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務十二字方針
『壹』 公共法律服務包括哪些內容
法律分析:法律服務,簡稱「法服」,是指律師、非律師法律工作者、法律專業人士(包括法人內部在職人員、退、離休政法人員等)或相關機構以其法律知識和技能為法人或自然人實現其正當權益、提高經濟效益、排除不法侵害、防範法律風險、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提供的專業活動。公共法律服務是由司法行政機關統籌提供的,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所必需的法律服務。具體包括:為全民提供法律知識普及教育和法治文化活動;為經濟困難和特殊案件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開展公益性法律顧問、法律咨詢、辯護、代理、公證、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預防和化解民間糾紛的人民調解活動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 第四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建設,鼓勵鄉鎮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立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村民委員會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人民調解工作,健全鄉村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推進法治鄉村建設。
『貳』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具體包括哪些
公共法律服來務體系建設具體包括源:
一是推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衡發展,均衡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加強欠發達地區公共法律服務建設,保障特殊群體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務權益。
二是促進公共法律服務多元化專業化,積極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黨政機關依法全面履行職能、促進司法公正和社會公平正義、國家重大經貿活動和全方位對外開放提供法律服務。
三是創新公共法律服務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健全管理機制,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建立健全評價機制。
四是加大保障力度,推進制度建設,加強隊伍建設,強化經費保障,加強科技保障。
五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擔當,加強督查指導,注重宣傳引導。
『叄』 公共法律服務包括哪些內容
法律分析:為全民提供法律知識普及教育和法治文化活動;為經濟困難和特殊案件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開展公益性法律顧問、法律咨詢、辯護、代理、公證、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預防和化解民間糾紛的人民調解活動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第三十條 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應當加強資源整合,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充分發揮統籌服務功能,為公眾提供書報閱讀、影視觀賞、戲曲表演、普法教育、藝術普及、科學普及、廣播播送、互聯網上網和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等公共文化服務,並根據其功能特點,因地制宜提供其他公共服務。
『肆』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十二字方針是什麼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十二字方針是「打防並舉、標本兼治、重在治本」。
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強調,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群眾,加強和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制。
這是在總結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多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的重要補充。從此,「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群眾」明確成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指導方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方針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方針的演變和發展,是對實踐經驗的高度總結和提煉,是一個認識不斷深化、逐步走向科學的發展過程。同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方針的確立和貫徹執行,也是在不斷克服和糾正各種片面認識、錯誤觀點的過程中曲折前進、逐步深化的。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工作范圍
(一)打擊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首要環節,是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條件。必須長期堅持依法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的方針,運用打擊的手段震懾犯罪分子。
(二)防範工作是減少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積極措施。各單位要在黨政的統一領導下,發動群眾建立起各種形式的群防群治組織,落實治安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提高自防自衛的能力。
(三)教育,特別是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是維護社會治安的戰略性措施。各部門和各單位都要根據青少年的特點,開展各種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思想教育活動,培養青少年高尚的情操,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四)管理工作是堵塞犯罪漏洞,減少治安問題,建立良好秩序的重要手段。要加強對重點人員和重點部門要害部位的管理,落實責任,明確措施。
(五)加強基層的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是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關鍵。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單位要層層建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組織機構,要把基層組織建設作為重點。
推行各種形式的綜合治理目標責任制和領導幹部責任制,加快制定和完善綜合治理的法律、法規,使綜合治理各項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六)改造工作是教育人,挽救人,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預防工作。積極做好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的幫教和就業安置,採取多種渠道為他們解決生活出路問題,以利於對他們的改造和幫教,減少重新違法犯罪。
『伍』 關於民事訴訟法調解制度的幾個問題急急急
1、調解制度植根於我國幾千年的傳統法律文化和近現代司法實踐之中,被國際司法界譽為「東方經驗」。民事調解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重要方式,是我國重要的訴訟制度之一。民事調解不僅為爭議當事人重新架設起交流的平台,化干戈為玉帛,真正消除矛盾,而且在我國追求和諧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背景下,也已經體現出了其應有的價值。
一、我國民事調解制度的淵源與發展。
研究我國民事調解制度要從古代中國的「調處息訟」開始。中國古代法律傳統的一種主要價值觀念是「無訟」,幾千年的封建中國在儒家思想的統治下,「和為貴」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而「無訟」就一直是統治者們所追求的目標。在「無訟」的理想理念支配下,一方面,地方官員作為裁判官,主要運用道德教化解決法律糾紛,以收到息紛止爭的效果;另一方面,在老百姓中,「賤訟」、「厭訟」、「恥訟」的觀念也可以說也是根深蒂固,所謂「屈死不告狀」正是這種觀念的極端體現。對訴訟的厭棄和排斥,使「調處」在古代中國成了非常重要的解決糾紛方式。有學者指出,「如果說無訟是中國古代政治與法制建設的價值取向,那麼調處則是實現息訟無訟的重要手段之一。這在中國古代是由來已久的,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形成了整套的制度,是世界法制史上少有的」。
我國古代調處大致可分為官府調處與民間調處兩種類型,官府調處指州縣等地方官主持的調處息訟活動,而民間調處多由鄉鄰、族長等依宗族組織的力量進行。各種形式的調處盡管有主持人員和效力上的差異,但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糾紛解決的著眼點並不是確定或維護什麼人的權利,而是要辯明善惡,平息紛爭,重新恢復理想的和諧:一種按照道德原則組織起來的秩序」。可見,調解在我國歷史上不應從新中國的建立開始算起。在我國古代法律傳統中,「偏重調解」的觀念是源遠流長的,這種觀念是從對追求一種和諧的自然秩序開始的。調處息訟就在這種觀念和制度的雙重支撐下持續數千年,直到現在還旺盛不衰。一位美國學者就我國的調解制度深刻指出,「直到進入20世紀之際,司法外的調解仍是佔主導地位的解決糾紛的方法。儒家哲學的宗旨、中國社會的結構以及帝國政府機構運轉方式的共同作用導致了對這種解決糾紛方式的特殊偏愛」。建國以後,調解制度繼續受到國家的重視。1958年,毛澤東根據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結合民事審判工作實踐,提出了民事審判工作的「十二字基本方針」:「調查研究、調解為主、就地解決」。1964年,這一方針又近一步發展為「依靠群眾、調查研究、就地解決、調解為主」的「十六字方針」。 「十二字方針」和「十六字方針」,二者的指導思想都在大力提倡盡可能地以調解方式審結民事案件。在當時社會生活高度政治化、法律控制手段極為薄弱的歷史背景下,強調調解的做法適應了形勢的需要,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因此,調解為主的審判方式不僅在國內深入人心,在國際上也被不少人譽為「東方經驗」。
二、我國現行民事調解制度的訴訟價值。
(一)傳統法律文化的價值影響:
我國傳統的法律文化仍將繼續影響現代社會人們的思想、行為選擇和制度建構,幾千年來人們對儒家學說的尊崇以及人治社會中對法治的漠視,造成了人們「厭訟」的心理,不願意「對簿公堂」,尤其被訴一方常會有一種強烈的屈辱感和憤怒感,往往是「一代官司幾代仇」。調解結案可以減輕訴訟雙方當事人尤其是被告一方當事人的心理負擔,促成當事人雙方之間的和諧團結,使當事人更容易達到服判息訟的心理平衡,所以在民事案件處理中,人們更願意接受「雙贏」的調解結果,從而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
(二)效率和公正的價值要求:
1、民事調解的訴訟價值就在於它的非程序化,方式靈活多樣,既省時省力,又能高效、簡捷、快速實現訴訟之目的,有利於節約司法資源,提高訴訟效率,產生比較高的訴訟效益。
2、民事調解的正義性並不亞於判決,由於調解協議是在訴訟進行過程中在法律程序的保證下,雙方互相了解對方優勢劣勢及對判決結果預測的基礎上達成的,一般情況下都是比較接近公正判決結果的。遲來的正義為非正義,司法資源耗費過大而得來的正義更不能稱為真正的正義,因此,在調解中產生的快捷高效的正義是不遜於判決所帶來的正義。此外,基層人民法院處在審判工作的第一線,最接近廣大人民群眾,且調解的多為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的簡單民事案件,民事調解就成為解決此類案件的最佳選擇。因為,簡單的民事案件,當事人之間的爭議不大,無須經過嚴格的程序來查明事實,評判權利義務關系,分清各自責任,完全可以由當事人自己協商解決。另一方面,基層法院一般都積累了非常豐富的調解經驗,能通過認真細致的教育疏導,耐心地做當事人的工作,使當事人互諒互讓,增強團結,使法、理、情高度融合,最終達到訴訟的預期目的。
3、民事調解一直深受廣大辦案法官的喜好。以這種方式審結的案件,無需煩瑣的舉證、質證和認證程序,不需要嚴格的劃分權利和責任,也不需要機械地適用法律作出裁判,而且調解結案的民事調解書不用寫裁決理由,生效民事調解書不能上訴,再審的可能性也很小,出現差錯案的幾率極低,這些都使民事調解對法官來說風險更小。因此,與民事判決相比,民事調解是一種收益更大而風險較小的案件處理方式。
4、我國目前正處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級階段,審判實踐中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近年來雖然立法不斷完善,但仍然存在立法滯後的大量矛盾,無法可依或法律界定不明的情況大量出現,因此,當事人通過對自身利益的取捨達成調解意見仍不失為解決糾紛的一條有效途徑。因為雙方當事人系對自身利益進行權衡下達成調解,而一般情況下只要沒有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調解協議就可確認,從而避免了無法引用具體法條的尷尬。而調解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對自身利益及對方行為的評判權衡,又可為今後解決此類問題的立法提供司法實踐中的經驗和意見,無疑可以促進法制建設。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也需要調解制度,同時也為調解制度地存在提供了物質基礎。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它要求法律確認市場主體獨立自主地行使自己的權利,而調解能確認並尊重當事人的意志自由,賦予當事人合意解決其糾紛的權利,正是順應了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市場經濟又是效率經濟,每個市場主體都要以高效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作為自己的出發點和歸宿,而調解正是以效率作為價值取向的一種解決糾紛的制度設計。由此可見,市場經濟為現代調解制度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環境,同時調解制度也推動和促進了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的發展。
三、我國目前民事調解制度的基本程序及內容。
2004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中關於民事調解的規定和審判實踐經驗,對民事調解工作又作出了新的司法解釋――《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已於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該司法解釋共計24條,程序及內容涉及調解范圍、調解啟動、調解方式、調解組織、調解協議內容、和解協議和調解協議的確認、調解書和執行等方面。
(一)民事調解的適用范圍:
民事調解,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程序中,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對訴訟各方進行疏導規勸,促使其就民事爭議通過自願協商,達成協議的活動,是人民法院審結案件的一種重要方式。民事調解是《民事訴訟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9條、第155條,《民訴意見》第201條的規定,民事調解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簡易程序,第二審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若干規定》第2條用列舉和概括的方式,規定了除6類案件不適用調解外,其他案件均可以調解。這6類案件是: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還債程序案件,婚姻關系、身份關系確認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質不能進行調解的民事案件。《民事訴訟法》對民事訴訟調解的規定過於原則,導致人民法院在調解案件范圍上過於模糊,使人民法院未能充分發揮調解的作用。司法解釋對此予以明確,規定哪類案件可以調解,哪類案件不能調解,使民事調解更加具有針對性,既減少了盲目調解,又提高了調解效率,符合《民事訴訟法》的立法本義。
(二)民事調解程序的啟動:
根據《民事訴訟法》及《若干規定》的有關規定,調解應貫穿於審判活動的全過程,民事調解包括庭前調解、庭中調解和庭後調解。答辯期滿前的調解有兩種啟動方式,一是當事人申請調解的,可以立即進入調解程序;二是由法官主動徵得各方當事人同意也可以進行調解。在答辯期滿後的程序中,禁止法官依職權開始調解程序。因為調解開始只能依賴於當事人的意願,而不能由法院依職權開始,是否以調解方式解決糾紛是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應完全由當事人自由選擇決定。在調解過程中,法官的地位和作用是比較特殊的。法官具有雙重身份:他既是調解的主持人,又是案件的裁判者。因為,如果一旦由法官提出調解方案,都會給當事人形成一種必須接受調解,否則就會在判決中吃虧的壓力;由於法官操縱著審判大權,有時當事人因害怕得罪法官而難以拒絕法官提出的方案,違心地與對方當事人達成協議。因此,法官在調解過程中應盡量引導當事人自由協商,促使當事人自主達成調解協議。對於雙方有爭議的問題,法官應從法律的角度予以分析和說明,避免摻有主觀的個人感情色彩。調解過程中,法官應自覺擺正自己的位置,克服和避免二種傾向:一是以「壓」促調,法官以「調解不成就判,判決結果還不如調」等警告性語言脅迫當事人;二是以「拖」促調,反復調解,對案件久拖不決,當事人不達成調解協議決不罷休。上述兩種情況都是違反當事人的自願原則的。
(三)民事調解期限:
及時調解是人民法院實現「公正與效率」目標的一項具體要求,為了實現這一要求,盡快解決民事糾紛,穩定社會秩序,《民事訴訟法》對一審普通程序、簡易程序,二審程序,再審程序期限都作了明確規定。由於審限的制約,庭前調解一般不能拖延太久,調解不成就應當立即進入審判程序。如果長時間進行調解,案件就不能在法定期間內審結,影響了審判人員的調解積極性。
《若干規定》第6條規定:「在答辯期滿前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調解,適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在當事人同意調解之日起15天內,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在當事人同意調解之日起7天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經各方當事人同意,可以繼續調解。延長的調解期間不計入審限。」《若干規定》從有利於促成當事人調解的前提出發,同時又能保證案件不超過法定期限,規定了兩種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一是雙方當事人申請庭外和解的期間。當事人在庭外通過協商自行解決糾紛,訴訟進程應由當事人把握,法院不應進行干涉。二是在答辯期滿前調解不成,各方當事人同意繼續調解的,延長的調解期間不計入審限。《若干規定》規定了兩種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是為了使當事人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對爭議的事項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這樣更有利於化解矛盾,解決糾紛。
(四)主持民事調解的主體:
《民事訴訟法》第86條、第87條規定民事調解由審判員主持,《若干規定》對主持調解的主體范圍有所擴大,即人民法院邀請的單位或個人除可以協助人民法院調解案件外,經各方當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委託他們對案件進行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由人民法院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有兩種組織形式:一種是獨任製法庭;一種是合議製法庭。《民事訴訟法》第86條、第87條規定人民法院調解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在適用獨任製法庭審判案件的情況下,調解案件由獨任審判員一人主持;在合議製法庭審判案件的情形下,在調解程序中,審判員只是主持調解人,結果由當事人自己決定,因此,為節約審判資源,提高審判效率,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如果因案情需要,也可以由合議庭全體人員主持。
《若干規定》規定,人民法院在調解程序中,可以邀請與當事人有特定關系或者與案件有一定聯系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和具有專門知識、特定社會經驗、與當事人有特定關系並有利於促成調解的個人協助調解。如當事人所在單位有威信、明事理的負責人、同事,村(居)委會成員、人民調解員、司法助理員(法律服務所所長),專家、學者,親朋好友等。他們當中有的人與當事人工作、生活、學習在一起,對情況比較熟悉,對糾紛比較了解;有的人在某個方面具有專門知識或技能,具有一定的威望。由他們協助人民法院做調解工作,有利於對當事人進行思想教育和疏導工作,順利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議。這是人民法院調解吸收人民群眾廣泛參與,藉助社會力量促成調解成功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若干規定》還規定,經各方當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委託上述單位或者個人對案件進行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確認。由有關單位或者個人主持對案件進行調解,須具備三個要件:一是須經各方當事人一致同意,包括參與訴訟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二是須經人民法院委託。三是對當事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審查,只要調解協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性規定,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集體利益和他人利益,人民法院就應當確認其效力。
(五)和解協議的確認及調解協議的效力:
1、和解協議的確認:
《民事訴訟法》第51條規定,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自行和解是民事訴訟雙方當事人通過協商,對雙方爭議的事項自行達成和解協議,以解決糾紛的一種活動。自行和解分為庭上和解和庭外和解。庭上和解是指在訴訟進行中,雙方當事人在審判人員在場參與下達成的和解。庭外和解是指在法庭以外,在沒有審判人員參與下,雙方當事人自行達成的和解協議。《若干規定》第4條規定「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自行達成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確認和解協議製作調解書」,從而改變了過去當事人在訴訟程序中自行和解只能選擇撤回起訴的單一模式。《民訴意見》第191條對二審程序中當事人和解作了規定:「當事人在二審中達成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對雙方達成的和解協議進行審查並製作調解書送達當事人;因和解而申請撤訴,經審查符合撤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該規定應是指庭上和解,且僅適用於二審程序,對一審程序中當事人和解不能適用。
和解協議雖在一定程度上對當事人有約束力,但不具有強制執行力,一方不履行義務,另一方不能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只能向人民法院重新起訴。而通過法院確認的和解協議或以和解協議製作的調解書,則具有強制執行力,一方不履行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2、調解協議的效力:
《民事訴訟法》第90條規定「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四)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若干規定》第13條規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當事人各方同意在調解協議上簽名或者蓋章後生效,經人民法院審查確認後,應當記入筆錄或者將協議附卷,並由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請求製作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送交當事人。當事人拒收調解書的,不影響調解協議的效力。一方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可以持調解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90條的立法目的是減少訴訟環節,節約訴訟成本,提高訴訟效率。當事人之間的爭議經調解達成協議,可約定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而無須人民法院製作調解書進行確認,以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依照《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在當事人約定簽收調解書後生效的情況下,若一方當事人不簽收調解書,則調解書不發生效力。若對調解內容既不享有權利又不承擔義務的當事人不簽收調解書而影響調解書的效力,則會損害其他當事人的權益。所以,《若干規定》規定:「對調解書的內容既不享有權利又不承擔義務的當事人不簽收調解書的,不影響調解書的效力。」
(六)民事調解書的效力:
調解書是指依據當事人達成的和解協議由法院所製作的調解文書在法律上的拘束力。民事訴訟法規定,通過調解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或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生效的調解書和調解筆錄,在法律上具有同等的效力。
1、確定當事人間民事法律關系的效力:�
人民法院的調解書送達當事人或調解筆錄生效後,表明雙方當事人對曾經發生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已經取得共識並得到法律的確認,原先爭議的法律關系演變為無爭議的法律關系,權利方應依法行使權利,義務方應依法履行義務,雙方當事人從此不得對此法律關系再發生爭議。這是法院調解書在實體法上的效力。
2、結束訴訟的效力:
當事人的調解協議是自願達成的,人民法院根據調解協議製作的調解書和調解筆錄,則是在法律上對當事人調解協議的確認。因此,人民法院的調解書送達當事人和調解筆錄依法生效後,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益爭議,在法律上已最終解決,當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向人民法院再行起訴,這是法院調解在程序法上的效力。調解書和特定的調解筆錄依法生效後,其法律效力同法院生效判決書一樣,當事人即喪失了上訴權。當事人如對法院的調解書和調解筆錄有異議,也不能提起上訴。調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根據自願、合法的原則,經過充分協商達成的,並在調解書送達前和調解筆錄依法生效前,還允許雙方當事人反悔。所以對生效的調解書和調解筆錄,在法律上不存在當事人上訴的問題。
(七)民事調解書的執行力:
調解協議的內容是當事人認真思考的結果,是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的,當事人應當按照調解書的內容全面、及時履行中自己的義務。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情況下當事人都能自覺履行,但也有少數當事人不守信用,拒不履行調解協議確定的義務,於是就發生強制執行問題。依照法律規定,若調解書有給付內容的,一方當事人又不履行確定的義務,權利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根據司法實踐經驗,現將幾種提高民事調解書自動履行率的常用方法歸納如下:
1、義務人提供擔保法:
義務人提供擔保法是指當事人協議時,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前提下,約定由承擔義務一方提供相應的保證履約的財物或保證人進行擔保,在達成協議後,促使當事人對民事調解書自動履行,有效保證享受權利一方的權益的實現。《若干規定》第9條規定:「調解協議內容超出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許。」第11條規定:「調解協議約定一方提供擔保或者案外人同意為當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案外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製作調解書應當列明擔保人,並將調解書送交擔保人。擔保人不簽收調解書的,不影響調解書生效。」這些規定為民事調解適用擔保法提供了法律依據。該方法的優越性在於,在調解書生效後,義務人一般會積極主動地履行義務,否則其提供擔保的財產就要被執行或為其提供擔保的保證人將要為其承擔擔保責任;另外,即便義務人不依約履行,也因為有財物或保證人的擔保而使權利人的權益在申請強制執行後得以及時高效的實現,也解決了法院執行難的問題。
2、給義務人附條件法:
給義務人附條件法,即在當事人達成的協議中約定,如果義務人不按約履行義務,則權利人放棄的權利義務人仍應履行給付義務。這種方法,同樣可以促使義務人自動履行義務,因為,義務人會考慮到如不履行,則要多付出一定的款額和費用;即便在義務人不自動履行義務的情況下,此法也可以切實地維護權利人的權益。
3、增加義務人責任法:
增加義務人責任法,即在當事人達成的協議中約定,如果義務人不依約履行義務,則要向權利人支付一定數額的款額的方法。這里的款額不受義務人實際對權利人所負義務的限制,它可以超過實際給付義務而增加給付,具有違約懲罰的性質。《若干規定》第10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於調解協議約定一方不履行協議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予准許。」該規定也為適用該方法提供了法律依據。適用這種方法,同樣會增加義務人履行義務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因為,如義務人不履行協議,其就應當考慮到會給自己增加負擔;相對於權利人而言,即便義務人不依約履行,自己的合法權益也不會受損。
4、自證履約能力法:
此法是指在協議中義務人保證自已在約定的范圍內有履約能力,以便在其不自動履約而被法院強制執行無效時,得以採用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之刑罰罪責追究其責任。因為有了此法,在司法機關對其適用刑罰追究責任之前,除非義務人有足夠證據證明其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客觀原因而確實導致履行能力喪失或大大降低外,均可認定其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解決了對義務人是否屬有能力而拒不履行取證難的問題。此法還使義務人有面臨刑罰處罰的威懾和恐懼感,於是,往往並不需要真的走到追究刑事責任這一步,即可更有效地制約和促使義務人自覺主動地履行義務。
四、結語: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命題,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積極的社會穩定與協調機制,認真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民事調解作為我國人民法院長期適用的一項解決糾紛的訴訟制度,對於消除當事人之間的對抗情緒,徹底解決糾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如何提高調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發揮調解對於社會矛盾的定紛止爭作用,是人民法院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調解事關千家萬戶,事關社會穩定的大局。在調解過程中,要時時、處處為人民群眾著想,無論是庭前調解、庭中調解還是庭後調解,都要堅持做到依法調解,以情調解,以理調解,力求實現當事人最大程度的認可和滿意,做到案結事了。調解涉及面廣,離不開有關部門的協調與配合,各級人民法院要不斷拓寬調解的途徑,加強與案件有關人員及單位的聯系與溝通,形成調解合力,相互協作與配合,共同做好調解工作,體現最佳的司法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晉藩:《中國法律的傳統與近代轉型》,法律出版社。
〔2〕梁志平:《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3〕[美]羅伯特·F·尤特:《中國法律糾紛的解決》,周紅譯。
〔4〕李榮棣、唐德華:《試論我國民事訴訟中的調解》,載《法學研究》。
〔5〕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研究室:《重構訴訟調解制度的理念、原則與機制》。
〔6〕中國法官協會調研組:《關於基層法院調解工作的調查報告》,人民法院報,2004年7月24日第3版。
〔7〕鄭建剛:《法院調解中正義的實現》。
『陸』 新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里的「十二字方針」是什麼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一、安全生產方針的含義
1、安全第一的含義。發展是我黨的第一要務,生產經營單位作為市場主體,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理所當然。安全第一要說明的是安全與生產、效益及其他活動的關系,強調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中要突出抓好安全,始終不忘把安全工作與其他經濟活動同時安排、同時部署,當安全工作與其他活動發生沖突與矛盾時,其他活動要服從安全,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健康、財產損失為代價換取發展和效益。
2、預防為主的含義。預防為主是對安全第一思想的深化,從安全生產管理這門學科發展的歷程看,我們經歷了事後控制到事前預防的發展過程,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含義是立足基層,建立起預教、預測、預報、預警等預防體系,以隱患排查治理和建設本質安全為目標,實現事故的預先防範體制。
3、綜合治理的含義。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生產經營活動面臨的情況錯綜復雜,稍有疏忽就會釀成事故,且事故後帶來的破壞性越來越大。將「綜合治理」納入安全生產方針,標志著對安全生產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秉承「安全發展」的理念,從遵循和適應安全生產的規律出發,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人管、法管、技防等多管齊下,並充分發揮社會、職工、輿論的監督作用,從責任、制度、培訓等多方面著力,形成標本兼治、齊抓共管的格局。
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之間的關系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總的指導方針,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整體。安全第一是原則,預防為主是手段,綜合治理是方法。安全第一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統帥和靈魂,沒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預防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撐,綜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據。預防為主是實現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徑。只有把安全生產的重點放在建立事故預防體繫上,超前採取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和減少事故。只有採取綜合治理,才能實現人、機、物、環境的統一,實現本質安全,正真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落到實處。
『柒』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主要包括什麼建設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是一個系統工作,也是建設法制中國重要內容,版但具體包括那些權方面或那些體系建建設,需要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條件與資源情況來確定,可以不同的省、市、地區有不同的工作目標、工作思路或工作體系。對此,司法部頒發了《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是關於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可以參照與依據。
『捌』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是干什麼的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職能是:
1、擔任法律顧問;
2、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
3、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
4、主持調解糾紛、經濟、勞動爭議、生產經營性糾紛及具有財產利益性質的民間糾紛;5、解答法律咨詢;
5、代寫法律事務文書;
7、協助辦理公證;
8、協助司法助理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其他有關業務工作。
公共法律服務理論框架體系:
公共法律服務作為一個不斷發展著的實踐概念,在法治中國建設實踐進程中可以初步定義為: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中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彌補市場供給不足、市場需求不暢和資源配置不均衡。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由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機關部門協同、社會力量參與,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法律需求為主要目的,而組織提供的必要服務設施、各種服務產品、各項服務活動以及其他相關服務事項。
從價值層面來看,公共法律服務是將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融為一體,促進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法治現代化新模式。
『玖』 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是什麼的主要內容之一
公共抄法律服務體系建襲設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繁榮公共法律服務的必然要求,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性、服務性和保障性工作。