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司的產品在法律上最多種類

公司的產品在法律上最多種類

發布時間: 2022-06-02 03:01:52

1. 企業分為哪幾種類型,不同類型有什麼不同

一、有限責任公司,它包括:

1、有限責任公司,它可再細分為:自然人獨資、法人獨資、自然人投資或控股、國有獨資、外商投資、外商獨資。它還可以下設分公司,其性質為「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

2、股份有限公司,它可再細分為:上市和非上市兩種。它也可下設分公司,性質為「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

二、個人獨資企業(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設立),它下設分支機構性質為「個人獨資企業分支機構)。

三、合夥企業(合夥人可以是兩個以上自然人,也可以是有限公司、企業法人、事業法人、社團法人等)。它分為普通合夥和有限合夥。如下設分支機構,性質為「合夥企業分支機構」。

四、全民所有制企業,「國有」和「全民」統稱為全民所有制。它分為企業法人和營業單位兩種。營業單位也可以由企業法人下設成立。

五、集體所有制企業。它也分為企業法人和營業單位兩種。集體所有制企業法人主辦單位一般是事業單位、社團組織、工會、村委會等。營業單位可以由企業法人下設成立,也可由事業單位、社團組織、工會、村委會等法人組織直接下設成立。

六、農民專業合作社。(這是個新類型,以前沒有)。

(1)公司的產品在法律上最多種類擴展閱讀:

按經濟類型來確定企業法定種類的特殊情況。它們是:

國有企業

這是指企業的全部財產屬於國家,由國家出資興辦的企業。國有企業的范圍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使用國有資產投資所舉辦的企業,也包括實行企業化經營、國家不再核撥經費或核發部分經費的事業單位及從事生產經營性活動的社會團體,還包括上述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使用國有資產投資所舉辦的企業。

集體所有制

這是指一定范圍內的勞動群眾出資舉辦的企業。它包括城鄉勞動者使用集體資本投資興辦的企業、以及部分個人通過集資自願放棄所有權並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定為集體所有制的企業。

私營企業

私營企業是指由自然人投資設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營利性經濟組織。即企業的資產屬於私人所有,有法定數額以上的僱工的營利性經濟組織,在我國這類企業由公民個人出資興辦並由其所有和支配,而且其生產經營方式是以僱傭勞動為基礎,僱工數額應在8人以上。這類企業原以經營第三產業為主,現已涉足第一、第二產業,向科技型、生產型、外向型方向發展。

股份制企業

企業的財產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出資者共同出資,並以股份形式而構成的企業。我國的股份制企業主要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包括國有獨資公司)兩種組織形式。某些國有、集體、私營等經濟組織雖以股份制形式經營,但未按公司法有關既定改制規范的,未以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登記注冊的,仍按原所有制經濟性質劃歸其經濟類型。

1、有限責任公司

由50個以下的股東出資設立,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全部責任的經濟組織。該種類型是較為適用於創業的企業類型,大部分的投融資方案、VIE架構等都是基於有限責任公司進行設計的。

2、股份有限公司

由2人以上200人以下的發起人組成,公司全部資本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有限合夥企業

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有限責任。適用於風險投資基金、公司股權激勵平台(員工持股平台)等。

聯營企業

這是指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組成新的經濟實體;具備法人條件的聯營企業,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不具備法人條件的,由聯營各方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的企業。如果按照法律規定或者協議的約定負連帶責任的,則要承擔連帶責任。

外商投資企業

這類企業包括中外合營者在中國境內經過中國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外合營者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享利潤、共擔風險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也包括由外國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按我國法律以合作協議約定雙方權利和義務,經中國有關機關批准而設立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還包括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單獨投資、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外資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

個人出資經營、歸個人所有和控制、由個人承擔經營風險和享有全部經營收益的企業。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適用於個人小規模的小作坊、小飯店等,常見於對名稱有特殊要求的企業。

港、澳、台

這是指港、澳、台投資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涉外經濟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合資、合作或獨資形式在大陸舉辦的企業。在法律適用上,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法律、法規為依據,在經濟類型上它是不同於涉外投資的經濟類型。

股份合作企業

這是指一種以資本聯合和勞動聯合相結合作為其成立、運作基礎的經濟組織,它把資本與勞動力這兩個生產力的基本要素有效地結合起來,具有股份制企業與合作制企業優點的新興的企業組織形式。

2. 公司有幾種形式,我國公司法規定了哪些形式

公司可以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分成許多種類,比如,按照規模可以分為大公司、中型公司。小公司;按照是否公開招股可以分為公開型公司。封閉型公司;按照公司的內部關系和設立的基礎可以分為人合公司、資合公司;按照公司的支配關系可以分為母公司、子公司;按照公司在境內外登記的區別可以分為中國公司、外國公司等。在法律上一般是按照股東承擔責任的形式來區分公司的種類,有些國家將公司分成四種,即: 無限公司,就是由兩個以上股東組成,全體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直接的無限的連帶責任的公司。 兩合公司,就是由承擔無限責任的股東與承擔有限責任的股東、起組成的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就是股東對公司債務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的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將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公司。 在上述四種公司中,無限公司和兩合公司不佔主導地位,且在一些國家逐漸減少;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則被普遍採用,在許多國家中居主導地位。

3. 生產類型有哪幾種

(一)合同環境與非合同環境

從生產者與用戶的關系來看,製造業可以分為兩類:

1.合同環境

合同環境,也稱訂單型生產(Make一to一order)。生產企業只有在與用戶簽訂了供貨合同之後,才能生產用戶所需的產品。它可以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產者在與用戶簽訂了合同之後,根據用戶的要求設計產品.采購原材料、最後生產出用戶所需要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用戶關於產品的技術性能的要求,將會得到最大限度的一種情況下,用戶關於產品的技術性能的要求,將會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然而交貨期往往很長。

另一種情況是生產者在未接到訂單之前,先生產好模塊化的零部件,在接到訂單之後,再從模塊化零部件的儲備中,選擇適當的零部件的組合,裝配成用戶所要求的品,這種情況通常稱為「訂單型裝配」(Assembly一to一order)。比如,某種牌號的轎車的發動機有三個型號,變速箱有自動與手動兩種,車內的皮座椅和其他飾物也有幾種選擇。用戶在預訂轎車時,可以選擇發動機型號、變速箱類型、座椅型式以及其他飾物形式。

轎車廠根據用戶的選擇,裝配出個性化的整車。在這種組織方式下,用戶的選擇范圍相對較小,但交貨期較短。在當今世界上,徹底的訂單型生產是很少的。即便是按照訂單設計和製造的生產商,也並不一定要從最基本原材料開始生產。每個產品中都有一些標准化的零件,可以從市場土以比自製更有利的價格和質量采購到。在顧客對產品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訂單型裝配也成為「大規模訂制」的基礎之一。

2.非合同環境

非合同環境,也稱存貨型生產(Make一to一stock)。採用這種方式生產的製造商,是在接到訂單之前就已根據市場調查把最終產品生產出來等用戶選購。用戶一來采購,生產商就可以用自己的庫存成品來滿足顧客。在這種情況下,生產者要承擔產品賣不掉的風險,顧客也只有相當有限的選擇。然而,顧客不用等待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獲得所需的產品。

(二)按工廠的專業化程度分類

1.單件車間

單件車間承擔為顧客定製的、專門根據每份訂單設計的產品。如前所述,這樣的產品就每份訂單而言,數量很少且訂單之間很少重復甚至根本不重復,因此,為r有足夠的銷售額,工廠必須在一個相當廣泛的范圍上接受訂單。與此相適應,工廠必須裝備通用生產設備,並僱用有廣泛技能的員工。

單件車間,有時也可以稱為單件小批生產的車間。在單件車間中,加工的每種零件可能只有一個。每個零件都需要按自己特有的工藝路線,依次通過一部分設備從原材料加工而成。不同零件的工藝路線通常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不同的零件通常需要不同的設備,而且通過這些設備的次序也不同。因而,生產設備應當通用化,物料搬運設備應當能適應不同尺寸、不同形狀的物料在任意路線上的搬運。

因此,單件車間的柔性是一個很重要的競爭要素。由於品種的變化頻繁,單件車間的生產計劃和調度工作較為復雜。單件車間的存貨中雖有少量原材料,但主要是車間在製品。車間在製品,主要是由於物流在工藝步驟之間的堆積造成的。典型的單件車間的例子,是來料加工的裁縫鋪和製造專用工業設備的金加工車間等。

2.重復製造車間

重復製造車間、生產線(Roc:ion Lin。),是用於大量生產的設施。這些車間所從事的是單一品種或工藝相同的相似品種產品的大量生產。汽車裝配線,是典型的重復製造車間。在汽車裝配線上,可以裝配單一品種的小轎車;也可以採用混合流水方式,同時裝配小轎車和工具車。小轎車可以有不同的顏色、不同型號的發動機、變速箱,等等。

但是,裝配的工藝路線是相同的或高度相似的。在大量生產的車間中,物料以很小的批量(常常是一件一件地)定向流轉。生產設備重復進行同一工藝步驟的作業,有的可能是專門為快速而可靠地執行特定加工工藝而設計的。物料輸送設備,也可以專門為在固定的路線上運輸同一形狀和尺寸的物料而設計。

生產設備和物料輸送設備,常常採用自動的。生產計劃可以用生產線的生產率,比如班產量、小時產量來表達。原材料存貨,通常根據保證生產線的正常運行而設置。對於生產線之間的生產率差異和用戶需求波動,通常採用保持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的存貨來維持均衡生產。在生產線上的在製品通常很少。典型的大量生產產品,有電視機、冰箱、空調機,等等。

拓展資料:

生產類型是按工業產品生產工藝技術過程的連續程度或生產產品的重復程度劃分的類型。按工業產品生產工藝技術過程的連續程度不同,可以分為連續生產和間斷生產。連續生產的工藝技術過程連續程度高,不允許有任何間斷出現,一般沒有在產品、半成品和其它中間產品,如發電、化工、冶煉生產等。

間斷生產的工藝技術過程可以分階段間斷進行,產品整個生產過程既可以由一個企業單獨完成,也可以由若干個企業分工協作完成,生產過程中一般都需要有一定的在製品和半成品儲備,如機械、電器產品的生產等。

4. 公司類型有哪幾種類型

1、有限責任公司

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有限責任公司一旦成立後,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一般情況下,有限責任公司還可細分為自然人獨資公司、法人獨資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公司、國有獨資公司、外商投資公司、外商獨資公司。有限責任公司都具有下設分公司的權利,但是其下設的分公司命名只能是「xx有限公司分公司」或「XX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

2、股份有限公司

由其中半數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的2-100人發起,採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設立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時,發起人必須認足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金額。

比如,若以募集設立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必須認購不得少於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股份有限公司一般分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3、合夥企業

指由各合夥人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享有收益,共擔風險,並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營利性組織。合夥企業分為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合夥企業一般無法人資格,不繳納企業所得稅,繳納個人所得稅。

4、個人獨資企業

指個人出資經營、歸個人所有和控制、由個人承擔經營風險和享有全部經營收益的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的企業負責人就是投資者本人。按照我國現行稅法有關規定,私營獨資企業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應按規定繳納私營個人所得稅。

5、農民專業合作社

以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通過提供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來實現成員互助目的的組織,從成立開始就具有經濟互助性。擁有一定組織架構,成員享有一定權利,同時負有一定責任。

5. 常見的企業類型與經營范圍有哪些

常見的企業類型與經營范圍有:

(一)科技類

1、常見的科技類公司有:科技、信息技術、網路科技、科技發展等公司。

2、科技類常見的經營范圍有: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銷售自行開發產品;計算機系統服務;應用軟體服務;軟體開發;軟體咨詢;模型設計;包裝裝潢設計;教育咨詢;經濟貿易咨詢;文化咨詢。

文藝創作;承辦展覽展示活動;會議服務;影視策劃;翻譯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3、備註:經營范圍以最後工商核定的為准。

(二)文化、傳媒廣告類

1、常見的文化類公司有:文化、文化傳播、文化發展、影視文化等;

2、常見的傳媒類公司有:傳媒、文化傳媒、廣告傳媒等;

3、常見的廣告類公司有:廣告、影視廣告等;

4、常見的經營范圍:動畫片、專題片、電視綜藝;不得製作時政新聞及同類專題、專欄等廣播電視節目(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有效期至2014年9月29日)。

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廣告;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演出);展覽服務;企業策劃;電腦圖文設計;廣告信息咨詢。(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5)公司的產品在法律上最多種類擴展閱讀:

企業類型分類依據:

法律對不同類別企業的具體需求,如設立的條件、設立的程序、內部組織機構等來組建企業。關於企業的種類,我國《公司法》、《合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外合資企業法》、《外資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等法律及有關法規有相關規定。

企業種類的確定一般有兩個標准,即學理標准和法定標准。學理標準是研究企業和企業法的學者們根據企業的客觀情況以及企業的法定標准對企業類型所作的理論上的解釋與分類。

這種分類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力和強制性,但學理上的解釋對企業法的制定與實施有著指導和參考作用。法定標準是根據企業法規定所確認和劃分的企業類型。

法定的企業種類具有法律的約束力和強制性。但因企業的類型不同,法律對不同種類企業規定的具體內容與程序上的要求也有很大區別。

6. 我國公司的法律分類

公司的類型包括以下幾種:
一、有限責任公司,包括:
1、有限責任公司,它可再細分為:自然人獨資、法人獨資、自然人投資或控股、國有獨資、外商投資、外商獨資。它還可以下設分公司,其性質為「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
2、股份有限公司,它可再細分為:上市和非上市兩種。它也可下設分公司,性質為「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
二、個人獨資企業(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設立),它下設分支機構性質為「個人獨資企業分支機構)。
三、合夥企業(合夥人可以是兩個以上自然人,也可以是有限公司、企業法人、事業法人、社團法人等)。它分為普通合夥和有限合夥。如下設分支機構,性質為「合夥企業分支機構」。
四、全民所有制企業,「國有」和「全民」統稱為全民所有制。它分為企業法人和營業單位兩種。營業單位也可以由企業法人下設成立。
五、集體所有制企業。它也分為企業法人和營業單位兩種。集體所有制企業法人主辦單位一般是事業單位、社團組織、工會、村委會等。營業單位可以由企業法人下設成立,也可由事業單位、社團組織、工會、村委會等法人組織直接下設成立

7. 產品責任法

中國與歐美產品責任法比較及啟示 (非常的長,一共一萬字)

【內容提要】本文主要從產品責任立法體例、產品責任主體、產品責任歸責原則以及產品責任損害賠償范圍等方面,對歐美產品責任法進行了比較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就我國產品責任法的完善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 鍵 詞】產品責任/產品責任主體/歸責原則/損害賠償……
產品責任是因缺陷產品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而引起的損害賠償責任。在現代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產品種類日漸豐富,產品功能日益繁多,產品構造日趨復雜,導致產品的危險程度大大增加。因產品缺陷造成的損害事故層出不窮。為此,美國、歐共體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針對產品責任問題開展專門立法,以維護消費者、用戶的合法權益,逐漸形成了各國的產品責任法。本文擬就歐美產品責任法的幾個主要方面試作比較分析,並在此基礎上,談談歐美產品責任立法對我國的啟示。
一、產品責任立法體制的比較
(一)以成文法為主的歐洲產品責任法
除英國外,歐洲大部分國家屬於大陸法系,即以成文法傳統為主的國家。一般認為:1842年英國的溫特伯頓訴萊特案(Winterbottom V.union1right)是英國也是世界產品責任制度的發端。不過,在本世紀中期以前,歐洲並無專門的產品責任法,「它們的法院主要是通過引申解釋民法典有關規定來處理產品責任案件。」(註:馮大同.歐洲產品責任法的新發展(J).中國法學.1992(1)。)自70年代初開始,在歐共體的推動下,各國日益重視產品責任的研究和立法。1976年歐洲委員會通過了世界上第一個有關產品責任的實體法規范國際公約《關於人身傷亡的產品責任公約》(Convention on Procts Liability in regard toPersonal Injury and Death);1985年歐共體發布了《產品責任指令》(E.E.C.Direction on Proct Liability)。按照後者的要求,歐共體各成員國應在3年內使其國內法符合指令的有關規定,推動產品責任法的建立和完善。於是,英國在1987年(註:1987年英國發布.消費者保護法.該法第一章「產品責任」實際上就是英國的產品責任法。),希臘、義大利在1988年,盧森堡、丹麥、葡萄牙、德國在1989年,荷蘭在1990年,比利時、愛爾蘭在1991年分別制定了本國的產品責任法,標志著歐洲產品責任法的成文化、專門化趨勢。
(二)判例法與成文法相結合的美國產品責任法
美國產品責任法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842年溫特伯頓訴萊特案(註:此案乃英國判例,但由於美國獨立後繼續沿用英國的法律制度,故該判例所確立的原則(無合同就無責任)同樣為美國所接受。)至1916年麥克弗森訴比克汽車公司案(Mac Pherson V.BuickMotor Company),為合同責任階段;第二階段從1916年麥克弗森訴比克汽車公司案到1963年格林曼訴尤巴電器公司案(Greenman V. YubaPounion1er Procts),為過失侵權責任階段;第三階段,從1963年格林曼訴尤巴電器公司案至今,為嚴格責任階段。可見,美國產品責任法一直以判例法為主。另一方面,由於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各州的產品責任立法並不統一。如雖然目前絕大多數州已確立嚴格責任原則,但迄今仍有少數州適用疏忽責任或擔保責任(過失責任)。為了克服這種不統一帶來的產品責任訴訟結果的不確定性,70年代以來,美國加強了產品責任的聯邦立法工作,主要包括:1972年發布的《消費品安全法》(Consumer Proct Safety Act)、美國法律協會(ALI)1972年修訂《統一商法典》(Uniform Commercial Code—UCC)時制定的「產品責任—擔保責任」部分、美國商務部1979年公布供各州自願採用的《統一產品責任示範法》(Model Uniform Proct Liability Act)等。這表明美國產品責任法正日益呈現出判例法與成文法相互結合、互為補充的態勢。
(三)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的產品責任立法開始於改革開放後的80年代。1986年發布的《民法通則》第122條規定:「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該條通常被學者視為我國產品責任制度之基本規定(註:梁慧星.民法學說判例馬立法研究(C).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128。)。為了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完善市場經濟法制建設,1993年我國制定了《產品質量法》,將產品責任納入該法體系。這種立法體例反映了我國從整體上解決產品質量問題的基本思路。但由於該法「集行政法、合同法、侵權行為法及刑事法為一體」(註:(日)植木哲.中國產品責任比較(J).外國法譯評.1995(3)。),混淆了產品責任與產品質量責任的區別,容易使人誤將經營者因產品質量不合格而應承擔的行政責任、刑事責任與因產品缺陷致人損害而承擔的民事責任混同起來;同時,考慮到產品責任法的特殊性,其中的許多內容和制度並非產品質量法所能包容。筆者拙見,應借鑒歐美立法經驗,專門就產品責任制定單行立法。
二、產品責任主體的比較
「產品責任主體分為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註:王利明.民法.侵權行為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424。)。權利主體是在產品責任法律關系中依法有權獲得損害賠償的當事人,義務主體則是依法應當承擔損害賠償義務的當事人。
(一)權利主體的比較
產品責任的權利主體,是產品責任法的保護對象。對此,歐美各國存在較大差異。
《歐共體產品責任指令》第9條規定:「為本條之目的,損害是指:(a)死亡、人身傷害;(b)對缺陷產品本身以外任何財產的損害或滅失,其價值不低於500歐洲貨幣單位,但該財產必須是:(i)屬於通常用於個人使用或消費的財產;(ii)主要由受害人為其個人使用或消費目的使用。」《德國產品責任法》第1條第(1)款規定:「如果缺陷產品造成他人死亡、人身或者健康傷害、財產損害,生產者應當就造成的損害對受害者予以賠償。在造成財產損害的情況下,只有受到損害的是缺陷產品以外的財產,該財產通常是用於私人使用或消費,而且受害者主要為這種目的而獲得該財產,才適用本法。」此外,《英國消費者保護法》第5條、《挪威產品責任法》第8條也有類似規定。由此可見,在歐洲諸國,凡缺陷產品致人損害,若為人身傷害,任何受害者均可要求賠償;若為財產損害,只有基於生活消費目的的私人消費者方可依產品責任法獲得賠償。
與歐洲相比,美國產品責任法的保護對象要廣泛得多。依《統一產品責任示範法》第102條,「索賠人」是指「因遭受損害而提出產品責任索賠的自然人或實體。」這里的損害包括:「(1)財產損害;(2)人身肉體傷害、疾病和死亡;(3)由人身肉體傷害、疾病和死亡引起的精神痛苦或情感傷害;(4)由於索賠人被置於直接人身危險的境地而引起的並表現為實際存在的他覺症狀的精神痛苦或情感傷害。」在這里,美國法律既未對財產損害作任何限制,又未將索賠主體限於「私人消費者」而是稱為「自然人」,更將「實體」明確列為產品責任的權利主體,顯見其保護范圍的廣泛性。
在我國,《民法通則》和《產品質量法》均未直接界定產品責任的權利主體。但前者第122條使用了「他人」一詞,後者第31條、第32條則規定「受害人」可以獲得產品責任損害賠償。據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我國產品責任法的權利主體不僅包括個人消費者,而且包括其他社會組織和團體。這與美國法律的規定基本相同,也符合產品責任立法的意旨和精神,應予堅持。
(二)義務主體的比較
產品責任的義務主體,也稱產品責任的責任主體,是產品責任的承擔者。歐美法律對此都作了明確規定。
《歐共體產品責任指令》第1條規定:「生產者應當對其產品的缺陷造成的損害負責。」依該指令第3條,生產者包括:1.製造人,含成品製造者、原材料生產者和零部件製造者;2.准製造人,即在產品上標明自己是該產品生產者的人;3.進口商,指在商業活動過程中以銷售、出租或其他形式的分銷為目的將產品輸入共同體市場的人;4.供應者,在不能確定生產者的情況下,產品的供應者視為生產者。
美國產品責任法將產品的製造者和銷售者作為責任主體。其中製造者包括「在產品出售給使用者或消費者之前,設計、生產、製作、組裝、建造或者加工相關產品」的人,還包括「實際不是但自稱是製造者」的產品銷售實體;銷售者包括產品製造者、批發商、出租人、經紀人。可見,美國產品責任義務主體的范圍比歐洲更為廣泛,它明確將產品設計人、出租人、經紀人等包括在內,而這些在歐洲都未見規定。
我國《產品質量法》頒布以前,有學者根據《民法通則》第122條之規定,認為「產品責任主體包括生產環節中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乃至成套產品的生產者(製造者),流通環節中以進出口、批發、零售等方式提供產品的供應者(銷售者),以及負責產品儲存、運送的倉儲者和運輸者。」(註:王家福.《民法債權(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8)。)《產品質量法》頒布後,仍有人將產品的運輸者、倉儲者視為產品責任的責任主體。(註:段曉娟.論我國產品責任法的完善(J).財經問題研究.1993.93。)還有學者一方面認為運輸者和倉儲者不可能成為產品責任的承擔主體」,只能「與產品責任承擔主體發生法律上的關系」,另一方面又認為「運輸者、倉儲者都可能成為承擔產品責任的主體」(註:王渙煥.產品責任法教程[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93。),顯然自相矛盾。
綜合國內外立法和我國學者觀點,產品的製造者、銷售者作為產品責任主體當無疑問。但運輸者、倉儲者能否成為產品責任主體呢?筆者認為:由於運輸者、倉儲者是產品運輸合同、倉儲合同的當事人,一般不與產品的使用者、消費者直接發生法律上的聯系,如果他們因過錯而對產品質量負有責任,這無疑是一種合同責任,應由運輸者、倉儲者向托運人、存貨人負責。缺陷產品的受害人並不能直接向他們請求損害賠償,產品的製造者銷售者也不能因運輸者、倉儲者的過錯而免責。另外,產品責任通常為嚴格責任,而運輸者、倉儲者承擔的是過錯責任,兩者屬於不同的范疇。因此,運輸者、倉儲者不應成為產品責任的義務主體。
三、產品責任歸責原則的比較
「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是確定產品責任歸屬的准則,是要求行為人承擔產品責任的根據、標准和理由。」(註:張騏.中美產品責任的歸類原則比較(J).中外法學.1998(4)。)在歐美產品責任法的發展過程中,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演變。
(一)美國的產品責任歸責原則
根據19世紀普通法的原則,生產者對消費者承擔的責任只能產生於雙方的合同關系,無合同就無責任。「契約關系是消費者對因有缺陷產品所致損害進行索賠的有效障礙」(註:〔美〕羅伯特·考特.托馬斯·尤倫.法和經濟學(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79。)這一障礙直到1916年著名的麥克弗森案才得以消除。按照紐約上訴法院對此案的判決,製造人如果知道一件存在危險的產品會被購買人以外的第三人不經檢驗而使用,則不論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契約關系,製造人均負有注意義務。製造人未盡注意時,應就因此而產生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這一判決突破了無合同就無責任的普通法原則,開始將產品責任納入侵權法系之中,從而確立了美國產品責任法上的過失責任原則(即疏忽責任)。除此之外,美國法院在產品責任判例中還經常適用擔保責任。擔保責任包括明示擔保和默示擔保,本來是一種合同責任,但後來被擴大到合同領域之外,具有了侵權責任的意義。60年代以來,美國產品責任法的一個發展趨勢是對生產者越來越多地適用嚴格責任。這一責任最初是由特雷諾法官在1944年的艾思克拉訴富萊斯諾可口可樂瓶裝公司案(Escala V. Coca Cola Bottling Company of Fresno)中加以表述的,但此案並未依嚴格責任進行判決。一般認為1963年的格林曼訴尤巴電器公司案是第一例嚴格產品責任案件。在該案中,特雷諾法官指出:「當一個製造商將一件產品投放市場時,明知它將不經過檢驗是否存在缺陷而使用,只需證明該產品存在缺陷並對人造成傷害,則製造者對損害負有侵權方面的嚴格責任。」當然,嚴格責任的出現並未排除過失責任、擔保責任的適用,而是由原告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而提起訴訟。此外,80年代以來,美國法院還提出一種所謂市場份額責任,即由若干製造商按其市場份額共同向受害者承擔產品責任。它見之於1982年的辛德爾訴阿爾伯特葯廠案(Sindell V. Albott Laboratories)。這種責任實際上是嚴格責任的因果關系或然化。
(二)歐洲的產品責任歸責原則
80年代以前,由於缺乏完整的國際產品責任立法,歐洲各國的產品責任歸責原則並不一致。依《法國民法典》第1384條第1款:「任何人不僅對其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而且對應由其負責的他人的行為或在其他管理下的物件所造成的損害,均應負賠償的責任。」法國法院將這里關於物的監護人責任的規定擴大解釋為包括產品製造人的責任,從而使生產者承擔嚴格責任。在德國,依民法典有關規定,產品致損原本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後改為舉證責任倒置,實行過錯推定。而在英國,1987年以前一直堅持過失侵權責任,製造商僅因其違反注意義務才承擔產品責任。歐洲產品責任歸責原則的多元化狀態持續到80年代中期。1985年《歐共體產品責任指令》第1條規定:「生產者應當對其產品的缺陷造成的損害負責。」該指令從維護消費者利益的宗旨出發,明確規定生產者應對產品缺陷致損承擔嚴格責任,不僅免除了受害者證明加害人過失的舉證義務,而且不允許加害人以自己已盡注意義務進行抗辯。指令公布後,不僅歐共體各成員國,而且其他許多歐洲國家如挪威、奧地利等,都紛紛確立了本國的嚴格產品責任。
(三)對我國的啟示
在我國的產品責任理論中,學者們討論最多、分歧最大的莫過於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有過錯責任說(註:佟柔.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簡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264。).、過錯推定說(註:王利明.民法.侵權行為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443。)、視為說(註:江平.民法中的行為、推定為舉證責任(J).政法論壇.1987(4)。)、無過錯責任說(註:劉心穩.中國民法學研究述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660。)、嚴格責任說(註:嚴格責任說又人為兩種:一種認為嚴格責任即無過錯責任(梁慧星.民法學說判例為立法研究[C].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129);一種認為嚴格責任不同於無過錯責任(齊章宏、庚國慶.兩大法系中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J],法律科學,1993(5)))、綜合責任說(註:綜合責任說也有若干類型:「生產者嚴格責任與銷售者過錯責任」說(孔祥俊.民商法熱點、難點及前沿問題[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100.105);「以無過錯責任為原則,過錯責任為例外」說(楊振山.另民法教程[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628);「嚴格責任為主,過錯責任與擔保責任為輔」說(張騏.中美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比較[J],中外法學,1998年(4)。)等。不過,顯而易見的是,近二、三十年來,「產品責任由過失責任演變為無過失責任,系各國(地區)法制之共同趨勢」(註: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3)[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214。),這從歐美產品責任歸責原則的演變中可以得到印證。當然,這種演變是漸進的,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借鑒國際產品責任立法趨勢,結合我國國情尤其是經濟發展水平,筆者主張我國的產品責任應採取嚴格責任。這種責任既不屬於過錯責任的范疇,又非絕對的無過錯責任(註:關於嚴格責任民無過錯責任的差異曾有學者進行過深刻辯析。王利明.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129。)。它允許加害人以某些法定事由進行抗辯,但加害人不能以自己無過錯而要求免除其產品責任。從現行立法看,我國《產品質量法》第29條確立了生產者的嚴格責任;而關於銷售者的產品責任,該法第30條與31條存在一定的沖突(前者為過錯責任,後者則為嚴格責任),有待協調。
四、產品責任損害賠償范圍的比較
(一)歐洲產品責任法規定的損害賠償范圍
根據《歐共體產品責任指令》,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范圍包括:死亡、人身傷害;缺陷產品以外的財產損害。其中,對同類產品的同一缺陷造成的死亡或人身傷害,歐共體允許各成員國規定不少於7000萬歐洲貨幣單位的生產者最高責任限額;而財產損害的價值則不應低於500歐洲貨幣單位。《德國產品責任法》進一步規定了「在造成死亡情況下的責任范圍」,「在人身傷害情形下的責任范圍」,同時規定生產者對某一產品缺陷造成人身傷害的最高賠償限額為1.6億馬克,財產損害賠償的最低起點為1125馬克。此外,歐共體還允許各成員國在國內法上規定非物質損害的賠償問題。
(二)美國產品責任法規定的損害賠償范圍
在美國,產品責任損害賠償范圍包括物質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和懲罰性損害賠償。
1.物質損害賠償包括財產損害和由人身肉體傷害、疾病和死亡所帶來的財產上的不利益,但「不包括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
2.精神損害賠償屬於非金錢性損害賠償,包括「由人身肉體傷害、疾病和死亡引起的精神痛苦或情感傷害」,以及「由於索賠人被置於直接人身危險的境地而引起的並表現為實際存在的他覺症狀的精神痛苦或情感傷害」,其「金額不得超過2500美元,或不得超過金錢性損害賠償金額的兩倍,以兩者中的少者為准。但是原告通過優勢證據證明:產品使原告遭受嚴重的和永久的或長期的(1)毀容;(2)身體機能的損壞;(3)痛苦和不適;(4)精神疾病,則不在此限。」
3.懲罰性損害賠償是作為一種懲罰方式而由加害人給予受害人超過其實際損失的損害賠償金額。「原告通過明顯的和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由於產品銷售者對產品使用者、消費者或可能受到產品損害的其他人員的安全採取輕率漠視態度,致使原告遭受損害的,原告可得到懲罰性損害賠償。」可見,懲罰性損害賠償是對製造商、銷售商漠視他人安全的一種懲罰措施。除此以外,與歐洲不同的是,美國產品責任法對損害賠償的最高限額和最低額均未作規定。
(三)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產品質量法》第32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的,侵害人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撫恤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的,侵害人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應當賠償損失。」可見,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范圍包括人身傷害(含死亡)、財產損失、其他重大損失等幾個部分。
1.財產損失的賠償
從廣義上說,財產損失分為直接的財產損失,由於人身傷害、死亡帶來的財產損失以及間接的經濟損失。其中,直接的財產損失是指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害,通常不包括缺陷產品自身的損失;由於人身傷害、死亡帶來的財產損失包括醫療費、護理費、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喪葬費等;間接的經濟損失即可得到利益的喪失,如營業利潤的損失、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因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而減少的收入等。歐美法律一般是將直接財產損害列入產品責任損害賠償范圍,而對「純粹經濟上損失」多不予認定或給予嚴格限制。(註:劉文琦.產品責任法律制度比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60—75.95—99。)筆者認為,依產品責任法維護受害人利益的宗旨,受害人的經濟損失應得到合理考慮。我國法律將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疾者的生活補助費、由殘疾者扶養或由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項目列入損害賠償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受害人的經濟損失,有利於維系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
2.人身傷害的賠償
在產品責任法上,人身傷害是由缺陷產品引起的對人體的健康的損害,包括一般傷害、殘疾和死亡。人身傷害將使受害人及其親屬遭受兩種損失:一為財產上的損失,如醫療費、喪葬費的支出,收入的減少等;二為精神上的損害,如肉體疼痛、精神緊張、心靈痛苦、情感傷害等。因此,美國法律將人身肉體傷害、疾病和死亡引起的損害分為物質損害和精神損害,並由加害人分別承擔賠償責任,這種規定值得我國借鑒。事實上,我國《產品質量法》(第32條)、《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1、42條)對缺陷產品致人傷害、死亡的損害賠償規定基本體現了上述精神。問題在於:如何看待我國法律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問題?
3.關於精神損害賠償問題
「產品責任的精神損害是指由於產品缺陷事故造成的受害人的精神上的傷害與痛苦。」(註:張騏.產品責任中的損害與損害賠償[J].法制與社會發展.1998(4)。)與財產損失不同,精神損害屬於非物質損害。對這種非物質損害,歐洲各國法律多未直接規定,而美國法律卻予以更多的關注,它要求加害人對由人身肉體傷害、疾病、死亡或其他人身危險而引起的受害人的精神痛苦或情感傷害給予賠償。在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上都有重大分歧。有人認為:「我國的《產品質量法》和《民法通則》對這種精神損害的賠償問題都未作出規定」(註:房維廉.產品技師法的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165。);另有學者不同意這種說法,指出:《產品質量法》第32條中的其他重大損失「應當是指人格方面的損害以及由此產生的精神損害」。(註:張新寶.中國侵權行為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314。)筆者拙見,依法理及美國立法經驗,為維護人的價值和尊嚴,平復受害者及其親屬的精神創傷,在產品責任上明確建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極為必要。不過,鑒於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因而精神損害賠償范圍不宜過寬,一般應以缺陷產品致人殘疾或死亡為限,而對那些輕微的精神痛苦和傷害可不予認定。
4.關於賠償限制問題
賠償額的限制分為最高額的限制和最低額的限制,兩者具有不同的制度價值。美國由於實行懲罰性賠償制度,對賠償額不加限制,所以巨額賠償案件多有出現。而歐洲產品責任法對最高責任限額和最低賠償額都作了專門規定,從而使賠償數額更趨合理。我國應如何借鑒?
(1)關於最高額的限制:有人主張:「為平衡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應在權衡各種因素的前提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限額」(註:陳蘭蘭.論我國產品責任立法的完善[J].山東法學,1997年(3)。);也有學者指出:「中國有關賠償數額的主要問題是賠償額太低,根本無法補償受害者損失」,故「設置限額是不可取的」(註:張騏.產品責任中的損害與損害賠償[J].法制與社會發展.1998(4)。)。其實,對產品責任賠償額作出限制,是基於嚴格責任而出現的。嚴格責任是對生產者責任的加重,使生產者的風險大大增加,尤其是精神損害賠償又極具不確定性。過高的賠償數額不僅嚴重傷害了生產者,最終也將損及消費者利益和阻礙經濟發展。因此,甚至在充分「傾向原告」的美國,也有越來越多的州規定了非經濟性損害賠償的最高限額,如新罕布希爾為87.5萬美元,阿拉斯加為50萬美元、佛羅里達為45萬美元、馬里蘭為35萬美元、堪薩斯只有25萬美元(註:〔美〕羅伯特·考特、托馬斯·尤倫.法和經濟學[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26—629。)。基於上述認識,筆者認為:我國產品責任立法應對精神損害賠償的最高數額作出限制,而對財產損害則應貫徹賠償實際損失的原則。
(2)關於最低額的限制:在產品責任法上規定損害賠償的起點限額,主要是針對財產損害而作出的,它要求因缺陷產品所致財產損失(不包括缺陷產品本身)必須達到一定數額以上,受害人方可依產品責任法獲得賠償。此規定的制度價值在於防止出現過多過濫的產品責任訴訟案件,優化法律資源配置,節約社會成本。這一做法無疑是值得我國借鑒的。

8. 企業的分類可以分為哪幾類

一、企業分類:

1、主要分類:

合資、獨資、國有、私營、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股份制、有限責任等等。

2、其他標准分類:

按規模分,企業分為: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微型企業

按組織機構分,企業分為:工廠,公司,初創

二、分類依據:

企業種類的確定一般有兩個標准,即學理標准和法定標准。學理標準是研究企業和企業法的學者們根據企業的客觀情況以及企業的法定標准對企業類型所作的理論上的解釋與分類。這種分類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力和強制性,但學理上的解釋對企業法的制定與實施有著指導和參考作用。法定標準是根據企業法規定所確認和劃分的企業類型。法定的企業種類具有法律的約束力和強制性。但因企業的類型不同,法律對不同種類企業規定的具體內容與程序上的要求也有很大區別。

企業法定分類的基本形態主要是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法律對這三種企業劃分的內涵基本作了概括,即企業的資本構成、企業的責任形式和企業在法律上的地位。從我國的立法實踐來看,我們基本上按所有制形式安排企業立法,劃分企業類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企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我國也將把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作為我國企業的基本法定分類。我國已頒布《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獨資企業法》。我國法定分類主要有: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公司。

拓展資料:

企業管理類別:

又叫企業海關管理類別,是我國海關總署為了鼓勵企業守法自律,提高海關管理效能,保障進出口貿易的安全與便利,對在海關注冊登記的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企業按照企業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海關規章、相關廉政規定和經營管理狀況,以及海關監管、統計記錄等,設置出的AA、A、B、C、D五個管理類別,對有關企業進行評估、分類,並對企業的管理類別予以公開。

9. 公司行業種類及經營范圍

一、服務型企業經營范圍參考

(一)服務類

電腦圖文設計製作、企業形象策劃、展覽展示服務、市場調研、攝影服務、資料翻譯服務、禮儀服務、賽事活動策劃、公關活動策劃、快遞服務、室內保潔服務、婚慶禮儀服務、餐飲管理、其他居民服務、市政工程配套服務、(放地產開發、物業管理1年期)

(二)咨詢類

房產咨詢、商務咨詢、旅遊咨詢、財務咨詢、理財咨詢、勞務咨詢、投資管理咨詢、投資管理、企業管理咨詢、企業營銷咨詢、人力資源咨詢

(三)安裝維修類

電器安裝、製冷設備安裝、水電安裝、機電設備安裝、網路布線、電腦安裝維修

(四)工程、設計類

建築工程、市政工程、綠化工程、園林工程、室內裝潢、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

(五)科技類

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

二、商貿型企業經營范圍參考

1、百貨(日用百貨、服裝服飾、皮革製品、鞋帽、洗滌用品、化妝品、護膚用品、攝影器材、玩具、音響設備及器材)

2、文化辦公用品(紙製品)

3、包裝材料

4、工藝品(工藝禮品、金銀首飾)

5、化工原料及產品(除危險品)

6、五金交電(家用電器、自行車、鋼絲繩、閥門、管道配件、軸承、電線電纜)

7、電子產品、通訊器材(除衛星天線)、通信設備、通訊設備(除衛星天線)、儀器儀表

8、機電設備及配件(電動工具、製冷設備、壓縮機及配件、工量刀具)、機械設備及配件

9、計算機軟硬體及配件

10、食品(包裝食品、速凍食品、糖果、飲料、糕點、水果、水產、南北干貨、土特產、糧油製品、炒貨、奶製品、調味品、保健食品、肉製品、植物油、茶葉、食用香料、食品添加劑、酒)

11、塑料製品(橡膠製品、塑料製品)、金屬製品

12、建築材料(金屬材料、鋼材、石材、黃沙、木材)

13、裝潢材料(水暖器材、衛生潔具、陶瓷製品)

14、酒店設備

15、傢具(辦公傢具、傢具用品)

三、生產加工型企業經營范圍參考

機械設備及配件生產加工、服裝服飾加工、鞋帽加工、床上用品生產加工、紙製品加工、木製品加工、電子元器件生產加工、竹木加工、金屬門窗加工、五金加工、塑料製品切割、沖壓加工、混凝土加工

四、前置審批參考

1、醫療器械銷售、生產(一類醫療器械除外)(區葯監局)、葯品(區葯監局、衛生局)

2、圖書報刊、報刊出版物零售、印刷(區文化管理所、市新聞出版局)

3、音像製品銷售(區文化管理所)

4、酒類批發(區酒類專賣局)

5、食品(區衛生局)

6、醫療結構設立(區文生局)

7、煙銷售(煙草專賣局)

8、餐飲(區環保局、區文生局、區消防處)

9、旅館、客房(區公安局、區消防處、區衛生局)

10、塑料製品、水性塗料生產加工(區環保局)

11、道路運輸、水陸運輸(交通局)

12、汽車、摩托車維修(市交委維修管理處)

13、人才中介(區人事局)

14、勞務服務(區勞動局)

15、廢舊金屬收購(區公安局、區環保局)

16、成品油經營、儲存(市經委、公安局)

17、加工、銷售、回收金銀(市人行金融處)

18、文物經營(文物管理委員會)

19、經營性舞廳(市文化局、文生局、公安局、消防處)

20、國畫書法(市文化局)

21、咖啡館、酒館(衛生部門、公安布門、市酒類專賣局)

22、報關業務(海關總署)

23、水泥生產(市建委)

24、航空運輸銷售代理業務(民航中南管理局)

25、化妝品生產(市衛生局)

26、工程承包(市建設委員會)

擴展閱讀


許可經營范圍

許可經營范圍是指國家允許企業法人生產和經營的商品類別、品種及服務項目,反映企業法人業務活動的內容和生產經營方向,是企業法人業務活動范圍的法律界限,體現企業法人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核心內容。

《民法通則》規定,「企業法人應當在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這就從法律上規定了企業法人經營活動的范圍。經營范圍一經核准登記,企業就具有了在這個范圍內的權利能力,企業同時承擔不得超越范圍經營的義務,一旦超越,不僅不受法律保護,而且要受到處罰。核定的企業經

定義

營范圍是區分企業合法經營與非法經營的法律界限。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對企業的許可經營范圍有以下要求:

1.企業的經營范圍由公司章程規定,不能超越章程規定的經營范圍申請登記注冊。

2.企業的經營范圍必須進行依法登記,也就是說,企業的經營范圍以登記注冊機關核準的為准。企業應當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3.企業的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限制的項目,在進行登記之前,必須依法經過批准。

種類

1.從事醫療器械銷售、生產(一類醫療器械除外)(區葯監局)、葯品(區葯監局、衛生局)

《醫療器械許可證》

2.從事圖書報刊、報刊出版物零售、印刷(區文化管理所、市新聞出版局)

《印刷許可證》

3.從事音像製品銷售(區文化管理所)

4.從事酒類零售、批發(區酒類專賣局)

《酒類許可證》

5.醫療機構設立(區衛生局)

6.從事食品流通(區衛生局)

《食品流通許可證》

7.從事煙零售、批發(煙草專賣局)

8.從事餐飲(區環保局、區衛生局、區消防處)

《餐飲許可證》

9.從事旅館、客房(區公安局、區消防處、區衛生局)

10.從事道路運輸、水陸運輸(交通局)

《道路運輸許可證》

熱點內容
教育政策法規填空題 發布:2024-11-02 10:43:02 瀏覽:1
美女刑法視頻 發布:2024-11-02 10:11:34 瀏覽:870
合同法探親假 發布:2024-11-02 08:26:53 瀏覽:979
司法部疫情令 發布:2024-11-02 08:26:50 瀏覽:885
立法是誰做的 發布:2024-11-02 06:47:11 瀏覽:354
簡述我國商法的淵源 發布:2024-11-02 06:32:02 瀏覽:948
按勞動法休息日加班12小時怎麼算 發布:2024-11-02 06:21:00 瀏覽:375
初級法院徇私 發布:2024-11-02 06:11:20 瀏覽:83
城建科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2 05:50:29 瀏覽:601
尋法律顧問上海 發布:2024-11-02 05:46:10 瀏覽: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