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機構管轄權
❶ 各法律援助機構辦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事項如何分工
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實行屬地管轄,分級管理。
未成年人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屬於訴訟事項的,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
屬於偵查或者審查起訴階段刑事案件的,向辦理案件的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
未成年人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屬於非訴訟法律事務的,向有權處理機關所在地、申請人住所地或者事項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
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都可以受理申請的,申請人應當向其中一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申請人就同一事項向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的,由最先收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涉及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法律援助案件,由市司法行政機關統一協調辦理。
❷ 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的第三章 管 轄
第十五條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由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受理、審查、指派和監督。
第十六條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案件,由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級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受理。
非指定辯護的刑事訴訟案件和其他訴訟案件的法律援助,由申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或者申請人住所地、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向住所地或者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如果案件或者事件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更為適宜的,可以由案件或者事件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第十七條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都有權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申請人可以向其中一個法律援助機構申請。申請人就同一法律援助事項向兩個法律援助機構申請的,由先接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法律援助機構之間因為受理發生爭議時,由共同的上級法律援助機構指定。
第十八條上級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可以指定下級法律援助機構辦理,下級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也可以請求上級法律援助機構辦理。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在必要時可以聯合辦理同一法律援助事項。
法律援助機構根據需要,可以委託異地法律援助機構代為調查取證、送達法律文書;接受委託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及時辦理。
❸ 法律援助的規定程序有哪些
一、什麼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二、申請法律援助的程序流程是什麼?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申請法律援助的流程大體可以分三步走:
(一)提出法律援助申請
公民申請法律援助前應先到對案件有管轄權的法院或仲裁機構立案,攜帶立案通知書及案件材料到所在地的法援機構咨詢。經值班律師初步審查後認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就會發給一份《法律援助申請表》。按要求填寫《法律援助申請表》,並提交如下身份和經濟狀況的證明及事實證據等資料:
1. 本人的有效身份證明:申請人的身份證、暫住證、或戶口簿。若申請人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由其監護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的,須提交有代理資格的證明;
2. 家庭經濟困難證明:包括財產所有情況,即房屋、生活資料、儲蓄存款、有價證券等所有權情況證明;經濟收入情況,即個人工資和各種津貼收入、家庭收入,財產租賃收入證明等;社會救濟情況,即社會救濟證書。
3. 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的有關材料:如合同、契約、協議等權利義務文件;與相關當事人的親屬關系證明;有關機關、部門發出的鑒定性、結論性文件;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和其他有關資料;
4. 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❹ 武漢市法律援助條例
第一條為了建立社會法律保障制度,保障公民獲得法律援助的權益,規范法律援助工作,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服務機構及法律服務人員對經濟困難或者其他特殊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服務,並根據具體情況予以減收、免收服務費用的制度。
本條例所稱法律服務機構,包括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和經司法行政部門批準的其他社會法律咨詢機構。第三條市、區司法行政部門主管本轄區的法律援助工作。
市、區法律援助機構在同級司法行政部門領導下,具體負責本轄區內法律援助工作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
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工作者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
提倡和鼓勵法律服務機構及法律服務人員自願對經濟困難或有其他特殊困難的公民免費提供法律服務。第四條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及法律服務人員承辦法律援助事務,應當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恪守職業道德,遵守執業紀律。第五條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一)具有本市常住戶口或暫住證;
(二)家庭人均月收入處於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或經證明確無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以及有其他特殊困難的;
(三)申請事項確有理由和依據。第六條符合第五條規定的公民可以就下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
(一)請求給付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的法律事項;
(二)因工傷請求賠償的法律事項;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最低生活保障費、勞動報酬的法律事項;
(四)未成年人、老年人、婦女以及盲、聾、啞等殘疾人追索侵權賠償的法律事項;
(五)請求國家賠償的訴訟案件;
(六)刑事案件;
(七)其他確需法律援助的法律事項。第七條法律援助主要採取以下形式:
(一)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
(二)民事、行政訴訟代理和仲裁代理;
(三)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
(四)非訴訟代理;
(五)公證證明;
(六)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第八條公民申請法律援助,應持下列證明材料,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一)居民身份證或戶籍證明、暫住證;
(二)申請人所在單位或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出具的申請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證明;
(三)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的有關證據材料。第九條對當事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五日內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對決定受理的,由受援人與法律援助機構簽訂《法律援助協議書》,明確減收、免收費用及各方的權利、義務。第十條法律援助承辦人員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拖延、中止或終止承辦的法律援助事項。法律援助事項完成後,應當及時將有關材料整理歸檔,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結案報告。
法律援助承辦人員不得在法律援助協議之外向當事人收取錢、物或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第十一條受援人違反法律援助協議的,法律援助承辦人員可以報經法律援助機構批准,終止法律援助。第十二條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支持、配合法律援助機構及法律服務人員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為其提供必要的方便。第十三條法律援助資金採取多渠道方式籌集,主要來源包括市、區財政撥款、社會捐贈和其他合法來源。
法律援助資金由法律援助機構按照規定管理,專項用於法律援助工作,並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第十四條法律服務人員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由司法行政部門依法予以處罰。第十五條法律援助機構不依法履行法律援助職責,法律職務機構不支持所屬法律服務人員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由司法行政部門依法予以處罰。第十六條法律服務人員在履行法律援助職責中,由於重大過錯致使受援人遭受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十七條受援人以欺騙方式獲得法律援助的,經法律援助機構批准,法律援助人員應當終止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可以責令受援人支付已獲得法律服務的費用。第十八條向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按國家法律規定執行。
本市法院受理的其它訴訟案件,當事人不具有本市常住戶口或暫住證的,應持所在地司法行政部門出具的證明,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❺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內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容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的條件可分為一般條件和特殊條件。
(一)一般條件
一般條件是對中國公民普遍適用的條件,它是指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並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我國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二)特殊條件
特殊條件主要指刑事案件被控一方獲得法律援助應具備的特殊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2)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3)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❻ 想辦法律援助到什麼地方辦理
去向審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根據《法律援助條例》,如果是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其他條例明確規定了申請管轄地的,按照規定向有管轄權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法律依據】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四條
公民就本條例第十條所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出:
(一)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向提供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三)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四)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向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五)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向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❼ 法律援助事項管轄如何確定
1、便利當事人和法律援助機構管理、審查的原則。法律援助案件一般遵循回由申請人戶籍所在地、住所地的法答律援助機構管轄。這樣便利了當事人申請和法律援助機構審查。
2、與人民法院的案件管轄相對應原則。各級法院審理的刑事和民事行政案件的當事人需要法律援助的,由各級法院相對應的省、市、縣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指派律師。
3、屬地管轄為主、屬人管轄為輔的原則。所謂法律援助的屬地管轄,是指以有審判案件管轄權的法院所在地來確定法律援助的管轄。所謂屬人管轄,是指以當事人的住所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來確定法律援助的管轄。屬地管轄為主、屬人管轄為輔,是指對訴訟案件的法律援助以有審判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管轄為主,而對非訴訟案件的法律援助,則以案件當事人的住所地或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管轄為補充。
但總的來說,制定這些原則的目的都在於為當事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也為法律援助機構提供更好的便利性。對於一些經濟較為困難的當事人來說,政府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無疑可以使他們在訴訟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加公平合理的法律保障。
❽ 關於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哪些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申請事項屬於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需經訴訟或仲裁程序解決的案件應當已經立案)
(2)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確需獲得法律援助
(3)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4)住所地在本市或持有本市暫住證。
申請法律援助應帶哪些材料?
(1)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暫住證
(2)街道(鄉鎮)、勞動部門和有關單位出具的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
(3)申請援助事項的基本情況以及有關的案情材料
(4)法院或仲裁機構的立案通知書
(5)法律援助中心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申請人為未成年人或無行為能力人的,應由其監護人代為申請,並提交代理權
申請人應向哪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1)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訴訟案件,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不需經法院解決的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所在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兩個或兩個以上法律援助中心對同一案件均有管轄權的,由最先接受申請的援助中心管轄。
受援人享有哪些權利?
(1)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
(2)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3)可以申請有利害沖突的法律援助審批人員迴避。
受援人應履行哪些義務?
(1)如實提供能證明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事實和相關材料及足以證明經濟困難,確需減、免收法律服務費用的證明材料
(2)給法律援助人員提供必要的合作
(3)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得較大利益時,應當按規定的收費標准向法律援助中心支付全部或部分費用。
法律援助范圍
第一、公民有下列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第二、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第三、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❾ 怎樣申請法律免費援助
法律分析:符合條件的,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即可。如申請刑事法律援助,應當向辦理案件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訴訟案件,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不需經法院解決的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所在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屬於人民法院指定辯護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由法院通知法律援助機構,由法律援助機構負責指定律師擔任刑事被告人的辯護人。非指定辯護的刑事訴訟案件和其他訴訟案件的法律援助,由申請人向有管轄權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其他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向住所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申請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並遞交下列材料:
(1)身份證、戶籍證明或暫住證;
(2)有關單位出具的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經濟狀況的證明;
(3)申請法律援助的基本情況;
(4)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申請人為未成年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應由其監護人代為申請。代申請人應當提交有代理權資格的證明。
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