴有必要及時的了解他的資信狀況。

4、代理公司的重大經濟項目談判,並提供法律意見。

5、為公司的股權轉讓、增資減資、合並分立、清算注銷、資產重組等全面提供法律服務。

6、代理公司辦理商標、專利的申請、注冊、轉讓及版權登記、備案業務。為公司的商標權、專利權、商業秘密和專有經營權的保護提供法律建議,並協助公司制定保密制度和保密協議。例如:法律顧問可以對以上案件中公司的「吉美」商標辦理注冊登記及後續的商標維護,對發生侵權的行為進行取證等等。

7、代理公司辦理信貸、抵押貸款、商業貸款、融資租賃及其它籌資事宜的法律事務。在上述案件中公司辦理設備抵押貸款,法律顧問可以全程參與,並對相關法律文件進行把關。

8、根據公司提供的財務資料,對公司債權進行分析,對不良資產提出相應的處理方案,有效清理公司的債權債務。

9、接受公司的委託,審查公司發布廣告的內容。上述案件中公司為了宣傳自己的產品,必然要發布廣告。法律顧問則可以對廣告內容進行審查,避免公司侵權行為的發生。

10、辦理公司委託的其他專項非訴訟法律事務。

第三部分訴訟法律事務

代理公司行政、民事、經濟等領域的訴訟或仲裁。

雖然法律顧問的重點在於防範公司經營中的法律風險,但在公司出現法律糾紛時,法律顧問由於對公司的情況比較熟悉,能有針對性的收集對公司有利的證據,從而更好地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

‍‍

C. 如何完善企業法律顧問制度

聘請專業律師做為企業法律顧問,建立健全企業法律顧問制度

1、准確定位企業法律顧問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1)、法律顧問的性質、任務和工作原則。法律顧問是從事法律事務的專職人員。其應當遵循以下工作原則: A、自覺維護國家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依法維護企業所有者和其他出資人的合法權益;B、依法維護本企業的合法權益、為本企業服務原則;C、法律顧問是企業領導的法律參謀,為企業領導決策提供法律咨詢服務;D 、法律顧問是企業的法律專職人員,對企業行為和員工職務行為負有合法性管理的責任。
(2)、法律顧問的職責。A、協助企業領導人正確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對企業重大經營決策提出法律風險管理意見。法律顧問應通過參與企業重大經營決策活動,為決策提供可靠的法律分析論證報告,保證企業合法權益最大化,避免企業落入「法律陷阱」。B、參與起草、審核企業重要的規章制度。法律顧問參與起草、審核企業重要的規章制度,有利於企業規章制度的合法性,也有利於國家和有關管理部門賦予企業的權利在得以充分利用。C、管理企業合同,參加重大合同的談判和起草工作。此項職責是法律顧問最主要的職責,日常工作量較大,也最重要。D、參與企業的合並、分立、破產、投資、租賃、資產轉讓、抵押擔保、招投標及進行公司改建等涉及企業權益的重要經濟活動,處理有關法律事務。E、負責辦理企業工商登記以及商標、專利、商業秘密保護等有關法律事務。
(3)、法律顧問的工作方式。 A、參與會議、調研、文件起草,對企業重大經營決策提供法律意見;B、參加合同談判、審核、管理等,督促有關方面適時履約,確保企業利益最大化;C、根據工作需要查閱本企業有關文件、資料及財務報表、統計報表等,依法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情況、收集證據、提出意見;D、向企業有關方面和人員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配合企業有關部門對職工進行法制宣傳教育。

2、健全法律糾紛防範和應變制度。健全企業法律顧問制度急需完善以下幾種工作制度:
(1)、法律論證制度。重大經營決策出台前應經過法律論證,由法律顧問出據法律意見書。
(2)、合同管理制度。簽訂合同應經過法律顧問的審核,重要合同應有企業法律顧問參與談判和起草;法律顧問應跟蹤掌握合同的履行狀況,督促各方面適當履約,對重要合同的關鍵「履約節點」要有評審程序。
(3)、企業資產權利變更審核制度。企業資產權利變更涉及到很多法律和政策問題,處理不當很容易帶來法律風險。
(4)、企業商標、專利和商業秘密管理制度。企業應積極注冊申報商標、專利,重視對企業無形資產的開發、經營和保護。對於企業商業秘密,目前雖沒有專門適用法律,但還是可以得到一定的法律保護,關鍵是取決於企業自身是否採取了適當的保密措施,因此建立商業秘密保護制度,為員工設立嚴格的保密義務,可以有效防止員工出據不利於企業的證詞,泄漏不利於企業的經營和技術信息,從而維護企業經營管理的正常秩序。

3、逐步提高企業決策和管理骨乾的法律經營管理水平。
北京航天銀星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豐台區看丹路四號院甲六號樓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D. 企業法律顧問制度的基本內容

企業法律顧問制度來,是自指企業內部通過設置法律顧問機構或者配備專職法律工作人員處理本企業法律事務的一整套制度。企業配備的專門從事法律事務工作人員就是企業法律顧問,是企業「內部法律人」。企業法律顧問與社會律師(由企業聘任為法律顧問)的主要區別是:
(1)從身份上看,企業法律顧問是企業內部職工,在企業工作、受企業管理制度的約束;而律師是自由職業者,受《律師法》約束,在作為社會中介組織的律師事務所工作,律師無論擔任多少家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其身份並未改變。
(2)從工作性質上看,企業法律顧問是企業內部專門從事法律事務的管理人員;而律師是社會上專門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3)從知識層面上看,企業法律顧問在法律知識上側重於與企業經營管理有關的內容,同時要掌握企業管理知識;而律師主要是根據業務不同在法律知識上各有側重。
(4)從工作原則上看,企業法律顧問是全方位和全過程地參與企業經營管理,以事前防範為主;而律師是專題性地根據企業委託提供法律咨詢、服務,以事後處理為主。
企業法律顧問預防法律風險保障企業的利益,對現在來說是很必要的了,朋友推薦的深圳找大狀,互聯網+法律平台,律師多效率高,值得推薦

E. 稅務機關怎樣建立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制度

第一,構建稅收法律顧問的工作網路。2015年初,國家稅務總局在政策法規司設立了稅務公職律師辦公室,並要求地方各級稅務機關也要抓緊設立稅務公職律師辦公室。國家稅務總局這一工作舉措為下一步推行稅收法律顧問和稅務公職律師制度提前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工作基礎。立足於這一工作基礎,下一步可以考慮加大推行這兩項工作制度的力度。如抓緊在各級稅務機關中普遍設立稅收法律顧問,設置支持稅收法律顧問開展工作的內部機構,配備相應的稅務公職律師,構建稅收法律顧問的工作網路。
第二,明確界定稅收法律顧問工作機構與其他機構的職責范圍和界限,理順稅收法律顧問工作網路的運行機制。稅收管理先進的國家的稅務機關內設機構一般是按納稅人屬性設立的,如美國稅務局設立了4個主要徵收機構,即大企業與國際部、小企業與自雇經營部、穿透企業與特別行業部、免稅與政府機構部。我國稅務機關內部機構主要是按稅種職能設立的,如貨物與勞務稅司、所得稅司、財產與行為稅司。基於這一內設機構格局,我國稅法解釋職能就分散在這些職能部門中。我國當前正在進行「營改增」,稅收改革任務繁重程度前所未有。在當前形勢下,對內部機構做大的整合恐怕會影響「營改增」工作順利實施。基於此,稅收法律顧問和稅務公職律師制度的推行可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比如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完成:第一個階段的目標是各級稅務機關普遍設立稅收法律顧問,在地市級稅務機關完成法規部門和稅政部門的職能整合,徵收局和稽查局不需要設立新的稅收法律顧問工作機構,將此項職能明確在綜合部門或審理部門即可。第一階段工作內容近期就可操作。第二階段的目標是待「營改增」完成後,再考慮國家和省級層面稅務機關的內部機構整合問題。
第三,加快實施公務員分類改革,將稅務公職律師納入行政執法類,以提高這類專業人才的待遇水平。據統計,全國稅務系統有近4000名稅務人員具備律師資格或者法律職業資格。稅收法治各項任務最終要由人來完成,要實現稅收法治工作目標,有必要考慮對稅務公職律師這類專業人才率先實行公務員分類改革,以便留住現有稅務隊伍中的法律人才,吸引更多的社會律師加入稅務隊伍中,從組織上保障稅收法治各項工作目標的實現。

F. 法律顧問的職責和義務

一、處理日常法律事務

1、對顧問單位有關業務上涉及的法律問題提供法律咨詢。

2、對顧問單位草擬的法律文書進行審查,幫助顧問單位制定、修改內部的規章制度。

3、為顧問單位草擬和修改經濟合同,提供參考意見。

4、為顧問單位草擬和修改勞動合同,幫助調整勞資關系。

5、為顧問單位生產經營和管理中的決策事項進行法律上的可行性分析,並提供可行性報告。

6、為顧問單位的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商業秘密和專有經營權的保護提供法律建議,並協助顧問單位制定保密制度和保密協議。

7、根據顧問單位的需要,列席重大會議,現場提供法律咨詢。

8、根據顧問單位的需要,一法律顧問的名義對外簽發律師函。

9、根據顧問單位的需要,對員工進行法律培訓。

10、根據顧問單位的需要,提前介入公司各項投資活動,並提供有關的法律服務。

11、根據顧問單位提供的財務資料,對公司債權進行分析,對不良資產提出相應的處理方案。

12、參與顧問單位的重大經濟項目談判,並提供法律意見。


二、非訴訟法律事務

1、為顧問單位進行有關的企業資信調查,並出具調查報告。

2、為顧問單位的法律行為和法律事實出具律師見證書或法律評價書。

3、為顧問單位的企業設立、股權轉讓、增資減資、招標投標、合並分立、清算注銷、資產重組、改制上市等提供法律服務。

4、代理顧問單位辦理各類公證。

5、代理顧問單位申辦商標、專利、著作權申請、注冊、登記、轉讓和備案手續。

6、代理顧問單位辦理信貸、抵押貸款、商業貸款、專案融資、融資租賃及其它籌資事宜所涉及法律事務。

7、代理顧問單位辦理房地產開發、土地徵用拆遷補償、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一、二手樓宇買賣、樓宇按揭、租賃抵押、產權登記過戶等房地產業務涉及的有關手續。

8、代理顧問單位辦理進出口貿易、保險信託、海商海事、海外投資、國際運輸、技術轉讓中涉及的法律事務。

9、辦理顧問單位委託的其他非訴訟法律事務。

三、訴訟法律事務

1、代理顧問單位進行民事、經濟糾紛的調解、和解。

2、代理顧問單位進行民事、刑事、經濟和行政案件的訴訟。

3、代理顧問單位進行經濟、勞動和涉外案件的仲裁。

G. 如何建立企事業單位法律顧問制度

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解決的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討論:
一、政府角度:專主要解決「依法」的問題,屬公職人員法律水平一般不如法律顧問單位高,推進顧問單位制度,主要是促進行政上的「依法」,從國家、單位到執法人員分別是:
1、推進國家依法治國進程;2、提高政府單位依法行政水平;3、強化執法人員法律意識。
二、企業事業單位角度:主要解決「商業用法」的問題,企業事業單位作為主要的商業主體,推進顧問單位制度,主要是促進商業上的「用法」,用法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三個階段,從事前預防、事中把控到事後維權,分別如下:

1、協助企事業單位預警法律風險;2、協助企事業單位解決法律問題、把控項目涉法關鍵點;3、協助企業自主維權。
三、家庭或個人角度:與前一點企事業單位有點相像,但企事業單位側重於商業,公民則側重生活,可以從知法、守法、用法這三點來展開。
總之,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法制水平,讓制度等上層建築更好地發揮作用,推進社會的和諧、反過來促進經濟的發展。

H. 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有哪些亮點與難點

亮點一 征管職責劃分更合理
理順征管職責是完善國稅、地稅征管體制的核心內容,《改革方案》從兩個方面提出釐清征管職責的措施。
變化一 國稅、地稅征管職責得到合理劃分
改革前:1994年分設國稅、地稅兩套系統,兩家征管職責比較清晰,但隨著財政體制調整,企業所得稅征管職責經過了兩次變化,從按企業隸屬關系劃分到新辦企 業由國稅征管,再到新辦企業中繳納增值稅的由國稅征管,繳納營業稅的由地稅征管。「一個稅種兩家管」,導致有時出現執法標准不統一,政策解釋不一致等問 題,影響稅收公平,納稅人反映比較強烈。
改革後:中央稅由國稅部門徵收,地方稅由地稅部門徵收,共享稅的征管職責根據稅種屬性和方便征管的原則確定。按照有利於降低稅收成本和方便納稅的原則,國稅、地稅部門可互相委託代征有關稅收。
變化二 地稅與其他部門的稅費征管職責得到明確
改革前:不少部門設有專門機構或人員負責徵收行政事業型收費、政府性基金等非稅收入,不利於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
改革後:發揮稅務部門稅費統徵效率高等優勢,按照便利征管、節約行政資源的原則,將依法保留、適宜由稅務部門徵收的行政事業型收費、政府性基金等非稅收入項目,改由地稅部門統一徵收。推進非稅收入法制化建設,健全地方稅費收入體系。
亮點二 納稅人獲得感更豐富
堅持問題導向,從納稅人意見最大、最盼望的領域改起,為納稅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不斷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切實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讓納稅人有更多的獲得感。
變化一 推進稅收規范化讓辦稅更舒心
改革前:辦稅標准不統一,有的辦稅事項一個地方一個樣;即使在一個地方國稅、地稅也不一樣。
改革後:實施納稅服務、稅收征管規范化管理,推行稅收執法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並向社會進行公告,實現國稅、地稅服務一個標准、征管一個流程、執法一把尺子,讓納稅人享有更快捷、更經濟、更規范的服務。
變化二 打造服務升級版讓辦稅更貼心
改革前:納稅人在同一城市只能到一家固定的辦稅服務廳辦稅,納稅人跨區域、特別是跨省辦稅不方便,尤其存在國稅、地稅分頭要求納稅人重復報送資料的情況。
改革後:一是加快推行辦稅事項同城通辦,2016年基本實現省內通辦,2017年基本實現跨區域經營企業全國同城通辦。二是完善首問責任,限時辦結、預約辦 稅、延時服務、「二維碼」一次性告知、24小時自助辦稅等便民服務機制,縮短納稅人辦稅時間。三是合理簡並納稅人申報繳稅次數。四是實行審批事項一窗受 理、內部流轉、限時辦結、窗口出件,全面推行網上審批,提高審批效率和透明度。五是推進涉稅信息公開,方便納稅人查詢繳稅信息。
變化三 實現合作常態化辦稅更省心
改革前:納稅人辦稅兩頭跑,需要分別到兩家辦稅,辦稅負擔較重。稅務檢查兩頭查,國稅、地稅對同一納稅人重復檢查的情況時有發生,既對納稅人生產經營情況產生影響,也浪費稽查資源。
改革後:一是實施國稅、地稅合作規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合作水平。二是採取國稅、地稅互設窗口、共建辦稅服務廳、共駐政務服 務中心等方式,實現「前台一家受理、後台分別處理、限時辦結反饋」的服務模式。三是完善12366納稅服務平台,2016年全面提供能聽、能問、能看、能 查、能約、能辦的「六能」型服務。四是制定實施「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建設融合國稅、地稅業務,標示統一、流程統一、操作統一的電子稅務局。五是實現 國稅、地稅聯合進戶稽查,防止多頭重復檢查。
變化四 提升權益保障讓辦稅更順心
健全納稅服務投訴機制,建立納稅人以及第三方對納稅服務質量定期評價反饋制度。暢通納稅人投訴渠道,對不依法履行職責、辦事效率低、服務態度差等投訴事項,實行限時受理、處置和反饋,有效保障納稅人合法權益。
亮點三 稅收征管工作更高效
以稅收風險為導向,依託現代信息技術,轉變稅收征管方式,優化征管資源配置,加快稅收征管的科學化、信息化、國際化進程,提高稅收征管的質量和效率。
變化一 由主要依靠事前審批向加強事中事後管理轉變
完善我省稅務系統包括備案管理、發票管理、申報管理等在內的事中事後管理體系,確保把該管的事項管住、管好,防範稅收流失。
變化二 由無差別管理向分類分級管理轉變
改革前:管理粗放,平均分攤征管資源,高收入高凈值納稅人特別是高風險納稅人未能集中資源實施有效管理,征管效能不高。
改革後:一是對企業納稅人按規模和行業,對自然人納稅人按收入和資產實行分類管理。二是以省級稅務局為主集中開展行業風險分析和大企業、高收入高凈值納稅人 風險分析,區分不同風險等級分別採取風險提示、約談評估、稅務稽查等方式進行差別化應對,有效防範和查處逃避稅行為。
變化三 由所有納稅人都實行屬地化管理向提升大企業稅收管理層級轉變
改革前:跨區域的大企業主要由屬地基層稅務機關負責征管,管理力量、水平以及信息資源與之不匹配。
改革後:對跨區域、跨國經營的大企業,在納稅申報等基礎事項實行屬地管理、不改變稅款入庫級次的前提下,將其稅收風險分析事項提升至稅務總局、省級稅務局集中進行,將分析結果推送相關稅務機關做好應對。
變化四 自然人稅收管理體系不再缺失
順應直接稅比重逐步提高、自然人納稅人數量多、管理難的趨勢,從法律框架、制度設計、征管方式、技術支持、資源配置等方面構建以高收入者為重點的自然人稅收管理體系。
變化五 稅務稽查改革得到全面深化
建立健全隨機抽查制度和案源管理制度,合理確定抽查比例,對重點稅源企業每5年輪查一遍。積極探索推行先開展案頭風險分析評估查找高風險納稅人再開展定向稽查的模式,增強稽查的精準性、震懾力。
變化六 征管科技含金量顯著提升
一是全面推行電子發票。推廣使用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健全發票管理制度,實現所有發票的網路化運行,推行發票電子底賬,逐一實施採集、存儲、查驗、比對發 票全要素信息。二是加快稅收信息系統建設。2016年全面完成金稅三期工程建設任務,形成覆蓋所有稅種及稅收工作各環節、運行安全穩定、國內領先的信息系 統。
亮點四 服務國家戰略更積極
一方面要促進我省加快推進稅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另一方面能夠更好地發揮稅收服務國家治理的作用。
變化一 稅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改革前:單純以稅收論稅收,為中央和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服務國家戰略的創新性舉措不夠得力。
改革後:一是以推動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為重點,全面加強國外稅收政策咨詢服務。二是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重點,推進跨區域國稅、地稅信息共享、資質互認、征管互助,不斷擴大區域稅收合作范圍。
變化二 稅收大數據服務國家治理
改革前:直接反映居民收入、企業效益、經濟結構等情況的稅收信息沒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稅收大數據服務政府決策水平亟待提高。
改革後:推進數據標准化及質量管理,健全減免稅核算體系,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加強數據增值應用,在提高征管效能和納稅服務水平的同時,使之更深刻地反映經濟運行狀況,服務經濟社會管理和宏觀決策,為增強國家治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變化三 納稅信用服務社會管理
改革前:納稅信用在社會信用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還未得到有效發揮。
改革後:一是全面建立納稅人信用記錄,納入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依法向社會公開,充分發揮納稅信用在社會信用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二是對納稅信用好 的納稅人,開通辦稅綠色通道,提供更多便利,減少稅務檢查頻次或給予一定時期內的免檢待遇。三是對進入稅收違法「黑名單」的當事人,嚴格稅收管理,與相關 部門依法聯合實施禁止高消費、限制融資授信、禁止參加政府采購、限製取得政府供應土地和政府性資金支持、阻止出境等懲戒。
亮點五 稅收國際視野更寬闊
加強我省對國際稅收事項的統籌管理,著力解決對跨國納稅人監管和服務水平不高、國際稅收影響力不強等問題,更好地服務我省對外開放大局。
變化一 防範和打擊國際逃避稅的能力更強
改革前:跨國企業通過各種復雜的關聯交易操縱利潤逃避稅收,稅務部門應對能力不夠、手段不多、機制不完善。
改革後:一是全面深入參與應對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行動計劃,構建反避稅國際協作體系。二是建立健全跨境交易信息共享機制和跨境稅源風險監管機制。三是完善全國聯動聯查機制,加大反避稅調查力度。
亮點六 稅收征管保證更有力
《實施方案》的出台,對提高全省稅收征管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變化一 稅務組織體系得到全面優化
改革前:稅務系統規模大、層級多、分布廣,迫切需要加強對政治思想等方面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層級執法監督體制不健全,導致監督不力。
改革後:一是切實加強稅務系統黨的領導。加強我省稅務系統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建設、稅務文化建設、幹部隊伍建設。二是優化各層級稅務機關征管職責。省局將重 點加強數據管理應用、大企業稅收管理、國際稅收管理及稅收風險分析推送等方面職責。三是合理配置資源。調整完善與國稅、地稅征管職責相匹配,與提高稅收治 理能力相適應的人力資源配置,實現力量向征管一線傾斜。四是加強稅務幹部能力建設。實施人才強稅戰略,深入推進績效管理,加大國稅、地稅之間以及與其他部 門的幹部交流力度。五是深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明確我省稅務系統黨組主體責任和紀檢機構監督責任,強化責任擔當,全面推進內控機制信息 化建設。
變化二 稅收共治格局得到明顯完善
改革前:政府部門總體上缺乏約束力強的涉稅信息共享制度性安排,難以有效解決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跨部門稅收合作不夠,稅收司法保障有待加強。
改革後:建立統一規范的信息交換平台和信息共享機制,保障國稅、地稅部門及時獲取第三方涉稅信息,解決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拓展跨部門稅收合作,以「三 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為契機,擴大與有關部門合作的范圍和領域。健全稅收司法保障機制,司法、公安等部門依法支持稅務部門工作,確保稅法得到嚴格實施。 推行稅收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制度。加強稅法普及教育,將稅法作為國家普法教育的重要內容。

I. 稅務部門 公職律師做什麼,怎麼做

在全國稅務系統建立健全公職律師制度,就是要打造一支各方面素質過硬的公職律師專隊伍,發揮他們的屬法律顧問和參謀助手作用;
主要的工作內容:稅收改革、稅收執法、行政管理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稅務系統公職律師,是指取得公職律師證書,在稅務機關從事法律工作、提供法律服務的在職工作人員。《通知》要求,稅務總局、省稅務局和有3名以上公職律師的市稅務局,分別設立公職律師辦公室。《辦法》對公職律師基本任職條件作了限定,特別要求具有4年以上的稅收或法律工作經歷,並授權省稅務局可結合當地實際適當調低或者調高任職條件,但相關工作經歷最低不得少於2年,同時還規定了個人申請、內部初審、統一報批的公職律師證書申領基本程序。
希望可以幫到你,滿意的話,麻煩給一個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寶安區教育局規章制度匯編 發布:2025-01-17 01:08:05 瀏覽:155
湖南開福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7 00:26:03 瀏覽:124
唐海司法局 發布:2025-01-17 00:13:56 瀏覽:554
婚姻法模擬法庭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6 22:56:23 瀏覽:558
離婚律師歌曲有哪些 發布:2025-01-16 22:48:41 瀏覽:118
民法第64條 發布:2025-01-16 22:43:28 瀏覽:412
公司司法審計 發布:2025-01-16 22:41:20 瀏覽:327
黨風廉政建設規章制度的落實 發布:2025-01-16 22:40:31 瀏覽:280
為什麼要健全有關師德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6 22:35:40 瀏覽:55
行政法信賴利益案例 發布:2025-01-16 22:30:29 瀏覽: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