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託管理公司法律
『壹』 企業委託代理公司管理是否應爭得員工同意
一般是不會的,這都是公司管理層的決定
第一條為了規范企業登記代理活動,保障企業登記代理機構和委託人的合法權益,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企業登記代理機構,是指依照本辦法的規定,接受委託,從事企業登記代理經營活動的企業法人或者其他中介服務機構。
第三條企業登記代理機構接受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指導和監督。
第四條企業登記代理機構辦理代理業務,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章,遵循公開、公平、自願和誠實信用原則,維護委託人的權益。
第五條設立企業登記代理機構,應當符合企業登記管理法規規定的條件,並須 三名以上具有企業登記代理資格的專職業務人員,方可申請登記注冊,領取營業執照。
中介服務機構申請開展企業登記代理業務,須有三名以上具有企業登記代理資格的專職業務人員,並應當申領營業執照或者辦理增加企業登記代理業務的變更登記。
第六條企業登記代理機構的登記管轄,依照《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或者《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七條企業登記代理機構設立後,當其所屬的具有企業登記代理資格的專職業務人員不足三人時,應當在三個月內補足規定人數,並報登記機關備案。
第八條企業登記代理資格經考核取得,有關事宜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經考核合格的,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給《企業登記代理資格證書》。
第九條每年企業年檢期限內,企業登記代理機構應當將其所屬人員的《企業登記代理資格證書》送交登記機關年檢。不按時年檢的,不得繼續從事企業登記代理活動。
第十條具有企業登記代理資格的人員變換企業登記代理機構或者辭職的,應當在一個月內將《企業登記代理資格證書》送交發證機關簽注。未經簽注的,發證機關可以注銷其《企業登記代理資格證書》。
第十一條企業登記代理機構可以接受委託,辦理下列代理業務:
(一)代寫企業登記所需文書;
(二)代辦企業登記和企業年檢申請;
(三)提供企業登記事務咨詢;
(四)擔任企業登記事務顧問。
第十二條企業登記代理機構辦理代理業務,不受行政區域的限制。
第十三條企業登記代理機構有權按照委託合同約定收取報酬,但收取的報酬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
第十四條企業登記代理機構代辦企業登記或者企業年檢申請時,應當向登記機關出示或者提交下列證件:
(一)企業登記代理機構的營業執照副本或者加蓋發照機關印章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二)委託人出具的授權委託書;
(三)企業登記代理機構指定或者授權的人員的證明文件及該人員的《企業登記代理資格證書》。
第十五條取得《企業登記代理資格證書》的人員,應當受聘於一個合法的企業登記代理機構從事企業登記代理活動,不得以個人名義從事企業登記代理活動。
第十六條企業登記代理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視其情節輕重,處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一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等處罰,並可以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企業登記代理資格證書》:
(一)代理企業登記時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二)採用隱瞞或者誇大事實情況等不正當手段,誘使他人委託其從事企業登記代理活動的;
(三)以不正當手段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或者貶低、損毀有關機關、單位聲譽的;
(四)代理企業登記業務質量低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五)索取、收受委託合同規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財物,或者謀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六)塗改《企業登記代理資格證書》的;
(七)具有企業登記代理資格的專職從業人員不足規定人數,而不及時補足的;
(八)從事其他非法活動的。
吊銷營業執照或者《企業登記代理資格證書》,由原登記機關或者發證機關作出。
第十七條本辦法施行前已設立的從事企業登記代理活動的機構,應當依照本辦法申請重新登記。
第十八條企業登記代理機構由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的,登記機關應當自核准登記之日起一個月內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備案。
第十九條從事個體工商戶登記代理業務的,參照本辦法執行
『貳』 委託經營管理合同是委託合同嗎有沒有相關法條。
委託經營管理合同是委託合同。
都是受託人代替委託人處理相關事務而最終法律效果由委託人承擔的合同。
委託合同是指受託人為委託人辦理委託事務,委託人支付約定報酬或不支付報酬的合同。其特徵有:委託合同是典型的勞務合同;受託人以委託人的費用辦理委託事務;委託合同具有人身性質,以當事人之間相互信任為前提;委託合同既可以是有償合同,也可以是無償合同;委託合同是諾成的、雙務的合同。委託合同又稱委任合同,是指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事務的合同。
『叄』 我自己的一公司委託別人全權經營,如果對方出現糾紛是否與我有法律責任
如果你的公司委託他人經營事管理,那麼他人是以該公司的名義對外進行民事活動,在這內種情容況下,任何與公司有關業務,包括形成的債權債務均應由公司承擔,如果這個公司是獨資企業,那麼就與你的關系了,如果這個公司是有限公司,也有你有特定關系,如公司對外債務是以公司的資產對外承擔責任的,該資產也是你與你的股東形成的,當然與你有特定的關系。要處理此類問題關鍵是看你與這個人的協議在這方面是如何約定的,是否約定在他人經營你公司期間所形成的法律責任,應該由誰承擔,如果你已經承擔,是否有權對他人的行為進行追償。
『肆』 法定代表人委託別人全權管理公司一切法律責任受託人承擔有協議法律支持嗎
你好,根據《公司法》第十三條,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內執行董事或者經理容擔任,並依法登記。所以法定代表人是否有權委託別人全權管理公司,應依據公司章程規定;《民法通則》第二節第六十三條第二款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但是受託人願意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雙方之間的協議是有效的。只是該協議僅在雙方之間有效,不得對抗第三人。
『伍』 委託管理的法律責任界定
委託人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1、只要受託人是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以委託人的名義實施內的行為容,應由委託人承擔一切責任、享有一切權利。作為受託人,不承擔什麼責任。
2、如受託人有實施委託行為時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委託人在承擔一切責任後,才可以向受託人追究責任。
『陸』 委託經營管理合同法律風險
法律分析:法律風險:委託事項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受託人完成的委託事項可能不符合委託人的意願,甚至造成委託人利益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一十九條 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
第九百二十二條 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委託事務。需要變更委託人指示的,應當經委託人同意;因情況緊急,難以和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受託人應當妥善處理委託事務,但是事後應當將該情況及時報告委託人。
『柒』 企業託管的法律關系
企業託管經營中的法律關系
託管經營在託管方與受託方當事人之間形成託管的法律關系,委託方和託管方以及託管企業都以此享有一定的權利和義務。
(一)委託方的權利和義務。委託方主要享有以下權利:
⑴託管行為的決定權和簽約權。委託方有權選擇受託方,有權決定是否簽訂託管協議。
⑵按照合同的約定收取託管經營收益。這是託管經營中委託方享有的一項主要權利。由於託管經營通常是有償託管,受託方基於其託管行為享有獲得報酬的權利,委託方當然也應當有權對被託管企業的經濟收益進行再分配。因為託管經營並沒有改變企業的所有權主體。
⑶對受託方的經營狀況進行考察。託管方有權對受託方對被託管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考察,以保證被託管企業被正當經營。
⑷在受託方提供擔保的情況下,委託方當事人可以對抵押物的權屬等問題進行核查。
⑸當受託方未能按照合同的約定完成託管任務時,委託方可以處分受託方提供的擔保物或者要求受託方給與賠償。
委託方的義務主要有以下幾種:
⑴按照合同的約定向受託管方支付報酬。當受託方按照合同的約定完成託管任務時,受託方有權獲得報酬。
⑵指示的義務。託管行為通常需要委託方當事人給與受託方當事人明確的指示,當受託方當事人要求委託方給與指示時,委託方應當及時進行指示,否則因此而給被託管企業造成的損失,不得要求受託方賠償。
⑶配合受託方當事人進行託管經營的義務。委託方當事人應當及時地向受託方提供有關的資料等,不得隨意非法干預受託方的經營。
(二)受託方的權利和義務。受託方在託管經營中享有以下權利:
⑴使用、支配被託管企業的資產。由於受託方在託管法律關系中是託管企業財產的實際佔有者,根據託管合同的本質,受託方有權對企業財產進行使用和支配,當然,這種使用和支配應當以保證託管企業的正當經營為目的。
⑵決定被託管企業的一些基本經營政策、方針。受託方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行決定被託管企業的機構設置,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自行決定被託管企業的勞動用工制度、工資獎金制度;自行決定和實施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
⑶獲得報酬的權利。
受託方的義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⑴保管被託管企業財產的安全,保障被託管企業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由於被託管企業實際上被受託管人佔有和支配,自然應當由受託管人承擔保管義務。受託方未盡合理注意義務而給被託管企業財產造成損失的,受託方當事人應當負賠償責任。
⑵積極完成託管任務的義務。這是受託方的基本義務。受託方應當根據合同的約定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對託管企業進行託管經營,不得實施有損於被託管企業的行為。受託方應當按時向委託方提供被託管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收益分配表、財務狀況變動表等報表,年終決算表應當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審核驗證。
(三)被託管企業的權利和義務。被託管企業在託管法律關系中並不是完全的客體,託管企業也可以享有一些權利和承擔一定的義務。
被託管企業的權利主要有:
⑴企業職工依然享有法律規定和勞動合同約定的權利,例如勞動報酬、養老保險以其他社會保障權利。
⑵可以要求受託方說明企業發展和產品結構調整等方面的重大決策內容。當然被託管的企業也要承擔一定的義務。
『捌』 控股股東委託第三方經營管理公司,需要其他股東同意嗎需要國家部委的批復嗎
首先, 根據公司法第36條和第37條的規定,公司的股東會或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對公司的經營方針、投資方案以及其它與公司經營相關的事項具有決定權。將公司的經營管理權委託給第三方行使,當然屬於公司股東會或股東大會有權決議的事項,應當由股東會或股東大會作出股東會決議或股東大會決議的方式進行決策。
其次,根據公司法第43條的規定,股東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公司法有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
再者,將公司經營管理權委託給第三方行使並不屬於公司法第43條所規定的需要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的特殊事項。如果公司章程對該等事項的表決程序沒有作出相關約定,那麼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將公司經營管理權委託給第三方行使,只需要代表公司表決權過半數的股東通過即可。
最後,故控股股東能否將公司的經營管理權委託給第三方行使,在公司章程沒有約定的情況下,關鍵看控股股東所持表決權是否超過公司總表決權的二分之一。如果超過二分之一,那麼控股股東可以通過召開股東會,作出股東會決議的方式將公司經營管理權委託給第三方行使,此時即便其他股東對該等事項均投反對票,也無法改變股東會決議有效的結果。如果控股股東所持表決權不超過二分之一,且加上與控股股東一致行動的其他股東的表決權也未超過二分之一,那麼如果其他股東投反對票從而導致贊成將公司經營管理權委託給第三方行使的決議的表決權未達到公司全部表決權過半數,則相關股東會決議無效。控股股東意欲將公司經營管理權委託給第三方行使的目的即告落空。
以上法律意見供你參考,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玖』 企業法人可否全權委託他人負責法人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生活中的法人就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實指專的都是法定代表人。委託法屬人正確的叫法是委託法定代表人,就是公司委託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辦理辦理某項事情。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故意或過錯,造成公司利益受損,應向本公司承擔民事責任。由於法定代表人屬於並且通常又具有股東身份,因此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發起人或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規定,則應向本公司或其他第三人承擔法律責任。常見情形如下:(一)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或發起人,未履行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義務的,除應當向本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或按照發起人協議約定承擔違約責任。(二)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的,應承擔賠償責任。(三)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的,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